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_第1頁
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_第2頁
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_第3頁
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_第4頁
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iPAGE 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二二一年一月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申報單位: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張隨旺編制單位:內蒙古第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王登科總工程師:張 忠技術負責人:董萬志編制單位:內蒙古久順地質勘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景麗項目負責人:劉傳寶編寫人員:柳志輝 徐 苒 宋星宇 黃 楠王建忠 樸麗麗制圖人員:柳志輝 盧志巖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

2、Toc54103453 前 言 前 言一、任務由來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現狀停產,現持有采礦許可證號為C1500002010063220070086,有效期限自2019年5月9日至2020年5月9日,現已過期,為延續(xù)采礦許可證,采礦權人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已向赤峰市自然資源局申請采礦權延續(xù),并于2020年6月30日獲得赤峰市自然資源局采礦權(延續(xù))業(yè)務受理單。根據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土地復墾條例、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guī)201621號)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要求,礦山現需辦理延續(xù)變更手續(xù),換發(fā)采礦許可證,原礦山恢復治理

3、方案已過期,采礦權人需要編制“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020年7月,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內蒙古第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編制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本方案僅作實施保護、監(jiān)測和保護礦山地質環(huán)境及土地復墾的技術依據之一,不代替相關工程勘查、治理設計。二、編制目的通過開展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工作,實現礦產資源開發(fā)與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調發(fā)展,提高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效率,避免和減少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和污染,使礦山企業(yè)的生產環(huán)境和礦區(qū)人民的生活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頒發(fā)采礦

4、許可證、礦業(yè)權人轉讓、變更、延續(xù)礦權,實施保證金制度,監(jiān)督、管理礦山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實施情況提供科學依據。三、編制依據(一)法律、法規(guī)(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2014年4月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2018 年12 月29 日)。(7)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04年3月國務院394號令); (8)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自然資源部2019年0

5、8月14日第三次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第44號);(9)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質環(huán)境保護條例(2003年9月);(10)土地復墾條例(2011年國務院令第592號);(二)政策性文件(1)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guī)201621號;(2)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國土資源部2016年12月)(3)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fā)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的通知(財綜2011128號);(4)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fā)201120 號);(5)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469 號);(

6、6)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實施通知(國土資發(fā)201150 號;(7)關于加強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6225 號);(8)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國土資源部、衛(wèi)生部,環(huán)發(fā)2005109 號);(9)關于印發(fā)內蒙古自治區(qū)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通知(內國土資字2018191號);(10)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自治區(qū)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的通知(內政發(fā)2017111號)。(三)規(guī)范及規(guī)程(1)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guī)范(DZ/T0223-2011);(2)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guī)范(DZ/T0286-2015);(3)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

7、/T1036-2013);(4)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TD/T1031-2011);(5)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guī)程(TD/T1031.4-2011);(6)崩塌、滑坡、泥石流監(jiān)測規(guī)范(DZ/T 0221-2006);(7)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DZ/T 0218-2006);(8)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guī)范(DZ/T0219-2006);(9)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DZ/T 0220-2006);(10)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TD/T 1012-2000);(11)造林作業(yè)設計規(guī)程(LY/T 1607-2003);(12)人工草地建設技術規(guī)程(NY/T 1342-2007);(1

8、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14)礦山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DZ/T 0287-2015);(15)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6)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17)地下水動態(tài)監(jiān)測規(guī)程(DZ/T 0133-1994);(18)地下水監(jiān)測規(guī)范(SL/T 183-2005);(19)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20)區(qū)域地質圖圖例(GB/T 958-2015)(21)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査技術規(guī)程(TD/T1014-2007)(22)有色金屬行業(yè)綠色礦山建設規(guī)范(DZ/T 0320-2018)(23)土地利用

9、現狀分類(GB/T21010-2007);(24)量和單位(GB3100-3102-1993);(25)土地基本術語(GB/T19231-2003);(26)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1:50000)(DZ/T 0179-1997);(27)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28)內蒙古自治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工程驗收標準內國土資發(fā)2013124號。(29)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GB/T12719-1991)。(30)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財政部、國土資源部);(31)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準2002修改版;(32)內蒙古自治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

10、治理工程預算定額標準(試行)。(33)內蒙古自治區(qū)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技術要求(2015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qū)國土資源廳);(34)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 12328-1990);(35)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 14538-1993);(36)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guī)范(GB/T16453-2008);(37)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技術規(guī)程(GB/T18337.2-2001);(38)1:50000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guī)范(DZ/T 0157-1995);(39)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評價技術規(guī)范(試行)(HJ/T 192-2015);(40)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guī)程(TD/T

11、1044-2014)。(四)技術資料(1)K50G038075幅土地利用現狀圖;(2)2008年9月,赤峰市博源礦產勘查有限公司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碾子溝礦區(qū)鉬礦補充詳查報告(內國土資儲備字200945號);(3)2008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碾子溝礦區(qū)鉬礦補充詳查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中礦蒙儲評字2008234號);(4)2010年3月,中國冶金礦業(yè)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審查意見書文號:內礦審字2010第031號);(5)2010年4月,內蒙古靈信房地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

12、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備案文號:10009);(6)2015年2月,內蒙古靈信房地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分期治理及土地復墾方案(2010年5月-2014年8月1日)(備案文號:赤國土環(huán)分治備字2015108號);(7)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分期治理工程(2010年5月1日-2014年7月31日)驗收意見書(編號:15079)。(8)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一采區(qū)5萬噸/年采礦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補充完善文本)(以下簡稱初步設計);(9)

