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為政第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1.gif)
![論語心得為政第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2.gif)
![論語心得為政第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3.gif)
![論語心得為政第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4.gif)
![論語心得為政第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9e8a6277a75d4f332f413eec10732078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為政篇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鬃诱f: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坐在它 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環(huán)繞著它而展布。為政的人,廣義的是一切政治上的領(lǐng)導(dǎo)人。狹義的 是各國的君主。治理國家要做的事情很多,方法也很多,根 本的方法就是以道德來治國。道指的是人人都有的本性,本性起作用的話 就是德。本性里一切的能力、一切的學(xué)問通通有,萬德萬能,它用由來的時候,一切都是合乎道理,不用 學(xué),不用思考就能用,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辦的事情, 都是有利于天下人。譬如北辰,北辰是什么呢?有兩種講法,一個是地 球的北極遙遙相對的太空。一種講法是北斗七星。天空,比 指北斗七星要好。眾星共之天
2、空那一處是不動的,周圍 的無數(shù)的的星球都圍繞在這個天空的四周都來擁護你。以道德為根本,教學(xué)生、教一般民眾,就是要讓他 認識自己有本性,每個人都能受到這種教育的話,他和 人家相處,彼此待人接物都是有道德的,都是替人家來 著想,而不是為自己來著想。一個國家的民眾,養(yǎng)成有這樣 好的道德,這個國家就國泰民安。1、老子的無為是順其自然??鬃拥臒o為是各安其位。德治、無為而治根源在于人性向善。2、德不孤必有鄰。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人人開發(fā)本性,世界大同。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 說:詩經(jīng)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 ,可以稱之為無不由 于真情【詩經(jīng)】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另外還有幾篇有名沒
3、辭。蔽之古人有好幾種的解釋,當(dāng)當(dāng)字講、當(dāng)塞字講、當(dāng)斷 字講,意思都是差不多。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包括、 概括的意思。思無邪一種是把邪當(dāng)邪正講, 思當(dāng)思想講,三 百篇詩,思想都是純醇正的,沒有邪的。另一種講法是根據(jù)?【詩經(jīng)】里魯頌有一句思無邪 ,這個思字是個 語助辭,沒有實際的意思。無邪的邪字跟徐宇 通用的,無邪就是無虛,虛是虛假??鬃釉谶@里講,三百零五篇的詩,都是由于真情流露,讓人讀起來引發(fā)感性的作用。 詩與別的經(jīng)典不同,別的經(jīng)典, 比如說【易經(jīng)】它講的道理,它是概念式的, 【書經(jīng)】也好,【禮經(jīng)】也好,都是講道理,都是從知識引導(dǎo)人,從學(xué)問引 導(dǎo)人,向本性里去求。所以學(xué)詩的好處,它從藝術(shù)、從感情 上面
4、,一步一步的誘導(dǎo)到本性上面去。1、從藝術(shù)情感上引到本性,要學(xué)一點詩經(jīng)。2、真誠引發(fā)本性,要培養(yǎng)自己的真誠心。3、真誠對人事物,才能清靜、自在。子曰:道( dao )之以政,齊之以刑 , 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 ,有恥且格。 孔子說:以政令來教導(dǎo),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免于罪過但是不知羞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約束,百姓知道羞恥還能走上正途。 用政治來領(lǐng)導(dǎo)民眾。如果民眾不能夠遵照政治領(lǐng)導(dǎo),就要齊之以刑了,使他能夠跟一般人一樣能夠遵從治理。這樣做法后果就是使一般民眾茍免刑罰, 從而沒有羞恥心, 當(dāng)你這刑罰稍微廢弛的時候, 他又不服從政治命令了, 他那些不法的行為又出現(xiàn)了, 道 ( dao
