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與施工組織計算題_第1頁
水利工程施工與施工組織計算題_第2頁
水利工程施工與施工組織計算題_第3頁
水利工程施工與施工組織計算題_第4頁
水利工程施工與施工組織計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 7 -第一章 施工水流控制四、計算題1大壩施工,用全段圍堰、隧洞導流。圖示圍堰為級。設計導流流量為160m3/s,下游水位為129.25m。有隧洞泄流與水力關系查得,160 m3/s泄流量時上游水位為136.65m,此水位的波浪爬高為0.56m.下游波浪爬高0。15m,求上下游圍堰的堰頂高程.解:因采用波浪爬高,同時又是上下游圍堰,所以考慮應是土石圍堰;查表得:級土石圍堰的安全超高為0.7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HU=136.65+0。56+0。7=137.91m下游圍堰堰頂高程:HL=129.25+0.15+0。7=130。10m2 混凝土重力壩施工,初期導流采用分段圍

2、堰法,第一期先圍右岸河床,左岸河床泄流。設計洪水流量為13600 m3/s,,相應的過水深度為50m,過水斷面平均寬度為180m,行進流速為0.18m/s,驗算河床束窄后的流速能否滿足通航要求。圍堰屬級,求縱向圍堰近首、末段的高度.上、下游波浪高度分別為1。0m,0.6m。解:平均流速v=13600/(18050)=1。512m/s 滿足通航要求。級混凝土圍堰的安全超高為0.4m。流速系數取0。80.進口處水位落差為1。512/(2g0。802)-0.182/2g=0。18m縱向圍堰首端高度:5。0+0.18+0.4+1。0=51。58m縱向圍堰末段高度:50+0。4+0.6=51m3截流時拋

3、擲10t重的混凝土四面體。在立堵與平堵時,各能抵抗多大的水流流速。解:混凝土的容重取2.4t/m3。四面體的體積V為:10/2。4=4。17m3 設化引球體半徑為r,則 4。17=4r3/3 r=0.9985m球體直徑D=1。997m立堵時,取K=1.05,=7。78m/s平堵時,取K1=0.9, =6。67m/s 取K2=1.2, =8.89m/s4 大壩施工的導流隧洞為3。53.5的城門洞形斷面,封堵時隧洞斷面重心上水頭為45m。求混凝土塞的最小長度。解:安全系數K取1。2,混凝土容重取2。4T/M3. 隧洞斷面面積W=3。51.75+3.143。52/8=10.94m2水頭推力P=451

4、0009.8110。94=4829463N隧洞周長=3。5+21。75+3.143.5/2=12.5m混凝土與巖石(或混凝土塞)的摩阻系數取0。60,混凝土與巖石(或混凝土)的粘結力取10104N/m2。所以,混凝土塞的最小長度為l=4.13m第二章 爆破工程四、計算題1埋置深度為4m的藥包,爆破后得到底直徑為10m的爆破漏斗。求:(1)爆破作用指數,指出屬何種類型的爆破?如果炸藥單耗為15kgm3,爆破藥量是多少?(2)如果爆破漏斗直徑不變,要求實現減弱拋擲爆破,其深度如何調整?解:(1)W4m,r10/25m所以 n=r/W=5/4=1。251,屬加強拋擲爆破。裝藥量 Q=1。543(0.

5、4+0。61.253)=150.9kg(2)當n=1時,即 5/W=1,所以W=5m當n=0.75時,即5/W=0.75,所以W=6。67m故減弱拋擲爆破的條件:5W6。672某項爆破工程擬采用集中藥包洞室爆破,設計最小抵抗線長度為20米,取用爆破作用指數n=1。若要求增加爆破方量10000m3,在最小抵抗線不變的情況下,試近似計算爆破作用指數n值。并指出數何種爆破類型?解:當n=1時,爆破漏斗底直徑為22040m,爆破方量V1/440220/3=18377。6m3。增加爆破方量10000m3時,總爆破方量變?yōu)?8377。6m3。此時設爆破作用指數為nx,爆破漏斗底直徑為220nx=40nx,

6、則滿足:/4(40nx)220/318377。6。解得:nx1.48,故屬加強拋擲爆破.3在邊坡角度為50度的堅硬巖石坡上作爆破。最小抵抗線10m,爆破作用指數用1.2,標準炸藥單位耗藥量為1。4kg/m3.現用1號硝銨巖石炸藥,求裝藥量、壓縮圈半徑、上破裂半徑與下破裂半徑。解:1號硝銨巖石炸藥的爆力為350ml,故炸藥換算系數e=320/350=0。914.所以裝藥量Q1。40.914103(0。4+0。61。23)=1838。53kg堅硬巖石=10,裝藥密度取1000kg/m3,則壓縮圈半徑m。巖石系數KT取0。016,則岸坡坡度影響系數10.016(50/10)33,故上破裂半徑R10

