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教學參考】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教學參考】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教學參考】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教學參考】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教學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歡迎下載閱讀本文檔,本文檔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我們將竭誠為你提供優(yōu)質文檔歡迎下載閱讀本文檔,本文檔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我們將竭誠為你提供優(yōu)質文檔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梳理歡迎下載閱讀本文檔,本文檔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我們將竭誠為你提供優(yōu)質文檔必修五第1單元復習(中外小說)一單元提示:這個單元學習小說。小說是人生的“百科全書”,閱讀小說,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把握小說的主題和情節(jié)。把握主題,一是要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圖,而是要從人物、情節(jié)、壞境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畫往往直接提示主題,情節(jié)的發(fā)展、矛盾的解決常常表現(xiàn)主題,環(huán)境描寫對主題一般起烘托、強化的作用。分析情節(jié),要注意情節(jié)是怎樣展開、發(fā)展、直至結局的,矛盾又是怎樣解決的。此外,還要注意細節(jié)描寫,體會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特色。二單元篇目:《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邊城》(沈從文)三課文總結:1《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表現(xiàn)了林沖由逆來順受發(fā)展到報仇雪恨進而參加農(nóng)民起義的全過程。其中課文部分反映的是林沖思想性格發(fā)生質的飛躍的階段。整個故事情節(jié)以林沖思想性格的變化為主要線索,有力地突出了“逼上梁山”這個主題,透辟地說明了“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2《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本文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套中人”的形象。他已經(jīng)成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護舊事物,反對變革,阻礙社會發(fā)展的代名詞。作者用夸張變形的漫畫手法和強烈的對比手法,造成幽默諷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撻了反動勢力的可厭可憎,無情地嘲笑了他們的極端軟弱,揭示了沙皇嚴酷統(tǒng)治所造成的僵死、腐朽、可悲的社會現(xiàn)實,反映了19世紀末沙皇俄國的黑暗,表達了消滅沙俄專制制度,創(chuàng)建新生活的強烈愿望。3《邊城》(沈從文)《邊城》描繪了一幅民風淳樸的風情畫,塑造了生活在那里的“一群未被都市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作者以大量的篇幅對湘西人性美進行熱情的描繪和謳歌,從而體現(xiàn)作者對“理想的人生形式”,對生命自由的追求。節(jié)選部分主要寫了邊城民眾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的熱鬧歡樂的場景,展現(xiàn)了邊城的風土人情,表現(xiàn)了翠翠和祖父的至愛親情,寫出了翠翠和儺送的相識以及翠翠由此產(chǎn)生的朦朧純真的情愫,展現(xiàn)了邊城人民的淳樸、善良和熱情。四考點鏈接:1小說三要素之環(huán)境(1)自然環(huán)境:一般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jié)、氣候以及景物等。社會環(huán)境:指的是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它所描寫的范圍可大可小,大至整個社會、整個時代,小至一個家庭、一處住所。描寫的內(nèi)容可以是室內(nèi)陳設、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時代氣氛等。(2)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1\*GB3①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交代生活環(huán)境,暗示社會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奠定感情基調(diào);=2\*GB3②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3\*GB3③烘托人物心理,表現(xiàn)人物性格;=4\*GB3④揭示或深化主題。答題示例:試分析《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對風雪描寫的作用?2.小說三要素之人物(1)人物形象的答題模板第一種:=1\*GB3①這是一個……的…形象。=2\*GB3②原句分析。=3\*GB3③作用或情感。第二種:=1\*GB3①特征一+分析。=2\*GB3②特征二+分析。=3\*GB3③特征三+分析。(2)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正面描寫: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細節(jié)。側面描寫:對比(反襯,烘托)(3)答題示例:《裝在套子里的人》用什么手法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3.小說三要素之情節(jié)(1)小說情節(jié)的作用=1\*GB3①交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2\*GB3②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注意。/照應前文或為下文情節(jié)發(fā)展做鋪墊。/線索或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3\*GB3③烘托人物心理,表現(xiàn)人物性格。=4\*GB3④揭示或深化主題。答題示例:試找出《邊城》的情節(jié)線索,并分析這樣安排的好處?4.小說的主旨必修五第2單元復習(古代抒情散文)一單元提示:這個單元學習古代抒情散文。