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憑箜篌引》教案_第1頁
《李憑箜篌引》教案_第2頁
《李憑箜篌引》教案_第3頁
《李憑箜篌引》教案_第4頁
《李憑箜篌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李憑箜篌引教案李憑箜篌引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幫大家整理的李憑箜篌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憑箜篌引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生平及創(chuàng)作情況。 2、賞析該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教學重點:賞析該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授課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唐代詩-人。早有詩名,但因父諱而無法應(yīng)試進舉,生抑郁,27歲病逝,他的作品繼承前代積極浪漫主義傳統(tǒng),馳騁想像,運用傳說,熔鑄詞彩,創(chuàng)造出種新奇瑰麗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一、閱

2、讀全詩詳析詩歌內(nèi)容: 音樂是一種訴諸于聽覺的時間藝術(shù),它的音響只存在一瞬,轉(zhuǎn)瞬即逝。音樂形象比較抽象,難以捉摸,要用文字將其妙處表達出來就更困難了。李賀這首詩在眾多的描寫音樂的唐詩中脫穎而出,獲得讀者的摯愛,人們將李賀這首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 并列為“摹寫聲音之至文”,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賀這首詩與白居易、韓愈的詩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主要通過比喻、象聲等手法,力圖描繪出音樂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大珠小珠落玉盤”;“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等就是。李賀在詩中雖然也用了“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來

3、描寫李憑彈箜篌的音樂形象(這兩句固然寫得很妙),但李賀主要不是使用描寫的手法去精雕細刻音樂的形象,而是著重寫“感”,寫音樂給人的感受,寫音樂強烈的、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 在描繪李憑箜篌彈奏的樂聲給人們的感受、描繪樂聲藝術(shù)效果時,詩人李賀沒有按一般的思維軌跡去敘述;而馳騁自己大膽的幻想和豐富的聯(lián)想,形成神奇變幻、令人應(yīng)接不暇的藝術(shù)境界來表現(xiàn)樂聲。這里試以新詩的形式,把它翻譯出來。 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樂聲飄蕩在睛朗的深秋。 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飄游; 那湘娥把點點淚珠灑滿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 這高妙的樂聲從哪兒傳出?那是李憑在國都把箜篌彈奏。 像昆侖美玉碰擊

4、聲聲清脆,像鳳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噓飲泣,象蘭花迎風開放笑語輕柔。 整個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樣清幽。 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天神的心弦也被樂聲吸引。 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把女媧煉石補天的天幕震顫。 好似天被驚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聲湫湫。 夜深沉,樂聲把人們帶進夢境,夢見李憑把技藝向神女傳授; 湖里老魚也奮起在波中跳躍,潭中的瘦蛟龍翩翩起舞樂悠悠 。 月宮中吳剛被樂聲深深吸引,徹夜不眠在桂花樹下徘徊逗留。 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兒斜飛寒颼颼!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李賀如同一位神奇的魔術(shù)師,他驅(qū)使著大自然的靜物、動物,調(diào)動了神話傳說中眾多的神人

5、的形象,來寫出樂聲強烈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表現(xiàn)了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藝術(shù)。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魚、瘦蛟,神話傳說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嫗,吳剛、玉兔等等。李憑彈箜篌的樂聲連沒有感覺的靜物、無知的動物都為之感動,連高踞仙界的神仙們也被樂聲緊扣心弦。這樣,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樂聲以及它奇妙的藝術(shù)效果,形象而具體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沉浸在奇異的藝術(shù)境界之中,引起豐富的幻想。 二、賞析該詩: 簡析: “吳絲蜀桐”寫箜篌構(gòu)造精良,借以襯托演奏者技藝的高超?!案咔铩币徽Z除了表明時間是九月深秋,還含有“秋高氣爽”的意思。二、三兩句寫樂聲:優(yōu)美悅耳的弦歌聲一經(jīng)傳出,空曠山野上的浮云便頹然為

