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考《試卷(一)》甄題精選第三次考試押題(附答案和解析)_第1頁
全國法考《試卷(一)》甄題精選第三次考試押題(附答案和解析)_第2頁
全國法考《試卷(一)》甄題精選第三次考試押題(附答案和解析)_第3頁
全國法考《試卷(一)》甄題精選第三次考試押題(附答案和解析)_第4頁
全國法考《試卷(一)》甄題精選第三次考試押題(附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頁碼46全國法考《試卷(一)》甄題精選第三次考試押題(附答案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共4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正確或最符合題意)。1、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和前提是下列哪一項?()A、樹立憲法法律權威B、依法制權,規(guī)范約束公權力C、樹立和維護執(zhí)法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力D、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參考答案】:D2、對海洋環(huán)境污染享有管轄權的國家是A、港口國B、締約國C、群島國D、內陸國【參考答案】:A【解析】:國際法關于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理論認為,為了及時和有效的治理海洋環(huán)境污染,對海洋環(huán)境污染享有管轄權的為港口國。所以應選A。3、“明德慎罰”是時期的立法指導思想。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參考答案】:C【解析】:周初統(tǒng)治者意識到“天總是尋求能夠為民做主的統(tǒng)治者”。天命總是歸屬于有德者。必須“疾敬德”把德落實到國家活動的各個方面,運用于法制便是“明德慎罰”。4、2002年1月11日,A國公民乙在某國購買了1萬元假美鈔后,欲攜帶這些假美鈔入境在我國販賣。2002年2月22日在辦理入境手續(xù)時,乙做賊心虛,不敢正視邊檢人員的目光,引起邊檢人員的懷疑。在邊檢人員對其盤問時,乙交待了攜帶假幣入境的事實。2002年5月10日,某市人民法院對乙進行審判。請根據案情回答下列題目。本案中,乙的犯罪數額應如何計算?()A、假幣不具有價值,因而不計算數額B、以乙購買假幣的價格計算C、以2002年2月22日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人民幣計算D、2002年5月10日以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人民幣計算【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點是走私假幣數額的計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貨幣面額以人民幣計。走私偽造的境外貨幣的,其面額以案發(fā)時國家外匯管理機關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人民幣計算。故選C。5、下列關于減刑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悔改表現突出,并有立功表現,法院一次給予減刑4年B、乙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因有重大立功表現,法院一次給予減刑3年C、丙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確有悔改表現,法院一次給予減刑1年D、丁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人民法院根據其犯罪情節(jié),可以對其限制減刑【參考答案】:C【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2條規(guī)定:“對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zhí)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減刑幅度為:如果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有期徒刑;如果確有悔改表現并有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兩年有期徒刑。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現突出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得超過兩年有期徒刑;如果悔改表現突出并有立功表現,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一次減刑不得超過三年有期徒刑?!盇選項中乙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悔改表現突出,并有立功表現,按照規(guī)定依法一次減刑不能超過三年,故A選項、B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當選。D選項,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4條第2款規(guī)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jié)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注意:上述法條所指的是被判處死緩的累犯,而不是一般的死緩犯。因此對于丁不可以限制減刑,D選項錯誤,不當選。本題應選C。6、下面關于唐朝的自首制度,說法錯誤的是:()。A、犯罪被揭發(fā)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稱作自首B、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后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C、自首者可以免罪D、對于自首如實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參考答案】:A【解析】:唐代自首制度唐代以犯罪未被舉發(fā)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發(fā)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稱作自新,自新是被迫的,故A錯誤;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后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B正確;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贓物必須按法律如數償還,以防止自首者非法獲財,C正確;自首不徹底的叫“自首不實”,對犯罪情節(jié)交待不徹底的叫“自首不盡”,“自首不實不盡者”,各依“不實不盡之罪罪之”,如實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故D正確。7、A公司和B公司分別為某一購銷合同糾紛案件的雙方當事人,A公司起訴要求8公司償還拖欠的貨款。案件受理后,8公司經理對A公司經理說:“我公司目前經營狀況不好,已經資不抵債,你若現在起訴我公司,法院勢必宣告我公司破產,但如依破產程序,貴公司最多也只能得到1/10的清償。不如先撤訴,讓我公司緩過這段困難時期,等經營狀況好轉保證優(yōu)先償還貴公司貨款,這樣對雙方都有利?!盇公司經理雖覺此話也有道理,但對是否撤訴仍然拿不定主意,就向審理本案的法官咨詢。假如你是該法官,對此應該怎樣處理()A、告訴A公司經理,這是B公司的緩兵之計,千萬別上當B、告訴A公司經理,權衡利弊,還是撤訴的好C、告訴A公司經理,不妨先撤訴,但同時密切關注B公司的行為,防止其轉移財產D、保持緘默,對此不作任何評價【參考答案】:D【解析】:見《法官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第28條規(guī)定:法官“不得就未決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提供咨詢意見和法律意見。”8、2007年12月26目,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黨的事業(yè)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觀點。有關“三個至上”中“憲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憲法法律至上”是指憲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B、“憲法法律至上”僅僅強調實現法律效果;是增強全社會法律意識的價值指弓IC、肯定“憲法法律至上”是執(zhí)政黨在思想認識上的一個重大轉變D、“憲法法律至上”是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的原則,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遵守【參考答案】:C【解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三個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必須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必須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_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具有最高效力,憲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并不相同??芍x項A錯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1)是我國一切立法活動的思想先導;(2)是確保我國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嚴格公正文明執(zhí)法、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的思想基礎;(3)是確保我國司法堅持正確方向、實現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4)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法律意識的價值指引;(5)是推動法學研究繁榮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叭齻€至上”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作為“三個至上”理論內容之一的“憲法法律至上”,也起到增強全社會法律意識的價值指引作用。