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方法、組織形式與評價_第1頁
教學工作方法、組織形式與評價_第2頁
教學工作方法、組織形式與評價_第3頁
教學工作方法、組織形式與評價_第4頁
教學工作方法、組織形式與評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蝿第一節(jié):教學方法一、二、羆概念: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方法。三、四、蒄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及基本要求莂方法:(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發(fā)展智力以及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1、2、 膇講授法:( 1)講述、講解和講演。講述,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的材料、敘述事物產(chǎn)生變化的過程; 講解,對概念、園里、規(guī)律、公式進行解釋和論證的過程;講演,系統(tǒng)而全面的描述事實,歸納、概括。(2)要求: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思想性;注意啟發(fā);講究語言藝術。3、4、 螅談話法

2、:問答法, ( 1)分類:引導性的談話、傳授新知識的談話、復習鞏固知識的談話、總結性談話。(2)要求: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善于提問;善于啟發(fā)誘導;做好歸納、小結。5、6、 薄討論法:( 1)類型:整節(jié)的課堂討論、幾分鐘的討論;全班性的討論、小組討論。(2)要求: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善于在討論中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做好討論小結。7、8、 葿讀書指導法: (1)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2)要求: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題;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朗讀、默讀、瀏覽、通讀和精讀,利用目錄、序言、注釋和工具書,學會做記號、提 問題、做批眉摘掉、讀書心得) ;加強輔導;適當組織

3、學生交流讀書心得(討論、筆談、學習園地衿(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 教師通過對實物或直觀教具的演示和組織教學性參觀等,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 接感知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而獲得知識的方法。特點:形象性、直觀性和真實性。分類:演示法、參觀法。薄 1、演示法: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示范性實驗引導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方法。要求:做好演示前的準備;明確 演示的目的、要求和過程;講究演示的方法。薄 2、參觀法:到工廠、農村、展覽館、大自然和其他社會場地,通過對實際事物的觀察和研究而獲得知識的方法。要 求:事先做好參觀準備工作;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的參觀;做好參觀總結工作。袀(三)、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4、。 通過練習、實驗、實習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鞏固和完善知識、技能和技巧的 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yè)法。莇1.練習法: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和方法。薇(1)按培養(yǎng)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照學生掌握技能的進程:模仿性練習、 獨立性練習、創(chuàng)造性練習;按照練習的內容:心智技能練習、動作技能練習、文明行為習慣練習。蚄(2)要求: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練習的原理和方法;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嚴格要求。芁2、實驗法:在教師指導下,運用一定的一起設備進行獨立作業(yè)。肈要求: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課時計劃、實驗用品、分組、理論準備);明確實驗的

5、目的、要求和做法,提高學生進行實驗的自覺性;加強實驗過程中的指導;做好實驗小結莆3、實習作業(yè)法:根據(jù)大綱要求,在校內外一定的場地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螄要求:做好實習作業(yè)的準備;做好實習作業(yè)的動員;做好實習作業(yè)過程中的指導;做好實習作業(yè)的總結。螞(四)、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組織、引導下,通過獨立的探索和研究,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從而獲得 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方法。發(fā)現(xiàn)教學、探究教學、問題教學。薆(1)優(yōu)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發(fā)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 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缺點:話費時間較多,不經(jīng)濟,需要學生具

6、有相當?shù)闹R經(jīng)驗和一定的思維發(fā) 展水平,要有邏輯較為嚴密的教材和素質較高的教師。膄(2)基本步驟和過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想學生提出要解決或研究的課題;學生理由有關材料,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各 種可能的假設和答案;展開爭辯;對結論補充、修改和總結。襖(3)要求:正確選擇探究課題;創(chuàng)設進行探究的良好情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循序漸進,因材施教。肂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系統(tǒng)的觀點羋依據(jù):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本門學科的具體教學內容;各種教學方法的功能、使用范圍和 使用條件;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和認知等方面;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包括業(yè)務水平、實際經(jīng) 驗和個性

