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文登市七里湯中學2012屆九年級數學下冊 證明3練習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1頁
山東省文登市七里湯中學2012屆九年級數學下冊 證明3練習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2頁
山東省文登市七里湯中學2012屆九年級數學下冊 證明3練習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3頁
山東省文登市七里湯中學2012屆九年級數學下冊 證明3練習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4頁
山東省文登市七里湯中學2012屆九年級數學下冊 證明3練習題 人教新課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7用心 愛心 專心山東省文登市七里湯中學2012屆九年級數學下冊 證明3練習題 人教新課標版要點一、命題的真假判斷及公理與定理選擇題1(2010上海中考)下列命題中,是真命題的為( )A.銳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邊三角形都相似答案:D 2(2010蕪湖中考)下列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是( )A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B有兩邊和一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C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D兩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答案:C3(2010溫州中考)下列命題中,屬于假命題的是( ) A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l80 B兩直線平

2、行,同位角相等 C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D相等的角是對頂角答案:D 4(2010襄樊中考)下列命題中,真命題有( )(1)鄰補角的平分線互相垂直 (2)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正方形(3)四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A1個B2個C3個D4個答案:C 5(2010 天津中考)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B)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菱形(C)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D)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答案:D 6.(2009十堰中考)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A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B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C三角形的一條中線能將三

3、角形面積分成相等的兩部分D等邊三角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答案:選D7.(2009常德中考)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A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B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C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D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答案:選D8.(2009湘西中考)在下列命題中,是真命題的是()A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B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是菱形C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D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答案:選C.9.(2008 深圳中考)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矩形的對角線相

4、等 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是矩形 答案:選D10.(2007廣州中考)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對頂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內錯角相等 (D)同旁內角互補答案:選A11.(2007瀘州中考)下列命題中,正確的命題是( ) (A)邊長分別為3,4,6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角形中各個內角的角平線的交點是三角形的外心 (C)三角形中各條邊的中垂線的交點是三角形的重心 (D)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答案:選D二、填空題12.(2009廣州中考)已知命題“如果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寫出它的逆命題:_答案:菱形的兩條對角線

5、互相垂直13.(2008廣州中考)命題“圓的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是 命題(填“真”或“假”) 答案:真命題14.(2007泰州中考)請寫出一個原命題是真命題,逆命題是假命題的命題 答案:如:對頂角相等(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題15.(2009溫州中考)在學習中,小明發(fā)現(xiàn):當n=1,2,3時,n26n的值都是負數于是小朋猜想:當為任意正整數時,n2-6n的值都是負數小明的猜想正確嗎?請簡要說明你的理由【解析】不正確。 方法一:(利用反例說明)例如:當n=7時,n2-6n=70 方法二:n2-6n=n(n-6),當n6時,n2-6n016.(2009麗水中考)已知命題:如圖,點A,D,B,E在同

6、一條直線上,且AD=BE,A=FDE,則ABCDEF.判斷這個命題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如果是真命題,請給出證明;如果是假命題,請?zhí)砑右粋€適當條件使它成為真命題,并加以證明.【解析】是假命題.以下任一方法均可: 添加條件:AC=DF.證明:AD=BE,AD+BD=BE+BD,即AB=DE. 1分在ABC和DEF中,AB=DE,A=FDE,AC=DF, ABCDEF(SAS). 添加條件:CBA=E. 證明:AD=BE, AD+BD=BE+BD,即AB=DE. 在ABC和DEF中,A=FDE,AB=DE,CBA=E , ABCDEF(ASA).添加條件:C=F. 證明:AD=BE,AD+BD=BE

7、+BD,即AB=DE. 在ABC和DEF中,A=FDE,C=F ,AB=DE, ABCDEF(AAS)17.(2009上海中考)已知線段與相交于點,聯(lián)結,為的中點,為的中點,聯(lián)結(如圖所示)ODCABEF(1)添加條件A=D,求證:AB=DC(2)分別將“”記為,“”記為,“”記為,添加條件、,以為結論構成命題1,添加條件、,以為結論構成命題2命題1是 命題,命題2是 命題(選擇“真”或“假”填入空格)【解析】(1)證明:由已知條件得:2OE=2OC OB=OC 又 角AOB=角DOC 所以三角形ABO全等于三角形DOC 所以(2)真 假18.(2008徐州中考)已知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AC

8、與BD交于點O,給出下列四個論斷OAOC ABCDBADDCBADBC請你從中選擇兩個論斷作為條件,以“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作為結論,完成下列各題:構造一個真命題,畫圖并給出證明;構造一個假命題,舉反例加以說明.【解析】(1)為論斷時,(2)為論斷時,此時可以構成一梯形.19.(2008邵陽中考)學生在討論命題:“如圖,梯形中,則”的證明方法時,提出了如下三種思路思路1:過一個頂點作另一腰的平行線,轉化為等腰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思路2:過同一底邊上的頂點作另一條底邊的垂線,轉化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思路3:延長兩腰相交于一點,轉化為等腰三角形請你結合以上思路,用適當的方法證明該命題【解析

9、】過點作交于點, 又, ,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答案不唯一)要點二、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選擇題1.(2010成都中考)如圖,已知ABED,ECF=65,則BAC的度數為( )A.115 B.65 C.60 D.25【解析】選B,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2.(2009廣州中考)如圖,ABCD,直線分別與AB、CD相交,若1=130,則2=( )(A)40 (B)50 (C)130 (D)140【解析】選C.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得2=1=130.3.(2009重慶中考)如圖,直線相交于點D、E,若,則等于( )A70B80C90D100【解析】選B.由,得BED=100,由,得=180-10

