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四首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1.gif)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四首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2.gif)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四首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3.gif)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四首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4.gif)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四首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cf90512b73c05e9c1fa741b61a962d5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01竹里館(王維)【原文】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咀g文】我單獨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 相伴,靜靜照耀?!举p析】這是一首寫隱者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 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 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 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外表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 實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主題】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
2、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表現(xiàn)了隱者閑適的生活情趣,傳達出 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緦懛ā咳娗苍~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到達“詩中有畫”的高超境 界?!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王維 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 是 2, o.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 是 , O.寫人物活動,表達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難以引人共鳴的 是: ,O.用擬人化的手法,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表達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 此感到孤獨的心情的是:, O【答案】1.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2.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3.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
3、不知,明月來相照。二、閱讀理解.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點。.請說出“百般紅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辭手法,并簡析其妙處。.請發(fā)揮想像,用自己的話描繪“楊花” “漫天作雪飛”的情景。.這首詩突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一手法。.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本詩的主旨有人認為是勸人珍惜光陰的,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么?【答案】1.賞析時,“知春”應突出其消息靈通的特點,“斗芳菲”應突出其互相比賽的特點,“惟解”應突出其 老實可愛的特點。2.A.勸勉說:勸人珍惜光陰,抓緊時間多讀書,以免像“楊花榆莢”那樣白首無成。B. 挪揄說:故意嘲弄“楊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艷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
4、不出有文采的篇章。C.憐惜說: “楊花榆莢”也是花,雖無大紅大紫,亦有可稱道之處。D.哲理說:詩有寓意。韓愈為“文起八代之衰” 的宗師,他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刻意在詩中描畫出一個“楊花榆莢”的形象,以鼓勵無才思”者 應有不甘落后,敢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皸罨ㄓ芮v”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 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豈不是詩人所鼓勵的么? 3.草木留春,萬紫千紅。4.運用擬人、比喻手法, 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英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隨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 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tài)度。5.運用擬人手法,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如:草樹能知、解、斗
5、, 能以才思論天下。6.擬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jié)花草樹木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7.柳絮朵朵,像雪 花一樣,又輕又白,漫天飛舞,隨風飄蕩。8.擬人;使無情的草樹能知、能解還能斗,且彼此還有高下之 分,使描繪的晚春景致生動而有奇趣。9.感嘆時光易逝,勸喻人們珍惜時光。10.例如:同意,因為作者是以“百般紅紫” “斗芳菲”反襯“楊花榆莢”的白首無成。不 同意,因為作者在詩中是在嘲笑楊花榆莢沒有紅的花,不能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詩是在 歌頌楊花榆莢盡管無才思,但敢于與紅紫爭鳴爭放,為晚春增色。.解釋詞語。幽篁:嘯:.這首詩以 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詩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能表達使人思想感情的詞
6、語有哪一些?.蘇東坡評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畫面。.“獨”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或表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 表達對獨立人格的追求。說說“獨”字好在哪里?.詩中寫了那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所展現(xiàn)的畫面。.這首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請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詩歌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表現(xiàn)了作者在朝做官時閑適的生活情趣?!蔼氉?“彈琴” “長嘯”等動作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C.以自然的筆調,描繪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為一體。D.以琴嘯的聲
7、音,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答案】.幽篁:幽深的竹林嘯:長長的口哨2.彈琴長嘯3.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和愉悅的心情。獨坐、彈琴、 長嘯4.月夜,自坐在幽深靜謐的竹林里,又是彈琴又是高聲呼嘯。竹林深深,沒有人知道詩人在這里,只 有皎潔的明月透過茂密的竹林照射過來,灑在詩人的身上,也灑在詩人的琴上。5.“獨”是“單獨”的意 思,詩人單獨坐在幽靜的竹林里,時而彈琴,時而長嘯,這一系列高雅的動作,表現(xiàn)詩人的孤高自許、高 潔脫俗,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愉悅的心情。6.幽篁、深林、明月。月夜山林清新幽靜的意境。.月夜,詩人單獨坐在幽深靜謐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高聲長嘯。8.本
