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_第1頁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_第2頁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_第3頁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_第4頁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4篇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篇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這是人們不成否置的。在這悠久的歷史中,自然會孕育出大量文化的結晶。不管是有名世界的“四大名著”,還是婦孺皆知的“四書五經”,都代表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和精神。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論語》。

可能好多人對《論語》都不甚了解。《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書中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作為儒家學派的經典,深受人們所推崇。在《論語》中,有大量人們耳熟能詳?shù)拿?,例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但唯有“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令我印象頗深,感想良多。

“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簡樸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學習而不斟酌就會感到迷惑不解,只斟酌而不學習就會感到不解疲憊。這句話為孔圣人所言,恰到好處地辯證了學習與斟酌的關系。只悵然,初次接觸到這句話的我還太過年幼,根本無法理解此句中的“學習”與“斟酌”。后來,我體驗了一件事,正是那件事讓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那是初一下學期時,一節(jié)課上,老師為我們解釋了一個新的學識點。當時,我很專心地聽,可無奈實在聽不懂那個學識點的原理。畢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為什么老師說的答案看似那么荒誕,實際上是正確的呢?我心中帶著疑問,但并沒有深入斟酌。帶著悶悶不樂的心緒,我放學回到了家里,可腦袋里仍舊是懶洋洋的,沒有什么靈感,更別談斟酌這道幾乎全班人都不解其原理的題了。罷了罷了,既然老師說了答案,那就斷定是對的了,還糾結什么呢!我輕輕地撇了撇嘴,抉擇不再打理這道題。然而,我的目光向四周一瞥,卻瞥見了我最近看的書——《論語》,而書上的一句話讓我不由一怔: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猛然,我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有些令人不成思議的想法:從始至終我都沒有專心地斟酌過這個問題,只是死板地攝取上課時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如今我的迷惑不解不是正好對應上了句子中的“罔”嗎?也就是說,只有我將學習與斟酌結合起來,才能不惑嗎?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有了想法我當然要試一試。于是,我拿出紙和筆,在腦海里不停地演算著,將可能有用的條件都列在紙上……時間一分一秒地流瀉著。經過大約半個時辰的繁重奮戰(zhàn),我終是將這道難題攻克了下來。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勾起一個驕傲的弧度。同時,我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話,明白了“學”與“思”的關系。

所謂“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不就是為了報告人們“學”與“思”是一個不成分割的整體嗎?我們學習后,只有斟酌,自身理解透徹了理論才算學會;斟酌后,也只有學習,從中獲得實踐才說得上明白。學習是斟酌的根基,斟酌更是學習的升華。春秋時期的孔夫子,想報告我們的也便是這些吧。學習與斟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應當形影不離。

中華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積淀,更是古代人民聰慧的結晶。多多學習其中的優(yōu)良之處,能讓我們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學與思,無疑是這文化賜予我的極大饋贈。從今往后,我們要筑起屬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篇2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zhàn)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表達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看法、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導原那么等。下面是我?guī)淼挠嘘P2021論語讀書個人心得體會1000字,夢想大家熱愛。

更多的論語讀書心得體會內容(請點擊下方↓↓↓)

※學生論語讀書個人心得體會※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800字※

※學生讀論語個人心得體會800字※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700字※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篇3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于我們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人的生活,還有什么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夢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天性視角啟程來解讀《論語》。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成及,現(xiàn)在我們務必得景仰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簡樸的,就猶如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猶如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墩撜Z》報告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樸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報告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喜悅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喜悅,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啟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聰慧,以聰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置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聰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十足值得斟酌。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成的一個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夢想:既有一片夢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飛行,而不妥協(xié)于現(xiàn)實世界上好多的規(guī)矩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才能,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舉行他行為的拓展。??夢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摯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于現(xiàn)代人、普遍人及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采納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導,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容許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準那么,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緊密的關系。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簡樸的、和暖的生活態(tài)度。品評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高興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tài),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指導我們喜悅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平靜。

論語讀書心得1000字篇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理應回想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理應說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報告我們,學習學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穩(wěn)定學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高興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苍趶娬{溫習舊學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察覺。從外觀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察覺。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閱歷??鬃拥倪@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xiàn)代教導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莫非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滿,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敝v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集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yǎng)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