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選九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篇一[教學目的]1.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2.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shù)特色。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為”在文中的用法。[教學重點]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教學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疏通文意。[教學過程]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流”導入。2.簡介作者,背景,解題。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因此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nèi)心的愁悶。他在永粥發(fā)現(xiàn)了很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缎∈队洝肥恰队乐莅擞洝分械牡谒钠?。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身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3.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4.師范讀課文,生輕聲跟讀,并補充。參差寂寥搖綴隸愴5.師生共同疏通文意。1)古今異義。去:(古)離開(今)前往,到某處怡然:(古)靜止不動的樣子(今)癡呆或深思的樣子小生:(古)年輕人(今)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2)一詞多義以:①全石以為底(介詞,用)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譯)③以其境過清(介詞,表原因)為:①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動詞,“成為”)清: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②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②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②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3)翻譯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③凄神寒骨,悄愴幽邃。4)判斷?!叭簟薄八啤薄叭纭倍伎梢杂脕泶虮扔?,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②皆若空游無所依。()③似與游者相樂。()④天涯若比鄰。()[課堂練習]1.讀,背。2.翻譯課文。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教學過程]1.齊讀課文,把握課文大意。第一段: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第二段:寫潭水清澈,游魚活潑。第三段:寫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第四段:寫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第五段:記下與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2.賞讀課文。1)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點撥: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叭詾榈住保熬硎滓猿觥闭f明“潭”的的確是個“石潭”?!叭瑛Q佩環(huán)”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yōu)美形態(tài)?!坝安际稀苯栌≡谑系聂~影表現(xiàn)水的清澈透明?!捌嗌窈恰辈槐M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2)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點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chu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疤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庇眯蜗蟮谋扔鳎瑢懗隽诵∠男螤?。3)文中的“動”與“靜”點撥:①游魚的“怡然不動”及“chu爾遠逝”表現(xiàn)了魚兒的生動活潑。②小溪。就小溪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4)文中的“對比”和“烘托”點撥: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chu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shù),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有實感。5)文中的“景”與“情”點撥:作者把自身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對景物描繪中結(jié)合著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身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6)文中的“鏡頭”與“畫面”點撥: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換形”的寫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采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個字,就活靈活現(xiàn)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魚的美景。7)文中的寫景短句。3.精讀課文,鞏固。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5)跟作者同游的好幾個人,為什么篇末才能將他們的姓名一一列出?4.總結(jié)全文。[課堂練習]1.課后習題2.寫了解的某處景物,二三百字。[板書設計]略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二知識與能力:1.認識“蒲、英、耍”等6個生字,學會“蒲、英、盛”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guān)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加強主動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突破重難點:重點:準確了解草地顏色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第3自然段“我”的觀察結(jié)果進行品讀,同時借助想象進行畫面與文字的轉(zhuǎn)化,初步體會“花瓣開、合”與草地顏色變化之間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畫面,讓學生更為準確地感知草地顏色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難點: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突破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的過程中展開想象,將自身幻化成故事中的兄弟倆,感受草地上長滿蒲公英的畫面的美好,進而體會他們在草地上玩耍的開心快樂,同時,還要聯(lián)系自身平時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形,進一步形成對課文意境的感知。教法與學法推薦: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利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相關(guān)的圖片,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中,這樣不但能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還能進一步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從而輕松突破重、難點;質(zhì)疑導學法,利用恰當?shù)馁|(zhì)疑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究學習,這樣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習過程中明晰的目的性。學法:自讀自悟、探究交流法,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交流相結(jié)合的形式,不斷融入到文字所營造的富于童趣的畫面中,以更好地體會文章作者對于蒲公英的喜愛之情;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在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入境入情地進行朗讀,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激起無限的想象。師生齊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搜集有關(guān)蒲公英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了解有關(guān)蒲公英的知識;認真觀察生活中一種了解的事物課時巧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蒲、英、?!钡?個生字,學會“蒲、英、盛”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guān)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理清課文的條理。、教學過程:一.謎語激趣,引出課題1.課件出示謎語:“小小降落傘,飄散到各處。