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梁鋼筋平法識圖還不看過來_第1頁
超詳細梁鋼筋平法識圖還不看過來_第2頁
超詳細梁鋼筋平法識圖還不看過來_第3頁
超詳細梁鋼筋平法識圖還不看過來_第4頁
超詳細梁鋼筋平法識圖還不看過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表達形式,概括來講,是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陳青來被國家科委列為《“九五”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項目編號:97070209A)建設部列為一九九六年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項目編號:96008)?!痘炷两Y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梁鋼筋的標注方法梁平法圖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梁的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于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施工中,原位標注優(yōu)先于集中標注。梁鋼筋的標注方法●集中標注:1、梁編號、梁截面尺寸2、箍筋: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qū)及非加密區(qū)、肢數3、梁上下通長筋和架立筋,4、梁側面縱筋:構造腰筋及抗扭腰筋5、梁頂面標高高差(該項為選注)梁鋼筋的標注方法梁鋼筋的標注方法原位標注內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所有縱筋)、梁下部縱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標注不適合于某跨時標注的數值。原位標注:1、梁支座上、下部縱筋2、吊筋、附加箍筋梁鋼筋的標注方法集中標注——梁編號梁截面尺寸,該項為必注值。當為等截面梁時,用b×h表示;當為豎向加腋梁時,用b×hGYC1×C2表示,其中C1為腋長,C2為腋高;當為水平加腋梁時,用b×hPYC1×C2表示,其中C1為腋長,C2為腋寬,加腋部分應在平面中繪制;當有懸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即為b×h1/h2如:JZL2(3)300*500KL7(2B)300*700/500三、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間距及肢數,該項為必注值。箍筋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當梁箍筋為同一種間距及肢數時,則不需用斜線;當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的箍筋肢數相同時,則將肢數注寫一次;箍筋肢數應寫在括號內。例:Φ10@100/200(4)Φ8@100(4)/150(2)集中標注——箍筋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梁、懸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與肢數),在斜線后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例:13Φ10@150/200(4),18Φ12@150(4)/200(2),集中標注——通長筋四、梁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長筋可為相同或不同直徑采用搭接連接、機械連接或對焊接連接的鋼筋),該項為必注值。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和架立筋相聯。注寫時須將角部縱筋寫在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后面的括號內,以示不同直徑及與通長筋的區(qū)別。當全部采用架立筋時,則將其寫入括號內。例:222+(412)222+420當梁的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為全跨相同,且多數跨配筋相同時,此項可加注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開來,少數跨不同者,按原位標注處理。例3Φ22;3Φ20集中標注——側面縱筋五、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該項為必注值。當梁腹板高度hW≥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以大寫字母G打頭,接續(xù)注寫配置在梁兩個側面的總配筋值,且對稱配置。例G4Φ12。配置受扭縱向鋼筋時,以大寫字母N打頭,接續(xù)注寫配置在梁兩個側面的總配筋值,且對稱配置。例N6Φ22。注:1、當為梁側面構造鋼筋時,其搭接與錨固長度可取為15d。2、當為梁側面受扭縱向鋼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l或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鋼筋。集中標注——梁頂面標高高差六、梁頂面標高高差,該項為選注值。粱頂面標高高差,系指相對于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值,對于位于結構夾層的粱,則指相對于結構夾層樓面標高的高差有高差時,須將其寫入括號內,無高差時不注。原位標注——梁支座上部縱筋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的所有縱筋:1.“/”分隔——當上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2.“+”相聯——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將角部縱筋寫在前面。3.缺省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例6Φ254/2,2Φ25+2Φ22梁下部縱筋:1.“/”分隔——當下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2.“+”相聯——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注寫時角筋寫在前面。3.“—”不入支座——當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將梁支座下部縱筋減少的數童寫在括號內。例6Φ252(-2)/4,2Φ25+3Φ22(-2)/5Φ25,梁平法標注原位標注——梁下部縱筋梁下部縱筋:4、當梁的集中標注中已注寫了梁上部和下部均為通長筋的縱筋值是,則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復做原位標注。5、當梁設置豎向加腋時,加腋部位下部斜縱筋應在支座下部以Y打頭注寫在括號里。當梁設置水平加腋梁時,水平加腋內上下部斜縱筋應在加腋支座上部以Y打頭注寫在括號內,上下部斜縱筋之間用“/”分隔。當多跨梁的集中標注中已經注明加腋,而該梁某跨的根部卻不需要加腋是,則應在該跨原位標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標注中的加腋信息。集中標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懸挑,截面為300*600;箍筋為I級鋼筋,直徑8,加密區(qū)間距為100,非加密區(qū)間距為200,均為兩肢箍;上部通長筋為2根直徑22的二級鋼;原位標注表示:支座1上部縱筋為4根直徑22的二級鋼,支座2兩邊上部縱筋為6根直徑22的二級鋼分兩排,上一排為4根,下一排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縱筋為3根直徑18的二級鋼,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縱筋為4根直徑18的二級鋼,全部伸入支座;以后類推梁支座縱筋的長度規(guī)定1、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間支座上部縱筋的延伸長度a0值在標準構造詳圖中統(tǒng)一取值為:第一排非通長筋及與跨中直徑不同的同長筋從柱(梁)邊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長筋延伸至ln/4位置。ln的取值規(guī)定為:對于端支座,ln為本跨的凈跨值;對于中間支座,ln為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2、懸挑梁(包括其它類型梁的懸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縱筋延仲至梁端頭并下彎,第二排延伸至3l/4位置,l為自柱(梁)邊算起的懸挑凈長。當具體工程需將懸挑梁中的部分上部筋從懸挑梁根部開始斜向彎下時,應由設計者另加注明。3、當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縱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時,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的截斷點距支座邊的距離取0.1Lni。4、其他4.1非框架梁、井字梁的上部縱向鋼筋在端支座的錨固要求:當設計按鉸接時,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對邊后彎折,且平直段長度≥0.35Lab,彎折段長度15d;當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直段伸至端支座對邊后彎折,且平直段長度≥0.6Lab,彎折段長度15d。設計者應該在平法施工圖中注明采用何種構造,當多數采用同種構造時,可在圖注中統(tǒng)一寫明,并將少數不同之處在圖中注明。4.2非抗震設計時,框架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支座的錨固長度,本圖集的構造詳圖中按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考慮。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的強度時,其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對于帶肋鋼筋為12d,對于光面鋼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