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xué)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_第1頁
李學(xué)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_第2頁
李學(xué)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_第3頁
李學(xué)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_第4頁
李學(xué)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李學(xué)勤:?詩論?的題材和作者 ?上博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研究?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一)在2001年末出版之后,海內(nèi)外許多學(xué)者都沉浸于其中?詩論?的讀釋研索,并準備組織假設(shè)干研討會,對這篇非常珍貴重要的文獻進展討論。我在學(xué)習(xí)上博諸先生成果之余,也想提出一些陋見與大家商榷,初步想寫三篇小文:一篇是?詩論簡的編聯(lián)與復(fù)原?,試在已有根底上進一步拚排殘簡,作出分章釋文。其次即本文,說明?詩論?文例同孔門七十子及其弟子的某些著作相類,從而推測可能的作者。還有一篇是?詩論與詩?,由簡文看當時的?詩?,并和今傳本比較。在?詩論簡的編聯(lián)與復(fù)原?中,我將?詩論?共29號簡,按照文句之間、各章之間語意和位置的關(guān)系,

2、分為4組,然后尋找各組間最正確的排序,也考慮到一部分簡首尾皺縮脫字的現(xiàn)象,由此推想原簡不少于23支。依此做出的編排,是簡數(shù)最少的方案,能表達簡文自國風二南到頌的敘說次第,似可供讀者參考。為了方便,現(xiàn)將初步的分章釋文附于本文后面,以下的闡述便從這一釋文出發(fā)。不妥之處,敬希方家指教。我想在這里強調(diào)的,是這篇?詩論?是有嚴密組織和中心主旨的論文。大家知道,?詩?固然有的出自民間,有的成于廟堂,在當時已居六經(jīng)之列??组T論?詩?,必有著思想的涵義。?書舜典?已云:詩言志,歌永(詠)言,聲依永(詠),律和聲。儒家?詩?學(xué)由此引申,故?詩序?稱: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缺

3、乏,故嗟嘆之,嗟吠之缺乏,故永(詠)歌之,永(詠)歌之缺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對照?詩論?所載:孔子曰:詩亡隱志,樂亡隱情,文亡隱意。觀點全然一貫。?詩論?這一篇論文,正是從這種角度論?詩?,并涉及性、情、德、命之說,可與同出?性情論?(郭店簡?性自命出?)等相聯(lián)絡(luò)。有關(guān)這些問題,容另文詳論,這里先就?詩論?的組織構(gòu)造,作一討論。假設(shè)我們的分章釋文是可取的話,?詩論?簡文可分為十二章。在十二章中,第二、六兩章都冠有孔子曰,而且看來全章都肯定是孔子的話。如第二章:孔子曰:吾以?葛覃?得氏初之詩,以下有吾以?甘棠?得宗廟之敬,吾以得幣帛之不可去也,吾以?杕杜?得爵服,四語互相比次,吾都是

4、孔子自稱,非常明顯。第六章也是這樣,孔子列舉?宛丘?、?猗嗟?、?鸤鳩?、?文王?清廟?、?烈文?、?昊天有成命?七篇,反復(fù)評論,其間吾也必是孔子自稱。第十二章即上引詩亡隱志一條,語意似已完備,可能孔子就講了這么多。假設(shè)是這樣,自然沒有別人的話在內(nèi),但這一點無法確定。還有第九章,開頭也是孔子曰,下面假設(shè)無整支缺簡,孔子的話一定很簡短。不過這一章也可能接在第八章后面,詳見下論。從第三章到第五章,只有第三章首冠以孔子曰,以下是否還有,缺損太多,不能知道??吹谖逭碌牡诙営校?兔罝?其用人,那么吾拳很像也是孔子所說。把這三章看成是孔子的話,或許不會大錯。第一章開頭是:?關(guān)罘之改,?樛木?之時,?