8、詩描繪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靜 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愉悅的心境。9.詩歌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活動環(huán)境的清幽和詩人情趣之雅趣;后兩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明月引為知己,表 現(xiàn)了詩人內心的澄凈,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10. A02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原文】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咀g文】是誰家的庭院的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 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xiāng)的深情?【賞析】全詩緊扣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想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 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
9、,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第三句說春風 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xiàn)離情別緒的折楊柳,于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fā)思念故 鄉(xiāng)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于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xiàn)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xiàn)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xiāng)是 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xiāng)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 祖國的一局部,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 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才是它
10、感人的地方。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游,后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 曲,觸發(fā)深長的鄉(xiāng)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 中引發(fā)強烈的共鳴?!局黝}】這首詩通過客居洛陽城的夜間聞笛聲的細膩描寫,引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寫法】全詩緊扣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條理通暢,感情真 摯,余韻無窮?!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和思鄉(xiāng)之情的兩句 是: , O.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詩人聽到折楊柳J曲調,不覺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 的詩句:, O.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
11、.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 , .春夜洛城聞笛中與“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 是 , 。.在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由聽到“折柳”去而引發(fā)濃濃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語7H ,。6,寫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的是:, 0.表達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xiāng)思之切的 是 , 。.詩中能揭示主旨的詩句是:“, ?!彼磉_ 了詩人聽到折柳曲后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敬鸢浮?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12、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8.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二、閱讀理解.解釋詞語。玉笛:O折柳:O故園:0聞:o.古人離別常 相贈,表達依依不舍之意。折楊柳這支漢樂府古曲抒發(fā)的也正是旅人傷別之情。.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試賞析“暗”和“散”的表達效果。.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的妙處,賞析詩中“暗”和“滿”的表達效果。.詩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處?全詩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歷代評論家說“折柳”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試加以說明。.觸發(fā)詩人故園之戀的句
13、子是“此夜曲中聞折柳”,請作簡要分析。.本詩抒發(fā)了什么感情?【答案】.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楊柳笛曲。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故園:指故鄉(xiāng),家鄉(xiāng)。聞:聽;聽見。.柳.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更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暗”有斷續(xù)、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罢l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 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 “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主 觀感覺的極度奪張?!吧ⅰ弊钟玫妹睢!吧ⅰ笔蔷鶆?、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 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出
14、,二者密合無間。.“暗”有斷續(xù)、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 隱憂;“滿”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一個“暗”字,一方面表達了喧囂過后靜夜里啜亮笛聲傳來的突然性,像是悄然無痕跡的;另一 方面照應了 “誰家”,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游子思鄉(xiāng)之苦。.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jù)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罢哿?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 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古人離別常折柳枝相贈,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實指曲名
15、,又代表一種風俗,一種情緒,折 楊柳這支漢樂府古曲抒發(fā)的也正是旅人傷別之情。詩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楊柳曲,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 念之情。9.本詩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眷戀之情。03逢入京使(岑參)【原文】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譯文】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滿面淚水沾濕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馬上匆匆相逢,想 要寫封信卻沒有紙和筆,煩勞您給我的家人捎個口信報個平安?!举p析】逢入京使寫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帶口信回家的情境。第一句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的位置。離開 長安已經(jīng)好多天,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U第二
16、句帶有夸張的意味,是強調自己 思憶親人的激情,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書的微意了?!褒堢姟痹谶@里是淋漓沾濕的意思。“龍 鐘”和“淚不干”都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tài)。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 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 參此行抱著“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此時的心情是復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 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來自生活,反映生活,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摯。詩人善 于把許多人心頭所想、口里要說的話,用藝術手法加以提煉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義?!榜R 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
