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課件_第1頁
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課件_第2頁
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課件_第3頁
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課件_第4頁
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

第一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汽車使用技術2008-09-01緒論

第一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一、緒論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使用技術教學方法汽車使用技術一、緒論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使用技術教學方課程目標1.汽車使用技術是學習用科學的方法,對汽車使用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綜合性管理的應用課程。理念:預防為主、經(jīng)濟與技術相結合;擇優(yōu)選配、正確使用、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合理改造、適時更新與報廢的全過程綜合性管理。課程目標1.汽車使用技術是學習用科學的方法,對汽車使用1.汽車使用技術教學內容2.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車輛利用評價指標、車輛管理評定定額和指標等。是汽車綜合使用性能的依據(jù)、基礎。第2章汽車綜合性能的評價----汽車類型;對動力性、經(jīng)濟性、機動性地評價等內容第3章汽車技術狀況是發(fā)揮汽車使用性能的保證,主要講述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影響因素第4章汽車技術管理是進行車輛全過程綜合性管理,即對車輛的使用、管理、維護、修理等內容第5章汽車在特殊情況下的使用即走合期、高低溫條件下、高原山區(qū)等情況下1.汽車使用技術教學內容2.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汽車使用技術1.教學內容2.第6章汽車燃料的使用即了解車用汽油、柴油及其他新能源的使用第7章汽車潤滑劑的合理使用即了解發(fā)動機油、齒輪油及潤滑脂的使用第8章汽車工作液的合理使用即了解發(fā)動機冷卻液、自動變速器油、制動液及汽車空調制冷劑等的使用第9章汽車輪胎的合理使用即學習輪胎的類型特點、影響汽車輪胎壽命的使用因素及延長壽命的有效措施等第10章汽車公害和控制學習汽車污染物產(chǎn)生的原因及危害、控制措施等,還有汽車噪聲的危害與控制等內容————環(huán)保汽車使用技術1.教學內容2.第6章汽車燃料的使用即了1.教學方法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汽車使用性能的應用明確學習目標,側重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加強有關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的貫徹執(zhí)行適應汽車技術發(fā)展,充實課程新內容

新技術、新標準、新能源、新環(huán)保理念等汽車發(fā)展趨勢是:汽車質量輕量化;汽車燃料多樣化;汽車動力電動化;汽車控制電子化、智能化。1.教學方法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汽車使用性能的應用汽車發(fā)展1.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4.國外使用技術的發(fā)展:(上網(wǎng)搜索國外發(fā)達國家最近幾年的汽車保有量----可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

定期檢測,視情維修汽車檢測工作制度I/M(檢測/維護)怠速,雙怠速,簡易工況法等汽車檢測技術標準化1.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4.國外使用技術的發(fā)展:閱讀材料美國是全世界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2006年底達到2.42億輛,占全球8.5億輛汽車保有量的28%以上。美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每年進口原油5億多噸。

2008年4月底,日本包括微型車和兩輪摩托車在內的機動車保有量為7914.28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6.97萬輛。

國家信息中心的專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3億輛,

德國是世界第三、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不僅汽車制造業(yè)高度發(fā)達,而且汽車使用極為廣泛,普及程度很高。美國每百人擁有汽車55輛,德國為54輛,平均兩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閱讀材料美國是全世界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2006年據(jù)德國一家汽車市場調研機構預測,全球汽車(包括個人用車和商用車)保有量最遲到2010年就將有10億輛。市場增長潛力最大的是亞洲和東歐。西歐和北美雖然車市場飽和度較高,但在可預見的將來汽車保有量不會出現(xiàn)負增長。

德國《世界報》15日援引設在德國埃森的一家市場調研機構(R.L.PolkMarketingSystems)的最新預測報道說,盡管目前環(huán)保已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但在未來7年內全球汽車保有量仍將繼續(xù)增長近20%。到2015年,全球汽車保有量將從2007年的近9.2億輛增至11.2億輛左右。