13、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一采區(qū)5萬噸/年采礦工程安全設施設計(補充完善文本)(以下簡稱初步設計);(10)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一采區(qū)15萬噸/年采礦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補充完善文本)(以下簡稱初步設計);(11)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一采區(qū)15萬噸/年采礦工程安全設施設計(補充完善文本)(以下簡稱初步設計);(12)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選礦廠尾礦庫

14、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補充完善文本)(以下簡稱初步設計);(13)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選礦廠尾礦庫工程安全設施設計(補充完善文本)(以下簡稱初步設計);(14)2007年7月,赤峰市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編制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公司20.0萬t/a(800t/d)多金屬礦石采選擴建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赤環(huán)2007110號);(15)2020年8月,內蒙古綠康檢測有限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污染物監(jiān)測報告;(16)2020年7月,內蒙古綠康檢測有限公司編制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污染防治方案;(17)礦山提供

15、的其他資料。(五)合同依據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合同書。四、方案適用年限(一)生產服務年限根據2010年3月,中國冶金礦業(yè)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以下簡稱開發(fā)利用方案),礦山累計保有各類資源礦石量*萬噸,金屬量Mo*噸,平均品位Mo*。伴生Cu、Pb礦石量*萬噸,金屬量Cu*噸,金屬量Pb*噸,平均品位分別為*、*。開發(fā)利用方案采用的資源儲量(礦石量)*萬噸,平均品位Mo*%。礦山生產規(guī)模為*萬噸/年,礦區(qū)范圍內18條工業(yè)礦體的服務年限為17.2

16、7年。依據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2018年礦產資源儲量年度檢測報告,礦山累計保有各類資源礦石量*萬噸,首采礦體可采資源儲量(礦石量)*萬噸,至2020年10月底礦山剩余生產服務年限為12.95年。(二)方案服務年限考慮到該9條礦體地表工程較多及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沉穩(wěn)期,設計該9條礦體閉坑后的治理及復墾時間為1.05年,后續(xù)管理養(yǎng)護時間3年,據此確定治理方案的規(guī)劃年限為17年,即2020年10月至2037年10月。(三)方案適用年限適用年限為5年,即從2020年10月至2025年9月,方案編制基準年為2020年,以后每5年修編一次。方案適用年限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

17、部令第44號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第十五條,采礦權人變更礦山開采方式、礦區(qū)范圍和生產規(guī)模,應當重新編制方案,方案適用年限隨礦山服務年限做相應調整。五、編制工作概況1、工作程序本次評估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頒發(fā)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guī)范(DZ/T0233-2011)規(guī)定的程序(圖1)進行。圖1 工作程序框圖2、工作方法根據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定,和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guī)范中確定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評估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首先明確工作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確定工作重點,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在資料收集及現場踏勘的基礎上,進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現狀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確定評

18、估范圍,劃分評估級別,進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影響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建設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在此基礎上,進行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qū),制定恢復治理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提出防治工程和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案,并進行經費估算和效益分析。根據建設工程特點,本次評估工作主要采用收集資料、現場調查及室內綜合分析評估的工作方法。(1)資料收集與分析在現場調查前,收集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碾子溝礦區(qū)鉬礦補充詳查報告等資料,了解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情況;收集地形地質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作為評估工作的底圖及野外工作用圖;分析已有資料情況,確定需要補充

19、的資料內容;初步確定現場調查方法、調查線路和主要調查內容。(2)野外調查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收集了與礦區(qū)相關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質、環(huán)境地質和水文地質等資料,對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情況進行了初步了解。于2020年7月25日、8月6日、8月15日組織技術人員至礦山開展了現狀調查,主要調查內容包括礦區(qū)內土地利用類型、植被生長情況、土壤特征、地形地貌特征、現狀礦山生產情況、開發(fā)利用方案設計工程單元具體位置等。野外調查采取線路穿越法和地質環(huán)境追索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野外調查以1:2000地形地質圖為底圖,在RTK坐標測量模式下,采用極值坐標法,定測單元位置和高程,工程點收測的點位精度完全滿足測

20、量要求。在調查過程中對各個單元進行了記錄和拍照、錄像。礦山實地調查完畢后,至附近的碾子溝村走訪了當地村民,了解了礦區(qū)周邊礦山分布情況及當地自然地理概況、對于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的意見等。礦山現狀調查完畢后,與礦方溝通了有關該礦具體治理工程問題。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完成工作量見表1。(3)室內資料整理及綜合分析在綜合分析研究現有資料和現場調查的基礎上,編制相關圖件,以圖件形式反映礦山地質環(huán)境問題的分布、危害程度和恢復治理工程部署。編寫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

21、地復墾方案。(4)完成工作量表1 工作量統(tǒng)計一覽表工作內容單位工作量礦區(qū)面積km26.8278調查面積m26981384調查路線長度km16調查點點68照片張455視頻段52測量點個892走訪村民名24(5)室內資料整理及方案編寫在綜合分析現有資料和實地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分析預測礦山開采的影響范圍及程度、損毀的土地類型,結合損毀區(qū)及周圍地質及土地利用條件,有針對性的進行土地復墾適宜性分析,進而確定土地復墾方向、生態(tài)恢復目標、地質環(huán)境恢復治理方案,根據現狀評估結果和預測評估結果進行了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分區(qū)和復墾責任范圍劃分,編制了“方案”,繪制了“礦山地質環(huán)境問題現狀圖、礦區(qū)土地利用現狀圖、礦山地

