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職能資本、平均利潤及其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在一般市場經濟條件下,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過程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特殊性質;理解生產價格、平均利潤規(guī)律和平均利潤率變動趨勢;進而認識商業(yè)資本實現和分割剩余價值,獲取商業(yè)利潤的過程和社會性質。
第七章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
教學目的與要求第七章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1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和利潤第二節(jié)產業(yè)資本和平均利潤第三節(jié)商業(yè)利潤和平均利潤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和利潤2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與利潤
一、成本價格二、利潤三、利潤率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與利潤一、成本價格3資本主義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價值(W)包括三個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對于資本家來說,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只是他的資本價值C+V.在資本家看來,他們投入的資本價值都要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這樣c+v這一部分就相當于生產商品所實際耗費的資本量,就是他們的成本用k表示。因此,這就形成了資本主義生產成本,即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生產成本是價值補償范疇,是商品的資本主義生產費用。資本主義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價值(W)包括三個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4一、成本價格或生產成本概念: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1、用K表示,公式:K=C+V2、商品價值轉化為
W=K+m3、掩蓋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C與V的區(qū)別馬克思主義的成本價格與西方成本概念比較一、成本價格或生產成本概念: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5生產成本概念對社會主義公有經濟也是同樣適用的,也是投入的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力價值的總和,表現為產品價值中的C+V。西方經濟學也十分注重對成本價格的研究。在西方經濟學中,成本價格通常被看作是企業(yè)所購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貨幣支出。正常利潤作為企業(yè)家才能的報酬包括在成本價格之中。
生產成本概念對社會主義公有經濟也是同樣適用的,也是投入的生產6商品的成本價格是現實經濟生活中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成本價格對資本主義生產有重大影響:它是商品經濟社會,商品銷售價格的最低界限,也是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盈虧的界限。
商品的成本價格是現實經濟生活中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7生產成本的出現,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沒有了,他們在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中的作用被模糊了。生產成本的出現,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沒有了,他們在價值8馬克思主義的成本價格與西方成本概念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十分強調,成本價格是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成本價格作為資本主義的生產耗費,即資本家的耗費,同生產商品的實際生產費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背景資料:西方經濟學中的成本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成本比較馬克思主義的成本價格與西方成本背景資料:西方經濟學中的成本與9在商品價值中,c+v表現為生產成本,剩余價值就表現為生產成本的增加額,當不把剩余價值看作是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產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時,剩余價值便轉化為利潤當剩余價值在觀念上作為全部所用資本的產物時,即轉化為利潤,用p表示。商品價值的公式就從W=C+V+M=K+M進一步變?yōu)閃=K+P在商品價值中,c+v表現為生產成本,剩余價值就表現為生產成10二、利潤概念:企業(yè)產品的銷售收入扣除生產成本后的余額
符號P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
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剩余價值是可變資本的產物,利潤是全部預付資本產物關系:剩余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二、利潤概念:企業(yè)產品的銷售收入扣除生產成本后的余額11剩余價值和利潤,是同一個價值增殖額的不同名稱,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后,利潤就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實來源。利潤就變成了剩余價值神秘化的虛假形式。剩余價值和利潤,是同一個價值增殖額的不同名稱,剩余價值是利潤12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是在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全部利潤歸資本家所有,利潤體現著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關系。
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是在資本剝削雇13在社會主義企業(yè)中,利潤作為勞動者剩余勞動或為社會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它歸勞動者共同占用,用于擴大社會生產、發(fā)展社會公共事業(yè)和改善勞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因而不反映任何剝削關系,只反映勞動者的個人利益、企業(yè)的局部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在社會主義企業(yè)中,利潤作為勞動者剩余勞動或為社會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14利潤的多少是商品經濟社會,衡量企業(yè)生產經營好壞的一項很重要的綜合性指標,但由于各個企業(yè)所占用的資本總量不同、生產規(guī)模不同等方面的差別,因而企業(yè)經濟活動的好壞和經濟效益的高低,不能單純地用利潤的絕對量指標來衡量,還要利用利潤的相對量,即利潤率的指標來衡量。
利潤的多少是商品經濟社會,衡量企業(yè)生產經營好壞的一項很重要的15三、利潤率概念:剩余價值或利潤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公式:關系
聯系剩余價值率是利潤率的本質,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M與不同K量的比率。
區(qū)別
質:前者反映剝削程度,揭示剩余價值真正來源,后者表示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掩蓋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量:利潤率總小于剩余價值率影響利潤率因素1.m`高低,2.C:V高低,3.n快慢,4.C節(jié)省,5.原料價格三、利潤率概念:剩余價值或利潤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16
如以年利潤率的公式為例,可作如下分解:
從分解的年利潤率公式中可以看出,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因素有剩余價值率的高低、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資本的周轉速度快慢和不變資本的節(jié)省狀況、原料價格的高低。
如以年利潤率的公式為例,可作如下分解:從分解的年利潤率公17利潤率與剩余價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地變化。利潤率客觀地反映了資本的增值程度,它是商品經濟社會考核企業(yè)生產經營狀況好壞和評價企業(yè)經濟效益高低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指標,它比利潤量更能客觀地反映企業(yè)的現實生產經營狀況。
利潤率與剩余價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地變化。18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了19世紀中葉英國評論家登寧的一段話,生動的描述了資本家追求高利潤率的形象:“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頁。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了19世紀中葉英國評論家登寧的一段19第二節(jié)產業(yè)資本與平均利潤一、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三、生產價格與市場價值、市場價格四、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規(guī)律的作用五、平均利潤率變動趨勢第二節(jié)產業(yè)資本與平均利潤一、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20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一.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社會價值二.部門間的競爭和平均利潤的形成三.平均利潤率模糊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實質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一.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社會價值21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商品價值利潤率食品10070c+30v100%3013030%紡織10080c+20v100%2012020%機械10090c+10v100%1011010%表明:投入預付資本相同,但獲利不同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商品價值利潤率食品22同一部門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資本家之間,為了獲得超額利潤而展開的競爭就是部門內部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必然使生產同種商品的不同的個別價值,均衡為統一的市場價值,即社會價值。而且,還會使本部門的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和利潤率下降,這必然會加劇各個部門之間的競爭。