10、0=80.4.(2009安徽中考)如圖直線,則為( ).A.150 B.140 C.130 D.120【解析】選D.如圖,由,得1=180-120=60,=60+1=60+60=120.5.(2009日照中考)如圖所示,把一個長方形紙片沿EF折疊后,點D,C分別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則AED等于( ) A .70 B.65 C .50 D .25 【解析】選C.根據長方形的對邊平行知:ADBC,由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得DEF=EFB=65.由折疊知=DEF=65,所以AED=180-DEF=180-65-65=50.因此選擇C.6. (2009綦江中考)如圖,直線EF分別與直線AB、

11、CD相交于點G、H,已知1=2=60,GM平分HGB交直線CD于點M則3=( )A60B65C70D130【解析】選A由1=2=60得ABCD,HGB=1802=120,由GM平分HGB得BGM=HGB=60,由ABCD得3=BGM=60.7.(2008孝感中考)如圖,,分別在上,為兩平行線間一點,那么( )ABCD【解析】選C.過點P作PEa,則PEab,1MPE=180, EPN3=180,123=360,故選C8.(2008十堰中考)如圖,點E在AD的延長線上,下列條件中能判斷BCAD的是( )A3=4 BA+ADC=180 C1=2 DA5 【解析】選C.由3=4,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

12、線平行,得ABCD;由A+ADC=180根據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得ABCD;由1=2,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BCAD;由A5,根據同位角相等,得ABCD.故選C.二.填空題9.(2010杭州中考)如圖, 已知1 =2 =3 = 62,則 . 【解析】因為角1等于角3,所以兩直線平行,又因為1等于2,所以4等于118度。答案:118。10(2010江西中考)一大門的欄桿如圖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則ABCBCD_度【解析】過點B作BF/AE,ABF=90, BF/AE,可知FBCBCD=180,因此ABCBCD=270.答案:27011.(2009嘉興中考

13、)如圖,ADBC,BD平分ABC,且,則 【解析】因為ADBC ,所以=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所以=180180110 70,又因為平分,所以=7035,因為 ADBC,所以=35(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答案:35.12.(2009黃石中考)如圖,則 【解析】由過點P作AB,則 CD,4=1=50,5=1802=180110=70,3=18045=1805070=60.答案:60.13.(2008懷化中考)如圖,直線被直線所截,若,則的度數等于 答案:三、解答題14.(2007福州中考)如圖,直線,連結,直線及線段把平面分成、四個部分,規(guī)定:線上各點不屬于任何部分當動點落在

14、某個部分時,連結,構成,三個角(提示:有公共端點的兩條重合的射線所組成的角是角)【解析】(1)當動點落在第部分時,求證:;(2)當動點落在第部分時,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當動點落在第部分時,全面探究,之間的關系,并寫出動點的具體位置和相應的結論選擇其中一種結論加以證明(1)解法一:如圖1延長交直線于點,解法二:如圖2過點作,解法三:如圖3,即又,(2)不成立(3)(a)當動點在射線的右側時,結論是(b)當動點在射線上,結論是,或或,(任寫一個即可)(c)當動點在射線的左側時,結論是選擇(a)證明:如圖4,連接,連接交于,又,選擇(b)證明:如圖5點在射線上,或或,選擇(c)證

15、明:如圖6,連接,連接交于,要點三、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選擇題ABCD401201.(2010河北中考)如圖,在ABC中,D是BC延長線上一點, B=40,ACD=120,則A等于( )A60 B70 C80 D90【解析】選C.2.(2010涼山中考)將一副三角板按圖中的方式疊放,則角等于( )A B CD【解析】選A,如圖,由題意知,1=45,2=30,所以=1+2=753.(2009濟寧中考)如圖,中,點D在BC的延長線上,則等于( )AB CD【解析】選C. =A+B=70+60=.4.(2009江西中考)如圖,直線則的度數為( )A B C D【解析】選C. 如圖,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得,

16、由得5.(2009新疆中考)如圖,將三角尺的直角頂點放在直尺的一邊上,則的度數等于( )ABCD【解析】選C 在原圖上標注角4,所以4=2,因為2=,所以4=,又因為1=,所以3=;6.(2009朝陽中考)如圖,已知ABCD,若A=20,E=35,則C等于( ).A.20 B. 35 C. 45 D.55【解析】選D 因為A=20,E=35,所以EFB55,又因為ABCD,所以CEFB55;7.(2009呼和浩特中考)已知ABC的一個外角為50,則ABC一定是(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鈍角三角形或銳角三角形【解析】選B 因為ABC的一個外角為50,所以與ABC的此外角相鄰

17、的內角等于130,所以此三角形為鈍角三角形.8.(2008聊城中考)如圖,那么( )6A55B65C75D85答案:選B填空題9.(2009常德中考)如圖,已知,1=130o,2=30o,則C= 【解析】由得AEC=2=30o,C=180-1-AEC=180-130o-30o=20o答案:20o10.(2009邵陽中考)如圖,AB/CD,直線EF與AB、CD分別相交于E、F兩點,EP平分AEF,過點F作FPEP,垂足為P,若PEF=30,則PFC=_。【解析】由EP平分AEF, PEF=30得AEF=60,由A B/CD得EFC=120,由FPEP得P=90,PFE=180-90-30=60,PFC=120-60=60.答案:6011.(2008長沙中考)ABC中,A=55,B=25,則C= .答案:10012.(2008赤峰中考)如圖,是一塊三角形木板的殘余部分,量得,這塊三角形木板另外一個角是 度答案:4013.(2008內江中考)在如圖所示的四邊形中,若去掉一個的角得到一個五邊形,則 度答案:230解答題14.(2010黃岡中考)如圖,一個含45的三角板HBE的兩條直角邊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