所選課文時代不同,文體不一,所書法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歸田園的樂趣,有才士不遇的悲傷,有人世滄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壯志,也有友情與親情的抒發(fā)。語言或典雅華麗,氣韻靈動;或沉郁頓挫,令人蕩氣回腸;或娓娓道來,質樸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古人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讀來仍能感人肺腑。閱讀這些作品,要悉心體會,注意領略其中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最好能熟讀成誦,這樣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發(fā)的真摯情感。二單元篇目:《歸去來兮辭》(陶淵明);《滕王閣序》(王勃);《逍遙游》(莊周);《陳情表》(李密)三課文總結:4《歸去來兮辭》(陶淵明)本文寫于作者辭官歸家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章著重表達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鄙棄,贊美了農(nóng)村的自然景物和勞動生活,也顯示了歸隱的決心,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安適喜悅之情。5《滕王閣序》(王勃)本文是一篇贈序文,作者鋪敘滕王閣一帶的的形勢景色,表現(xiàn)了自然變化之趣;借登高之會感懷時事,慨嘆身世,抒發(fā)了“無路請纓”的感慨,展示了抑揚升沉的情感發(fā)展軌跡,表露了交織于內(nèi)心的失望與希望、痛苦與追求、奮進與失意的復雜情感。6《逍遙游》(莊周)本文主要敘述了莊子所幻想的絕對自由的人生觀。課文通過鯤、鵬待風而起,蜩、學鳩識短志小,闡明世間諸物雖強弱、大小懸殊,智愚、壽夭迥異,卻都受制于外力,牽累于內(nèi)欲。只有完全擺脫了這兩方面限制的至人、神人和圣人,才能遨游于天地之間,達到絕對的精神自由。7《陳情表》(李密)作者詳盡敘述了家庭情況的困頓多舛以及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艱難處境,懇切地表達了為祖母盡孝的拳拳衷情和對皇帝的感激之情,委婉地申訴了不能奉詔赴命的理由,以達到感動皇帝答應請求的目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四考點鏈接:1如何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見《歸去來兮辭》知識點梳理)2如何推斷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見《滕王閣序》知識點梳理)3如何斷句?(見《逍遙游》知識點梳理)4如何翻譯句子?(見《陳情表》知識點梳理)五課堂練習:(見知識點梳理)4《歸去來兮辭》知識點梳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橫”)二古今異義詞1幼稚盈室,瓶無儲粟(幼稚,古義:小孩。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2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風波,古義:指戰(zhàn)亂。今義: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3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人事,古義:指做官。今義: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diào)配,獎罰等工作。)4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慷慨,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5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親戚,古義:內(nèi)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tǒng)關系的家庭的成員。)6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有事,古義:指耕種之事。今義:指發(fā)生某事。)7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窈窕,古義:幽深曲折的樣子。今義:形容女子文靜而美好。)三詞類活用1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2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日,名詞作狀語,每日)3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悅、樂,意動用法,把……當成高興、快樂的事;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4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棹,名詞用作動詞,用槳劃)四文言句式1遂見用于小邑(被動句。見,被)2既自以心為形役(被動句。為,被)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介賓短語后置句。“于武昌喪”)4將有事于西疇(介賓短語后置句?!坝谖鳟爩⒂惺隆保?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賓短語后置句?!耙郧奥穯栒鞣颉保?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介賓短語后置句?!耙源杭案嬗唷保?復駕言兮焉求(賓語前置句。“求焉”,追求什么)8胡為乎遑遑欲何之(賓語前置句?!爸巍?,到哪里去)9樂夫天命復奚疑(賓語前置句,“疑奚”)考點總結:如何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1.形體推斷法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個漢字的形體構造常常與這個漢字初始所表示的詞義有或近或遠的關系。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其義符也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漢字的形體結構特別是義符來探求、解說實詞詞義。如:(先軫)免胄入狄?gu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元”字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兒”指人,上部“二”指明字義所指部位在人體頂部。故“元”是表示“人頭”的意思。再如:“冠”,字形由“寸(手)”、“冖(帽)”、“元”組成,表示手拿帽子戴在人頭上?!翱堋庇伞板?房屋)”、“攴(手持棍棒)”“元”組成,表示手持武器入屋擊人頭部,因而“寇”指“盜賊”?!肮凇薄ⅰ翱堋敝械摹霸倍急硎救祟^。2.語境推斷法文言實詞盡管義項豐富,但一旦進入具體語境,它的意義則變?yōu)閱我弧R虼?,判別其義項,要在明了其基本義項的基礎上,依據(jù)其上下文作出選擇,也就是說要遵循“字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解題原則。