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1.gif)
![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2.gif)
![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3.gif)
![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4.gif)
![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20555515b52601dafd26293efee8cec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TheDevelpentfthePersnnelRanklassifiatininNrthernZhuDynasty內容提要在西魏“九命體制中,軍號序列實現了與官階的一致化,散官也開展為一個獨立的、首尾完備的序列。這標志著此期的文官等級制,已從漢代祿秩的以“職位分類為主轉型到以“品位分類為主,并構成了唐代職事官與文武散階并立互補體制的先聲。這一變遷,與北魏后期流行的軍號與散官的“雙授慣例,有直接的淵源關系。“雙授造成了文散官的濫授,進而使散官向階官演變;并使軍號序列得以“拉動著文散官走向“本階化和序列化。西魏政權末年依?周禮?改制,建立了“六官體制。在官品方面,西魏
2、也取裁周制而采用了“九命等級。從此前的“九品到“九命,其間更革不止是名目的改頭換面而已,包含在這個“九命中的軍號和散官,從構造到性質都發(fā)生不少新的變化,從而構成了中國古代官員等級制度史上的又一個轉折之點。對九命制度,王仲犖先生?北周六典?的考述相當細密,稱之為理解這一制度的奠基之作,不算溢美。近年陳蘇鎮(zhèn)先生的?北周隋唐的散官與勛官?1,也是一篇好文章,于周隋間文武散官及戎秩的開展條分縷析,相關的政治社會因果也得到了很明晰的提醒。本文就打算以這些研究為根底,對北周九命體制中的文武散官繼續(xù)加以研討。九命體制有一個很引人注目的地方:列于其中的軍號和散官,呈現出了很整齊的一一對應關系,并經常是同時授予
3、的。對之,我們姑稱為軍號和散官的“雙授。本文的方案,就是對這個制度的內容、淵源加以表達,并試圖闡釋它的意義和成因。一九命中的軍號、散官序列在討論軍號與散官的“雙授之前,這“九命體制下軍號和散官的根本序列及意義,是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這是進一步論說的前提。根據?周書?卷2?文帝紀下?,西魏廢帝3年(554)春正月:“始作九命之典,以敘內外官爵。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改流外品為九秩,亦以九為上。至魏恭帝3年(556)春正月,北周“建六官?!熬琶念C行,就是兩年之出臺的“六官的前奏。“九命內容今見于?通典?卷39?職官二一?“后周官品),及?周書?卷24?盧辯傳?、?北史?卷30?盧辯傳?。
4、其中以?通典?所列最詳,?周書?及?北史?那么省略了大量的職事官名。職事官可以通過官名后所綴的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等字樣來區(qū)分品位,而軍號和散官那么顯然不能。所以三書的“周官品對軍號和散官均予列述,盡管所記時有異處。據?北史盧辯傳?所載,我們把“九命中的軍號、散官列如下表:品級軍號散官正九命柱國大將軍九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正八命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八命四征等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中軍鎮(zhèn)軍撫軍等將軍左金紫光祿大夫正七命四平等將軍右銀青光祿大夫前右左后等將軍左銀青光祿大夫七命冠軍將軍太中大夫輔國將軍中散大夫正六命鎮(zhèn)遠將軍諫議
