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概論2012年3月2日1功利“國考” 每年一度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由于人數(shù)眾多、競爭慘烈、備受矚目而被習慣性簡稱為“國考”。 2012年國考通過資格審查人數(shù)達110余萬人,總競爭比例為62:1。競爭最激烈的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一職位,招錄比達3619:1。 相對于2011年,無論是報考總人數(shù)還是單個職位熱度,2012年國考首次實現(xiàn)“雙降”。 首先,從總體報考人數(shù)上講,仍呈現(xiàn)出百萬大軍過獨木橋的慘烈局面。這說明,公務員職位的收入穩(wěn)定、福利優(yōu)渥仍充滿巨大誘惑。而總體競爭比例的下降,最大可能是由于更多人面對激烈的PK自覺地知難而退。與其說這意味著理性,不如說是一種無奈。 真正理性卻體現(xiàn)在
2、報名者的意愿中。2比如中央黨群機關平均職位競爭比例最高,為131:1。這說明,位于京城、單位級別高、福利待遇優(yōu)越的職位仍受青睞。其中有實權的職位受歡迎,清水衙門遭冷遇。 相應地,來自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職位受青睞,而西部邊遠地區(qū)普遍遇到“招公難”。很多報考者只看結果誰待遇牛,錢途好報考誰。3作為人民公仆的預備隊,報考者本應顯露出黨員干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情懷,集中爭奪那些壓力大、待遇差的艱苦職位。遺憾的是,他們卻集體決絕地作出相反的選擇假如最終有幸勝選,這樣的人充實到未來的公仆隊伍中豈不堪憂? 其背后是全社會功利擇業(yè)的一次集中彩排。也就是說,不少人擇業(yè)不是首先因為理想、志趣、特長,而是為了達成赤裸
3、裸物質和權力欲望的滿足。這在商業(yè)組織尚可以在守法的前提下得到理解,而對于從事社會管理工作的政府公務員一種從事高層次公益工作的人,僅僅抱著這樣的目的報考則很危險。 之所以如此,有報考者個人素質境界等主觀因素,也有社會信仰缺失、價值迷失等客觀原因,當然還有轉型期體制沉疴的助推,更有個別官員貪腐帶來的逆向示范。 如此赤裸的功利選擇,只能促使選拔者在日后的遴選中慎之又慎,千萬別忘“德才兼?zhèn)洌伦譃橄取薄?第一節(jié)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概念 國家在考錄公務員時,設置了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這一筆試公共科目,以考查應試者是否具有適應職位要求的一般素質和能力。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 (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
4、ptitude Test ,簡稱AAT)和智力測驗一樣,屬于心理測驗的范疇。它用來測試應試者與擬任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考查應試者從事公務員工作所必須具備的一般潛能的一種職業(yè)能力測試。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明確以下幾個概念: 5一、知識、技能和能力 知識是指一個人對事實、理論、系統(tǒng)、慣例、規(guī)則和其他一些與工作有關的信息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包括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技能是指掌握和運用專門技術、技巧的能力。常常體現(xiàn)為一個人完成一定任務或工作的熟練程度。它是一種需要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形成的操作能力,是體能和智能的綜合體現(xiàn)。 能力是指個人當時已經具備而不需要再進一步訓練的能完成某項任務或勝任某項工
5、作的素質。素質決定能力,能力反映素質,這種反映素質的能力可以由先天因素決定,也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和實踐得到。 6二、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 公務員錄用考試把行政職業(yè)能力的測驗和評價作為一個主要方面,有利于測試那些沒有從事過行政工作的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能及其差異。避免“高分低能”現(xiàn)象在選人過程中出現(xiàn),從而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性。 那么,什么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呢?所謂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指專門用于測查與行政職業(yè)有關的一系列心理潛能的一種標準化考試。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測驗,也不同于行政職業(yè)公共基礎知識或具體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測驗,它主要是通過測試一系列心理潛能,預測考生在行政職業(yè)領域內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6、。7第一個層次能力測驗。首先,這是一個能力測驗。測驗的是什么性質的能力呢?這個能力比較特殊,它不像考駕照時的路考,不像計算機考試中的上機操作,也不像鉗工、電焊工的現(xiàn)場PK,它的重點不是考查你現(xiàn)實的能力,它要考查的是你從事基層工作的潛能,或者說是素質,是考查你能力提升的空間有多大,基礎如何。了解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它告訴我們考試不僅僅是書面知識的考查,同樣還是潛能、能力和素質的測評,紙上印著的那些題目只是一個載體,一個橋梁而已。由此出發(fā)可以得出,備考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一個最根本的認識思維第一。不要一看到數(shù)學題就列方程,看到一個題目就問自己有沒有學過這個知識,學過的就按課本上講的做上,沒學過的隨便蒙
7、上一個答案選項。應試者要學會用思維去得分而不是用知識儲備去得分。8 這一點清楚了,整個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剩下的兩個層次就比較容易了。第二個層次職業(yè)能力測驗。也就是說這種測驗考查的能力是一種潛能,但不是泛泛的潛能,不是會不會左叉右刀吃必勝客、西餐的潛能,也不是天冷了知不知道穿波司登的潛能,而是適合不適合從事基層工作的潛能。這樣這種潛能就不再那么寬泛而具體了很多,如果要讓它再具體點就到了第三個層次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到這里不用解釋相信聰明的讀者也知道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什么了,咱們不用專家和學者的話解釋,用自己的話來說就可以。顧名思義,所謂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就是考查某個人是不是具有從事基層工作這個“職