故B項后半部分正確,但其前半部分有誤,因為“憲法法律至上”不僅僅強調實現法律效果,還強調社會效果等。B項錯誤?!叭齻€至上”的提出,肯定了憲法法律至上這一現代法治文明的合理內核,是中國共產黨總結和探索執(zhí)政規(guī)律的重要成果,標志著黨在思想認識上完成了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的重大轉變。C項正確。當選。憲法法律至上,體現在憲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體現在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但是“憲法法律至上”,在我國憲法中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故D項錯誤。[難度系數]*9、甲、乙、丙三人共同盜竊,甲負責調查地形,乙負責望風,丙負責入室行竊。三人的共同犯罪屬于A、犯罪集團B、必要的共同犯罪C、簡單的共同犯罪D、復雜的共同犯罪【參考答案】:D【解析】:二人以上的共同犯罪存在實行、組織、教唆、幫助等分工時,就是復雜共同犯罪?!胺缸锛瘓F是指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保ㄈ蟊镜诙恚┕蔄錯;“刑法分則明文規(guī)定必須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的犯罪,就是必要的共同犯罪,如聚眾持械劫獄罪,不可能由一個人單獨實施。”(三大本第二卷)故B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實行犯罪時,就是簡單共同犯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共同的實行意思;二是有共同實行的事實?!保ㄈ蟊镜诙恚┕蔆錯;“二以上的共同犯罪存在實行、組織、教唆、組織等分工時,就是復雜共同犯罪。”(三大本第二卷)故D正確。另:(1)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我國刑法將共同犯罪人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如按分工分類法也可分為正犯與共犯,正犯即實行犯,而共犯(指狹義,廣義指所有共同犯罪人)是非實行犯,它包括組織犯、幫助犯、教唆犯。(2)放風應該不屬于預備行為吧。(3)在作評論時,應盡可能分析的全面、準確些,只有這樣才能給別人以好的幫助而不是誤導,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提高。10、對工商局所作的罰款決定不服提起訴訟,法院經申查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據此人民法院應怎樣處理?A、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B、裁定駁回原告訴訟請求C、判決確認合法D、裁定不予受理【參考答案】:A【解析】:詳見《行政訴訟法解釋》第5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一)起訴被告不作為理由不能成立的;(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的;(三)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變化需要變更或者廢止的;(四)其他應當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情形?!靶∶倒濉?1、岳海是某法院助理審判員,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果其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則他將被辭退B、該人民法院精簡機構,短時期無法安排人員,將其調至派出法庭工作1年,被其拒絕,應尊重其意見C、如果他在1年內曠工累計超過30天,該人民法院有權將其辭退D、他提出辭職,由該法院院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免除其職務【參考答案】:C【解析】:根據《法官法》第40條的規(guī)定:“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xù)兩年確定為不稱職的;……(三)因審判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xù)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可見,連續(xù)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才予以辭退,A選項說法錯誤,對于B選項不應尊重其意見,應予以辭退,故AB選項說法錯誤,C選項說法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正確。根據《法官法》第11條第6款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的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惫蔇選項說法錯誤。12、根據與權利和義務所對應的主體的范圍,可以將權利義務分為:()。A、基本權利義務與普通權利義務B、絕對權利義務與相對權利義務C、個人權利義務、集體權利義務和國家權利義務D、單向性權利義務和雙向性權利義務【參考答案】:B【解析】:「考點」權利與義務的分類「解析」根據根本法與普通法規(guī)定的不同,可以將權利義務分為基本權利義務和普通權利義務。根據相對應的主體范圍可以將權利義務分為絕對權利義務和相對權利義務。根據權利義務主體的性質,可以將其分為個人權利義務、集體權利義務和國家權利義務。13、某企業(yè)與張某簽訂了勞動合同。張某工作后,發(fā)現其嚴重近視,因該工種對視力有嚴格要求,張某不能適應該工作。經企業(yè)了解得知,張某在錄用時隱瞞了其視力的真實情況,于是該企業(yè)決定解除與張某的勞動合同。對此,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因張某不能勝任該工作,勞動合同應予解除B、因張某已被考核錄用,企業(yè)無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C、此勞動合同不能解除,而應變更D、此勞動合同無效,自訂立時起就無法律效力【參考答案】:D【解析】:無效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26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币驈埬畴[瞞身體情況,屬欺詐手段,勞動合同無效。本題應選D。14、普拉克是外國公民,在一起由中國法院審理的涉外侵權案件中為原告。普拉克請求使用其本國語言進行訴訟。關于中國法院對該請求的處理,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尊重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使用其本國的語言進行案件的審理B、駁回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使用中文進行案件的審理,告知由其自行解決翻譯問題C、駁回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以中文進行案件的審理,但在其要求并承擔費用的情況下,應為其提供翻譯D、駁回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使用中文進行案件的審理,但可為其提供免費翻譯【參考答案】:C【解析】: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審判語言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8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為了維護國家主權的尊嚴和便利我國法院進行審判活動,外國人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時,沒有使用其本國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也不得要求我國法院審判時使用其本國語言、文字。故此,本題正確選項為C項。15、梁某與程某共同盜竊了某一珍貴文物“銅鼎”之后,后來為了便于攜帶和銷臟,二人又用斧子將該文物“銅鼎”砸碎。梁、程的行為屬于:A、繼續(xù)犯B、想象的數罪C、牽連犯D、吸收犯【參考答案】:C【解析】:【正確答案】C【答案解析】我國刑法罪數形態(tài)之一罪包括法定一罪、實質一罪和處斷一罪。其中,實質一罪包括繼續(xù)犯、想象競合犯和結果加重犯;處斷一罪包括邊疆犯、吸收犯和牽連犯。所謂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出于一個犯罪目的,在目的行為或原因行為觸犯一個罪名的情況下,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另一罪名。依此可知梁、程的行為屬于牽連犯,故C項為正確答案。16、1998年5月15日,甲因涉嫌詐騙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1998年12月1日,法院詐騙罪終審判處甲有期徒刑3年。2003年1月,經復查發(fā)現甲犯罪時尚未滿16周歲,法院根據刑法規(guī)定改判無罪,予以釋放。甲被釋放后請求國家賠償,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根據國家賠償法第17條的規(guī)定國家不承擔賠償毒任B、應當給予賠償,損害應從1998年5月15日算至2003年1月C、應當給予賠償,損害應從1998年12月1日算至2003年1月D、應當給予賠償,損害應從1998年5月15日算至1998年12月1日【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點是刑事賠償的范圍。參見國家賠償法第17條規(guī)定: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四)行使國家偵查、檢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的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fā)生的;(六)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17、甲公司作為招標人,就一工程項目通過媒體發(fā)布招標公告。