5、漢廣?之知,?鵲巢?之歸,?甘棠?之保(報),?綠衣?之思,?燕燕?之情,曷?曰:童而皆賢于其初者也。這顯然是在對?關(guān)罘之改等七句進展闡釋。這樣的文例,可參照郭店簡?成之聞之?以下文句:?君奭?曰:惟冒丕單稱德,曷?言疾也。?君奭?曰:襄我二人,汝有合才(在)言,曷?道不悅之詞也。槁(喬)木三年,不必為邦基,曷?言富(逼)之也。?大禹?曰:余(舍)才(茲)宅天心,曷?此言也,言余(舍)之此而宅于天心也。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曷?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致順天常矣。?康誥?曰:不還率大暊戛,文王作罰,刑茲亡赦,曷?此言也,言不敦大常者,文王之刑莫厚焉。?詩論?下面第七章還有:帝謂文王,予懷爾明德,

6、曷?誠謂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誠命之也。所有這些都不難看出,有曷字前面都是前人所說,或系?詩?、?書?,或為成語,無一例外。因此,?詩論?的?關(guān)罘之改云云,也只能為前人所說,不是作者的話。假設(shè)這些話來自孔子,后面的闡述就不能屬于孔子。第七章的情形尤為清楚。在上引誠謂之也,誠命之也等語下面,有:孔子曰:此命也夫!文王雖欲也,得乎?等語,容易明白,誠謂之也二句都不出于孔子之口。第八章也沒有孔子曰。這里可以有不同理解,如將第九章接于第八章下,其文例便同于第七章,也就是說作者引孔子的話。但由于第九章孔子所言已缺,不能作出判斷。無論如何,第八章很難視為孔子所言。第十一章情形,與第八章一樣,沒有孔子曰

7、字樣。第十章前云:孔子曰:詩其猶平門與?同下面的文字并非一體,看來也是引文。戔民而裕之,其用心將何如?等語,那么是作者口氣。以上關(guān)于?詩論?體裁的分析,說明一個重要事實,即?詩論?非出孔子之手,也不像?論語?那樣直記孔子言行,而是孔門儒者所撰,內(nèi)中多引孔子親說。類似的作品,在儒家著作中還有不少,最適于比較的,是子思的?中庸?。?中庸?乃子思所作,見于?史記?等書,通過近些年竹簡佚書的發(fā)現(xiàn)研究,應(yīng)認為可據(jù)。該篇保存于?禮記?,宋明以來備受推崇,有關(guān)說法很多,本文只為與?詩論?構(gòu)造比照,沒有必要一一征引,只用最流行的朱子?中庸章句?之說,也就夠了。在此特別要說的,是朱子把?中庸?分為三十三章,這和

8、我們試把?詩論?分章一樣,僅是一種方法,并非古人本意。?中庸?的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云云,文字很長。朱子說:右第一章,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這意味著文字出于子思,而思想來自孔子;其中慎獨之說,又來自曾子。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開頭都冠以仲尼曰或子曰,朱子認為都是孔子所說,故于第一章下云: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這些章,有的很簡短,如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但第十章、第十一章等便比較長,語意也有曲折,如第十一章:子曰:素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9、唯圣者能之。兩處吾字均孔子自稱,而君子依乎中庸以下,是不是孔子語,就難講了。再往下,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費而隱一大段,朱子說子思之言,怎樣與第十一章分開,卻沒有確切理由。以上情形,和?詩論?頗多相似。后者有孔子曰的,也有非常短的話,易于斷定;比較長的,有的即難與作者的文句區(qū)分。?中庸?第十三至二十章,文中均有子曰,然而容易知道不都是孔子的話,故朱子云系雜引孔子之言以明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十章哀公問政云云。這一章非常長,后半論點繁多,朱子劃為一章,只是由于?孔子家語?亦載此章,而其文尤詳。按晚出?家語?列此章文于?哀公問政?篇,多了一些話,成為問答體,實際恐為改編?中庸?而成。?中庸?此章里的

10、好多話,很可能仍出子思。?中庸?第二十一至三十二章,朱子云皆子思之言。看第三十章有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等話,當屬可信。其間第二十八章也有子曰二處,前面一處是: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災(zāi))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朱子認為烖及其身句以上孔子之言,非天子此以下子思之言,也只是一種分法而已。第三十三章仍是子思之言,最后又引有:子曰:聲色之于化民,末也。這與?詩倫?末引孔子語,亦甚相近。由以上的比照,大家可以看到孔門弟子的論文是怎樣引述闡釋孔子。