17、報平安”是生活中常見之事,一經(jīng)藝術提煉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 有生氣!【主題】這首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撫慰家人的典型場面,抒發(fā)了詩 人報國和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雜情感。【寫法】這首詩不假雕琢,脫口而成,感情真摯,在平易中顯出豐富的詩韻,深入人心,膾炙人口?!境R娍碱}】一、理解性默寫.寫詩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兩句 是 , O.逢入京使中運用夸張手法傳達惜別深情的詩句 , 。3,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 是 ,O.逢入京使一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想懷親之情的句子 是 ,O.詩中借走馬
18、相逢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蘊含詩人復雜情感的詩 句:, O【答案】.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5.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二、閱讀理解.解釋詞語:故園:O漫漫:0龍鐘:O憑:。傳語:0.整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描繪“故園東望路漫漫”所展現(xiàn)的畫面。.“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理?.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描繪一下前兩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一二句“龍鐘” “淚不干”的濃重色彩與三四句“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輕描淡寫似乎有 些矛盾,你是怎樣理解的?.“雙袖龍鐘淚不干”中的“龍鐘”是什么意
19、思?在這里有何表達效果?.有同學在賞析逢入京使這首詩時,將第三句“馬上相逢無紙筆”理解為“立刻就會 相見了,用不著再寫信了”。(1)你覺得這種理解正確嗎?為什么?(2)從詩歌賞析的角度看,這名同學的理解跟整首詩還有哪些方面不相符?.對詩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確的選項是()A.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B. “憑君傳語報平安”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憂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C.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詩歌描繪了離開長安日久,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 人又思念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的情景。D.這首詩語言樸素自然,僅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就將
20、生活中充滿的濃郁邊塞生活氣 息,用樸素的語言真摯地表現(xiàn)出來。10.以下對逢入京使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詩人在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多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B.東望故園,長路漫漫,親人遠隔,怎能不讓人淚雨滂沱,所以詩人沉浸在思念的悲苦中 不能自拔。C.詩中不說旅途艱辛,不說歸家無期,萬千思念盡在一聲“傳語”中。D.該詩以平實的語言,抒寫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的復雜情感?!敬鸢浮?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遙遠。龍鐘:沾濕。憑:托。傳語:捎口信。.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寒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這句詩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自己的家園,“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
21、走馬西行?!奥?漫漫三字,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xiāng),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離家已越來越遠?!奥?二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托,擔憂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離開長安已經(jīng)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 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不矛盾?!榜R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 這“傳語”二字,寄托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 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龍鐘”在這里是沾濕的意思,它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親人
22、無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淚的神態(tài)。. (1)不正確。這種理解,把“馬上”本來的意思“騎著馬在路上”(或“騎在馬上”)錯誤地理解為“立刻 把表示“沒有”的“無”理解為表示“用不著”的“毋”。此詩后兩句的意思是騎著馬走在路上突然遇見了入京使 者,身邊沒有紙和筆可以寫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帶話給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訴他們詩人是平安的。(2)這樣的理解改變了詩歌表現(xiàn)的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這樣的理解不符合題意,“逢”的是人 京使,而不是與家人相見。這樣的理解與詩歌前兩句描寫的傷心情感不合,既然馬上就要與家人見面了,還傷心 什么呢?. D10.B04晚春(韓愈)【原文】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
23、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它們費盡心思紛紛爭奇斗艷。楊花榆莢沒有百花的芬芳,只 知道飄散在空中如雪花般盡情飛舞?!举p析】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 便不難發(fā)現(xiàn),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 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shù)吐艷爭芳,連那 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像雪花一般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詩人體物 入微,發(fā)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 寥寥幾筆,便給人以滿眼風光、耳目一新的印象。整首詩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晚春的繁麗景色,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 機去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意思。作者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 了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五年級期中班主任工作總結(二篇)
- 液態(tài)化學品配送協(xié)議書
- 北京市XX場景裝修合同
- 保健食品傭金居間合同模板
- 博物館裝修增項協(xié)議
- 創(chuàng)意設計居間工程合同
- 創(chuàng)意園大廈裝修合同樣本
- 梁柱核心區(qū)施工方案
- 八年級上寒假數(shù)學試卷
- 蚌埠今日中考數(shù)學試卷
- 王崧舟:學習任務群與課堂教學變革 2022版新課程標準解讀解析資料 57
- 招投標現(xiàn)場項目經(jīng)理答辯(完整版)資料
- 運動競賽學課件
- 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臺賬
- 2022年上海市初中畢業(yè)數(shù)學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
- DB15T 2058-2021 分梳綿羊毛標準
- 高考作文備考-議論文對比論證 課件14張
- 新華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初中數(shù)學 7.4 實踐與探索課時練(課后作業(yè)設計)
- 山東省萊陽市望嵐口礦區(qū)頁巖礦
- 《普通生物學教案》word版
- 安全生產(chǎn)應知應會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