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基本功測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

【綱要解讀】27、信息技術教育的內(nèi)容有很多,主要包括:對信息的認識、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獲取方法)、有用信息的過濾方法、信息的處理方法、信息的利用能力等。28、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技能是(掌握常用軟件及工具的應用技能)。29、信息技術課上的評價要從三維目標的角度開展,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30、信息技術教學中幾種主要的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訓練和實踐法、(合作學習法)、示范模仿法、強化法。3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32、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性質(zhì):基礎性、(應用性)、整合性、趣味性。33、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34、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包括學科專業(yè)知識、(教育能力)、職業(yè)道德三個方面。35、新課程的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36、(“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窘滩慕谭ā?7、提高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四種評價方法是(紙筆式評價)、(作品式評價)、(過程式評價)、(電子檔案式評價)。38、紙筆式評價包括(客觀測式題)、(雙基評測)、(基本概念評測)。39、在課堂教學中要精講多練,(精講)是基石,(多練)是保證。要注意目標(準)、內(nèi)容(精)、形式(活)、層次(清)。40、精講的目的是(講清重點)、(化解難點)、(點撥疑點)。42、根據(jù)學生學習活動的一般過程,教學流程先后順序一般為(導入新課)、(新課研習)、(課堂小結)、(鞏固訓練)等。43、課前準備有效包括(有效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了解學生)、(有效地準備素材)。44、教學收尾要有法,主要方法有(梳理脈絡法)、(各抒已見法)、(啟迪探索法)、(作品展評法)。45、(教學重點)是指有共性、有重要價值的內(nèi)容。46、導課要注意(銜接性、啟迪性、含蓄性、生動性、創(chuàng)新性)。47、教與學是(民主、合作、互動)的關系。能否調(diào)動學生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參與是衡量說課的(主要標準)。48、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有(游戲?qū)敕ǎ?、(故事導入法)、(問題導入法)、(情境導入法)、(溫故導入法)。49、信息技術學科的教法與學法有(任務驅(qū)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50、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模式有(講授式)(引導式)(案例式)(模仿式)(探究式)(任務驅(qū)動式)51、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應體現(xiàn)“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靈活機動地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自主學習式、協(xié)作學習式和任務驅(qū)動式等教學方法,也應因“課”制宜地調(diào)整安排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52、教學情境,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為依據(jù),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引入、制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以形象為主題,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53、信息技術課的課型包括(新授課)(實習課)(綜合課)54、情境創(chuàng)設要體現(xiàn)學科特色,緊扣教學內(nèi)容,凸現(xiàn)(學習重點)。55、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針對某一(特殊)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先進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自己完成?!净竟τ柧殹?6、在IE中,要重新載入當前頁,可單擊工具欄上的(刷新

)按扭。57、關于計算機網(wǎng)絡資源共享描述最準確的是共享硬件和(

軟件

)。58、在WindowsXP中,單擊任務欄上的“En”按鈕,就能彈出(輸入法

)選擇菜單。59、在Word中,按?。⊿HIFT

)鍵的同時,單擊句子的任何位置即可選定一個句子。60、在PowerPoint中要觀看放映演示文稿,可以使用快捷鍵(

F5

)。61、Internet使用的主要協(xié)議是(

TCP/IP

)。62、計算機病毒產(chǎn)生的原因是(人為因素)。63、“任務欄”上顯示的圖標,表示(正在運行的程序)64、在編輯狀態(tài),依次打開了d1.doc、d2.doc、d3.doc、d4.doc四個文檔,當前的活動窗口是(

d4.doc

)的窗口。65、Excel中,“A4:F8”是(

A列第4行的單元格和F列第8行的單元格

)。二、判斷題【信息素養(yǎng)】【綱要解讀】17、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技能是拓展加提升初步具備一技之長。(×)18、教是圍繞著教學重點來展開,關鍵又在于突破難點。(√

)19、小學生在信息技術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上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改進方案,以及對某一技術門類的設計和制作。(×)20、隨著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普及,特別是面向基本應用的教學占據(jù)主導地位以后,教材的結構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21、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包括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22、有關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等能力可以簡稱之為“信息能力”。(√