5、)之以政 ,齊之以刑 , 民免而無恥。以道德來領(lǐng)導(dǎo)民眾, 如果民眾不服從你的政治命令的話, 用禮讓他來服從,這樣做的話達到的效果就是有恥且格 ,一般人民學(xué)了禮的教化,他做的事情,他的行為違反了政治命令的話,他就感覺羞恥,有羞恥然后引發(fā)恭敬心 ,從而能走上正途。今日無論是從政,還是從商,這個道理是一樣的。要是拿道德來領(lǐng)導(dǎo), 用禮教來教育, 人與人的相處都是道義的結(jié)合, 大家以誠相待,人人都有羞恥心,做事情稍微犯了一點過失,做錯了一點點,不必等用法令規(guī)章來處分他,他自己就感覺很羞恥,自己就趕快補救。家庭里也是一樣,夫妻之間一定要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互相以道德來互相勉勵, 以道德來對待對方, 禮
6、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除了這里講尊敬,恭敬之外,重要的還有讓,禮讓,夫妻之間互相禮讓,你這 個家庭都是一團和氣。家庭任何問題都沒有,夫妻是五倫的一個開端, 夫妻這一倫用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然后就有信心在社會上其它 各方面都能夠做得很好。1、以德行教化,用禮制約束,化被動為主動,令自已走上人生正途。還是人性向善。2、禮引發(fā)羞恥心,然后再引發(fā)恭敬心,從而走上人生正途。3、夫妻關(guān)系更要如此,以德勉勵,恭敬禮讓,從而推廣至社會。4、羞恥心最重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于學(xué)習(xí);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 世;四十
7、歲時,可以免于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lǐng)悟天命;六十歲 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都不越由規(guī)矩??鬃又v這一章經(jīng)的時候,是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普通人,這 是他一生求學(xué)的經(jīng)過。十五歲時他就立下志愿,將來上大學(xué)求學(xué)。從十五歲開 始發(fā)憤求學(xué),到三十歲學(xué)問就像樹根一樣很穩(wěn)固,能夠立得 住,三十而立。學(xué)問根基堅固,不受一切誤解、邪說影響, 深信不疑,學(xué)問應(yīng)用起來,正面反面,怎么用都可以,左右 逢源,通權(quán)達變。這個境界是四十的不惑。再過十年到五十 歲的時候,知道天命了。知天命就是圣人在推行這個道,行得通還是行不通,在于天下人有沒有這個福報,用 之則行,舍之則藏,不在于他自己。知天命對我們很重要,我們現(xiàn)在
8、還是一個普通的凡 夫,今日之下在世間你做任何事情,不能說一做就成功,不 會那么順利的,我們心理要能夠調(diào)整,心平氣和,遇到別人 對于我們有什么傷害,對于我們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我們 視為很平常。再過十年六十而耳順,孔子從五十歲到六十歲,他 的世間閱歷經(jīng)驗太多太多了,任何一個人的心理他都了解, 一聽人家講的話,都知道對方是什么意思,對于孔子行一 道的 話幫助大得很。對于我們來講,經(jīng)驗閱歷再多,在世間受人 打擊,受了挫折,耳還不會順,人家說的好話也聽不 進去,說的壞話更聽不進去,這就不是耳順是耳逆,逆 就是一聽起來有反感。再繼續(xù)學(xué)到七十歲,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瑜矩,所要做 的事情,都有順乎自心。 心
9、是最短暫的念頭。他每起一個念 頭,一點自私都沒有,都是教化天下人??鬃?從心是從這樣 的心。我們也是從心,我們的心也是念頭,我們沒有一個時候 不起念頭,都是自私自利。自私心起作用的話,都是損人利 己。在世間辦事生發(fā)點都是為自己。七十從心所欲,不瑜矩孔子到到七十歲,純粹的,絲一毫私的念頭沒有了,所以他順從自己的念頭,順從這個 念頭,可是都合乎規(guī)矩,合乎禮。1、對于自己所學(xué)要有堅固的信心,能舉一反三的應(yīng)用,解 決世間的問題。2、要做到耳順,能聽由言外之意,順逆之 話都能聽得進去。3、從心所欲,從無我的心,利益眾生的 念頭。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 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JJ