例如: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這句話中的“亡”與“舉大計”并舉,而其結果都是“死”,可見它絕不會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兩個“亦死”而來,意思是“同樣”。3.聯(lián)想遷移法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課內(nèi)考”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nèi)容是學生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nèi)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jù)。因此考生拿到考題時要運用聯(lián)想,充分調(diào)動大腦中的儲存信息,進行靈活遷移。如:庭除甚蕪,堂廡甚殘。句中的“除”,我們可以聯(lián)系《蘇武傳》:“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可知“除”是“臺階”的意思。由此來推斷,“除”也是“臺階”之意。由于不少成語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詞多義現(xiàn)象,因此解題時將聯(lián)想的觸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語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實詞題的方法之一。如:韓軌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聯(lián)想到成語“投筆從戎”,可知此處“投”應為“扔掉,舍棄”。4.語法推斷法根據(jù)詞語在文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jù)詞性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而語法依據(jù)就是:句子一般結構是“主語+謂語+賓語”,主語、賓語大多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由名詞、代詞、形容詞充當,狀語由副詞充當,那么我們就可以用語法分析法分析實詞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例如:同樣一個“微”字,在不同的句法結構中意義和用法就會不同。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作謂語,而且?guī)в匈e語,釋為“藏匿”。微行入古寺。作狀語,修飾“行”,釋為“暗暗地、隱蔽地”。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作定語,修飾“風”,釋為“微小、微弱”。5.結構對舉法幾個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的關系,這種特殊的互文對舉現(xiàn)象在古漢語中非常普遍。有時同一句中相對應之處的字詞也具有這種性質,用結構對舉法可幫助你快速判斷實詞的含義。如: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肮獭钡脑~義,我們從該句的對仗特點來看,“據(jù)”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么“固”也是名詞,據(jù)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再如: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是“動賓+動賓”式的并列短語,“生”“死”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而“喪”對應動詞“養(yǎng)”,據(jù)此判斷,應為動詞性詞語,是形容詞的為動用法,意為“為……辦理喪事”。6.通假代入法通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現(xiàn)象。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不妨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fā),以另一個可能與之相通的字代入試解,往往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距關,毋內(nèi)諸侯?!熬唷痹谶@是讀音相同的通假字,應為“拒”字,把守之意。7.常識識記法文言實詞的推斷還要求考生必須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近幾年試卷中時有涉及,如“乞骸骨”(告老還鄉(xiāng))、“用事”(專指掌權)、“春秋”(年齡)、“結發(fā)”(男子成年)等。衡下車,治威嚴。“下車”即是需要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識,意指官員剛到任。以上幾種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應該在擁有扎實的課內(nèi)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上下語境,綜合考慮,靈活運用。五背誦全文七文化常識1文體:辭辭,是介于散文和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故稱楚辭,漢代常把辭與賦合稱為辭賦,但實際上這兩者是有區(qū)別的,辭重言情賦重鋪陳。辭的主要特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體以四句為一小節(jié),兼有長短句,好用語氣詞“兮”。2古代抒情散文5《滕王閣序》知識點梳理一通假字1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銷通“消”,消散)二古今異義詞1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逢迎,古義:迎接;今義:迎合)2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學士,古義:掌管文學撰述的官;今義:常用來指學位)3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上路,古義:大路;今義:走上路程,動身)4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猖狂,古義:狂放,不拘禮法;今義:肆無忌憚)三詞類活用1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2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霧、星,名作狀,像霧一樣、像流星一樣)3賓主盡東南之美(美,形作名,才?。?