6、之凝滯,仿佛在俯首諦聽;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這樂聲觸動了愁懷,潸然淚下。前四句先寫琴,寫聲,后寫人,有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力量。 五、六兩句正面寫樂聲,而又各具特色:“困山”以聲寫聲,“芙蓉”則以形寫聲。 第七句起到篇終,都是寫音響效果。長安十二道城門前的冷氣寒光,全被箜篌聲所消融。“紫皇”是雙關(guān)語,兼指天帝和當時的皇帝,巧妙過渡,把詩歌的意境由人寰擴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詩人憑借想象的翅膀,飛向天庭,飛上神山,把讀者帶進更為遼闊深廣、神奇瑰麗的境界。 李憑箜篌引教案2 三維目標: 1、感受音樂,把音樂和形象結(jié)合起來。 2、鑒賞詩歌是如何表現(xiàn)音樂之美的,了解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3、分析比較本詩

7、和琵琶行描摹音樂的區(qū)別。 教學設(shè)計: 一、聽音樂,談感受。 1、播放春江花月夜、運動員進行曲、二泉映月,問:這幾首曲子分別給你怎樣的感受?如果讓你以這幾首音樂為背景音樂,你會想到什么樣的場景? 學生討論回答。 示例: (1)、播放運動員進行曲,教師臺詞:“下面有請獲獎?wù)呱吓_領(lǐng)獎” (2)、播放二泉映月,教師臺詞:“小強,你死的好慘啊!” 2、總結(jié)明確:音樂和形象密切聯(lián)系,而且互通,音樂和形象一致,則會和形象相得益彰。反之,會是什么情況呢?(將剛才的音樂和臺詞交叉搭配,產(chǎn)生令人捧腹的效果) 3、提問:如何將聽覺的音樂轉(zhuǎn)化為視覺的形象?我們以前在琵琶行中已經(jīng)對此有了了解。 4、復(fù)習琵琶行中的相關(guān)語

8、句。(學生集體背誦“忽聞水上琵琶聲”至“唯見江心秋月白”一段)導入:今天我們要學的李憑箜篌引也是這樣的一首詩歌。(板書詩題) 二、朗讀,分析研討。 1、釋題 李憑:元和年間著名的宮廷樂師,善彈箜篌。箜篌:古代的一種弦樂。引:詩歌體裁 2、配樂朗讀(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個別讀) 3、思考討論:詩歌是如何描繪聲音的? 明確: (1)、從描寫角度看: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屬正面描寫,“吳絲蜀桐張高秋”和“李憑中國彈箜篌”兩句交代了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和樂器特點,其余均屬側(cè)面描寫音樂。 (2)、從修辭角度看:通感和夸張 通感:“芙蓉泣露”(樂聲慘淡) 夸張:“空

9、山凝云頹不流”、“動紫皇”、“石破天驚”等。 (3)、從內(nèi)容風格:浪漫主義,通過深神話表現(xiàn)音樂世界,聽到音樂就如同恍到仙境,更顯音樂之神奇和感染力。 4、難點討論:“老魚跳波瘦蛟舞”一句,為什么選取并不漂亮的物來入詩? 明確:老魚、瘦蛟本已年邁體弱,應(yīng)在水下靜養(yǎng),可聽到樂音,竟跳出水面,翩翩起舞,音樂之感召力更加突出。 三、分析比較。 比較本詩和琵琶行在表現(xiàn)音樂上的區(qū)別 學生討論后明確: 從描寫角度看,琵琶行多為對音樂的正面描寫,而李憑箜篌引多為側(cè)面描寫。 從內(nèi)容看,李憑箜篌引為純描摹聲音,而琵琶行在描摹聲音時也在敘事和抒情,風格感傷。 四、再讀詩歌,背誦詩歌,體會意境。 李憑箜篌引教案3 課

10、前預(yù)習: 1讀熟詩歌。 2收集相關(guān)的文學常識。 相關(guān)課程標準: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薄皩φn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賞析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3比較琵琶行李憑箜篌引的不同手法。 評價任務(wù):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詩歌之美。 2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詩歌塑造的意境,讀懂詩意。 3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分析詩歌的寫法。 4、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李憑箜篌引琵琶行在寫法上的不同。 5、用學過的手法表現(xiàn)樂曲賽馬,鞏固提高。 教學過程: 一、