5、大夫建忠將軍誠議大夫六命中堅將軍右中郎將寧朔將軍左中郎將正五命寧遠將軍右員外常侍揚烈將軍左員外常侍五命伏波將軍奉車都尉輕車將軍奉騎都尉正四命宣威將軍武賁給事明威將軍冗從給事四命襄威將軍給事中厲威將軍奉朝請正三命威烈將軍右員外侍郎討寇將軍左員外侍郎三命蕩寇將軍武騎常侍蕩難將軍武騎侍郎正二命殄寇將軍強弩司馬殄難將軍積弩司馬二命掃寇將軍武騎司馬掃難將軍武威司馬正一命原野將軍殿中司馬橫野將軍員外司馬一命武威將軍淮海都尉武牙將軍山林都尉“表中列于括號里的侍中、散騎常侍二職,未列于“九命。但據?北史盧辯傳?:“周制其開府又加驃騎大將軍、侍中,其儀同又加車騎大將軍、散騎常侍。也就是說,與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
6、三司相對應的,還有加官侍中;與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相對應的,還有加官散騎常侍?!氨碇熊娞柡蜕⒐傩蛄姓R而嚴謹,這非常引人注目:除了最高一級的正九命外,各個品級都列有4個散職,它們包括2個軍號和2個散官。此前任何一朝官品中的散秩排列,都沒有到達這么嚴整。可見西魏在規(guī)劃官品時,對軍號和散官曾經有過專門的研討。不過各級的2個軍號和2個散官的排列次序,?周書?、?北史?和?通典?卻不盡一樣。以正八命為例:?周書?:驃騎、車騎等將軍左、右光祿大夫?北史?:驃騎將軍右光祿大夫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通典?: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周書?是先列軍號、后列散官;?北史?和?通典?,那么以軍號與散官相
7、間,采勸一軍號、一散官、一軍號、一散官的排序。進而?北史?和?通典?仍然同中有異:在官名涉及左右之分時,?北史?一律以冠“右者居前,?通典?那么先之以“左而后之以“右。對這“左右問題,周一良先生指出北周官制以“右為尚2,我們也能提供更多證據來支持和深化這一看法。3總之,?通典?于此有誤,?北史?的記載那么是可取的。王仲犖?北周六典?卷9“散官局部按照?通典?以“左居前,略失穩(wěn)妥。至于對?北史?、?通典?軍號與散官的交織排列,周先生認為:“古代石刻署列人名官名有時分別為上下兩列,上列讀盡然后接以下。后人鈔錄時往往誤上以下為一行。以前引七命從類諸官為例,本來格式應是冠軍將軍與輔國將軍以類相從,并列
8、為上排;而太中大夫與中散大夫等文散官并列為下排。鈔錄者不解,于是以以下之太中大夫連上列之冠軍,而以下之中散大夫遂與上列之輔國相連。其他各命亦皆類此。?北史?與?通典?官名次序之雜亂,當皆由此致誤,不如?周書盧辯傳?之正確也。這個論斷無疑很有啟發(fā)意義。同時,在九命18級的各個等級中還列有其他官職。這尤以?通典?所載為詳,在四、五命以下,有時一級上的職事官名達上百種。在眾多官名中,上述軍號、散官卻總是每級4個官名,以一軍號、一散官的次序記于一處、自成一類,從而與諸地方官、府佐、職事官等區(qū)分開來。我們認為這種“兩兩相間或“一武一文的排序,并不僅僅是一種“雜亂,它有其特殊意義。?周書?采用了“左、右光
9、祿大夫一類籠而統(tǒng)之的表達,這無疑是一種簡化記法;不過它簡而不明,使?北史?那種相間排列的意義,隱而不顯了;而從這種排列中,我們本能推導出某些很有意義的事實。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周書盧辯傳?的簡化記法頗為不妥,而?北史?、?通典?,在這一點上反倒是可取的。那么,從這種“一武一文的相間排列中,終究能推導出些什么東西呢?我們的答復是,可以推導出上階和下階的存在。以正八命為例,驃騎將軍與右光祿大夫,我們認為構成了上階;車騎將軍與左光祿大夫,我們認為構成了下階。同理,就周先生所舉的從七命而言,冠軍將軍之所以與太中大夫相聯(lián),是因為它們共同構成了上階,輔國將軍之所以與中散大夫相聯(lián),是因為它們共同構成了下階。
10、讓我們從表中的高端始。在正九命中,柱國高于大將軍,二者顯然分別構成了上階與下階;在從九命中,驃騎大將軍高于車騎大將軍,二者顯然也分別構成了上階和下階。直到這份表的下端的從九命一級,其中武威將軍、淮海都尉為上階,而武牙將軍、山林都尉為下階。也就是說,?北史?、?通典?“一武一文的排序,看上去是一種混淆文武的“雜亂,其實卻有其道理。據此而排列出上述軍號散官表的并不“雜亂,反倒是井然有序。九品官品出現于曹魏后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又把這9個等級析分為正、從、上、下。三品以上只分正、從,四品以下正、從再分上階、下階。這樣,九品共計有30個等級。西魏的“九命制度,亦承用正、從之法,計有18級。不過如前所