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目,名作動,看,望)6屈賈誼于長沙(屈,使動用法,使……受委屈)7竄梁鴻于海曲(竄,使動用法,使……出走)四文言句式1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判斷句)2纖歌凝而白云遏(被動句)3懷帝閽而不見(被動句)4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介賓短語后置句)5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介賓短語后置句)6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介賓短語后置句)7都督顏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語后置句)8童子何知(賓語前置句)9奏流水以何慚(賓語前置句)考點總結:如何推斷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18個常見文言虛詞,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1.看具體語境文言虛詞的用法比較靈活,要確定一個虛詞的用法就必須聯(lián)系語境作具體分析,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例如:①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①中“以”是連詞,是表明“不果行”的原因,釋為“因為”;而②中“以”與其后的“之”組成介賓短語,作動詞“興”的狀語,因此作介詞,釋為“憑借”。2.看語法結構虛詞在不同的語法結構中,用法也是不同的。①先妣撫之甚厚。②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③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④輟耕之壟上。①“撫之”是動賓短語,“之”是動詞“撫”的賓語,代詞,代“嫗”,可譯為“她”。②“仲尼之聞”是偏正短語,“之”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是結構助詞,可譯為“的”。③“師道之不傳”是主謂短語,作“久矣”的主語,“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是結構助詞,可不譯。④“之壟上”是動補短語,“之”是動詞,“去、往”的意思,“壟上”是補充說明“之”的處所。3.看對應位置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對文,其對應位置上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通過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例如:①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①“以”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那么“以”也應當是連詞的用法。②“因”和“乘”處于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4.看特殊標志文言文段與段、句與句銜接過渡、起承轉合,常由一些虛詞充當標志性詞語。這些詞語多用來發(fā)議論、轉話題、抒感嘆、表關聯(lián)等。根據(jù)標志性詞語,可推斷其用法。例如: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②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①“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說一層意思,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至”“至若”“至如”等。②“嗟夫”用在段首抒發(fā)感嘆,可譯為“唉”。這種用法的虛詞還有“噫”“嗚呼”等。5.看語氣表達有些文言虛詞的用法可以根據(jù)語句所表達的語氣來推斷。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語氣副詞,但所表達的語氣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①其李將軍之謂也。(《史記·李將軍列傳》)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③吾其還也。(《左傳·燭之武退秦師》)④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①“其”表推測語氣,可譯為“大概”②“其”表反詰語氣,可譯為“難道”③“其”表商量語氣,可譯為“還是”④“其”表命令語氣,可譯為“一定”。6.看句式特點有些文言虛詞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來推斷。①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②食其祿,焉避其難?(《三國志》)①是陳述句,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②是疑問句,疑問代詞,可譯為“怎么”。五背誦全文七文化常識1駢文駢文,是魏晉以后產(chǎn)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時駢文的全盛時期。駢文多以四六句為主,兼以雜言,所以后來也稱駢文為“四六文”。駢文講究排比、對偶,注重藻飾和用典,講究運用平仄,聲韻要求嚴格。一般來說,駢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縛內(nèi)容,自無可取,但如果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性。2序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序的作用在于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nèi)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的去理解。(自序,他序,書序,贈序,宴集序等)6《逍遙游》知識點梳理一通假字1北冥有魚(冥通溟)2三餐而反(反通“返”)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辯也(辯通“辨”)6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二古今異義詞1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海運,古義:海動;今義:海上運輸)2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馬,古義:春天云澤間的霧氣;今義:野生動物的一種)3三餐而反,腹猶果然(果然,古義:飽的樣子;今義:與事實相符)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春秋,古義:一年四季;今義:春天和秋天)5眾人匹之,不亦悲乎(眾人,古義:普通人;今義:大家,許多人)三詞類活用1而后乃今將圖南(南,名詞用如動詞,向南飛)2《齊諧》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詞作名詞,怪異的事物)3彼于致福者(致,使動用法,使……到來)四文言句式1而莫之夭閼者(賓語前置句。“而莫夭閼之”)2之二蟲又何知(賓語前置句?!坝种巍保?奚以知其然也(賓語前置句?!耙赞伞保?彼且奚適也(賓語前置句?!斑m奚”)5彼且惡(何)乎待哉(賓語前置句)考點總結:如何斷句?