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_第1頁
小兒推拿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_第2頁
小兒推拿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_第3頁
小兒推拿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_第4頁
小兒推拿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兒推拿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主講人:邵瑛廣州2015.12前言推拿流派:是指世襲相傳的,有其自身特色和風格的關于推拿操作與運用的群體。目前影響較大的流派有1、山東:三字經推拿流派、孫重三推拿流派、張漢臣推拿流派2、北京:馮氏捏脊流派3、上海:海派兒科推拿4、湖南:劉開運兒科推拿流派形成:馮氏家族于清朝末年在北京地區(qū)運用捏脊療法。全盛時期,平均每天捏脊人數達1500人,馮家大小十余人每天捏脊不止。流派一:馮氏捏積流派傳承鏈吳棟、翟世翠,李澤生、李志明、佘繼林等人馮泉福和馮奎福兩兄弟(第4代)馮沛成(第3代) 本流派的核心人物為馮泉福和馮奎福兩兄弟,均師從其父馮沛成。 馮泉福(1902-1989),號

2、雨田,北京人,其父馮沛成及祖父皆業(yè)醫(yī),精通小兒捏積術,馮泉福20歲時隨父親開始學習捏積術,1928年獨立行醫(yī),1959年調入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兒科工作,負責兒科的捏脊工作。 流派一:馮氏捏積流派發(fā)展: 著作:1、李志明.小兒推拿 2、佘繼林.馮氏捏積療法 流派一:馮氏捏積流派本流派特點:重視脾胃,溫補立法,運用捏脊療法治療積證。理論特色:“四積”、“五疳”四積:乳積、食積、痞積、疳積五疳:疳痢、疳腫脹、疳嗽、眼疳、牙疳。手法特色:獨創(chuàng)“馮氏捏脊手法”:“捏脊八法”著力點在脊柱正中而非脊柱兩側。內外治療結合:內服:“消積散”外敷“馮氏化痞膏”(此二方為馮氏家傳)補充:捏脊八法:推、拿、捏、捻、放、提、

3、揉、按視頻:佘繼林講課3、 佘繼林講課4流派二:湘西小兒推拿流派形成:創(chuàng)始人劉開運(1919-2003),湖南省花垣縣人,出身中醫(yī)世家,苗漢后裔,御醫(yī)后代,家族業(yè)醫(yī)已三四百年,祖?zhèn)髦嗅t(yī)、草醫(yī)、推拿三套絕技,融漢、苗醫(yī)于一爐,獨樹一幟。曾擔任中華推拿學學會副主任,主要從事小兒推拿研究。傳承鏈周益、姚小波、孫中貴等湘西及長沙地區(qū)趙竟成、符明進、石維坤、黎祖瓊等劉開運(第3代)流派二:湘西小兒推拿流派發(fā)展: 邵湘寧,(1956-至今),長期師從劉開運,曾擔任湖南省中醫(yī)藥學校副校長、校長,現為湖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局長,潛心研究少兒推拿,發(fā)起成立吉首大學“劉氏針灸推拿研究所”。著作:1、劉開運.小兒推拿療

4、法2、劉開運.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推拿學.小兒推拿3、符明進.小兒推拿流派二:湘西小兒推拿流派本流派特點:重視辯證施治,強調八綱辨證和五臟歸經,將五行生克理論應用于辨證、推拿治療過程中。以不變套路應萬變創(chuàng)立小兒五經助制推治法創(chuàng)“肝經只清不補,心經補后加清,脾經以補為主,腎經只補不瀉”特色推法開闔有度:開竅和關竅起式和總收式流派三:三字經流派形成:創(chuàng)始人是徐宗禮,代表人物是李德修。 徐宗禮,字謙光,自1887年完成了推拿三字經,創(chuàng)建了三字經流派推拿,其著作雖未出版,但在民間流行,其后未有傳人。 真正將三字經流派推拿發(fā)揚光大的是李德修先生。 李德修,又名慎之(1893-1972),山東威海人。自學推拿

