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 基本知識_第1頁
禽病 基本知識_第2頁
禽病 基本知識_第3頁
禽病 基本知識_第4頁
禽病 基本知識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禽病防治基本知識 一、禽病的發(fā)生及傳播禽病發(fā)生的原因禽病發(fā)生的原因,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這類病具有傳染性;二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這類疾病沒有傳染性。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由致病性生物引起的疾病,包括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真菌等引起的傳染病及各寄生蟲引起的一些寄生蟲病。傳染?。菏怯刹≡⑸锴秩肭蒹w,可以在個體或群體間傳播的一類疾病。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雞新城疫、禽流感、雞傳染性法氏囊炎、雞馬立克氏病、雞痘、禽減蛋綜合癥等;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如禽霍亂、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雞傳染性鼻炎、大腸桿菌病等。寄生蟲?。菏羌纳x侵入禽體,不斷吸取機體營養(yǎng)并不斷地分泌毒素,擾亂正常

2、生理功能,致使禽體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貧血、消瘦、甚至死亡的一類疾病,如雞球蟲病、雞組織滴蟲病、雞蛔蟲病、雞絳蟲病等。非生物性引起的疾病這類疾病又稱普通病,主要有營養(yǎng)代謝病、中毒病、消化系統(tǒng)病、泌尿系統(tǒng)病、外科病以及與管理因素有關的其它疾病。禽病發(fā)生的特征隨著養(yǎng)禽業(yè)飼養(yǎng)集約化的發(fā)展,禽只之間接觸頻繁,加之病原的廣泛存在,導致了禽病的發(fā)生有著群發(fā)性、并發(fā)性、繼發(fā)性和癥狀類同的一般特征。群發(fā)性專業(yè)化飼養(yǎng)禽群,禽的來源一般是一致的,生產性能和抗病的能力基本接近,日糧供應、免疫程序和藥物預防、飼養(yǎng)管理及其它外部條件完全一樣,禽只間距離小、密集、接觸頻繁,這些因素決定了禽病發(fā)生的重要特征之一群發(fā)性。尤其是傳染

3、病和代謝病,往往在很短時間內全群發(fā)生。并發(fā)性由于禽種的不斷引進,新的疫病也隨著引入,加之病原的種類繁多及廣泛地存在,一旦禽舍的周圍環(huán)境消毒不嚴,很容易引起多種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同時侵入禽體,使禽只感染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疾病。在診斷時,往往只注意一種有特征癥狀的病,而忽視了并發(fā)的其它疾病,從而貽誤防治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繼發(fā)性當禽只患傳染病、代謝病和寄生蟲病時,由于精神不振,采食減少,機體抵抗力下降,一些在正常條件下不能致病的因素這時也能致病。且不僅僅是繼發(fā)同類疾病,還常常繼發(fā)另一類禽病。如當禽群發(fā)生傳染病時,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能繼發(fā)其它傳染病、代謝病或寄生蟲。因此,在治療某一種原發(fā)病的開始

4、,就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繼發(fā)感染的發(fā)生。癥狀類同性當禽發(fā)生疾病時,不同疾病在癥狀方面特異性差,類同性強。這就要在診斷時綜合分析,充分應用病理解剖和實驗室檢等手段,以求得出正確的診斷。禽病的傳播凡是由致病性生物引起的禽病,都有一定的傳染性。這類禽病的傳播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是傳染源,具體來說就是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禽只,包括病禽和帶菌(毒)禽,以及一些能帶菌(毒)的鳥、鼠等。二是傳播途徑,指病原微生物由傳染源排出后,經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它易感動物所經的途徑,如消化道、呼吸道等??諝?、水、飼料、飼養(yǎng)管理用具、昆蟲、其它動物及人類等,都可成為傳播媒介。三是易感禽體,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抵抗力的禽群。

