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中毒和意外傷害_第1頁
小兒急性中毒和意外傷害_第2頁
小兒急性中毒和意外傷害_第3頁
小兒急性中毒和意外傷害_第4頁
小兒急性中毒和意外傷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小兒急性中毒與意外傷害第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某些物質接觸人體或進入體內后,與體液和組織相互作用,破壞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或永久性的病理狀態(tài)或死亡,這一過程稱為中毒。小兒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多發(fā)生在嬰幼兒至學齡前期,是兒科急診的常見疾病之一。嬰幼兒時期常為誤服藥物中毒,而學齡前期主要為有毒物質中毒。小兒的中毒與周圍環(huán)境密切相關,常為急性中毒。小兒接觸的各個方面,如食物、環(huán)境中的有毒動、植物,工、農業(yè)的化學藥品,醫(yī)療藥物,生活中使用的消毒防腐劑、殺蟲劑和去污劑等,都可能發(fā)生中毒或意外事故。造成小兒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年幼無知,缺乏生活經驗

2、,不能辨別有毒或無毒。嬰兒時期往往拿到東西就放入口中,使接觸毒物的機會增多。因此小兒中毒的診斷和急救工作顯得十分重要。第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毒的途徑】1經消化道吸收中毒 為最常見的中毒形式,可高達90以上。毒物進入消化道后可經口腔黏膜、胃、小腸、結腸和直腸吸收,但小腸是主要吸收部位。常見的原因有食物中毒、藥物誤服、滅鼠或殺蟲劑中毒、有毒動、植物中毒、灌腸時藥物劑量過量等。2皮膚接觸中毒 小兒皮膚較薄,脂溶性毒物易于吸收;毒物也可經毛孔到達毛囊,通過皮脂腺、汗腺吸收。常見有穿著有農藥污染的衣服、蜂刺、蟲咬、動物咬傷等。3呼吸道吸入中毒 多見于氣態(tài)或揮發(fā)性毒物的吸入。由

3、于肺泡表面積大,毛細血管豐富,進入的毒物易迅速吸收,這是氣體中毒的特點。常見有一氧化碳中毒、有機磷吸入中毒等。4注入吸收中毒 多為誤注藥物。如毒物或過量藥物直接注入靜脈,則被機體吸收的速度最快。5經創(chuàng)傷口、面吸收 如大面積創(chuàng)傷而用藥不當,可經創(chuàng)面或創(chuàng)口吸收中毒。第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毒機制】因毒物種類難以統(tǒng)計,很難了解所有毒物的中毒機理,常見的中毒機制包括:1干擾酶系統(tǒng) 毒物通過抑制酶系統(tǒng),通過競爭性抑制、與輔酶或輔基反應或相競爭,奪取酶功能所必需的金屬激活劑等。2抑制血紅蛋白的攜氧功能 如一氧化氮中毒使氧合血紅蛋白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亞硝酸鹽中毒形成高鐵血紅蛋白,使

4、攜氧功能喪失。3直接化學性損傷。4作用于核酸 如烷化劑氮芥和環(huán)磷酰胺,使DNA烷化,形成交叉聯(lián)結,影響其功能。5變態(tài)反應 由抗原抗體作用在體內激發(fā)各種異常的免疫反應。6麻醉作用。7干擾細胞膜或細胞器的生理功能。8其他。第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毒物在人體內的分布與排泄】1毒物的分布 主要在體液和組織中,影響分布的因素有毒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力、毒物與組織的親和力等。2毒物的排泄 可經腎、膽道或腸道排泄;部分毒物在腸內可被再吸收形成腸肝循環(huán),導致從體內延緩排泄。其他排泄途徑有經汗腺、唾液腺、乳汁排至體外;有害氣體則經肺排出。第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毒