同一部門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資本家之間,為了獲得超額利潤而展開23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利潤率必然不同,這與等量資本要求帶來等量利潤的規(guī)律相矛盾。各個生產部門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從而使利潤率趨于平均化。部門之間的競爭及由此引起的資本的轉移,是利潤率平均化過程的機制。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利潤率必然不同,這與等量資本24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部門之間的競爭和平均利潤率的形成
利潤率不同,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利潤,引起不同生產部門競爭不同部門競爭的手段是資本轉移,資本由利潤率低的部門向利潤率高的部門轉移部門之間競爭導致不同部門的利潤率趨向平均化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部門之間的競爭和平均利25平均利潤率是社會生產各部門在一年中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總額同社會總資本的比率。其計算公式是:平均利潤率=社會剩余價值總額/社會預付總資本平均利潤率是社會生產各部門在一年中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總額同社會總26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各部門的投資者便可以根據平均利潤率獲得與其投資量大小相適應的利潤,即平均利潤。
平均利潤=預付資本×平均利潤率
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各部門的投資者便可以根據平均利潤率獲27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平均利潤與剩余價值的差額食品10070c+30v100%3020%20-10紡織10080c+20v100%2020%200機械10090c+10v100%1020%20+10剩余價值總額與平均利潤總額相等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28平均利潤是不同部門的投資者通過競爭重新分配剩余價值的結果。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實質上也就是把社會總資本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所得到的利潤率。平均利潤是不同部門的投資者通過競爭重新分配剩余價值的結果。平29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規(guī)律,只要是發(fā)達的商品經濟,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自由轉移的條件充分具備,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就會形成。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體系內,平均利潤規(guī)律也表明了各經濟部門自由配置社會資源和重新分配利益的關系,但屬于公有投資者和勞動者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對立統一關系。
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規(guī)律,只要是發(fā)達的商品經30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后,許多部門的利潤量與剩余價值就不一致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似乎利潤的多少只與資本量有關,這就完全掩蓋了利潤的本質和來源。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后,許多部門的利潤量與剩余價值就不一致了,31平均利潤率形成后,利潤無論在性質上,還是在數量上,都表現為了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了,利潤的本質和來源被完全掩蓋了起來,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關系看不見了,它更加模糊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實質。平均利潤率形成后,利潤無論在性質上,還是在數量上,都表現為了32平均利潤率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各部門的利潤率水平和社會總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
影響平均利潤率的因素平均利潤率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各部門的利潤率水平和社會總資33
2、各個部門所得的利潤量與生產剩余價值不一致,但整個社會利潤總量和剩余價值總量是相等的。
1、平均利潤形成是全社會的剩余價值在各部門的資本家之間重新瓜分的結果
3、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2、各個部門所得的利潤量與生產剩余價值不一致,但34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趨于平均化了,但是,這并沒有排除各個部門投資者和同一部門內部的各企業(yè)之間利潤率存在一定的差別。
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趨于平均化了,但是,這并35平均利潤率并不是各部門利潤率的簡單平均,平均利潤也不意味著各部門所得的絕對利潤量相等。平均利潤率并不是各部門利潤率的簡單平均,平均利潤也不意味著各36部門預付資本c:vm’m平均p’平均p平均p與m的差額食品500350c+150v100%15023%115-35紡織300240c+60v100%6023%69+9機械200180c+20v100%2023%46+26各部門的資本量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同部門預付資本c:vm’m平均p’平均p平均p與m的差額食品537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同時,市場上商品的出售就不再按照價值決定的價格來出售了,而是按照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的價格來出售。這種由商品的生產成本和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和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在質上,它同資本有聯系,在量上,它與價值經常不一致。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同時,市場上商品的出售就不再按照價值決定38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
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39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概念區(qū)別:與價值
質:同資本有聯系,同活勞動沒有直接聯系量:生產價格和價值經常不一致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是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構成的生產價格形成后,價值規(guī)律通過生產價格規(guī)律起作用公式:W=k+pW=c+v+mW=k+p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概念區(qū)別:與價值質:同資本有聯系,同40價值規(guī)律通過生產價格起作用,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個別:平均利潤與剩余價值不等,全社會:總額相等個別:生產價格與價值不相等,全社會:總額相等生產價格的變動,歸根到底取決于價值的變動意義發(fā)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解決了價值規(guī)律與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形式上的矛盾揭示了雇傭工人和資本家階級的對立價值規(guī)律通過生產價格起作用,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個別:平均利潤與41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培訓ppt課件42資本主義中期以后,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了,商品不再按價值出售,而是按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構成的生產價格出售。價值規(guī)律現在不是直接通過價值,而是通過生產價格起作用。這種變化并沒有否定價值規(guī)律,是完全符合價值規(guī)律的要求的。這是因為:第一、從個別生產部門看,資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潤與本部門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并不一定相等,但從社會來看,整個資本家階級得到的平均利潤總額和整個工人階級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總額是相等的。資本主義中期以后,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了,商品不再按價值出43第二、從個別生產部門來看,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商品的價值并不一定相等,但從全社會來看,商品的產價格總額也必然和其商品的價值總額是相等的。第三、生產價格是在價值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價格的變動歸根結底是由價值變動引起的。