5、上述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旦聯系起來,就構成了傳染病的流行鏈,隨著易感禽群變?yōu)閭魅驹催@一過程的發(fā)展,傳染源越來越多,傳播面也越來越大。如果采取措施切斷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傳染病的流行均不能發(fā)生。二、禽病防治通則一個養(yǎng)禽場,要想預防和控制禽病,必須認真采取一系列綜合性防治措施。一方面要加強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合理免疫接種,必要時投入藥物等,以提高家禽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采取檢疫、隔離、消毒等措施,并堅持貫徹下去,以降低或杜絕疾病的發(fā)生,減少經濟損失。實行科學飼養(yǎng)管理禽場的選擇和布局場址應選在高燥的地勢,便于排水通風,要遠離蛋禽產品收購點和加工廠,遠離交通要道和人畜聚集的地方。建立嚴格的獸醫(yī)衛(wèi)生飲

6、水衛(wèi)生 一般要求飲用優(yōu)質地下水,并定期測定水中大腸桿菌數量和固體物總量,前者每時每100毫升不得超過2萬個,后者不得超過290毫克/升。飲水消毒一般用漂白粉,配制方法是:將市售漂白粉(含有效氯20%經上)配成1%的漂白粉液,然后每公斤水加入1毫升漂白粉液即可。飼料衛(wèi)生 飼料的提供除了合理的全價要求之外,在衛(wèi)生上要特別注意,在收購、配制、貯存、運輸等環(huán)節(jié)中要防止污染、霉敗、變質、生蟲等。飼喂之前,應仔細檢查。南方地區(qū)潮濕季節(jié)特別注意防霉菌,可在飼料中添加制霉劑。雞舍衛(wèi)生 雞舍在做好清潔消毒的基礎上,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并認真做好防鳥類、防昆蟲、防鼠害和防人為污染的工作。雞舍嚴禁外人進入,飼養(yǎng)人員應

7、規(guī)定著工作服、穿工作靴,并嚴格消毒。雞糞的無害化處理 雞糞中含有多種微生物和寄生蟲,必須經無害化處理后才能出場作為肥料。按照禽的不同生長時期營養(yǎng)需要供應全價配合飼料這不僅是保證所養(yǎng)禽正常發(fā)育和生產的需要,也是預防禽病的基礎。目前,禽的飼料種類繁多,選擇配方總的原則是:全價、適口、易消化、低成本。需要強調的是,所謂全價是根據不同用途、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全面考慮,加以配制。一次配制飼料量不宜過多,尤其是在夏季,最好現配現用。保證適宜溫度和合理光照溫度和光照對保證禽的正常發(fā)育,增強體質和促進代謝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雛禽,溫度過低就會誘發(fā)很多疾病,光照不足會引起鈣的代謝障礙;產蛋禽溫度過

8、低和光照不足會直接降低產蛋率。保證適宜溫度和合理光照,必須根據雞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在改變溫度和光照時,應該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猛增猛減,以防破壞禽的生理平衡。建立經常的觀察和登記制度飼養(yǎng)人員要對自己分管的禽群了如指掌,這種了解來源于經常的、仔細的觀察和登記,只有這樣,才能盡早發(fā)現禽病,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觀察的主要內容是:舍內溫度、濕度、禽的飲水和采食量,禽群精神狀態(tài)和被毛光澤,糞便的性狀、顏色和氣味,呼吸的動作和聲音,對產蛋禽要觀察產蛋量,每天將觀察情況進行登記,從中摸出規(guī)律。如果發(fā)現異常,應詳細觀察,落實到具體禽只。如果采取預防或治療措施,應詳細登記用藥時間、用藥種類和劑量、給藥途徑,

9、用藥后的變化等。如果發(fā)現死禽,應立即送檢。預防接種免疫接種的意義預防接種,是指將抗原(疫苗、菌苗)通過滴鼻、點眼、飲水、氣霧或注射等途徑,接種到禽體上,這時禽體對抗原產生一系列的應答,產生一種與特定抗原相對應的特異物質,稱之為抗體,當再遇特定病原侵入禽體時,抗體就會與它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從而保障禽只不受感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有了免疫力。由此可見,預防接種的意義在于使易感禽群變?yōu)椴灰赘星萑?,從而減小疾病流行速度或避免禽群發(fā)病。因此,免疫接種在養(yǎng)禽業(yè)疾病預防中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建立科學的免疫程序要實現免疫程序的科學性,疫(菌)苗必須安全有效,給苗途徑必須正確,防疫時機適當。由于當地禽病行的情況不