7、特點;學校與地方可能提供的條件,包括社會條件、自然環(huán)境和物質設備等;教學的時限,包括規(guī)定的課時 與可利用的時間等。膇第二節(jié) 教學組織形式羄一、 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 :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主要 研究教師是如何把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教學活動、如何分配教學時間、如何利用教學空間等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學 任務的完成、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學方法的運用、課程的設計等,都必須憑借和運用一定的組織形式來落實。艿二、教學組織形式的歷史發(fā)展羀受到制約條件和因素: 1、生產(chǎn)和社會生活的需要 2、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3、課程的機構及其復雜程度 4、隨著科 學技術技術

8、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教學手段和設備提供的可能性。羆(一)、古代學校的教學組織形式肄個別教授形式 :(速度慢、效率低下)一個教師對一、兩個或者幾個學生進行教學,不定修業(yè)年限和教學時間,部分 年紀、學科、年齡和文化程度參差不齊。1、商、周至隋唐時期的 官學和私學; 2、 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各類學校; 3、西歐中世紀的教誨學校和宮廷學校。蝕(二)、近現(xiàn)代學校的教學組織形式莈1、班級授課制 :( 1)發(fā)展歷程: 16 世紀歐洲學校; 17 世紀、捷克、夸美紐斯、 大教學論首先對班級授課制進行 了研究,確定了班級授課制的基本輪廓;德國、赫爾巴特、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論(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 ,班級 授課制得以

9、進一步完善而定型;原蘇聯(lián)教育家、凱洛夫,提出課的類型和結構的理論,班級授課組織形式形成了一個 完整的體系;我國、清代同治元年 1862 北京開辦的京師同文館。蚅(2)改革傳統(tǒng)班級授課制的類型:堅持以班級授課制為基本組織形式,以新的組織形式彌補班級授課制的不足, 實現(xiàn)以班級教學為基礎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其特點的教學活動形式和學習環(huán)境;主張徹 底打破班級、年級界限,尋求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探索一種既不失集體影響,又有個人獨立探索的教學組織形式, 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轉授式)肅2、貝爾 蘭卡斯特制 :“導師制 ”。18世紀末 19世紀初工場手工業(yè)想大機器工業(yè)過渡的時期。肁

10、( 1)具體做法:教師以年齡較大的學生為主,而后由他們中的佼佼者 -“導生”去教年幼的或學習差的學生。膀( 2)仍然以班級為基礎,教師不直接面向全班學生,只面向一部分“導生” 。與英國、雙軌制相適應。蒄 3、道爾頓制 : 1920、美國 H.H 柏克赫斯特、道爾頓中學;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tǒng)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 自學參考書、布置作業(yè),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yè),有疑難時才請教老師。膃(1)最顯著的特點:重視學生的自學和獨立作業(yè),一度在美國流行, 20 世紀 20年代初傳入我國。蒂(2)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脫離教師指導和組織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薈 4、文納特卡制 :美國、華虛朋

11、、 1919 、芝加哥、文納特卡中學。蕆(1)課程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按照學科進行,學生個人自學讀寫算和歷史地理等;另一部分通過音樂、藝術、運 動等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社會意識。前者個別教學進行,后者團體活動進行。芃(2)特點: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嗎,對每個單元都有非常細致的規(guī)定和小步子的自學教材;應用各種診斷法測 驗檢查學生每個單元的學習情況;通過自學及診斷測驗后,方可學習下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教師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間, 因人、因時、因事而進行個別指導。蕿(三)、當代國外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芀1、分組教學: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二戰(zhàn)“以后,是指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若

12、干水平不 同的小組進行教學。芆(1)類型:內部分組,按年齡編班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的發(fā)展變化進行分組教學;外部分組, 徹底打破傳統(tǒng)的年齡編組,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進行分組。莃(2)優(yōu)點:比班級授課更切合學生個人的水平和特點,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羀(3)問題:很難科學的鑒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學生、家長、教師的意愿常常與學校的要求想矛盾;分組后造成的 副作用很大。螇2、特朗普制: “靈活的課程表“, 20世紀 50 年代、美國、勞伊德 .特朗普創(chuàng)立。肅( 1)大班上課 0.4、小班討論 0.2、個人獨立研究 0.4蒃3、小隊教學:“協(xié)同教學“,是對教師的組織結