7、23。07m,下破裂半徑R1015.62m。4在山坡上爆破處距地面一磚砌建筑物的距離為170。8m,爆破作用指數取1。0,求爆破飛石不致損害該建筑物的最小抵抗線的最大值。如果采用標準炸藥,該建筑物地基為粘土,校核爆破地震與空氣沖擊波對該建筑物有無損害。解:單位耗藥量為14kg/m2。飛石安全距離計算用的安全系數取1.5,設最小抵抗線的最大值為W,則:170。81。52012WW5.69m裝藥量Q1.45。693(0.40。613)257。9(kg)粘土地基,系數K取2。0。取2.0,取1/3。地基介質質點振動速度V2(257。9(1/3)/170。8)2第三章 基礎處理工程四、計算題1壩基灌漿

8、前作壓水試驗.壓水試驗段長5m,不同壓力水頭下5min的注水量列入表1A2求灌漿的臨界壓力及在此壓力時的單位吸水量。表1-A2 不同壓力水頭下的5min吸水量繪制壓力與注水量的關系曲線如圖2A1。圖2A1解:由曲線可知,當水頭達30m時,注水量突然增大,故臨界壓力為30m水頭。單位吸水量2. 砂礫石地基中顆粒的D150。35mm,欲灌水泥粘土漿。已知水泥與粘土的顆粒組成如表1-A3。求可灌的水泥與粘土的比例。解:假定水泥:粘土為1:3,則混合后的顆粒組成如表2A1(組成%)表2A1由表2A1可知,顆粒累計含量接近85的顆粒為0。03mm,故可灌比M=,可灌,故所選1:3的比例合適。3礫石地基中

9、開挖槽孔深度10 m。地下水位低于槽口2m。用泥漿固壁,泥漿面低于槽口0。5m。砂礫石的內摩擦角為32,干容重2.2tm3,比重2.69。求所需固壁泥漿的容重。解:泥漿深度H=10-0.5=9.5(m)。地下水面距地表a2m,槽中地下水深h10-28(m)砂礫地層的飽和容重(t/m3),設泥漿容重為,則9.5812.22(2.381)80.3073故1.34第四章 土石壩工程四、計算題1已知砂礫開挖強度為4966.25m3/d。用1 m3正鏟挖土,10 t 自卸汽車運土.正鏟挖裝土的循環(huán)時間為26 s,土斗的充盈系數為1,土的松散影響系數為0.75。求所需挖掘機的臺數。解:正鏟每分鐘循環(huán)作業(yè)次

10、數次土斗的充盈系數取為KH=1,時間利用系數KB=0。85,聯合作業(yè)延誤系數Kt0.9,土料的松散影響系數KP=0。75.故正鏟的生產率為P鏟6012。32。310。750。850.979.18m3/h每天按工作21h計,所需正鏟臺屬為,取3臺2砂礫石的容重2。3 t/m3,松散影響系數為0.75。用1m3正鏟開挖的循環(huán)時間為26 s.用10 t自卸汽車運土.運距1730 m,運行平均速度18km/h,卸土時間1min,求每臺正鏟徐配幾輛汽車。解:取土料充盈系數為1,則每輛斗裝斗數,取5,則裝車時間為265/60=2。16min,已知卸車時間為1min,來往運輸時間為每臺正鏟需配汽車輛數,取7

11、輛。3土壩施工,粘性土的上壩強度為4992m3/d。已知設計干容重為1.65 t/m3,料場土料干容重1.35 t/m3,土料松散干容重為1。28 t/m3。土料開挖損失系數為0。95,運輸損失系數為0。98,求開挖與運輸強度。解:開挖強度6461。63m3/d運輸強度6474.25m3/d4粘性土上壩強度為4922 m3/d。用滾筒寬度為1。3 m的5 t羊足碾壓實.鋪土厚度0。3 m。碾壓遍數16次。行速4.53 km/h。壩體設計干容重為1.65 t/m3,松鋪土料濕容重1.42 t/m3,含水量18。求所需羊足碾臺數。解:運輸土料干容重t/m3。層壓實厚度m。搭接寬度C取0。2m,時間

12、利用系數取0.85,羊足碾的生產率為58。24m3/h每日工作21h,需羊足碾臺數為臺第五章 混凝土壩工程四、計算題1混凝土壩最高澆筑強度為4104m3.混凝土的粗骨料為二級配,其中520mm占45,2040mm占55.天然骨料中520的含量為30,2040mm的含量為45。求砂礫石的最高月開采量(每方混凝土用粗骨料量為1476kg)。解:混凝土出機以后損失系統(tǒng)取1.5,則520 mm骨料的總需量q520(11。5)147645410426966520kg2040mm骨料的總需量q2040(1+1。5)147655410432959080kg骨料生產損耗系數小石用0.09,中石用0。07。按5

