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1.gif)
![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2.gif)
![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3.gif)
![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4.gif)
![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aa893cc71248053388d6018bf76a44d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第1頁,共39頁。情景激趣誘思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盡,平沙長未休。想應百年后,人世更悠悠?!緡L試探究】這是我國唐朝詩人胡玢的一首題為“廬山桑落洲”的詩,請結合長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變過程圖,想一想詩中“數家新住處”可能處于丁圖中的哪一位置?“古岸崩欲盡”的“古岸”是指長江的哪一岸(南或北)?為什么?“桑落洲”又是怎樣形成的?第2頁,共39頁。第3頁,共39頁。一、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1河流地貌概況(1)分類:按成因分為 地貌和堆積地貌。(2)成因:形成和發(fā)展主要與 作用有關。2河流侵蝕地貌(1)初期:呈“V”字型,下蝕和側蝕造成,溝
2、谷不斷加深和延長。(2)成熟期:呈槽型,側蝕加強,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谷展寬。自主預習學案侵蝕外力第4頁,共39頁。3河流堆積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運的物質,在河流搬運能力 的情況下, 下來而成。(2)典型地貌及組成: 平原,包括 平原、河漫灘平原、三角洲三種類型。洪積平原:山區(qū)水流流出山口時,地勢突然 ,河道變得 ,流速 ,泥沙堆積形成。洪積平原發(fā)育于山前。減弱堆積沖積洪積沖積開闊趨緩減慢第5頁,共39頁。河漫灘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河流在 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其面積不斷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洪水季節(jié),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xù)接受堆積。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在一起就形成了河
3、漫灘平原。三角洲:在河流 處水下坡度 ,流速減慢,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诘暮I地區(qū)。凸入??谄骄彽?頁,共39頁。第7頁,共39頁。思考【思考提示】A處。A處為凸岸由于流速慢而易被淤塞,河床底部不斷堆積,逐漸形成河漫灘和河漫灘平原;B處為凹岸由于水流流速急,河床受流水侵蝕。如下圖:1.下圖中能形成河漫灘平原的是A、B中的哪處?為什么?第8頁,共39頁。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兩岸常常布滿了城市,且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 。2河流為聚落提供充足的 、 用水;河流作為交通運輸通道,可方便聚落的 和運輸;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密集生產生活對外聯系沖積平
4、原第9頁,共39頁。3不同地貌對聚落分布影響的比較地形區(qū)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狀高原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地勢低,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多呈狹長的帶狀山區(qū)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資源比較豐富,有肥沃的土壤呈明顯的條帶狀第10頁,共39頁。平原聚落分布最為密集,有的沿河發(fā)展,形成沿河聚落帶;有的沿海發(fā)展,形成沿海聚落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帶狀、團狀地形區(qū)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狀第11頁,共39頁。思考2.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區(qū)嗎?為什么?【思考提示】不一定。如熱帶平原地區(qū),由于氣候悶熱潮濕,居住條件不利,因而人煙稀少,
5、聚落也極少,而熱帶高原區(qū)由于氣候涼爽,適宜人類居住,宜聚落發(fā)展分布。第12頁,共39頁。1河流侵蝕地貌(1)河流侵蝕的主要形式河流侵蝕地貌是由溯源侵蝕、下蝕和側蝕共同作用形成的。核心要點突破要點一河流地貌概述第13頁,共39頁。作用形式概念對地貌的影響溯源侵蝕向河流源頭方向的侵蝕使河谷不斷向源頭方向伸長下蝕垂直于地面的侵蝕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縱深方向發(fā)展側蝕垂直于兩側河岸的侵蝕使谷底展寬、谷坡后退,河流向橫向發(fā)展第14頁,共39頁。(2)河谷的形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蝕地貌,它是由溝谷發(fā)育而成的,其形成過程如下圖所示:第15頁,共39頁。2河流堆積地貌沖積平原是比較典型的河流堆積地貌,由洪積沖積平
6、原、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組成。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點洪積沖積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地勢趨于平緩,水流變慢,泥沙沉積,形成洪積扇或沖積扇,多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成洪積沖積平原以谷口為頂點呈扇形,沖積扇頂端到邊緣地勢逐漸降低,堆積物顆粒由粗變細第16頁,共39頁。河漫灘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在一起形成河漫灘平原地勢平坦,寬廣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海濱地區(qū)河流到達海岸入??跁r,流速極緩,河流攜帶的泥沙便會堆積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頂托形成三角洲,若
7、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形成三角洲平原多呈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河道由分叉頂點向海洋呈放射狀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點第17頁,共39頁。1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河流流經彎道時,水質點作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影響下,表層水流趨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壓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huán)流,在彎道環(huán)流的作用下,凹岸發(fā)生侵蝕,凸岸發(fā)生堆積(如下圖所示)。第18頁,共39頁。第19頁,共39頁。2區(qū)分三類侵蝕作用及不同河段谷地相應的特點,可借助下圖理解記憶:第20頁,共39頁。1河流堆積地貌只能形成于河流中下游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雖然在河流上游地區(qū),河流以侵蝕作用為主,但當河流沖出山口時