身著小白衣,還有一條小綠裙?!耙龑W生朗讀謎語并猜一猜謎語中寫的是哪一種植物,同時注意引導他們抓住特點進行思考。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出示蒲公英的圖片,引導學生交流對蒲公英的了解,教師簡單補充(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內(nèi)有白色乳汁。當果實成熟時,花莖頂端長成一個白色的、蓬松的小絨球,風吹來后,一簇冠毛帶著一顆果實,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個個小傘兵飄落到遠處。蒲公英的植株可供藥用)。2.想象引入:孩子們,如果草地上到處都盛開著蒲公英花的時候,你們能想象到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一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上看看吧。板書課題:金色的草地。引導學生質(zhì)疑: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呢?教師及時梳理問題。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進入本課的學習,同時也自然引出了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與同桌進行自主朗讀課文檢查,注意及時進行互讀糾正。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朗讀情況,適時出示讀錯的生字予以糾正指導,重點指準“蒲”是第二聲,“英、攏、盛”三個生字是后鼻音,注意不要把“?!弊x成了“要”,“釣”不能讀成了“鉤”。3.生字識寫指導。1)出示課文中的生字,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然后與同學、老師交流自身的識字方法,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借助熟字比較法、形聲字形旁加聲旁構(gòu)字法以及漢字添加偏旁等方法記住生字的字形。2)再次出示課文中要求會寫的13個生字,看看這些生字在書寫時分別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現(xiàn)書寫錯誤。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重點指導“蒲、盛、耍、趣、睡”5個生字:“蒲”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的“艸”略寬,下面“浦”右半部分注意橫畫之間緊湊、等距;“盛”上面的“成”要注意斜鉤略微舒展,與下面部分呈半包勢,下面的“皿”要注意寫得扁而略寬,最后一筆橫畫較長且略有弧度;“耍”上面半部分要注意寫得略扁,下面“女”的橫畫較長,托住上半部分;“趣”字“走”的平捺較長,完全托住“取”字,“取”的捺畫變成點畫;“睡”特別要注意右邊“垂”的筆畫安排及筆順,其中第三筆是中間長豎,第四筆橫畫最長,同時要注意橫畫之間的等距、緊湊。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范寫指導認真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檢查指導書寫情況,及時反饋并進行書寫強調(diào)。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按照讀中識字——書寫鞏固的步驟組織學生初讀,讓他們隨文進行了字詞識讀,同時,通過對識記、書寫要領(lǐng)的鞏固訓練,真正為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掃清了障礙。三.理清文脈,整體感知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看看自身都從中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學生交流:生:我從課文中知道了那片草地很美,是文中的“我們”快樂玩耍的地方。師:那片草地在哪兒呢?生:就在“我們”的窗戶前面。師:真好!窗戶前就有一大片草地,來到草地上,你們還看到了什么呢?生:我還看到草地上開滿了蒲公英,非常多。師:在這樣的草地上玩耍,難怪故事中的兩個孩子會覺得非常開心。生:我還從課文中知道了草地是因為蒲公英而發(fā)生了顏色的轉(zhuǎn)變。師:真奇妙!但老師更為你們第一節(jié)課就能知道這么多有關(guān)課文的知識而感到高興。再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試著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概述。2.學生思考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在描述各自然段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概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予以補充(講述的是生活在鄉(xiāng)下的兄弟倆無意中發(fā)現(xiàn)草地的顏色在不同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并通過仔細觀察找到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的事情)。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交流匯報的形式,讓學生在分享初讀收獲的過程中不斷建立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知,并在此基礎(chǔ)上整體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四.課堂課上到這兒,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師一樣,在腦海里產(chǎn)生了一個大大的疑問——草地為什么會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變化顏色呢?難道是被誰施了魔法不成?孩子們,下節(jié)課我們再去探究其中的奧秘吧。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加強主動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教學過程一.回顧導入,引入學習1.指名根據(jù)上節(jié)課的學習,簡單說說自身對課文都有哪些了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齊讀課文,注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2.過渡引入:這樣美好的草地我們怎么能錯過了呢?孩子們,準備好了嗎?趕緊帶上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的雙眼和一顆感悟美好的心靈一起出發(fā)吧。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舊知學習回顧法,讓學生通過交流自身的讀書收獲,實現(xiàn)了對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鞏固,同時也自然銜接了前后教學內(nèi)容。二.圖文對照,融情入境1.過渡引入:孩子們,這究竟是一片怎樣的草地呢?課件呈現(xiàn)草地畫面,引導學生觀圖并簡單描述草地給自身帶來的美好感覺。生:我覺得這是一片充滿生機的草地,看,草的顏色多綠啊,真像一張巨大的綠毯子。師: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草地的顏色特征,老師還從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草地的柔軟、巨大。在這片草地上你們最想做什么?生:我特別想在上面打滾。生:我想躺在上面曬太陽。生:我還想跟伙伴們在這樣的草地上開心地玩耍呢。師:快看吶,草地上除了碧綠的小草外,還有什么?生:還有很多蒲公英。師:你能給我們描述一下蒲公英的顏色嗎?生:是金色的。教師補充出示開滿蒲公英的草地圖片,引導學生說說自身的觀圖感受。生:好美啊,綠色的地毯上面好像灑了一層金光。課件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朗讀,想一想自身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情感,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感受“我”對草地以及蒲公英的喜愛之情。2.引導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1)學生交流(兄弟倆在草地上快樂玩耍的情形),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再讀這段話,找出最能體現(xiàn)他們玩耍時“快樂”感覺的詞句,邊讀邊想象他們快樂玩耍的情形。2)指名學生朗讀自身畫出的句子,課件適時出示這段話中的第2.3.4這三句話,引導學生看看兄弟倆都是怎樣玩耍的,抓住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細節(jié)描寫體會他們心中的快樂感覺,同時隨文理解“一本正經(jīng)”(形容態(tài)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3)課件出示第5句話:“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币龑W生展開想象:除了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外,可能還有哪些有趣的情形?(比賽看誰把蒲公英吹得更遠更高)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中體會蒲公英給兄弟倆的童年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他們自然非常喜愛蒲公英,同時隨文理解“引人注目”(吸引人們注意)。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注意想象畫面美,并體會孩子們心中對于草地和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圖文對照與想象體驗相結(jié)合的方式,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于課文美好情境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了畫面中,初步感受文情。三.探究交流,體驗快樂1.精讀課文第3自然段,看看草地都發(fā)生了怎樣的轉(zhuǎn)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奇妙的轉(zhuǎn)變呢?試著完成以下表格填寫。