根據(jù)這家調研機構的預測,到2015年,亞洲地區(qū)將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汽車,也就是2.8億輛。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增長最慢的地區(qū)將是北美。該地區(qū)汽車保有量到2015年將比2007年增長8%,達到3.7億輛。同期整個歐洲汽車保有量預計將增長15%,同樣達到3.7億輛。其中東歐地區(qū)增幅將達到33%,西歐的增幅將與北美持平。據(jù)德國一家汽車市場調研機構預測,全球汽車(包括個人用閱讀材料截止200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5977萬輛。其中,汽車5696萬輛,摩托車8709萬輛,掛車86萬輛,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1482萬輛,其他機動車2萬余輛。

與2006年相比,汽車保有量增加7119958輛,增長14.28%,;摩托車保有量增加5782898輛,增長7.11%。

載客汽車增長較快。全國載客汽車保有量為3182萬輛,與2006年相比,增加570萬9940輛,增長21.86%。其中,大型載客汽車932552輛,占載客汽車總量的2.93%;中型載客汽車1404001輛,占4.41%;小型載客汽車26346625輛,占82.78%;微型載客汽車3144177輛,占9.88%。

載貨汽車增長相對緩慢。全國載貨汽車保有量為1046萬輛,與2006年相比,增加72萬輛,增長7.41%。其中,重型載貨汽車182萬輛,占載貨汽車總量的17.46%;中型載貨汽車242萬輛,占23.13%;輕型載貨汽車586萬輛,占56.03%;輕型載貨汽車35萬輛,占3.38%。

閱讀材料截止200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597閱讀材料營運機動車穩(wěn)步增長。營運機動車保有量為1471萬輛,與2006年相比,增加152萬輛,增長11.52%。其中,公路客運115萬輛,公交客運36萬輛,出租客運127萬輛,旅游客運6萬余輛,貨車1180萬余輛,租賃59527輛。

私人機動車繼續(xù)保持增長。全國私人機動車保有量為1.21余億輛,占機動車總量的76.09%。與2006年相比,增加1196余萬輛,增長10.92%。其中,私人摩托車8438余萬輛,占摩托車保有量的96.89%;私人汽車3533余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62.03%。

私人轎車保有量為1521余萬輛,占轎車總量的77.73%。與2006年相比,增加3729800輛,增長32.47%。

進口汽車保有量繼續(xù)增長。全國進口機動車保有量為282余萬輛。其中,進口汽車199余萬輛,占總量的70.76%。與2006年相比,增加175885輛,增長9.66%;進口摩托車82余萬輛,占總量的29.12%。與2006年相比,減少57余萬輛。

機動車駕駛人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shù)量達到1.6余億人,與2006年相比,增加1376余萬人,增長9.17%。其中,汽車駕駛人數(shù)量為1.07余億人,與2006年相比,增加1223余萬人,增長12.9%。閱讀材料年代20002002200420052006產(chǎn)量/萬輛206.9328.68507.05570.77727.97銷量/萬輛208.6327.15507.1575.8721.62.我國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1956年7月15日,第一批解放CA10型載貨汽車出廠,當年汽車產(chǎn)量1654輛,1992年我國汽車產(chǎn)量超過100萬輛。近幾年來的汽車產(chǎn)銷量公路運輸客運量1949~200013.2%~91.1%公路運輸貨運量1949~200049.5%~76.5%年代20002002200420052006產(chǎn)量/萬輛206(1)汽車管理制度的演變汽車排放控制措施的演變對汽油車先實行“怠速1法”和“雙怠速法”控制,再實施“強制裝置法”,即對曲軸箱排放和燃油蒸發(fā)進行控制,最后實行工況法控制;對柴油車則是先實行“自由加速法”及“全負荷法”控制煙度。第二步是再實施工況法,第二步再考慮制定柴油車顆粒物排放控制問題。(2)汽車檢測技術的發(fā)展(3)汽車使用標準化建設加強