8、業(yè)”的“能力”,當然,這個能力主要是一種潛能和素質。9行政職業(yè)能力,是指經過適當?shù)膶W習、訓練或被置于適當環(huán)境下完成某項行政管理任務的可能性或潛力。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測試內容以文字、圖形、數(shù)表三種形式出現(xiàn),一律采用客觀性試題。在作答要求上,其與現(xiàn)行標準化考試的作答方式無異。但有兩點需要說明:首先,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有嚴格的時限要求,考生在120分鐘內不僅要閱讀大量的材料,還需要回答大約130道試題,一道題平均作答時間不到1分鐘,在規(guī)定時間內考生答不完全部的試題是常有的現(xiàn)象,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其次,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作答要求思維反應敏捷,讀完題目內容就應準確領會題意,并立即作出選擇判斷。 10第二節(jié)行
9、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作用和地位 一、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作用 1. 通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說明應考人員已經具備了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對公務員的最低限度要求。所以,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通常還要和其他考試和測評手段一起配合使用,相互補充。對行政職業(yè)能力的考試得分,一般規(guī)定有一個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可將得分與其他方面的評價結果綜合考慮;低于此限度的則不能被錄用,也就是說,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具有否決權。 112. 對用人部門來說,行政職業(yè)能力考試可以作為早期篩選的一種測驗手段來使用。行政職業(yè)能力考試實行團體性測驗,全部采用客觀性試題,可以使用機器
10、閱卷,能夠較快地在一定標準下篩選淘汰不具備條件的人員。經過行政職業(yè)能力考試篩選以后,那些不具備基本能力素質的人就可以不進入后面更加復雜的評價程序,從而節(jié)省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3. 通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這一關,人事部門能夠了解考生從事行政工作的潛能與差異,能夠有效地避免選人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高分低能現(xiàn)象,提高選人用人的準確率,從而達到“人適其職,職得其人”的目的。 124.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試客觀性強,因而在評估過程中不會產生因人而異的不公平現(xiàn)象,在我國錄用考試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有利于克服選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抵制不正之風。 5. 行政職業(yè)能力考試有利于提高錄用考試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權威性。
11、這類考試試題是由人事部組織有關專家精心研制的,原理科學,材料全面,施測嚴密,結果客觀,因而有利于提高錄用考試的科學性、嚴肅性、權威性。 6. 隨著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不斷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地發(fā)展,將來很可能用測量學和統(tǒng)計學等方法,建立起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成績和一定的學歷水平之間的對應關系,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成績作為同等學力的認定標準來使用。 13二、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在錄用考試總體設計中的位置 14通過上圖的圖示,我們知道,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是公務員錄用考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他各環(huán)節(jié)雖能在錄用考試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畢竟不能給用人單位提供全部的信息,因此,只有通過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才能知道考生
12、在行政職業(yè)方面是否具有發(fā)展前途,才能避免在招考公務員中錄取“高分低能”不能適應行政職業(yè)要求的人員。 15三、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什么呢?可能每個人都知道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查的五個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沒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考查這五大類型的題目,但這是表面的,前面已經說過了,這些題目只是載體,是橋梁而已,用哲學上的一句話來說,我們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為什么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要考這五大類型,是命題者腦子一熱隨意定的嗎?為什么不考分辨油鹽醬醋或者分辨東南西北呢?思考明白了這個問題你會更深地理解這五大類型只是載體和橋梁而不是根本,它們的被選擇不是偶然的,而是由行