課件出示:時間草地顏色蒲公英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2.學生讀書思考,自主完成表格填寫,然后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交流,教師深入到小組內(nèi)進行指導,提醒他們注意抓住這段話中的最后一句話體會草地顏色發(fā)生變化的原因。3.指名學生展示匯報自身的填寫情況,教師適時指導,并將學生的填寫情況補充出示在表格內(nèi),引導學生從中體會草地顏色變化與蒲公英花瓣張開、合攏之間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進而準確體會草地顏色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時間草地顏色蒲公英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早晨綠色綠色花朵還沒張開中午金色金色花朵張開傍晚綠色綠色花朵合攏,花瓣被包住4.想象體驗:孩子們,看到草地因為蒲公英竟然發(fā)生了如此奇妙的轉(zhuǎn)變,你心里對蒲公英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感?(覺得它非常奇妙、有趣;我還想探究更多有關(guān)蒲公英的知識)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自身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什么,重點引導他們抓住這段話中第1.2兩句感嘆句,體會孩子們對于蒲公英的喜愛和贊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話,注意讀出喜愛、贊嘆的語氣。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讓學生通過填寫表格的形式并與同學進行交流,從而更準確地了解到了草地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體驗了文中孩子們觀察發(fā)現(xiàn)的樂趣。四.拓展延伸,深化認知1.探究交流:從文中的“我”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草地的顏色發(fā)生變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過程中,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要學會認真觀察事物)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中體會觀察不但能讓人發(fā)現(xiàn)更多知識,而且還會給觀察者帶來很多樂趣。2.引導學生閱讀課后“交流平臺”,說說自身從中讀懂了什么。教師適時引導他們進一步明確觀察的作用(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我們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方法(細致的觀察可以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3.引導學生交流課前自身對某種了解的事物進行觀察的情況,說說它都有哪些有趣的轉(zhuǎn)變(含羞草、秋天樹葉會變黃),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將變化情況以及引起變化的原因說清楚,必要時予以糾正、補充。同時引導他們仿照課后“初試身手”中的示例,將自身觀察到的內(nèi)容寫下來,與同學交流。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拓展學習法,讓學生更好地感悟到了培養(yǎng)善于觀察生活這一習慣的重要性,激發(fā)了自主探究自然的積極性。五.課堂大自然中有很多奇特、神秘的現(xiàn)象正等著你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探索呢!孩子們,只要你們能認真觀察自然,老師相信你們也會像文中的小男孩那樣發(fā)現(xiàn)潛藏在大自然中的無限奧妙呢!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三教學要求: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通過對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能加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加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教學準備:1.搜集有關(guān)蒲公英的資料。2.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大家一定見過草地吧,你見過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在草地上玩過嗎?都玩什么游戲呢?2.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板書:金色的草地二.范讀課文。三.自讀課文。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用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解決,解決不了的明確提出來。3.檢查自讀情況。方法:由段到句,再到詞、字。4.解決不理解的字詞。5.你見過蒲公英嗎?四.理解感悟,朗讀指導。1.再讀課文。作者為什么說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交流匯報。交流重點:1)、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2)、“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a)“我”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了新發(fā)現(xiàn)后我們有哪些變化?(b)這一部分當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表達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例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里為什么要強調(diào)“起得很早”呢?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因此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鞍l(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xiàn)在才這樣認為,并強調(diào)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捌压⒌幕ň拖裎覀兊氖终?,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xiàn)象講清楚了。3)、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3.作者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草地會變顏色及其變色的原因呢?通過對內(nèi)容的理解,要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激發(fā)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興趣。懂得只有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4.你平時喜歡花草嗎?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三.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讀一讀?!缎∈队洝方虒W設計篇四學習目標1.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2.學習古實詞。3.通過閱讀文章激發(fā)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重點1.通過反復誦讀,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點2.仔細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感悟作者貶謫后的孤凄悲涼難點1.體會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寫法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教學過程【課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1學生根據(jù)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2借助有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的情況及文章寫作背景(困居永州的十年永州,在唐時僻遠荒涼州司馬只是安置流放官員的一種名義上的職務其在永州的十年,是生平最為困厄,最為艱難,心情也最為孤寂郁憤的十年,然而不幸的遭遇,卻使柳宗元的才思得到了強烈的激發(fā),發(fā)言為文,莫不悲惻動人,寓言、山水游記等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永州八記》,《段太尉逸事狀》,《三戒》,《捕蛇者說》等篇章都作于此)(永州八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山水游記,書胸中憤郁的散文由于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故稱《永州八記》分別是《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古代稱熨斗為鈷鉧,鈷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課堂學習】1.復習提問根據(jù)讀文請簡要講述課文內(nèi)容。(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潭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周圍景物。第二段,寫潭中游魚。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第四段,寫作者游覽感受。)2.導入我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今天,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3.