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議和諧語境下伊壁鳩魯倫理思想再詮釋論文關鍵詞伊壁鳩魯快樂自我和諧論文摘要伊壁鳩魯倫理思想的核心主張是追求過一種“肉體上無痛苦和精神上無紛擾的快樂生活。用我們當今的和諧話語來說,伊壁雞魯追求的就是人自身的和諧。而促進人自身的和諧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終價值歸宿,因為不管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最終的目的都在于保證人自身的和諧。在此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伊壁鳩普的倫理思想概括為自我和諧的快樂論。伊壁雞魯的倫理思想曾經風行于古代世界,經過了中世紀的寂靜后,近代以來又開場受到人們的關注。自培根以來的英國經歷論倫理學家根本上
2、都沿襲了伊壁鳩魯倫理學的原那么,18世紀的拉美特利、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人在倫理上都主張伊壁鳩魯原那么,19世紀興起的功利主義那么完全建立在快樂論原那么上,馬克思那么稱伊壁鳩魯為古代希臘最偉大的啟蒙運動者。伊壁鳩魯一生寫了三百多卷作品,可惜的是大部分作品沒有流傳下來,以致于有學者聲稱伊壁鳩魯的“現存著作和殘片可以在一個晚上通讀一遍。大概是由于伊壁鳩魯現存作品的不完好以及觀察視角的不同,人們關于伊壁雞魯倫理思想的解讀和評價一直以來存在許多差異。本文試圖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根底上,基于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時代背景,對伊壁鳩魯倫理思想做出和諧語境下的診釋。一、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伊壁雞魯
3、聲稱“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場和目的。因為我們認為幸福生活是我們天生的最高的善,我們的一切取舍都從快樂出發(fā);我們的最終目的乃是得到快樂,因此,伊壁雞魯的倫理學一般被稱為快樂主義倫理學。但是伊壁鳩魯的“快樂不同于昔勒尼學派的亞里斯提卜所強調的直接的肉體快樂感覺(可以稱之為享樂主義),他指出:“當我們說快樂是主要的善時,我們并不是指放縱者的快樂或肉體的快樂是指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梢哉f,伊壁鳩魯倫理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引導人們追求“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過一種簡單、平靜、能滿足根本生存要求的、節(jié)制的生活。關于“身體上的無痛苦與“靈魂上的無紛擾的關系,伊壁雞魯認為,肉體欲望的根本滿足是
4、根底,“假如抽掉了嗜欲的快樂,抽調了愛情的快樂以及聽覺與視覺的快樂,我就不知道我還怎么可以想象善,“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樂;哪怕是智慧和文化也必須推源于此。但同時,伊壁雞魯又強調,相對于肉體上的快樂,靈魂上的寧靜更加值得欲求,“不要因為任何東西而讓你失去靈魂的安寧。在這里,伊壁雞魯常常引起人們的誤解。有人執(zhí)著于伊壁鳩魯關于肉體快樂的強調,而將其歸為享樂主義者,如西塞羅和文德爾班。西塞羅曾批評說:“一種美德,卻要迎合感官上的快樂,它處于一種多么可悲的奴役狀態(tài)啊!而羅素卻著重于伊壁鳩魯對肉體欲望的限制,聲稱伊壁雞魯的哲學是一種“病弱者的哲學,指責他不敢去追求那冒險的幸福。關于肉體快樂和精神快樂
5、的關系,對于當代中國學人來說,已并非什么難題,但在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誕生之前,一直以來卻困擾著形形色色的哲學家們,典型的例子就是邊沁、密爾的功利主義對快樂所作的處理,他們所缺的是辯證的方法論。眾所周知,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直接來源于黑格爾。因此,在關于伊壁鳩魯快樂哲學的理解中,黑格爾的觀點最為準確和客觀:“伊壁鳩魯派的哲人沒有斯多葛派的哲人那么倔強,因為斯多葛派的哲人從獨立性這個思想出發(fā),這種獨立性一方面自我否認,一方面積極行動;伊壁鳩魯派相反,從存在這個思想出發(fā),這種思想比擬易于遷就,并不像那樣追求向外活動,而是追求安靜。它的目的是精神的(不動心)一種安寧,但是這種安寧不是通過魯鈍、而是通過最