22、質環(huán)境問題預測圖、礦區(qū)土地損毀預測圖、礦區(qū)土地復墾規(guī)劃圖、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工程部署圖”等圖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礦山地質環(huán)境治理工程設計和治理費用估算。第一章 礦山基本情況第一節(jié) 礦山簡介一、地理位置1、位置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以下簡稱碾子溝鉬礦)位于赤峰市新城區(qū)北西約30km處,礦區(qū)行政區(qū)劃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當鋪地滿族鄉(xiāng)、初頭朗鎮(zhèn)、上官地鎮(zhèn)管轄。礦區(qū)東西長約2.7km,南北寬約2.5km,礦區(qū)面積為6.8278km2。礦區(qū)地理坐標:東經*;北緯*。 2、交通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南東距赤峰市新城區(qū)30 km;北東距當鋪地滿族鄉(xiāng)4km,東距306國道6 km,

23、東距赤(峰)大(板)高速公路15km,南東距集(寧)通(遼)鐵路赤峰站30km,礦區(qū)交通運輸較為便利,礦區(qū)不在“三區(qū)兩線”可視范圍內。詳見交通位置圖1-1。經調查咨詢,礦區(qū)附近無自然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水源保護區(qū),迄今為止未發(fā)現文物古跡和重要人文景觀。礦區(qū)附近沒有大型電力、水利等重要國民經濟建筑物、構筑物及軍事設施。二、礦山采礦許可證情況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采礦權人為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該礦山于 2006 年 8 月首次獲得了由赤峰市國土資源局頒發(fā)的采礦許可證;而后分別在 2008年8月、 2011年8月、 2013 年8月、2016年8月和2017年8月分別進行五次延續(xù)

24、,采礦權人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已向赤峰市自然資源局申請采礦權延續(xù),并于2020年6月30日獲得赤峰市自然資源局采礦權(延續(xù))業(yè)務受理單(見附件)?,F有采礦證內容敘述如下:證 號:C1500002010063220070086采礦權人: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礦山名稱: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經濟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開采礦種:鉬礦、銅礦、鉛礦圖1-1 交通位置圖開采方式:地下開采生產規(guī)模:*萬噸/年礦區(qū)面積:6.8278km有效期限:2019年5月 9日至 2020年 5月 9 日開采深度:由1090-451m標高第二節(jié) 礦區(qū)范圍及拐點坐標礦區(qū)范圍由 8個拐點圈定。礦區(qū)范圍拐點

25、坐標見表1-1。表1-1 礦區(qū)范圍拐點坐標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點號XY點號XY1*5*2*6*3*7*4*8*第三節(jié) 礦山開發(fā)利用方案概述一、采礦用地組成根據現場調查,礦山地表形成的露天采場、探坑、采礦工業(yè)場地、廢渣堆、鉆機平臺、風井、臨時取土場、探槽、辦公生活區(qū)及礦區(qū)道路。選礦工業(yè)場地、尾礦庫、尾礦堆放場、1#臨時取土場位于礦區(qū)(之外)東1.0km的山區(qū),占地面積152126m2。二、礦山生產規(guī)模礦山建設規(guī)模為年采礦石量*萬噸,屬于小型礦山。三、礦山開拓布局礦山工程布局主要由采礦工業(yè)場地、廢石場、選礦工業(yè)場地、尾礦庫、辦公生活區(qū)、通風井、礦區(qū)道路組成(現狀照片見下文)。工程布置圖見圖1-2

26、,現狀工業(yè)場地布置圖見圖1-3。各場地分述如下:1、采礦工業(yè)場地礦山設計5個采礦工業(yè)場地,圍繞平硐及斜井布置,主要包括井口、卷揚機房、空壓機房、儲礦倉等,其中采礦工業(yè)區(qū)位于主井東側200m處,布置在主井東側200m處,有設有停車場、汽車庫、加油站、機修車間、倉庫、值班室、職工宿舍及食堂、辦公室等。在井口附近分別布置卷揚機房、空壓機房,礦石轉運站、廢石場等設施,風井井口設有主扇機房。豎井口和廢石場之間有窄軌連通。采礦工業(yè)場地總面積為38215m2。2、廢石場礦山5處廢石場,分別為PD1廢石場、PD3廢石場、PD4及PD5廢石場、XJ1廢石場、XJ3廢石場,廢石沿山坡排放,廢石場占地總面積1419

27、9m2。廢石堆放區(qū)布置在采礦工業(yè)區(qū)南部,面積12428m2。3、選礦工業(yè)場地選礦工業(yè)場地位于礦區(qū)(之外)東1.0km的山區(qū),已經形成并投入使用,選廠日處理礦石量800t,主要包括辦公樓、選礦廠、化驗室、礦倉等,占地面積54587m2。4、尾礦庫尾礦庫位于選礦廠北東側的溝谷內,尾礦庫長約350m,寬約150m,占地面積69670m2,尾礦排放工藝為干排。5、辦公生活區(qū)礦山共有7個辦公生活區(qū),除3#辦公生活區(qū)為2層樓房結構,其他均為磚混結構平房,辦公生活區(qū)總面積為6458m2。6、通風井礦山設計7個通風井,通風井總面積為42m2,規(guī)格為2.2m2.4m。7、礦區(qū)道路礦區(qū)道路連接各場地,長約318m