學習過程(精講內(nèi)容)1)研討下列問題①作者及隨行人員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清脆悅耳的水聲,帶來的內(nèi)心的喜悅,向往是伐竹的動力)②文章都描寫了哪些與小石潭相關(guān)的景物?(設計此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細致閱讀文本:抓住水、石、樹、魚、源、岸、環(huán)境等特點深入領(lǐng)會文意)③作者在對哪些景物的觀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悅?(水聲、游魚)④作者對本次游覽的總體感受怎樣?(用原文語句回答)(凄神寒骨,悄愴幽邃)2)深入文本,細讀小石潭,研討下列問題①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怎樣?在這一過程中,作者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請找出來(循聲而至,砍竹成路,下見小譚;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②從“伐竹”這一細節(jié)中你感悟到了那些?(發(fā)現(xiàn)了這里人跡罕至無路可走;發(fā)現(xiàn)了作者喜悅之高、興趣之大,克服重重困難也要覓得小潭)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樣?(潭底為整塊石頭,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巨石,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④(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4.練習文章都描寫了哪些與小石潭相關(guān)的景物?作者在對哪些景物的觀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悅?作者對本次游覽的總體感受怎樣?(用原文語句回答)請你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出課文是按找怎樣的游覽順序來寫的?5.反饋訓練1.解釋下列加框的字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2)青樹翠蔓3)日光下徹4)其岸勢犬牙差互5)以其境過清2.翻譯下列句子1)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5)其岸勢犬牙差互。6.知識總結(jié)總結(jié):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小石潭結(jié)構(gòu)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優(yōu)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tài),溪流時隱時現(xiàn)、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7板書設計《小石潭記》賞思發(fā)現(xiàn)小潭—樂—潭中景物—小潭源流—凄—潭中氣氛教學反思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五文本分析:這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小男孩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并尋找原因的過程。課文語言平實,意境優(yōu)美,充滿童真童趣。本課的教學重點仍在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并相互交流自身的觀察所得,加強自身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因此,本課的教學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領(lǐng)學生體會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lǐng)悟觀察帶來的好處。通過設計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讀、對比發(fā)現(xiàn)、資料補充、讀寫結(jié)合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引領(lǐng)學生感悟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教學目標: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生字,會寫“鄉(xiāng)下、窗前”等18個詞語。2.能說出草地的轉(zhuǎn)變情況及變化的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致。3.能自身觀察某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的轉(zhuǎn)變情況并和同學交流。教學重點: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通過觀察實踐進一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教學難點: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主動觀察的意識,積累生活素材。課時安排:2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生字,會寫“鄉(xiāng)下、窗前”等18個詞語。2.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描寫的場景?!疽c把握】1.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新詞。2.朗讀課文,感悟草地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窘虒W過程】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1.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觀察到的草地。導語:生活中我們隨處都能見到草地,公園里、山坡上、操場邊、田野里……。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草地?用一個詞來形容形容。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綠色、碧綠、嫩綠、寬廣、廣闊、柔軟、軟綿綿、美麗、可愛、有趣、荒涼”等,如果有學生預習過課文,也會說“金色”,教師可進一步追問,有沒有見過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樣兒的。3.出示課文題目,引導學生思考質(zhì)疑。過渡:在讀課文之前,大家看到“金色的草地”這個題目,會有哪些疑問?(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黃以后的草地嗎?草地上的什么東西是金色的呢?)預習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了嗎?(蒲公英的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對,就是蒲公英!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出示蒲公英的圖片,指名學生介紹蒲公英。蒲公英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里,安家落戶扎根基。這則謎語的謎底就是“蒲公英”。我們平時看到的一個個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球,實際上是蒲公英的種子,它的花其實是黃色的。每當春天來臨,蒲公英就會開出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花。這種黃色的小花有個特性,中午花瓣張開,早上、傍晚花瓣合攏,特別有趣!2.教師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相機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公開玩叫打哈魚是觀合有愛覺一本正經(jīng)引人注目3.指導歸類識字。◆部首歸類:钅:釣(釣魚)錯(錯誤)錢(金錢)鈴(鈴聲)鋤(鋤禾)鉛(鉛筆)4.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jié)構(gòu)及筆畫,討論交流怎么把字寫好。教師示范書寫重點字,指導生字書寫?!魰鴮懼笇В海鄄欤葑⒁飧鞑考臄[放位置,寫的時候要緊湊些。[睡]注意“垂”的筆順,撇、橫、豎、橫、豎、豎、橫、橫。第一橫最短,第二橫最長,橫畫間隔均勻。[喜]上下窄中間寬,要把字寫緊湊些,下“口”略寬于上“口”?!粢族e提示:[蒲]上下結(jié)構(gòu),不要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耍]上部是“而”,不要多寫一橫,注意與“要”區(qū)分。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及難句,指名朗讀,教師相機點撥重點詞語,指導朗讀。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裝著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喊:“謝廖沙!”預設:先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說說什么是“一本正經(jīng)”,或是演一演,再用這個詞說句子?!耙槐菊?jīng)”形容很規(guī)矩,很莊重。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預設:引導學生聯(lián)系近義詞理解“引人注目”的意思,再用這個詞說句子。“引人注目”是“吸引人注意,受人關(guān)注”的意思。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預設:做一做“合攏”的動作,或是集體演一演?!昂蠑n”是“合到一起,閉合”的意思。2)標出段落序號,分小組接讀課文,或指名學生接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聲音洪亮,盡量讀出自身想要表達的感情。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用自身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后說說草地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交流、匯報草地給人的印象。