5、的診斷】1病史 由于小兒,尤其是嬰幼兒的特點,家屬陳述病史非常重要。在急性中毒的診斷中,家長如能告知中毒經過,則診斷極易。否則,由于中毒種類極多,加上小兒不會陳述病情,診斷有時極為困難。應詳細詢問:發(fā)病經過,病前飲食內容,生活情況,活動范圍,家長職業(yè),環(huán)境中有無有毒物品,特別是殺蟲、毒鼠藥,家中有無常備藥物,經常接觸哪些人,同伴小兒是否同時患病等。臨床癥狀與體征常無特異性,小兒急性中毒首發(fā)癥狀多為腹痛、腹瀉、嘔吐、驚厥或昏迷,嚴重者可出現(xiàn)多臟器功能衰竭。2體格檢查 要注意有重要診斷意義的中毒特征,如呼氣、嘔吐物與某種物質相關的特殊氣味;口唇甲床是否發(fā)紺或櫻紅;出汗情況;皮膚色澤;呼吸狀態(tài)、瞳孔

6、、心律失常等。同時還需檢查衣服、皮膚及口袋中是否留有毒物,以提供診斷線索。第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毒源調查及檢查 現(xiàn)場檢查需注意病兒周圍是否留有剩余毒物,如有否敞開的藥瓶或散落的藥片、可疑的食物等,盡可能保留患者飲食、用具,以備鑒定。仔細查找吐出物、胃液或糞便中有無毒物殘渣;若癥狀符合某種中毒,而問不出中毒史時,可試用該種中毒的特效解毒藥作為診斷性治療。有條件時應采集患者嘔吐物、血、尿、便或可疑的含毒物品進行毒物鑒定,這是診斷中毒的最可靠方法。第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毒的處理】 處理原則為發(fā)生急性中毒時,應立即治療,否則會失去搶救機會。在毒物性

7、質未明時,按一般的中毒治療原則搶救患兒。在一般情況下,以排除毒物為首要措施,盡快減少毒物對機體的損害;維持呼吸循環(huán)等生命器官的功能;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毒物的吸收,促進毒物的排泄。1現(xiàn)場急救使患兒穩(wěn)定 使患兒呼吸道保持通暢,呼吸有效及循環(huán)良好是非常重要的。急救的方式與其他危重兒相似。應監(jiān)測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心率和心電圖;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對呼吸抑制或氣道阻塞患兒應給予氣管插管人工呼吸機應用;如明確是阿片類藥物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則可先用阿片類受體拮抗劑治療,使呼吸恢復。2毒物的清除 根據(jù)中毒的途徑、毒物種類及中毒時間采取相應的排毒方式。第八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排除尚未吸

8、收的毒物:大多數(shù)毒物經消化道或呼吸道很快被吸收,許多毒物可經皮膚吸收。一般來說,液體性藥(毒)物在誤服后30 分鐘內被基本吸收,而固體藥(毒)物在誤服后12 小時內被基本吸收,故迅速采取措施減少毒物吸收可使中毒程度顯著減輕。1)催吐:適用于年齡較大、神志清醒和合作的患兒。對口服中毒的患兒,當神志清醒,無催吐禁忌證時,均可進行催吐??捎檬种?、筷子、壓舌板刺激咽部引起反射性嘔吐。一般在中毒后46 小時內進行,催吐越早效果越好。有嚴重心臟病、食管靜脈曲張、潰瘍病、昏迷或驚厥病人、強酸或強堿中毒、汽油、煤油等中毒及6 個月以下嬰兒不能采用催吐。2)洗胃:常在催吐方法不成功或病人有驚厥、昏迷而去除胃內容

9、確有必要時進行。洗胃方法是經鼻或經口插入胃管后,用50 ml注射器抽吸,直至洗出液清澈為止,首次抽出物送毒物鑒定。常用的洗胃液有:溫水、鞣酸、高錳酸鉀(1:10000)、碳酸氫鈉(25)、生理鹽水或0.45氯化鈉溶液;洗胃禁忌的腐蝕性毒物中毒可用中和法,牛奶亦可起中和作用,同時可在胃內形成保護膜,減少刺激。可將活性炭加水,在洗胃后灌入或吞服,以迅速吸附毒物。第九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導瀉:可在活性炭應用后進行,使活性炭-毒物復合物排出速度加快。常用的瀉藥有硫酸鎂,每次0.25g/kg,配成25的溶液,可口服或由胃管灌入。在較小的兒童,應注意脫水和電解質紊亂。4)全腸灌洗