13、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性質來決定的,所謂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什么和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什么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16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是對某個人具備不具備從事基層工作這個“職業(yè)”的“能力”的一種“測驗”,所以,它一定要考查“能力”,并且這個能力還一定要和基層工作這個“職業(yè)”有關。和行政這個職業(yè)有關的能力最基礎的就必須是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數(shù)量方面的能力等,現(xiàn)實一點的能力就是一般應知應會的法律基礎知識,包括農村基層法律法規(guī)知識。對這些能力的考查要通過合適的形式來實現(xiàn),經過理論和實踐上不斷的探索,比較合適的形式被創(chuàng)造、完善并逐漸固定下來,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
14、驗五大類型的題目。這就是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考這五大類題目的原因,因為它要考查和行政這個職業(yè)有關的能力,所以它就不能考查分辨油鹽醬醋或者分辨東南西北,很明顯,前者是和廚師這個職業(yè)有關的能力,而后者是和飛行員這個職業(yè)有關的能力。17這里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這些題目既然是形式,那么形式肯定是會不斷發(fā)展、變化、進步的,所以,各種類型的題目總是在不斷的調整。但無論怎么調整,決定形式的那些“能力”卻是不變的,不管形式如何變化,都是圍繞“能力”在變化,都是為了更好地測查“能力”而變化,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不被形式所迷惑,就能夠圍繞著“能力”下工夫,以不變應萬變。18第三節(jié)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 19把數(shù)量
15、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資料分析這五個方面作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的內容,是因為它們是行政職業(yè)能力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便于實際測查的內容。只有當這些基本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并得到一定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支持后,才能形成綜合判斷、組織與人際協(xié)調能力以及資料分析能力等較高層次的職業(yè)能力。這五種能力僅體現(xiàn)了對國家公務員最低限度的要求,并不代表行政職業(yè)能力的所有方面。20一、數(shù)量關系 數(shù)量關系測驗含有速度與難度測驗的雙重性質。在速度方面要求應試者反應靈活,思維敏捷;在難度方面該測驗涉及的知識和所用材料一般不會超過高中范圍,甚至多數(shù)是小學或初中水平的一般的數(shù)學知識,以此為媒介,考查應試者對規(guī)律
16、的發(fā)現(xiàn)、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數(shù)量關系一般有兩種類型的題目。第一種題型:數(shù)字推理。給你一個數(shù)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你仔細觀察這個數(shù)列各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最合適、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shù)列的排列規(guī)律。 21例題:1, 2, 4, 7, ( ), 16A9 B10 C11 D12 解答:這一數(shù)列的排列規(guī)律是相鄰兩項之差構成一個等差數(shù)列1,2,3,4,5,故空缺項應為11。正確答案為C。第二種題型:數(shù)學運算。主要考察解決四則運算問題的能力。在這種題型中,每道試題中呈現(xiàn)一道算術式子,或者是表述數(shù)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準確地
17、計算出答案。例題:若每隔一米遠栽一棵樹,問在123米的道路上共栽多少棵樹?A121 B122 C123 D124解答:要考慮到起點和終點兩處都要栽樹,共124棵樹,所以答案為D。22【例1】 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 B.279 C.164 D.163【解析】 答案為D。通過考察數(shù)字排列的特征,我們會發(fā)現(xiàn),第一個數(shù)較大,第二個數(shù)較小,第三個數(shù)較大,第四個數(shù)較小也就是說,奇數(shù)項的都是大數(shù)、而偶數(shù)項的都是小數(shù)??梢耘袛?,這是兩項數(shù)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排列方式。這類題目中,規(guī)律不能在鄰項之間尋找,而必須在隔項中尋找。我們可以看出,奇數(shù)項是一種等
18、差數(shù)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數(shù)項也是一個等差數(shù)列,所以括號中的數(shù)應為1685163。順便說一下,該題中的兩個數(shù)列都是以等差數(shù)列的規(guī)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題目中兩個數(shù)列是按不同規(guī)律排列的,不過題目的實質沒有變化。23例2.數(shù)學運算【例2】 425683544828的值是( )。A.2488 B.2486 C.2484 D.2480【解析】 答案為D。在四則運算中,如果幾個數(shù)的數(shù)值較大,又似乎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可以先利用個位進行運算得到尾數(shù),再與選項中的尾數(shù)進行對比,如果有唯一的對應項,就可立即找到答案。如果對應項不惟一,再進行按部就班的筆算也不遲。該題中各項的個位數(shù)相加=534+820,尾數(shù)為0,4個選項
19、中只有一個尾數(shù)也為0,故正確選項為D?!纠?】 有一只青蛙在井底,每天爬上4米,又滑下3米,這井有9米深,那么它爬上這口井一共需要多少天?( )A.2 B.6 C.4 D.7【解析】 這是一道跳井類型的問題,在答題時有人還誤認為每天爬上4米后又滑3米,兩者之間的差額就是每天能爬上去的量,這樣一算,井有9米深,共需要9天。但這是一個錯誤,因為青蛙爬到5米之后,后一天再爬上4米的話,就可以到井口了,所以一共需要6天,即答案為B。在解這種類型的題目時,應該畫一個初步的解析圖,這有利于對題目的正確地理解和解答。 24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所給的文字資料