乙公司向甲公司寄發(fā)了投標書。后乙公司中標,甲公司向乙公司寄發(fā)了中標通知書。下列關于該事例的表述哪項是正確的?()A、乙公司向甲公司寄發(fā)投標書的行為屬于要約行為B、自中標通知書到達乙公司時起,甲乙之間的合同成立C、中標通知書寄出后,甲公司如確有特殊情況可以修改部分中標項目而無須承擔法律責任D、乙公司中標后經招標人同意可以將中標項目分包給他人,并由分包人對招標人負責【參考答案】:A【解析】:招投標行為的法律性質《招標投標法》第45條:“中標人確定后,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fā)出中標通知書,并同時將申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中標通知書對招標人和中標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標通知書發(fā)出后,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惫手袠送ㄖ獣浅兄Z,且其生效采取發(fā)信主義。故A正確,C錯誤。第46條第1款:“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fā)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惫屎贤某闪⑹菚娴恼袠撕贤暮炗?,B項表述錯誤。第48條:“中標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完成中標項目。中標人不得向他人轉讓中標項目,也不得將中標項目肢解后分別向他人轉讓。中標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經招標人同意,可以將中標項目的部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分包給他人完成。接受分包的人應當具備相應的資格條件,并不得再次分包。中標人應當就分包項目向招標人負責,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惫史职仨毞蠂栏竦南薅l件,而且中標人仍應就分包項目向招標人負責。故D項錯誤。18、關于司法概念的理解,下列選項正確的是哪一項?()A、我國的司法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職權與程序適用法律處理訴訟案件的專門活動B、我國的司法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定的職權與程序適用法律處理訴訟案件的專門活動C、我國的司法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定的職權與程序適用法律處理訴訟案件的專門活動。此外,仲裁機構是國家設立的裁決經濟、貿易及財產糾紛的機構,其活動具有一定的司法性和準司法性質,也應列入司法的范圍D、我國的司法是指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檢察院、人民法院、仲裁機構,依照法定職權適用法律的活動【參考答案】:B【解析】:略19、以下國家行為屬于自衛(wèi)的是:()A、甲國懷疑乙國欲向其發(fā)動武裝攻擊,采取了“先發(fā)制人的武力打擊”B、甲國對乙國武裝攻擊已經結束很長時間并已撤出乙國,乙國才開始對甲國進行武裝攻擊C、甲國對乙國進行武裝攻擊,在占領相當領土后暫停武裝攻擊,乙國開始對甲國進行武裝攻擊D、甲國對乙國進行小規(guī)模的常規(guī)武器的武裝攻擊,乙國對其進行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攻擊【參考答案】:C【考點】國家自衛(wèi)權【解析】自衛(wèi)的前提必須遭到武力攻擊,不能先發(fā)制人,A錯誤;自衛(wèi)需具有必要性,在別無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才能采取,B錯誤;C:甲國武裝入侵沒有撤出,屬于持續(xù)性攻擊,屬于自衛(wèi);自衛(wèi)還要具有相稱性:自衛(wèi)與所受武力攻擊在程度上大致相同,所以D錯誤20、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規(guī)章中,明確規(guī)定將對某種違法行為的罰款權“授權”給某個非行政機關組織,根據這一規(guī)章的規(guī)定,下列哪個組織應該行使該行政處罰權?A、自由地行使罰款權B、對自己的行為后果獨立地承擔法律責任C、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D、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參考答案】:D【解析】:見《行政處罰法》第16條、18條、17條規(guī)定。21、23.首創(chuàng)流刑五等之制的是:()。A、《北周律》B、《北齊律》C、《新律》D、《晉律》【參考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律的發(fā)展。《晉律》與《北齊律》中相繼確立“準五服制罪”的制度。服制是中國封建社會以喪服為標志,區(qū)分親屬的范圍和等級的制度。按服制依親屬遠近關系分為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服制不但確定繼承與贍養(yǎng)等權利義務關系,同時也是親屬相犯時確定刑罰輕重的依據。如斬衰親服制最高,尊長犯卑幼減免處罰,卑幼犯尊長加重處罰。袒免親為服外遠親,尊長犯卑幼處罰相對從重,卑幼犯尊長處罰相對從輕。依五服制罪成為封建制度的重要內容,影響廣泛,直到明清?!驹擃}針對“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典的發(fā)展變化”知識點進行考核】22、下列關于秦漢時期刑罰規(guī)定的說法中不正確的觀點是哪一項?()。A、“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之”,說明了緹縈上書請求文帝廢除肉刑的改革并不徹底B、“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體現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儒家思想C、依照“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的主張,兒子若殺了人,其父親可以包庇窩藏而不受處罰D、兒子若殺了人,其父親如果包庇的,可進行連坐處罰,因為依照秦律,父親犯的是“見知不舉”罪【參考答案】:D【解析】:秦漢刑罰制度【,解析】“見知不舉”罪的處罰對象是瀆職罪,而一般的包庇僅處以連坐的罪行。23、有的公園規(guī)定:“禁止攀枝摘花?!贝艘?guī)定從法學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釋為:不允許無故毀損整株花木。這一解釋屬于下列哪一項?A、擴大解釋B、文法解釋C、目的解釋D、歷史解釋【參考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法律解釋24、根據現行《憲法》規(guī)定,關于公民權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勞動、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B、休息權的主體是全體公民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D、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參考答案】:D25、某建筑工程隊低價招用20名學徒工,合同中規(guī)定他們每天必須從事高空作業(yè)或繁重搬運工作,否則不能結算當月工資。用工當月,工程隊因違反安全施工規(guī)定造成事故,致使學徒工多人傷亡。有關部門經調查發(fā)現這些學徒工均是不滿15周歲的邊遠地區(qū)農民子弟。對此,勞動行政部門擬采取的下列哪一項措施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A、責令雇主解除勞動合同,遣返這批學徒工B、責令雇主承擔遣返費用,并給予經濟補償C、收繳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間的經營所得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屬向雇主索賠的權利,并協助他們向雇主索賠【參考答案】:C【解析】:未成年工的保護《勞動法》第15條規(guī)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履行審批手續(xù),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庇纱丝梢姡宋乃?、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一般的用人單位都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且該法第94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結合《禁止使用童工規(guī)定》第6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并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費用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笨芍绢}中建筑工程隊不屬于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的范圍,其雇傭15歲童工的行為違法,勞動行政部門有權責令建筑工程隊改正,并且要求建筑工程隊遣返童工,支付相應的費用。故A項“責令雇主解除勞動合同,遣返這批學徒工”這一措施符合法律依據。同樣,B項“責令雇主承擔遣返費用,并給予經濟補償”的措施正確。C項由于勞動行政部門的處罰行為必須在有法律法規(guī)明確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實施。上述《勞動法》第94條明確列舉了的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情況下,勞動行政部門可以做出的行政處罰即“罰款”和“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收繳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間的經營所得”不在此列,所以C項措施是不合法的?!督故褂猛ひ?guī)定》第10條規(guī)定:“童工患病或者受傷的,用人單位應當負責送到醫(yī)療機構治療。并負擔治療期間的全部醫(yī)療和生活費用。