)23、通過信息教育使學生將這些能力內(nèi)化為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形成影響人的一生的品質(zhì),即“信息道德”。(×)24、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將會成為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先鋒或突破口。(√)25、多媒體計算機以生動活潑、聲畫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閱讀材料,利用多媒體的這些優(yōu)勢進行閱讀教學,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能夠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閱讀情鏡,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26、信息技術為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靈活的認知工具,如數(shù)據(jù)收集、處理、表達、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促進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究能力發(fā)展。(√)27、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也為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28、信息技術課程具有較為突出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旨在使學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29、信息技術課程以操作工具的學習為主,但不是對工具的機械操作和簡單模仿。(×)30、信息技術課程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資源、題材和范例組織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教材教法】31、在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電子檔案袋式評價,主要是記錄學生學習過程及評價結果。(√

)32、領導可以通過教師說課檢查其備課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促進其修改教學方案進一步提高備課質(zhì)量。(√)33、教師說課只需說清教材分析和教法設計。(×)34、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或視角,審視自己教學實踐的過程。(√

)35、學習者學習熱情和興趣不會制約著學習活動的開展和學習效果的高低。(×)36、說課就是備課,教師可以照教案去說。(×)37、說課就是要說明自己對這一課如何教,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

)38、合作學習要與研究的問題密切相關。(√

)39、信息技術屬于理科的范疇,教材的運用上要遵循理科書籍的使用方法,更多是參閱、研讀,不能像讀語文課文的方式來讀信息技術的教材。(√

)40、整合的教學情境是指使用電腦、多媒體和網(wǎng)絡。

(×)4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的簡單過程,存在著固定的模式,教師只要掌握這個模式,就能在教學中應用自如。(×)42、有效教學等于高效教學。(×)43、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有助于教師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44、教學評價是檢查教學目標和課堂學習達成度的重要手段。(√)45、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實踐。(√)46、信息技術的學習可以采取項目引導、任務驅(qū)動、自由活動等形式。(×)47、聽評課既是教研活動,又是科研活動。(

√)48、教學預設應粗線條勾勒,如果精心預設就與新課程理念“動態(tài)生成”相悖,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49、課堂教學是一種客觀的實踐活動,所以聽課活動中沒有主觀因素存在。(

×)50、說課與上課面對的對象相同,都是學生。(×

)51、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也必須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

)52、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認知平臺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心向。(√)【基本功訓練】53、發(fā)現(xiàn)微型計算機染有病毒后,較為徹底的清除方法是重新格式化磁盤(√

)54、發(fā)送電子郵件時,在收件人一欄中,應該填寫接收者的IP地址。(×)55、在PowerPoint中只能插入“.wav”格式的聲音文件。(×

)56、Flash2004提供了“幻燈片演示文稿”模板,它內(nèi)含四種不同風格,充分利用這些模板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課件。(√

)57、計算機病毒不僅能損壞文件,還可能造成電腦主板等硬件設備的損壞。(

)58、計算機操練和練習反饋的設計是關系到操練與練習軟件成敗的至關重要的內(nèi)容。任何計算機操練與練習的反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饋原則。

(√

)三、選擇題

【綱要解讀】9、哪個屬于小學階段信息素養(yǎng)是(A)A、體驗信息活動形成信息意識。B、自主選擇綜合運用。C、信息—知識—智慧。D、勇于質(zhì)疑的問題意識敢于嘗試的創(chuàng)新精神。10、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強調(diào),學生在(A)中,體驗借助計算機和網(wǎng)絡獲取、處理、表達信息并用以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學科學習的過程。A、實踐活動

B、課堂

C、教材

D、網(wǎng)絡11、通過賞析、討論,動手操作,了解掌握……;通過制作……,體會……作用;通過對……的建構,體會……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步驟的重要性。這些是對下列哪項的描述(C)A、教學目標

B、知識與技能

C、過程與方法

D、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2、下面選項是對信息的實質(zhì)的理解和說明,其中錯誤的選項是(A)。A、信息就是計算機的處理對象B、信息就是關于事物運動的狀態(tài)和規(guī)律的知識C、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質(zhì),也不是能量D、信息就是人類同外部世界進行交換的內(nèi)容的名稱13、信息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促使傳統(tǒng)教育發(fā)生徹底的變革,國外稱這種變革為“(