10、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 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白話:孟懿子請教什么是孝。 孔子說:不要違背禮制。 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對他說:孟孫問我什么是孝,我回 答他:不要違背禮制。樊遲說: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依禮的規(guī)定來侍奉他們;父母過世后,依禮的規(guī)定來安葬他們,依禮的規(guī)定來祭祀他們。孟懿子來問孝,孔夫子就說了 無違,不要違背,孔子只 講無違這兩個字,沒有解釋不要違背什么?樊遲替孔夫子駕車,這個時候孔夫子告訴 樊遲:孟懿子到我這里來來 問孝, 我告訴他不要違背。 樊遲就說老師無違是怎么講法呢?孔夫 子這時候就告訴樊遲:生,事之以禮,一個人要講孝道,父 母在世的時候,
11、一切都要依照禮來事奉父母,不能違背了禮。死,葬之以禮,父母去世,從預(yù)備棺材、入殮、由殯,以及選擇地方埋葬,整個過程都是 都要合禮,都有一定的制度。祭之以禮,這個是埋葬了以后祭祀的時候, 用什么樣的祭品, 也都有一定的規(guī)定,不能超越,不能違背這個禮。孟懿子奉他父親的遺囑來向孔子學(xué)禮,問孝,孔子在這 個時候就告訴他 無違,無違就是不要違背,一則不要違背你 父親的遺囑,你要學(xué)禮。再者,對父母盡孝來講,父母在世 事之以禮,父母死的時候葬之以禮,父母死了以后祭祀要依 禮,這時候特別要想到父母對于自己的恩德。從這三點來講,就是一個人不要忘記根本, 做一個孝子, 首先想到身體從那來的,沒有父母,這個孝子過去
12、是在那一 道,是不是人,還是其它的畜生道,或者也許在天上,這不 一定,所以孝子首先想到身體從父母來的,生下來以后,自 己一切的一切都要父母來照顧,這種恩德說也說不盡的。所 以在祭祀的時候,要想到父母的恩德,父母不在世了,永久 的要這樣祭祀,這樣思念父母,這叫做 慎終追遠。慎終 就是 父母死的時候,辦理父母喪事的時候要謹慎,要合乎禮的規(guī) 矩,不能違背禮,就是慎終。追遠指的就是喪事辦完了以后, 要一直祭祀下去??鬃釉谶@里教孟懿子不要違背禮、也就是告訴三家大夫,都不能夠違背禮。這是這章經(jīng)的要義1、內(nèi)在的孝心與外在的禮法配合,既有形式也有內(nèi)容。生時盡心奉養(yǎng),死真心祭祀。2、對祭祀(上墳)等形式不要說三
13、道四,而要從中體會那份真心。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白話:孟武伯請教什么是孝。 孔子說讓父母只為子女的疾病憂愁。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長子,他也來問孔夫子,問孔 子怎么樣盡到孝道。前一講談到,他父親孟懿子問孝。 子曰:無違??鬃觾H是答復(fù)他無違,至于他父親是 否理解孔子說的,咱們不得而知。這次是兒子來向孔子問孝,孔子就說了,父母唯其疾之憂,除了自己有疾病,其余都不能夠讓父母為 自己的孩子憂心。就是說作一個孝子,要處處使父母 稱心如意,不要使父母為自己憂心,除非生病。人不 可能不得病,只能做到少得病而已,只有這個不得已 的生病才可以讓父母操心,其余一切,作兒子的人應(yīng) 該讓父母寬心。要記住生病是
14、不得已生的,不能自己 曝病,像現(xiàn)在的作息不規(guī)律,吃穿不合宜,等等。1、除了不可控之疾病外,沒有讓父母操心的事。2、自己要照顧自己,少得病,不囁病。3、改掉讓父母操心的毛病。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白話:子游請教什么是孝??鬃诱f:現(xiàn)在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侍奉父母。就連狗與馬 ,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樣分辨這兩者呢?子游這個人姓言名偃字游。 子游 向孔夫子請問,怎么樣來行孝道,孔子答復(fù)說了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 ,孔子就說,在當(dāng)時一般人是謂能養(yǎng)認為是孝,只是 拿食物來奉養(yǎng)父母就是孝了。也就是說拿這些食物來奉養(yǎng)父母。不讓人父母餓著。下面孔子說,
15、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這算是孔子對當(dāng)時的人對孝普遍理解的反駁??梢钥闯鰜恚?dāng)時的人對孝順父母的孝多數(shù)表現(xiàn)在飲食上,身體上。犬馬 古人有兩種解釋,有一種講法是把犬馬比喻父母,你拿飲食來奉養(yǎng)父母,與拿飲食來養(yǎng)犬馬 ,這有什么不同呢?這種講法把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犬馬相提并論。第二種是用犬馬比喻兒子,犬馬怎么比喻兒子呢?犬馬受了主人拿食物來養(yǎng)牛也,但是犬馬也用牛也的體力,犬能夠替主人看門替主人守夜看門。 馬可以拉車子,他們都可以用牛也的身體替主人服務(wù)。用飲食 來奉養(yǎng)父母,這算是孝道的話,那么犬馬牛也也能用牛也的身體, 來報答主人,那也是養(yǎng),這有什么不同呢?夫子接著給我們解惑:不敬, 何以別乎。 犬馬 替主人服務(wù)