童工傷殘或者死亡的,……用人單位還應當一次性地對傷殘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賠償,賠償金額按照國家工傷保險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可知,建筑工程隊對于學徒工的傷亡負有賠償責任。作為勞動行政機關“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屬向雇主索賠的權利,并協助他們向雇主索賠”并沒有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故D正確。26、亞金索地區(qū)是位于甲乙兩國之間的一條山谷。l8世紀甲國公主出嫁乙國王子時,該山谷由甲國通過條約自愿割讓給乙國。乙國將其納入本國版圖一直統(tǒng)治至今。2001年,乙國發(fā)生內亂,反政府武裝控制該山谷并宣布脫離乙國建立“亞金索國”。該主張遭到乙國政府的強烈反對,但得到甲國政府的支持和承認。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guī)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國際法中的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要求乙國政府在解決“亞金索國”問題時必須采取非武力的方式B、國際法中的民族自決原則為“亞金索國”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據C、上述18世紀對該地區(qū)的割讓行為在國際法上是有效的,該地區(qū)的領土主權目前應屬于乙國D、甲國的承認,使得“亞金索國”滿足了國際法上構成國家的各項要件【參考答案】:C【解析】:國際法的基本原則;領土的取得方式;國際法上的承認關于A,國際法中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是指國家間發(fā)生爭端時,各國都必須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決,禁止將武力或武力威脅的方式訴諸于任何爭端的解決過程。該原則是適用于國家之間的,乙國政府在解決“亞金索國”問題時,由于是本國的內政問題,并非國際爭端,不適用國際法中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關于8,民族自決原則是指在帝國主義殖民統(tǒng)治和奴役下的被壓迫民族有權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擺脫殖民統(tǒng)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權利。由于乙國統(tǒng)治亞金索地區(qū)并不是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該地區(qū)的人民本身就是乙國的人民,不存在民族自決問題。因此8錯誤。關于C,在國際法中,領土可以通過割讓的方式取得。割讓是一國根據條約將部分領土轉移給另一國。割讓分為強制割讓和非強制割讓,非強制割讓在現代仍然是合法的。因此C項正確。關于D,國際法中,對新國家的承認是既存國家對新國家出現這一事實的單方面宣告和認定。這種承認本身并不是新國家成為國際法主體的條件。因此D項錯誤。27、根據我國《律師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律師事務所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伙協議的,應當報原審核部門備案B、律師服務機構一般采用公司形式,但在經濟社會發(fā)展欠發(fā)達地區(qū)仍可保留少數合作制律師事務所C、個人律師事務所實行無限責任,因此在成立條件上比合伙律師事務所要寬松D、律師事務所采用特殊的普通合伙形式的,當個別合伙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外債務時,其他合伙人不承擔對外責任【參考答案】:D28、下列各項中,()不是國際法的主體。A、巴勒斯坦解放組織B、世界貿易組織C、聯合國秘書長安南D、解決投資事端國際中心【參考答案】:C【解析】:自然人不能成為國際法的主體,即使他擔任某一國際組織的重要職務也不例外。29、《刑名》篇首次置于篇首的法典是A、《九章律》B、《北魏律》C、《晉律》D、《魏律》【參考答案】:D【解析】:鑒于漢代律令繁雜,魏明帝下詔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稱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對秦漢舊律有較大改革。它將《法經》中的具律改為刑名置于律首。30、甲某因其欠銀行貸款未償還,被法院依法將其1輛價值15萬元的汽車扣押,停放在法院院內。甲某擔心案件久拖不決,車輛長期不用會損壞,也影響自己跑運輸。產生把車弄回來催促法院盡快公正結案的念頭。某晚,甲某潛入法院院內,用備用車鑰匙打開車門,將車開走。隨后,甲某打電話告訴法院,說車是他弄出來的,并催促法院趕快公正結案。甲某的行為:A、構成盜竊罪B、不構成犯罪C、構成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裁定罪D、構成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參考答案】:D【解析】本案中甲某并沒有盜竊的故意故構不成盜竊罪。而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zhí)行而不執(zhí)并且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案甲的行為侵犯的客體為司法機關的正?;顒涌陀^方面表現為對司法機關已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隱藏、轉移、變賣等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故D為合適選項。31、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不正確?A、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有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集體所有C、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D、土地的所有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讓【參考答案】:D32、美國公民甲在中國簽發(fā)了一張以英國公民乙為收款人,金額為l0萬美元的支票,委托英國某銀行A為付款人。乙將該支票背書在加拿大轉讓給德國人丙,丙在英國持票向A提示付款時遭到拒絕。丙得到相關的拒絕證明后,開始行使追索權,根據我國《票據法》有關規(guī)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該支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只能適用中國法B、該支票的背書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依據英國法C、A銀行拒絕付款是否正確應依據德國法D、如果依美國法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依中國法甲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則適用中國法確定甲是否具有簽發(fā)該支票的能力【參考答案】:D【解析】:票據關系的法律適用我國《票據法》第97條第2款規(guī)定:“支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法律,經當事人協議,也可以適用付款地法律。”故A項錯誤。如經當事人協議,也可以適用英國法;《票據法》第98條規(guī)定:“票據的背書、承兌、付款和保證行為,適用行為地法律?!彼訠錯誤,應根據加拿大法;C也錯誤,A銀行拒絕付款是否正確應依英國法確定;《票據法》第96條規(guī)定:“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薄捌睋鶆杖说拿袷滦袨槟芰σ勒掌浔緡闊o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依照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適用行為地法律?!惫蔇項正確。33、古某與楊某是中國公民,二人經常居所地在甲國,后二人在乙國締結婚姻,回中國后二人感情不和,遂到中國某法院訴訟離婚,則本案應適用哪國法律?()A、中國法律,因為二人均為中國公民B、甲國法,因為二人經常居所地在甲國C、乙國法,因為二人婚姻締結地為乙國D、中國法律,因為在中國某法院涉訴【參考答案】:D【解析】:考點:涉外婚姻訴訟離婚的法律適用。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27條規(guī)定:“訴訟離婚,適用法院地法律。”所以,D正確。離婚可分為訴訟離婚和協議離婚,協議離婚可以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國籍國法律,沒有選擇的可以適用共同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的,適用辦理離婚手續(xù)機構所在地法律。本案是訴訟離婚而非協議離婚,所以適用本法第27條規(guī)定。34、甲某見自己的弟弟遭一個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進攻,被迫自衛(wèi)還擊。正在這時,便衣民警乙某趕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毆打。甲某以為乙某是流氓的同伙,隨即撿起一塊磚頭將乙某砸成重傷。甲某的行為在性質上屬于下列哪種情況?A、正當防衛(wèi)B、過失傷害C、意外事件D、故意傷害【參考答案】:C【解析】:根據刑法第16條的規(guī)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甲遭流氓被迫自衛(wèi)還擊,屬于正當防衛(wèi)。乙未表明民警的身份,且身穿便衣。甲在當時特定的情況下,不可能辨認其身份、其行為目的,因此甲將乙砸成重傷屬于意外事件。35、下列哪項所列內容屬于國家不予賠償的情況?A、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zhí)行的B、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的C、刑訊逼供造成公民身體傷亡的D、對依照刑法不負刑事責任的人進行羈押的【參考答案】:D【解析】見《國家賠償法》第15條第(四)項,第16條第(一)項、第(二)項,第17條第(二)項36、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期間,從()計算?