第二、從個別生產部門來看,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商品的價值并不一定44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并不排除部門內先進企業(yè)仍可獲得超額利潤,它是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追逐超額利潤是各個企業(yè)改進生產技術的動力。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并不排除部門內先進企業(yè)仍可獲得超額利潤,它45企業(yè)條件類別產量個別價值社會價值或市場價值單位商品全部商品單位商品全部商品優(yōu)等1088010100中等801080010800劣等101212010100總計或平均100301,000301,000企業(yè)條件類別個別價值社會價值或市場價值單位商品全部商品單位商46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的意義(1)它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解決了政治經濟學理論上的一個重大問題。即價值規(guī)律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形式上的矛盾。(2)它一方面揭示了各個資本家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它揭露了資本家共同剝削無產階級的關系,指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向。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的意義(1)它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解決了47馬克思主義的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解決了價值規(guī)律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形式上的矛盾。解決了從價值、剩余價值這些本質范疇上升到更具體、更接近經濟外部表現的范疇時所遇到的難題,使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論證。社會主義社會,各部門的利潤率水平也正在趨于平均。
馬克思主義的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解決了價值規(guī)律同等量資本獲48三、生產價格與市場價值概念
第二種涵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價值即商品社會價值:是通過部門內部的市場競爭形成的,即由占生產顯著大量的中等企業(yè)生產商品的個別價值決定的市場價格是市場價值的貨幣表現部門內部競爭:是同一生產部門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資本家企業(yè)為獲得超額利潤以提高利潤率而進行的競爭三、生產價格與市場價值概念第二種涵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49四、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規(guī)律作用分配社會勞動,調節(jié)資源配置促進企業(yè)改革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調節(jié)剩余價值在各個部門分配生產價格規(guī)律作為價值規(guī)律的轉化形式發(fā)生作用四、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規(guī)律作用分配社會勞動,調節(jié)資源配置促進50案例討論:
1、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企業(yè)不僅要同行業(yè)內的企業(yè)競爭,又受到行業(yè)外企業(yè)企圖進入分食一杯羹的威脅,于是在一些行業(yè)成立了行業(yè)協會或企業(yè)同盟(例如去年家電企業(yè)峰會,今年上海金飾品零售企業(yè)行業(yè)協會等)以試圖將價格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并阻擊行業(yè)外資本的進入,怎么看待這個現象?2、列舉相關的案例,并進行分析?案例來源:《深圳商報》2001-6-3中國房地產報2000-9-1案例討論:1、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企業(yè)不僅要同行業(yè)51五、平均利潤率變動趨勢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部門間競爭形成的平均利潤率不是固定不變的,從長期來看會呈現出緩慢下降的趨勢。這是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必然結果,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也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必然結果。五、平均利潤率變動趨勢52原因:社會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結果:1、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比重相對減少2、固定資本在總資本中比重增大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原因:社會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結果:1、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53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并不意味著剩余價值的下降或工人受剝削程度的減輕。也決不排斥資本所占有的利潤量的增加。所以,馬克思有時又把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guī)律,稱作利潤率下降而利潤量增加的二重性規(guī)律。平均利潤率的下降并不意味著剩余價值的下降或工人受剝削程度的減54影響利潤率下降的因素
1、剝削程度的提高。2、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3、生產資料價值的降低。4、對外貿易的進行。影響利潤率下降的因素55
1、剩余價值生產和剩余價值實現的矛盾。2、生產擴大和價值增殖之間的矛盾。3、人口過剩和資本過剩。4、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規(guī)律的作用,也加劇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資本主義國家同殖民地和經濟落后國家之間以及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規(guī)律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矛盾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規(guī)律加深了資本主義的矛盾56第三節(jié)商業(yè)資本與平均利潤
一、商業(yè)資本的形成和作用二、商業(yè)利潤的質與量三、利潤率商業(yè)流通費用及其補償四、商業(yè)資本周轉特點及對價值影響第三節(jié)商業(yè)資本與平均利潤一、商業(yè)資本的形成和作用57一、商業(yè)資本形成和作用是從產業(yè)資本分離出來的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攫取商業(yè)利潤為目的的資本效率.節(jié)省流通資本增加生產資.本
加速資本周轉.發(fā)展分工擴大生產概念形成必要性:產業(yè)資本減少流通資本,增加生產資本,要求有專門從事銷售的商業(yè)資本存在可能性:商品資本職能獨立化條件:商品銷售成為商業(yè)投資者的獨立業(yè)務,商業(yè)資本家必須有獨立投資作用一、商業(yè)資本形成和作用是從產業(yè)資本分離出來的專門從事商品買賣58二、商業(yè)利潤的質和量是從事商品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概念來源是產業(yè)資本家讓渡給商業(yè)資本家的一部分剩余價值,是產業(yè)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一部分,并通過價格差價途徑實現。商業(yè)資本對商業(yè)員工的剝削實現商品價值和剩余價值,分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公式變化:W=k+p(產業(yè)利潤)+h(商業(yè)利潤)P`=∑M/產業(yè)資本總額+商業(yè)資本總額二、商業(yè)利潤的質和量是從事商品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概念來源是59背景條件:商業(yè)資本作為一種職能資本參加利潤率平均化過程
商業(yè)資本按低于生產價格向產業(yè)資本購買商品,按生產價格買給消費者,兩者差價是商業(yè)利潤圖式假定:預付資本為720C+180V=900M`=100%C全部轉移則:W=720c+180v+180M=1080,P`=180/900=20%現在商業(yè)資本為100,社會總預付資本為1000.P`=180/1000=18%,按P`再分配剩余價值,則:產業(yè)利潤為162;商業(yè)利潤為18。于是:產業(yè)資本按出廠價900+162=1062賣出,商業(yè)資本按900+162+18=1080零售價賣出。商業(yè)資本周轉次數為10·62次,即分10·62次購買價值1062的商品背景條件:商業(yè)資本作為一種職能資本參加利潤率平均化過程商業(yè)60三、商業(yè)費用及其補償概念分類1、生產性流通費用增加價值,是通過商品加價實現2、純粹流通費用不能增加價值,是通過剩余價值扣除實現,并參加利潤平均化過程商業(yè)流通費用是商品在流通中耗費的費用1、生產性流通費用是與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中的繼續(xù)有關的流通費用2、純粹流通費用是由于商品的價值形態(tài)變化引起的非生產性流通費用補償三、商業(yè)費用及其補償概念分類1、生產性流通費用增加價值,是通61P`=(180-50)/(900+100+50)=12·38%產業(yè)利潤P=900×12·38%=111·43商業(yè)利潤=h(100+50)×12·38%=18·57商業(yè)資本增加投入50純粹流通費用,這時可分配的剩余價值為:180-50(純粹流通費用補償)=130出廠價:720C+180V+111·43=1011·43零售價:720C+180V+111·43+18·57=1080P`=(180-50)/(900+100+50)=12·362四、商業(yè)資本周轉的特點特點1、加快資本周轉,有利于降低商品價格2、加快資本周轉,有利于提高利潤率1、只有流通過程3、受生產和消費的限制作用2、不直接增加剩余價值四、商業(yè)資本周轉的特點特點1、加快資本周轉,有利于降低商品價63第四節(jié)生息資本與平均利潤