20、較長,主要是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正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正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主要涉及到詞語運用、句子表達、閱讀理解與運用等文字方面。其題型一般有三種。第一種題型:選詞填空及詞語替換。1、選詞填空,這種題型先呈現(xiàn)一個句子,在某些關鍵詞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從題后所給的四個詞中選出一個詞填入句中,從而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最準確、最連貫、最完整。2、詞語替換,即給定一個完整的句子,在該句子里比較重要的一個詞下面劃一條橫線。要求考生從四個同義詞或近義詞的選項中選出一個合適的詞替換題干中橫線上的詞,但替換后句子的意思不變
21、。無論是選詞填空還是詞語替換,做好這兩種詞語表達題的關鍵在于考生頭腦中應當擁有大量熟悉的詞匯。主要做到:25(1)找到語感??忌诳紙錾?,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而準確地把握整個句子試圖表達的意思,這就要求考生有較好的語感。在平時,語感主要靠誦讀而獲得,在考場上就不能朗讀了,主要是靠默讀而找到的。在無法確定的情況下,可將每個詞都放到空格里去嘗試一下,默念一遍,看哪個詞更通順、更自然,則選擇該詞。如果一個詞放到空格里后,讀著繞口、生硬,便不能選擇該詞。只有如此,才能做好選詞填空題。(2)把握詞義??忌诳紙錾?,需在平時把握詞義訓練的基礎上,準確區(qū)分同義詞或近義詞的含義,即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的含義,
22、如教室與課堂就是一對同義詞,尊敬與尊重就是一對近義詞。如果四個選項中,有三個選項的意思比較接近,另外一個詞義比較突出一些,在這種情況下,當只需一個選項時,那就要選突出的這一項了。當然,當四個選項有各自的含義時,那該題的難度就較大了。但在掌握每個詞的詞義之后,找出正確答案也是不難做到的。總之,做詞語替換時,替換之后的句意與原句意要一致,同時,替換的詞在整個句子中要協(xié)調,要符合原句語意。只有如此,才能做好詞語替換。26例題1: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 )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濕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A厚厚B層層 C微微 D濃濃解答:語境材料中交代了“薄陰的
23、天氣”,據(jù)此可排除“厚厚”和“濃濃”兩項,“層層”和“微微”都適合,但“層層”的云與“在我們頭頂上流著”不太合適。所以答案為C。27例題2.“詩是不可譯的,中國古典詩歌更是不可譯的?!睈酆霉诺湓姼璧闹袊?,包括不少作家、學者、翻譯家嘗嘗如是說,語氣中帶著七分_ 三分_ 。然而,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翻譯。中國古典詩歌如何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A.自豪 遺憾 B.無奈 悲傷 C.感傷 埋怨 D.驕傲 慚愧 【解析】翻譯家們的話是“詩是不可譯的,中國古典詩歌更是不可譯的”,這句話所帶的情感顯然與慚愧無關,所以排除D項。空格后有“然而”兩個字,表明“七分”與“三分”
24、應當是近乎矛盾的兩種情感,所以排除B、C兩項,因為無奈和悲傷、感傷和埋怨都屬于比較悲觀的情感,不屬于近乎矛盾的。所以答案為A項。 28例1:老張是一個非常(詼諧)的人。只要有他在,大家總是樂呵呵的。 A動人 B和諧 c風趣 D可愛 【剖析】 句中的“詼諧”一詞主要是指老張這個人說話幽默,與“風趣”是同義詞,因此兩個詞語可以互相替換。例2:為了查清事實真相,掌握第一手材料,記者們又連夜(采訪)了幾位知情者。 A。拜訪 B尋訪 C訪問 D走訪 【剖析】 幾個選項中都有“訪問”的意思,但只有“走訪”更符合原句中“采訪”的原義,所以比較理想的答案是D。例3:領導的心理是想讓人(尊重)他,特別是在一些大
25、眾場合,領導者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 A崇拜 B敬仰 C佩服 D尊敬 【剖析】 在四個選項中,“崇拜”和“佩服”都不恰當,“敬仰”又有些太夸張,只有“尊敬”和“尊重”的意思最接近。 29第二種題型:語句表達。主要考察考生對語氣、語序、語法結構等在言語表達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語句表達比詞語表達對考生在語言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等方面的要求還高。語句表達主要有四種題型:(1)病句判斷。即從給出的四句話中讓考生挑出有語病的一句來,或者要求從四句話中選出沒有語病的一句來。有語病的一句,有的用詞錯誤,有的是語法錯誤,有的是修辭錯誤,有的是邏輯錯誤等。(2)歧義辨析。要求考生在準確把握四個選項和整個句子意思的基
26、礎上,找出有歧義的一句或沒有歧義的一句來。一個句子之所以會產生歧義,有的是由于詞義不明確,有的是由于層次不清,有的是由于語意關系模糊,即一句話既可以這樣理解,又可以那樣理解。30(3)長句判斷。即先給出一個難度較大的長句,然后針對句子提出問題,要求考生對四個選項進行選擇,以便正確回答所提的問題。(4)選句填空。這是近兩年才出現(xiàn)的語句表達題型。在一段短文中,留下一處空格,讓考生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即一個句子,填到空格處,從而使整段短文的結構更合理,或是把一個復句補充完整,或是把一個段落補充完整等。無論是病句判斷、歧義判斷,還是長句判斷或選句填空,都需要熟悉基本的語法知識,依語法知識對句子進
27、行分析。重點檢查句子成分是否殘缺、搭配是否恰當、次序是否合理、修飾成分運用得是否得當?shù)?。同時,還要注意語感,注重語意表達的準確性。此外,要注意新題型的出題規(guī)律和解題方法,在語句表達題目中,往往有一個或者是幾個選項后面沒有文字,這就要求考生到短文的相關部分去尋找。 31例題:從下列所給出的四個句子中找出一個有歧義的句子來:A他曾經密切地注意電學方面各種發(fā)現(xiàn)的發(fā)展情況。B小王請求組織上允許自己到這兒參加工作。C他曾經看見兩位虎頭虎腦的青年從這個桃園茶社里慢慢地走出來。D孩子們很喜歡離休干部李大伯,一來到這里就有說有笑,十分高興。解答:答案D中“一來到這里就有說有笑”,可以理解為是孩子們,也可以理解
28、為是李大伯,有歧義。所以答案為D。32例:秋風乍起,我獨自徘徊于空曠的街頭,忽地感到一陣無奈、無助 。 。秋風秋雨愁煞人,遠方的漂泊者在這個季節(jié)是格外地思鄉(xiāng)、分外地凄愴。鮮艷的紅葉竟沒有任何火熱的感觸,只是讓人更覺出秋的悲涼。我的心間仿佛掠過一陣秋風,撒上一層秋雨,整個心都在抽搐、都在顫抖,再抬頭時,淚水終于模糊了那片紅色。橫線處應當填入的句子是( )。A.細雨不經意間滴落在額頭,沾濕了飄飄的劉海B.枯萎的黃葉在風中翻舞,挑起我游子的情懷C.身旁的灌木瑟瑟地抖動,似乎也有感于秋的無情D.抬頭望向遠處,斑駁的樹干沒有了綠葉的掩飾,更加寂寞、凄楚【答案及解析】 A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各句之間邏輯關