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起計算?A、判決公布之日;判決執(zhí)行之日B、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執(zhí)行之日C、判決確定之日;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之日D、判決公布之日;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之日【參考答案】:C【解析】:《刑法》第51條規(guī)定,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期間,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之日起計算。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37、下列哪項不是秦朝法律的罪名?()。A、盜竊罪B、妄言罪C、以古非今罪D、謀逆罪【參考答案】:D【解析】:秦朝法律的罪名秦朝法律的罪名包括:盜竊罪、賊殺傷罪、誹謗罪、不敬皇帝罪、以古非今罪、妄言罪。沒有謀逆罪。38、根據《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的規(guī)定,擔保機構不予承保的風險是()A、被保險人認可或負有責任的東道國政府的任何行為或疏忽所造成的損失B、貨幣匯兌風險C、戰(zhàn)爭或內亂風險D、征收或類似的措施【參考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擔保機構不予承保的風險。根據《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的規(guī)定,擔保機構可以為合格的投資就貨幣匯兌、征收和類似的措施、違約、戰(zhàn)爭和內亂風險中的一種或幾種風險而產生的損失擔保。但是下列原因造成的損失,不在擔保范圍之列:(1)被保險人認可或負有責任的東道國政府的任何行為或疏忽;(2)發(fā)生在擔保合同締結之前的東道國政府的任何行為、疏忽或其他任何事件。因此A項是正確答案。39、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二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下列有關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相互關系的表述中,哪種說法沒有正確揭示這一關系A、權利和義務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權利是為了更好地履行義務C、權利和義務的存在、發(fā)展都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和發(fā)展為條件D、義務的設定目的是為了保障權利的實現【參考答案】:B40、律師在執(zhí)業(yè)活動中因故意犯罪而受到刑事處罰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同時給予何種處罰?A、沒收違法所得B、停止營業(yè)C、吊銷律師執(zhí)業(yè)證D、取消律師資格【參考答案】:C【解析】:律師的行政法律責任《律師法》第45條規(guī)定,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泄露國家秘密;(2)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的;(3)提供虛假證據,隱瞞重要事實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隱瞞重要事實的。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刑事處罰的,應當吊銷其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A項沒收違法所得適用于《律師法》第44條的11種律師違紀違法行為并有違法所得、第47條律師事務所違法違紀行為、第46條冒充律師從事法律服務和未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為牟取經濟利益從事訴訟代理或辯護業(yè)務的行為,B項停止營業(yè)適用第47條律師事務所違紀違法行為。《律師法》中無D項取消律師資格的行政處罰二、多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符合題意)。2、隋文帝的《開皇律》首次確定了以下哪些制度A、封建制五刑B、加役流C、重罪十條D、十惡【參考答案】:A,D【解析】:本題考察《開皇律》,但實際上考察唐律中的封建制五刑和十惡的來源。它們都源于隋朝的《開皇律》。3、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向提出司法建議。A、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B、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C、監(jiān)察機關D、人事機關【參考答案】:B,C,D【解析】:參見《行政訴訟法》第65條4、下列關于德國憲法的說法正確的是:()。A、《德意志帝國憲法》是一部反映封建容克貴族性質的憲法B、《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議會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兩院組成,共同行使立法權C、《德意志共和國憲法》是資產階級制定的一部憲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一部憲法D、1949年聯邦德國基本法雖然不是憲法形式,但是在戰(zhàn)后一直發(fā)揮著重要憲法作用,成為事實上的憲法【參考答案】:B,C,D【考點】德國憲法【解析】《德意志帝國憲法》是一部反映容克貴族與資產階級共同意志,混雜著封建因素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A項不正確。C項《德意志共和國憲法》,簡稱《魏瑪憲法》,是當時的資產階級按照資本主義法治原則制定的一部新的憲法,它規(guī)定了聯邦的組織及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BCD三項的說法都是正確的。5、甲主動提出帶乙某的9歲兒子去游泳,并向乙某保證其安全。但在游泳過程中因為與丙聊天而疏于照看而致乙某之子淹死。下列關于本案的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甲構成不作為犯的義務來源是先行行為B、丙也應當負刑事責任C、甲構成不作為故意殺人罪D、甲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參考答案】:A,D【解析】:在不作為犯罪中,行為人負有某種行為義務,這種義務可能源于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職務上或者業(yè)務上的需要、行為人的法律地位或者法律行為所產生的義務、先行行為產生的義務;本案中,行為人的義務來源即為先行行為所引起的義務。另外,不純正不作為犯也可以由過失構成,本案中甲的主觀心態(tài)即為疏忽大意的過失,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D。6、甲承包經營某礦井采礦業(yè)務。甲為了降低采礦成本,提高開采量,便動員當地礦工和村民將子女帶到礦井上班,并許諾給他們的子女以高工資。礦工和村民紛紛將他們的子女帶到礦井上班,從事井下采礦作業(yè),其中有二十余人為10周歲-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后因甲所承諾的高工資未兌現,二十余名童工表示不想再干,要求離開礦井。甲不同意,并在礦井周圍布上電鐵絲網,雇用數十名守衛(wèi),禁止所有的礦工包括這二十余名童工離開礦井,強制他們?yōu)槠洳傻V,其中一名年約12歲的童工因體質瘦弱而累死在井下。甲的行為構成何罪?A、非法拘禁罪B、強迫職工勞動罪C、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D、重大責任事故罪【參考答案】:B,C【解析】:強迫職工勞動罪與其他相關犯罪區(qū)別《刑法》第134條、第244條?!缎谭ㄐ拚福ㄋ模返?條:“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四十四條之一:‘違反勞動管理法規(guī),雇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yè)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huán)境下從事勞動,情節(jié)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前款行為,造成事故,又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弊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guī)定(二)》第244榮之一,(《刑法修正案(四)》第4條)定為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是《刑法修正案(四)》新增的罪名。其客觀表現為違反勞動管理法規(guī),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越強度體力勞動的,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yè)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huán)境下從事勞動,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題中某甲的強迫礦工進行勞動,其行為根據強迫的對象不同分別構成強迫職工勞動罪和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針對二十余名童工而言)。至于甲所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則是強迫職工勞動罪的客觀表現形式之一,不再單獨構成非法拘禁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客觀方面有違反規(guī)章制度這一要件,顯然本題中不具備這一要件,因而不構成該罪。