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講座之三-孔子的道德追求_第1頁
國學(xué)講座之三-孔子的道德追求_第2頁
國學(xué)講座之三-孔子的道德追求_第3頁
國學(xué)講座之三-孔子的道德追求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國學(xué)講座之三一一孔子的道德追求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 目是:孔子的道德追求??鬃釉谒囊簧铮运麄€人的人格,個人的精神, 終生宣傳道德,終生弘揚道義。他給我們錘煉出那些關(guān)乎人格修養(yǎng)的 概念一一仁、義、智、信、忠、禮等,包含著人類道德最基本最核心 的東西:博愛、禮儀、仁慈、勇敢、智慧、誠信,以及對別人的忠誠。 但孔子的一生不斷的遭受挫折,到處碰壁,他在現(xiàn)實的社會里,幾乎 是失敗的。所以,我們說,孔子的道德追求,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 求成人。55歲到68歲,是孔子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時 期。整整14年的時間,他一直在周游列國,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 找到一個諸侯

2、,能夠聽從他的教導(dǎo)、理解他的思想、推廣他的道義、 實現(xiàn)他的理想。在這個過程中,他見過很多人,經(jīng)過很多事,這些人 和事雖然沒有幫助孔子實現(xiàn)他政治上的成功,但是對于孔子本人人格 上的成功,卻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磨練。據(jù)孔子家語辨物記載,在魯哀公三年的五月 份左右,60歲的孔子來到了陳國,見到了陳閔公。陳閔公對孔子這 樣一位文化名人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待以上賓,孔子在陳國過了一 段非常平靜的日子。但五年后傳來消息:季桓子死了。此人和孔子有 不少恩怨,兩人曾有比擬親密的合作與信任,但因齊人饋女樂的事終 于分道揚鎮(zhèn)。季桓子臨終前曾感慨說:這個國家曾經(jīng)是有希望強大起 來的,只因為我得罪了孔子,不聽從他的教導(dǎo),

3、就失去了這樣的歷史 機遇了。因此讓兒子季孫肥在自己死后把孔子請回來。我們知道,孔 子對魯國的感情是雙重的,因為魯國對他而言,是雙重故鄉(xiāng):血緣上 的故鄉(xiāng)與文化精神上的故鄉(xiāng)。離開祖國已五年了(魯定公13年,即 公元前497年一一魯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孔子雖在外周游, 心卻時時牽掛魯國,眼光也時時在眺望著故鄉(xiāng)?,F(xiàn)在,他似乎看到了 回國的希望,看到了回到祖國一展政治抱負(fù)的希望。但就在孔子抱著 極大的希望準(zhǔn)備回國的時候,出人意料的是,季孫肥的召回孔子的使 者一直沒有到來。正像司馬遷說的,孔子的一生,“諸侯害之,大夫 雍之“,諸侯們都害他,那些執(zhí)政的大夫們都阻攔著他,阻礙著他。 原來是公孫魚這個

4、小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阻止了季孫肥,而有時候, 小人的說法往往比君子的道理更能打動人心,因為人更多的時候不是 被道理打動的,而是被利益打動的。召回孔子顯然與季孫肥的利益甚 至與公孫魚的利益都有沖突,結(jié)果季孫肥聽從了公孫魚的話,沒有召 回孔子,孔子的希望也落了空。孔子終究沒有能夠回到魯國。如果這一次回到魯國, 他完全還可以再為魯國服務(wù),因為他此時不但有能力,還有精力。但 命運有時就這么殘酷,孔子后來又在外過了 8年,直到68歲才回去, 可68歲的他真的太老了。后來孔子又在陳國呆了三年,生活雖然無憂,但仍壯志難酬。在 這樣平淡的日子里目睹自己的雄心付之東流,他怎么可能做到心安理 得?更何況楚、吳兩

5、國在陳國交戰(zhàn),更堅定了他盡快離開陳國的決心。此時,恰好楚昭王聘請孔子到楚國去,年已63歲的孔子也被這個南 方大國所吸引,雖然楚昭王不久后病死,但孔子還是決定到楚國去。 可要到楚國去必須經(jīng)過吳兵控制區(qū),而前方等待孔子的,將是他平生 最大的一次磨難。在這次由陳去楚的路途中,要經(jīng)過一段相當(dāng)遼遠(yuǎn)的荒蕪地區(qū),此 處人煙稀少,無處餐宿。一邊是已離開陳國,另一邊卻又還沒有接上 楚國,“無上下之交”,為了躲避吳國軍隊,孔子一行人不免要繞道 行走。時間一長,無人接濟,于是“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因為斷糧,很多人餓的起不來,還生了病,情況極其危急??墒谴藭r 的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依舊講誦弦歌,撫琴吟唱