預設:先讓學生自主歸納出“美麗”“可愛”“有趣”等詞,再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贊美的語句“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3.聽課文朗讀音頻,體會歡快的感情,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思考:課文中描寫的哪些場景讓你覺得有趣和可愛呢?4.指名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歸納小結(jié)。明確:1)蒲公英盛開以后,草地變成了金色。2)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吹蒲公英的絨毛。3)草地早上、中午、傍晚不停地變色。4)蒲公英的花瓣中午張開,早上、傍晚合攏,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上。5)草地變色是蒲公英的花瓣張開、合攏導致的。小結(jié):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真多!讓我們一起按照課文的順序來理一理。開頭介紹了蒲公英生長的地點,描寫了蒲公英盛開使草地變成金色的場景;接著描述了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快樂情景;然后重點描寫了“我”發(fā)現(xiàn)草地顏色會變化的奇妙現(xiàn)象,通過仔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花朵開閉的秘密,解釋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有趣”“可愛”!5.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歸納出每一層次寫了什么?!艚Y(jié)構(gòu)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蒲公英的盛開讓窗前的大片草地變成了金色。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我”在草地上的發(fā)現(xiàn)。(寫草地和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6.學習第1自然段。1)出示金色的草地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看到這幅畫,你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示例:整片草地既像一片金色的稻田,又像一張巨大的金色絨毯,多神奇??!原來,那是一朵朵盛開的蒲公英,舒展著一片片金色的花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呢!陽光暖暖的,微風香香的,小鳥嘰嘰喳喳,蝴蝶翩翩起舞,還有那柔軟的白色小絨毛,隨風拂過你的臉,癢酥酥的……2)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過渡: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帶著我們剛才的美好想象,把這份喜愛之情融進第1自然段中,美美地讀一讀吧!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1.教師適當總結(jié)本課時教學內(nèi)容,點評表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過渡:同學們,一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美,也帶來了歡樂!那在這片美麗的草地上,我們又會有哪些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呢?下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看一看,尋找金色草地的秘密。今天這堂課,老師想著重表揚一下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想一想,今天從老師或同學那里,自身學到了什么新知識或新方法?2)摘抄、積累文中自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1.觀察作業(yè)。繼續(xù)觀察身邊的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在“觀察記錄單”上簡要地記錄觀察所得,為單元習作做準備。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镜诙n時】課時目標1.能說出草地的轉(zhuǎn)變情況及變化的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致。2.能自身觀察某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的轉(zhuǎn)變情況并和同學交流。要點把握1.引導學生了解“我”是怎么觀察的(選擇不同的時間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2.結(jié)合學生的“觀察記錄單”,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聽寫詞語,教師小結(jié)指導。蒲公英盛開玩耍叫喊打哈欠釣魚而是觀察合攏有趣喜愛睡覺一本正經(jīng)引人注目2.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第1自然段描寫的場景。3.教師過渡,導入新課。過渡:是呀,蒲公英金色的花開了,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樂趣!如果你置身于這片金色的草地,你最想做什么?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一)學習第2自然段。1.出示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圖片,引導學生描述畫面,交流感受。2.指名學生朗讀段落。說一說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兄弟倆在草地上快樂玩耍的情形。)3.自讀第2自然段,看看哪些詞句最能體現(xiàn)他們玩耍時“快樂”的感覺,畫一畫,讀一讀。4.師生交流圈畫的詞句。抓住兄弟倆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他們心中的快樂。1)你能透過對哥哥的神態(tài)描寫,體會哥哥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嗎?示例:這么多蒲公英,讓我來逗一逗謝廖沙,最好趁他不注意,讓他打個噴嚏才好!2)弟弟為什么“假裝打哈欠”?他的心里又在想什么?示例:哼!哥哥剛剛捉弄了我,看我怎么反擊他!我要趁他不注意,打個哈欠,把絨毛往他臉上吹。5.小組合作,設計表演。過渡:多么親熱的兄弟倆!一個跑,一個追;一個鬧,一個笑,玩得多開心?。∽屛覀儊硌菀谎莅?!1)全班分成幾個小組,組內(nèi)進行分工,有表演者,有文本朗讀者。2)可以根據(jù)文本大膽設計動作、神態(tài)等;還可以發(fā)揮想象,加入其他用蒲公英玩樂的場面,如比賽用蒲公英花朵編花環(huán)、把蒲公英吹得更高更遠,等等。3)請一組同學表演展示,師生評價,可以把自身組內(nèi)的設想大膽說一說。6.教師小結(jié),集體朗讀第2自然段。小結(jié):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的樂趣,因此作者才會說: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那就把這份快樂融入朗讀中吧,大家一起齊讀第2自然段。(二)學習第3.4自然段。1.自讀第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想一想每個時間點草地是什么樣子的。2.出示填空,引導學生填一填,再按照時間順序說一說草地的轉(zhuǎn)變。早上,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變成(金色)的了;傍晚,草地又變(綠)了。小結(jié):草地的轉(zhuǎn)變主要是顏色的轉(zhuǎn)變。在不同的時間,草地的顏色是不同的。3.探究思考。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草地的秘密的?明確:“起得很早”去釣魚,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并不是……而是……”表明過去“我”一直以為草地就是金色的,強調(diào)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2)當作者有了這樣的發(fā)現(xiàn),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明確:驚訝、驚奇,想一探究竟,因此會格外留心,仔細觀察。4.教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再讀第3自然段,進一步思考草地變化的原因。小結(jié):正是作者的留心觀察,使他很快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為什么會有這樣奇妙的轉(zhuǎn)變呢?作者又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再讀一讀第3自然段,在書上畫出你找到的答案。5.指名學生交流畫出的句子,教師相機點撥。1)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哦,你發(fā)現(xiàn)了傍晚的時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2)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來,伸出你們的手掌,我們一起做一做張開、合上的動作。這里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xiàn)象,一下子就說清楚了。作者以前有沒有發(fā)現(xiàn)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沒有。過去他是怎么認為的?他認為蒲公英一直就是金色的,就是花瓣張開時的顏色。那蒲公英花瓣的轉(zhuǎn)變與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有什么關(guān)系?)3)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一邊演示花朵開合的動作,一邊在腦海中想象這樣的畫面:花朵張開,金色的花瓣顯露出來,一朵一朵的花兒挨挨擠擠,就像是給草地蓋上了一條金色的毯子。花瓣慢慢合攏,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又露出了原本的綠色。)6.出示課后第二題,引導學生再填一填。