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第十一講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_第1頁
古代漢語第十一講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_第2頁
古代漢語第十一講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_第3頁
古代漢語第十一講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_第4頁
古代漢語第十一講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十一講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一、什么是被動句被動句是敘述句的一種類型。漢語的敘述句根據(jù)主語同謂語之間的施受關(guān)系可以分成兩大類:

1、主動句:“季氏將伐顓臾”

2、被動句:“郤克傷于矢”二、古代漢語被動句的類型被動句根據(jù)有無表示被動的形式標志分成兩大類:無形式標志被動句和有形式標志被動句。(一)無形式標志被動句:語義上表示被動的句子。例如:①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③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這種被動表示法的特點是沒有任何專門用來表示被動的詞語,主語的被動性質(zhì)只能從意思上去理解,并沒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動的句式。這種被動表示法一直到現(xiàn)代漢語中還廣泛運用著。例如:“鍋上的銹不能除掉”,

(二)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各種被動句式用被動句式表示主語的被動性質(zhì)是漢語常用的另一種被動表示法。所謂被動句式,是指從句子結(jié)構(gòu)本身就能看出主語的被動性質(zhì),這種句子在謂語的前面或后面帶有表示被動關(guān)系的詞語。這些詞語就成為表示被動關(guān)系的形式標志。例如現(xiàn)代漢語“敵人被消滅了”、“困難被我們克服了”這樣的句式,其中的“被”(或“被我們”)就是被動句的形式標志,據(jù)此就可以確定主語是動詞所表示行為的被動者,這是典型的被動句式。

漢語的被動句式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形成,但使用遠沒有現(xiàn)代普遍。漢以后的文章被動句式有了一些新的發(fā)展,使用也逐漸普遍。歸納起來,被動句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于”(乎)字被動句:“及物動詞+于+名詞(施事者)”“于”字被動句是先秦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式,是在動詞后面用介詞“于”把行為的主動者引進來。例如:①郤克傷于矢,流血及屨。②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③閔王毀于五國,桓公劫于魯莊。④妻與子皆養(yǎng)于我者也。如果全句不出現(xiàn)“于”字,句子結(jié)構(gòu)改變?yōu)椋洪h王毀于五國——閔王毀五國桓公劫于魯莊——桓公劫魯莊主語就由被動者、受事者轉(zhuǎn)變?yōu)橹鲃诱?、施事者,全句的意思也就完全相反了。古人在做正反兩方面情況的對比時,就常用這種方法。例如:①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于人。(《荀子·榮辱》)②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莊子·山木》)③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漢書·項羽傳》)

運用這種句式,主語并不一定要出現(xiàn),如上舉第二例:物物而不物于物。在用“于”的被動句式中,并不是介詞“于”本身能表示被動,而是①動詞已經(jīng)用于被動的意義,②由于用介詞“于”引進了行為的主動者,全句的被動意義就更加明確了。我們還要注意,古代漢語這種被動句式的詞序和現(xiàn)代漢語不同。在現(xiàn)代漢語里,被動句式中引進行為主動者的介賓詞組是在動詞前面;在古代漢語里,引進行為主動者的“于”組成的介賓詞組則是在動詞后面?!班S克傷于矢”——“郤克被矢射傷”?!坝凇钡挠梅ㄝ^多。它除了(1)可以用在被動句里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外,(2)還可以介紹動作行為的處所等。因此對于“于”是否用于被動句標志,引進行為的主動者需悉心辨認。有時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動的句子里,介詞“于”也只是介紹動作行為的處所,而不是用于引出主動者的被動句標志。如:①吾圍于陳蔡之間。②百里奚舉于市。介詞“乎”的語法功能與介詞“于”相同。因而“乎”也可以用在被動句里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如:①“萬嘗與莊公戰(zhàn),獲乎莊公?!?/p>

②“志乎古,必遺乎今?!?、“為”字被動句:“為+名詞(施事者)+及物動詞”

“為”字被動句是古代漢語另一種常見的被動句式,是用介詞“為(Wéi)”放在動詞之前引進行為的主動者?!盀椤痹诰渥咏Y(jié)構(gòu)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像現(xiàn)代漢語里的“被”。例如:①止,將為三軍獲。(《左傳.襄公十八年》)②道術(shù)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③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④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⑤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為”字后面所引進的行為主動者有時可以不出現(xiàn),“為”直接放在動詞前面,仍然形成被動句式。這點也是和現(xiàn)代漢語“被”完全相同的。例如: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②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3、“為……所……”被動句:“為+名詞(施事者)+所+及物動詞”

戰(zhàn)國末期用“為”的被動句式(為天下笑)又發(fā)展成“為……所……”句式,除用“為”引進行為主動者外,還在動詞前加上專門表示被動的動詞詞頭“所”字。例如:①夫直議者,不為人所容。②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③否,必為二子所禽矣!④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敗。⑤少北,則為匈奴所得。⑥亮輿徐庶并從,為曹公所追破?!盀椤本涫绞枪糯鷿h語最常見的一種被動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現(xiàn)代的書面語里(如“一切革命文藝都為人民群眾所歡迎”),因此我們掌握起來并沒有什么困難。但是,在古代漢語里“為”后的行為主動者有時也可以不出現(xiàn),“為”和“所”連在了一起。例如:

①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②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③官軍加討,屢為所敗。4、“見”字被動句:“見+及物動詞”除“為”字外,古代漢語還常用“見”(表被動助動詞)字放在動詞之前形成被動句式。例如:①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②厚者為戮,薄者見疑。③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④臣聞武帝使中郎將蘇武使匈奴,見留二十年。

用“見”的被動句式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直接由“見”引進行為的主動者,這點是和“為”很不相同的。如果需要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只能在動詞后面另用“于”的被動句式配合,行為的主動者出現(xiàn)在“于”的后面。例如: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②先絕齊而后責地,則必見欺于張儀。③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④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5、“被”字被動句:“被+名詞(施事者)+及物動詞”現(xiàn)代漢語表示被動的“被”字句實際上在戰(zhàn)國末期就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但比較少見,到漢代才出現(xiàn)多一些。例如:①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隨仇者,貞也。②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③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④兄固被召詣校書郎?!氨弧遍_始用于被動句式時,①只直接加在動詞的前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