C

)”。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14、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A)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師生互動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A、教學內(nèi)容

B、教學方法

C、教學模式

D、教學過程15、信息技術課程既堅持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建構,也強調(diào)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B)、感悟信息文化、內(nèi)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A、邏輯意識

B、信息意識

C、學習意識

D、操作意識16、在信息技術課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應該突出(C)的原則。A、普遍性

B、應用性

C、基礎性

D、實踐性17、學生信息技術的起點差異比較大,教科書的設計要有一定開放性,具體要求要有一定彈性,內(nèi)容的呈現(xiàn)要有較大(D)。A、實用性

B、可操作性

C、系統(tǒng)性

D、靈活性【教材教法】18、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實效中作品式評價要注意(ABCD)A、思想性

B、科學性

C、創(chuàng)造性

D、技術性19、(B)的理論因素很濃,能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思想,是理論性的分析。A、備課

B、說課

C、上課

D、評課20、(B)重點在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反饋教學信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而(C)要求必須有效地向?qū)W生傳達知識。A、備課

B、說課

C、講課

D、評課21、教學目標有效依據(jù)(BD)A、自主選擇

B、三維目標

C、教材

D、指導綱要22、不是形成學習難點的一項是(D)A、學生沒有知識基礎或知識基礎很薄弱

B、學生原有的經(jīng)驗是錯誤的C、內(nèi)容學習需要轉換思維視角

D、有共性有重要價值的知識.23、說課的基本要求是(ABCD)A、語言簡練\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B、重點內(nèi)容應明確具體,說理透徹。C、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D、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24、(B)是教師課堂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是教師實施教學過程的基本構想。A、教學方法

B、教學思路

C、教學流程

D、教學反思25、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軟件給學生演示實驗過程,這種信息技術的應用屬于(

B)。A.數(shù)據(jù)處理B.輔助教學C.自動控制D.輔助設計26、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D)。A、學習型、練習型、測驗型、模擬型、游戲型B、學習型、練習型、工具型、模擬型、智能型C、指導型、工具型、測驗型、學習型、智能型D、指導型、練習型、測驗型、模擬型、游戲型27、課件的多媒體素材包括(

B)等。A、文字、圖像、聲音、視頻

B、圖像、動畫、聲音、視頻C、文字、圖像、聲音、動畫

D、圖像、動畫、視頻、網(wǎng)頁28、課程整合中的教師評價可簡化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D

)的評價,第二階段是對教學實施的評價,第三階段是總結經(jīng)驗,形成模式。A、教學管理

B、教學行為

C、教學科研

D、教學設計29、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模式多種多樣,下面(

D)不屬于創(chuàng)新型模式。A、合作學習B、探索和發(fā)現(xiàn)學習C、問題解決學習D、基于計算機的課堂講演、練習、討論30、(

A

)是指比較穩(wěn)定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體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學理論指導,具有特定的教學目標定位,對教學因素及其組合結構具有特定的要求,對教學活動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規(guī)定。A、教學模式

B、教學結構

C、教學設計

D、教學方法3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第二階段中,又可以劃分為(

B

)四個層次。A、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huán)境、作為個別輔導工具、作為協(xié)作工具、作為研發(fā)工具B、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huán)境、作為信息加工工具、作為協(xié)作工具、作為研發(fā)工具C、信息技術提供資源環(huán)境、作為信息加工工具、作為演示工具、作為開發(fā)工具D、信息技術提供資源、作為信息處理工具、作為協(xié)作工具、作為交流工具32、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學生之間利用網(wǎng)絡形成有效的學習共同體,構成了(A

)三維互動方式。A、教師—計算機—學生

B、學生—計算機—學生C、教師—計算機—教師

D、計算機—學生—計算機33、在直接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性的練習的教學活動屬于(B)教學流程。A、講解

B、有組織的練習

C、有指導的練習

D、獨立練習34(D)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探究學習和基于問題學習,著重強調(diào)學生分析資源、利用資源驗證假設的過程。正確答案:A、網(wǎng)上合作學習B、真實性任務學習C、有意義的學習D、資源型學習35、教學評價可分為(