11、導入新課: 清朝方扶南有過這樣一段評價:“白香山江上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引,皆摹寫聲音之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略過,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看看這篇文章是怎樣“泣鬼”的。 二、自主學習 1、收集關(guān)于的資料。 李賀,唐代詩人,字長吉,家境沒落,青少年時,才華出眾,名動京師,父名晉肅,因避父諱(晉、進同音),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 其作品繼承前代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精神,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xiàn)出新奇瑰麗的意境。故后人稱其為“詩鬼”。 2、了解李憑。 李憑:梨園弟子,因善彈箜

12、篌,名噪一時。“天子一日一回見,王侯將相立馬迎”,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贊賞。 3、認識 “行”這種文體。 引:一種古代詩歌體裁,篇幅較長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 4、了解箜篌這種樂器 “箜篌”,古代的一種撥弦樂器,有豎箜篌、臥箜篌等多種樣式。它一般有23根弦。 三、讀一讀,賞箜篌曲之美。 1、提生朗讀,了解預(yù)習情況。糾錯。 2、聆聽錄音,感受朗讀的魅力,學一學。 3、自由朗讀,體會詩歌朗讀的樂趣。 4、風采展示,比一比,誰的朗讀最精彩:各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參賽。 四、交流研討。 (一)、說一說,感意境之美。 1、要求:選取你喜歡的詩句,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詩歌塑

13、造的意境。 (本題設(shè)計意圖:李賀的詩是很難懂的,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明確: 例如:我喜歡“芙蓉泣露香蘭笑” 這句詩的意境是: 那曲盡妙處的箜篌聲,其凄婉動人,猶如一朵朵不勝寒風而嗚咽悲訴的荷花,那晶瑩的露珠,不正是它的聲聲淚滴嗎?忽而,樂曲又彷佛想起了一陣陣歡愉的笑聲,這大概是秋之驕子那高雅不凡的幽蘭吧?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悅,那么美好,笑得張開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猶如嫣然含笑的少女。 2、學生各抒己見后,總結(jié): 一曲箜篌曲,時而像芙蓉泣露,時而如香蘭歡笑;一曲箜篌曲可以使空山凝云,可以使江娥、素女悲愁,可以溫暖人間百姓,可以感動天上紫皇;一曲箜篌曲,陶醉了女媧,陶醉了神嫗,陶

14、醉了老魚,陶醉了瘦蛟,陶醉了吳剛,陶醉了玉兔。一曲箜篌曲穿越千載,至今依然彈奏在我們的心上。那么,是如何做到“驚天地泣鬼神”的呢? (二)、議一議,明手法之妙。 詩人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箜篌曲之美的? 明確:a.側(cè)面烘托,通過描摹音樂效果來襯托音樂本身。 b.運用化無形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張手法。 c.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世界的美妙。 (三)、比一比,解同中之異。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都是“摹寫聲音之至文”,這兩首詩描寫音樂的手法有何不同? 明確: 白居易的琵琶行主要通過比喻描摹音色的強弱緩急,是直接描寫,只有“此時無聲勝有聲”“東船西舫悄無言,

15、唯見江心秋月白”為側(cè)面烘托。李憑箜篌引主要描寫音樂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對音樂本身著墨不多,只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正面寫音樂,其余全為側(cè)面烘托手法。 五、學一學,寫樂曲之美。 聽笛子獨奏賽馬,請大家試著用學過的手法把這段樂曲表現(xiàn)出來。 六、各抒己見,盤點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 1、默寫詩句。 2、把課上描摹聲音的語段整理成篇。 板書設(shè)計: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緊扣目標設(shè)計,“讀熟詩句理解詩意分析寫法比較閱讀” 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完成比較順利 。其中“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學生聽到賽馬全都活躍起來,寫作手法的運用恰到好處,這讓我很驚喜。 2、不足: 因為時間關(guān)系,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有些少