7、下面關于行政許可設定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行業(yè)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B、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確需實施行政許可的,可以采用發(fā)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C、地方性法規(guī)可以對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必要時可以根據情況增設行政許可D、地方性法規(guī)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tǒng)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參考答案】:A,D【解析】: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4條,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fā)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所以B選項不正確。根據第16條規(guī)定,法規(guī)、規(guī)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guī)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所以,C選項也不正確。A選項符合第13條的規(guī)定,D選項符合第16條的規(guī)定,故AD正確。8、在防止氣候變化方面,國際上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了發(fā)達國家溫室氣體凈排放量具體減排的目標,為實現該目標,《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允許下列哪些減排折算方式?()A、集團方式B、排放權交易C、綠色交易D、藍色交易【參考答案】:A,B,C【解析】:《京都議定書》只規(guī)定了ABC三種減排折算方式。沒有所謂藍色交易之說。9、72歲村民甲以其子乙長期不提供衣食、不送醫(yī)院治病為由,訴請法院判令乙履行贍養(yǎng)義務。為宣傳法律,教育群眾,法院決定將該案在當事人所在村莊公開審理,村民均可旁聽。乙提出法院侵犯其隱私。剝奪其司法民主方面的有關權利。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司法民主要求所有案件均應無例外公開審理,以促進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B、法院就地審理體現了司法目的民主,體現司法為民理念C、法院公開審判遵循了司法公開制度的規(guī)定,符合司法程序民主要要求D、法院就地審理未經乙同意,違反司法主體民主和司法體制民主【參考答案】:B,C【考點】司法民主【解析】司法民主是指在司法活動中體現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司法民主包括司法主體民主、司法程序民主和司法目的民主三個方面。司法程序民主的核心內容是司法公開制度。司法公開,是指除法律有特殊規(guī)定的以外,司法機關的活動應當向社會公開,不僅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場或到庭,而且允許公民旁聽,允許新聞媒體采訪和報道。在我國,司法公開主要是指審判公開和檢務公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司法公開的六項規(guī)定》,司法公開執(zhí)行的依據、標準、規(guī)范、程序以及執(zhí)行全過程應當向社會和當事人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等法律禁止公開的信息除外。法院公開審判遵循了司法公開制度的規(guī)定,符合司法程序民主要求,C項正確。而要求所有案件均應無例外公開審理是錯誤的,A項錯誤。司法目的民主的表現為司法為民,著重體現為人民服務。法院就地審理,方便群眾,體現了司法為民理念。B項說法正確。司法主體民主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人民直接參與司法,例如人民陪審員制度和檢察機關的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二是司法人員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產生。司法主體民主與當事人意愿無關,D項錯誤。10、以下有關都察院的表述,正確的是()A、都察院產生于唐代B、明代的都察院主要是糾察百司,會審及審理官吏犯罪案件C、清代的都察院可參與重大案件的會審D、清代的都察院主持司法行政與律例修訂事宜【參考答案】:B,C隋唐時期的中央司法機關是大理寺、刑部、御史臺,而明清時期的中央司法機關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由此可見,都察院是在明代產生的,A項錯誤。明代的都察院掌糾察.主要是糾察百司,會審及審理官吏犯罪案件。B項正確。清承明制,都察院是全國最高監(jiān)察機關,在刑部、大理寺發(fā)生嚴重錯誤時,可提出糾彈,亦可參與重大案件的會審。C項正確。刑部是清代最重要的司法機構,主持司法行政與律例修訂事宜,都察院負責監(jiān)察,沒有權力主持司法行政與律例修訂事宜。D項錯誤。11、下列關于中華法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中華法系形成于唐代B、以《永徽律疏》為母法,影響到東南亞各國C、強調法律的倫理性D、其最重要特征是重視禮的作用【參考答案】:A,B,C【考點】中華法系中華法系可以說是以唐律為主,影響到東南亞各國的子法組成的法律體系。也稱為法律家族。其強調法律的倫理性,最重要特征是禮法結合,并非僅重視禮的作用。故ABC三項是正確的。12、某市工商局決定吊銷某中外合資企業(yè)的營業(yè)執(zhí)照,該中外合資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田某是中方甲企業(yè)的董事長,他認為市工商局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他正想終止與外方的合作,及早清算,另外投資其他項目。于是田某決定不對市工商局的處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外方乙企業(yè)的投資則還未收回,不愿意終止經營。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企業(yè)不能以中外合資企業(yè)的名義起訴B、乙企業(yè)可以中外合資企業(yè)的名義起訴C、乙企業(yè)可以自己的名義起訴,因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了該處罰行為的損害D、乙企業(yè)不能以自己名義起訴,因為市工商局吊銷的是中外合資企業(yè)而非乙企業(yè)的營業(yè)執(zhí)照,乙企業(yè)不是處罰行為的直接相對人【參考答案】:B,C【解析】:見《行訴解釋》第15條。聯營企業(yè)、中外合資或者合作企業(yè)的聯營、合資、合作各方,認為聯營、合資、合作企業(yè)權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權益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13、下列哪些行為應認定為搶劫罪一罪?A、甲將仇人殺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現金B(yǎng)、甲持刀攔路行搶,故意將受害人殺死后取走其財物C、甲在搶劫過程中,為壓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將被害人殺死,取走其財物D、甲實行搶劫罪后,為防止受害人報案,將其殺死【參考答案】:B,C【解析】:答案BC【解析】:對于A項,在司法實踐中,有一種情況就是,行為人殺人后起意占有死者生前財物的。這種情況應對行為人以故意殺人罪和盜竊罪定性,依照數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當然,這是就行為人殺人后占有一般財物而言。A項錯誤此外還有特殊情況,殺人后將他人的槍支取走,應以故意殺人罪和盜竊槍支罪實行數罪并罰。對于BC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搶劫過程中故意殺人案件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已明確指出:“行為人為劫取財物而預謀故意殺人,或者在劫取財物過程中,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殺人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BC項正確。行為人實施搶劫后,為滅口而故意殺人的,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彼訢項錯誤。14、下列糾紛中,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有。A、張某對某政府就其與李四之間土地使用權歸屬的裁決不服B、王某不服某公安機關認為其有犯罪嫌疑而進行的刑事拘留C、趙某不服某海關以走私嫌疑為由將其扣留24小時D、公務員王某不服所在機關對其作出的記過處分【參考答案】:A,C【解析】:本題涉及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參見《行政訴訟法》第11、12條15、下列關于轉委托的說法正確的是哪些?A、律師接受當事人的委托后,不得擅自轉委托他人代理B、律師接受委托后,如果必須進行轉委托,一般應得到委托人的書面同意C、由于委托人是與律師事務所簽定的委托協議,而律師是受律師事務所的指派提供法律服務的,因此律師需要進行轉委托時,征得律師事務所的同意即可D、律師擅自轉委托他人代理,是違反律師執(zhí)業(yè)紀律的行為,律師事務所應當對其予以停止執(zhí)業(yè)3個月的處罰【參考答案】:A,B【解析】:《律師職業(yè)道德和執(zhí)業(yè)紀律規(guī)范》第34條規(guī)定,律師接受委托后未經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轉委托他人代理。需要注意的是具有迷惑性的D項。由于律師事務所本身對律師沒有處罰權,因此D項是錯誤的。16、某村開始了三年一次的村委會選舉,推選以下四位村民為村委會主任候選人。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你認為下列四位村民中哪幾位可以被推薦為村委會主任候選人?A、李小波,剛過完17歲生日,初中畢業(yè)后成為家里的主要勞力,田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可其父親素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去年偷了呂家的一條黃牛被處罰B、劉光華,23歲,為人忠厚,寫得一手好字。但跟著他爺爺學了一些占卜、算卦之類的“技術”C、周秋蘭,現任村婦女主任,熱情大方,精明能干。