早上,草地是(綠色)的,因為蒲公英(花朵合攏了);中午,草地變成(金色)的了,因為蒲公英(花朵張開了);傍晚,草地又變(綠)了,因為蒲公英(花朵又合攏了)。7.教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帶著自身的感悟朗讀第3.4自然段。小結(jié):你們現(xiàn)在理解作者說的“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的原因了吧?(學生自由表述)是呀,蒲公英花朵的開合,跟我們的生活起居節(jié)奏,是多么相似呀!都跟晝夜變換相關(guān)。它們就像是陪伴我們、與我們一起成長的小精靈,多么可愛!多么有趣!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一讀第3.4自然段吧!三.再讀課文,深化認識1.出示組句,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討論:讀一讀這三句話,說一說作者的觀察有什么不一樣?明確:花朵盛開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場景;發(fā)現(xiàn)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是作者在不同時間對同一事物觀察所得,更加用心了;發(fā)現(xiàn)蒲公英花朵的秘密,是發(fā)現(xiàn)草地變色以后進一步仔細觀察所得,更加深入了。2.教師小結(jié),引導學生感受觀察的好處。小結(jié):是呀,課文中的“我”不只觀察了草地的顏色,還在不同時間觀察了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通過更進一步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變化和蒲公英花朵張開、合攏的關(guān)系,三次發(fā)現(xiàn)一次比一次深入,作者的觀察越來越仔細。正是這種細致的觀察,讓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探索到大自然的奧秘,從而不禁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最后又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這是把大自然當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來親近、來熱愛呀!這就是觀察帶來的美好享受!四.拓展延伸,指導觀察1.出示課后第3題,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觀察記錄”或知識積累,說說自身的發(fā)現(xiàn)。過渡: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事物是變化著的。如,向日葵會隨著太陽轉(zhuǎn)動,含羞草被觸碰后會“害羞”地低下頭……。你留意過哪些事物的轉(zhuǎn)變?和同學交流。1)小組交流,組內(nèi)同學互相說一說。2)匯報展示,教師相機點撥,注意引導學生說出“變化”并思考變化的原因。2.播放課件,展示自然界中一些動植物的獨特之處,教師小結(jié)。示例:捕蠅草的“小夾子”能將外來物體包夾其中。跳舞草在聲音刺激下會自動跳舞。楓樹的葉子到秋天就變紅。夜來香夜晚開放,白天閉合。睡蓮白天開花,夜間閉合。放置的香蕉由綠變黃,再過幾天還會長出麻點,慢慢腐爛。陽臺上花草枝葉的疏密會隨著擺放的方向發(fā)生變化。變色龍會隨環(huán)境改變身體的顏色。壁虎的尾巴斷掉以后會重新長出來。小蝌蚪先長出后腿,后長出前腿,最后尾巴變短變成小青蛙。蠶寶寶會不斷蛻皮長大,然后結(jié)成繭子,最后破繭成蝶?!〗Y(jié):大自然就是一個豐富多彩、奧妙無窮的世界。不管是旅途中看到的一只鳥兒,還是身邊隨處可見的蒲公英,再尋常的事物,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仔細觀察,一定會有很多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3.出示新的“觀察記錄單”,指導學生課后繼續(xù)進行觀察實踐,記錄事物或場景的轉(zhuǎn)變情況。觀察記錄單1)引導學生與之前的“觀察記錄單”進行比較,明確這次課外觀察實踐活動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時間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記錄觀察所得,側(cè)重觀察事物或場景的轉(zhuǎn)變情況)2)教師隨機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單”,指導學生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觀察。預設:①觀察小動物的,可引導學生觀察得更細致,如“小狗的尾巴在不同情況下有哪些變化”“小貓的眼睛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狀態(tài)”“爪子的伸縮變化”等。②觀察植物的,可以引導學生注意植物在不同階段生長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或是不同時間段狀態(tài)、顏色的轉(zhuǎn)變。③觀察場景的,要注意提醒學生觀察隨著時間的流逝,場景中的景物(事物)有什么變化。④如果之前觀察的事物或場景不容易發(fā)生變化,可適當調(diào)整觀察對象。例如在課后第3題中交流過的某種事物。3)明確觀察要求。選擇不同的時間對同一事物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事物出現(xiàn)變化后,要進一步仔細觀察,思考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隨時在“觀察記錄單”上記錄觀察所得。觀察時間、觀察所得不受表格內(nèi)次數(shù)限制。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1.觀察記錄。選擇其中一項完成即可。1)繼續(xù)觀察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在之前的基礎(chǔ)上,側(cè)重觀察事物或場景的轉(zhuǎn)變情況。填寫新的“觀察記錄單”。2)繼續(xù)觀察豆芽的生長變化情況。填寫新的“觀察記錄單”。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景鍟O計】【重點教學片段實錄】◆抓住典型語言,感悟草地變色的秘密。師:作者是如何發(fā)現(xiàn)草地變色的秘密的?生:“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睅煟哼@段話里有三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你能找到嗎?生:起得很早、中午、傍晚。師:這三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和草地的顏色有什么聯(lián)系嗎?你們細讀課文,然后回答老師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強調(diào)很早去釣魚呢?生:作者以前起得沒有這樣早,因此未能發(fā)現(xiàn)早上的草地與自身其他時段見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師:你說得真好!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是呀,這里強調(diào)起得很早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作者說——(引生齊讀)“發(fā)現(xiàn)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通過這個“并”字你們又能體會到什么?生:“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不是。師:是呀,這一次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作者以前的認識。你們?nèi)绻俏恼碌淖髡撸藭r會有怎樣的心情?生: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片草地居然會變色!真讓人好奇!師:是呀!多么奇妙的“變色草地”,發(fā)現(xiàn)這樣的奧秘怎能不讓人感到興奮、感到好奇呢?那你們現(xiàn)在會怎么做?生:繼續(xù)仔細觀察,弄清楚草地為什么會“變色”。師: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句說說作者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ǘ鋸堥_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睅煟鹤髡哒f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生:打比方的方法。師:蒲公英的花張開時是什么顏色?合上時又是什么顏色?生:“張開”時可以看到蒲公英的花瓣是金色的,“合上”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師:真神奇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蒲公英張開、合上的畫面)師:看來,這奧秘就在蒲公英身上了。(出示: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多么形象的句子呀,誰能加上動作演示,讓大家了解蒲公英的奧秘?(學生一邊讀句子,一邊做動作演示)師:終于知道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了!現(xiàn)在這樣美妙的畫面就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播放不同時間不同顏色的草地),那你們能按照時間順序,結(jié)合蒲公英的這一特點,為這些美妙的畫面配音,介紹變色的原因嗎?(學生練習復述)(出示提示語句: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是,草地是。中午,花朵,是,草地是。傍晚,花朵,是,草地是。)師:面對這片草地,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生: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師:作者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你們能理解這句話嗎?你們覺得它好在哪里?生:這句話非常生動。蒲公英開放、合攏的時間點與我們起床、睡覺的時間點相近。師:是呀!這怎么能是普通的蒲公英花呢?它就是我們的朋友!面對這樣可愛、神奇的朋友,我們怎么能不喜歡呢?那就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吧!