10、一樣,各禽場的禽群抗體水平不一樣,因此,目前尚未有適合各個禽場的通用免疫程序,所以,每個禽場,都要制定適合本場實際的免疫程序。影響禽群免疫的因素禽群的免疫防治是生產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免疫防治的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1)禽群的品種因素疫苗接種的免疫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品種控制的,因此,不同品種的禽對疾病的易感性、抵抗力和疫苗的反應能力均有差異,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個體之間,對免疫的反應也有強弱。(2)禽群的營養(yǎng)因素 飼料中的很多成分 如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到與禽的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能力有關,這些營養(yǎng)成分的缺乏與過量,都可導致禽群的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使疫苗接種達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

11、。(3)環(huán)境因素 由于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經、體液、內分泌的調節(jié),因此,禽群處于一些應激狀態(tài),如過冷、過熱、通風不良、潮濕等,均會不同程度地導致禽群的免疫反應下降。(4)疫苗 疫苗是影響免疫效果的一個關鍵性因素。疫苗必須安全有效,并通過正確的使用,才能保證免疫效果。(5)病原微生物的抗原變異性與血清型 病原微生物的抗原變異造成病幫派微生物的多血清型的疾病,使用單一血清型疫苗常很難獲得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在生產上應考慮多價疫苗的使用另外,一些病原的疫苗株與流行毒株在抗原性上有差異,這也是影響免疫效果的因素。藥物預防應用藥物預防和治療也是預防和控制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對尚無有

12、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疫苗防疫的細菌病,如雞白痢、禽霍亂、雞敗血支原全病和禽球蟲病等,在一定條件下彩藥物預防和治療,可收到顯著的效果。用藥基本知識可見本書后面的介紹。衛(wèi)生消毒嚴格消毒能殺滅外界環(huán)境中的病原體,是防止疾病發(fā)生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在現代化養(yǎng)禽中,已引起對消毒的高度重視。環(huán)境的消毒禽場周圍環(huán)境,每23個月用氫氧化鈉液消毒一次,食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12個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大門入口的消毒池使用2%氫氧化鈉液或其它消毒液消毒進出的車輛輪胎。人員的消毒職工進入禽場或生產區(qū)內必須腳踏消毒池,在更衣、換鞋后方可進入。工作服裝和工作帽需每周洗滌用潔凈消毒一次。禽舍

13、的消毒沖洗 先將禽舍糞便清除后,用水徹底沖洗地面、墻壁、房梁上的塵土和糞污。噴撒 經過沖洗后的禽舍再用2%3%氫氧化鈉液或43211菌素殺等溶液進行噴灑消毒。熏蒸 最后將禽舍門窗關閉,再用甲醛液熏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25毫升,水12.5毫升,高錳酸鉀12.5克。經過812小時后方可將門窗打開通風。消毒后禽舍密閉2周后再使用。4、 用具的消毒 蛋箱、蛋盤、孵化器、運雛箱可先用潔凈、潔能浸泡或洗刷,然后再在密閉的室內,在1518下,用甲醛液薰蒸消毒510小時(每立方米容積用甲醛液14毫升,高錳酸鉀7克,水7毫升)。 5、禽體的消毒在禽舍里有雛禽的情況下,對禽體進行消毒,可用潔凈、潔能、或百毒殺,每天一次,連用場天,隔1周再用。發(fā)生疫情時后緊急措施1、隔離當禽場發(fā)生傳染病或疑是傳染病的疫情時,應將病禽和疑似病禽立即隔離,指派專人飼養(yǎng)管理。在隔離的同時,要盡快診斷,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經診斷,屬于烈性傳染病時,要報告當地政府和獸醫(yī)防疫部門,必要時采取封鎖措施。2、消毒在隔離的同時,要盡快采取嚴格消毒。消毒對象包括禽場門口、禽舍門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