A

)

三類。A、教師評價、同學互評、自我評價

B、教師評價、同學評價、社會評價C、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

D、家長評價、同學互評、自我評價36、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的內(nèi)在過程可以被簡化成

D)四個環(huán)節(jié)。A、自我設計、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diào)控和自我評價B、自我評價、自我監(jiān)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C、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D、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察、自我調(diào)控和自我反思37、聽課的基本特點包括哪些(

D

)①目的性

②主觀性

③選擇性

④指導性

⑤理論性

⑥情境性A、①②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38、課堂教學是一種雙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要突出學生的(A)作用和教師的(C)作用。A、主體

B、主要

C、主導

D、次要39、創(chuàng)設(

D

)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學會學習的有益嘗試。A、活動情境

B、表演情境

C、操作情境

D、問題情境

E、故事情境40、(

A

)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是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A、學習動機

B、行為習慣

C、學科知識

D、解決問題能力41、(

B

)是學習的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A、學習動機

B、學習興趣

C、行為習慣

D、學科知識42、(

C

)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本質(zhì)屬性。A、生活性

B、形象性

C、學科性

D、問題性【基本功訓練】43、關于下列文件夾組織結構說法,錯誤的是(

A

)A、每一個文件夾必須有一個子文件夾B、每個文件夾都可包含若干個子文件夾C、每個子文件夾必須有一個唯一的命名D、同一文件夾下的子文件夾不能重名44、硬盤是計算機的(

B

)A、中央處理器

B、內(nèi)存貯器

C、外存儲器

D、控制器45、WWW就是通常說的(B

)的縮寫.A、電子郵件B、全球信息服務系統(tǒng)C、網(wǎng)絡廣播D、網(wǎng)絡電話地理域名45、internet主要由(

B

)、通信線路、服務器與客戶機和信息資源四部分組成。A、網(wǎng)關

B、路由器

C、網(wǎng)橋

D、集線器46、下列文件擴展名中(C

)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件的擴展名。A、bmp

B、wav

C、ppt

D、doc47、計算機病毒是(B)A、通過計算機傳播的危害人體健康的一種病毒B、人為制造的能夠侵入計算機系統(tǒng)并給計算機帶來故障的程序C、一種由于計算機元器件老化而產(chǎn)生的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害的物質(zhì)D、利用計算機高速運算能力而研制出來的用于保障計算機安全的程序48、在Windows中,呈現(xiàn)暗灰色的菜單意味著(A)。A、該菜單當前不能選用

B、選中該菜單后將彈出對話框C、選中該菜單后將彈出下級子菜單

D、該菜單正在使用49、文字被復制以后,可進行(D

)A、一次粘貼

B、二次粘貼

C、三次粘貼

D、多次粘貼50、關于PowerPoint幻燈片演示文稿的說法錯誤的是(D

)A、可以使用幻燈片配色方案為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燈片設置統(tǒng)一的外觀B、一般需要制作多張幻燈片

C、幻燈片只能順序播放D、同一張幻燈片中可以同時插入背景音樂和錄制的朗讀聲51、在Windows中,若系統(tǒng)長時間不響應用戶的要求,為了結束該任務,應使用組合鍵是(A)A、Alt+Ctrl+Del

B、B、Alt+Shift+Enter

C、Ctrl+Shift+EnterD、Shift+Esc+Tab52、計算機技術和(

B

)構成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內(nèi)容。A.微電子技術B.通信技術C.能源技術D.材料技術

53、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常用作獲取學習資源的工具,人們常說,“因特網(wǎng)是知識的海洋”。在用IE瀏覽網(wǎng)頁時,下面幾種操作中可將圖片保存下來的是(

C)。

A、使用菜單:文件—保存B、將圖片選中,復制下來

C、在圖片上單擊右鍵,在出現(xiàn)的快捷菜單中選:圖片另存為

D、使用菜單:收藏—添加到收藏夾。54、將信息技術作為知識獲取工具,主要有三個獲取途徑,其中只有(C

)不屬于主要獲取途徑。A、利用搜狐等搜索引擎B、利用各種教育科研等網(wǎng)站C、利用OICQ等通信工具D、利用地區(qū)或?qū)W校教育資源庫55、在信息安全中,信息內(nèi)容不會被篡改或破壞是指其(B