賞析:“理解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及變化原因”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抓住“起得很早”“中午”“傍晚”這3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明確草地顏色的轉(zhuǎn)變與時間有關(guān);接著探究顏色變化的原因,引導學生抓住“張開”“合上”這兩個詞語,利用畫面、動作演示等方法充分理解草地變色的奧秘,并順勢完成了復述的教學任務?!窘虒W反思】本課語言平實,內(nèi)容也比較簡單,重點仍然是引導學生通過對內(nèi)容的理解,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加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感悟觀察帶來的好處,并能將自身的觀察與同學進行交流。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重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首先是以朗讀為線,在讀中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樣既突出了語文課的特點,又能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學生對草地、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第二是以“發(fā)現(xiàn)”為線,圍繞“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這兩句話,引導學生從感悟游戲之樂過渡到體驗觀察、發(fā)現(xiàn)之樂。我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讓學生想象蒲公英盛開后草地上的美麗景象,激發(fā)情感。等學生通過讀課文,大體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以后,我就用“課文描寫了哪些場景”這個問題來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時,我采用了表演朗讀法,在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揣摩兄弟倆的心理、神態(tài),并據(jù)此設計相關(guān)的動作,還可以加進有關(guān)的對話,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在我看來,只要不脫離課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樣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讓學生通過表演,體會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金色是蒲公英給草地帶來的新裝,因為有了蒲公英,草地就更有趣、美麗了,這是大自然美容師的功勞。怎樣讓學生找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呢?我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發(fā)現(xiàn)”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jié)合,利用復述、小練習和動作演示的形式,使學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的時間段,它的花瓣的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滲透自然知識。通過讓學生自讀第3.4自然段,勾畫詞句這一教學方法,向?qū)W生滲透自主閱讀的學習方法,從而體會蒲公英的可愛,以及花朵開合與草地顏色的關(guān)系。課文學到這里,學生很自然地領(lǐng)悟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一份深情,但這種感情又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還需要進一步升華。因此,我列出描寫小作者觀察到的三個場景的語句,讓學生進行比較感悟,從而引導他們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并借機對他們進行思想滲透: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有關(guān)最后的課外觀察實踐,我聯(lián)系了上一堂課布置的內(nèi)容,從學生的實踐活動中了解他們的觀察意識,并有針對性地做出了具體的方法指導。但由于時間關(guān)系,這部分沒有來得及細細展開,收束略顯倉促。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通過從讀中體驗,能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蘊含的美。展開想象是孩子們樂意做的事情,教師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就學得興趣盎然,教師和孩子們同樂,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目標。《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篇六一.教材分析《小石潭記》是一篇文言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致,肖其貌,傳其神。在柳宗元篇數(shù)不多的山水游記中,《小石潭記》以其高度的藝術(shù)技巧和藝術(shù)獨創(chuàng)性成為被歷代所傳誦的散文名篇。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通過三個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已經(jīng)積累了大量的文言知識,基本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正確解釋重點詞語,翻譯重點句子,把握課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三.課時安排兩課時說明:本節(jié)課設計的內(nèi)容是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四.教學目標(第二課時)1.鞏固本課所學的重點文言詞句。2.學習本文描摹細致、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3.正確理解作者的情感。4.幫助學生樹立豁達樂觀的人生觀。五.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本文描摹細致、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難點:理解作者的情感。六.教法學法教法: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多媒體輔助。學法:朗讀、勾畫、批注、想象相結(jié)合,自主,合作,探究。七.教學過程(一)達標檢測教師就第一課時所學的重點文言知識,檢查學生在字音、字義、句意及課文誦讀方面的情況,并加以鞏固。(設計意圖:落實重點文言知識,全面及時地掌握學情,為本課時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二)點撥構(gòu)建1.精讀課文,把握景物特征及作者的寫景技巧。問題設置: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寫作順序。)2)讀課文1至3段,思考:文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體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利用了怎樣的寫景方法?(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景物特點,學習寫景方法。)2.研讀課文,理解作者的情感。問題設置: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并學習情景交融的寫法。)(三)合作探究問題設置: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教師啟發(fā)點撥。(設計意圖:知人論世,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封建社會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內(nèi)心。)(四)拓展升華與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進行比較閱讀。(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樹立豁達樂觀的人生觀。)課堂小結(jié)。作業(yè)布置:1)背誦全文。(設計意圖:落實語文課標有關(guān)古文背誦的要求。)2)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本文第二自然段的景致。(設計意圖:學以致用,訓練學生寫景的寫作能力。)板書設計小石潭記柳宗元景——幽深冷寂情——孤凄悲涼(情景交融)教學評價三年級上冊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七一.說教材《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意境優(yōu)美,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課文不但為我們再現(xiàn)了俄羅斯鄉(xiāng)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麗,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而且還向孩子們滲透了觀察、了解自然的意識和方法。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由于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學習主題是“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剛升入三年級,已經(jīng)具備了一些對課文內(nèi)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問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jù)這樣的學情和課標對本學段的具體要求,我預設了以下的學習目標:1.認讀“釣、攏兩個生字,識記、會寫“耍、裝”等12個字。