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_第1頁
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_第2頁
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_第3頁
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_第4頁
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5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杜鵑花盆景的制作方法及養(yǎng)護管理

心靈雞湯2010-04-2911:24:16閱讀63評論0字號:大中小訂閱

盆景是在我國盆栽、石玩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以樹、石為基本材料,于盆內(nèi)表現(xiàn)自然景觀的藝術(shù)品。杜鵑花是優(yōu)良的盆景植物,幾乎所有的盆景形式皆可制作。所以可以憑個人的喜好,結(jié)合材料本身的條件,即可確定加工成哪一種形式。

丹東地區(qū)主要以自然式樁景為主,這里主要介紹一下常見的幾種藝術(shù)造型。

(1)、直干型:主干基本直立,不作人工彎曲;主枝向前后、左右平伸,層次清晰,雄偉挺拔,儼然大樹氣概。形式有單干、雙干、多干。雙干者,一主一從,一高一矮,相互依偎,顧盼有情;多干者基部有3個以上主干,或3—5株合栽一盆,粗細有別,高低錯落,疏密合宜,生動自然。多干中又分叢林式和連根式。叢林式如天然的一片樹林,以顯示其整體美。連根式是將杜鵑的主干橫臥半埋土中,利用杜鵑頑強的生命力,下面長根。枝條成長,形成小樹林。(圖

1)

(2)、曲干型:要從小培

育,從干基部開始作彎曲,向上每7—8厘米或10厘米作一彎,自下而上曲折盤旋,弧度由小而大,側(cè)枝著生方向要照顧多面,樹頂大致與根莖在一條直線上,這樣重心穩(wěn)定。此種單干居多,也有配一旁枝組成雙干的,但需主次分明,俯仰、正斜合于畫理。雖屬人工彎曲,但卻生動自然,別具一種情趣。(圖2)。

(3)、懸崖型:是模擬生長在陡削石壁縫隙中的

杜鵑花所特有的姿態(tài),如蛟龍騰空,如山鷹盤旋,飄逸飛瀉,奇特而極富動感。這種造型,也需從小培育,通過強度彎曲主干定型,在種植時有意識地使樹體橫伸或倒掛盆外。(圖3)

(4)、提根型:是利用杜鵑花發(fā)達的根群,選其

粗壯的加以培育,通過換盆,去土,不斷提拔根支高度,達到露根十分醒目的程度,也稱以根代干。以觀賞根部姿態(tài)為主,因此根裸的越多越好,這是一種即合乎情理又夸張的盆景藝術(shù)

造型。(圖4)

(5)、附石型:這是在露根的基礎上,

選一塊有造型或色彩特別的石塊,將杜鵑的根支依附或騎坐于上,根石一體,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頗具趣味。也有用枯樹樁代替石頭的,這正是自然現(xiàn)象的藝術(shù)再現(xiàn),體現(xiàn)杜鵑花在逆

境中亦能完全生長。(圖5)

2.3制作盆景常用工具及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盆景制作與養(yǎng)護少不了必要的工具及用品。

(1)、小花鏟:用于鏟土、配土、起苗、移植等。

(2)、手鋸:用于截斷粗壯的枝干及根??梢杂描F鋸條代替。

(3)、枝剪:分彈簧剪和長條剪。彈簧剪用于剪較粗枝及根,長條剪要求剪口細長,堅硬、鋒利,用于剪細枝或打頭用。

(4)、鑿子:用于修整樹樁剪口、雕鑿樹穴及其紋理等。

(5)、鉗子:用于剪斷金屬絲,以便蟠扎、牽拉等。

(6)、噴壺:用于少量植株澆水。

(7)、噴霧器;用于日常管理養(yǎng)護,如噴灑新樁和盆樹葉面等。

(8)、水桶;用于盛水。

(9)、勺子:用于澆水、施肥等。

(10)、金屬絲:銅、鋁、鐵線均可,用于樹樁造型及枝托的蟠扎、拉吊和牽引等。銅、鋁絲成本太高,目前多用鐵絲。一般以8#—14#為宜。

(11)、鑷子:用于撥除盆中細草,摘除枯葉及捕捉害蟲等。

(12)、刷子:分毛刷和舊牙刷等,舊牙刷主要用于提根時刷除泥土。

(13)、刀片:單面或雙面刀片,主要用于清理創(chuàng)口及嫁接時使用。

(14)、玻璃絲繩:嫁接時用于捆綁接口。

(15)、尼龍布條:可以用舊廣告條幅布代替,用于枝干做彎時保護枝干。

2.4制作盆景樹樁材料來源

用于制作盆景的樹樁材料主要有人工繁殖和野外挖取兩種方式。但北方地區(qū)野外野生杜鵑花因與栽培品種分屬不同亞屬,嫁接親和力很差,極難嫁接成功;同時從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生態(tài)保護的角度出發(fā),也不應從野外挖取樹樁。目前丹東地區(qū)制作杜鵑花盆景的樹樁材料主要是以人工繁殖的方法來獲得。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扦插育苗。人工育苗的優(yōu)點是可以有計劃地進行,按培育者的意愿從小開始造型,能較快地制作小型及微型盆景,缺點是小型及微型盆景商品價值低,同時要培育大型樹樁盆景需要時間太長,從商品生產(chǎn)角度考慮很不經(jīng)濟。