16、了。 李憑箜篌引教案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生平及創(chuàng)作情況。 了解李賀及其詩歌想象奇特、形象鮮明、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創(chuàng)作風格。 吟詠詩韻,把握詩的的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文。 比較閱讀琵琶行李憑箜篌引。 2、過程與方法 吟詠詩韻,美讀詩文,體會詩中奇特的想象、鮮明的形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中濃郁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激情。 學習重點 1、吟詠成韻,品味詩情。 2、賞析該詩的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學習難點 詩中用比喻將抽象的音樂化為生動乃至神奇的手法。 學習課時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語設(shè)計 播放周杰倫東風破,請同學試著把聽這首歌曲的感受說出來。 教師談感受: 1、清瘦的旋音任倦鳥

17、歡鳴,任海水起伏快意的心浪,任飛云駐足。 2、東風破是我覺得最好聽的一首歌。琵琶聲像淙淙的清泉沖洗著我的心靈,叫人想起東風吹過的陣陣清涼。獨特的曲調(diào)讓我們深情懷古,帶領(lǐng)我們從籬笆外的古道走過,重現(xiàn)荒煙彌漫的歲月,以及情人離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景。 多媒體顯示: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聲震林木,響遏行云。/瓠巴鼓瑟,而鳥舞魚躍。/座上美人心盡死,尊前旅客淚難收。 教師提示:以上是對優(yōu)美音樂的描寫與贊嘆,音樂王國里,樂曲廣袤的欣賞空間為聽眾提供了不盡的想象,也為詩人們奉獻出一片遼闊的描繪天地。中唐詩人李賀的名詩李憑箜篌引所展現(xiàn)的,就是一個變幻無窮而美妙奪彩的音樂世界。(板書課題及) 二、詩鬼李賀 李賀

18、(791-817),字長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陽)昌谷,后世稱李昌谷。他是唐宗室鄭王后裔,到李賀時家道已經(jīng)徹底沒落了,父親李晉肅只不過是邊疆上的一個小縣令。李賀被誹謗諱父名(晉、進同霎時 )而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后只做過一個九品的奉禮郎,不久辭官歸故里而卒,年僅27歲。 宋代以來,不少學者、詩人常用“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來形容唐朝兩位著名詩人。長吉是李賀的字,“鬼才”,并非只說他喜歡寫神仙鬼魅的題材,而主要是指他的詩風。可見,李賀詩歌在唐朝詩壇上占有獨特的位置。李賀年少時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懷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艷詭譎的詩風,故被稱為“詩鬼”。其作品繼承前代積極浪漫主義傳統(tǒng),想象

19、豐富奇特,意境新穎詭異,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創(chuàng)造出種新奇瑰麗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李賀是中唐獨樹一幟的浪漫主義,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zhuǎn)變期的一個代表者。 傳說他每次出門,跟隨的書僮身上總背一只錦囊,他邊走邊吟詩,每得佳句就寫下來放進囊中,歸來時再補足成篇。他的詩歌繼承楚辭和樂府民歌的傳統(tǒng)而有所創(chuàng)新,在詩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語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優(yōu)秀作品有李憑箜篌引、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壓城城欲摧”、“桃花亂落如紅雨”等,為后世所傳頌。 李憑箜篌引是李賀的代表作,大約作于811-813年,當時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

20、。 三、初步感知 1、解題 歷來寫樂曲的詩,大都利用人類五官通感的生理機能,致力于把比較難于捕捉的聲音轉(zhuǎn)化為比較容易感受的視覺形象。 箜篌演奏技藝到唐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李憑是梨園弟子,也是著名的宮廷樂師,因善彈箜篌,名噪一時?!疤熳右蝗找换匾?,王侯將相立馬迎”,身價之高,似乎遠遠超過盛唐時期的著名歌手李龜年。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贊賞。唐代有很多詩人都描寫過李憑的演奏。 引:一種古代詩歌體裁,篇幅較長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 2、聽讀欣賞 音樂是一種訴諸于聽覺的時間藝術(shù),它的音響只存在一瞬,轉(zhuǎn)瞬即逝。音樂形象比較抽象,難以捉摸,要用文字將其妙處表達出來就更困