6、高的精神修養(yǎng)而獲得的。伊壁鳩魯派哲學的內容,就它的整體、就它的目的說,是很高的。于伊壁雞魯在某一處對肉體快樂或精神快樂的極端強調,可能是為了論辯目的的需要,本意并非如此。從今天的觀點來看,伊壁鳩魯“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辯證精神,盡管是無意識的,馬克思給予其“古代希臘最偉大的啟蒙運動者的稱號應該算是恰當的。然而,怎樣才能過上這種無痛苦和無紛擾的快樂生活呢?這是伊壁雞魯著重要解決的問題。二、死亡和諸神伊壁鳩魯通過觀察和考慮后發(fā)現,當時有兩種觀念影響著人們靈魂上的寧靜:一是靈魂不死的觀念,一是關于神的觀念。古希臘晚期以來,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廣泛,靈魂不死的觀念相當流行
7、。靈魂不死的說法認為靈魂與肉體無關,它是不朽的。人死后,靈魂游離出身體,要受陰曹地府判官的裁決,或升天堂或下地獄。在這種觀念之下,多數人恐懼死亡,擔憂死亡之后所去何處。同時,當時還大量流行著關于神的觀念,很多人迷信占卜、祭祀,相信有存在各種神掌管著人間的生死禍福,比方像黑格爾所提到的“鳥向左或向右飛,兔子橫穿馬道路,根據動物的臟腑、或者根據雞是否活潑決定人的行動等。伊壁鳩魯認為當時流行的關于靈魂和諸神的觀念都是不正確的,正是這些不正確的觀念是給人們帶來了靈魂上的紛擾。伊壁雞魯所要做的就是要給出關于死亡和諸神的他所認為的正確知識,指導人們正確對待死亡和諸神,免除精神上的困擾?!耙坏┪覀兇_信宇宙不
8、是由決定或修正自然過程以合適我們自己目的的諸神所控制,并且我們也不會在死后存在下去,那么我們就會將自己從恐懼中解脫出來。為了到達其倫理目的,伊壁鳩魯在自然觀上繼承和開展了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論,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有大孝形狀和重量。而人的靈魂就是由最輕、最圓、最精致、最活潑的原子構成的,在本質上和人的肉體沒有什么區(qū)別,完全包容在肉體之內?!凹偃缯麄€構造分解了,靈魂分散開來了,不再有同樣的才能,也不再運動了,這樣,靈魂也就沒有感覺了。靈魂和肉體共存亡,人死后,靈魂和肉體都復歸為原子,無所謂升天堂和下地獄,靈魂不死是不可信的。因此,人們不必恐懼死亡,不必擔憂死后何去何從。在認識論上,伊壁鳩魯堅
9、持感覺是真理的標準,“假如你排擠感覺,你就沒有標準可根據,這樣就無法斷定那些甚至你認為是錯的判斷,因此,對于諸神,伊壁鳩魯認為是存在的,而且也認同諸神不朽的流俗觀點。“因為任何經歷都是某些真實東西造成的,而人們在夢中經歷諸神,這些經歷的原因必定真實。這種論證方式和我國春秋時期墨子說明鬼神存在的邏輯如出一轍,“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亡為儀者也。只是在墨子那里,鬼神是要發(fā)揮賞善罰惡的積極作用的,而對于伊壁鳩魯,諸神雖然存在,而且是不朽的存在,但卻對人間事務傲慢而冷漠,超然于各種內在外在的沖突?!靶腋:筒恍嗟拇嬖谡咦约翰欢嗍?,也不給別人帶去操勞,因此他不會感到憤怒和偏愛,
10、所有這些情緒都是軟弱者才有的。諸神沒有創(chuàng)世,它們也不關心什么在其中存在,只是存在于諸世界的縫隙中,過著自足而不朽的生活。三、欲望及其種類一般情況下,欲望得不到滿足,痛苦就會產生。為了實現“身體上的無痛苦,伊壁鳩魯仔細研究了人所常有的各種欲望,并做出了其經典概括:“我們必須成認,有些欲望是天生的,有些是空洞的,而在天生欲望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僅僅是天生的。在那些必要的欲望中有些是對幸福而言必要的,有些只是為身體的平靜,其他的是為了生活本身。從其概括中,我們可知,伊壁鳩魯將人的欲望劃分為兩大類:天生的和空洞的(也有學者翻譯成自然的和不必要的)。天生的欲望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天生必要的和僅僅是天生的(
