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校外專項練習_第1頁
六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校外專項練習_第2頁
六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校外專項練習_第3頁
六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校外專項練習_第4頁
六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校外專項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頁碼 6 / NUMPAGES 總頁數(shù) 6六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冊文言文閱讀校外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釋,完成練習。狐假虎威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日: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注釋)荊宣王:楚國的國君楚宣王。北方:指我國當時中原一帶的各

2、個諸侯小國家。昭奚恤:人名,楚國當時著名的將領。江一:人名,魏國人,很有智謀,當時在楚國做事。長(zhng):長官,做首領的意思。然:就是這個樣子,(回答)“對”的意思。1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這段話的意思?!盎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盻2在“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中“假”的意思是_。這個成語的本意是_,這個成語常用來比_。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日:“不筑,必將有盜?!逼溧徣酥敢嘣?。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1下面帶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天雨墻壞。雨:下雨B.其鄰人之父亦云。父

3、:父親C.暮而果大亡其財。亡:丟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2朗讀下面這句話,停頓正確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有富人,天雨墻壞。翻譯:宋國有個富人,天下麗毀壞了墻B.暮而果大亡其財。翻譯: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錢財。C.不筑,必將有盜翻譯:不把它修好,一定會有小偷進來。D.其家甚智其子。翻譯:他家的那個孩子十分聰明。4這個故事主要想告訴我們( )A.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補救。B.富人兒子非常聰明。C.評價一個人要

4、客觀公正。D.做人不要多管閑事。3. 文言文閱讀。畫蛇添足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蔽闯?,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引酒且飲之(_)為蛇足者終亡其酒(_)2翻譯下面的句子。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_3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_4. 課外文言文。司馬光傳(節(jié)選)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好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

5、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注釋:凜然:穩(wěn)重的樣子;大指:主要意思;甕:陶制的容器。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自是手不釋書(_)(2)足跌沒水中(_)2本文寫了七歲司馬光的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1)_;(2)_。3小時候司馬光是一個_、_的小孩。5. 閱讀文言文,回答下面的問題。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1“問之,曰:欲作針”中“之”指的是(_)2“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中“棄”的意思是(_)3“逢老媼方磨鐵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B.正在C.方形6.

6、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甲)傷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 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保ㄒ遥O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7、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與 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1請用“/”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劃一處)余聞之也久非復吳下阿蒙2下面加下劃線詞詞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賓客其父;窺鏡,謂其妻曰C.蒙辭以軍中多務;未嘗稍降辭色D.結(jié)友而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3解釋下面加點的詞。不能稱前時之聞。稱:_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扳:_即更刮目相待。更:_4翻譯。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翻譯:_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翻譯:_5乙文的題目是編者加的。請根據(jù)文意,另選角度為

8、乙文擬一個題目,并說明理由。_7. 閱讀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問題。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輒執(zhí)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注釋謫: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并調(diào)到邊遠地方做官,這里指被貶官。昧爽:拂曉,破曉。輒:總是。就:靠近。洎(j):到。趺(f):腳。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1)寓城西寶界寺_(2)如是者十四年_(3)至今猶存_2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_3這個故事對你有哪些啟示呢?_8. 語段閱讀。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1“此畫”指_畫的_。2“搐”的意思是_,“謬”的意思是_。3

9、這句話是_(誰)說的,他認為_。9.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鄉(xiāng)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xiāng)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保ㄗ⑨專┙庠?,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guī)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1下面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是( )A.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語言、動作很搞笑)B.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C.鄉(xiāng)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回家)D.解元盡處是孫山(盡頭)2這次考試落榜的人是( )A.鄉(xiāng)人子;B.孫山。3從上文看,孫山是個( )的人。A.滿腹經(jīng)綸B.能說會道C.自私自利D.不通人情4這

10、個故事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它是( )A.任人唯賢B.同舟共濟C.名落孫山D.功成名就10. 閱讀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習題。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注釋王戎:西晉人,曾做尚書令、司徒等官。諸小兒:許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確如此。1王戎“不動”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B.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他不取。C.他認為在路邊的樹上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2這個小故事給你的啟發(fā)是:_11.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

11、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_,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填空。2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誨:_ 然:_3讀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用“”給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畫出朗讀停頓。4讀下列各句,試著揣摩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_A.夫戰(zhàn),勇氣也。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C.甚矣,汝之不惠。D.蓮,花之君子者也。5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的意思是_12. 文言文閱讀。愚人食鹽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選自百喻經(jīng)(注釋)

12、他家:別人家。與:給予。聞已:聽罷。更:又,另。益:增加。尚爾:尚且如此??眨嚎湛???谒嚎谖稊摹7担悍炊吹?。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至于他家(愚人)B.更為益鹽(增加)C.況復多也(再)D.返為其患(通“反”,反而)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更為益鹽 更:_(2)至于他家 至于:_(3)緣有鹽故 故: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所以美者,緣有鹽故。_1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一兒曰:“日初出,及日中則如孟盂,此不為?”一兒日:“日初出,及其日中,此不為?”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按原文填空。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面的詞語日中:_。 滄滄涼涼:_。探湯:_。3文中兩小兒所持的依據(jù)分別是從哪一種感覺獲得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1)_ (2)_。4兩小兒的辯論富含智慧,是應該表揚的,而文中一句“孔子不能決也”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卻也體現(xiàn)了孔子_的態(tài)度。5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聽了兩小兒的話,孔子會說什么呢?_。14. 閱讀下面小古文,完成小題。童趣(節(jié)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塹,神游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