10、(whole bowel irrigation):中毒時間稍久,毒物主要存留在小腸或大腸,而又需盡快清除時,需作洗腸;對于一些緩慢吸收的毒物如鐵中毒等較為有效。常用大量液體作高位連續(xù)灌洗(小兒約用15003000 ml),直至洗出液變清為止。洗腸液常用1溫鹽水或清水,也可加入活性炭,應注意水、電解質平衡。5)皮膚、黏膜的毒物清除:接觸中毒時應脫去衣服,用大量清水沖洗毒物接觸部位,或用中和法即用弱酸,弱堿中和強堿、強酸;如用清水沖洗酸、堿等毒物應至少10 分鐘以上。6)對于吸入中毒,應將患兒移離現(xiàn)場,放置在通風良好、空氣新鮮的環(huán)境,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給氧氣吸入。7)止血帶應用:注射或有毒動物咬傷

11、所致的中毒,在肢體近心端加止血帶,阻止毒物經靜脈或淋巴管彌散,止血帶應每1030 分鐘放松1 次。第十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促進已吸收毒物的排除1)利尿:大多數(shù)毒物進入機體后經由腎臟排泄,因此加強利尿是加速毒物排出的重要措施。靜脈輸注510葡萄糖溶液可以沖淡體內毒物濃度,增加尿量,促使排泄?;颊咻^輕或沒有靜脈點滴條件時,可讓其大量飲水。但如病人有脫水,應先糾正脫水??蓱美蛩?,常用速尿12 mg/kg 靜脈注射;20甘露醇0.5l g/kg,或25山梨醇12 g/kg靜滴。大量利尿時應注意適當補充鉀鹽。保證尿量每小時在69 ml/kg。在利尿期間應監(jiān)測尿排出量、液體

12、入量、血清血電解質等。當病兒蘇醒、嚴重中毒癥狀減輕或藥物濃度低于中毒水平時,則可停止利尿。2)堿化或酸化尿液:毒物腎臟的清除率與尿量并不成比例,單獨利尿并不意味排泄增加。堿化尿液后可使弱酸如水楊酸和苯巴比妥清除率增加;降低尿pH值使弱堿類排出增加的方法在臨床上較少應用。常采用碳酸氫鈉溶液l2 mmol/kg(12 mEq/kg)靜脈滴注12 小時,在此期間檢查尿pH,滴注速度以維持尿pH 7.58為標準。乙酰唑胺同時有利尿和使尿堿化作用。維生素C 12 g加于500 ml溶液中靜脈滴入亦可獲得酸性尿。第十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血液凈化方法:透析療法:很多種危重的急性中

13、毒患者,可采用透析療法增加毒物排出。透析療法有多種,常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較簡便易行;血液透析(人工腎)是很好的透析方法,能代替部分腎臟功能,將血液中的有毒物質和身體的代謝廢物排除。血液灌流法(hemoperfusion):此法是將患兒血液經過體外循環(huán),用吸附劑吸收毒物后再輸回體內,應用指征與血液透析相同。有的毒物血液透析不能析出,用血液灌流則有效。換血療法:當中毒不久,血液中毒物濃度極高時,可用換血療法,但此法需血量極多,臨床較少采用。血漿置換:能清除患者血漿蛋白結合的毒物。4)高壓氧的應用:在高壓氧情況下,血中氧溶解度增高,氧分壓增高,促使氧更易于進入組織細胞中,從而糾正組織缺氧

14、??捎糜谝谎趸?、硫化氫、氰化物、氨氣等中毒。在一氧化碳中毒時,應用高壓氧治療,可以促使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分離。3特異性解毒劑的應用(詳見表18-1)4其他對癥治療 及時處理各種中毒所致的嚴重癥狀,如驚厥、呼吸困難、循環(huán)衰竭等,若不及時治療,隨時可危及生命。在中毒原因不明或無特效治療時,對癥治療尤為重要,以便支持患兒渡過危險期。第十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毒的預防】為了防止小兒中毒的發(fā)生,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1管好藥品 藥品用量、用法或存放不當是造成藥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家長切勿擅自給小兒用藥,更不可把成人藥隨便給小兒吃。不要將外用藥物裝入內服藥瓶中。兒科醫(yī)務人員開處方時

