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2017我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要點總結(上)診斷和轉診_第1頁
【指南】2017我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要點總結(上)診斷和轉診_第2頁
【指南】2017我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要點總結(上)診斷和轉診_第3頁
【指南】2017我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要點總結(上)診斷和轉診_第4頁
【指南】2017我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要點總結(上)診斷和轉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7 我國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要點總結(上)診斷和轉診當前,估計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達2.7 億,已成為我國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承擔著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治療及長期隨訪管理工作,可早期識別出不適合在基層診治的高血壓患者并及時轉診。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 的制定, 可有效支持基層高血壓管理?;鶎痈哐獕汗芾砟繕耸墙祲哼_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具體管理流程圖如圖1 所示。圖1:基層高血壓管理流程圖。診療關鍵點:( 1 )血壓測量“三要點”:安靜放松,位置規(guī)范,讀數精準;( 2 )診斷要點:診室血壓為主,140/90 mmHg 為界,非同日三次超標確診;( 3 )健康

2、生活方式“六部曲”: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限酒心態(tài)平;( 4)治療“三原則”:達標、平穩(wěn)、綜合管理;基層高血壓轉診四類人群:起病急、 癥狀重、 疑繼發(fā)、難控制。要點一:高血壓診斷一、血壓測量測量方式( 1 )診室血壓: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應以診室血壓作為確診高血壓的主要依據;( 2 )家庭自測血壓:作為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手段,也可用于輔助診斷;( 3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有條件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可采用,作為輔助診斷及調整藥物治療的依據。測量儀器( 1 )選擇經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或符合標準的臺式水銀柱血壓計,定期校準。( 2 ) 袖帶的大小適合患者上臂臂圍,袖帶氣囊至少覆蓋80%上臂周徑,常規(guī)袖帶長2

3、226 cm ,寬 12 cm ,上臂臂圍大者應換用大規(guī)格袖帶。測量方法規(guī)范測量“三要點”: 安靜放松,位置規(guī)范,讀數精準(圖2) 。( 1 )安靜放松去除可能有影響的因素(測量前30 分鐘內禁止吸煙、飲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靜休息至少5 分鐘。測量時取坐位,雙腳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體保持不動,不說話。( 2 )位置規(guī)范上臂袖帶中心與心臟(乳頭水平)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水銀柱血壓計也應置于心臟水平);袖帶下緣應在肘窩上2.5 cm(約兩橫指),松緊合適,可插入12 指為宜。臺式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時,聽診器胸件置于肱動脈搏動最明顯處,勿綁縛于袖帶內。( 3 )讀數精準電子血壓計直接讀取記錄所顯示

4、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水銀柱血壓計,放氣過程中聽到的第1 音和消失音(若不消失,則取明顯減弱的變調音)分別為收縮壓和舒張壓,眼睛平視水銀柱液面,讀取水銀柱凸面頂端對應的偶數刻度值,即以0、 2、 4、 6、 8 結尾,如142/94 mmHg 。避免全部粗略讀為尾數 0 或 5 的血壓值。注意:首診測量雙上臂血壓,以后通常測量讀數較高的一側。若雙側測量值差異超過20 mmHg , 應轉診除外繼發(fā)性高血壓。確診期間的血壓測量,需間隔12 分鐘重復測量,取兩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若收縮壓或舒張壓的兩次讀數相差5mmHg 以上, 應測量第3 次, 取讀數最接近的兩次的平均值記錄。二、診斷標準以診室血壓

5、測量結果為主要診斷依據。首診發(fā)現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m mHg ,建議在 4 周內復查兩次,非同日 3 次測量均達到上述診斷界值,即可確診;若首診收縮壓180 mmHg和(或)舒張壓110 mmHg,伴有急性癥狀者建議立即轉診;無明顯癥狀者,排除其他可立即給予藥物治療。診斷不確定或懷疑“白大衣高血壓”,有條件的可結合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或家庭自測血壓輔助診斷。動態(tài)血壓和家庭自測血壓診斷高血壓的標準見表1 ;無條件的,建議轉診。表 1 :診室及診室外高血壓診斷標準注意鑒別伴有緊急或危重情況、懷疑繼發(fā)性高血壓等需轉診的情況。特殊定義( 1 )白大衣高血壓:反復出現的診室血壓升高,而診室

6、外的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或家庭自測血壓正常。( 2) 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舒張壓90 mmHg 。三、評估目的是評估心血管病發(fā)病風險、靶器官損害及并存的臨床情況,是確定高血壓治療策略的基礎。初診時及以后每年建議評估一次。評估內容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病史既往是否有糖尿病、腦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腎臟疾病、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及早發(fā)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煙、飲酒史。體格檢查血壓、心率、心律、身高、體重、腰圍,確認有無下肢水腫等。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生化(肌酐、尿酸、谷丙轉氨酶、血鉀、血糖、血脂)、心電圖(識別有無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心

7、律失常如心房顫動等)。有條件者可選做: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超聲、尿白蛋白/肌酐、胸片、眼底檢查等。要點二:轉診需轉診人群主要包括起病急、癥狀重、懷疑繼發(fā)性高血壓以及多種藥物無法控制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高血壓患者不建議基層就診。轉診后 24 周基層醫(yī)務人員應主動隨訪,了解患者在上級醫(yī)院的診斷結果或治療效果,達標者恢復常規(guī)隨訪,預約下次隨訪時間;如未能確診或達標,仍建議在上級醫(yī)院進一步治療。一、初診轉診血壓顯著升高180/110 mmHg,經短期處理仍無法控制;懷疑新出現心腦腎并發(fā)癥或其他嚴重臨床情況;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發(fā)病年齡30 歲;伴蛋白尿或血尿;非利尿劑引起的低血鉀;陣發(fā)性血壓升高,伴頭痛、心慌、多汗;雙上肢收縮壓差異20 mmHg ;因診斷需要到上級醫(yī)院進一步檢查。二、隨訪轉診至少三種降壓藥物足量使用,血壓仍未達標;血壓明顯波動并難以控制;懷疑與降壓藥物相關且難以處理的不良反應;隨訪過程中發(fā)現嚴重臨床疾患或心腦腎損害而難以處理。三、下列嚴重情況建議急救車轉診意識喪失或模糊;血壓 180/11 0mmHg 伴劇烈頭痛、嘔吐,或突發(fā)言語障礙和(或)肢體癱瘓;血壓顯著升高伴持續(xù)性胸背部劇烈疼痛;血壓升高伴下肢水腫、呼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