一、借貸資本與利息二、銀行資本與銀行利潤三、股份資本與股息第四節(jié)生息資本與平均利潤一、借貸資本與利息64借貸資本與利息一、借貸資本及其特點二、利息與企業(yè)利潤三、利息率借貸資本與利息一、借貸資本及其特點65一、借貸資本及其特點概念:是借貸資本家為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生息資本高利貸資本借貸資本區(qū)別所處的經濟條件不同來源不同貸款對象和借款目的不同利息來源及體現關系不同借貸資本形成來源特點資本循環(huán)和周轉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積累中折舊費閑置待用流動資本尚未投資的剩余價值1、商品的資本(資本商品)2、所有權資本(財產資本)3、具有拜物教性質的資本(G—G`)一、借貸資本及其特點概念:是借貸資本家為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66二、利息與企業(yè)利潤概念:是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而讓渡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剩余價值
利息是資本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采取貨幣支付。在貨幣市場上,利息與一般商品價格有相同之處:1.與一般商品價格決定一樣受競爭和供求的調節(jié)2.與一般商品價格一樣調節(jié)借貸資本的供求實質:是貨幣資本作為生息資本增殖的表現,不是資本商品的價格表現特點:平均利潤=利息+企業(yè)利潤二、利息與企業(yè)利潤概念:是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而讓渡給借貸67三、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通常按年計算)利息量與借貸的貨幣資本量的比例。
平均利潤率的高低借貸資本供求習慣、法律和傳統因素概念:公式:利息率=利息量/借貸資本量利率的界限:最高界限:平均利潤,最低界限:零影響利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息率:是把不同時點上的利息率加以平均作用:調節(jié)資本供求,進而調節(jié)儲蓄和投資三、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通常按年計算)利息量與借貸的貨幣資本68股份資本與股息
一、股份資本及其性質二、股票和股息三、虛擬資本與創(chuàng)業(yè)利潤四、現代股份制的特點和作用股份資本與股息一、股份資本及其性質69一、股份資本及其性質是不同所有者通過認購股票共同出資創(chuàng)建企業(yè)的一種財產組織形式或企業(yè)組織形式股份制:形成萌芽:古羅馬確立與發(fā)展:15世紀末至19世紀高潮期:19世紀下半葉(信用)現代股份制:19世紀末(壟斷)發(fā)達的商品經濟與社會化大生產催化劑:信用競爭原因
形式股份無限股份有限股份兩合有限責任
革命意義:為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chuàng)造條件一、股份資本及其性質是不同所有者通過認購股票共同出資創(chuàng)建企業(yè)70股份制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它是一種新型的企業(yè)制度和財產制度,為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社會主義生產方式過度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
股份制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它是一種新型的企業(yè)制度71股份公司的組織結構股份公司的組織結構一般包括:權力機構、經營管理機構、監(jiān)督機構。這三種機構的具體形式,就是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大股東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數量稱做股票控制額。股份公司的組織結構72股份公司的功能股份公司對于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快速聚集資本和優(yōu)化投資結構。2).有利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提高企業(yè)的運行效率。3).有利于企業(yè)財產的完整和穩(wěn)定。股份公司的功能73股票和股息股票價格=股息/存款利息率股票市場:買賣股票的場所分類優(yōu)先股和普通股股息股票持有者根據票面額從企業(yè)盈利獲得的收入股票和股息股票價格=股息/存款利息率股票市場:買賣股票的74股票、股息及股票價格1、股票:是股份公司發(fā)給股東的借以證明其股份數額并用以取得股息的憑證。它是股份資本所有權的局面憑證,是股份資本分配收益的權利證書。股票有三個特點:不返還性、風險性、流通性股票、股息及股票價格752、股息:又稱為股利,是股票持有人(股東)定期從股份公司的利潤。股息的分配以股東的股票面額為依據。股票只能夠流通的一種有價證券,可以抵押和買賣。資本主義股份公司的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因而股息實質上是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2、股息:又稱為股利,是股票持有人(股東)定期從股份公司的利76股息是企業(yè)利潤的一部分,它的源泉也是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
股息是企業(yè)利潤的一部分,它的源泉也是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77股票價格股票價格是股息收入的資本化。股票價格取決于股息和銀行存款利息率兩個因素。與股息成正比變化,與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股票價格78決定股票價格的基本因素是股息和存款利率,但還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決定股票價格的基本因素是股息和存款利率,但還受其他一些因素的79三、虛擬資本與創(chuàng)業(yè)利潤虛擬資本質:前者本身沒有價值,不在生產過程發(fā)揮,后者在實際生產過程發(fā)揮作用。量:兩者總量不一致,前者變化不一定反映實際資本量,前者增長速度日益快于后者
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能給持有者定期帶來一定收入的資本。虛擬資本還包括國家債券和以各種不動產作抵押的有價證券。虛擬資本與實際資本的區(qū)別
股份公司所發(fā)行的股票價格總額與實際投入企業(yè)的資本總額之間的差額。創(chuàng)業(yè)利潤
三、虛擬資本與創(chuàng)業(yè)利潤虛擬資本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能給持80四、現代股份制的特點和作用特點加速資本集中重新配置資本創(chuàng)建現代企業(yè)制度過渡形式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作用
新變化規(guī)模日益擴大金融財團跨國公司股權多元分散化法人互相持股參股四、現代股份制的特點和作用特點加速資本集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81案例:
吳敬璉教授認為,中國股市存在著嚴重的泡沫。理由是,1999年5月18日,滬市收盤指數是1059.87點。其后,在各種力量的作用下,股市出現了媒體所謂的“進噴”行情,大漲特漲;半年后,又來了一次“網絡股”潮,股指又開始大漲,沒有多久,股指就順利地實現了翻番,跑到2100點之上。與此同時,上市公司業(yè)績的提高幾乎可以省略不計。這種股指脫離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上漲產生了相當多的泡沫。吳教授還認為,中國股市從總體上看是一種“零和游戲”。因為,在股票炒作過程中,掙錢的人所掙的錢不是基于生產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出的財富得來的錢,即不是來自于上市公司的優(yōu)良業(yè)績,而是將別人口袋里的錢轉到自己的口袋里,也就是你的所得是別人的所失。整個股市上一些人炒股掙的錢,和一些人炒股賠得錢正好相抵消。有五名經濟學家則認為:只要是股市就不能沒有泡沫。只要是股市就不能沒有投機行為。就像再健康強壯的人體內都有細菌一樣。由于人體內部都有白血球和紅血球,能夠把細菌活動抑制在能夠接受的程度。中國股市不是“零和游戲”,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重要途徑,發(fā)展股市是發(fā)展經濟的需要。案例:吳敬璉教授認為,中國股市存在著嚴重的泡沫82案例:具有悠久歷史的巴林銀行曾創(chuàng)造了無數令人瞠目的業(yè)績,其雄厚的資產實力使它在世界證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可以這樣說:巴林銀行是金融市場上的一座耀眼輝煌的金字塔。1995年2月27日,英國中央銀行突然宣布:那么,這個金字塔怎樣就頃刻倒塌了呢:究其原因還得從1995年說起,當時擔任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公司執(zhí)行經理的里森,同時一人身兼首席交易員和清算主管兩職。有一次,他手下的一個交易員,因操作失誤虧損了6萬英鎊,當里森知道后,卻因為害怕事情暴露影響他的前程,便決定動用88888“錯誤帳戶”。而所謂的“錯誤帳戶”,是指銀行對代理客戶交易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經紀業(yè)務錯誤進行核算的帳戶(作備用)。以后,他為了私利一再動用“錯誤帳戶”,創(chuàng)造銀行帳戶上顯示的均是贏利交易。隨著時間的推移,備用帳戶使用后的惡性循環(huán)使公司的損失越來越大。此時的里森為了挽回損失,竟不惜最后一博。由此造成在日本神戶大地震中,多頭建倉,最后造成損失超過10億美元。這筆數字,可以稱是巴林銀行全部資本及儲備金的1.2倍。233年歷史的老店就這樣頃刻瓦解了,最后只得被荷蘭某集團以一英鎊象征性地收購了。案例:具有悠久歷史的巴林銀行曾創(chuàng)造了無數令83參考書目:盧森貝:《資本論》(1—3冊),上海三聯書店,1963年版。俞明仁:《資本論》(1—3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吳易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參考書目:盧森貝:《資本論》(1—3冊),上海三聯書店,1984土地所有權和地租
第五節(jié)
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對本節(jié)學習,認識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所有權和地租的發(fā)展規(guī)律,著重了解不同土地制度的形成與特點,把握地租產生的條件、原因及其基本形式;掌握土地價格的實質和發(fā)展趨勢;認清作為生產要素的土地及地租的作用。