15、,應認真計算不同年齡小兒用藥量,切勿過量;藥劑人員應細心核對藥量和劑型,耐心向家長說明服用方法。家庭中一切藥品皆應妥善存放,不讓小兒隨便取到。2農村或家庭日常用的滅蟲、滅蚊、滅鼠劇毒藥品,更要妥善處理,避免小兒接觸,各種農藥務必按照規(guī)定辦法使用。3做好識別有毒植物的宣傳工作,教育小兒不要隨便采食野生植物。4禁止小兒玩耍帶毒性物質的用具(如裝敵敵畏的小瓶等)。5普及相關預防中毒的健康知識教育。第十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十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十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小兒意外傷害第十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意

16、外傷害一.溺水二.雷電擊三.中暑四.凍傷五.呼吸道,消化道異物 第十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溺水溺水是小兒時期常見的意外事故,尤以每年夏秋兩季常見.溺水后水進入呼吸道造成急性窒息缺氧而死亡,一般溺水后56分鐘呼吸心跳即完全停止.臨床表現(xiàn):1.全身癥狀:寒顫.體溫降低.雙眼充血.面部腫脹.面色紫紺或蒼白.四肢厥冷.全身浮腫.脈細速或不能觸及.2.神經系統(tǒng):腦缺氧.腦水腫.可發(fā)生頭痛.狂躁.驚厥.記憶力減退或消失.視覺障礙.牙關緊閉.肌張力增強.恢復時期也有記憶力減退或消失.3.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率加快或緩慢,血壓不穩(wěn)定,心律不齊,心音低鈍.休克.4.呼吸系統(tǒng):口唇紫紺.呼吸不規(guī)則.

17、呼吸困難或停止.劇烈嗆咳,可吐血性泡沫樣痰,肺部濕羅音.5.消化系統(tǒng)6.血液,泌尿系統(tǒng)第十八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治療(一)現(xiàn)場搶救,應立即就地進行搶救1.倒水.是搶救過程中首要問題.立即傾出呼吸道的積水.以保持氣道通暢.2.人工呼吸3.心臟按壓第十九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院內搶救和治療1.糾正低氧血癥2.肺水腫3.維持有效循環(huán)4.血容量的糾正5.糾正酸中毒及電解質平衡6.腦缺氧7.支持療法8.抗感染治療第二十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雷電擊傷電擊傷又稱觸電,指一定量的電流或電能通過人體,引起全身或局部損傷.臨床表現(xiàn)1.全身表現(xiàn):心

18、悸.頭暈.面色蒼白.驚厥不安和四肢無力.心動過速.心律失常.意識喪失.抽搐及假死狀態(tài).2.局部灼傷.局部皮膚黃色或褐色干燥灼傷,偶見水泡.焦化.炭化.并有組織壞死.3其它損傷第二十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治療發(fā)現(xiàn)觸電者應立即切斷電源,爭分奪秒搶救.(1)輕癥者臥床休息,嚴密觀察病情變化.(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可先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急送醫(yī)院.(3)呼吸心跳驟停者.進行心肺復蘇術.應持續(xù)搶救68小時.不可輕易放棄.(4)除顫(5)處理局部電灼傷及其他并發(fā)癥.第二十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中暑小兒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動時間較長,導致體溫調節(jié)功

19、能失衡,水鹽代謝紊亂和神經系統(tǒng)功能損害等一系列癥狀時即稱為中暑.發(fā)病機制1.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衡.在常人體溫維持在36372.超高熱對機體影響,超高熱中暑最常見的變化是組織充血.出血和變性,細胞結構和酶功能異常.體內丟失大量氯化鈉可出現(xiàn)陣發(fā)性肢體肌肉痛性痙攣和抽搐.第二十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臨床表現(xiàn)1.過熱型:體溫達40以上,甚至42左右.患兒可出現(xiàn):煩躁不安.吵鬧.譫妄.甚至出現(xiàn)肌肉痙攣或驚厥.進入昏迷.2.熱虛脫: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及肌肉痙攣.還可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痛.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大量出汗.意識淡漠,運動失調等.3.熱痙攣.第二十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