文言文斷句是文言文翻譯的一種特殊形式,較翻譯句子要容易一些。文言文斷句有以下方法。1.找名代,定句讀。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斷句時要先找出名詞、代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等,然后再考慮什么人,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為突破口,斷句就比較容易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xiàn)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xiàn)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戰(zhàn)》中先用全稱:“初,魯肅聞劉表卒。”以下“肅徑迎之”,“肅宣權旨”就不再提姓了?!纠}1】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句中共有三個名詞:湖陽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陽公主剛死了丈夫,帝要為她物色一個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斷句: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2.抓動詞,定句讀。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如:【例題2】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斷句: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3.找虛詞,定句讀。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劉勰在《文心雕龍·章句》中說過:“夫惟蓋故者,發(fā)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啤!贝_實如此。文言文中,“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fā)語詞和表敬副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句尾;而“以、于、為、而、則”等連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句中。根據(jù)這些特點,有助于斷句。例如:【例題3】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們通過熟讀語段可知,本語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虛詞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則、則、而、而、故”。這一語段,共有18處標點,可依據(jù)虛詞來斷句的就有10處之多,如果不考慮中間兩處并列詞語“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與“奇?zhèn)エM瑰怪∕非常之觀”,這道斷句題基本上可以根據(jù)找虛詞的方法一次性解決了?!纠}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后可復者也則事寡敗矣斷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后可復者也/則事寡敗矣4.察對話,定句讀。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謂”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纠}5】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這段話能直接用“曰”斷開的有六處,其余的可根據(jù)其它標志斷開。斷句: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5.依總分,定句讀。文言文中,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我們自然可以據(jù)此進行斷句。例如:【例題6】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熟讀這句話,我們可發(fā)現(xiàn)句中提到了“益者三樂”“損者三樂”這兩個總說的句子,繼而分別闡述各是哪三樂,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總分關系,這樣問題就好辦了。6.找對稱,定句讀。古人寫文章非常注重語句的整齊對稱,行文中常用字數(shù)相同的結構。如:【例題7】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斷句: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7.辨句式,定句讀。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斷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是反問句式;“為……所……”“受……于……”“見……于……”等是被動句式;還有“如……何”“況……乎”“何(以)……為”等是固定句式。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幫手”?!纠}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句子中的“不亦……乎”這一句式顯而易見能幫我們做好這一題?!纠}9】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這個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為我們解答問題提供了幫助。8.據(jù)修辭,定句讀。借助修辭手法斷句。文言文中經(jīng)常使用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手法,掌握這一特點,對句讀也有幫助。如:【例題10】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使用對偶手法。斷句: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纠}11】黃帝之貴而死堯舜之賢而死孟賁之勇而死人固皆死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斷句:黃帝之貴而死/堯舜之賢而死/孟賁之勇而死/人固皆死?!纠}12】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使用頂真的修辭手法。斷句: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誅封/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當然,這些所謂的斷句方法并不能孤立運用,而應該是多管齊下,綜合運用,才能奏效。五背誦并默寫全文七文化常識1《莊子》《莊子》也稱《南華經(jīng)》《南華真經(jīng)》,計52篇,今存33篇。內(nèi)篇7外篇15雜篇11。