土地所有權和地租第五節(jié)學習目的與要求85(一)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與地租的本質(二)資本主義地租的基本形式(三)土地價格與土地市場(一)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與地租的本質86(一)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一、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特點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一)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一、資本主義87一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的形成和特點1、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的形成。土地所有者是憑借對土地的所有權來取得地租的,所以,任何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權的存在為前提。不同性質的地租,取決于不同性質的土地所有權。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權是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農村中發(fā)展的結果而形成的。一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的形成和特點88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或私有制的形成,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途徑。概括起來有兩種類型:一種稱為普魯士的道路,這是一種改良的道路,它的特點是沒有把中世紀的土地占有關系一下子廢除掉,而是通過改良的方法逐漸形成的,因在普魯士比較典型而得名;一種稱為美國式的道路,這是一種革命式的道路,它的特點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徹底摧毀了封建地主經濟,使原來的土地所有制轉變?yōu)榱速Y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因在美國比較典型而得名。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培訓ppt課件892.特點
第一,農業(yè)勞動者擺脫了對封建主的依附,同時喪失了土地,成為一無所有的自由勞動者。第二,占有土地的大土地所有者不經營農業(yè),而把土地出租給農業(yè)資本家經營。第三.農業(yè)資本家沒有土地,只靠承租土地來雇傭農業(yè)工人進行生產。第四.由于以上特點,從而使土地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的典型特點是土地所有權同農業(yè)的經營權相分離,又同勞動者人身依附于土地的關系相分離。2.特點
第一,農業(yè)勞動者擺脫了對封建主的依附,同時喪失了土90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和特征1.本質資本主義地租是農業(yè)資本家租種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繳納的地租,它是農業(yè)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價值,既超額利潤。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和特征91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和特征2.特征資本主義地租的主要特征是:1.是以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為前提的,是建立在剝削具有人身自由的農業(yè)雇傭工人基礎上的。2.農業(yè)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由土地所有者和農業(yè)資本家共同瓜分,土地所有者獲得地租,農業(yè)資本家獲得平均利潤。3.體現了農業(yè)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農業(yè)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經濟關系。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和特征2.特征92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和特征3、地租與租金的區(qū)別:地租: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獲得的一種非勞動收入租金:是農業(yè)資本家由于租種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交納的全部貨幣額,除包括嚴格意義上的地租外,還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租金中包含的固定資本的折舊費;(2)有時包含農業(yè)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3)有時還包含一部分農業(yè)工人的工資。二.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和特征3、地租與租金的區(qū)別:934.資本主義地租與封建地租的區(qū)別:基礎不同體現的關系不同實質不同4.資本主義地租與封建地租的區(qū)別:94(二)資本主義地租的基本形式
一、級差地租二、絕對地租(二)資本主義地租的基本形式
一、級差地租95一、級差地租
1、資本主義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級相聯系的地租。它是由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即超額利潤所構成的。2、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是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別。一、級差地租
1、資本主義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963、級差地租形成的原因產生級差地租的原因是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第一.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得經營優(yōu)等地和中等地的農業(yè)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形成級差地租。第二.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yè)中可以長期穩(wěn)定地獲得表現為級差地租的超額利潤。3、級差地租形成的原因97由于農業(yè)存在著對土地經營的壟斷,阻礙了農業(yè)內部的競爭,所以經營優(yōu)等地的資本家能夠長期擁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使他們經常地、穩(wěn)定地獲得超額利潤。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是級差地租產生的根本原因。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由劣等地的生產條件來決定,這樣,經營優(yōu)等和中等地的農業(yè)資本家就可以獲得超額利潤,其構成級差地租。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培訓ppt課件984、農業(yè)中的超額利潤以級差地租形式從農業(yè)資本家手中轉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土地私有權是農業(yè)中的超額利潤以級差地租形式從農業(yè)資本家手中轉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4、農業(yè)中的超額利潤以級差地租形式從農業(yè)資本家手中轉入土地所995、級差地租的源泉形成級差地租的超額利潤,是耕種優(yōu)等地和中等地的農業(yè)雇傭工人所創(chuàng)造的超額剩余價值。5、級差地租的源泉1006、級差地租的形態(tài)級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體條件不同而有兩種形態(tài),即級差地租第一形態(tài)(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第二形態(tài)(級差地租Ⅱ)。形成級差地租Ⅰ的條件有兩個:一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別,二是由于不同地塊地理位置的差別。形成級差地租Ⅱ的條件是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xù)追加投資的勞動生產率不同。6、級差地租的形態(tài)101
級差地租Ⅰ是指雇傭工人在肥沃程度較高或位置較好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的超額利潤轉化的地租。它是并列地投入等級不同地塊的各個資本具有不同生產率的結果。造成這種不同結果的條件:一是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別;二是土地位置的差別。級差地租Ⅰ102級差地租Ⅱ是指由于追加投資于同一塊土地,具有不同勞動生產率而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的地租。級差地租Ⅱ103級差地租形成土地級別投入資本(元)平均利潤(元)產量噸個別生產價格社會生產價格級差超額利潤(元)級差地租Ⅰ(元)級差地租Ⅱ(元)全部產品(元)每噸(元)全部產品(元)每噸(元)A劣1002041203012030000B中10020512024150303030C優(yōu)10020612020180306060追加1100207120加210020512024150303030級差地租形成土地級別投入資本平均利潤(元)產量噸個別生產價格104級差地租兩種形式的關系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的區(qū)別1.它們形成的條件不同,是由兩種不同的投資方法和耕種方式造成。2.它們?yōu)檎l占有也有所不同。級差地租Ⅱ在租約有效期間歸農業(yè)資本家所有,續(xù)約時才可能歸土地所有者成為地租,級差地租Ⅰ直接歸土地所有者占有。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的聯系1.級差地租Ⅰ先于級差地租Ⅱ。
2.級差地租Ⅰ是級差地租Ⅱ的基礎和出發(fā)點。3.兩者的本質相同級差地租兩種形式的關系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的區(qū)別1.它們形105最壞土地也提供級差地租與虛假社會價值最壞土地也提供級差地租有兩種情況:(1)滿足這種需要的供給量只能通過較好土地上低于最壞土地生產率的連續(xù)投資來提供;(2)或者通過最劣的地塊上降低生產率的追加投資來提供。無論采取哪種方式,產品的生產價格都會上漲,于是原來最壞的地塊上的生產價格就會低于新形成的社會生產價格,因而最壞耕地就會產生超額利潤,提供級差地租。最壞土地也提供級差地租與虛假社會價值106虛假的社會價值。由于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不是由平均的生產條件來決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產條件來決定,因而,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總和就會大于個別生產價格總和,這個差額,等于級差地租的總和。馬克思把它稱作“虛假的社會價值”。虛假的社會價值。由于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不是由平均的生產107絕對地租一、絕對地租的形成和特點二、絕對地租的趨勢絕對地租一、絕對地租的形成和特點108絕對地租的形成絕對地租的產生是由于土地所有權壟斷的存在。在存在土地所有權的情況下,即使最劣的土地,如果不繳納地租,土地所有者則寧可讓土地荒蕪也不會白白地讓別人去耕種。因此,由于土地所有權壟斷而產生的地租,就是絕對地租。絕對地租的形成109
絕對地租
1、由于土地私有權的存在,租種任何土地,包括租種劣等地都必須繳納的地租,叫做絕對地租。2、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yè)的資本有機構成低于工業(yè)。絕對地租