21、難了。李賀這首詩在眾多的描寫音樂的唐詩中脫穎而出,獲得讀者的摯愛,人們將李賀這首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并列為“摹寫聲音之至文” (見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注卷一),這是有道理的。 多媒體播放配樂誦讀。 3、把握內(nèi)容 但是李賀這首詩與白居易、韓愈的詩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主要通過比喻、擬聲等手法,力圖描繪出音樂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大珠小珠落玉盤”;“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等就是。李賀在詩中雖然也用了“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來描寫李憑彈箜篌的音樂形象(這兩句固然寫得很妙),但李賀主要不是使用描寫的手法去精

22、雕細刻音樂的形象,而是著重寫“感”,寫音樂給人的感受,寫音樂強烈的、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力量。 在描繪李憑箜篌彈奏的樂聲給人們的感受、描繪樂聲藝術(shù)效果時,詩人李賀沒有按一般的思維軌跡去敘述;而馳騁自己大膽的幻想和豐富的聯(lián)想,形成神奇變幻、令人應(yīng)接不暇的藝術(shù)境界來表現(xiàn)樂聲。這里試以新詩的形式,把它翻譯出來。 多媒體顯示譯文: 吳絲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樂聲飄蕩在睛朗的深秋。 聽到美妙的樂聲,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飄游; 那湘娥把點點淚珠灑滿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 這高妙的樂聲從哪兒傳出?那是李憑在國都把箜篌彈奏。 像昆侖美玉碰擊聲聲清脆,像鳳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噓飲泣,像

23、蘭花迎風開放笑語輕柔。 整個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樣清幽。 二十三根弦絲高彈輕撥,天神的心弦也被樂聲吸引。 高亢的樂聲直沖云霄,把女媧煉石補天的天幕震顫。 好似天被驚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聲湫湫。 夜深沉,樂聲把人們帶進夢境,夢見李憑把技藝向神女傳授; 湖里老魚也奮起在波中跳躍,潭中的瘦蛟龍翩翩起舞樂悠悠。 月宮中吳剛被樂聲深深吸引,徹夜不眠在桂花樹下徘徊逗留。 桂樹下的兔子也佇立聆聽,不顧露珠兒斜飛寒颼颼! 教師提示: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李賀如同一位神奇的魔術(shù)師,他驅(qū)使著大自然的靜物、動物,調(diào)動了神話傳說中眾多的神人的形象,來寫出樂聲強烈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表現(xiàn)了李憑彈奏箜

24、篌的高超藝術(shù)。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魚、瘦蛟,神話傳說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嫗,吳剛、玉兔等等。李憑彈箜篌的樂聲連沒有感覺的靜物、無知的動物都為之感動,連高踞仙界的神仙們也被樂聲緊扣心弦。這樣,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樂聲以及它奇妙的藝術(shù)效果,形象而具體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沉浸在奇異的藝術(shù)境界之中,引起豐富的幻想。 3、學生自由誦讀,加以品味。 四、品讀賞析 全詩可以分為三個段落。 1、第一段: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起句開門見山,“吳絲蜀桐”寫箜篌構(gòu)造精良,借以襯托演奏者技藝的高超,寫物亦即寫人,收到一箭雙雕的功效?!案咔铩币徽Z,

25、除了表明時間是九月深秋,還含有“秋高氣爽”的意思(寫出了演奏環(huán)境),與“深秋”、“暮秋”之類相比,更富含蘊?!皬垺弊植粌H僅是演奏的抽象動作,而且很容易引起這樣的聯(lián)想:音樂的情韻高遠飽滿,直上云天。 二、三兩句寫樂聲。詩人故意避開無形無色、難以捉摸的主體(箜篌聲),從客體(“空山凝云”之類)落筆,以實寫虛,亦真亦幻,極富表現(xiàn)力。 優(yōu)美悅耳的弦歌聲一經(jīng)傳出,空曠山野上的浮云便頹然為之凝滯,仿佛在俯首諦聽;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這樂聲觸動了愁懷,潸然淚下。 “頹”字恰恰和“張”字構(gòu)成了一種對比,前者飽滿,后者無力,“頹”字形象地描繪出流云被音樂擊中那一剎那的情態(tài)。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寫成具