)。A、機密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可控性56、上網(wǎng)時,以下的哪種用戶行為可以很大程度的控制病毒感染(D)A、在小網(wǎng)站下載殺毒軟件B、隨意瀏覽感興趣的所有網(wǎng)站C、將收到的來路不明的E-mail與附件程序打開查看后馬上刪除D、安裝最新的防火墻,并打開及時監(jiān)控57、我們平時所說的安裝一個程序,是安裝在計算機的哪一個硬件部分(A)A、硬盤B、內(nèi)存C、光盤D、CPU58、常用的輸入設備有(

A)。A、鍵盤、鼠標、掃描儀B、顯示器、鍵盤、鼠標C、打印機、掃描儀、鍵盤D、觸摸屏、打印機、鼠標59、為了能在網(wǎng)絡上正確地傳送信息,制定了一整套關于傳輸順序、格式、內(nèi)容和方式的約定,稱之為(C

)。參考模型B.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C.通信協(xié)議D.網(wǎng)絡通信軟件60、一個用戶想使用電子郵件功能,應當(

D)。A.向附近的一個郵局申請,辦理建立一個自己專用的信箱B.把自己的計算機通過網(wǎng)絡與附近的一個郵局連起來C.通過電話得到一個電子郵局的服務支持D.使自己的計算機通過網(wǎng)絡得到網(wǎng)上一個E-mail服務器的服務支持61、在電子郵件中所包含的信息(

D)。A、只能是文字B、只能是圖形信息C、只能是文字與聲音信息D、可以是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信息62、http是一種(

C)。A、高級程序設計語言B、域名C、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D、網(wǎng)址63、計算機網(wǎng)絡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

D)。A、運算速度快B、運算精度高C、存儲容量大D、資源共享64、WWW是(

C)。A.局域網(wǎng)的簡稱B.城域網(wǎng)的簡稱C.萬維網(wǎng)的簡稱D.廣域網(wǎng)的簡稱65、WWW是(C

)的縮寫,它是近幾年來迅速崛起的一種服務方式。A、World-wideWaitB、WebsiteofWorldWideC、WorldWideWeb

D、WorldWaisWeb66、HTML的正式名稱是(B

)。A、主頁制作語言B、超文本標識語言C、WWW編程語言D、Internet編程語言67、收藏夾的作用是(

B

)。A、保存訪問過的Web頁信息

B、保存喜歡的網(wǎng)頁地址C、保存好友的郵件地址

D、保存Web頁面68、通過桌面快捷方式圖標啟動PowerPoint,以下操作正確的是(A)。A、左鍵雙擊圖標B、左鍵單擊圖標C、右鍵雙擊圖標D、右鍵單擊圖標69、PowerPoint文件默認擴展名為(D)。A、potB、txtC、exeD、ppt70、如果想在幻燈片中插入一張圖片,可以選擇(B)菜單。A、圖片B、插入C、視圖D、工具71、插入到幻燈片的圖片可以進行簡單的編輯,方法是選擇(B)菜單,在“工具欄”中單擊()選項。A、視圖、顏色B、視圖、圖片C、編輯、對象D、格式、背景72、在幻燈片放映時,每一張幻燈片切換時都可以設置切換效果,方法是單擊(D)菜單,選擇“幻燈片切換”命令,然后在對話框中進行選擇。A.格式B.工具C.視圖D.幻燈片放映73、在PowerPoint中進行了錯誤操作,可以通過下列哪個命令恢復(B)。A、打開B、撤銷C、保存D、關閉74、幻燈片模板文件的默認擴展名是(C)A、exeB、pptC、potD、doc75、在幻燈片播放時,如果要結束放映,可以按下鍵盤上的(A)鍵。A、ESCB、EnterC、SpaceD、Ctrl76、如果想在幻燈片中的某段文字或是某個圖片添加動畫效果,可以單擊“幻燈片放映”菜單的(B)命令.A、動作設置B、自定義動畫C、幻燈片切換D、動作按鈕77、在演示文稿中要添加一張新的幻燈片,應該單擊(C)菜單中的“新幻燈片”命令。A、文件B、編輯C、插入D、視圖78、要在文檔中插入圖片,也可以通過(D