28、,寬約3m,占地面積954m2。四、開采范圍、資源儲量及可采儲量(一)開采范圍礦區(qū)范圍由8個拐點圈定,開采深度1090-451m標高,礦區(qū)面積:6.8278km。(二)資源儲量及可采儲量截止2008年8月31日,碾子溝鉬礦共查明礦產資源儲量及預測的資源量(122b+333)礦石量*萬噸,累計消耗資源儲量(122b+333)礦石量*萬噸,保有資源儲量及預測的資源量(122b)+(333)+(334?)礦石量*萬噸,平均品位Mo*。其中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 *萬噸,平均品位Mo*,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 *萬噸,平均品位Mo*。預測的資源量(334)?*萬噸,平均品位Mo*。圖1

29、-2 工程布局圖圖1-3 礦山現狀工業(yè)場地平面布置圖 PAGE 123根據國土資發(fā)2002271號文件精神,結合礦床勘查程度等因素,可采資源儲量計算中,對于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按100計入采用資源儲量,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按80計入采用資源儲量;預測的資源量(334)?按50計入采用源儲量。經計算開發(fā)利用方案采用的資源儲量(礦石量)*萬噸,平均品位Mo*。礦區(qū)內1、1-1、2-1、2-2、2-3、6-1、6-2、8-1、8-2號共9條礦體資源儲量占全礦區(qū)資源總量的78.51%。五、生產規(guī)模、服務年限及產品方案根據礦山資源條件、開采技術條件,遵循建設規(guī)模與資源儲量相匹配原則以

30、及經濟合理服務年限等,同時兼顧礦山開發(fā)的外部條件、品市場需求等,經分析論證,推薦礦山服務年限約17年,其中首采礦體服務年限約12.95年。產品方案為鉬礦石,內銷至本公司選廠。礦山采用間斷工作制,年工作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時。六、礦床開采方案1、開采方式地下開采方式。2、采礦方法該礦體賦存狀況,在當前開采技術條件下,結合當地礦山多年的開采經驗,推薦選用淺孔留礦為主的采礦方法。3、開采順序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共圈定18條鉬礦體,劃分為南北兩個采區(qū)。其中1號礦體為主礦體,2-1、2-2、2-3號礦體與1號礦體平行分布且相距較近,宜采用一個系統(tǒng)進行開拓;4條礦體査明的礦產資源儲量占

31、全礦區(qū)資源總量的73.77%,且勘探程度相對較高。6-1、6-2、8-1、8-2號礦體雖與1號礦體平行分布,采用分區(qū)布置獨立的生產系統(tǒng),補勘后二期開采。礦體開采總順序為自上而下的下行式開拓開采,中段礦塊開采順序采用后退式開采,平行礦脈先采上盤礦體后開采下盤礦體。開發(fā)利用方案未設計詳細開采計劃。根據礦山生產現狀、選廠規(guī)模、保有資源儲量賦存的位置等因素,本方案設計近五年內計劃開采1號礦體,具體安排為:2020年7月-2023年7月礦山進行井下工程及設施恢復,不安排生產工作;2023年7月-2024年7月計劃在877m中段、15-19勘查線之間動用資源儲量礦石量礦石49891萬噸;2024年7月-2

32、025年7月計劃在838m中段、7-15勘查線之間動用資源儲量礦石量礦石71428萬噸。共計動用資源儲量礦石量121319萬噸。根據回采順序、生產規(guī)模等因素,礦山服務年限12.95a,礦山基建期3a,生產期511年達產規(guī)模為*t/a,第11年減產至結束。礦山近五年開采計劃詳見表1-2,地表投影示意圖見圖1-4。表1-2 礦山開采年度計劃表年度開采地段備注1/2/3/41號礦體877m中段15-19勘查線之間51號礦體838m中段7-15勘查線之間圖1-4 地表投影示意圖4、開采崩落范圍的圈定礦山采用淺孔留礦法采礦,并參照同類礦山資料,選定巖體移動角為上盤65,下盤60,側翼70,第四系表土45

33、。5、中段劃分根據初步設計和開發(fā)利用方案礦區(qū)劃分為一采區(qū)和二采區(qū)兩個采區(qū)。采區(qū)形成8個中段(圖1-5至圖1-19),中段高度為3m(已形成)、39m(已形成)40m,水平中段標高分別為+950m(已有)、+910m(已有)、+877m(已有)、+838m(已有)、+799m(已有)、+760m(已有)、+720m、+680m;其中:5個中段是利用探礦坑道擴邦改造后加以利用。七、回采工藝(1)礦塊構成要素礦塊沿走向布置,礦塊高度3340m,長度50m,礦塊寬度等于礦體厚度。頂柱高度3m,底柱高度6m,間柱寬度6m,聯(lián)絡道間距5-6m。(2)采準切割采準切割工作主要包括掘進中段運輸巷道、天井、天井

34、聯(lián)絡道,在底柱上掘進拉底平巷和每隔57m掘進漏斗頸,并切割拉底、劈漏作為回采自由面。 天井掘進使用YSP45鑿巖機鑿巖,水平巷道掘進使用7655型氣腿式鑿巖機鑿巖。采準切割巷道一般不支護,局部不穩(wěn)定地段采用木支護。(3)礦房回采回采工作主要包括鑿巖、爆破、通風、局部放礦、撬頂、平場、大量放礦等工作?;夭晒ぷ鲝睦姿介_始自下而上分層進行,分層高度一般為22.5米。采場使用7655型氣腿式鑿巖機鉆鑿上向微傾炮孔落礦,鑿巖爆破參數為:最小抵抗線1.01.2米,炮孔間距0.81.0米,孔深1.82.2米,炮孔交錯布置,采用2#巖石炸藥人工裝藥,毫秒非電導爆管起爆。新鮮風流由中段運輸巷道經礦房一側的天