11、述,如參軍號和散官的角度看,正、從各命中仍然有上、下階之分。這便意味著,這“九命的實際等級,其實有36級。顯然,這仍是沿用孝文帝的正、從、上、下之法,略作變通而已。據?北史?及?周書?之?盧辯傳?:周武帝建德4年,在正九命中增置上柱國、上大將軍;在九命中,改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同大將軍,改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為儀同大將軍,增置上開府儀同大將軍、上儀同大將軍。這樣,就使正九命和九命進而各自區(qū)分為4個等級了:正九命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九命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開府儀同大將軍上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表中的這8級戎號,再加上八命的大都督、正七命的帥都督、七命的都督,共11級,一起構成了另一個“
12、戎秩序列。這戎秩序列與軍號、散官是有區(qū)別的,但無論如何,戎秩的前8級,已進而使得正九命和九命兩個等級呈現為8級了。再加上八命以下的32級,合計共40等。也就是說,如不計重合者,北周建德4年后“九命的實際等級仍不止于18,在經過上述分析之后,它明晰地呈現出了40個級差。下面我們來討論軍號和散官序列。就軍號來看,它們整齊勻稱地分布于“九命的各個等級之上。此前的北魏尚不是如此,在北魏的太和官品中,軍號在官品中的分布的不連續(xù)的,且雜亂無章而畸輕畸重(這一點在本文第三節(jié)還要涉及)。也就是說,北魏的軍階與官階還沒有一致化。而這就將這就將造成許多不便。例如,北魏文武官員的進階,或取決于考課,或取決于軍功,那
13、么軍階在官階中的不連續(xù),就將在據階授官時造成費事;并使軍號文職間官資品級的可比性,變得模糊復雜了。所以西魏“九命依從于官品的正從上下階,對軍號作整齊勻稱的安排,使軍號與官階一致化了,顯然就是個不小的進步。相應的整齊、明晰將帶來實際的便利,例如便于進階、汎階,便于軍號與其他各種官職的地位比擬,等等。另一序列中的侍中、散騎常侍、諸大夫、員外散騎常侍、給事中、奉朝請、員外散騎侍郎等職,就其名號來看當然屬于文散官。但同一序列中還有中郎將、都尉、司馬等,它們從名號上看原為武官而非文職,逕稱為“文散官未免令人躊躇。王仲犖先生在?北周六典?中只把這個序列名為“散官,而不是“文散官,這是較為慎重的。不過考察顯
14、示,名為中郎將、都尉、司馬,未必就一定是純粹的武職。(這一點第四節(jié)還要專門論及。)畢竟,它們填充了文散官在官階中留下的空缺,使之得以形成一個完好序列而與軍號并存兩立。就其與軍號并立而言,至少在納入這個序列后,中郎將、都尉、司馬等等,似乎就已具有文職意味了。把它們看成是“準文散官,甚至把這個序列逕直看成是文散官序列,我想都還說得過去。這也就是說,在“九命之中,與軍號并存兩立的散官,初步形成了首尾完備的序列。這個進步,我以為比前述軍號序列的進步,意義來得更為重大。陳蘇鎮(zhèn)指出:“?舊唐志?說:后魏及梁皆以散號將軍記其本階。其實北魏、北齊和梁、陳的文散官也具有本階的性質,只是不如散號將軍制度成熟。確實
15、,北魏時軍號已是個頗為成熟的“本階序列了,而文散官的“本階化,那么相對緩慢了許多。不過我們仍然看到,時至西魏“九命,在軍號序列外又演化出了一個散官的序列;盡管其中還有些武職官名,但它畢竟已自成一系、首尾完好了。并且我們還將看到,這些散官,此時都已具有了濃重的“本階性質。后世的文武散階并立體制,顯然應該以此為始。為了顯示這個變動的意義,我們來引用現代文官制度作為參照。眾所周知,現代文官系統(tǒng)的等級構造,有“職位分類(Psitinlassifiatin)和“品位分類(PersnnelRanklassifiatin)兩大類型。在“職位分類體制中,文官的等級與行政職位是合一的,無官那么無級、位可言;而在
16、“品位分類之下,文官在職位之外別有官階。職位確定權利、職責和任務,而官階那么確定官員自身的地位、資格、報酬等等。在后一情況下,官與職是分開的,既可以有官無職、有職無官,更可以官大職小,或職大官校4我們轉來觀察中國歷史前期的等級制度。漢代實行“祿秩之制,“假設干石的祿秩所確定的是職位上下;如無職位,那么官員本身無等級可言。5比方說,某位郡守解任了,那么其“二千石的等級也就非其所有了。這顯然是較為接近于“職位分類的。而時至唐代,九品官有職事官與散官之分,散官又名“散位。在尚未擔任或者已經解任了職事官的時候,“散位仍賦予了或維持著其人的一定資位;當被委以職事官時,這“散位就構成了他的“本品。唐制:“