1、由于土地私有權的存在,租種任何1103、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原因土地所有權的壟斷使農業(yè)中的超額利潤可能保留在農業(yè)內部并形成絕對地租使農產品可以按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價值出售,形成超額利潤并轉化為絕對地租3、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原因土地所有權的壟斷使農業(yè)中的超額111絕對地租的形成生產部門資本有機構成(元)剩余價值(元)M`=100%平均利潤P`=20%產品價值(元)產品社會生產價格(元)絕對地租(元)工業(yè)80C+20V20201201200農業(yè)60C+40V402014012020絕對地租的形成生產部門資本有機構成(元)剩余價值(元)平均利112絕對地租
源泉絕對地租的源泉是農業(yè)工人的剩余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即超額剩余價值。絕對地租
源泉113絕對地租的發(fā)展趨勢
4、當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絕對地租當代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仍然是形成絕對地租的條件。絕對地租的發(fā)展趨勢
114當代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農業(yè)資本的有機構成和勞動生產率已經接近工業(yè)并繼續(xù)以快于工業(yè)的速度提高,具體表現為:1、農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超過工業(yè)的速度;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培訓ppt課件1152、農業(yè)資本投入增加,而農業(yè)勞動力減少;3、每個勞動者平均的生產性資本,農業(yè)已超過了工業(yè)。絕對地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權本身,只要存在土地的所有權,就會存在地租。只有整個社會取消了一切土地所有權,絕對地租才會消失。2、農業(yè)資本投入增加,而農業(yè)勞動力減少;116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等于或高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的情況也存在絕對地租。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等于或高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時絕對地租的來源:1.農業(yè)資本家的部分平均利潤和農業(yè)工人的部分工資2.農產品的壟斷價格它憑借的是對這種資源的壟斷地位。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等于或高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的情況也存117壟斷地租與其他類型地租一、壟斷地租和壟斷價格二、建筑地段地租三、礦山地租壟斷地租與其他類型地租一、壟斷地租和壟斷價格118是地租的一種特殊的形式,是由壟斷價格帶來的超額利潤所形成的地租。壟斷地租:形成條件:某種土地的特殊優(yōu)越性和稀缺性原因:
土地的經營壟斷,土地所有權不起作用
壟斷價格,與一般壟斷價格不同,是以特殊土地經營壟斷為前提建筑地段地租和礦山地租是地租的一種特殊的形式,是由壟斷價格帶來的超額利潤所形成的地119(三)土地價格與土地市場一.土地價格二.土地市場的五大特點(三)土地價格與土地市場120土地不是勞動產品,沒有價值,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有價格。土地價格1.含義土地價格是資本化的地租。即土地價格相當于能夠取得這筆地租收入的貨幣資本。形成原因:
土地所有權的存在土地所有者能夠憑借土地所有權定期地獲得地租收入。所有者出賣和出租土地實際是將獲得地租收入的權利出賣或出租。土地不是勞動產品,沒有價值,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有價格。土地121土地價格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地租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土地價格與地租成正比,與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土地價格=地租/利息率地租越高,利息率越低,地價就會越高。2.計算方法及決定因素土地價格發(fā)展趨勢:上漲趨勢土地價格取決于兩個因素:2.計算方法及決定因素土地價格發(fā)展趨122地租的雙重作用積極作用:是優(yōu)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自然生產力,保證土地所有者的經濟利益的實現。消極作用:
使農產品等生產資料價格提高,并能產生土地投機。地租的雙重作用積極作用:是優(yōu)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123二.土地市場的五大特點
1.土地市場價格基礎不是價值而是影響地租收益的各種社會因素。2.土地市場上交換的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土地產權的法律憑證。3.土地市場是兩權市場。4.城市土地市場轉變?yōu)榉康禺a市場。5.土地市場上的交易行為要受到國家稅務機關的核查。二.土地市場的五大特點
1.土地市場價格基礎不是價值而是影響124參考書目:王震中:《政治經濟學研究報告》(1---3冊),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白光:《現代政治經濟學基礎理論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參考書目:125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職能資本、平均利潤及其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在一般市場經濟條件下,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過程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特殊性質;理解生產價格、平均利潤規(guī)律和平均利潤率變動趨勢;進而認識商業(yè)資本實現和分割剩余價值,獲取商業(yè)利潤的過程和社會性質。
第七章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
教學目的與要求第七章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126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和利潤第二節(jié)產業(yè)資本和平均利潤第三節(jié)商業(yè)利潤和平均利潤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和利潤127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與利潤
一、成本價格二、利潤三、利潤率第一節(jié)成本價格與利潤一、成本價格128資本主義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價值(W)包括三個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對于資本家來說,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只是他的資本價值C+V.在資本家看來,他們投入的資本價值都要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這樣c+v這一部分就相當于生產商品所實際耗費的資本量,就是他們的成本用k表示。因此,這就形成了資本主義生產成本,即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生產成本是價值補償范疇,是商品的資本主義生產費用。資本主義企業(yè)生產的商品價值(W)包括三個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129一、成本價格或生產成本概念: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1、用K表示,公式:K=C+V2、商品價值轉化為
W=K+m3、掩蓋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C與V的區(qū)別馬克思主義的成本價格與西方成本概念比較一、成本價格或生產成本概念: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130生產成本概念對社會主義公有經濟也是同樣適用的,也是投入的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力價值的總和,表現為產品價值中的C+V。西方經濟學也十分注重對成本價格的研究。在西方經濟學中,成本價格通常被看作是企業(yè)所購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貨幣支出。正常利潤作為企業(yè)家才能的報酬包括在成本價格之中。
生產成本概念對社會主義公有經濟也是同樣適用的,也是投入的生產131商品的成本價格是現實經濟生活中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成本價格對資本主義生產有重大影響:它是商品經濟社會,商品銷售價格的最低界限,也是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盈虧的界限。
商品的成本價格是現實經濟生活中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132生產成本的出現,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沒有了,他們在價值形成和價值增殖中的作用被模糊了。生產成本的出現,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沒有了,他們在價值133馬克思主義的成本價格與西方成本概念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十分強調,成本價格是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成本價格作為資本主義的生產耗費,即資本家的耗費,同生產商品的實際生產費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背景資料:西方經濟學中的成本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成本比較馬克思主義的成本價格與西方成本背景資料:西方經濟學中的成本與134在商品價值中,c+v表現為生產成本,剩余價值就表現為生產成本的增加額,當不把剩余價值看作是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產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時,剩余價值便轉化為利潤當剩余價值在觀念上作為全部所用資本的產物時,即轉化為利潤,用p表示。商品價值的公式就從W=C+V+M=K+M進一步變?yōu)閃=K+P在商品價值中,c+v表現為生產成本,剩余價值就表現為生產成135二、利潤概念:企業(yè)產品的銷售收入扣除生產成本后的余額