35、井、天井聯(lián)絡道進入采場工作面,污風經礦房另一側的天井聯(lián)絡道、天井進入上階段運輸(回風)巷道排出。采場崩落的礦石依靠重力放出落礦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然后進行撬頂、平場和二次爆破工作。礦房回采結東后,組織大量放礦工作,放出存留在礦房內的全部礦石。礦石經漏斗裝入階段運輸巷道的礦車運出。出礦塊度350毫米。二次爆破在采場內進行。(4)礦柱回采礦柱采用崩落法進行回采。為了保證礦柱回采工作安全,在礦房大量放礦前,鑿完礦房間柱和頂底柱中的炮孔,放出礦房中的全部礦石后,再爆破礦柱。一般先爆間柱,后爆頂底柱。(5)采空區(qū)處理由于使用淺孔留礦采礦法回采,在礦柱回采的同時,要有計劃地采取自然或強制崩落圍巖的方法處理采

36、空區(qū)。圖1-5 一采區(qū)一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6 一采區(qū)二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7 一采區(qū)三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8 一采區(qū)四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9 一采區(qū)零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0 一采區(qū)副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1 二采區(qū)零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2 二采區(qū)一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3 二采區(qū)二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4 二采區(qū)三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5 二采區(qū)四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6 二采區(qū)五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圖1-17 二采區(qū)六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 圖1-18 二采區(qū)七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 圖1-19 二采區(qū)八中段地表投影示意圖(6)采礦損失率及貧化率根據礦

37、體賦存狀態(tài)、開采技術條件及推薦采用的采礦方法,參照類似礦山的實際指標,本方案所確定的采礦指標為:礦石綜合回采率:90%;采礦綜合貧化率:10%。八、開拓運輸方案(一)礦山現有工程狀況首釆區(qū)范圍內,已形成豎井1條、斜井1條、平硐3條,編號為SJl、F2、XJ、XJ4、PD3、PD5、PD6;形成8個沿脈中段。由于探礦豎井及探礦平硐均處于礦體地表移動帶內,因此本方案不予采用,910m、877m、838m、799m、760m五層探礦坑道經改造后均可利用。(二)開拓運輸方案的選擇根據礦區(qū)地質地形條件、礦體規(guī)模、賦存狀態(tài)、開采技術條件并慮探礦工程現狀等因素,從安全、經濟合理角度考慮,本方案推薦采用中央下

38、盤豎井開拓,中央對角式通風系統(tǒng),機械抽出式通風方式進行開發(fā)。主豎井作為混合提升井,擬建于礦區(qū)南東部4號勘探線與8號勘探線之間一平緩二階臺地上,礦體下盤地表移動帶20m外,采用罐籠提升,擔負采區(qū)井下運輸礦石、廢石、人員、設備和材料提升,同時兼作安全出口,內設梯子間。井口坐標為:X=*,Y=*,Z=*,井深345m。南風井布置在1號礦體南端,位于31號勘探線礦體下盤端部地表移動帶20m外,同時兼作安全出口,內設梯子間,井口坐標為:X=*,Y=*,Z=*,井深308m。北風井布置在1號礦體北端,位于40號勘探線與44號勘探線之礦體下盤端部地表移動帶20m外,同時兼作安全出口,內設梯子間,井口坐標為:

39、 X=*,Y=*,Z=*,井深370m。(三)井下運輸井下坑內礦若運輸總量為767t/d,其中,礦石運輸量67t/d,廢石輸量按其15%估算為100t/d。井下礦巖最大運距1000m,井下擬采用電機車牽引軌道側翻式礦車運輸。(四)礦井通風根據擬定的開拓系統(tǒng)(圖1-20),開拓系統(tǒng)井上井下對照平面圖見圖1-21,井下采用中央對角式通風系統(tǒng),機械抽出式通風方式。新鮮風流由主井一石門一中段運輸巷道一采場,污風經采場一上中段運輸巷道一風井排出地表。圖1-20 開拓系統(tǒng)縱投影圖圖1-21 礦體地表分布及井上井下對照平面圖由于礦體采場數較多,通風巷道應設置必要的風門等通風設施防止漏風,以確保井下的空氣質量

40、。十、防治水方案礦坑充水含水層富水性微弱,補給條件和徑流條件較差,礦體主要位于當地侵蝕基準面852m標高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區(qū)內無常年性地表水體,水文地質勘探類型為第二類第一型,即為以裂隙充水為主的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礦床。礦區(qū)地面、坑內防治水措施:1、地面防治水為防止雨季時大氣降水滲漏進入坑內,最大限度地減少礦體地表匯水面積,應在礦體上部地表塌陷區(qū)之外的上游分別設置截水壩或引水溝,使雨季地表水向開采范圍外排放。在主井井口、風井口、采礦工業(yè)場地、辦公區(qū)、生活區(qū)、廢石場等設施周圍應設置防洪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2、坑內防治水井下坑內集水利用巷道3的坡度匯入位于主井井底車場附近的水倉,井下