)。A、剪切B、復制C、粘貼D、復制和粘貼79、在IE中可以很方便地保存Web頁面中的(

A)。A、圖片B、聲音C、視頻D、Flash80、FLASH動畫是一種(A)。A、流式動畫B、GIF動畫C、AVI動畫D、FLC動畫81、收藏夾的作用是(B)。A、保存訪問過的WEB信息

B、保存喜歡的網(wǎng)頁地址C、保存好友的郵件地址

D、保存WEB頁面82、計算機病毒是指(D)A、已感染病毒的計算機磁盤B、有計算機磁盤攜帶能使用戶發(fā)病的細菌C、已感染病毒的程序

D、具有破壞性且能自我復制的特定程序83、Internet使用哪一種網(wǎng)絡協(xié)議(A

)。A、TCP/IP

B、IPX/SPX

C、AppleTalk

D、NetBEUI84、全球信息網(wǎng)(WWW)的主要傳輸?shù)耐ㄓ崊f(xié)議是(

B

)A、FTP

B、HTTP

C、HTML

D、XMTP85、電子郵件俗稱“伊妹兒”是(

C

)A、Mailto

B、BBS

C、E-mail

D、Usenet86、因特網(wǎng)上專門提供網(wǎng)上搜索的工具叫(

C

)A、查找

B、查詢

C、搜索引擎

D、查看87、無論目前瀏覽的網(wǎng)頁在何處,只要按一下下列哪一個按鈕即可回到主頁(

D

)A、后退

B、前進C、停止

D、主頁88、在IE瀏覽器中,要查看已經(jīng)保存起來的經(jīng)常訪問的站點需要單擊(C

)。A、“后退”按鈕

B、“歷史”按鈕C、“收藏夾”按鈕

D、“搜索”按鈕89、Powerpoint所提供的(

B

)功能,可對幻燈片進行超文本鏈接,從而可使對幻燈片由順序放映的線性結構,變?yōu)槿藶榭刂品庞稠樞虻某谋窘Y構。A、自定義動畫

B、動作設置

C、預設動畫

D、自定義放映90、完整的信息素養(yǎng)應包括(

D

)三個層面。A、知識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計算機技能

B、文化素養(yǎng)、文化意識、信息技能C、文化素養(yǎng)、信息意識、計算機技能

D、文化素養(yǎng)、信息意識、信息技能91、幻燈片制作時,(

A

)是錯誤的做法。A、動畫要多,聲音要多,文字要多

B、色彩搭配適宜C、構圖要力求簡明,圖形、標題、文字標注三者并重D、注意畫面的美觀,各幀風格統(tǒng)一四、多項選擇題(19道)【信息素養(yǎng)】1、上好課的基本原則是什么(ABCDE)A理想的課堂

B建構的課堂

C自主的課堂

D向上的課堂、E生活的課堂2、好課中的師德從哪幾個方面體現(xiàn)

(

ABC

)

A教師的愛與責任

B互相尊重

C平等對待學生

D耐心指導個別學生3、判斷課堂有效性的基本準則是(BCD)A、學生的組織能力是否得到提高。B、學生思維是否最大限度得到活動。C、教師的講解是否遵從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D、教師是否深入把握了所教授知識的內(nèi)容的本質(zhì)。4、從整體上教學設計可以概括為以下哪些層次(ABD)A、以系統(tǒng)為中心的設計。B、以課堂為中心的設計。C、以課件為中心的設計。D、以產(chǎn)品為中心的設計。5、課前準備的有效性包括有:(BCD)A、有效地進行評價。B、有效地使用教材。C、有效地了解學生。D、有效地準備素材。6、(A)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A、評價

B、實踐

C、操作

D、檢測【綱要解讀】7、信息技術課程具有較為突出的(BD),旨在使學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A、實用性

B、操作性

C、邏輯性

D、工具性8、以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行為應實現(xiàn)的轉變有(ABCD)A、由教師如何“講”向?qū)W生如何“學”轉變B、由“教書”向“育人”轉變