符號P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
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mp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剩余價值是可變資本的產物,利潤是全部預付資本產物關系:剩余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二、利潤概念:企業(yè)產品的銷售收入扣除生產成本后的余額136剩余價值和利潤,是同一個價值增殖額的不同名稱,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后,利潤就掩蓋了剩余價值的真實來源。利潤就變成了剩余價值神秘化的虛假形式。剩余價值和利潤,是同一個價值增殖額的不同名稱,剩余價值是利潤137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是在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全部利潤歸資本家所有,利潤體現著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關系。
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是在資本剝削雇138在社會主義企業(yè)中,利潤作為勞動者剩余勞動或為社會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它歸勞動者共同占用,用于擴大社會生產、發(fā)展社會公共事業(yè)和改善勞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因而不反映任何剝削關系,只反映勞動者的個人利益、企業(yè)的局部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在社會主義企業(yè)中,利潤作為勞動者剩余勞動或為社會的勞動所創(chuàng)造139利潤的多少是商品經濟社會,衡量企業(yè)生產經營好壞的一項很重要的綜合性指標,但由于各個企業(yè)所占用的資本總量不同、生產規(guī)模不同等方面的差別,因而企業(yè)經濟活動的好壞和經濟效益的高低,不能單純地用利潤的絕對量指標來衡量,還要利用利潤的相對量,即利潤率的指標來衡量。
利潤的多少是商品經濟社會,衡量企業(yè)生產經營好壞的一項很重要的140三、利潤率概念:剩余價值或利潤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公式:關系
聯系剩余價值率是利潤率的本質,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M與不同K量的比率。
區(qū)別
質:前者反映剝削程度,揭示剩余價值真正來源,后者表示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掩蓋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量:利潤率總小于剩余價值率影響利潤率因素1.m`高低,2.C:V高低,3.n快慢,4.C節(jié)省,5.原料價格三、利潤率概念:剩余價值或利潤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141
如以年利潤率的公式為例,可作如下分解:
從分解的年利潤率公式中可以看出,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因素有剩余價值率的高低、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資本的周轉速度快慢和不變資本的節(jié)省狀況、原料價格的高低。
如以年利潤率的公式為例,可作如下分解:從分解的年利潤率公142利潤率與剩余價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地變化。利潤率客觀地反映了資本的增值程度,它是商品經濟社會考核企業(yè)生產經營狀況好壞和評價企業(yè)經濟效益高低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指標,它比利潤量更能客觀地反映企業(yè)的現實生產經營狀況。
利潤率與剩余價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地變化。143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了19世紀中葉英國評論家登寧的一段話,生動的描述了資本家追求高利潤率的形象:“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瘪R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29頁。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了19世紀中葉英國評論家登寧的一段144第二節(jié)產業(yè)資本與平均利潤一、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三、生產價格與市場價值、市場價格四、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規(guī)律的作用五、平均利潤率變動趨勢第二節(jié)產業(yè)資本與平均利潤一、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145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一.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社會價值二.部門間的競爭和平均利潤的形成三.平均利潤率模糊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實質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一.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社會價值146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商品價值利潤率食品10070c+30v100%3013030%紡織10080c+20v100%2012020%機械10090c+10v100%1011010%表明:投入預付資本相同,但獲利不同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商品價值利潤率食品147同一部門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資本家之間,為了獲得超額利潤而展開的競爭就是部門內部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必然使生產同種商品的不同的個別價值,均衡為統一的市場價值,即社會價值。而且,還會使本部門的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和利潤率下降,這必然會加劇各個部門之間的競爭。
同一部門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資本家之間,為了獲得超額利潤而展開148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利潤率必然不同,這與等量資本要求帶來等量利潤的規(guī)律相矛盾。各個生產部門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從而使利潤率趨于平均化。部門之間的競爭及由此引起的資本的轉移,是利潤率平均化過程的機制。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利潤率必然不同,這與等量資本149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部門之間的競爭和平均利潤率的形成
利潤率不同,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利潤,引起不同生產部門競爭不同部門競爭的手段是資本轉移,資本由利潤率低的部門向利潤率高的部門轉移部門之間競爭導致不同部門的利潤率趨向平均化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部門之間的競爭和平均利150平均利潤率是社會生產各部門在一年中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總額同社會總資本的比率。其計算公式是:平均利潤率=社會剩余價值總額/社會預付總資本平均利潤率是社會生產各部門在一年中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總額同社會總151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各部門的投資者便可以根據平均利潤率獲得與其投資量大小相適應的利潤,即平均利潤。
平均利潤=預付資本×平均利潤率
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各部門的投資者便可以根據平均利潤率獲152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平均利潤與剩余價值的差額食品10070c+30v100%3020%20-10紡織10080c+20v100%2020%200機械10090c+10v100%1020%20+10剩余價值總額與平均利潤總額相等部門預付資本資本有機構成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153平均利潤是不同部門的投資者通過競爭重新分配剩余價值的結果。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實質上也就是把社會總資本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所得到的利潤率。平均利潤是不同部門的投資者通過競爭重新分配剩余價值的結果。平154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規(guī)律,只要是發(fā)達的商品經濟,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自由轉移的條件充分具備,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就會形成。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體系內,平均利潤規(guī)律也表明了各經濟部門自由配置社會資源和重新分配利益的關系,但屬于公有投資者和勞動者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對立統一關系。
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規(guī)律,只要是發(fā)達的商品經155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后,許多部門的利潤量與剩余價值就不一致了,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似乎利潤的多少只與資本量有關,這就完全掩蓋了利潤的本質和來源。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后,許多部門的利潤量與剩余價值就不一致了,156平均利潤率形成后,利潤無論在性質上,還是在數量上,都表現為了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了,利潤的本質和來源被完全掩蓋了起來,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關系看不見了,它更加模糊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實質。平均利潤率形成后,利潤無論在性質上,還是在數量上,都表現為了157平均利潤率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各部門的利潤率水平和社會總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