11、他們在有些地方全系征引孔子,有些地方雜引原文,同自己的話聯(lián)成一體,再有些地方那么只申訴孔子之意,不少是作者自己的思想語言。這樣的作品,可說是七十子及其弟子常有的風格。?詩論?的作者,能引述孔子論?詩?這么多話,無疑和子思一般,有著與孔子相當接近的關(guān)系。符合這個條件,能傳?詩?學(xué)的人,我認為只能是子夏。東漢時徐防說:?詩?書?禮?樂?,定自孔子,創(chuàng)造章句,始于子夏。子夏在孔子身后,教經(jīng)藝于西河,為魏文侯師,對六經(jīng)的傳流奉獻甚大。即以現(xiàn)存子史記載而論,子夏問學(xué)孔子,或其本人闡述,涉及?詩?、?書?、?禮?、?樂?、?易?春秋?的,都有假設(shè)干條。在經(jīng)學(xué)歷史上,子夏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子夏與?詩?的關(guān)系

12、,最為親密。?漢書藝文志?言?詩?有毛公之學(xué),自謂子夏所傳。陸璣?毛詩草木蟲魚疏?云:孔子刪?詩?,授卜商(子夏),商為之序,以授魯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魯人孟仲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趙人荀卿,荀卿授魯國毛亨。毛亨作?詁訓(xùn)傳?,以授趙國毛萇。時人主胃亨為大毛公,萇為小毛公。傳授相當明細。?經(jīng)典釋文序錄?引徐整說,那么釋: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倉子,薛倉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間人大毛公。毛公為?詩故訓(xùn)傳?于家,以授趙人小毛公。陸璣、徐整,都是三國吳人,而所說不同。吳承仕先生曾評論說:徐以子夏四傳而及毛公,世次疏闊,又謂大毛公為河間人(應(yīng)為魯人),似不如陸疏之諦。吳承仕先生又指出,高行子

13、即高子,與孟仲子俱見于?孟子?書,?詩絲衣?序引高子,?維天之命?及?閟宮?傳引孟仲子是也。是二人傳?詩?都有一定根據(jù),陸、徐二說均未必是杜撰。鄭玄?詩譜?還提到孟仲子是子思之弟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戰(zhàn)國中期傳?詩?的一些情況。這些說明,傳?詩?的源頭,一定要追溯到子夏。梁玉繩?古今人表考?卷三云:子夏始見?論語?。姓卜,名商,是為卜商,字子夏,衛(wèi)人。亦曰子夏氏(?檀弓?),亦曰卜子夏(?呂氏春秋察賢?),亦曰卜先生(?韓詩外傳?六)。魏文侯師之。案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孔子卒時,子夏年二十九。?先秦諸子系年?估計其生率年為公元前507-420年,約88歲。他活動期間長,影響特別深遠。?論語?一

14、書,鄭玄云系仲弓、子夏等所撰定,其?八佾?篇記: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所論為?衛(wèi)風碩人?。由此已可見子夏對?詩?的興趣,且有突出心得,故?韓詩外傳?稱子夏問?詩?,學(xué)一以知二,認為是教學(xué)相長的范例??鬃优c子夏論?詩?,更見于?禮記?的?孔子閑居?篇。篇中記載孔子閑居,子夏侍,子夏以?大雅泂酌?詩義問于孔子,孔子講了五至、三無等說,引及的?詩?,有?周頌?的?昊天有成命?、?邶風?的?柏舟?、?商頌?的?長發(fā)?、?大雅?的?嵩高?和?江漢?等篇。?孔子閑居?正好在上博簡中存在。一些書中記錄的子夏言論,也有引?詩?的,如?韓詩外傳?卷二載,孔子與子夏論?書?,子夏曾引用?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療饑。同書卷五及?新序雜事?記,魯哀公問子夏:必學(xué)而后可以安國保民乎?子夏也引用?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10總之,從傳世文獻推考,子夏很可能是?詩論?的作者。第七章帝謂文王,予懷爾明德,曷?誠謂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誠命之也,信矣。孔子曰:此命也夫!文王雖谷欲也,得乎?此命也七寺時也,文王受命矣。第九章孔子曰:惟能夫三第十一章?清廟?,王德也,至矣!敬宗廟之禮,以為其本;秉文之德,以為其業(yè);肅雍顯相五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共十二章,原簡二十三支。注釋: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