29、系的敏感程度。文章的關鍵之處在“秋風秋雨愁煞人”和“我的心間仿佛掠過一陣秋風,撒上一層秋雨”,文章開頭“秋風乍起”,是對風的描述,所以接下來的橫線處應當是對“秋雨”的描寫,故選A。 33第三種題型:閱讀理解。閱讀理解考查考生的以下能力:對語言文字與短文及短文章的綜合分析能力;對詞語一般意思和特定意思的理解;對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能力。常見的主要有兩種題型:(1)短文閱讀。一是給出一段短文,讓考生判斷該短文的主題或中心思想、主要論點或觀點等;二是給出一段短文,讓考生總結出短文的主要內容或主要意思、基本內容或主要說明的問題等。(2)短文章閱讀。這是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理解與分析能力,包
30、括對文章語句的一般意義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文章中復雜概念和觀點的理解,對文章中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有諸多因素影響下比較準確地辨明字詞句義,準確地篩選并吸收信息。在閱讀短文或短文章的過程中,考生應充分運用自己的言語知識和寫作經驗,對有關資料的語法、語義及修辭所提供的線索進行一定的分析、綜合與推理。因此,要求考生在閱讀文與短文章過程中,掌握關鍵詞語、關鍵語句和關鍵段落,以提高對資料的概括能力,達到把握資料作者的寫作動機的目的。同時,閱讀理解的資料,往往取自最新近出版的報章雜志,文中引用了不少新的專業(yè)術語,所以,考生平時要經常瀏覽報刊。34例題:有些炎癥,西藥能治,中藥照樣能治。中藥不僅能與一
31、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對這段話的最準確復述是:A治療某些炎癥,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中藥比西藥更好。B治療某些炎癥,中藥和西藥一樣好。C治療某些炎癥,中藥和西藥都可以使用。D治療某些炎癥,西藥的作用比中藥差得多。解答:通過閱讀短文,比較四個選項,可以判斷A是正確答案。35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有這樣一種假說:冬眠是一種高度發(fā)達的機能。冬眠的哺乳動物雖然與人類一樣都是溫血動物,但是它們在更寬范圍的調節(jié)性上獲得了進化,例如在體溫調節(jié)上,就比非冬眠動物要強。傳統(tǒng)認為,哺乳動物冬眠的奧秘在于心臟。無論冬眠動物,還是非冬眠動物,甚至人類,其心臟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當鈣離子流進心臟的
32、細胞時,就引起心臟收縮;當鈣離子隨即排出細胞時,心臟又開始舒張。但是隨著溫度的降低,非冬眠動物的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明顯降低,從而使心臟的舒張越來越困難,最后導致死亡;而此時冬眠動物的心臟細胞則完全與此相反。因此心臟細胞調節(jié)鈣離子濃度的機制,是冬眠時心臟正?;顒拥年P鍵所在。后來的研究證實,心臟細胞的這種變化還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學家們推測冬眠最終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基因控制的。然而,人們卻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遺傳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種特殊的蛋白質HP。HP只能在冬眠動物身上找到,并與冬眠同步出現(xiàn)。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人類身上
33、也能找到類似冬眠的現(xiàn)象嗎?人類也可能冬眠嗎?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時也有體溫降低、心跳放慢的現(xiàn)象,這在性質上與冬眠相似。而身體碩大的熊的冬眠,為實現(xiàn)人類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為線索,也許能重新認識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遺傳基因得以破譯,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這樣,人類就能把自身的代謝控制到最低極限,從而有利于癌癥等疾病的長期治療、未來的宇宙旅行等。361.本文的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種假說,對這種假說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物種進化的過程中,某些哺乳動物在調節(jié)性上獲得了進化,從而具備了冬眠的功能B.比較起人類來,冬眠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范圍里發(fā)生了變化C.冬眠的哺乳動物比起人類來具
34、有更強的體溫調節(jié)機制D.冬眠的哺乳動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動物之間的區(qū)別并不在于體溫是否可以調節(jié)2.按照傳統(tǒng)的看法,下列對動物冬眠時心臟工作原理的解說,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隨著溫度的降低,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也相應提高B. 當心臟收縮時,鈣離子就流進心臟細胞;當心臟舒張時,鈣離子就從心臟細胞中排出C. 即使在低溫條件下,心臟仍能保持在非低溫條件下收縮和舒張的原狀不變D. 心臟細胞排除鈣離子的能力明顯增強,從而使心臟的收縮也隨之增強3.文中認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為這一觀點的根據(jù)的一項是( )A.科學家們推測冬眠最終是由冬眠動物體內的遺傳基因控制的B.HP是在冬眠動物
35、的血液中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C.HP不能在非冬眠動物體內找到,而它的出現(xiàn)周期,又跟冬眠動物的冬眠周期相同D.在發(fā)現(xiàn)HP之前,人們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動物體內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4.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冬眠只是冬眠動物的一種機能,但是從人類治療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來看,研究人的冬眠還是有重大意義的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體內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傳統(tǒng)解釋令人懷疑C.人在睡眠時體溫降低,心跳放慢,對研究人類實現(xiàn)冬眠有重要的啟示D.身體碩大的熊冬眠的遺傳基因一旦得以破譯,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實現(xiàn)37【解析】1.B 2.A 3.D 4.B問題1考察的是考生對關鍵語句的理解,很顯然