影響平均利潤率的因素平均利潤率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各部門的利潤率水平和社會總資158
2、各個部門所得的利潤量與生產剩余價值不一致,但整個社會利潤總量和剩余價值總量是相等的。
1、平均利潤形成是全社會的剩余價值在各部門的資本家之間重新瓜分的結果
3、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2、各個部門所得的利潤量與生產剩余價值不一致,但159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趨于平均化了,但是,這并沒有排除各個部門投資者和同一部門內部的各企業(yè)之間利潤率存在一定的差別。
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趨于平均化了,但是,這并160平均利潤率并不是各部門利潤率的簡單平均,平均利潤也不意味著各部門所得的絕對利潤量相等。平均利潤率并不是各部門利潤率的簡單平均,平均利潤也不意味著各161部門預付資本c:vm’m平均p’平均p平均p與m的差額食品500350c+150v100%15023%115-35紡織300240c+60v100%6023%69+9機械200180c+20v100%2023%46+26各部門的資本量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同部門預付資本c:vm’m平均p’平均p平均p與m的差額食品516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同時,市場上商品的出售就不再按照價值決定的價格來出售了,而是按照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的價格來出售。這種由商品的生產成本和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和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在質上,它同資本有聯系,在量上,它與價值經常不一致。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同時,市場上商品的出售就不再按照價值決定163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
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164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概念區(qū)別:與價值
質:同資本有聯系,同活勞動沒有直接聯系量:生產價格和價值經常不一致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是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構成的生產價格形成后,價值規(guī)律通過生產價格規(guī)律起作用公式:W=k+pW=c+v+mW=k+p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概念區(qū)別:與價值質:同資本有聯系,同165價值規(guī)律通過生產價格起作用,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個別:平均利潤與剩余價值不等,全社會:總額相等個別:生產價格與價值不相等,全社會:總額相等生產價格的變動,歸根到底取決于價值的變動意義發(fā)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解決了價值規(guī)律與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形式上的矛盾揭示了雇傭工人和資本家階級的對立價值規(guī)律通過生產價格起作用,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個別:平均利潤與166職能資本與平均利潤培訓ppt課件167資本主義中期以后,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了,商品不再按價值出售,而是按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構成的生產價格出售。價值規(guī)律現在不是直接通過價值,而是通過生產價格起作用。這種變化并沒有否定價值規(guī)律,是完全符合價值規(guī)律的要求的。這是因為:第一、從個別生產部門看,資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潤與本部門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并不一定相等,但從社會來看,整個資本家階級得到的平均利潤總額和整個工人階級所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總額是相等的。資本主義中期以后,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形成了,商品不再按價值出168第二、從個別生產部門來看,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商品的價值并不一定相等,但從全社會來看,商品的產價格總額也必然和其商品的價值總額是相等的。第三、生產價格是在價值基礎上形成的,生產價格的變動歸根結底是由價值變動引起的。
第二、從個別生產部門來看,商品的生產價格同商品的價值并不一定169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并不排除部門內先進企業(yè)仍可獲得超額利潤,它是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追逐超額利潤是各個企業(yè)改進生產技術的動力。生產價格形成以后,并不排除部門內先進企業(yè)仍可獲得超額利潤,它170企業(yè)條件類別產量個別價值社會價值或市場價值單位商品全部商品單位商品全部商品優(yōu)等1088010100中等801080010800劣等101212010100總計或平均100301,000301,000企業(yè)條件類別個別價值社會價值或市場價值單位商品全部商品單位商171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的意義(1)它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解決了政治經濟學理論上的一個重大問題。即價值規(guī)律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形式上的矛盾。(2)它一方面揭示了各個資本家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它揭露了資本家共同剝削無產階級的關系,指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向。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的意義(1)它發(fā)展了勞動價值論,解決了172馬克思主義的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解決了價值規(guī)律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在形式上的矛盾。解決了從價值、剩余價值這些本質范疇上升到更具體、更接近經濟外部表現的范疇時所遇到的難題,使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論證。社會主義社會,各部門的利潤率水平也正在趨于平均。
馬克思主義的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學說解決了價值規(guī)律同等量資本獲173三、生產價格與市場價值概念
第二種涵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價值即商品社會價值:是通過部門內部的市場競爭形成的,即由占生產顯著大量的中等企業(yè)生產商品的個別價值決定的市場價格是市場價值的貨幣表現部門內部競爭:是同一生產部門生產同種商品的各個資本家企業(yè)為獲得超額利潤以提高利潤率而進行的競爭三、生產價格與市場價值概念第二種涵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市場174四、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規(guī)律作用分配社會勞動,調節(jié)資源配置促進企業(yè)改革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調節(jié)剩余價值在各個部門分配生產價格規(guī)律作為價值規(guī)律的轉化形式發(fā)生作用四、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規(guī)律作用分配社會勞動,調節(jié)資源配置促進175案例討論:
1、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企業(yè)不僅要同行業(yè)內的企業(yè)競爭,又受到行業(yè)外企業(yè)企圖進入分食一杯羹的威脅,于是在一些行業(yè)成立了行業(yè)協會或企業(yè)同盟(例如去年家電企業(yè)峰會,今年上海金飾品零售企業(yè)行業(yè)協會等)以試圖將價格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并阻擊行業(yè)外資本的進入,怎么看待這個現象?2、列舉相關的案例,并進行分析?案例來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臨時職工合同范本
- 信托通道業(yè)務合同范例
- 個人紅酒購銷合同范本
- 仔豬采購合同范本
- 代收美金合同范本
- 個人和業(yè)主裝修合同范本
- 臨時幼師合同范本
- 植物油罐高空作業(yè)施工方案
- 2025四川瀘州市納溪區(qū)融新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勞務服務協議合同范本
- 2025年02月貴州省司法廳所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1月福建省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片區(qū)管理員招考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單板電磁制動器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年07月國新國證期貨有限責任公司(海南)2024年招考2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 第17章 勾股定理 單元測試(含答案)
- 國網標書制作流程
- 健身新人直播流程
- 六年級語文教學學情分析提高六語文質量的措施
- 中醫(yī)藥臨床適宜技術
- 工業(yè)廠房水電安裝施工方案
- 法規(guī)解讀丨2024新版《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及其應用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