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1.gif)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2.gif)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3.gif)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4.gif)
![人教版八年級上《詩四首》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792e6692219c1050512d269962109a4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四首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你還記得作者嗎?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隱士,不滿于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nóng)村。誦讀訓練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詩人在南山下種豆,因為不善勞作,豆田里長滿了草。一大早就去鋤草,到了月兒初升之時才扛著鋤頭晚歸。歸途中,道狹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沾濕衣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不違背我的意愿就行了。早晨治理雜草叢生頂著月亮扛著鋤頭道窄沾濕只要不違反自己的意愿探究:
“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詩的末句“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什么?
這里的“愿”具體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nóng)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探究:歸園田居(其三)背誦這首詩使至塞上唐·王維《使至塞上》寫作背景開元二十五年,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戰(zhàn)勝吐蕃,唐玄宗命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實際是被排擠出朝廷。在赴邊途中作此詩。朗讀詩歌使至塞上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終于碰到了騎馬的兵士,一問才知道將官正在燕然前線呢!我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一直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我覺得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家邊塞,又似北歸大雁一般飛入胡天。只見那蒼茫無際的沙漠,遠處烽火臺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黃河橫貫其間,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落日。首聯(lián)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頷聯(lián)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尾聯(lián)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敘事抒情
內(nèi)心抑郁繪景塞外風光敘事戰(zhàn)事繁忙出使邊塞整體感知名句賞析一“征”一“歸”,一“出”一“入”,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既是寫景,也是敘事,以“蓬”、“雁”自喻,抒發(fā)了作者被排擠的苦悶和遠離家鄉(xiāng)異地飄泊的愁緒,情感復雜。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都t樓夢》第四十八回,對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說:“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蹦阏J為香菱對這兩句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么?有道理。香菱雖沒能說清楚這兩個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憑直覺感到它們描寫孤煙與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名句賞析構圖美:線條美:色彩美:近處烽煙、遠處夕陽、大漠無邊、長河奔流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黃沙漫漫、夕輝橘紅、白煙一縷、河水閃閃——空間闊大——層次豐富——鮮明優(yōu)美
這句話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背誦這首詩使至塞上王維再見《渡荊門送別》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于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川昌隆縣(今四川江油),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并且與杜甫并稱“大李杜”,又稱為“詩仙”。《渡荊門送別》寫作背景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xiāng)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jīng)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聽讀誦讀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首聯(lián)——遠渡地點和此行目的頷聯(lián)——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氣勢磅礴的長江畫圖頸聯(lián)——月夜俯視明月倒映白晝眺望天空高遠尾聯(lián)--故鄉(xiāng)的水載我遠行依依不舍遠別故鄉(xiāng)《渡荊門送別》全詩結構《渡荊門送別》寫了何景何情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詩人乘舟順流而下,剛出三峽,兩岸山漸次消失,長江進入廣闊的平野時開闊境界。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寫映在江水里的云彩和月亮的美麗形象?!帮w”“結”是用擬人化手法,寫出令人神往的生動而優(yōu)美的畫面。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故鄉(xiāng)水送我至萬里之外,情意何長!詩人借“萬里送行舟”的故鄉(xiāng)水,抒發(fā)了他熱愛和思念故鄉(xiāng)的強烈感情。主題全詩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的情懷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既有對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有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思想感情背誦這首詩導入:
江南有三大名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盛譽的岳陽樓,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巍峨壯麗的風采,古往今來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登樓抒懷。
孟浩然望洞庭,描繪出“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雄偉景觀;范仲淹登高樓,抒發(f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
宋代著名詩人陳與義也登上了岳陽樓,那么,他又抒發(fā)了什么情感呢?登岳陽樓陳與義圖景欣賞
《登岳陽樓(其一)》作者簡介陳與義(1090~1138),宋代詩人。字去非,自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詩風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詩受到徽宗的賞識。南遷之后,經(jīng)歷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頗為相似的遭遇,轉學杜甫。成為宋代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著有《
簡齋集》。
《登岳陽樓》寫作背景宋欽宗靖康元年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陳與義當時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jiān)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澆愁,寫下了數(shù)首詩歌以記其事,本課所選的就是其中的一首。登岳陽樓
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朗讀:jīngxǐyǐ登岳陽樓
陳與義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注釋:酒店或茶館的幌子緩慢瓜分徘徊靠著高處登樓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我登臨的地方,讓吳國和蜀國在這里分開屬地,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里。為避戰(zhàn)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
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洞庭之東江水西”這句詩寫什么?怎么寫的?寫岳陽樓之所在。巧妙地運用了“東”“西”兩個方位詞,并以湖、江系之?!昂熿翰粍酉﹃栠t”這句詩寫什么?有什么特點?寫舉目所見。“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為一,可以想見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的掃描,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色中。不動的簾旌,表明湖面風平浪靜;緩緩下沉的落日,提示著傍晚的安寧?!叭f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鳖i聯(lián)通過敘事抒發(fā)了什么感情?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萬里”與“三年”對舉,分別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敘述其事,收到了雙重的藝術效果。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怎樣理解尾聯(lián)中加線的詞語?“白頭”:詩人已屆不惑之年,故言。“吊古”:不說“傷今”,含蓄蘊藉,意味深長。“風霜”:明指自然事物,實喻社會現(xiàn)實,語意雙關?!袄夏旧n波”:是包裹詩人形象的一伯外衣,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中。
頷聯(lián)的風格有什么變化?
“登臨吳蜀橫分地”,也是在說登臨的地理位置,卻加入了厚重的歷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時”,也是在寫黃昏時分登樓觀景,卻融入了些許悵惘之情。這樣的漸變,是一種烘托,一種過渡,一種物我兼融的摹狀?!鞍最^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怎樣理解尾聯(lián)中加線的詞語?“白頭”:詩人已屆不惑之年,故言?!暗豕拧保翰徽f“傷今”,含蓄蘊藉,意味深長?!帮L霜”:明指自然事物,實喻社會現(xiàn)實,語意雙關?!袄夏旧n波”:是包裹詩人形象的一伯外衣,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中。
詩的四聯(lián)各主要寫了什么?首聯(lián)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頷聯(lián)從靜態(tài)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強烈的抒情。頸聯(lián)終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fā)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尾聯(lián)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通過登樓觀感,抒發(fā)了詩人輾轉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缺、中原動蕩之憂,以及老大傷悲的落寞情懷。背誦這首詩問題研究從本詩看陳與義的律詩風格 陳與義詩宗杜甫,特別是他的律詩,明顯地表現(xiàn)出老杜的特點,可謂神形兼?zhèn)洹?他和杜甫一樣,都精于煉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上學期第三周 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
- 7 我們有新玩法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5二手車購買合同書
- 2025合同的履行、變更、轉讓、撤銷和終止
- 14 《窮人》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語文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買方購車合同范本
- 公路修建合同范本
- 鋪設碎石土路面施工方案
- 輕鋼吊頂施工方案
- 路燈池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上化學第二單元課題2氧氣課件
- 三年級上冊乘法豎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區(qū)塊鏈技術指南
- 1.中小學推行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施方案
- 中頻治療儀的使用流程
- 旅游裝備行業(yè)分析
- 辦公室清潔培訓課件
- 主題旅游產(chǎn)品和線路推廣實施方案
- 圖形的位似課件
- 調(diào)料廠工作管理制度
- 開工“第一課”安全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