36、,“在更寬范圍的調節(jié)性上獲得了進化”,并非指哺乳動物“發(fā)生變化”,故B項符合題意。至于D項,表述是正確的,冬眠動物與非冬眠動物都可以調節(jié)體溫,只不過非冬眠動物調節(jié)體溫的能力要強一些。從后文中“人在睡眠時也有體溫降低、心跳放慢的現(xiàn)象”這句話,也可確定這句話不存在錯誤。解答問題2時,主要是應注意題干中“動物冬眠時心臟工作原理”這一限制條件。問題3中的A、B、C三項所表述的意思,都能夠在文章中找到根據(jù),至于D項,可從邏輯推理上予以否定,即其不能作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一觀點的證據(jù)。 問題4著眼于考察考生對作者寫作意圖與目的把握,顯然,B項不是作者寫作該文的目的所在。 38例. 一位年輕的
37、西方外交官在訪問中國時,問了一個最后令他自己尷尬的問題:東方人怎么如此令人費解。中國官員笑了笑,然后溫和地回答他:就西方人的缺乏觀察力而言,他們的民族才是令人費解的。中國官員的意思是( )。A.不僅中國人,所有東方人都是令人費解的B.大多數(shù)西方人都不能理解中國文化C.人們沒有觀察到的東西也許是因為觀察的粗淺,而不是事物本身的隱晦D.自從西方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許多中國人逐漸不信任美國人【答案及解析】 C 本題可用排除法。從文意可知:中國官員的話不可能贊同西方外交官的觀點,所以A項不對。中國官員是用“西方人”回應西方外交官的“東方人”,B項有局限,所以也不對,而D項顯然與話題無關。故選C。 39
38、三、判斷推理判斷推理是測查應試者邏輯判斷推理能力的一種測驗形式。判斷推理是人類智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強弱反映一個人對事物實質及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認識能力的高低。國家公務員擔負著行政管理工作,面臨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十分復雜,要處理好這些復雜的關系,必須具備較強的判斷推理能力。判斷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詞語概念、事件關系和文字材料的認知、理解、比較、組合、演繹、綜合判斷等能力。其題型一般有l(wèi)五種。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要求考生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最符合規(guī)律的一個,替代題干中的問號,使該組圖形呈現(xiàn)出與前一組圖形一定的規(guī)律性。 40每道圖形推理題中包含兩套圖形,這兩套圖形具有某種相似性。就是說,兩套圖形具
39、有某種共同特征,也存在某種差異。在每題中,第一套圖形包括三個圖形,第二套圖形包括兩個圖形和一個問號。在這兩套圖形之外還有供選擇的四個圖形。考生應選出最適合取代問號的一個圖形。正確的答案不僅使兩套圖形表現(xiàn)出一致的規(guī)律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應使第二套圖形也表現(xiàn)出自己的特征。解答圖形推理題時,首先要對第一套圖形中的三個圖形進行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尤其要注意第三個圖形與第二個圖形的差異。因為這種差異與你要找的問號處的圖形與第二套圖形中第二個圖形間的差異有比較直接的關系。然后再比較第一套圖形與第二套圖形在“形”上的差異。用第一套圖形的變化規(guī)律和第二套圖形的“形”的組合就是問號處所需的圖形
40、。圖形推理中所用的圖形主要是點、線、面及其組合。 41例題【解析】答案為C。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一行或一列為一組,每組圖形都包含了6個元素,且每個圖形中的小元素都不同,且都不重復出現(xiàn)。根據(jù)正方形中線的格局可以很容易地排除B、D兩項。因此,正確*為C。42【解析】答案為A。經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行圖從右往左依次減少一個黑點。43 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解析】本題的規(guī)律為:第一個圖形中有三個三角形,第二個圖形為四個三角形,以此類推,則第六個圖形當有8個三角形,只有A項符合。 44第二種題型:演繹推理(邏輯判斷)。這種題型考察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41、題目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據(jù)這段陳述,回答后面的若干問題。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例題:售價2元500克的洗潔精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沒有除臭劑,另一種加有除臭劑。盡管兩種洗潔精的效果相同,但沒加除臭劑的洗潔精在持久時間方面明顯不如加有除臭劑的洗潔精。因此后者:A味道更好聞些。B比其他公司的產品效果好。C具有添加劑。D從長遠來看更便宜。解答:從陳述來看,文中沒有提到各公司產品的比較問題,售價都是2元500克,所以,B、D兩項可以排除。文中也沒有提到兩種洗潔精中放不放添加劑的問題,故C選項也應排除。因此,A是正
42、確答案。45【例2】 小王、小劉、小張參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議論。小王說:“我肯定考上重點大學?!毙⒄f:“重點大學我是考不上了?!毙堈f:“要是不論重點不重點,我考上肯定沒問題?!卑l(fā)榜結果表明,三人中考取重點大學、一般大學和沒考上大學的各有一個,并且他們三個人的預言只有一個人是對的,另外兩個人的預言都同事實恰好相反??梢姡篈.王沒考上,小劉考上一般大學,小張考上重點大學B.王考上一般大學,小劉沒考上,小張考上重點大學C.王沒考上,小劉考上重點大學,小張考上一般大學D.王考上一般大學,小劉考上重點大學,小張沒考上【解析】 要做好這種題,就要先分析好情況。根據(jù)題中的條件,我們知道只有一個
43、人的預言是對的,另外兩個人的預言與現(xiàn)實是相反的。先假定小王的預言是正確的,那么可以得到小王和小劉都考上了重點大學,這與題中的陳述是相矛盾的;再假定小劉的預言是正確的,則依次可以推知小張沒考上,小劉和小王都考上了一般大學,這與題中的陳述也是相矛盾的;最后我們假設小張的預言是正確的,則依次可以推知小劉考上了重點大學,小王沒考上,小張考上了一般大學,這與題中的各個條件都是不相矛盾的。正確的答案應該選C。46例3甲乙丙丁四人的車分別為白色、鋃色、藍色和紅色。在問到他們各自車的顏色時,甲說:“乙的車不是白色?!币艺f:“丙的車是紅色的?!北f:“丁的車不是藍色的?!倍≌f:“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