11、即天生非必要)。天生必要的欲望又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為了生活本身的欲望,假如這些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將不能持續(xù)存在,比方食物和水;二是對“身體的平靜而言是必要的欲望,比方免于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的危險、保持身體的安康等;三是對幸福而言必要的欲望,比方友誼。天生非必要的欲望是相對于天生必要的欲望而言的,必要對于食物和水的欲望是天生必要的,而對奢侈宴飲的欲望就是天生非必要的。關于空洞的欲望,多數人認為伊壁鳩魯在這里是指對名聲和榮譽之類的欲望,認為這類欲望對于到達“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既非自然也非必要。實際上,對伊壁鳩魯所說的空洞欲望做此理解未免過于粗糙。這里涉及對伊壁鳩魯幸福概念的理解,“很清楚
12、,擺脫痛苦、身體安康以及精神平靜都是他幸福概念中的核心部分,但是,“一個除了這些根本的靜態(tài)快樂什么都沒有的生活,即精神安寧和至少平均狀態(tài)的身體安康,聽上去不像是最好的生活。無論如何會有一些理由讓我們相信伊壁鳩魯自己會認同這一點,即使一些評論者已經否認了。因此,對名聲和榮譽之類的欲望不可以做簡單處理,“真正的困難是確定對名聲的欲望中哪些會是不自然的。事實上,伊壁鳩魯和亞里士多德一樣,認為一般情況下名聲對幸福是必要的,但“在一種情況下,對名聲和榮譽的欲望在某一形式上被認為是不自然的,那就是“人們經常把名聲設想為一種不朽。伊壁鳩魯認為,假如人們可以像他一樣正確認識各種欲望,節(jié)制天生非必要以及空洞的欲
13、望,滿足天生必要的欲望,就可以消除各種痛苦,過上快樂的幸福生活,因為“但凡必要的,也就容易滿足;但凡難以滿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面包和水,當它們被放人饑餓的嘴唇時,就能帶來最大可能的快樂。習慣于樸素的、簡單的飲食就可以保障為安康所需要的一切,能使一個人滿足生活必需品而不挑剔。在實際生活中,伊壁鳩魯也和蘇格拉底一樣,嚴格奉行自己的學說,一生生活簡樸。四、友誼和正義伊壁鳩魯的倫理思想是個人主義的,關于友誼和正義這類需要涉及處理自己和別人及社會關系的問題,其主張亦具有標志性的伊壁鳩魯色彩。在伊壁鳩魯的現存文本中,關于友誼和正義的闡述并不多,對此問題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西塞羅的相關文本。關于友誼,西塞羅曾
14、這樣表述伊壁鳩魯派:“在屬于幸福生活的內容中,沒有比友誼更快樂的了,“友誼不但是我們快樂最值得信賴的支持者,而且他還產生快樂,對我們的朋友和對我們都一樣。伊壁鳩魯顯然是從友誼可以給人帶來快樂的角度來對待友誼的。友誼不僅給自己,而且可以給朋友同時帶來快樂。對友誼的欲望是對于獲得幸福而言的天生必要的欲望?!霸谥腔蹫楂@得整個生活的幸福所提供的一切中,友誼是最偉大的。這里涉及的問題是,友誼最終是因為自己的快樂還是朋友的快樂而成為必要。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上,根據對客觀現實的洞察,伊壁鳩魯又在無意中超越了自己所設定的“快樂/痛苦認識框架,提出了頗具辯證意味的觀點:“全部友誼都是就其自身而言值得的選擇,雖然
15、他們開場于需要幫助,“生活中沒有友誼就無法確保穩(wěn)定和持久快樂的可能性,也無法保證友誼本身,除非我們像關愛自己那樣關愛朋友。伊壁鳩魯將朋友和自己放在了同等地位,而同時又盡量和所有人交朋友,“那些知道如何最正確地防范外在威脅的人,可以盡量待人如己;假如他實在無法把有些人視為一體,至少可以不視為異己;假如連這也做不到,他可以不和他們交往。只要方便,他就與他們保持間隔 。因此可以說,伊壁鳩魯是頗具平等主義情懷的。在伊壁鳩魯的“花園里,有各種身份的人,包括自由民、窮苦的外鄉(xiāng)人、婦女、奴隸、妓女等,他們之間完全平等相處,有一種非常真誠的友誼關系。為了“最正確地防范外在威脅,使自己不受傷害,社會還需要公正。