26、有人的聽覺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更進一層。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補充,極力烘托箜篌聲神奇美妙,具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憑中國彈箜篌”,用“賦”筆點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點。前四句,詩人故意突破按順序交待人物、時間、地點的一般寫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寫琴,寫聲,然后寫人,時間和地點一前一后,穿插其中。這樣,突出了樂聲,有著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力量。 2、第二段: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正面寫樂聲,又各具特色?!袄ド健本涫且月晫懧?而“芙蓉”句則是以形寫

27、聲。 “昆山玉碎鳳凰叫”,用“昆山玉碎”來相容樂聲,表現(xiàn)樂聲極其激昂,具有很強的爆發(fā)力和壓倒一切的氣勢?!傍P凰”在傳說中是一種高貴的神鳥,居住在昆侖山?!袄ド接袼椤焙螅瑮悠渖系镍P凰的叫聲自然是凄厲婉轉(zhuǎn),憂傷的情緒在其中綿延著重表現(xiàn)樂聲的起伏多變。 “芙蓉泣露香蘭笑”,構(gòu)思奇特。帶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屢見不鮮的,盛開的蘭花也確實給人以張口欲笑的印象。它們都是美的化身。詩人用“芙蓉泣露”摹寫琴聲的悲抑,以哭泣的聲音摹寫樂聲的悲慘,又以露水一點一滴在殘荷上滾動、滑落的視覺感受比喻樂聲的悲切,似乎比“鳳凰叫”還要和緩。而以“香蘭笑”顯示琴聲的歡快,“笑”具有訴諸聽覺的屬性,還能給人“笑靨如花”的視覺

28、感受,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這種表現(xiàn)方法,真有形神兼?zhèn)渲羁桃怃秩緲仿暤膬?yōu)美動聽。 思考:“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是詩中僅有的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成功地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明確:“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成功地運用了通感的藝術(shù)手法。兩句詩都是“以聲類聲”,但也可以喚起形象感?!耙月曨惵暋辈皇峭ǜ校@兩句詩可以喚起音樂的形象感,以形類聲,就構(gòu)成了通感。 “昆山玉碎”可以喚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樂聲乍起的壯觀; “鳳凰叫”可以喚起孤獨哀鳴的形象感,形容樂聲的幽怨; “芙蓉泣露”可以喚起露滴殘荷的形象感,形容樂聲的凄涼; “香蘭笑”可以喚起蘭花

29、盛開宛如笑靨的形象感,形同樂聲的歡快愉悅。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睂憳仿曈蓺g快轉(zhuǎn)為清冷,回到了音樂的主體情緒。 下句承接“十二門”所營造的時空感來寫。自然地把詩歌的意境由人寰擴大到仙府,巧妙地寫出清冷的樂聲從人間傳到天界。此時,整個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首句的“高秋”和這里的“十二門”“紫皇”等意象營造出無限廣袤的宇宙時空,仿佛萬物皆空,箜篌的樂聲包容了整個世界。 3、第三段: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詩人憑借想象的翅膀,飛向天庭,飛上神山,把讀者帶進更為遼闊深廣、神奇瑰麗的境界。 “女媧煉石補天處

30、,石破天驚逗秋雨”這兩句詩寫樂聲傳到天上,在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連五色石都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把音樂的震撼力描摹得無以復(fù)加。 “秋雨”又能夠讓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秋雨”是一個憂愁的意象,“石破天驚”之后氣勢磅礴的秋雨,象征鋪天蓋地的茫茫愁緒;秋雨落地的聲響,恰如緊湊繁復(fù)的樂聲。樂曲就在這種驚天動地的凄冷情緒中結(jié)束了。這種想象是何等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個“逗”字,把音樂的強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緊緊聯(lián)系起來了。而且,石破天驚、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視作音樂形象的示現(xiàn)。 神山上教神嫗彈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魚和龍聽到樂曲聲都隨之追風逐浪,在波濤中翩翩起舞。月宮中的吳剛聽到樂