5、三字經一書,經8年學習,方獨立應診。1955年應聘到青島市中醫(yī)院任小兒科負責人。自此,李德修將三字經流派推拿專用于治療小兒病癥。傳承鏈祖?zhèn)髁曌x推拿三字經李德修(第4代)至今(第5代)徐善克(第3代)徐宗禮推拿三字經王蘊華、王德芝、杜文俊等劉瑞英 葛湄菲流派三:三字經流派發(fā)展:由于青島市中醫(yī)醫(yī)院保存完好,成功申報“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著作:1、徐謙光.推拿三字經(手抄本)2、王蘊華.李德修小兒推拿技法(青島市中醫(yī)醫(yī)院內部刊物)3、趙鑒秋.幼科推拿三字經派求真4、葛湄菲.小兒推拿(漢英對照) 流派三:三字經流派本流派特點:取穴少而精,善用獨穴。取穴3-5個,或獨穴治病。偏重望診及五臟辨證。如

6、:印堂色澤判斷病變之臟腑。推拿時間長,頻率快,手法簡單。常用手法只有推、運、揉、搗、掐5種,但手法刺激強度、速度上均有要求。以清法見長?!凹冴栔w”易化熱,重視對熱病與熱證的防治。以推拿代替藥物理法方推(穴),推拿穴位類比方藥。補充說明:1、以推拿代替藥物。比如推三關為參附湯; 運八卦為調中益氣湯;天河水為安心丹等。2、補瀉:上推為補,下推為瀉。流派四: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形成: 創(chuàng)始人孫重三(1902-1978),山東省榮成縣人,20歲時拜老中醫(yī)林椒圃為師學習小兒推拿,認真總結并發(fā)揚光大。1959年調山東中醫(yī)學院兒科教研室及其附院任推拿科主任,開展小兒推拿療法。傳承鏈林椒圃 孫重三 畢永升 程

7、本增 張素芳 王道全、李靜等 視頻:孫重三流派四: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發(fā)展:著作:1、孫重三.通俗推拿手冊2、山東省中醫(yī)進修學校.兒科推拿療法簡編3、張素芳.中國小兒推拿學4、王道全.小兒推拿圖解流派四: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本流派特點:首重“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取穴靈活,手穴配伍體穴,隨癥加減多。診病強調聞診和望診以經驗穴組方??偨Y臨床經驗,形成特殊的效驗穴位。結合小兒推拿特定穴中的手穴和體穴(傳統(tǒng)腧穴)操作手法:按、摩、掐、揉、推、運之法最常用,搓、搖多做輔助,并繼承了林氏“十三大手法”補充說明:林氏“十三大手法”搖斗肘、打馬過天河、黃蜂入洞、水底撈月、飛經走氣、按弦搓摩、二龍戲珠、蒼龍擺尾、

8、猿猴摘果、擦臍及龜尾并擦七節(jié)骨、赤鳳點頭、鳳凰展翅、按肩井。流派五: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形成:該流派創(chuàng)始人為張漢臣(1910-1978),字新棠、貽桐、賡戊,山東蓬萊縣人。少年即隨師學習中醫(yī)內科,1925年拜本縣推拿名醫(yī)艾老太為師,自此致力于小兒推拿事業(yè)。1930年獨立行醫(yī),1957年應聘到青島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組建小兒推拿室開展小兒推拿療法。傳承鏈張漢臣(第1代)田常英、蘇蘊芳、范作云等(第2代)張銳(第3代)流派五: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發(fā)展:著作:1、張漢臣.小兒推拿學概要/實用推拿學2、山東省中醫(yī)學院.山東推拿集錦.張漢臣小兒推拿(少兒推拿教學片)流派五: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本流派特點:注重扶正

9、,把嚴守“補虛扶弱”或“補瀉兼治”的法則。重視望診。尤以望面色和望鼻最有特色治則上以治本為主。小兒推拿概括為“一掌四要”善于與現代醫(yī)學結合研究小兒推拿補充說明:一掌四要:一掌即掌握小兒無七情六欲之感,只有風、寒、暑、濕、燥、火、傷食之證的生理特點;四要包括一要辨證細致、主次分明;二要根據病情、因人制宜;三要取穴精簡、治理分明;四要手法熟練、剛柔相濟。流派六:海派小兒推拿流派形成:“海派”指上海地區(qū)的小兒推拿學派。上世紀50年代各地成員于上海參加培訓班,互相交流,主要聚集山東和湘西小兒推拿兩派特點,結合上海推拿手法,繼而自成一派。上海兒科推拿流派此流派以金義成為代表。金義成對推拿發(fā)展史、歷代推拿文獻頗有研究,以兒科推拿見長。著有小兒推拿、小兒推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