13、20mm骨料求開采總量Q520(10.09)26966520/3097978356kg。按2040mm骨料求總采量Q2040(10.07)32959080/45%=78369368kg。故應開采97978356kg。2混凝土壩的高峰月澆筑強度為4104m3/月。用進料容量為2。4m3的拌合機。進料時間為15s,拌合時間為150s,出料時間為15s,技術間歇時間為5s。求所需拌合機臺數。解:不均勻系數取1.5,月工作25d,每日工作20h,要求拌合設備小時生產能力為出料系數取0。65,時間利用系數0。85,混凝土拌合機的生產率為需要拌合機臺數,取5臺.3混凝土壩施工,高峰月澆筑強度為4104m3

14、/月。用20t纜機吊運6m3吊罐運送混凝土。吊運循環(huán)時間為6min。時間利用系數取0.75,吊罐有效容積利用系數取0。98,綜合作業(yè)影響系數取0。85,求纜機臺數。解:纜機月有效工作天數取25,每日有效工作時數取20,澆筑月內,日、小時的不均勻系數分布取1.1、1。2。纜機小時實際生產率 纜機小時澆筑強度纜機需要數量 臺,取3臺4某混凝土重力壩月澆筑強度為16530m3,壩段寬度為16m.混泥土的初凝時間為2.5h,運輸入倉時間為30min,澆筑層厚度為0.35m,求縱縫間距.解:混凝土澆筑月、日、小時不均勻系數分別取1.1、1。1、1。2,月工作日數取25d,工作小時數取20h,則澆筑能力.

15、運輸延誤系數取0。85,則縱縫間距L為5面積1624m的壩塊用碾壓法施工?;炷脸跄龝r間為2。5h.用31。5m3一座拌合樓,生產率為79。8m3/h。用BW201振動碾碾壓,碾寬2.032m。碾壓遍數為10,混凝土運輸入倉時間為30min,求不出冷縫的碾壓層厚度與震動碾臺數及其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解:設碾壓層厚度為h,運輸延誤系數取0.85,則,求出h0.35。振動碾行速取1000m/h,疊壓寬度取0。2m,時間利用系數取0。85,則振動碾的生產率為所需振動碾臺數,取2臺。第六章 地下建筑工程四、計算題1隧洞長度12000m,要求18個月內完成開挖工作.已知隧洞開挖的綜合進度指標為180m/

16、月。施工支洞的綜合進度指標為270m/月。最長支洞長度為300m,求所需支洞條數。解:設所需工作面數為N,則,求得N=4。支洞條數m=條24m4m的城門洞形隧洞(上部為半徑為2m的半圓)。采用分部開挖法,先開挖上部半圓。巖石屬中等硬度巖石,單位耗藥量為1.4kg/m3。用光面爆破法,求光爆孔的個數與最小抵抗線.解:一次循環(huán)進尺需藥量3用混凝土泵垂直封拱.頂拱長度12m,初砌厚度0.8m?;炷帘玫乃捷斔途嚯x最大可達300m,生產率40m3/h.輸送管離洞底0.5m水平布置,到封拱段轉90角垂直上升。隧洞開挖高度為4m.求垂直管段長度、垂直管位置和混凝土泵到封拱段的距離(垂直管1m相當8m水平

17、管,90彎管相當于12m水平管)。解: 垂直管尾距洞頂0。2m,垂直管尾長度H=40。5-0.2=3.3m4隧洞頂有一塊高2m、體積2m3、可能垂直下落的危石,用20mm的錨桿作局部錨固.巖石容重2.5t/m3。鋼筋的設計拉應力為310Mpa,求錨桿數與錨桿長。解: 錨桿根數,取1根.第七章 施工總組織四、計算題1 某混凝土壩施工,擬用壩體臨時斷面攔洪渡汛。壩底長度240m,壩兩肩巖坡1:1,臨時斷面高35m,寬26m。需在6個月內完成?,F用生產能力為79。8m3/h的拌和樓一座,能否滿足施工強度要求。解:臨時斷面的工程量V=(240+135)3526=250250m3. 月工作日取25d,每日工作時間取20h,則要求的澆注能力P=1。11.21。1=121。12m3/h(1。1,1。2,1.1分別為月、日、時不均勻系數)79.8m3/h, 故不滿足。2 土壩樞紐施工采用全段圍堰、隧洞導流,壩高67.5m。工程于1995年初開始,1996年6月底壩體應達42m起攔洪作用.1997年初第一臺機組發(fā)電。各項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強度指標列入表1A7.每月工作日數按25d計。安排其施工進度。表1A7 各項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強度參考資料解:各項工程的施工延續(xù)時間(月工作按25d計):隧洞:兩個工作面,施工強度取2。5m/d工作面,則=6月。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