16、, 也就是奉養(yǎng)主人了,但是犬馬 不知道恭敬。如果說一個孝子,祇拿飲食來奉養(yǎng)父母,而對于父母沒有恭敬心,這與 犬馬有什么分別?孟懿子問孝,孔子答復(fù) 無違,孟武伯問孝,孔子說他要 唯其疾之憂。答復(fù)都不一樣,子游問孝,夫子因材施教,提 醒他要注重一個敬字。1孝敬,不敬何以為孝?不異于犬馬。2孝的形式很重要,加上敬就盡善盡美了。3把敬用由不,恭敬眾人就是恭敬諸佛。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 饌;曾是以為孝乎?白話:子夏請教什么是孝。 孔子說子女保持和悅的臉 色是最難的。有事要辦時,年輕人代勞;有酒菜食物時,讓年長 的人吃喝。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子夏來問孔夫子,怎么樣盡到孝道。
17、孔子就說了、 色難,一種講 法是說色是指的要看父母的臉色。第二種,色難的色是指的孝子。孝 子在事奉父母的時候,要和顏悅色,通過自己面貌把愉快的心理表現(xiàn) 出來。一個人在世間,跟他人相處最親近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比父母更 親。你是個孝子,一見到父母,就要把原來的憂愁,煩惱,通通化解 掉了,沒有了,歡喜心就出現(xiàn)了,這是真正的孝子。色難 ,孔子接著就說了, 有事,弟子服其勞。 老師有什么事情,作學(xué)生的, 作弟子的替老師來做事情,這叫做弟子的本分。 有酒食,先生饌。 弟子有了有好的飲食來供養(yǎng)先生。學(xué)生代替老師服勞務(wù)和拿酒食來奉養(yǎng)老師,用這種奉養(yǎng)的方法,來奉養(yǎng)父母,這算是孝道嗎?也就是說對待父母, 有事代勞
18、, 供養(yǎng)好的飲食和對待老師有什么不同呢?不同處就是 色難 , 學(xué)生對待老師要恭敬, 就是服勞務(wù)也好,拿酒食奉養(yǎng)老師也好,要以恭敬心這樣對待老師。不能見到老師一見面就笑了,這個不行,不夠尊敬。不但見面見要如此,跟老師學(xué)習(xí)任何學(xué)問,都要從恭敬嚴肅,才能把學(xué)問學(xué)得好。同樣對外面一切長輩,也要肅然起敬。但是兒女對待父母,見著父母,很愉快的顯示出來喜悅的顏色。對待父母要拿和顏悅色來待父母,這才算是講究孝道。俗話說久病床無孝子,也是指的色難。所以說 保持和悅的臉色是最難的。1、孟懿子、孟武伯、子夏、 子游問孝,可以這樣總結(jié):一內(nèi)在的孝心與外在的禮法想配合。二不讓父母操心。三從心敬重父母。四好臉子好腔調(diào)。
19、2、對師長要尊敬嚴肅。 3、 見父母喜悅由內(nèi)而發(fā)。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 回也不愚。白話:孔子說:我整天與回談話,他都沒有任何質(zhì)疑, 好像是個愚笨的人。離開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語行為,卻也能夠發(fā)揮不少心得。回并不愚笨??!孔子跟他的弟子講,他說我與 回談學(xué)問,整天在談我盡管在說。顏回一直在聽,好像個愚人,提不出任何一個問題來。顏回回去了以后,我觀察觀察他私下里跟他的師兄弟們來談話, 就把我所講的道理, 都能講得出來,而且能用得上,這樣看起來回也不愚。子貢說過:回 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兩者合在一起,說明顏回不僅悟 性好,而且注重實踐。夫子說這話,就是來來
20、告訴一般弟子,要學(xué)運 回這種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1、學(xué)習(xí)要有疑問、勤于思考、舉一反三,注重在實踐 中落實。在落實中變化氣質(zhì)。2、做到學(xué)得會,用得上,有效果。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sou)哉?人 焉度哉?孔子說: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情,看清楚他過去的所作所為,看仔細他的心安于何種狀況。那么這個人是君子 還是小人,還能如何隱藏呢 ?夫子在這一章里教我們怎么樣去認識一個人。第一句視其所以。平??此?,就是在平常你要看他做的事情是善是惡。這是從近處來看一 個人。第二句觀其所由,從遠處來講,看他在已經(jīng)過去的時候做的事 情。用心思,看深遠的事情,比視要深入一些這是觀。第三句 察其所 安,這里講
21、察,是指更詳細而且更深入的,就要把前面 所以、所由這 兩者合起來,就是把他眼前做的事情,以及過去做的事情,把它合并 起來,詳細的來考 察他,察他所安。安就是他辦眼前的事情,辦過去 的事情,有好的有不好的,綜合起來考察他,看他對于好事是 安,還 是不好的事情是 安,這要很詳細的考 察。經(jīng)過上面這三種程序考察之后,你能夠認識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 人。我們要用心思,多讀圣人書,孔子講認識人,不只是這一章講, 其它地方還有很多地方講 君子講小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多 念多研究,綜合起來,自己的眼界就開了,自然就能認識人。1、要全面了解一個人:看所行,知所由,了解其居心。2、察是綜合視所以,觀所由,