17、入仕者皆帶散位,謂之本品6,“本品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職事官所謂“職事高者為守,職事卑者為行7。我們相信,這一“本階或“本品制度,與現代的“品位分類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假設與近代開展出的一種典型的“品位分類制度軍銜制相比的話,這一點就更為明顯了。軍銜制的各個等級都呈現為“名號,如大將、中校、少尉之類,這與中國古代的軍號和散官序列,真是異曲同工。這就意味著,漢代用祿秩而魏晉以來用官品,其間不僅僅是名目與級差的改換而已。此期演化出了具有“本階意義的文武散官系列,這標志著中國古代文官等級制度的構造和性質,此期又悄悄發(fā)生了一個重大變化:從漢代祿秩的以“職位分類為主,開場轉以“品位分類為主;開場由祿秩的單
18、一體系,轉而向唐宋的職務與本階(以及勛官等)相別離又相配合的體系過渡,后者是個更復雜、更靈敏的復合體系。8在這個進程之中,將軍號的進化先行了一步,而文散官的進化那么較為緩慢一些。不過,在西魏“九命所含散官序列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個系統(tǒng)化的文散官序列,業(yè)已脫胎而出、初具形態(tài)了。二北周軍號、散官的雙授在西魏“九命體制中,軍號與散官呈“一武一文、“兩兩相間的排列,這反映了一命之中上下階的存在。同時,審視有關史料中軍號與散官的實際授予情況,我們還進而看到,這些兩兩相應的文武散號,還往往是被同時授予的。例如,授予驃騎將軍之號者同時也授予右光祿大夫,授予車騎將軍之號者同時也授予左光祿大夫。對此,我們稱為軍號與散官的“雙授制度。下面便征引史料,以證明這種“雙授慣例的存在首先是證明軍號與散官的成雙授予,其次是證明二者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物資訂購策劃管理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員工購物券福利采購合同范本
- 魚塘綜合利用承包經營合同2025
- 2025年度企業(yè)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策略協(xié)議
- 2025年寫字樓租賃權益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郵箱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中期企業(yè)合作口頭借款協(xié)議書
- 2025年股權投資與合作策劃協(xié)議樣本
- 2025年雙邊商業(yè)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兄弟共有財產分配轉讓協(xié)議書
-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3
- 15萬噸水廠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超級蘆竹種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具有高經濟價值和廣泛應用前景
- 自動體外除顫器項目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養(yǎng)老機構績效考核及獎勵制度
- 2024年越南煤礦設備再制造行業(yè)現狀及前景分析2024-2030
- 長塘水庫工程環(huán)評報告書
- 病案管理質量控制指標檢查要點
- DL-T5001-2014火力發(fā)電廠工程測量技術規(guī)程
-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27張)-完整課件
- 居民住宅小區(qū)電力配置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