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體會-“問題課堂”是如何練成的_第1頁
教學體會-“問題課堂”是如何練成的_第2頁
教學體會-“問題課堂”是如何練成的_第3頁
教學體會-“問題課堂”是如何練成的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問題課堂”是如何練成的?陶行知先生曾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課堂是學生的,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上把“教師問、學生被動回答”變成“學生主動提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讓學生敢問、愛問、善問?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課堂有限的40分鐘內(nèi),教師忙于應付考試的知識點,往往忽略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地位,而是把他們當作學習的機器。老師們嚴肅有余,親和力不足,學生豈敢質疑問難?因此,要在課堂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必須從尊重做起。在執(zhí)教二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一課時,古詩宿新市徐公店中有一句是“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闭n堂上有一

2、名同學提問:“急走是什么意思呢?”另一名同學通過自己的預習回答說:“急走就是跑的意思,圖畫上那個小朋友正在邊跑邊捉蝴蝶呢!”其他學生都覺得他解釋得非常好,并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班級里一名學習較吃力的小男孩舉起手來:“老師,我有個問題。我們平時捉知了的時候都是悄悄地走近再捉,為什么小男孩要邊跑邊捉呢?那樣蝴蝶不就飛走了嗎?”乍一聽這個問題的時候,似乎與本課的重難點并沒有什么關聯(lián),也對授課沒有任何幫助??墒亲屑毾胂耄且驗楹⒆訌膶嶋H的生活出發(fā),聯(lián)想到自己平時捉知了的生活經(jīng)驗,才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澳阏鏁?lián)系生活來思考問題!”我這樣一表揚,班級里的孩子更加積極踴躍,紛紛舉手想幫助他解答問題,其中有

3、一個男孩解釋得最好“如果蝴蝶落在花朵上,我們就要悄悄地走過去,可現(xiàn)在蝴蝶是飛起來的,所以要邊跑邊捉蝴蝶?!蔽艺J為,這正是對“兒童急走追黃蝶”最好的解釋。現(xiàn)在,班級敢于提問的學生如雨后春筍般越來越多,所以,只有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才能讓學生敢于提問。興趣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不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而是愿意參與其中,并能夠樂在其中。在執(zhí)教一年級上冊認識分類一課時,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淘氣和笑笑要整理房間。房間中有衣服、褲子、玩具、學習用品,等等。為了使學生更有興趣、更直觀地進行學習,我讓學生分別從家中帶來了她們的衣服、褲子、娃娃、小汽車,等等。上課時,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

4、習內(nèi)容都充滿了期待,每個人都躍躍欲試。疑問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激發(fā)學生的支點。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能力有極重要的意義。1.引入新知時,設置問題情境。在執(zhí)教一年級下冊失物招領一課時,我在齊讀課題的時候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會問“文章中的失物是什么?”“他們在哪里丟的東西?”“失物找回來了嗎?”“是誰丟的東西???”學生的問題恰恰也是本節(jié)課的主線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提問,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相比在教師的牽引下解決問題更加輕松自在。2.探究知識中,對新知識提問。在執(zhí)教一年級下冊“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課時,學生可以對新知識進行提問?!?+3=5;20+30=5

5、0”當這兩個式子同時出現(xiàn)在教材中,很多學生并不能理解其間存在著怎樣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所以,教師可以在此時加以點撥:“看看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若學生沒有疑問,教師則可以繼續(xù)引導:“老師有個問題,看看哪個聰明的孩子可以幫我解答?”等學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地方,大家就可以提出問題?!弊寣W生“問”得有抓手,懂得如何問,把握好問的時機。3.應用知識時,培養(yǎng)提問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對兩個式子、兩個概念或兩個圖形等進行比較提問。在執(zhí)教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一課時,講授圓的面積,可以先復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推導過程,再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

6、,使學生領會到把一個未知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進而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生自發(fā)提出問題:“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來計算呢?”引導學生把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剪開后發(fā)現(xiàn)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即把圓的面積轉化成熟悉的長方形的面積,圓分的份數(shù)越多,就越接近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圓的面積,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這樣,通過方法的比較,不但促使舊知識得到遷移,而且強化了知識間的聯(lián)系,并滲透了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方法。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關鍵字”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提問。在執(zhí)教四年級上冊”直線、射線、線段“一課時,當講到“用直尺把兩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這兩點叫做線段的端點”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兩個點三個字,只要兩個點連接就可以得到一條線段了。”接下來,當講授到射線和直線的概念,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仿自己的樣子,提醒大家注意,并把這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