2.5杜鵑花盆景快速成型的方法及技巧

培育一株高質(zhì)量的杜鵑花盆景,傳統(tǒng)方法至少需要10—15年時間,費時費工,難以滿足商品生產(chǎn)的要求。所以目前丹東地區(qū)杜鵑花盆景商品生產(chǎn)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中,與傳統(tǒng)方法不同的是多了一道嫁按的工序。方法是利用毛鵑中的錦繡杜鵑,也稱毛大葉杜鵑生長速度快,成型快,扦插繁殖容易,耐粗放管理,生產(chǎn)成本低的特點,先造出主干及主枝,再把生長慢,葉小,枝細的東鵑小品種嫁接到毛大葉杜鵑上,修剪成型。所以丹東地區(qū)用毛鵑來培育盆景樹樁的半成品,即用來嫁接東鵑小品種的砧木,使用這種方法后,當年嫁接,當年即可初具盆景形態(tài),雖還不很豐滿,但放置案頭玩賞,也相當于動人,以后再經(jīng)過2—3年的修剪,培養(yǎng),最后上盆景盆,便可成為一盆極具觀賞價值的杜鵑花盆景。用此方法可縮短一半左右時間,用6—7年時間便可培育一盆高質(zhì)量的杜鵑花盆景。具體方法介紹如下:

2.5.1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的方法:①插穗的選取??梢越Y(jié)合修剪整枝從健壯的母株上選取,插穗一般剪取6—10厘米左右,保留頂端2—3片葉,下面葉片全部去掉,下端剪口最好在節(jié)間以下,以利生根。②扦插的時期。四季均可進行扦插,只是溫度不同,生根的時間長短不同,一般以秋冬季和

春季扦插為主。春季插穗來源豐富,扦插生根時間短;秋冬季扦插雖生根時間偏長,但生根后第二年有一整年的生長時間,一般如培育得法,扦插苗當年就可生長到筷子粗。③扦插基質(zhì)??梢杂蒙匙樱部梢杂?0%草炭土加40%松針為扦插基質(zhì)。少量扦插以木槽、泡沫槽為容器,大量扦插可以用紅磚做畦,扦插后及時澆透水,并覆蓋塑料薄膜保濕和遮陰,另外還可用生根劑浸泡插條,以加快生根和提高成活率。

2.5.2幼苗的培育

扦插成活后應及時上盆,初次上盆一般選10—15厘米的黑塑料缽即可,栽培用土為60%草炭土加40%松針,既保水又透氣。如果是自己培育幼苗,這時就可有目的地進行幼樹培養(yǎng)。幼樹培養(yǎng)一般不使用扎的方法,而是采取剪的方法。因為扎的方法只能改變樹苗干枝的彎曲程度,卻不能變動枝干的基本構(gòu)成,如不能使樹苗長出需要的節(jié)杈,不能使樹干由細變粗。若要使它蒼老古樸,就得在培育中使其樹干能從基部向上有明顯的粗細節(jié)層的長勢。這就要使用剪枝整形技術(shù)。盆景第一片枝一般在主干三分之一處,所以可以根據(jù)所制作盆景的大小進行剪枝,使其形成第一次分枝,一般保留一強一弱兩個分枝使其繼續(xù)生長,待長到可以作第二片枝的高度時,再次進行剪枝,弱枝強剪只留少許枝條,以使其重新發(fā)枝,主要目的要抑制其生長;強枝則按第二片枝高度進行修剪,使其再次形成分枝,以此類推不斷修剪,使樹苗形成主干從基部向上由粗變細,各部位分枝均稱的幼苗。為下一步的換盆做型打下基礎。

2.5.3樁景設計

樁景設計就是樹木藝術(shù)造型的設計。從形式上看,包括樁景平面布局和立體構(gòu)圖兩個方面。也稱構(gòu)思,是藝術(shù)造型前的初步設計,要做成什么樣的型式,一方面看對象的已有條件,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主觀意愿。在加工、養(yǎng)護過程中,隨著不同情況的出現(xiàn),再不斷修整設計,最后達到預期目的。制作一盆成功的杜鵑花盆景,至少要5年以上時間,而構(gòu)思則貫穿于整個過程。

具體設計內(nèi)容包括:1、總體造型設計:樁景的總體造型主要取決于樹干的造型,樣式主要有五種,即曲、直、斜、臥、垂;2、枝片布局:也就是樁景的片層處理,樁景內(nèi)涵的意境深度與風韻神彩,主要靠此中獨具匠心的構(gòu)思安排表現(xiàn)出來,片數(shù)一般以奇數(shù)為多,片層布局一般規(guī)律是上疏下密,下寬上窄,“太極推手”彼來此去,第一片的位置一般在主干的三分之一處;3、結(jié)頂形式:樹頂?shù)拇笮?、形態(tài)、涉及到整體的重心平衡,因此比一般的枝片講究,曲干形的樹頂,一般養(yǎng)成饅頭形的頂冠,直干形的樹頂,養(yǎng)成下大上小的自然錐形樹冠,傾斜式的樹頂,一般讓其自然下垂,任其自然;4、露根處理;5、盆面裝飾以及景、盆、架的配制等。