41、水倉有效容積按井下(68)小時正常涌水量設計,水泵的排水能力應保證在20小時內排出井下24小時的最大涌水,三臺水泵(一用、一備、一檢修)。以確保礦山的安全。由水泵站集中排至地面蓄水池。經沉淀后供井下鑿巖防塵循環(huán)使用,多余部分可用于綠化或達標排放。礦山開采時,特別是在雨季,要加強觀測,并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一定要做好防洪工作,以防止淹井事故的發(fā)生。十一、廢石場礦山絕大部分廢石直接用于采空區(qū)充填,正常生產過程中廢石基本不出坑,廢石堆場僅用于堆存部分掘進廢石,現有廢石堆場可滿足需要。廢石場推存計劃見表1-3。表1-3 廢石場推存計劃表項目單元壓占面積(m2)廢石堆存高度(m)廢石體積(m3)備注P

42、D1廢石場4300現狀最大排棄高度15m,平均8m;預測最大排棄高度為20m,平均10m16298不再排棄,閉坑復墾XJ1-1廢石場119堆積高度2-8m277不再排棄,閉坑復墾1#探坑廢石場64堆積高度1-5m136不再排棄,近期復墾XJ1廢石場888現狀最大排棄高度10m,平均6m,根據開發(fā)方案,該廢石場不再排放廢石1023不再排棄,近期復墾XJ2廢石場2200/已治理不再排棄,近期復墾PD3廢石場3150現狀最大排棄高度為38m,平均20m;預測最大排棄高度為50m,平均38m;主要排放1號礦體中部、6-1、6-2、2-2、8-1、8-2號礦體廢石5000不再排棄,閉坑復墾PD3-1廢石

43、場48堆積高度0-4m46不再排棄,近期復墾PD3-2廢石場126堆積高度0-5m26不再排棄,近期復墾PD3-3廢石場246堆積高度0-12m134不再排棄,近期復墾2#探坑廢石場83堆積高度0-4m62不再排棄,近期復墾PD4、PD5廢石場2225現狀最大廢石堆積高度0-25m;預測最大排棄高度為25m,平均10m;主要排放1號礦體南部、1-1、2-3號礦體廢石不再排棄,閉坑復墾PD6廢石場400已治理不再排棄,近期復墾6#辦公生活區(qū)廢石場479堆積高度0-5m187XJ3廢石場3636現狀最大排棄高度22m23043不再排棄,閉坑復墾3#探坑廢石場91堆積高度0-5m27不再排棄,近期復

44、墾1#露天采場廢石場540堆積高度0-4m692不再排棄,近期復墾廢石場(堆)斷面圖見圖1-22圖1-35。廢石場(堆)斷面示意圖的位置及編號見附圖。圖1-22 PD1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3 1#探坑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4 XJ1-1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5 XJ1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6 XJ2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7 PD3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8 PD3-1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29 PD3-2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0 PD3-3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1 2#探坑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2 PD4、5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3 PD6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4 6#辦

45、公生活區(qū)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5 1#鉆機平臺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6 XJ3廢石場斷面示意圖圖1-37 尾礦堆放場斷面示意圖十二、選礦與尾礦設施(一)選礦工藝1、選礦工藝選礦方法為浮選,選礦流程:兩段磨礦、銅鉬混選、混合精礦兩次精選、一次掃選后混合精礦再磨、銅鉬分選、在鉬的尾礦中銅鉛分選、二次精選分別得到銅精礦和鉛精礦、七次精選得鉬精礦。礦山選礦流程詳見圖138。2、選廠規(guī)模及產品礦山設計選礦規(guī)模*t/d,選礦廠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據礦山資源條件、開采技術條件、遵循建設規(guī)模與資源儲量相匹配以及經濟合理年限等原則,同時兼顧礦山開發(fā)的外部條件,產品市場容量等,經分析論證,確定礦山生產規(guī)模為年

46、采礦石量20萬噸,確定產品方案為鉬精礦。(二)尾礦設施根據2019年5月,吉林東北亞國際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編制的“初步設計”及2020年7月內蒙古綠康檢測有限公司編制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污染防治方案,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選礦廠尾礦庫工程由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于2007年9月設計,年處理鉬礦*萬噸,年排尾礦*萬噸,設計尾礦庫可為選廠服務2.2年。選礦廠排出尾礦濃度:40%,礦石比重:3.07,尾礦堆積容重:1.5(干排),尾礦粒度:200目占65%。目前尾礦堆積壩堆積標高約在856.00m,初期壩及堆積壩外坡已被碎石土護坡覆蓋,尾礦壩軸線微弧,壩長約110m,庫

47、內尾砂沉積灘頂高程850852m,庫區(qū)縱深長度約310m,尾砂沉積灘平均沉積坡度1.06%。庫內尾砂堆存量約為33.7萬m3。初期壩壩高為835.00m,初期壩高14.0m,壩頂寬8-12m ,壩長約134m。初期壩在828m處設一馬道,馬道寬2.0m,馬道以上壩外坡比1:2.3,馬道以下壩外坡比1:2.4。壩體外坡種草植樹進行護坡。初期壩面設置橫向排水溝一條,縱向排水溝兩圖1-38 選礦工藝流程圖條,斷面尺寸0.4m0.4m,漿砌石結構,橫向排水溝兩端與壩肩排水溝相連。835m-828m初期壩壩外坡面每隔20m設縱向排水溝一條,斷面尺寸0.4m0.4m,漿砌石結構,其兩端與壩面橫向排水溝相連