6、。他坦然面對 一切,并把這一切看成是人生磨練和品行磨礪的機會,這是一種泰山 崩于前而不變色,沉著面對一切不幸與挫折的境界,因為他自己認(rèn)為: 我有大德,我內(nèi)蘊著人類的精神;我傳斯文,我承當(dāng)著絕大的使命。但是,他的學(xué)生們并不都能到達(dá)這樣的境界,不滿和悲觀的情緒 迅速地蔓延開來。他們已經(jīng)跟隨老師周游八年了,八年來,他們懷抱 理想,追隨理想,艱苦備嘗;他們砥礪人格,修養(yǎng)品德,如琢如磨。 可是他們卻處處碰壁,迄無成功。在老師悠揚的琴聲中,弟子們內(nèi)心 一片煩躁。子路首先發(fā)問道:“老師在這種時候還彈琴,還唱歌,難 道符合禮嗎? ”“君子亦有窮乎? ”君子也會無路可走嗎?他的思路 是:既然我們是君子,是德行高

7、尚、理想純潔、匡世濟民、仁慈博愛 的人,我們就應(yīng)該在這個世界上處處行得通,處處受歡迎得追捧。顯 然在這個特定情境下,子路對道德及道德行為提出了懷疑,而這是站 在功利的立場上來認(rèn)識道德的。從這個立場出發(fā),就會得出了如此結(jié) 論:一個人既然是尊崇道德的,既然是按道德的要求,做道德的人, 行道德的事,那他就理應(yīng)受到道德的保護,享受實行道德而該得的好 處和報酬。但這顯然不是道德的本質(zhì),更不是人的最高境界??鬃用?對此情此景,回答非常簡單:“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是說 君子本來就應(yīng)該是常常走投無路的,而小人要是走投無路,就會什么 壞事都做??梢?,正因為君子講道德、講原那么,他追求進取卻又有所不為,

8、所以他常常是被掣肘的,時時是被雍阻的,往往是行不通的,所以“君 子固窮”。這種對道德極透徹的理解,悲觀而又崇高??鬃拥囊馑际牵?道德只保證我們成人,而不能保證我們成功。于是我們是安然接受一 次道德的失敗,還是孜孜追求一種缺德的成功?是保有人格尊嚴(yán)而失 敗,還是喪失人格而成功?人生有時候就面臨這樣的選擇,而君子選 擇前者,小人選擇后者。因此,成功和成人,我們要區(qū)別開:君子是追求成 人的,小人往往是不擇手段去追求成功的,君子追求成功的時候絕不 以人格的喪失作為代價,所以在兩者之間選擇的時候,他一定是選擇 首先保有人格的尊嚴(yán)。那么堅守道德有沒有好處?當(dāng)然有。修煉道德 也許不能讓我們成功,但卻能讓我們

9、成人,這不是道德最大的好處嗎? 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有沒有道德,有沒有道德的意識,有沒有道德 的約束,有沒有道德的信仰,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君子固窮,這是現(xiàn)實, 不管是遙望祖國而不得歸,還是被困于陳蔡之間,孔子一生的經(jīng)歷就 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君子可以做到窮且益堅,窮不失志,他永遠(yuǎn)有尊 嚴(yán),永遠(yuǎn)有人格,他不管處于一種怎樣的境地,他不會變的猥瑣,仍 然會有那樣一種精神,有那樣一種氣質(zhì),有那樣一種高貴和凜然不可 侵犯的氣質(zhì),因此他的人格不會因為窮而墮落,他的精神不會因為窮 而萎鎖,他的氣質(zhì)也不會因為窮而萎縮!尤其在我們今天的社會里,很多人為了成功簡直不擇手段,成功 似乎成了人們最高也是唯一的追求,對名利的渴求更使這個社會整體 變得浮躁,于是人生的目的只剩下了追名逐利。其實孔子早在兩千多 年前就給我們當(dāng)今的社會開出了一劑良藥,他諄諄的教導(dǎo)我們,不應(yīng) 追求道德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也不要希望從道德索取什么,應(yīng)該用自 身的人格展示道德的風(fēng)范,用自身的境界表達(dá)道德的崇高,用自身的 精神彰顯道德的美麗。總之,道德是幫我們成人的,先成人而后成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