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擅長用寓言故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道理。7《陳情表》知識點梳理一通假字1夙遭閔兇(閔通“憫”,憐憫)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3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有通“又”)二古今異義詞1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不行,古義:不能走路;今義:不可以)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義:成人自立;今義:創(chuàng)立)3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告訴,古義:申訴;今義:讓別人知道)4臣之辛苦,(辛苦,古義:辛酸苦楚;今義:身心勞苦)三詞類活用1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閔兇,形作名,憂患兇喪這事)2猥以微賤,當侍東宮(微賤,形作名,卑微低賤的身份)3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日,名作狀,一天天地)4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遠,形作動,遠行)5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犬馬,名作狀,像犬馬一樣地;聞,使動用法,使……知道)四文言句式1而劉劉夙嬰疾?。ū粍泳洌?州司臨門,急于星火(介賓短語后置句)考點總結:如何翻譯句子?(一)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文言文翻譯應以直譯為主。所謂直譯,就是直接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在難以直譯或直譯以后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以意譯為輔助手段。因此,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輔助,使句意盡量完美。(二)文言文翻譯的要求翻譯文言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yōu)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三)文言文翻譯方法文言文翻譯,既能考查學生對實詞、虛詞、不同的句式、句子間語意關系的領會,又能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要做好文言翻譯題,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1.專有的名詞要保留如人名、地名、年號、國名、官職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譯?!纠}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這里“上官大夫”“屈原”“頃襄王”都要保留?!纠}2】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這里除了“復造(又制造)”之外,也要保留。2.通假的詞語看本字對于通假字,要用本字代替。例:【例題3】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榜T”通“憑”,乘?!纠}4】張良出,要項伯?!耙蓖ā把?,邀請。3.多義的詞語看語境遇到多義詞,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辨析。特別要注意一詞中幾個相近而又易混的義項。如“愛”字的義項中,“愛護”“愛憐”“愛惜”較難區(qū)分;“坐”字的義項“犯罪”與“判罪”易混。不管多么易混,只要到了語境中,就只有一個義項是最恰當?shù)??!纠}5】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觀”有觀看、景觀、景象等多種含義,結合語境,取“景象”之義?!纠}6】公忿忿面數(shù)之曰:“汝食朝廷祿,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餓虎口耶?”這里的“數(shù)”“委”在文言文中均是多義詞,在此段中,結合語境,不難確定它們的義項。這段話翻譯為:王公生氣地當面斥責他說:“你吃著朝廷的俸祿,管的什么事,忍心將百姓丟棄到餓虎的口中嗎?”4.古今異義詞取古義有些詞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使用,但詞義已發(fā)生變化,有的擴大縮小了,有的已發(fā)生了轉移,翻譯的時候就要按照古義進行翻譯。例如:【例題7】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捌拮印痹谶@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兒女”。文言文中有少數(shù)詞語兼有兩個詞,即“兼詞”,如“焉”(于此,于彼)“諸”(之乎,之于)“盍”(何不)“叵”(不可)等,也要拆分為兩個詞語?!纠}8】今安慶守譚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盍”兼“何”與“不”兩個詞。全句譯作:現(xiàn)在安慶太守譚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嗎?你何不前往依附他?5.活用的詞語要活譯【例題9】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霸啤?、“響”、“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譯為“像云一樣地”“像回聲一樣地”“像影子一樣地”?!纠}10】世凱悅之,欲結以恩遇。“悅”為意動用法,翻譯為“以……為悅”或“喜歡”,全句譯作:世凱很喜歡他,想用恩厚的待遇結交他。6.省略的成分要補充文言文中有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譯時要將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補出來,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譯。例如:【例題1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譯文: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士氣就耗盡了。【例題1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兩個句子結構相同,第一個句子里的動詞是“擇”,后一句中就沒有出現(xiàn),很明顯將動詞“擇”省略了,即“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7.無意義虛詞需刪略指刪去那些只起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義的虛詞,或某些表敬稱或謙稱的詞。例:【例題13】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句中的“之”是個音節(jié)助詞,可不譯出來?!