48、。堆積壩加高從標高835.0m至標高856.0m。堆積壩堆筑方式干排尾砂碾壓筑壩。每次小堤堆積高度2.0m,堤頂2.0m,堆積內外坡比為1:1.0,1:2.5。尾礦堆積壩的外坡平均坡比為1:3.5。目前尾礦庫堆積壩高21.0m,該尾礦庫最大壩高35m,堆積壩在843.0,850.0各形成一條堆積馬道,堆積壩整體平均坡比為1:3.5。尾礦庫上游為一攔洪壩,攔洪壩結構為土石不透水壩,攔洪壩壩頂標高855.00m,最大壩高3.0m,壩頂最小寬度3m,內、外坡坡比均為1:2.0。攔洪壩東側接漿砌石矩形排水溝,排水溝深1.1m,寬3.0m,排洪溝出口處設置消力池消力池長20m,寬15m,深4m。排水溝表

49、面采用砂漿抹面。尾礦排放工藝及放礦要求。尾礦排放方式為干排,由堆積壩頂坡向庫尾碾壓排放,形成均勻的尾砂沉積灘面。 運送至壩前的尾砂濾餅采用SD16寬履帶推土機攤平并進行碾壓。尾砂攤平時總體上由壩前向庫尾推進,攤平厚度控制在0.5m以內,攤平后對尾砂進行碾壓,碾壓后堆存尾砂壓實度不低于0.92。排礦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壩前高,庫內低的狀態(tài),以便進入庫區(qū)的雨洪水匯集至庫區(qū)尾部,設計干排尾砂碾壓灘坡度1%(壩前坡向庫尾)。 十三、固體廢棄物及廢水(一)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及處置情況該礦山為采選項目,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主要固體廢棄物為礦山開采產生的廢石、選礦廠產生的尾砂。1、廢石絕大部分廢石直接用于采空區(qū)充

50、填,正常生產過程中廢石基本不出坑,廢石堆場僅用于堆存部分掘進廢石,廢石在地表臨時堆場進行堆放,用于筑壩或外賣。根據周邊礦山經驗,廢石屬一般固體廢物。2、尾砂達產選廠年排放*萬t尾礦,部分用于井下充填,剩余部分堆存與尾礦庫。按尾礦堆積平均干密度1.6 t/ m3,充填系數0.75計算,年排放的尾礦所需的容積為17.67萬m3。根據周邊礦山經驗,本項目尾礦也屬一般固體廢物。庫內尾砂堆存量約為33.7萬m3,礦山生產后將對尾礦庫進行擴容以滿足生產服務年限要求。(二)廢水的排放量及處置情況該礦山廢水主要是礦井排水、選礦廢水、尾礦庫回水、礦石堆場淋濾水、各區(qū)生活廢水等。1、礦井排水根據礦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及

51、開發(fā)方案,礦山開采主要影響礦區(qū)基巖裂隙含水層,礦山今后開采的礦體,開采標高:451-1090m,而礦區(qū)基巖裂隙含水層標高在954-1018m,根據開發(fā)利用方案,礦井今后生產正常涌水量為200m3/d,最大涌水量為500m3/d,當前由于礦山未生產,井下廢水只有只有礦井涌水這一種,并沒有采礦廢水,當前停產期礦井涌水沒有受到污染,坑內排出的地下水僅含固體顆粒物。待到正式生產,井下水集中排至地面蓄水池,經沉淀后供坑內鑿巖防塵循環(huán)使用,經過處理后循環(huán)利用于井下作業(yè)、消防用水,多余涌水溢流排入下游水體,水質與當地農業(yè)生產抽取的地下水一致,水質澄清及不含有害成分。也可用于積水坑供選礦或地表灑水滅塵、植被恢

52、復。2、廢石場、選礦及尾礦廢水根據礦山提供的資料,選礦廠生產用水量為1954m3/d,其中新水203m3/d,循環(huán)水1751m3/d。選礦用水工藝流程見圖1-39。礦石堆場淋濾水直接進入尾礦庫,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也直接排入尾礦庫,進入尾礦庫的廢水經自然沉淀后進入滲濾液收集池,之后回用于選礦,不外排。尾礦壓濾后回水量為40.10m3/h,壓濾間回水采用清水泵加壓輸送到選廠高位水池供選廠循環(huán)利用?;厮斔途嚯x150.0m,自然高差為30.0m,尾礦壓濾車間工藝設備名稱:XAZ_500m2廂式壓濾機4臺,50005500mm攪拌槽1臺,100ZGB(P)渣漿泵4臺,處理量:900噸/日。濾液返回流

53、程重新利用;尾礦濾渣用汽運到原尾礦庫,推平覆土植樹、草等,實現了污水零排放。濾渣含水2023%,7780%濾液返回選礦流程(見圖1-40)。廢石場淋溶水及尾礦水質報告顯示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志,本方案按建立廢石場淋溶水收集池處理后回用考慮?,F有庫外排洪設施基本完好,需要定期巡查和部分維修、清理?,F有庫內排洪設施基本完好,需要定期巡查和部分維修、清理。圖1-39 選礦用水工藝流程圖圖1-40 尾礦壓濾車間工藝流程圖3、生活污水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鉬礦項目區(qū)以淺層地下水做為水源。選礦廠北西200m處有礦山專用水井,供礦山生活用水,井深30m左右。根據初步設計,礦山每天用水總量45m3

54、,年用水量13500m3,年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0636m3。生活廢水由化糞池處理后用于灌溉及農肥。第四節(jié) 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一、礦山開采歷史礦山始建于2002年3月,同年9月建成日處理礦石100噸選礦廠,2002年11月取得一采區(qū)采礦權,包括1號礦體南部、2-1、2-2號礦體,2004年5月取得二采區(qū)即1號礦體北部、2-3號礦體采礦權,2004年7月建成日處理礦石200噸的選礦廠。2006年根據礦山生產實際請況,依據2006年內蒙古有色地質礦業(yè)有限公司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關家營礦區(qū)鉬礦詳查報告再次對選礦廠進行擴建,擴建項目為處理礦石600噸的選礦廠;于2007年6月27日將上述兩采礦