結(jié)合語境和生活實際理解“一本正經(jīng)、使勁、引人注目、觀察”等14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3.感受課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加強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鑒于以上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對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能加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加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另外,小男孩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于小學生來說,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三.說教法1.美讀感悟法:文章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睂τ谌昙墝W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lǐng)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guān)注,入境入情,推動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2.多媒體情景法:因為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fā)興趣,因此,我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guān)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3.質(zhì)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闭n堂教學中,利用恰當?shù)氖侄?,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能激發(fā)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四.說學法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但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結(jié)合本課語言優(yōu)美,情境奇特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用“自讀自悟、美讀交流、入景體驗,升華情感”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五.說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閱讀期待。期待在學習上表現(xiàn)為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與文本對話的期待,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因此我將這樣導入新課:在教學開始,我先問孩子:“你們喜歡郊游嗎?好,今天我就帶你們?nèi)ソ加??!比缓笠龑麄兓貞涍^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張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的圖片,板書:()的草地,結(jié)合圖片問“你見過怎樣的草地?誰來說?”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板書完整的課題——《金色的草地》,并且問“你見過金色的草地嗎?”借此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閱讀期待,對下面的學習打好了鋪墊。(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本課生字較多,在初讀課文之后,我問學生:“你們想去見見金色的草地嗎?但總不能兩手空空啊,那我們就帶上生字寶寶作為禮物去看看。看看誰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場券?!比缓蟪鍪旧衷~,通過各種形式如開火車讀、指名領(lǐng)讀、同桌互讀檢測、齊讀等方式,檢測學生認讀情況。并重點區(qū)分“耍”和“要”、“釣”和“鉤”的字形,進行書寫指導。并且出示幾句帶有生字比較難讀的句子來讀一讀。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初步朗讀了課文,自身疏通了課文詞句。在自學檢查反饋中,我還相機進行生字詞的正音和難讀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特點。(三)再讀課文,初窺課文大意。讀而不死則罔,讀中有思,才是高質(zhì)量的讀,才是有意義的讀。本篇課文文字和內(nèi)容都比較前線,學生通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請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哪兩件事情?用自身的話簡單地來說一說,并且將兩件事概括為:首先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第二是“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會變顏色及變色的原因。鍛煉了學生從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四)趣為主線,生成教學過程在了解了課文大意之后,我準備抓住課文最后一段“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這句話展開教學,以“趣”為切入口,讓學生說說“你感覺課文哪里寫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開一條清晰的教學主線。由于學生回答的不確定性,我預設了以下兩塊的教學:1.抓住第2段體會草地的“美”和“可愛”。這段話寫的是“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的事。當學生說到“蒲公英”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回顧一年級下冊的《植物媽媽有辦法》里有關(guān)“蒲公英”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詞語手冊里“蒲公英”的插圖和說明文字,先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的情況。這段話里面充滿了哥倆的對話和他們有趣的神情、動作,我首先讓學生通過朗讀,說說自身的感受。學生這時可能會說“我感到謝廖沙哥倆在這片開滿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鞓贰!比缓笪揖妥寣W生說說從哪些詞句當中能看出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呢?引導學生抓住哥倆的神情“裝著一本正經(jīng)”、“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重點詞語體會互相吹絨毛的有趣。并且指導朗讀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該段的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用自身的話說說“引人注目”一詞的意思,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談在什么情況下,有什么東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課文,理解蒲公英開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過的,可是課文為什么說“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在熟讀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我再鼓勵幾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課文當中的這段內(nèi)容。讓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仔細揣摩哥哥假裝一本正經(jīng)的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鉛白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鎢鐵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轎車懸架彈簧轎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葡萄糖酸鈣市場競爭狀況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色選機市場競爭格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紡織品直噴墨水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立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硫磺回收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石蠟行業(yè)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初中物理競賽及自主招生講義:第7講 密度、壓強與浮力(共5節(jié))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重慶市渝中區(qū)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語一輪復習:七年級下冊考點測試卷(含答案)
- 三年級體育下冊全冊教案
- 2024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經(jīng)典常談》第一章《說文解字》練習題卷附答案
- (研究生)商業(yè)倫理與會計職業(yè)道德ppt教學課件(完整版)
-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計劃【9個單元全】
- 火力發(fā)電廠水汽化學監(jiān)督導則
- 二年級科學上冊期末考試質(zhì)量分析
- 相聲《治病》
- 行動學習-組織能力提升新境界培訓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