纠}14】夫將者,國之輔也?!胺颉苯?jīng)常放在句首表示要發(fā)議論,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叫發(fā)語詞,不必翻譯出來,“也”表判斷語氣,也不必翻譯。8.固定的格式要準確在翻譯時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結構,這樣有利于準確地對文言文進行翻譯。例如:【例題15】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得無……乎”為固定結構,譯為“恐怕……吧”或“能……嗎”。譯文:他們觀賞景物時的心情,能沒有不同嗎?【例題16】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無乃……乎”為固定結構,應譯作“恐怕……吧?”全句譯作:現(xiàn)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9.倒裝的句序要調(diào)整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的位置與現(xiàn)代漢語有一些不同之處,常構成倒裝句,應調(diào)整成合乎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的句序后再翻譯。例:【例題17】魏坯,趙人也,以勇氣聞名于諸侯?!耙杂職饴劽谥T侯”即“以勇氣于諸侯聞名”。全句可譯成:魏坯,是趙國人,憑著勇氣在諸侯中聞名?!纠}18】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這是一個賓語前置的句子,“不吾予”應為“不予吾”,譯為“不給我”,“惟”譯為“只”。全句譯作:別人擁有的(書畫),只擔心他們不肯給我啊。五背誦全文必修五第3單元復習(文藝評論、隨筆)一單元提示:這個單元學習學習文藝評論和隨筆。這些文章或探討藝術表現(xiàn)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美學現(xiàn)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閱讀這些文章,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啟發(fā)我們?nèi)ヌ接懩承﹩栴},加深我們對文藝創(chuàng)作河文藝鑒賞的認識。學習本單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最好能夠調(diào)動自己平時閱讀作品的藝術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評論做一番比較。不妨參照這些文章的寫法,試著對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點分析和論說,這對于提升我們的審美品位,增強文藝評論能力,當會大有裨益。二單元篇目:《咬文嚼字》(朱光潛);《說“木葉”》(林庚);《談中國詩》(錢鐘書)三課文總結:8《咬文嚼字》(朱光潛)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因為咬文嚼字是文學藝術進步的根本途徑,是精讀文章的一個基本方法。咬文嚼字有助于養(yǎng)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有助于提高語言修養(yǎng)。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應該有謹嚴精神,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9《說“木葉”》(林庚)本文圍繞“木葉”舉出古典詩歌的大量實例,進行精到的比較分析,闡發(fā)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作者對“木”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征作了極為精細的辨析,對我們體察詩歌藝術上的精微之處頗有啟發(fā)。10《談中國詩》(錢鐘書)本文作者用幽默睿智的語言,通過對中西方詩歌的對比,形象地闡釋了中國詩的特征:以抒情詩為主,篇幅短小,富有暗示,筆力輕淡,詞氣安和等;同時對西方詩歌本位體思想提出批判,提出研究中國詩歌的正確態(tài)度。四考點鏈接:(了解議論文)文藝評論;隨筆;議論文相關知識必修五第4單元復習(自然科學小論文)一單元提示:這個單元學習自然科學小論文。在現(xiàn)代社會,科學正在對人類生活產(chǎn)生越來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茖W知識的普及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意義。自然科學小論文,是科普作品中常見的一種樣式,一般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自然科學中某一領域的知識,闡述一種科學理念和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借以引起大眾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愛,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這個單元的課文,有的是綜述觀點,有的是探討成因,有的是做細致入微的分析,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閱讀這些作品,即可得到科學知識的啟迪,又可得到科學美感的陶冶。在學習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歸納文章的觀點,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還要注意品位這類文章簡潔、嚴密、明晰的語言特點。二單元篇目:《中國建筑的特征》(梁思成);《作為生物的社會》(劉易斯.托馬斯);《宇宙的未來》(史蒂芬.霍金)三課文總結:11《中國建筑的特征》(梁思成)這篇科學論文闡釋了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總結了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個各民族的建筑之間“可譯性”的問題,表達了應該用我們自己建筑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來建造適合于今天我們新中國建筑的熱切愿望。12《作為生物的社會》(劉易斯.托馬斯)作為一篇論述生物群居性的文章,作者選取獨特的視角,將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為與人類進行比較,描述了它們在集體行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高度組織性,提出了“多個單獨的動物合并成一個生物的現(xiàn)象”,對傳統(tǒng)生物學過分強調(diào)個體行為和動物本能的觀點進行了反思,也對人類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做出了警示。13《宇宙的未來》(史蒂芬.霍金)作者先從古代的巫術和近代的宗教預言談起,說明從科學的角度談論宇宙的未來是非常嚴肅的事,接著詳細地探討宇宙存在著繼續(xù)膨脹或坍縮的可能,而計算宇宙的密度又是其關鍵,并介紹了人則原理和暴漲理論。四考點鏈接:(了解說明文)自然科學小論文;了解說明文相關知識