16、伊壁鳩魯主張,“來自自然的正義是互相有利的保證,既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傷害,并且“公正沒有獨立的存在,而是由互相約定而來,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只要有一個防范彼此傷害的互相約定,公正就成立了,正義就其本身而言決不高于或超越防止互相傷害這種承諾。當然,伊壁雞魯對待公正仍然是基于其追求“身體上的無痛苦和靈魂上的無紛擾的平靜生活的根本倫理主張,他認為“正義的人最能免于費事(處于精神安寧的最高狀態(tài)),但不正義的人就最受費事的折磨。五、評價與啟示以上考察了伊壁鳩魯倫理思想的根本主張,但這對于一項思想史的研究來說,我們的任務還沒有完畢。司馬遷說:“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者,未必盡同。我們研究古人的思想
17、,目的不僅在于知道古人說了些什么,更在于聆聽古人的智慧來應付當下的生活。關于伊壁雞魯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我國學者一般從整體上將伊壁鳩魯的倫理主張概括為個人主義的快樂論。確實,相對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有著非常濃重的個人主義色彩,這有其時代的必然性,可以說希臘化時期的倫理思想都是個人主義的;同時伊壁雞魯標榜快樂,認為快樂是最高的善,因此,將伊壁鳩魯的倫理思想說成是個人主義的快樂論有其合理的根據。但在中國的語境中,個人主義相對于集體主義而言,是帶有貶義色彩的,對于伊壁雞魯個人主義的倫理學說的客觀評價,需要我們把目光放到希臘化時期及其之前的思想開展中。在西方哲學史上,自從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拉
18、回到地上,人們開場較多地關注人自身,但是研究的立足點是人之群體(社會),而不是個人(自我),直到伊壁雞魯及其同時代的人,這一共同體主義的歷史傳統(tǒng)才被打破,當然這有歷史開展的客觀性。但與伊壁鳩魯學派同時代相爭鳴的德性主義、疑心主義等其他學派都不如伊壁鳩魯對人自身的理解更貼近人自身,更合理地對待人的肉體滿足與精神滿足的關系。相對于蘇格拉底將西方哲學的焦點從自然轉向人類,我們可以說,伊壁鳩魯把哲學的焦點從人類共同體推進到個人。然而,歷史已經開展到追求人類和諧的今天,關于伊壁鳩魯倫理思想的價值和意義亦應放到和諧語境中來審視。通過上面的考察,我們已經知道伊壁鳩魯倫理思想的核心主張是追求過一種“肉體上無痛
19、苦和精神上無紛擾的快樂生活。用我們當今的和諧話語來說,伊壁鳩魯追求的就是人自身的和諧。而促進人自身的和諧不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終價值歸宿,因為不管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最終的目的都在于保證人自身的和諧。在此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把伊壁雞魯的倫理思想概括為自我和諧的快樂論。人,是肉體和精神組成的有機體,自我和諧的詳細展開就包括肉體的和諧、精神的和諧以及肉體與精神的和諧。本文在這里僅就肉體和諧與精神和諧的相關問題詳細展開闡述。肉體和諧的標志就是身體安康,用伊壁鳩魯的話說就是身體無痛苦。為了到達肉體和諧,伊壁鳩魯給出的建議
20、是正確認識人的各種欲望,滿足天生必要的欲望,對天生非必要以及空洞的欲望那么要保持節(jié)制。在物質缺乏的時期,獲取奢侈品的難度大于節(jié)制的難度,出于無奈,人們做到節(jié)制相對容易;而在人們創(chuàng)造出了相對輝煌的物質文明的今天,奢侈相對于節(jié)制變得容易,因營養(yǎng)過剩造成的病痛相對于當下口腹之欲的不滿足造成的痛苦顯得相對遙遠,于是多數人便臣服于不必要的欲望,所以肥胖病便因人們的不節(jié)制而成為現代人肉體不和諧的重要表現之一??梢哉f,節(jié)制不必要的欲望對于如今的人來說尤其重要,而且更加難以做到,因此也更加具有倫理上的意義。社會上受肥胖影響的人越來越多,說明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同時也暴露出人們那可憐的真實的倫理程度。在這里,伊壁雞魯關于欲望的論斷凸顯了其現實意義。相對于肉體上的不和諧,給現代人帶來更大困擾的是精神上的不和諧。在伊壁鳩魯時代,關于死亡和諸神的夢想給人的精神帶來最大紛擾,伊壁鳩魯給出的哲學治療方法是對死亡和諸神給出唯物主義的客觀解釋,破除人們唯心主義的主觀虛幻。歷史開展到今天,關于死亡和諸神的虛妄觀念不再成為造成人們精神不和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