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影像診斷學_第1頁
消化道影像診斷學_第2頁
消化道影像診斷學_第3頁
消化道影像診斷學_第4頁
消化道影像診斷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化道影像診斷學檢查方法陳仁裕江陰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第1頁,共35頁。一、常規(guī)造影1.食道造影:13%W/V的鋇劑或3~4:1之比的稠鋇劑。吞鋇時從不同角度觀察食管于不同充盈狀態(tài)下所見輪廓、形態(tài)、蠕動及柔軟度。粘膜法:少量鋇劑附于粘膜表面。充盈法:大口吞服充盈食管,觀察輪廓及擴張情況。第2頁,共35頁。2.胃及十二指腸:中等稠鋇劑,1:1~1.5,250~300ml鋇劑粘膜法:少量30~5.ml鋇劑,利用體位及壓迫法顯示胃粘膜。仰臥位顯示胃前壁粘膜鄒壁形態(tài),臥位顯示厚壁粘膜。充盈法:立位,左右前斜位,觀察食管,服完鋇,胃及十二指腸充盈,顯示胃十二指腸的輪廓形態(tài),蠕動以及位置張力等。壓迫法:更清晰的顯示粘膜鄒壁及病變形態(tài)。第3頁,共35頁。3.小腸造影:檢查前日晚飯后禁食,檢查前1.5小時服50%W/V之鋇劑300ml之后右側臥位半小時,半小時~1小時觀察各段小腸,直至鋇劑充盈回腸末端到升結腸為止。第4頁,共35頁。4.結腸鋇劑灌腸充盈法:清潔洗腸后灌鋇劑,從直腸至結腸充盈,觀察輪廓、形態(tài)、張縮功能等。粘膜法:將鋇劑排出后,殘留少量鋇劑,顯示結腸粘膜形態(tài)。壓迫法:可疑病變部位壓迫。第5頁,共35頁。二、雙對比造影1.對比劑含量:硫酸鋇在95%以上。顆粒:細小而均勻,或不均勻。0.5~1.0um粘度:附著性、流動性好,濃度100%W/V時粘度15~20CPS為宜。懸浮穩(wěn)定性:靜置3小時沉淀小于10%耐酸性:PH1.5以下不凝固。濃度:食管、胃160%W/V小腸50%~60%W/V結腸60%~65%W/V第6頁,共35頁。2.低張藥物:減少胃酸分泌,減慢排空。減少重疊。鹽酸的莨菪堿:20mg肌注,5分鐘產(chǎn)生低張。胰高血糖素等。氣體產(chǎn)生的方法:(1)導管直接注入法。(2)發(fā)泡劑。(3)空氣吸入法。根據(jù)檢查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停的體位進行觀察輪廓、粘膜等。第7頁,共35頁。第二節(jié)、胃腸道正常X線解剖及生理一、食管1、正常X線解剖:

食管人口相當于第六頸椎水平,下端相當于第10~11胸椎水平,與賁門相接。分:頸,胸,腹三段。第8頁,共35頁。第二節(jié)胃腸道正常X線解剖一、食道食管入口食道正常解剖.組織.X線表現(xiàn)第9頁,共35頁。2、右前斜可將三個壓跡:從上向下為主A壓跡,左主支氣管壓跡,左房壓跡。食管人口及食管裂孔處各有一個生理狹區(qū)。粘膜:數(shù)條縱行相互平行,連續(xù)纖細條紋狀影,與胃小灣粘膜相連。第10頁,共35頁。黏膜像:三條紋狀三個壓跡、分三段第11頁,共35頁。3、生理功能:兩種蠕動:原發(fā)性蠕動,始于入口向下推進,波及全程,另一種蠕動為繼發(fā)性始于食管本身,可連續(xù)發(fā)生。第三收縮為限局性不規(guī)則收縮,常突然出現(xiàn),迅速消失,多見于老年人。第12頁,共35頁。第一蠕動起自咽部第二蠕動自主A弓第三收縮于下段局部節(jié)段性第四為逆蠕動,多見于梗阻時發(fā)生第13頁,共35頁。二、胃正常X線解剖(一)胃分三部分:胃底、胃體、胃竇。胃底:賁門水平線以上部分。含氣稱胃泡。體:賁門至胃角竇:胃角至幽門。(二)胃的形態(tài)分四型:1、牛角型2、魚鉤型3、瀑布型4、無力型第14頁,共35頁。二、胃1、分區(qū)第15頁,共35頁。第16頁,共35頁。(三)胃粘膜:胃底:排列不整,彎曲呈網(wǎng)狀。胃體,小灣:見平行3-5條。胃竇縱行斜行或橫行。(四)雙重對比造影:顯示胃小區(qū),胃小溝。胃小區(qū)約1~3mm大小,呈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大小相近的小隆起,呈網(wǎng)眼狀。胃小溝粗細一致,輪廓整齊,密度淡而均勻,細于1mm。第17頁,共35頁。第18頁,共35頁。胃微皺襞像胃小區(qū)、胃小溝解剖標本第19頁,共35頁。胃小區(qū)、胃小溝第20頁,共35頁。(五)胃生理:1、胃張力:2、胃的動力:

