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的化學高考備考策略-最新資料_第1頁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的化學高考備考策略-最新資料_第2頁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的化學高考備考策略-最新資料_第3頁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的化學高考備考策略-最新資料_第4頁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的化學高考備考策略-最新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的化學高考備考策略根據(jù)《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理科綜合考試大綱的說明》(廣東卷),高考將會遵循“平穩(wěn)過渡,穩(wěn)中求變”的原則,確保命題的選拔功能,同時體現(xiàn)普通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反映化學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普通高中一般存在生源素質(zhì)起點低的情況,面對目前理科生競爭日趨劇烈的局面和新的高考方案要求,要想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績,就必須在教學中講究科學,打破常規(guī),勇于探索,方法得當。下面筆者談談高三化學備考工作中的一些策略。一、重視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的教與學據(jù)初步統(tǒng)計,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論大大小小共有220多個,它們構建了中學化學的基礎,也就是說,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以下簡稱“雙基”)的復習在整個化學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重要作用,“雙基”不過關,后面的復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而 2010年新高考方案要求的“雙基”約占 42%的比重?!半p基”掌握不好,不但影響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還會直接影響考試的成敗。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切實注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復習,講究方法,注重實效,教師要引導學生復習到位,學生要努力把每一個概念及理論都真正弄清楚,尤其要與實際問題融為一體。但是,大多數(shù)普通高中的學生在學習“雙基”時,只是去背誦、記憶概念和原理的定義,雖然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卻不知如何運用;有些學生則反映概念和理論抽象、難懂,不如元素化合物好學。心理學研究表明,理論性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學生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對各種各樣的具體事例進行分析、概括,從而把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的過程。 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概念的具體例證越豐富,關鍵特征越明顯,就越能排除非本質(zhì)特征,從而有利于概念的學習和理解,而這種學習方法是很強調(diào)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的。例如,對“勒沙特列原理”的認識,教材是這樣表述的:“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幾乎所有學生都能背誦,但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層含義。如果要求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對其深入研究一番,抽象的理論就會變得生動有趣。可以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進行思考:①對影響平衡的外界條件而言, “改變”一詞是指增大還是減?。ㄉ呋蚪档停??②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是否一定會移動?為什么?③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兩個條件或多個條件, 能判斷出平衡移動的方向嗎?④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狀態(tài)都處于一種動態(tài)平衡中,如大氣平衡、水平衡、生態(tài)平衡、貿(mào)易平衡、人口發(fā)展平衡等。一條原本清澈的河流日益受到污染,雖然河流有一定的自凈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污染,但河流再也不能恢復原來的清澈了,這難道不是一個可以說明平衡移動的結果是“減弱”影響,而非“消除”影響的實際例子嗎?經(jīng)過一番研究歷程,學生對勒沙特列原理中關于“改變”、“一個條件”、“減弱”等本質(zhì)特征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通過不斷探究和反思最終完成對知識的建構,復習課就變得生動有趣而不是簡單的重復。教師就能通過駕馭課堂,讓學生感到復習課有真正的內(nèi)容,知識點有了升華,學生的解題能力也就得以提高。二、善待教材教材是高考命題的依據(jù),是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是師生復習的藍本,是任何復習資料都不能替代的綱領性文件。而一些普通高中的高考復習,總喜歡盲目地用一兩本教輔資料代替教材的復習, 造成本來基礎就薄弱的學生難以消化教輔資料中歸納的知識點, 對知識點的理解往往斷章取義。 學生經(jīng)常是因為只記住了結論卻不理解過程和實質(zhì),造成一聽就懂,一考就不知從何下手的局面。如學生對噴泉實驗現(xiàn)象印象很深刻,但哪本書上學的,什么樣的情況可以做噴泉實驗,噴泉形成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學生卻不知道了,不加指示劑學生也認為做不了。而透析2007-2010年全國部分省市理綜高考試題中化學實驗題的特點,我們更可以深刻領會高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含義。例如:[例1](2007廣東10)下列實驗操作完全正確的是()A.鈉與水反應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切下綠豆大小的鈉,小心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B.配制一定濃度的氯化鉀溶液 1000mL準確稱取氯化鉀固體,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蕩搖勻,定容。C.排除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氣泡將膠管彎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兩指捏住膠管,輕輕擠壓玻璃珠,使溶液從尖嘴流出。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層液體下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關閉活塞,換一個接收容器,上層液體繼續(xù)從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例2](2009廣東21)三草酸合鐵酸鉀晶體 K3[Fe(C2O4)3]?3H2O可用于攝影和藍色印刷。某小組將無水三草酸合鐵酸鉀在一定條件下加熱分解,對所得氣體產(chǎn)物和固體產(chǎn)物進行實驗和探究。請利用實驗室常用儀器、用品和以下限選試劑完成驗證和探究過程。限選試劑:濃硫酸、 1.0mol?L-1HNO3、1.0mol?L-1鹽酸、1.0mol?L-1NaOH、3%H2O、20.1mol?L-1KI、0.1mol?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銅、蒸儲水。(1)將氣體產(chǎn)物依次通過澄清石灰水(A)、濃硫酸、灼熱氧化銅(B)、澄清石灰水(C),觀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 B中有紅色固體生成,則氣體產(chǎn)物是②設計實驗方案證明你的假設(不要在答題卡上作答)③實驗過程:根據(jù)②中方案進行實驗。在答題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從例1可知,題目內(nèi)容幾乎完全來自課本的基本實驗的再版;而例2的命題意圖也是考查考生對COCO2焰色反應和鐵及其化合物等物質(zhì)性質(zhì)的掌握,與它們有關的實驗及如何對實驗提出假設都能從課本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找到想法和思路。新高考方案中化學實驗的分值有 22分,而學生實驗題的得分率一直很低。普通中學的學生往往“望題輕嘆”。但是,如果在復習實驗時不是靠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去記結果,而是注重讓學生回歸教材,真正理解來自課本的每一個實驗,把教材中的每一個實驗都做到能口述實驗的目的、原理、儀器,實驗的過程、現(xiàn)象、結論;然后讓學生以課本的典型實驗為載體,親自動手實驗,去提高學生的實驗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遷移應用,不但能保障選擇題中的實驗題的得分率,也能大大提高非選擇題的準確率。三、注重歸納總結,掌握規(guī)律,把握知識網(wǎng)絡化學記憶性內(nèi)容紛繁復雜,在課時不多、學生基礎不好、精力有限的普通高中,教師要通過研究考點,在備考中著力放在考點所對應的學科知識、核心內(nèi)容的記憶、理解、應用和縱橫聯(lián)系上。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依照《考試大綱的說明》的要求,對每一個知識點逐一落實,不留盲點,全方位復習。例如,2010年的整個化學試卷雖然只有 8道選擇4道大題,但重要的知識點幾乎沒有遺漏。同時,當學生把課本知識弄懂后,要及時引導學生注意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找出同類題解法的規(guī)律,將知識點加以升華,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說,化學學習,要注重歸納總結、注重掌握規(guī)律。例如,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nèi)容時,可以以“元素-單質(zhì)-氧化物(氫化物)-存在”為線索;學習具體的單質(zhì)、化合物時既可以“結構-性質(zhì)-用途-制法”為思路,又可從該單質(zhì)到各類化合物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進行復習,同時結合元素周期律,將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弄懂其實質(zhì)。有機化學的規(guī)律性更強,“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按照有機化學反應的七大類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還原、加聚、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