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_第1頁
基于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_第2頁
基于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_第3頁
基于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于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摘要:針對傳統(tǒng)實驗課程教學難點,以福建農林大學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團隊建設的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 驗”課程為基礎,對學校的食品相關專業(yè)學生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課前預習、課中考查、課后討論、課 程考核及課程效果與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實驗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探索。該教學模式推動并形成了實驗課程新的教學模式, 提高了教學質量,為相關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關鍵詞:在線課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Based onOnline Cou

2、rse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Abstract: In view of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difficulty,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online course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which was built by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m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to conduct Small Private Onlin

3、e Course (SPOC) teaching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food in our university. Through pre-class preparation, in-class investigation, after-class discussi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curriculum effect and reflection, this study carried out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teaching mo

4、de of this course promotesed and formsed a new teaching mode of experimental course,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videed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experimental courses.Key words: online course;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進步,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 各種網絡課程也如雨后春筍般運用

5、到各年齡段的教 學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線教學成為各 高校教師教學的首選方式,建好、用好在線課程資 源成為教師的一門必修課由?!笆称肺⑸飳W實驗” 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掌握有關微生物學方面的基本實驗 方法和技能的專業(yè)選修課或專業(yè)基礎課。傳統(tǒng)實驗 教學會因場地、器材的限制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 課題組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方面進 行創(chuàng)新改革,以學生為中心,以福建省精品在線課 程(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為資源,開展實驗課教學 的創(chuàng)新探索,以期使學生更快捷、更牢固、更主動 地掌握實驗課1實驗課教學的難點與解決對策傳統(tǒng)實驗課通常是在實驗室進行上課,活動形 式單一,一般是教師在實驗前進行實驗目的

6、、原理 等理論講授,有條件的再進行現(xiàn)場演示,最后學生 進行實驗。傳統(tǒng)實驗課存在以下問題:不能長期 持續(xù)學習,學生通常是通過現(xiàn)場學習,有一定的志趣 度,但課后容易忘記,且沒有條件重新學習;有些 學校因為實驗場地、器材的限制,學生需要分組共 同完成實驗,存在著資源不平衡,主動參與度不一 致;實驗課的實驗時間有限,如學校實驗課程通 常安排3個課時,但教師需要講解實驗目的、原理 等理論部分,有些還需要現(xiàn)場操作演示,這就占用 了實驗課程的學時,有時導致學生匆匆忙忙把實驗 糊弄完成,實驗課完成質量較差A%針對以上問題,課程教師在不斷尋求改善解決 的對策,一方面增加課程的學時,讓學生有更多的 實驗時長,多操

7、作、熟能生巧,進而達到實驗的目 的;另一方面通過拍攝課程操作視頻光盤,共享給 學生學習,以期讓學生主動學習。但這2種辦法都 存在一些劣勢,前者需要更改課程大綱,調整專業(yè) 的培養(yǎng)方案,后者學生需要電腦觀看光盤,或者光 盤的時長較長,不適合即時觀看,學生興趣度有待 提高。因此,隨著網絡技術及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越 來越多的學生希望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手機來觀看學 習,MOOCs也就應運而生。2在線課程的引入與建設在線課程又可稱為“慕課”,英文名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YOOCs),將課程、項目和經 驗等相關內容進行資源共享,成為教學資源的一種 課程形式性隨著我國信息技術

8、的發(fā)展,2013年,在 線課程引入我國,各高校教師開始整合資源,逐步 開始各自課程的建設。學校2017年對“食品微生物 學實驗”在線課程進行立項,負責人組織課程團隊 整理材料、備課、錄課建設。首先,對課程的各個實驗進行知識點的分解, 再分別就實驗課的理論部分內容,包括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實驗材料、實驗步驟等進行課程講解錄 制,每個視頻控制在10-15 min,同時對實驗操作進 行演示錄制。其次,將視頻及課件進行上傳,對學 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衛(wèi)生 與營養(yǎng)3個專業(yè)的學生進行試運行。最后,將課程向 社會在線開放運行。經過2期的課程運行,2019年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程被認

9、定為省級精品在線 課程。3教學創(chuàng)新的探索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是在傳統(tǒng)的實驗室進行的 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實驗課教學模 式:每學期采用25%(6個學時)的在線學習, 75% (18個學時)的線下實驗。課程總學時24個, 學分1.0分。整個課程教學模式分為課前預習、課 中考核、課后討論、課程考核及課程效果與反思。 3.1課前預習在每學期開始前7課程團 隊教師會提前通知學 生選課。線上課程一般比線下課程提前1周開放, 讓學生提前預習,然后跟上在線課程的進度進行在 線學習。學生預習需要完成以下任務:對實驗的 目的、原理等理論知識的視頻進行觀看學習;對 實驗的相關操作進行觀看學習;對單元小測的

10、測 試題進行作答。3.2課中考核在實驗室進行線下教學時7不再對實驗 目 的、 原理等理論內容進行講解7而是采用提問題的形式 考核學生對實驗內容預習的效果。對比傳統(tǒng)課程所 節(jié)省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有充足 的時間觀察、實驗、思考凱 同時,在實驗過程中, 對學生的操作技能進行綜合性考核并給予指導,從 而使學生牢固掌握實驗操作。3.3課后,論課后學生需要完成實驗報告的撰寫和在線討論。 在線課程中設置有討論區(qū),分為2種:教師提出 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討論;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學生及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的內容可以包 括對某個知識點的疑問,對某個實驗的細節(jié)、難點, 對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實驗

11、相關內容,對教師的教學 方式的評價等。討論和回帖要占有一定分數(shù),使學 生積極主動參與討論。3.4課程考核課程的考核分為 2 種7一種是針對社會學生7 全部采用線上考核;另外一種是針對在校學生,采用 的混合式考核,即線上考核(20%) +線下考核 (80%)的辦法。線上考核辦法如下:單元測驗占72% (共8次測 驗,討論及回帖占8%,期末考試占20%。測驗和期 末考試的題型均為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填 空題和判斷題中的幾類。討論及回帖只有在“課堂交 流區(qū)”中參加討論才能計分,以學生在“課堂交流 區(qū)”有效回復教師發(fā)起的討論貼數(shù)量進行考核叫學 生有效回帖后,系統(tǒng)自動計分并和算入總成績。有效 回

12、帖4個以上滿分。成績按百分制計分,低于60分 為不合格,60-84分為合格,85-100分為優(yōu)秀。線下考核辦法如下: 每個實驗需要撰寫實驗報 告,占50%;在上課過程中對實驗操作進行現(xiàn)場考 查打分,占40%;課堂考勤10%03.5課程效果與反思從線下課堂反饋效果來看,選修該課程的學生 學習效率更高,已先前學習掌握實驗的原理、熟悉 實驗的操作,線下的實際操作更加順利。大部分學 生主動參與該在線課程的學習7包括視頻的觀看、課 后的討論、單元測驗及期末考試,而且學生對該線上 課程的反饋評價效果較好,達4.8分(總分5.0分。有 學生評價:“通過食品微生物學實驗在線課程, 很直觀地觀察到理論課上所學到的一些菌的形態(tài), 加深了對一些菌的認識。而且該課程的網課教師講 解,條理清晰,生動形象”;“教師的課程很有系統(tǒng) 性,從高中的實驗室到大學的實驗室,一樣是用顯微鏡觀察卻能有很多不同的體會.在該課程學習中, 更加感受到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課程的有機 性L近2個學期,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評價均為優(yōu) 秀,平均93.0分(總分100分)o4結語近期,教育部發(fā)布注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 實施意見,為貫徹落實 關于教育的重 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必須把教學改革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