只是經常與那些年輕后生嘻嘻哈哈,其丈夫死后,她與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小伙子周小滿談戀愛,被老輩人說成是有傷風化D、丁長生,原為村里的民辦教師,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服刑期間,他學會了多種果樹栽培技術和特種養(yǎng)殖技術。提前釋放回來后便搞起特種養(yǎng)殖和果園開發(fā)【參考答案】:B,C,D【解析】: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主體《憲法》第3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選項D,勞改釋放犯未被判處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仍然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7、下列所列各項,哪種不是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A、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監(jiān)督制度B、司法機關監(jiān)督制度C、司法審查制度D、特設機關監(jiān)督制度【參考答案】:B,C,D【解析】:我國憲法第67條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1)解釋憲法、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在我國實施的是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監(jiān)督憲法的制度,因此BCD三項錯誤。18、大陸甲公司與臺灣地區(qū)乙公司簽訂了出口家具合同,雙方在合同履行中產生糾紛,乙公司拒絕向甲公司付款。甲公司在大陸將爭議訴諸法院。關于向臺灣當事人送達文書,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可向乙公司在大陸的任何業(yè)務代辦人送達B、如乙公司的相關當事人在臺灣下落不明的,可采用公告送達C、郵寄送達的,如乙公司未在送達回證上簽收而只是在郵件回執(zhí)上簽收,可視為送達D、郵寄送達未能收到送達與否證明文件的,滿三個月即可視為已送達【參考答案】:B,C【考點】司法協助——域外送達【解析】本題考查內地與臺灣地區(qū)之間司法文書送達方面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臺民事訴訟文書送達的若干規(guī)定》第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向住所地在臺灣地區(qū)的當事人送達民事訴訟文書,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一)受送達人居住在大陸的,直接送達。受送達人是自然人,本人不在的,可以交其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不在大陸居住,但送達時在大陸的,可以直接送達;(二)受送達人在大陸有訴訟代理人的,向訴訟代理人送達。受送達人在授權委托書中明確表明其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接收的除外;(三)受送達人有指定代收人的,向代收人送達;(四)受送達人在大陸有代表機構、分支機構、業(yè)務代辦人的,向其代表機構或者經受送達人明確授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yè)務代辦人送達;(五)受送達人在臺灣地區(qū)的地址明確的,可以郵寄送達;(六)有明確的傳真號碼、電子信箱地址的,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方式向受送達人送達;(七)按照兩岸認可的其他途徑送達。采用上述方式不能送達或者臺灣地區(qū)的當事人下落不明的,公告送達?!币虼艘夜驹谙虼箨懙臉I(yè)務代辦人送達時,該代辦人必須獲得受送達人明確授權,A項說法過于絕對化。如乙公司的相關當事人在臺灣地區(qū)下落不明,公告送達,B項正確。同法第5條規(guī)定:“采用本規(guī)定第三條第一款第(五)項方式送達的,應當附有送達回證。受送達人未在送達回證上簽收但在郵件回執(zhí)上簽收的,視為送達,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如果未能收到送達與否的證明文件,且根據各種情況不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視為未送達。”故C項正確,D項錯誤。19、邵某是某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后因犯罪被開除。一日,邵某假扮工商人員,騙走某企業(yè)一筆巨款。在該案例中。A、邵某應為詐騙行為承擔一切法律責任B、國家應承擔行政賠償責任C、先由國家賠償,然后再向邵某進行追償D、此案不屬于國家賠償范圍【參考答案】:A,D【解析】:本題涉及對行政行為的理解。劇某構成詐騙罪,責任由個人承擔20、唐朝御史臺下設有。A、臺院B、殿院C、察院D、郡院【參考答案】:A,B,C【解析】:唐朝的監(jiān)察機關是御史臺,其下設臺院、殿院、察院。21、根據憲法和法律,下列選項中,哪些人的任期每屆5年,連續(xù)任職不超過兩屆?A、最高人民法院院長B、國務委員C、中央軍委主席D、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參考答案】:A,B,D【解析】:中央軍委主席地位特殊,可連選連任。22、國際人道法中的區(qū)分對象原則(區(qū)分軍事與非軍事目標,區(qū)分戰(zhàn)斗員與平民)是一項已經確立的國際習慣法原則,也體現在(1977年日內瓦四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中。甲乙丙三國中,甲國是該議定書的締約國,乙國不是,丙國曾是該議定書的締約國,后退出該議定書。根據國際法的有關原理和規(guī)則。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A、該原則對甲國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對乙國沒有法律拘束力B、丙國退出該議定書后,該議定書對丙國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C、丙國退出該議定書后,該原則對丙國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D、該原則對于甲乙丙三國都具有法律拘束力【參考答案】:A,C【考點】國際條約與國際習慣法的效力【解析】國際習慣是在國際交往中反復實踐并廣為接受的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則或制度,是國際法最古老的淵源。國際習慣具有普遍性。對所有國家具有法律約束力。國際人道法中的區(qū)分對象原則是一項已經確立的國際習慣法原則,對所有的國家,無論甲國、乙國、丙國均有約束力,因此D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不應人選。國際習慣被編纂進條約后,條約并不能代替國際習慣在效力上的普遍性。即非條約的締約國雖然不受條約的約束,但是依然受國際習慣的約束,因此對乙國而言,乙國雖然不是締約國,但依然受國際習慣法的約束;丙國退出議定書后,就不再是條約的締約國,議定書對丙國不再具有法律約束力,B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不應當選。但國際習慣法上的人道主義區(qū)分對象原則對丙國依然適用,因此A和C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應當選。23、關于提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提單是托運人和承運人之間訂有運輸合同的憑證B、提單是承運人從托運人處收到貨物的憑證C、提單是代表貨物所有權的物權憑證D、提單是一種表明托運人已支付運費的收據【參考答案】:A,B,C本題考查提單的概念。提單本身并不表明運費是否已支付及由誰支付等情況,事實上,運費既可能由托運人支付,也可能由收貨人支付。24、以下關于法國法發(fā)展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法國封建立法經歷了一個由習慣法到成文法的演進過程B、“立法”體系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訟法典》圾經濟立法C、現代法國法加強了議會權力,縮小了行政權力D、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判例法作用逐步下降【參考答案】:B,C,D【考點】法國法【解析】B項錯在法國《六法體系》不包括經濟立法;C項錯在現代法國法是縮小了議會權力,加強了行政權力;D項錯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間判例法作用是有所提高。25、關于行政復議機關的表述正確的是A、對青島海關做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青島市人民政府可以成為復議機關。B、對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設立該派出機關的行政機關是行政復議機關。C、某城關鎮(zhèn)派出所對馬某作出40元的罰款決定,縣公安局和縣政府都可以是行政復議機關D、對街道辦事處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區(qū)政府是行政復議機關【參考答案】:C,D【解析】:海關屬于垂直領導機關,市政府不能成為復議機關?!缎姓妥h法》第十三條: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所屬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派出機關申請行政復議。B項錯誤。