報酬公平分配問題_第1頁
報酬公平分配問題_第2頁
報酬公平分配問題_第3頁
報酬公平分配問題_第4頁
報酬公平分配問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報酬公平分配問題專業(yè):10電氣本一班姓名:陳雄學號:201040220143摘要本論文主要就題一中的公平分配報酬問題進行討論,按照題中數(shù)的小數(shù)位最大優(yōu)先分 配法,在21元報酬分配是對丙顯然不公平,這種分配方法必定存在問題。所以我們要采用 新的分配方法,而關(guān)鍵在于公平度的尋求,于是我們引入相對不公平值,通過比較推出Q 值法,再把這種方法從兩者推廣到多個。最終得出的結(jié)果顯示這種方法更加公平。一,問題重述三人合作承包了 1000件物品的搬運工作,總收入為20元(假設(shè)最小單位 為元)。工作完成后,甲搬運了 515件,乙搬運了 315件,丙搬運了 170件。 分別應(yīng)得收入10.3, 6.3, 3.4元。

2、因為最小單位為元,因此三人各自拿了應(yīng)得的 整數(shù)部分后,剩下1元歸應(yīng)得數(shù)中小數(shù)最大的一位丙。即分別收入10元,6元, 4元。由于三人表現(xiàn)較好,提前完成了搬運工作。貨主作為獎勵,搬運費支付了 21元錢。于是甲提議重新分配收入。21元按完成工作量各自應(yīng)得10.815, 6.615, 3.57元。取整數(shù)后,按小數(shù)大小分配剩余,分別得分配收入11元,7 元,3元?;卮鹣铝袉栴}:(1)上分配方案是否公平?為什么?(2)建立數(shù)學模型確定分配方案.二,問題分析按照“取整”及小數(shù)部分最大者優(yōu)先分配可得下表1.1和表1.2.表1.1 20元報酬分配表工人工作量工作比例比例分配報酬最終分配報酬甲51551.510.

3、310乙31531.56.36丙17017.03.44合計10001002020表1.2 21元報酬分配表工人工作量工作比例比例分配報酬最終分配報酬甲51551.510.81511乙31531.56.6157丙17017.03.5703合計10001002121從上述兩表可以看出,當總表抽增加1元時,分配給丙的報酬反而減少1元,該結(jié)果對 丙太不公平了。這表明,依靠題中分配方法存在嚴重缺陷,要解決這一問題,要尋求衡量是 否公平的數(shù)量量指標,建立新的分配方法。三,符號說明P 工人工作量N 最終分配報酬R相對不公平值四,模型設(shè)計我們先就A,B兩人分配情形加以說明。設(shè)A,B兩人工作量分別為P1,P2.

4、所得最終分配 報酬分別為N1,N2.則P1/N1與P2/N2表示兩人單位工作量所得報酬,顯然只有P1/N1=P2/N2 時,報酬分配才是公平的,但工作量與報酬均為整數(shù),通常二者不等,這時報酬分配不公平。假設(shè)P1N則稱(N1,N2)= AP1 P 2 N1 N2 = N 2 P1P2 N1P 2N2為對A的相對不公平值;則稱P 2P1 R (N1,N2)=N2 N1 = N1P 2一P1 N 2 P1N1為對B的相對不公平值。五,建立模型及求解假設(shè)A,B兩人已分得N1和N2元報酬,利用不公平之來確定,當總報酬增加1元是,應(yīng)該分給A還是分給B。P1 P 2不失一般性,設(shè)打1 ,即對A不公平,再增加

5、1元時,有下列三種情形;N1 N 2P1 P 2不,這表明即使A再增加1元,仍對A不公平,所以這1元顯然應(yīng)N1 +1 N 2分給A;P1P 2V,這表明A增加1元時,將對B不公平,此時對B的相對不公平N1 +1 N 2值為R (N1 +1, N2) = (N1 + 1)P2 -1 ;N 2 P1P1P 2 ,表示B增加1元時,將對A不公平,此時對A的相對不公平N1N 2 +1值為R (N1, N 2 +1)=(N 2 +1) P11 ;N1P 2按照公平分配報酬的原則,即使得相對不公平值盡可能小,所以如果R (N1 +1, N2) V R (N1, N2 +1),則這一元應(yīng)分給A;反之則應(yīng)給B

6、方。根據(jù)上述確定的分配方案,可對其進行簡化。注意 R (N1 +1, N 2) V R (N1, N 2 +1),等價于P22P12N2(N2 +1) N也可推得此式。于是得出結(jié)論:增加的1元應(yīng)分給A;反之應(yīng)分給B。P2P12N2(N2 +1) N1(N1 +1)成立時,Pi2若記。=NN+1)(頃2),則增加的1元應(yīng)分配給Q值較大的一方,這種報酬分配 方法稱為Q值法。上述Q值法可推廣大m人的情況:設(shè)A的工作量為Pi,已分得Ni元報酬i(i=1,2,m),當總報酬增加1元時,計算(i=1, 2,m),Q =1iNi( Ni +1)則這1元應(yīng)分給Q值最大的一人。下面按Q值法對甲,乙,丙三人的21

7、元報酬重新計算,先算比例再取整數(shù),可得N1=10, N2=6,N3=3,已分19元,先討論第20和21元應(yīng)分給誰。對于第20元(N1=10,N2=6,N3=3),計算得Q = 5152 = 2411.14,Q = 52 = 2362.5,Q =1222 = 2408.33,1 10(10 +1)26 x 733 x 4Q最大,所以第20元應(yīng)分給甲。1對于第21元(此時N1=11,N2=6,N3=3),計算得Q =515 = 2009.3, Q =2362.5, Q =2408.3,此時Q 最大,所以第21 元111X12233應(yīng)分給丙。這樣在有21元報酬時,甲,乙,丙三人分別分得11元,6元,4元。六,模型分析按上述方法分配保住了丙險些喪失的1元,避免了明顯的不公平,據(jù)此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