22、而得由心安于何處。3、察人不識,有時也緣于我們只看現(xiàn)在,而忽略了過去和未來。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白話一一孔子說:溫習(xí)自己所學(xué)的知識,并從其中領(lǐng)悟新的 道理,這樣才可以擔(dān)任老師啊。溫故而知新故是指的是 所學(xué)已得之事,就是已經(jīng)學(xué)到的事情,目 經(jīng)學(xué)會的事情這叫 故、新是什么呢?實時所學(xué)新得者,實時就是現(xiàn)在 這個時候?qū)W會的經(jīng)文、新學(xué)的。溫故而知新按照這種解釋.要把昨天, 以及昨天以前所學(xué)的,今天還要拿來溫習(xí)。今天溫習(xí)之后,今天又要 新學(xué)。所以每天要溫習(xí),每天要新的學(xué)習(xí),永久不自滿,這樣你可以為師,可以來教人家,這是一種講法。第二種講法:溫故而知新,同樣的一章經(jīng),你背誦熟了,意思也了解了,還要
23、不斷的讀誦,它又有 新的意思出現(xiàn),誦得愈多,意思發(fā)現(xiàn)得愈多。這兩種講法都好,可以合并起來,兩種意思都可以采取。一個是 今天溫習(xí)昨天,以及昨天以前所學(xué)的,然后又要新學(xué),學(xué)習(xí)后面未學(xué) 過的。把學(xué)無止境,永久不自滿,一直進步。第二個就是對學(xué)過的, 經(jīng)常學(xué)習(xí)吟誦,多多的讀念了之后,一遍又一遍,你就會又有新的意 思出現(xiàn)了。這也是溫故而知新。1、舊東西有新價值。經(jīng)典是衡量自己心靈成長的量尺。2、欲教別人,先成就自己,這是在學(xué)習(xí)上的自我欺許。3、不斷溫習(xí),舉一反三。不斷求新,學(xué)海無涯。子曰:君子不器。白話一一孔子說:君子的目標,不是要成為一一個有特定用 途的器具。器就是一種器具,每一種器具有每一種特殊的作用
24、。君子不器, 君子是個人,隨時無論在什么地方,他要發(fā)揮作用,將來做的事情廣 泛得很,小事可以做,大事可以做,不能限于一種作用。所以 君子要 廣泛的學(xué),學(xué)得愈多愈好,這是 不器。這是一種講法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就無形的,無形 的學(xué)問、道理這是道。形而下的是有形狀的,指的我們?nèi)粘K玫母?種器具,這是器。君子求學(xué),不能只求形而下的這種學(xué)問,必須廣泛 的求學(xué),把世間學(xué)問提升到?jīng)]有形相的 道上面去。懂得形而上的道, 世間學(xué)問學(xué)得愈多,他愈能運用得非常好,一方面自己走上成就圣人 的大道,一方面可以就他所學(xué)的這些學(xué)問,拿來教化世間。1、人要有一定的用途,還要追求實現(xiàn)人生價值。 盡職盡責(zé),
25、 有目標有追求完成人的使命。2、不能局限一種用途,要廣學(xué)博聞。3、追求形而上的道,覺悟本性。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白話一一子貢請教怎樣才是君子??鬃诱f:先去實踐自己要說的話,做到以后再說由來。前面講認識人,孔子講用三種方法: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察其所安,這次是教我們認識什么是 君子,什么不是君子??鬃哟饛?fù)子貢: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不管是先行,其 言而后從之,或者是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四個字一句意思 是一樣的。先行其言,行在言之先,先要做由你要說的這些事 情,也就是說言語還沒說,先去辦事情。而后從之。事情辦完了,你這個言語在這個事情之后,從之??鬃又v這兩句話,重要的就是說,
26、一個君子要注重實行, 實行很重要,就拿我們學(xué)論語來說,我們就把論語背得很熟。 論語里面每一章經(jīng)講的意思,我們也明了了,但是沒有照經(jīng) 的意思去用 工夫,去修行的話,這算得上是 君子嗎?所以言與行,話要少說,話要說在后面,行為要在前面,這是君子。再進 愿意讓人家知道, 去替人解決問題, 是君子。一步的說,現(xiàn)在有很多人做了善事情,還不 這就是君子。先要辦事情,先要采取行動, 辦好了以后,說也可以,不說也可以,這1、反省自己,說得多,做不到。有行才有悟,言才有力2、話也多,犯口業(yè)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白話一一孔子說:君子開誠布公而不偏愛同黨,小人偏愛同黨而不開誠布公。周、比這兩個字,古人注
27、解有好幾種講法,只選一種,就是按 公 私來講,君子辦事情一切是大公無私,平常他自己修養(yǎng)的時候也是盡 量的把自己的私心去掉,存著公心,這個叫做周而不比。周就是大公 無私的意思,比呢?那是講自私自利的心。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就是 一切都是公,存著公心,辦事情也是為公辦事。小人跟這相反,小人 比而不周,小人辦事情為他自己,自私。一切考慮不到公眾的事情, 就算他沒有事情的時候,心里所想的也是私心在那里起作用, 所以小 人比而不周。夫子教我們認識 君子跟小人,在論語里面很多,這是其中的一種。學(xué)習(xí)本章,我們:1、自己修持的時候,時時刻刻要反省自己,我們的心理是私心呢?還是公心,是在學(xué)君子還是在做小人?2、自