8、,由于地勢逐漸趨向平緩,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運的物質堆積下來,形成洪積扇或沖積扇,多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形成洪積沖積平原。第21頁,共39頁。2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積物顆粒由粗到細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河流流速降低,導致泥沙堆積,在沉積時,顆粒大、密度大的總是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積,因此,順著河流流向,沉積物顆粒由粗到細,具有明顯的分選性。但這個規(guī)律只適合于連續(xù)發(fā)生沉積的某個河段,對于整條河流來說,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影響,河流的侵蝕與堆積往往是交替進行的,因此上述規(guī)律并不正確。第22頁,共39頁。1(2010年深圳模擬)讀下圖,比較圖中河流a、b、c三處的位置與三幅剖面圖,回答(1)(2)題
9、。學以致用第23頁,共39頁。(1)河流a、b、c三處與三幅剖面圖對應正確的是()AaBbCc Da(2)對a、b、c三處所受到的侵蝕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a處以溯源侵蝕和下蝕為主Bb處以下蝕作用為主,側蝕減弱Cc處以下蝕作用和側蝕作用為主D下蝕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第24頁,共39頁。解析:本題考查河流侵蝕作用的主要類型及河流侵蝕地貌的判斷。a處屬河流上游,河谷的發(fā)育初期,橫剖面呈“V”型,以溯源侵蝕、下蝕為主;b處屬河流中游,河谷的發(fā)育中期,形成河灣,以側蝕為主;c處屬河流下游,河谷發(fā)育的成熟期,形成“U”型河谷,堆積了大量泥沙。答案:(1)D(2)A第25頁,共39頁。
10、在河流塑造的眾多地貌中,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對河流流經地區(qū)的聚落分布均有比較明顯的影響。而這些地貌又形成發(fā)育在不同的地區(qū)與河段,因而不同地區(qū)的聚落分布特點不同?,F總結如下:要點二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第26頁,共39頁。第27頁,共39頁。1河流地貌對聚落均有很強的吸引力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河流地貌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堆積地貌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對聚落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侵蝕地貌不具備上述條件,對聚落沒有什么吸引力。第28頁,共39頁。2所有的沖積平原地區(qū)均是聚落密集區(qū)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沖積平原不僅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而且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
11、,適宜聚落發(fā)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熱帶地區(qū),由于平原地區(qū)氣候悶熱潮濕,居住條件不利,因而人煙稀少,聚落也極少,如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qū)。第29頁,共39頁。2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是()山區(qū)的聚落一般呈團塊狀分布沖積平原因地勢低平,聚落的分布無規(guī)律可循山區(qū)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青藏高原因地勢高、氣候寒冷,聚落一般在河谷呈帶狀分布A BC D學以致用第30頁,共39頁。解析:選C。山區(qū)的聚落一般分布在山前的洪積扇和河流中下游的河漫灘平原上,呈帶狀;高原地區(qū)的聚落一般沿河谷呈帶狀分布,如青藏高原上沿雅魯藏布江谷地分布的聚落;沖積平原地區(qū)的聚落一般沿河或沿海岸分布。第31頁,共3
12、9頁。(2008年高考全國文綜卷)讀圖,完成下列問題。高考真題賞析例1第32頁,共39頁。(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qū)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2)說明G河水量豐富的原因。(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窘馕觥客ㄟ^水系特征和等高線的變化可判斷該地地形為盆地,其次根據經緯線位置可判斷出該地為剛果盆地。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地區(qū),流量豐富,但含沙量小。原因可從流經地區(qū)的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第33頁,共39頁?!敬鸢浮?1)盆地或剛果(河)盆地。理由:從(向心狀)水系或河流分布狀況判斷,該地形區(qū)北、東、南三面高或四周高,中間低,或河流從四周向中間流。再從(500米)等
13、高線判斷,該地形區(qū)為盆地。從經緯(網)度判斷該地形區(qū)為剛果(河)盆地。(2)流域位于赤道(必須答出)地區(qū);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或降水豐富或多對流雨;流域大部分為盆地;支流多(多支流);集(匯)水區(qū)面積廣或流域面積廣。第34頁,共39頁。(3)入??诟浇?,泥沙不易沉積或因洋流影響,泥沙不易沉積或因為地形高差大或海岸較陡或海拔較高;河流落差大或流速大(快)。入海泥沙量較少或河流含沙量少。因為G河在M點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較小,易于泥沙沉積;且從緯度位置或地形看,流域內熱帶雨林廣布(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較輕。第35頁,共39頁。隨堂自測鞏固第36頁,共39頁。課后活頁訓練第37頁,共39頁。流水侵蝕“小土丘”探究探究目的:了解流水侵蝕小土丘的狀況,以及流水的搬運、沉積作用。探究用品:鐵鍬一把,“澆花用壓力水壺”(或塑料軟水管)。探究地點:室外未硬化的裸露土地,靠近水源(自來水或河湖、水井附近)的地方。探究步驟:(1)用鐵鍬培土,大約直徑為一米高為一米的圓錐形小土丘。探究學習園地第38頁,共39頁。(2)靠近自來水的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 《擲一擲》人教版
- 一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第4單元:第2課時《一起來分類》北師大版
- 豬肉攤位員工合同(2篇)
- 魯人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3.1 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聽課評課記錄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5.3《聚落的發(fā)展變化》聽課評課記錄
- 八年級歷史人教版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15課 鋼鐵長城
- 湘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4.1《幾何圖形》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11.2 不等式的解集》聽評課記錄2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10.2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聽課評課記錄
- 魯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qū)》單元備課聽課評課記錄
- 三年級上冊數學脫式計算大全600題及答案
- 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課件 第10章 網絡化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
- 魯教版(五四制)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卷-附帶答案
- 南京大學儀器分析習題集
- 空調維保應急預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專項必考題西師大版
-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作文范文及導寫(解讀+素材+范文)課件版
- 模塊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聯合作戰(zhàn)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美容美發(fā)場所衛(wèi)生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