由胃體上部開始,有節(jié)律性向幽門推進。大小灣深度不對稱,同時可見2-3個蠕動波,胃竇部呈向心性收縮,呈一管狀。3、胃的排空:

2-4小時排空。4、胃的分泌:每天1.5~3.5L。第21頁,共35頁。三、十二指腸正常X線解剖:呈C字形,內包胰頭部,分壺腹部、降部、橫部、升部。生理:排空胃,膽汁、胰液、具有吸收功能以及攪拌,消化作用,還有一定的運動功能。第22頁,共35頁。第23頁,共35頁。四、小腸正常X線解剖

:附著在腸系膜上,正常人長度5~7m,小腸粘膜鄒壁的X線形態(tài)呈環(huán)形,一般狀態(tài)下為羽毛狀,低張呈密集的橫紋狀。1.運動功能。2.消化與吸收功能。第24頁,共35頁。四、小腸常規(guī)造影像充盈像第25頁,共35頁。粘膜像第26頁,共35頁。小腸雙對比像第27頁,共35頁。五、大腸正常X線解剖:大腸分盲腸、升結腸、橫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升橫結腸轉彎處為肝曲,橫降結腸轉彎處為脾曲。特征:

有結腸袋,對稱性袋裝突起。生理:

對食物無消化作用,維持機體水及電解質平衡起重要作用。第28頁,共35頁。五、結腸常 規(guī)造影

充盈像第29頁,共35頁。結腸造影

黏膜像第30頁,共35頁。結腸雙對比像第31頁,共35頁。胃腸道異常影像學表現(xiàn)一、胃腸道輪廓改變1、龕影。2、充盈缺損3、憩室。二.管腔大小的改變:管腔狹窄:(1)腫瘤性狹窄。(2)炎癥性狹窄。(3)外壓性狹窄。(4)先天性狹窄。(5)粘連性。(6)痙攣性。管腔擴張:第32頁,共35頁。三.位置及移動度改變:1.壓迫性移位。2.腸管粘連。3.腹水。4.腸管先天固定不良。5.腸管先天性位置異常。四.粘膜鄒壁改變:1.粘膜鄒壁的破壞2.粘膜鄒壁平坦:(1)腫瘤破壞區(qū)(2)粘膜及粘膜下層的炎癥性水腫。3.粘膜鄒壁的增寬和迂曲4.粘膜鄒壁集中5.胃微鄒壁改變。第33頁,共35頁。五.功能性改變1.張力改變2.蠕動改變(1)蠕動增強(2)蠕動減弱(3)逆蠕動(4)蠕動顯示。3.分泌功能改變第34頁,共35頁。內容梗概消化道影像診斷學。13%W/V的鋇劑或3~4:1之比的稠鋇劑。吞鋇時從不同角度觀察食管于不同充盈狀態(tài)下所見輪廓、形態(tài)、蠕動及柔軟度。仰臥位顯示胃前壁粘膜鄒壁形態(tài),臥位顯示厚壁粘膜。檢查前日晚飯后禁食,檢查前1.5小時服50%。清潔洗腸后灌鋇劑,從直腸至結腸充盈,觀察輪廓、形態(tài)、張縮功能等。將鋇劑排出后,殘留少量鋇劑,顯示結腸粘膜形態(tài)。細小而均勻,或不均勻。食管、胃160%W/V小腸50%~60%W/V結腸60%~65%W/V。根據(jù)檢查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停的體位進行觀察輪廓、粘膜等。食管人口相當于第六頸椎水平,下端相當于第10~11胸椎水平,與賁門相接。頸,胸,腹三段。從上向下為主A壓跡,左主支氣管壓跡,左房。食管人口及食管裂孔處各有一個生理狹區(qū)。數(shù)條縱行相互平行,連續(xù)纖細條紋狀影,與胃。原發(fā)性蠕動,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