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具設計說明書本產(chǎn)品為一般殼類塑件,合適注塑成型。如圖.c.目錄一、塑件的剖析二、模具分型面的選擇三、塑件拔模和均勻壁厚四、模具模架的選擇五、模具協(xié)助機構六、模具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七、模具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八、模具頂出系統(tǒng)的設計九、注塑機的選擇十、模具設計的創(chuàng)新(自我評論).c.一、塑件的剖析1)該塑件的資料為ABS,縮短率為0.5%,常溫下密度為1.05g/cm3,經(jīng)丈量得出體積為:31.72cm3計算出質量為:33.306g塑件的尺寸為1268423,尺寸中等且無特別要求,故塑件的粗拙度選為MT3級。依據(jù)要求塑件表面不可以有斑點,或許熔融接痕,所以產(chǎn)品表面精度要求較高,取Ra=0.4,產(chǎn)品部沒有

2、較高要求。二、模具分型面的選擇分型面應選擇塑件的最大截面處,保證塑件的外觀質量,盡量使制件留在動模一側等原則。本次模具設計已充分的考慮了分型面的設計原則,選用分型面為塑件的下端面最大截面處、如圖三、塑件拔模和均勻壁厚1)依據(jù)塑件的外形特色,在UG軟件里進行塑件的拔模分.c.析,塑件合適自動脫模。如圖:測得塑件的均勻壁厚為:1.75mm四、模具模架的選擇模架的規(guī)格為3040,選用方法以下:1)A、B板尺寸確實定其兩板的長寬尺寸主要取決于模仁的大小,模仁的長寬尺寸為260180.A、B板長寬尺寸為260+265、180+260,按標準選用3040模架。型腔的厚度約45mm,型芯厚度約44mm,A板

3、厚度為45+40,B板厚度為44+45,此次選厚度分別為80mm、80mm。2)方鐵尺寸確實定方鐵的高度=頂針面板厚度+頂針板厚度+限位釘高度(5mm)+.c.頂出距離+1015mm頂出距離制件需要頂出的高度+510mm方鐵高度=25+20+5+30+10=90mm1)模架優(yōu)先采納龍記大水口模架,CI型。如圖五、模具澆注系統(tǒng)1)澆注系統(tǒng)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組成,分流道采均衡式的部署。2)依據(jù)產(chǎn)品的要求,表面無斑點、熔融接痕,所以本次模具設計采納潛藏式(下潛)進澆,進澆點在產(chǎn)品的壁,不會影響產(chǎn)品的外觀質量。在開模時,會自動切斷塑件和流道的凝料,而后利用頂出系統(tǒng)推出,實現(xiàn)自動脫模。分

4、流道采納圓形,這樣加工簡單,且溫度和壓力損失均不是.c.很大。澆口為圓形,下潛到頂針處進澆。如圖3)澆注系統(tǒng)的尺寸:主流道進澆口直徑4mm,錐度.c.2,凹下球面半徑SR16mm,深度5mm,分流道直徑6mm,下潛角度45,澆口直徑1mm,潛頂針斜面角度5,倒錐拉料穴角度2。六、模具冷卻系統(tǒng)1)冷卻系統(tǒng)主假如考慮使制件達到冷卻成型的溫度,或在同意的圍浮動。冷卻系統(tǒng)不可以從鑲件中穿過,或經(jīng)過縫接處,以防漏水。水道應盡量多,直徑盡量大(14mm以下),以便更快的冷卻。2)分型面把模仁一分為二,所以型芯和型腔上都有冷卻水道。本次塑件屬中小型模具,采納一個回路冷卻即可。如圖定模:.c.動模:3)冷卻系

5、統(tǒng)的尺寸:8mm七、模具頂出系統(tǒng)1)頂出系統(tǒng)是影響塑件質量的最后機構,一定做到要有足夠的頂出行程,塑件不因頂出而變形破壞,構造簡單,動作靠譜,合模時能正確復位。2)依據(jù)產(chǎn)品的外形特色和上述設計原則,本次設計塑件用常用的頂針即可知足要求,但塑件曲面、骨位許多,所以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頂賣力的均衡,在頂針底部做定位辦理,以防頂針轉動。利用塑件的四角處圓柱拆為鑲件推管推出。頂針采納中心計械式頂出。如圖.c.3)頂出系統(tǒng)的尺寸:頂針直徑為6mm,鑲件處三根頂針為4mm,推管直徑6mm,司筒圓柱為塑件對應處圓柱孔尺寸。.c.八、注塑機的選擇1)注塑機主要依賴射膠量來確立的。塑件資料為ABS,均勻縮短率為0

6、.5%,常溫均勻密度為1.05g/cm3,測得體積為:31.72cm3,計算出質量為:33.306g,本次模具設計為一模兩腔,所以塑件整體積為:63.44cm3,總質量為:66.612g,澆注系統(tǒng)體積為:3.67cm3,澆注系統(tǒng)質量為:28.78g,所以整體積為:67.11cm3,總質量為:95.4g.2)聯(lián)合上述計算,本次采納注塑機型號為:XS-ZY-130,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以下:九、模具設計的的創(chuàng)新(自我評論)該塑件的分型面曲面較少,但塑件部機構較為復雜,在塑.c.件的幾處碰撞面因為加工難度大,拆為鑲件,可較少加工,并且在此后生產(chǎn)中破壞時方便改換。如圖因為大賽供給的設施有限,在銑削不到的地方,需要采納電極和線切割辦理。如圖電極:.c.線切割:.c.本次模具設計就是利用CAD軟件進行二維圖繪制,UG軟件對塑件進行分模辦理,在利用UG進行部件數(shù)控編程加工。從模具設計到模具生產(chǎn)整個過程,利用各個軟件的功能特色,為公司節(jié)儉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