(1)汽車管理制度的演變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汽車污染排放標準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階段)GB18352.3-20052005-04-15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fā)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式(中國III、IV、V階段)GB17691-20052005-05-30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II)GB18352.2-20012001-04-16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GB18285-20052005-05-30車用點燃式發(fā)動機及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4762-20022002-11-27車用壓燃式發(fā)動機和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3847-20052005-05-30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重型汽車曲軸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1340-20052005-04-15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重型汽車燃油蒸發(f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收集法)GB14763-20052005-04-15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GB1495-20022002-01-04汽車定置噪聲限值GB16170-19961996-03-07聲學機動車輛定置噪聲測量方法GB/T14365-931993-03-17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汽車污染排放標準輕型汽車污染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摩托車排放標準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定置噪聲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4569-20052005-04-15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加速行駛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GB16169-20052005-04-15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9758-20052005-05-30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怠速法)GB14621-20022002-11-27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GB14622-20022002-11-27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GB18176-20022002-11-27農用車排放標準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GB19756-20052005-05-30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GB19757-20052005-05-30農用運輸車自由加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8322-20022002-01-04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摩托車排放標準摩托車和輕便摩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學習目標掌握運輸量統(tǒng)計指標了解車輛利用單項指標體系掌握車輛行程利用指標掌握車輛裝載能力利用指標了解車輛動力利用指標掌握車輛運用效率指標了解汽車運輸成本和運行消耗掌握車輛管理主要技術經(jīng)濟定額與指標共涉及到24個概念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學習目標掌握運輸量統(tǒng)計運輸量統(tǒng)計指標{運量:客運量(人);貨運量(噸/t)周轉量:旅客周轉量(人×km);貨物周轉量(t×km)1換算t×km=1t×km=10人×km運輸量/產(chǎn)量:包括以上兩個指標運輸量{運量:客運量(人);貨運量(噸/t)周轉量:旅客周轉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完成旅客運輸110.47億人次,累計同比增長11.4%;旅客周轉量合計為10601.7億人公里,累計同比增長11.3%。在貨運方面,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104.48億噸,同比增長12%。

上半年,公路客運量累計完成101.9467億人次,同比增長11.8%,累計完成的客運量占全部客運量的92.28%。在貨運方面,公路占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的73.28%,累計完成貨運量76.5631億噸,同比增長12.1%。公路仍是全國客運、貨運最主要運輸方式。從平均運距來看,上半年全國公路客運平均運距為55.76公里,比去年同期稍有上升。