C、由統(tǒng)一性向差異性轉變

D、由講授者向促進者轉變9、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是(

BC

)A、是教科書的執(zhí)行者

B、教學方案的開放者

C、教育研究者

D、獨奏者【教材教法】10、在針對趣味性的教學建議中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ABC)A、演示教學法B、競賽教學法C、自主學習教學法D、互助教學法11、在針對趣味性的教學建議中,應注意學生的(BC),讓“趣味”作為領路人。A、心理

B、年齡特征

C、認識規(guī)律

D、創(chuàng)造性12、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著眼點有(

ABCDE

)A、教材內(nèi)容生活化

B、教材內(nèi)容問題化

C、教材內(nèi)容活動化

D、教材內(nèi)容系統(tǒng)化

E、教材內(nèi)容最優(yōu)化13、關于聽課的表述,正確的是(ABD

)A、聽課是一種技能和方法

B、是教學研究的重要手段

C、聽課是目的

D、是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促進教師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徑

14、原則上聽課記錄應包括(AC)A、教學實錄

B、教學環(huán)境

C、教學評點

D、教師狀態(tài)15、說課與備課的相同點有(

ABC

)A、內(nèi)容相同

B、任務相同

C、做法相同

D、對象相同16、教學情境解決的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ABCD

)關系和矛盾。A、形象與抽象

B、實際與理論

C、感性與理性

D、舊知與新知

17、借助動作(活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具體形式有(ABCDE)A、表演

B、演示

C、活動

D、操作

E、描述

18、下列屬于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本原則是(

ABCD

)A、價值性原則

B、學科性原則

C、開放性原則

D、生活性原則19、教學情境的作用是(

ABCD

)A、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審美和情感體驗

B、激發(fā)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C、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和體會教學內(nèi)容

D、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fā)展【基本功訓練】五、簡答題(26道)【信息素養(yǎng)】1、說課的意義。答:說課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備課的質(zhì)量;說課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說課沒有時間和場地等的限制2、什么是信息技術教育答:信息技術教育是指培養(yǎng)教育對象利用計算機、各種通信設備等信息工具,收集、處理和利用各種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的內(nèi)容有很多,主要包括:對信息的認識、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存在方式、信息的獲取方法、有用信息的過濾方法、信息的處理方法、信息的利用能力等。3、信息素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為哪些方面的能力答:運用信息工具;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生成信息;創(chuàng)造信息;發(fā)揮信息的效益;信息協(xié)作;信息免疫。4、教學準備指的是什么答:教學的硬件資源;教學的軟件資源;教師為教學創(chuàng)建、提供給學生的素材資源。5、學生分析包括哪些內(nèi)容答:學生的個性差異、年齡特點;學生已具備進一步學習的知識結構;學生的情感差異;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與生活實踐的結合點。6、簡述備課應包括那些內(nèi)容答: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學法等,同時提倡發(fā)揮教研組集體智慧,加強集體備課。7、詳案應包括那些內(nèi)容答:(1)課題;(2)教學目的要求;(3)教學重點與難點;(4)教具學具準備;(5)教學過程;(6)板書設計;(7)作業(yè)設計;(8)教學后記。8、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qū)別答: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chuàng)設、教具的應用等,是準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案:是教學的內(nèi)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nèi)容、環(huán)節(jié)進行備課。教案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一個依據(jù)。9、好教案應具備的特點答:第一,好教案要體現(xiàn)反思性。第二,好教案要有針對性。第三,好教案要有創(chuàng)新性。第四,好教案要有深刻性。10、信息最常見的特征有哪些答:一般而言,信息具有以下常見的特征:依附性、傳遞性、共享性、時效性、真?zhèn)涡浴?1、進行課程資源的整合主要應做到哪幾個整合答:(1)目標整合,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指導思想,著眼于學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2)內(nèi)容整合,一是凸顯經(jīng)驗性,以直接體驗和自主操作的活動性的學習方式為主,二是以學生的自身興趣、經(jīng)驗和需要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有教育潛力的情境,讓學生參加各類活動;(3)形式整合,凸顯“以學生以發(fā)展為本”的理念,課程設計要在現(xiàn)實的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進行整合,從而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教育效果。7、談談你在信息技術聽課時應關注哪幾方面答:(1)關注教師的教學設計1)看授課教師對課的結構的把握2)看授課教師如何實現(xiàn)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3)關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4)看授課教師對教學輔助媒體的運用與板書設計。5)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2)關注授課教師的課堂語言運用能力和藝術(3)關注教師課堂調(diào)控能力(4)關注教師信息素質(zhì)教育【綱要解讀】8、教學目標的描述知識與技能的關鍵詞包括哪些答:了解……知識;掌握……步驟;理解……意義;掌握……方法;熟練使用……