2.5.4樁景制作

這里主要介紹兩種盆景造型的制作要點,其它造型的制作方法與其基本相同,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一、曲干式盆景制作要點

1、制作步驟:一般選取2—3年生的半木質(zhì)化樹苗,根據(jù)其側(cè)枝發(fā)育情況和主干

的高矮,按著相應的構(gòu)思進行制作。第一步是斜栽;第二步是用鐵絲纏繞定形,做反向橫拐形成第一彎;第三步是翻轉(zhuǎn)扭曲形成第二彎;第四步是內(nèi)旋前傾鎮(zhèn)頂。至此“兩彎半”主干彎曲成型。

2、注意事項:各部比例要適當;要曲折有致,避免形成平面彎曲,同時也應避免象彈簧那樣大圓弧的彎曲;不能光將枝葉左右分布,應處理好“后藏枝”與“遮干枝”,做到有藏有露;樹勢前傾,整個樹勢造型應為底部后仰,樹冠前傾。

二、懸崖式盆景的制作要點

1、斜栽:懸崖式的共同特點是主干倒掛下垂,而一般盆中樹木都是直立生長。

所在,在整形前,先把樹木從盆中取出,經(jīng)修整后再斜栽入盆(原有一定變曲的樹木就彎斜栽),以減少制作的難度。斜栽在制作中起重要作用,不可忽視。

2、粗干的彎曲加工方法:對粗干的彎曲加工,光靠鐵絲整形的力量已經(jīng)不夠,需要采取“鋸齒彎曲法”進行彎曲加工,即用鐵鋸在需要彎曲一側(cè)切割數(shù)個小口,切口一般不要超過主干直徑的二分之一為好,然后用不易腐爛的尼龍布條纏好再彎曲造型。(見圖)

3、懸崖式的制作步驟。在懸崖式制作中,應掌握“選材——設計——斜栽——牽拉——整枝——修剪”等步驟,上述步驟完成,懸崖式“骨架”即基本“搭”成。以后的重點應放在“葉片”成型上。

2.5.5嫁接換頭

對基本成型的毛鵑砧木,要進行嫩枝劈接換頭。12月至翌年3月前,將砧木掘起上盆。在上盆之前或之后,要進行砧木的定型修剪,設計好枝片的大致方向、部位,砧木枝干上萌發(fā)新芽后,根據(jù)設計選定新梢,并將多余的全部抹去。3—6月待新梢長至5—10厘米時,即可用花繁葉細的東鵑嫩梢嫁接到各個新梢上,嫁接時要對準形成層,如砧木、接穗粗細不一,對準切口一側(cè)形成層即可,嫁接完畢,要進行保濕遮陰,半個月左右接穗無萎蔫現(xiàn)象,說明已基本成活。一個月后即可割去接口綁繩,轉(zhuǎn)入正常管理,當接穗長至一定長度,便可摘心,促進分枝,當枝條達木質(zhì)化時,即可用細鐵絲綁扎成片子。秋季略加修飾,調(diào)整片子大小,便已初具盆景形態(tài),花蕾也同時孕育,來年便會開花。

2.5.6上盆修飾

杜鵑花盆景除懸崖型用高盆(簽筒)外,都用10厘米以內(nèi)的淺盆種植,淺盆露根是杜鵑花盆景的特色之一。當杜鵑花的造型大體完成之后,就要為其配盆,盆的大小、形狀、深淺以及色彩,均要與樹樁相稱得體。上盆時先要將基部的根支清理一番,細的剪去,留粗大的5—6支,并將莖與根交界處露出來。以后每次翻盆上盆都要如此,有意識地露出根莖。

2.6盆景用盆的選擇

杜鵑花盆景的用盆只能選旱盆(盆底有眼,不存水),不能選水盆。盆的形狀不限,方形、圓形、橢圓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都可,要藝術(shù)、多樣。盆的色彩則要求美觀、諧調(diào)。除懸崖式造型外,一般不宜用高桶盆,以淺為好,但是較水盆要深點,盆的高度一般在10—15厘米左右,以能埋住杜鵑花的淺根為限。盆的質(zhì)地不限,古樸的南泥盆,曲雅的陶質(zhì)盆,有光澤的釉質(zhì)和瓷質(zhì)盆均可。

3、杜鵑花盆景的養(yǎng)護管理

定型之前的養(yǎng)護管理,主要是不斷完善造型,對樹干、枝片的塑造、布局進行調(diào)整,促進整體形象趨于完美。同時,應隨時注意纏繞的鐵絲,是否將嵌入樹干皮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