31、曲聲也忘記了砍樹,倚在桂樹上凝神傾聽,不知困倦;桂樹下的玉兔聽到樂曲聲也渾然入境,全然覺察不到寒露打濕了全身。詩人回味整個演奏過程,美妙的樂曲使人宛在仙境,進而想象出仙界神靈的癡迷狀態(tài),從音樂效果的角度渲染出樂曲的美妙。 這首詩用瑰麗的辭采、天上人間的想象來描摹聽樂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樂曲描寫得驚天動地。詩本身也和樂曲一樣具有了一種凄寒冷艷的氣質(zhì)。 4、多媒體播放誦讀視頻,學生細細品味。 五、再現(xiàn)詩境 選擇你喜歡的語句,用散文的語言寫出詩歌描寫音樂的妙處。 范例:“芙蓉泣露香蘭笑”,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文學語言描繪它那曲盡妙處的箜篌聲,其凄婉動人,猶如一朵朵不勝寒風而嗚咽悲訴的荷花,那晶瑩的露珠,

32、不正是它的聲聲淚滴嗎?忽而,樂曲又彷佛想起了一陣陣歡愉的笑聲,這大概是秋之驕子那高雅不凡的幽蘭吧?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悅,那么美好,笑得張開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猶如嫣然含笑的少女。 六、生花妙筆(藝術(shù)手法) 教師提示:南朝有一則著名的講經(jīng)傳說:云光法師講經(jīng),感動了上天,天上的鮮花紛紛墜落。李憑彈奏箜篌就有這樣美妙的效果,通過李憑的纖纖巧手,表現(xiàn)出音樂繁花似錦、萬物動容的“天花亂墜”之感。詩人主要是從正面和側(cè)面兩個角度來寫琴聲 正面比喻寫琴聲: 纖柔甜潤如熱戀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語。 高亢昂揚如英勇的戰(zhàn)士奔赴殺敵的戰(zhàn)場。 輕盈飄逸如藍天上的白云微風中的柳絮。 熱鬧喧囂得像一群鳥兒棲集在一棵樹上。

33、群音中一聲獨起像一只鳳凰在引頸領(lǐng)唱。 愈轉(zhuǎn)愈高的孤鳳長鳴就像攀巖已到絕頂。 瞬間的急速下降如同懸崖撒手直落深谷。 側(cè)面渲染寫感受: 自己空長了兩只不懂得音樂的耳朵。 一竅不通竟也被音樂激動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聲感動得淚雨滂沱沾濕衣裳。 問題思考: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箜篌”演奏出來的優(yōu)美音樂的? 要點提示: (1)主要運用側(cè)面烘托手法,通過描摹音樂效果來襯托音樂本身。 (2)運用化無形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張手法。 (3)運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馳騁自由的想像力,通過瑰麗的神話世界來表現(xiàn)音樂的世界。 七、拓展鑒賞 聽高山流水,請大家試著用文學語言把聽這段音樂的感受描寫出來。提示:注意演奏過程的旋律

34、高低變化。(播放高山流水) 參考答案: 1、開始時聲調(diào)較舒緩,音色很柔美,像白云飄過天際,留下些飄飄渺渺的痕跡,又似迎風微拂的柳枝。 2、后曲子漸漸轉(zhuǎn)為優(yōu)美、明快的格調(diào),就像許多線條一樣的流水,和著鳥兒的歡唱蟲子的鳴叫而緩緩流下、圓潤而細膩、讓人陶醉。 3、然后一個清越似百靈鳥的啼叫聲一樣沖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像剛剛經(jīng)過千山萬水的阻隔終于匯集成一支跳躍的音符,有著沖破阻力的自豪。 4、爾后,流水漸深,如細絲般潤物無聲,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然后融會成一個旋渦,越游越遠直到偶爾聽到一絲美的旋律。 八、比較鑒賞 閱讀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憑箜篌引,比較它們在音樂描寫時所用的不同技法,說說它們各自的藝術(shù)風格。 讓我們回顧琵琶行中以聲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