9、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答: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10、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什么答: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huán)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fā)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11、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①立足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著眼學生的終身發(fā)展②注重學生信息知識與能力的主動建構,強化學生信息態(tài)度與信息文化的有效內(nèi)化③堅持把信息技術既作為學習內(nèi)容,又作為學習工具④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時代特征⑤豐富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多樣化12、信息技術的課程目標是什么答:①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②初步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埋,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在接相關的工具和軟件。③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xié)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④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⑤樹立正確的知識產(chǎn)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13、新課程指導下信息技術備課的基本要求答:(1)體現(xiàn)預設與生成的統(tǒng)一;(2)尊重學生的差異性(3)體現(xiàn)生活化(4)體現(xiàn)課程資源整合(5)體現(xiàn)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6)體現(xiàn)教材使用的創(chuàng)新【教材教法】14、如何優(yōu)化教學過程答:(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起始情境。(2)符合認知規(guī)律:(3)體現(xiàn)師生雙邊活動:(4)教學時間安排是否恰當(5)教學有法、得法,力求新穎、靈活、實用、有效。(6)善于發(fā)掘德育滲透點15、教材分析包括哪些內(nèi)容答:知識點、知識結構、教學重點、難點、編寫意圖、本課特點及應注重點。16、什么是任務驅(qū)動教學模式答:“任務驅(qū)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學習者的角度說,“任務驅(qū)動”是一種學習方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叭蝿镇?qū)動”教學使學習目標十分明確,適合學生特點,使教與學生動有趣、易于接受。“任務驅(qū)動”的特點之一就是圍繞任務展開教學,因此任務的設計、編寫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識體系,還要想到融進信息技術的文化性、綜合性,滲透其他學科知識。17、說說,在課堂中是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的一些做法答:信息技術學科很難照顧到全體學生。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長短不一,他們的這種差異是由主客觀原因造成的,光是教師一人的力量,難以面面俱到。在課堂中,對于很快完成任務的孩子,教師應該及時給他們安排一些新任務,如對作品進行完善,也可以讓他們依著自己的興趣或疑惑,繼續(xù)進行與任務相關的深入的探究,當然還可以請他們作為教師的助手,去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這樣,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幫助。18、學生主體性教學的指導思想是什么答:一切從學生主體出發(fā),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難點問題的“突破者”,使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19、情境創(chuàng)設的注意事項答:情境要有連續(xù)性,最好不要用互不相干的情境應用于各個小任務,這樣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處理綜合問題的能力。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簡單而實用,不能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導趣要真實可信。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適合兒童生活經(jīng)驗,不切實際的情境使學生養(yǎng)成了說假話的習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生價值觀。20、創(chuàng)設情境在教學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情境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它們?nèi)菀捉邮苷鎸嵉?、具體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會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

1.創(chuàng)設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類接觸到美的事物時所引起的一種沖動,是一種賞心悅目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習而言,這種由美感而引發(fā)的沖動、注意、情感、興趣,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豐富學生的想像,成為推動學生積極思維的驅(qū)動力。2.創(chuàng)設向往情境

向往是人們追求目標的一種心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這種追求的需要,進而就能水到渠成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提出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21、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份,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意識地、有方法地提出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問題,寓趣于問,創(chuàng)設生動愉快的情景,把學生已有的知識與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處于“趣”、“新”、“疑”、“知”狀態(tài),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2、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方式包括哪些

答:1、直問和曲問;2、寬問和窄問;3、單問和重問;4、明問和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