44、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比绻≌f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車是白色的,乙的車是銀色的 B.乙的車是藍色的,丙的車是紅色的 C.丙的車是白色的,丁的車是藍色的 D.丁的車是銀色的,甲的車是紅色的 【解析】這是一道話語真?zhèn)晤},丁提到只有紅色車主說了實話,且只有一人。所以乙的話不可能是實話,否則乙、丙二人的車均為紅色,不符合文意。故而乙的話是假話,則丙的車不是紅色,那么丙說的也必是假話,那么丁的車是藍色的,只有甲說的是真話,甲的車是紅色的,乙的車既然不是白的,那就是銀的,丙的車是白的,所以答案為C項。47第三種題型,定義判斷。是考察應試者運用標準進行判斷的能力。在每一個問題
45、中,先給應試者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出一組事件或行為的例子,要求應試考生根據(jù)題干中給出的定義,從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題干給出的這個定義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解答定義判斷題時,應試者應從定義本身入手進行分析和判斷,不要憑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別是當試題的定義與自己頭腦中的定義之間存在差異時,應以題目中的定義為準。 做好定義判斷題的關鍵在于緊扣題目中給出的定義,尤其是定義中那些含有重要內涵的關鍵詞。作為一個概念的定義,其一般都是相當嚴密的,對于事件發(fā)生的前提條件、成立的必要條件以及最終的落腳點即中心語都會給出明確的界定,應試者在看到一個定義時首先就應
46、該標出這些關鍵詞,然后再閱讀下面給出的事例選項,對應看該事例是否符合定義中的規(guī)定。如果能夠區(qū)分開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則正確答案不難得到。 48【例】 代理:是代理人依據(jù)被代理人的委托,或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或有關單位的指定,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這種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情況不屬于代理行為的是( )A.張某與王某本是鄰居,后因發(fā)生民事糾紛而對簿公堂??紤]到自己對法律常識不太了解,王某請了一位律師請他全權代表自己出庭打這場官司。王某最終打贏了這場官司。B.六年級的小學生陳明受到社會無業(yè)人員的影響和教唆,整天尋釁滋事,偷雞摸狗,不務正業(yè)
47、。一次他在偷東西時被人發(fā)現(xiàn),物主下手過重,打得陳明雙腿骨折。其父母很生氣,立即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給予賠償。C.某社會混混在武漢以為國內某一名牌大學分校招生為名,騙取了大量學費,然后他卷起皮包逃跑了。D.張某是一正在服刑人員,其家中除了妻子之外沒有別的親屬。禍不單行的是,其妻子由于受到同村流氓的侮辱而上吊自殺。張某十分氣憤,要向法院提出起訴。于其正在服刑,家中又無其他人可以代訴,于是地方法院指定了一名律師代他打這場官司?!窘馕觥?先分析代理的定義,代理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委托代理,一種是法定代理,還有一種稱為是指定代理。代理行為必須在代理權限內實施,其后果由被代理人來承擔。我們先看題中的第一個事
48、例,王某請了一位律師,并授權他代自己打官司,這屬于是委托代理;第二個事例當中,陳明是一個六年級小學生,屬于未成年人,父母是其法定監(jiān)護人。在該事例中陳明的權益受到損害,其父母自然就成為其法定的代理人,替他討回公道。再看第四個事例,由于張某正在服刑,無人可以代他訴訟,因此法院為他指定了代理人,這屬于指定代理。而第三個事例中,無業(yè)人員與該名牌大學之間并無任何代理關系,這純屬于一種詐騙行為。題目的要求是要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不符合代理定義的,因此,該題的正確答案應該選C。 49例: 證實性偏見是指過于關注支持自己決策的信息。當我們在主觀上認為某種觀點正確的時候,往往傾向于尋找那些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信息
49、,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這一觀點的信息。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證實性偏見的是: A.小張前天夜里夢見自己的錢包被偷,昨天錢包真的被偷了;昨晚他又夢見自己被車撞,結果今天一整天沒敢出門 B.小張總覺得室友最近的表現(xiàn)很反常,好像出什么事了,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找小張詢問情況,證實了他的猜測,室友被牽扯進了一起盜竊案 C.自從小王產生辭職的念頭以后,總覺得經理處處刁難他,甚至看不起他,就連經理和他開個玩笑,都認為是對他的嘲笑 D.小林今年未考上重點大學,他明知是因為自己實力不夠,但他總是對同學說:“要不是考試前患了感冒,我肯定考得更好?!窘馕觥緼項小張只是做夢,并沒有什么主觀上的觀點。B項只是覺得反常,也
50、沒有傾向于哪一方面的明確觀點。D項雖然有觀點,但是并沒有尋找支持這一觀點的信息。所以答案是C項。50第四種題型,類比推理。這種題型是在題干中給出具有某種關系的兩個詞(詞組),要求應試者從四個備選 項中 選出一對,其間的關系與題干所給出的兩個詞(詞組)間的關系最為貼切或最為相似。題目考察的仍然是一種理解能力以及比較分析能力,因為類比推理測驗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不僅要求應試者有較好的思維能力,而且也要求應試者具備開闊的視野。所以,要想在此部分得到理想的成績,必須做到有相當?shù)闹R積累,然后再做適當?shù)木毩曇允煜み@種題型。這樣,在考試時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以提高效率。例題1:努力:成果(原因與結果)A、
51、生根:發(fā)芽 B、耕耘:收獲 C、城市:鄉(xiāng)村 D、原告:被告解析:此題題干中的兩個詞具有某種條件(或因果)關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說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這一關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確的答案B。例題2:花:花瓣(整體與其構成部分)A、香梨:黃梨 B、樹木:樹枝 C、家具:桌子 D、天山:高山解析:此題題干中的花與花瓣兩個詞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所以正確的答案是B 。選項B中的兩個詞之間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選項C兩個詞之間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選項D兩個詞之間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51【例3】 (2010年9月多省市聯(lián)考58)促銷利潤商場A. 游戲娛樂游樂園B. 美化綠化城市C.