28、己努力做到無預(yù)定的成見和私心,道不同不相為謀,沒必要認其為小人,做到外化內(nèi)不化。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白話-孔子說:學(xué)習(xí)而不思考,則將毫無領(lǐng)悟;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就會陷于迷惑。天下書籍學(xué)問那么多,我們要先讀圣人的書,這在學(xué)問上有了根 本了,然后再看其它的書,再求別的知識,那就有根本了,學(xué)問很堅 固。學(xué)就是讀圣人書,背熟了以后,當(dāng)然要求了解。了解以后,還要 按照古人注解再研究研究,圣人所講的道理,你研究得愈多,對于圣 人的道理,發(fā)現(xiàn)得愈多。學(xué)而不思則罔,你只讀古人書,而不去研究,根據(jù)包咸講的,白 讀了,等于沒有讀。按照皇侃的講法,你把學(xué)到的用出來,也許用不 上,那就是誣罔了圣人,怪圣人的言
29、語說得不對。思而不學(xué)則殆,對于圣人教誨,你只是在那里研究,自己憑空的 來思考,沒有一個依據(jù),這就叫思而不學(xué)。你只想自己來研究,而不 學(xué),不讀圣人書,則殆,殆是什么呢,當(dāng)疑惑講。你只憑空自己 在那研究,不肯讀圣人書,遇到問題不能解決,那就疑問,就懈怠了 退失了,那就是殆。學(xué)了要思考,舉一反三的去落實在生活中,經(jīng)過實踐反過 來擴展鞏固所學(xué)和所思。學(xué)和思要有依據(jù),有老師有教材, 不能憑空胡思亂想,否則就會產(chǎn)生疑問,甚至退失。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鬃诱f:批判其他不同立場的說法 ,難免造成爭論不休的禍害。攻這個字,有兩種解釋,一個普通的解釋叫攻擊,一個當(dāng) 治 字講,治學(xué)也叫做攻學(xué),你治哪一部書,比
30、如說我們現(xiàn)在讀論語, 讀論語就叫治論語,也叫攻論語。根據(jù)皇侃解釋,異端就是那些雜家的思想。還有一切其它的,世 間有很多人會的那些技巧,或者是娛樂方面的,或者工藝方面的,那 些技能很多,這個不是說不好,有他的用處,但是這個用處不能跟 大 道相比。所以是攻乎異端,一個求學(xué)的人,只研究這些小小的技能, 你一生求學(xué)問,只求這些東西,這叫 異端,斯害也已,那對于自己沒 有什么好處,只有妨礙,妨礙你求這個 大道。到了宋儒,把這個異端,解釋為古時候楊朱墨翟,后來認為佛法 也是異端,這就偏差得太遠了。我們按照古人皇侃疏所講的,那就是你攻乎異端,你不讀圣人書, 只研究那些怎么樣的發(fā)財,怎么樣制作小的工藝品,怎么
31、樣的出名, 這一類的,研究這個,有害于自己。傅佩榮教授譯為:他把攻譯為批判,異端為與已立場 不同言論,這樣做造成的危害是爭論不休,甚至是人身攻擊。所以他譯為:批判其他不同立場的說法,難免造成爭論不休的 禍害。1、這個解釋 也很好,對我們也有指導(dǎo)意義。在現(xiàn)實 中我們對待不同意見應(yīng)該采取如此的態(tài)度。道不同不相為謀,沒必要批判攻訐,以切蹉代替批判,抬杠,和人身攻擊,這 樣才可以促進學(xué)術(shù)的進步,意見的優(yōu)化。2、自己所學(xué)以圣人言論為根本,技巧之學(xué)無益。2.17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 也。不知為不知,是知孔子說:由,我來教你怎樣求知。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求知的態(tài)度。由是子
32、路的名字,誨是教誨,孔子教子路,我教你的這些學(xué)問, 談這個道,汝知之乎,你知道了沒有呢? 知之為知之,你知道的話, 就說知道。不知為不知,你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是知也,這是有智慧 的人。最后這個知字是真知,是從本性里面發(fā)出的真知灼見, 這個真知灼見你不用研究,不用想就知道得最徹底,就能全明了 全知道。知識有蒙蔽的時候,不能做到灼,只有真智才能灼見。本來 我們心一起作用,我們對于外面的事情,一切人事地物,我們都有認 識的能力,這個認識的能力是從自己 本性出來的,這是真知?,F(xiàn)在不 是真知有問題,從本性里面出來的那個真知,一出來的時候,就被我 們每個人自私自利的心,把它污染了,這就是變成我們現(xiàn)在一般人
33、所 講的知識的那個知,這個知識不管用,看事情也看不明白,看人也不 認識人,甚至于對自己也不認識自己。我們要求得真知,就必須把我們被那些私心染污的知識那個知, 把我們現(xiàn)在對人對事對于求學(xué),那些膚淺的知識,把他們通通放棄掉, 破除那些假的,沒有用的那種知識,才能夠得到 真知。我們一個人為什么到人世間來,到人世間來這幾十年之后,壽命 終了以后,又到那里去?我們未到人間來以前,在這前一生,自己在 什么地方,前一生我們的生命,又是什么生命?這是根本問題,為這 一生,為下一世負責(zé),怎么去負責(zé),這是根本問題。所以,明白前世 今生,解決生死問題,必得要學(xué)圣人,學(xué)作圣賢,求 真知。這章書孔子雖然是對子路講,也等
