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獲得教育智慧_第1頁
這樣獲得教育智慧_第2頁
這樣獲得教育智慧_第3頁
這樣獲得教育智慧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這樣獲得教育智慧我看了、聽了李鎮(zhèn)西教育名家的講座光盤,李鎮(zhèn)西教授關于“教育智慧從何而來”的講座給我留下深刻記憶。我圍繞這個主題把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融會貫通,有感想有收獲。教育智慧從實踐中來。教育實踐是一個智慧的世界,觀摩名師們精彩的課堂,驚嘆于他們充滿睿智的教學風采。這種風采和智慧不是天生的,他們會捕捉教學實踐中一個個鮮活的細節(jié),只有這些細節(jié)被關注,課堂才能展現(xiàn)出一個個生命涌動的過程,一個個綻放美麗的過程。李鎮(zhèn)西教授教育學生時能根據(jù)學生實際采用個性化的方法,尊重實際,源于實際,用于實際。如何教中考得7.5分的同學?先培養(yǎng)興趣,后循序漸進。先讓他抄寫自己感興趣的小說,培養(yǎng)其興趣培養(yǎng)其注意力后提

2、高其綜合能力。一案例使我深悟到教育智慧從實踐而來。退位減法片段師:個位不夠減時就向十位借一作十。生1:老師,十位不借怎么辦?生2:十位會借的。生3:不借也得借。老師設計一道個位數(shù)相加滿十的豎式加法。師:同學們,個位相加滿了十應該怎么辦呢?生:向十位進一。師:這就對了,你有時要分一點給別人,你沒有時別人自然會給你的。學生的提問超出常人的思維,這位教師能將退位減法與進位加法聯(lián)系起來,并能給出合理的解釋。這就是教育智慧,源于實踐的智慧。教育智慧從困惑中來。一位名師講在實施新課標前,他也不知科研怎么做,他困惑過。在探索中他抓住了微觀科研,即抓住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實施科研,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科研、搞科研,

3、只要你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做個扎實人,你就有科研成果。尤其讓我感嘆的是這位老師將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六冊數(shù)學所有的章節(jié)都備成了電子教案,且還打印成文稿。每一堂課教學后都在文稿的反面認真地寫得與失。六冊教本的每一頁都仔細地寫了教法和學法以及問題和處理技巧。聽到這些,我自然而然地想這樣定能出科研成果,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科研。教育智慧從寫作中來。李鎮(zhèn)西教授堅持天天寫教育日記,寫出了思考,寫出了探究,寫出了教育智慧。上述名師長期堅持寫課堂教學得與失,寫出了思索,寫出了新知,寫出了科研成果。想想古今,想想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我深信寫作確實能寫出教育智慧。但我深深地感知要寫作必先多讀書。沒有知識的支撐,智慧

4、靈性就會枯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讀書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讀史書能使我們明智,讀教育名著能使我們對教育有更多的執(zhí)著,讀專業(yè)書籍提高我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讀美文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語言。博覽群書能擴展我們的知識面。讀書是自己的事情,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習慣。好書是人們智慧的源泉,道德的根基。讀書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讀書可以增長自己的閱歷,讀書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讀書可以促進自身的發(fā)展。讀書能改變教師的人生態(tài)度,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課堂文化,甚至改變學生的一生。讀書是寫作的基石。讀好了書寫作得心應手。四、教育智慧從反思中來。記得這樣一句

5、話:思想能走多遠,行動就會走多遠。也許它有點主觀唯心的思想,但它蘊含了深刻的哲理。正確的思想能夠起到引領行動、促進行動的作用。對于教師成長來說,潛心思考與研究,堅持學習與交流,不斷反思會使我們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個有生命力的教師,一個大智大勇的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反思加以體現(xiàn)的。從這一角度來看,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規(guī)律性把握、創(chuàng)造性駕馭和深刻洞悉、敏銳反應以及靈活機智應對的綜合能力的反思。隨后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就可能將問題變成新的教育智慧。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擁有?!彼^“反思的生活”,是一種對諸如價值、目的、人類的命運、事物規(guī)律、困惑及生活的意義等重要問題進行思考而使人生變得豐富多彩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應當成為當代教師的一種時尚、一種追求、一種向往,因為教師只有通過反思和提出質疑才能成長、才能積累教育智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