55、許可證劃分為一采區(qū)和二采區(qū),進行了變更延續(xù)為一證。2008年9月,該公司在勘查區(qū)范圍內進行了補充詳查,提交了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碾子溝礦區(qū)鉬礦補充詳查報告。截止2008年9月,在1號主礦體形成主斜井4個(480m)、主提升盲豎井1個、通風井3個。累計采出礦石量約*萬噸,處理礦石約*萬噸,其它礦體正在探礦開拓階段。截止目前全礦區(qū)形成探礦坑道約12099m。二、礦山開采現狀依據2008年9月,赤峰市博源礦產勘查有限公司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松山區(qū)碾子溝礦區(qū)鉬礦補充詳查報告,礦區(qū)共圈定了具有工業(yè)價值的Mo礦體18條,編號為1、1-1、2-1、2-2、2-3、3-1、3-2、3-3、4-1、4

56、-2、5、6-1、6-2、7-1、8-1、8-2、9-1、9-2號礦體。其中僅1號礦體進行了大量回采工作,其它礦體僅進行不同程度的探礦工作,并未進行回采工作。1號礦體20勘探線往北962m水平至地表,20勘探線往南877m水平至地表,均已采空,截止當前未引發(fā)地面塌(沉)陷。赤峰市碾子溝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礦區(qū)范圍內1、1-1、2-1、2-2、2-3、6-1、6-2、8-1、8-2號等9條礦體分布較近,該9條礦體采用一個開拓系統(tǒng),即采用原1號脈開拓系統(tǒng),其它礦體采用穿脈連接、井下運輸,進行采礦作業(yè)。1號脈開拓方式如下:因1號脈礦體賦存長度較長,約2200m,在探礦過程及采礦過程形成平硐、明斜井(包括

57、箕斗斜井和串車斜井)、盲斜井(包括箕斗斜井和串車斜井 )和盲豎井(罐籠井)聯(lián)合開拓方式。設計采用淺孔留礦為主的采礦方法,自2010年3月以來礦山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加之受市場因素影響,礦山一直處于停產狀態(tài)。輔助生產設施配備齊全。礦山設計選礦規(guī)模*t/d,選礦廠、尾礦庫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后期將對尾礦庫擴容改建。礦山歷年資源量動用情況見表1-4,采空區(qū)及礦體分布情況見圖1-41。目前首采區(qū)未出現地面塌陷現象。表1-4 歷年礦井資源儲量動用情況一覽表類別礦石類型賦礦標高(m)資源量類型礦石量(萬噸)累計查明鉬礦1090-451m122b+333+(334)?*累計消耗*2011年之前消耗*2011年-

58、2019年消耗*保有*圖1-41 礦區(qū)采空區(qū)及礦體分布簡圖第二章 礦區(qū)基礎信息第一節(jié) 礦區(qū)自然地理一、氣象本區(qū)屬中溫帶內陸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燥熱,春秋多風沙。七、八月份為雨季。根據赤峰市松山區(qū)氣象站多年統(tǒng)計資料,年降水量200350mm,年平均降水量318.6mm。年蒸發(fā)量為17892183mm,年平均蒸發(fā)量約1845mm。年平均氣溫8,一月份氣溫最低為-28,七月份最高氣溫為+37,一般每年十月下旬,至翌年四月中旬為冰凍期,最大凍土層深度1.7m,五月初至九月末為無霜期,年日照2740小時,春秋兩季多56級西北風,平均風速3.2m/s,最大風速達20m/s。二、水文區(qū)域屬于老哈河水系,

59、全長約426公里,流域面積3307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黑里河、坤頭河、英金河、羊腸河、崩河、飲馬河等河流。干流上游河谷狹窄,兩岸山地聳峙,河水奔流于谷底,水流湍急。中游河水逐漸進入黃土丘陵區(qū),因農業(yè)開發(fā)較早,植被覆蓋率低,導致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在這一流域,兩岸有許多支流匯入,水量猛增,河水在丘陵間前進,河道異常彎曲,使得河床經常擺動。自烏敦套海以下的下游,河流注入沖積平原,沒有支流匯入,河床落差很小,河水流速減緩,使河水攜帶的上、中游泥沙淤積于此,抬高了河床,不利于河道的穩(wěn)定。河流水量受降水影響,78月份降水時期,河流為汛期,其余為平水期。黑里河口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005億立米,含沙量2

60、.71公斤/立米。 建平縣境段最大流量為984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為3383平方公里。太平莊站,多年平均徑流量4.0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砂量88.2公斤/立方米。礦區(qū)附近水系不發(fā)育,北8km有召蘇河(斷流多年)、南10km有陰河通過,兩河由西向東匯入英金河,水深一般在0.3m左右,豐水期最深達0.8m左右,屬季節(jié)性河流。英金河干流全長207公里,流域面積1057平方公里,彎曲度1.50,平均比降1/300,河床寬50-120米,水深0.25-0.6米,徑流量536.6萬m3/a,常年流水河。于郊區(qū)段流長40公里,沿河灌渠二條,河流水質適宜灌溉,可灌溉農田20萬畝。于紅山水庫上游40公里處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