34、于對于我們,一切中國的讀書 人講的,我們都要這樣來研究,用這個態(tài)度來讀中國的 圣人書。1、知道的有信心,不知道的虛心學(xué)。2、學(xué)得學(xué)學(xué)得透才能有信心,無私無我才能有智慧。3、有智悲的人,知道前世今生,何去何從,怎么盡職盡責(zé)。2.18子張學(xué)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 矣。傅佩榮譯:子張請教怎樣獲得官職與俸祿??鬃诱f : 多聽各種言論 ,有疑惑的放在一邊,然后謹慎地去說自己有信心的 ,這樣就會減少別人對自己的責(zé)怪;多看各種行為 ,有不妥的放在一邊,然后謹慎地去做自己有把握的 ,這樣就能減少自己的后悔。說話很少被責(zé)怪,做事很少會后悔,官職
35、與俸祿自然不是問題。學(xué) 干祿 ,就是要學(xué)政治,從政,也就是說求官職和俸祿。孔子告訴子張: 多聞闕疑 ,你必得廣泛求學(xué)不滿足,求到的學(xué)問,知道的,你可以說可以講出來。不知道的呢,如果有疑問的時候,暫時闕 在那里, 不要說。 慎言其余 就是言語要謹慎。 不了解的那個學(xué)問 闕 在那里,不要說,這是慎言。明白了,可以說了,但是說是說,也要慎言 ,慎言 , 就是在你 謹慎 的說出來,說到恰到好處。對于這門學(xué)問,你完全了解了,你只能說十分之七八,不要說得太滿。 言多必失 話到口邊留半句 。 你這樣做了, 那么就能夠則寡尤 , 你這個言語沒有過失。多見闕殆 , 求學(xué)問有很多自己要證實,自己要見到,很多事情要
36、自己親眼看見才算數(shù),雖然所見的很多,見多識廣,但是心中還有疑惑的話這個也要闕 , 闕 在那里。自己要再好好的研究,研究明白了以后,然后再照著這個去實行,這樣就可以了。 慎行其余, 在做事情這一方面,你 修行 也好,做事情也好,要特別 謹慎。 辦事情的時候,也行到十分之六七就可以了, 做自己有把握的, 就是恰到好處。 超過了,過與不及都不合乎中道。如此,你能夠 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到后來 沒有什么后悔。這樣可以 寡悔。這章經(jīng),孔子教子張,將來正式出來辦政治的時候,要把握這兩 個要點:一個是言語,一個是行為,這兩個要點把握住了,在言語上 面失少。行為上很少有 悔。祿在其中矣。俸祿自在其中,政治就成
37、功 了。1、知道的,做過的,有信心把握的,可以說由來,或 做由來,但是不要說滿和做滿,要恰到好處、留幾分余地。2、不知道的,沒有做過的,沒有信心的,不要說也不要去做,或者謹慎的說和做。3多聞,多見,慎言,慎行,做到言行不后悔,不給自己添煩惱,生活清靜自在。4、通過服務(wù)社會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魯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曰:舉直錯諸枉,則民 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白話一魯哀公問:“要怎么做,百姓才會順服?”孔子答說:“提 拔正直者,使他們位于偏曲者之上,百姓就會順服;提拔偏曲者, 使他們位于正直者之上,百姓就不會順服。魯國當(dāng)時被三家卿大夫把持政權(quán),其公自己不能作主,很不得意。 所以他問孔子
38、,何為則民服,怎么樣做民眾能夠服從你?這是一種講 法,舉直,你把正直的人選舉出來,任用他。 錯諸枉,錯就是放在那 里。枉就是不正直的人。舉直錯諸枉 意思就是說,你任用正直的人, 不要任用歪曲不正直的人。則民服,人民他就服從你了。反過來講 舉 枉錯諸直,你任用心理歪歪曲曲的,不正直的人,你把那些正直的人, 放在一邊不用他,這個老百姓不會服從你。還有一種講法,說這個諸字是之于這兩個字合音字?舉直錯諸枉, 就是舉直錯之于枉,就是說:你把正直的人任用起來, 錯是放置,錯 之于枉,放置在那個枉者之上,把正直的人,你提升他、任用他,把 他的職位放在小人,枉者的職位之上,讓他來領(lǐng)導(dǎo)小人。反過來講, 你不如此
39、做,你舉枉錯諸直,舉枉錯之于直,你把枉這個心理不公正, 不正直的人,把他的位置提得很高,高在那個正直的人地位之上,所 以則民不服。人性向善。正直的人是向善的表率,榜樣的力量,正已 化人。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臨之以 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白話-季康子問說:要使百姓尊敬、效忠與振作,應(yīng)該怎么做?孔子說:以莊嚴的態(tài)度面對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以仁 慈之心照顧百姓,他們就會效忠;提拔好人并且教導(dǎo)能力不足 的人,他們就會振作起來。正義與仁愛并重。季康子是魯國三家卿大夫之中的一家.是把持政權(quán)最重的一家, 他問孔子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要使得老百姓,對他恭敬,對忠心