小數(shù)除法教材簡介: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一個數(shù)除以小數(shù)、商的近似值、循環(huán)小數(shù)、用計算器探索規(guī)律、解決問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入”法,結合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數(shù),初步認識循環(huán)小數(shù)、有限小數(shù)和無限小數(shù)。

3、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探索計算規(guī)律,能應用探索出的規(guī)律進行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

4、使學生體會解決有關小數(shù)除法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小數(shù)除法的應用價值。教學建議:1.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為小數(shù)除法的學習架設認知橋梁。

2.聯(lián)系數(shù)的含義進行算理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課時安排:本單元可安排11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

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一)

——商大于1

教學內(nèi)容:P16例1、做一做,P19練習三第1、2題。

教學目的:

1、掌握比較容易的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這種方法計算相應的小數(shù)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體驗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商的小數(shù)點要與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24÷4=416÷32=1380÷15=

二、導入新課:

情景圖引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喜歡鍛煉嗎?經(jīng)常鍛煉對我們的身體有益,請看王鵬就堅持每天晨跑,請你根據(jù)圖上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出示例1:王鵬堅持晨練。他計劃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教師:求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怎樣列式?(22.4÷4)

觀察這道算式和前面學習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書課題:“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

三.教學新課:

教師:想一想,被除數(shù)是小數(shù)該怎么除呢?小組討論。分組交流討論情況: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還可以列豎式計算。

教師:請同學們試著用豎式計算。計算完后,交流自己計算的方法。

教師:請學生將自己計算的豎式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具體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追問: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數(shù)點位置與被除數(shù)小數(shù)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理解后回答“因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說,被除數(shù)和商的相同數(shù)位是對齊了的,只有把小數(shù)點對齊了,相同數(shù)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shù)點要對著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

問:和前面準備題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怎樣計算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按整數(shù)除法的方法除,計算時商的小數(shù)點要和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

教師:同學們贊同這種說法嗎?(贊同)老師也贊同他的分析.

教師:大家會用這種方法計算嗎?(會)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算一算.

四、鞏固練習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三的第1、2題

課后反思:

學生們在前一天的預習后共提出四個問題:

1,被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怎樣計算?(熊佳豪)

2,為什么在計算時先要擴大,

最后又要將結果縮小?(鄭揚)

3,小數(shù)除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