第十五條對本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行政機關、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按照下列規(guī)定申請行政復議:(一)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關的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二)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規(guī)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者該部門的本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三)對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分別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或者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四)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五)對被撤銷的行政機關在撤銷前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繼續(xù)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CD正確。26、李某乘坐公共汽車進城,發(fā)現比他晚上車的趙某未將其隨身攜帶的密碼箱拎走就下了車,并且車上的其他乘客也都沒注意到這一點。李某于是趕緊在下一站拎著趙某的密碼箱下了車。到了住處李某打開箱子一看,里面有現金7萬余元。下列對李某的行為說法錯誤的是:A、構成盜竊罪B、構成侵占罪C、應當并處沒收財產D、可以并處罰金【參考答案】:A,C,D【解析】:關于A選項。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為他人保管的財物或者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據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退還的行為。侵占罪的對象包括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埋藏物。本題中,趙某將隨身攜帶的密碼箱遺忘在公交車上,由于公交車屬于相對開放的場所,李某將密碼箱占為己有,屬于侵占遺忘物,其行為構成侵占罪。因此,A選項的說法錯誤,當選。關于B選項。盜竊罪是行為人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盜竊行為是將原先處于他人合法占有下的財物使其脫離原占有人的占有,被行為人非法所有的狀態(tài)。本題中,因為趙某是將密碼箱遺忘在公共汽車上,由于公交車屬于開放場所,李某將密碼箱占為己有,屬于侵占遺忘物,其行為構成侵占罪,而非盜竊罪。因此,B選項的說法正確,不選。關于CD選項。《刑法》第270條規(guī)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本題李某的侵占數額為7萬元,因此在判處刑罰時應當對行為人并處罰金。因此,CD選項的說法錯誤,當選。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27、下列關于數罪并罰的做法與說法,哪些是錯誤的?A、甲犯B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18年。甲執(zhí)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對此,法院應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圍內決定合并執(zhí)行的刑期,然后,減去已經執(zhí)行的8年刑期B、乙犯B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8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20年;在執(zhí)行2年后,法院發(fā)現乙判決宣告以前還有沒有判決的C罪,并就C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這樣,乙實際執(zhí)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過20年C、丙犯B罪,分別被法院判處14年和11年,法院決定合并執(zhí)行20年;在執(zhí)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由于數罪并罰時有期徒刑不得超過20年,故丙實際上不可能執(zhí)行C罪的刑罰D、丁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有D四罪,但法院只判決A罪8年有期徒刑、B罪12年有期徒刑,決定執(zhí)行18年有期徒刑。執(zhí)行5年后發(fā)現C罪與D罪,法院判處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罰的“數刑中的最高刑期”應是18年,而不是12年【參考答案】:A,B,C【解析】:【答案】ABC【考點】數罪并罰的規(guī)則【解析】A項中甲犯新罪,應適用《刑法》第71條所規(guī)定的“先減后并”規(guī)則,先減去已執(zhí)行的8年有期徒刑,再以余下的10年與新犯的5年計算,A項錯誤,應入選。B項中,乙未犯新罪,只是發(fā)現了判決宣告前的“漏罪”,應適用第70條所規(guī)定的“先并后減”規(guī)則,以前罪的20年和“漏罪”的5年計算數罪并罰的刑期,因有期徒刑不能超過20年,那么只能是執(zhí)行20年,這時又要減去執(zhí)行的2年,還要執(zhí)行18年,那么,乙實際執(zhí)行就是20年,并非必然超過20年,B項錯誤,入選。C項中,丙犯新罪,應適用71條,先以前罪的20年刑期減去已執(zhí)行的2年為18年,再以18年和C罪的5年計算數罪并罰的刑期,這樣,肯定會有一個高于18年低于20年的刑期,C罪的刑罰就體現在18年至20年的刑期上,如果沒有C罪,不會有這部分刑期,因此C項結論錯誤,應入選。D項的情況,由于是“漏罪”,所以應適用70條,把前罪的18年與漏罪的5年和7年共同以69條的原則決定應執(zhí)行的刑期,那么,并罰中數刑中最高刑期自然是18年,D項正確,應不入選。28、行政機關調查終結,負責人作出如下行政處罰決定正確的是。A、確有應受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jié)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B、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C、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D、違法行為己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參考答案】:A,B,C,D【解析】:參見《行政處罰法》第38條: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jié)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對情節(jié)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29、甲武裝掩護走私毒品,法院判決其構成走私毒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甲的下列哪些財產可納入予以沒收的范圍?()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槍支B、甲被查獲的毒品和販毒資金C、甲在銀行帳戶上的500萬元存款D、甲所有的2輛豪華轎車【參考答案】:C,D【解析】:【答案】CD【考點】沒收財產的范圍【解析】根據《刑法》第59條的規(guī)定,沒收財產的范圍僅限于犯罪分子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選項A、B屬于非法財物,但并非沒收財產刑的對象,而應當根據刑法第64條的規(guī)定予以沒收或者追繳。30、上級國家機關對民族自治地方的領導與幫助體現在A、上級國家機關合理調整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支出的基數B、上級國家機關合法地改變民族自治地方所屬企業(yè)的隸屬關系C、上級國家機關經常地檢查民族政策和有關法律的遵守和執(zhí)行D、上級國家機關隸屬的當地企業(yè),在招收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招收當地少數民族人員【參考答案】:A,C,D【解析】:參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第58、62、63、66條。三、不定向選擇題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明確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訴訟管轄權限和范圍,也規(guī)定了例外的情況。不適用上述《規(guī)定》進行集中管轄的涉外案件是:A、涉外房地產案件B、邊境貿易糾紛案件C、強制執(zhí)行國際仲裁裁決案件D、信用證糾紛案件【參考答案】:A,B【考點】國際民商事訴訟管轄【解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3條規(guī)定:“本規(guī)定適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權糾紛案件;(二)信用證糾紛案件;(三)申請撤銷、承認與強制執(zhí)行國際仲裁裁決的案件;(四)審查有關涉外民商事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請承認和強制執(zhí)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裁定的案件?!睆娭茍?zhí)行國際仲裁裁決案件和信用證糾紛案件適用該規(guī)定進行集中管轄。故CD選項不合題意,不應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4條規(guī)定:“發(fā)生在與外國接壤的邊境省份的邊境貿易糾紛案件,涉外房地產案件和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不適用本規(guī)定?!币虼耍嫱夥康禺a案件、邊境貿易糾紛案件不適用上述規(guī)定進行集中管轄,選項AB符合題意,應選。2、夏某偷了一部手機,被作價1200元。夏某委托沈律師擔任其辯護人,沈律師為了給當事人減輕處罰,故意作偽證證明手機被修理過,花去420元,即手機價值不足盜竊公私財物的判刑標準800元。檢察院以辯護人妨礙作證罪起訴了沈律師。下列表述錯誤的是哪一或哪些選項?()A、沈律師構成了該項犯罪,司法行政機關可以吊銷其律師執(zhí)業(yè)證B、沈律師不構成該項犯罪,因為其只是違反了有關律師的執(zhí)業(yè)道德規(guī)范C、因為沈律師完成了委托事項工作,律師事務所收取的律師費用不得被沒收D、沈律師違反敬業(yè)盡職義務,其客戶、律師事務所都有權向律師協會投訴和向法院起訴【參考答案】:B,C《律師法》第49條第2款的規(guī)定,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刑事處罰的,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