40、,勸勉為善,這個怎能夠辦得到?這里他問了三樁事,敬、忠、 勸??鬃诱f臨之以莊則敬,你面對老百姓威儀很莊重,最重要的,你 自己品德要好,老百姓自然對你恭敬。 孝慈則忠,你自己辦政治,如 同父母對待兒女那樣,他自自然然忠心對待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一方面你任用善人,對于還沒有到善人那種程度的話,你要教他、教 化他,民眾自自然然的互相來勉勵,振作起來,學(xué)能學(xué)善 。這里孔夫子季康子,一切都要從自己做起,說話,行為都要莊嚴、 莊重。對于父母,要盡孝,對于民眾,要慈愛。任用有能力的好人, 教導(dǎo)能力不足的人學(xué)習(xí)?;蛑^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 兄弟,施(yi)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41、!”白話-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什么不參與政治 ?孔子 說:書經(jīng)上說: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再推廣到 政治上去。這就是參與政治了 ,不然,如何才算參與政治呢?或人,有這么一個人問孔子 子奚不為政?奚 是何,你為 何不去從政呢?孔子說 書云,【書經(jīng)】里面就講,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孝乎,孝這個字很重要, 惟孝,惟孝講再說孝, 強調(diào)孝道非常重要。 友于兄弟,友當(dāng)善字講,要以善心對待 兄弟,友愛兄弟。拿這兩句話 施于有政,是亦為政, 就是在 發(fā)揚孝悌之道,孔子意思就是說,我現(xiàn)在雖然不辦政治了,我就是教人家學(xué)孝悌之道 ,用孝悌之道來興教 化,以這個施于有政,讓有在位的政治人物他接受了,讓他 照這樣去做,是亦為政,這也是辦政治。奚其為為政,除了孝悌之道,沒有這個根本,什么是政治?辦政治一定以孝悌為根本,你辦政治一方面辦行政,一方面要辦教育, 離開這孝悌之道,那什么是辦政治呢?這里是突生孝悌 之重要。最親近的人之間適當(dāng)?shù)年P(guān)系得以實現(xiàn),就等于行善,社 會風(fēng)氣良好,政治自然清明。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觥(ni),小車無fl(yue),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說:一個人說話不講信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半包覆型鍍鋁玻璃纖維合作協(xié)議書
- 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6 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河南版 2025年春)
- 2025年特種裝備電纜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主體結(jié)構(gòu)工程承包合同參考樣本(五篇)
- 2025年云南私營企業(yè)職工勞動合同(2篇)
- 2025年中心幼兒園大班健康教學(xué)活動總結(jié)(二篇)
- 2025年二建勞動合同(三篇)
- 2025年企業(yè)個體銷售勞動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臨時工聘用合同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個人租房簡易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限公司校園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敏捷項目管理》課件
- 統(tǒng)編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學(xué)期道德與法治期末綜合測試卷(含答案)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4屆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含答案)
- 前程無憂測評題庫及答案
- 《軌道交通工程盾構(gòu)施工技術(shù)》 課件 項目3 盾構(gòu)選型
- 造價咨詢進度控制措施全
- 高三日語一輪復(fù)習(xí)助詞「と」的用法課件
- 物業(yè)管理服務(wù)房屋及公用設(shè)施維修養(yǎng)護方案
- 醫(yī)療器械法規(guī)培訓(xùn)
- 無子女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百度網(wǎng)盤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