52、 檢修安全鐵路部門D. 誠信美德人類【解析】 本題正確答案為C。商場進行促銷是為了獲取更多利潤;鐵路部門進行檢修是為了保障安全。與題干邏輯關系最相似的是C項。 【例4】骨骼 對于 ( ) 相當于 ( ) 對于房屋 A.人體 梁柱 B.上肢 窗戶 C.關節(jié) 鋼筋 D.肌肉 電梯 【解析】骨骼是人體的一部分,而且是起支撐作用的那部分;只有梁柱是在中房屋起支撐作用的一部分,所以答案為A項。52第五種題型,事件排序。事件排序題,主要考察考生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實的條件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每個問題中給出五個事件,每個事件是以簡短詞語或一句話表述的,接著給出的選項是表示五個事件的四種可能發(fā)生順序的四個數(shù)字序
53、列,讓考生選擇一種最合理、最合乎邏輯的事件排列順序。 題中給出的五個事件表述雖然簡單,但它表示一件事或一個對象演變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盡管沒有給出其他細節(jié),但五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是必然存在的。答題時,考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一般知識對事實作出必要的補充或假設,或作出合理的假設來填補缺欠的事件,然后按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需要注意的是,正確的答案要求以最少的假設來聯(lián)系和安排這五個事件的發(fā)生順序。在多數(shù)情況下,解題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確定某環(huán)節(jié)必為最先發(fā)生或最后發(fā)生,或者確定某兩個環(huán)節(jié)必前后發(fā)生,進而對選項進行排除。 另外,事件排序題的四個選項中也許沒有一個與你設計的最合理的順序相同,但其
54、中必有一個是相對合理的,因此注意不要鉆“牛角尖”,認為沒有正確選項。 53【例】 (1)考古學家買了一個古陶器 (2)一個古陶器被人發(fā)現(xiàn)(3)考古學家尋找一座古城堡 (4)古陶器被賣給小販(5)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古城堡A24135 B53421C12453 D52431【解析】 分析這五個事件,明確這五個事件是在描述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古城堡的過程,通過表述可知,考古學家是通過對古陶器的分析、鑒定而發(fā)現(xiàn)古城堡的,因此事件(1)(3)(5)之間的發(fā)生順序必為(1)(3)(5);而事件(1)又與事件(2)(4)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這三個事件描述了考古學家得到古陶器的過程,那么在這三個事件中,首先發(fā)生的應當是(2
55、)“一個古陶器被人發(fā)現(xiàn)”,進而古陶器才有可能進入“市場”,考古學家才可能買到它。因此,達五個事件的正確發(fā)生順序為:(2)一個古陶器被人發(fā)現(xiàn)(4)古陶器被賣給小販(1)考古學家買了一個古陶器(3)考古學家尋找一座古城堡(5)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城堡。 54例題: (1)店主生氣(2)小明得分 (3)玻璃被打破(4)孩子們玩棒球(5)孩子們四處奔逃A(1)(2)(3)(4)(5)B(5)(2)(4)(3)(1)C(4)(2)(3)(1)(5)D(3)(1)(2)(5)(4)解答:從五個事件來看,主要說明的是孩子們玩棒球把店玻璃打碎這一件事。按照這一事件發(fā)展的邏輯順序應該是先交待背景(4)孩子們玩棒
56、球(2)小明得分(3)玻璃被打破(1)店主生氣(5)孩子們四處奔逃。這一順序相對于其他順序而言是最合理的。所以答案為C。55四、常識判斷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識,用來考查應試者在這方面應知應會的最基本知識以及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 這類試題取材廣泛,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包羅萬象,對應試者不存在專業(yè)歧視??忌诙虝r間內提高常識判斷能力是很難的,重要的是在于平時的學習、觀察、思考和積累。常識測驗題沒有太多的解題技巧,主要靠平時的知識積累,靠平時的觀察和思考。答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仔細審題??忌鑼㈩}干看清楚,以理解題意。選擇答案
57、時,需將題干與選項聯(lián)系起來思考,選擇哪個選項要根據(jù)其是否符合題干的要求,而不是根據(jù)選項本身的含義是否正確。(2)排除干擾選項。由于四個選項中,干擾選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似真性,因此,在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將其排除,以防受其誘導而錯選。(3)注意題意要求。在四個選項中,有時會出現(xiàn)含義不正確的選項,但考生不能見此就盲目排除。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的是選擇含義正確的選項還是含義不正確的選項,有時就是要求考生選擇含義不正確選項的。(4)運用淘汰法做題。當考生對某道題不知該選哪一項時,不妨將四個選項分成兩類,一類是含義相近的,一類是含義特殊的。在選擇時,可將含義相近的三個選項排除,即淘汰,留下含義特殊的一項,
58、即所選的項。注意,這種方法是在掌握知識不足的特殊情況下方使用的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5)重視多選題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xiàn)。 56例:1996年,某理工院校對學生進行一篇1500字的文章測驗,44的學生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他57%的學生沒看過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理工院校學生素質差B.理工院校長期忽視人文素質教育C.文學作品看多了會影響學習D.國家教育部門不鼓勵理工科院校加強文科方面的教育【解答】 這道試題中所談到的現(xiàn)象也是我們平常生活中的普遍現(xiàn)象,但很少有人去追究其原因。這種關于社會現(xiàn)象分析原因的題目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但這種題比較靈活,具有一定
59、的可推理性,因而也不是很難。以此題為例,題中現(xiàn)象表明理工科院校學生文學素養(yǎng)較低。選項A說理工科學生素質差,顯然是不正確的;選項C說文學作品看多了會影響學習,先不說會不會影響學習,這里談的是看與不看的問題,而不是看多看少的問題,因此C也是不恰當?shù)?。再看D,國家教育部門不鼓勵理工科院校加強文科方面的教育,國家教育部門怎么會反對全面教育呢?只有B項是正確的,正是理工院校長期忽視人文素質教育導致了理工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貧乏。 57例:關于新中國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截止2008年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B.截止2008年底,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躍居世界第一 C.2008年
60、我國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不足40歲上升到70多歲 【解析】截止2008年底,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與德國。所以答案為B項。 例:根據(jù)食品安全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實施監(jiān)督的部門分別為質量監(jiān)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B.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在進行抽樣檢驗時,不需購買樣品 C.名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由食品生產經營者和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 D.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以對食品實施免檢 【解析】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質量監(jiān)督、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
- 關于管道疏通合同范本
- 別墅弱電智能合同范本
- 產品合同范本模板寫
- 農資代理合同范本
- 上海小時工外包合同范本
- 個人續(xù)簽合同范本
- 農村開發(fā)項目合同范本
- 寫電子產品合同范本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
- 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 中國食物成分表2020年權威完整改進版
- 【MOOC】影視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安全管理措施
- 高壓輸電線路質量、檢查、驗收培訓課件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重點思維每日一練小紙條
- 混合型頸椎病課件
- 國家安全教育教案分享
- 2024公共數(shù)據(jù)授權運營實施方案
- 5A護理模式在老年手術患者VTE防控中的應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