13、構進行改革的一項嘗試,旨在發(fā)掘教師個人的特殊才能,提高他們的 教學效果。(1)特點:采取兩名或者兩名以上的教師合作施教,形成”互補性的結構。莁( 2)特征:教學組可以分成大足和小組兩種,大教學組又5-6 名教師組成,小教學組由 3 名教師組成;小組組長和高級教師主持教學組的工作并負責盛大可,其他教師負責小班或小組教學、討論和個別指導;在教學組中,教師按課 業(yè)需要和個人專長倫理進行教學。葿(3)優(yōu)點: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教師的人才資源的優(yōu)化組合方式,有利于教師間相互學習,交流提高。肇 4、合作學習:在班級中學生群體的組織形式有三種,合作的、競爭的、不相干的。群體合作分組結構應該成為課堂 教學組織形式

14、的主要特征。薃(1)特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任務分割,結果整合;個人計算成績,小組合計總分;公平競賽,合理比較;分 配角色,分享領導。螁三、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 -班級教學(根據(jù)年齡或學習程度,把學生編成有固定人數(shù)的班級,由教師按照加血計 劃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內容和時數(shù)并按課程表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羇(一)基本特征:以“班”為人員單位,按照年齡和只是水平分別編成固定的班級,同一個教學班學生的年齡和學習 程度大致相同;以“課時”為單位;以“課”為活動單位,保證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袆(二)班級教學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蚃 1、優(yōu)點:能大規(guī)模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能保證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保證教師發(fā)揮主導

15、作用;固定的班級人數(shù) 和統(tǒng)一的時間單位,有利于學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學的內容和進度并加強教學管理,從而贏得教學的高速度;學生可與 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多向交流;在實現(xiàn)教學任務上比較全面,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膂 2、局限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一定的影響,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做主;實踐性不強,學生動手機會少;學生的 學習主要是接受現(xiàn)成的知識成果;面向全班同學,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學內容、時間程序化哦; “課有時間限制,完 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認為的分割;缺乏真正的集體性。蠆(三)班級教學中課的類型和結構薅 1、課的類型,即課的分類。 ( 1)根據(jù)教學的任務劃分:傳授新知識課(新授課)、鞏固知識課(鞏

16、固課) 、培養(yǎng)技能技巧課(技能課) 、檢查知識課(檢查課) ;一節(jié)課所完成的任務數(shù):單一課和綜合課。蚃(2)根據(jù)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劃分: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當堂理解、當堂消化、初步鞏固(荿2、課的結構:是指一節(jié)課包含哪些組成部分以及各組成部分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肇課的基本結構包括:(1)組織教學,是保證課內師生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貫穿于一堂課的始終。目的:使學生對上課做好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2)檢查復習,口頭的、書面的、實踐性的。3)學習新教材( 4)鞏固新教材:5)布置課外作業(yè)。莄(四)上 課的基本程序和步驟:螂教學工作以上課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備課上課 布置課外作業(yè) 課

17、堂教學效果測評1、2、 螀備課:上好課的先決條件。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考慮教法3、4、 蝿上課: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一堂好課的基本特征: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恰當;組織得好;積極性高。5、6、 莇布置課外作業(yè)7、8、 袂課堂教學效果的測評:測評學生的學習效果;分析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膁第三節(jié) 教學評價一、二、芇概念 ;是指根據(jù)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的過程。三、四、膆功能:診斷教學問題;提供反饋信息;調控教學方向;檢驗教學效果五、六、羂基本類型(一)(二)薂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不同,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1、2、 罿診斷性評價 :在學期開始或一個

18、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而進行的評價 羅功能: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程度;決定對學生的適當安置;辨別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3、4、 肂形成性評價 :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羃功能:改進學生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定步;強化學生的學習;給教師提供反饋。5、6、 蒆總結性評價 :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終結性評價“羈功能: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證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確定學生在后繼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起點;預言學生在 后繼教學活動中成功的可能性;為制定新的教學目標提供依據(jù)。(三)(四)膂根據(jù)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準不同,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1、2、 聿相對性評價: “常模參照性評價,學生之間的差異。甄選性強,適用于選拔人才、分類排隊的依據(jù)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