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完成旅客運輸110.47億人車輛利用單項指標體系時間利用指標速度利用指標行程利用指標裝載能力利用指標動力利用指標完好率工作率總車時利用率工作車時利用率技術速度營運速度運送速度平均車日行程行程利用率載質(客)量利用率實載率拖運率1.1.2車輛利用單項指標體系車輛利用時間利用指標速度利用指標行程利用指標裝載能力利用指標行程利用率=車輛載質(客)行程總行程×100%載質(客)量利用率=載質(客)行程×實際載質(客)量載質(客)行程×額定載質(客)量×100%實際載質(客)量額定載質(客)量×100%=行程利用率=車輛載質(客)行程總行程×100%載質(客)量利實載率=實際完成周轉量總行程額定周轉量×100%=車輛載質(客)行程總行程×實際載質(客)量額定載質(客)量=行程利用率×載質(客)量利用率實載率=實際完成周轉量總行程額定周轉量×100%=車輛載質拖運率=掛車完成的周轉量主車完成的周轉量+掛車完成的周轉量×100%1.1.3車輛利用綜合指標{單車產(chǎn)量主、掛車分別計算主、掛車綜合計算=自載換算周轉量平均車數(shù)=主、掛車換算周轉量平均車數(shù)(主車)拖運率=掛車完成的周轉量主車完成的周轉量+掛車完成的周轉量×{車噸(座)位產(chǎn)量主、掛車分別計算主、掛車綜合計算=自載換算周轉量汽車(掛車)平均總噸(座)位數(shù)=主、掛車換算周轉量主車平均總噸(座)位數(shù)車公里產(chǎn)量=換算周轉量車輛總行程{車噸(座)位產(chǎn)量主、掛車主、掛車=自載換算周轉量汽車(掛車汽車運輸成本=運輸企業(yè)所支出的全部費用所完成的運輸產(chǎn)品產(chǎn)量{變動成本:運行材料費用(40%)、車輛折舊費用、車輛維修費用、養(yǎng)路費等。固定成本:職工工資、行政辦公費、房屋維修費、職工培訓費。汽車運輸成本=運輸企業(yè)所支出的全部費用所完成的運輸產(chǎn)品產(chǎn)量{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1主要技術經(jīng)濟定額一、行車燃料消耗定額是指汽車每行駛百公里或完成百噸公里周轉量所消耗燃料的限額。按車型、使用條件、載質(客)量和燃料種類分別制定。二、輪胎行駛里程定額是指新胎從開始裝用,經(jīng)翻新到報廢總行駛里程的限額。按車型、輪胎種類和使用條件分別制定。三、車輛維護和小修費用定額是指車輛每行駛一定里程,維護和小修耗用的工時和物料費用的限額。按車型和使用條件分別制定。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1主要技術經(jīng)濟定額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1主要技術經(jīng)濟定額四、車輛大修間隔里程定額是指新車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間所行駛里程的限額。按車型和使用條件分別制定。五、發(fā)動機大修間隔里程定額是指新發(fā)動機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間所行駛里程的限額。按發(fā)動機型號分別制定。六、車輛大修費用定額是指車輛大修所耗工時和物料費用的限額。按車型分別制定。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1主要技術經(jīng)濟定額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2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一、完好率是指車輛的完好車日占總車日的百分比。二、車輛平均技術等級是指所有運輸車輛技術狀況的平均等級。三、車輛二級維護實施率完成的二級維護車輛數(shù)計劃完成的二級維護車輛數(shù)-計劃變更的二級維護車輛數(shù)×100%=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2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2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維護返工輛次維護竣工總輛次×100%=四、維護返工率年末單位全部運輸車輛固定資產(chǎn)凈值年末單位全部運輸車輛固定資產(chǎn)原值×100%=五、車輛新度系數(shù)是綜合評價運輸單位車輛新舊程度的指標。車輛原值-累積折舊費購置車輛支付的費用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2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2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六、小修頻率是指每千公里發(fā)生小修的次數(shù)(不包括各級維護作業(yè)中的小修)七、輪胎翻新率是指在統(tǒng)計期內經(jīng)過翻新的報廢輪胎數(shù)占全部報廢輪胎數(shù)的百分比。小結:作業(yè):P12思考與練習題1~51.2車輛管理評價定額和指標1.2.2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課件我們的共同目標!追求人生的美好!我們的共同目標!追求人生的美好!緒論

第一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汽車使用技術2008-09-01緒論

第一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一、緒論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使用技術教學方法汽車使用技術一、緒論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汽車使用技術教學方課程目標1.汽車使用技術是學習用科學的方法,對汽車使用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綜合性管理的應用課程。理念:預防為主、經(jīng)濟與技術相結合;擇優(yōu)選配、正確使用、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合理改造、適時更新與報廢的全過程綜合性管理。課程目標1.汽車使用技術是學習用科學的方法,對汽車使用1.汽車使用技術教學內容2.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車輛利用評價指標、車輛管理評定定額和指標等。是汽車綜合使用性能的依據(jù)、基礎。第2章汽車綜合性能的評價----汽車類型;對動力性、經(jīng)濟性、機動性地評價等內容第3章汽車技術狀況是發(fā)揮汽車使用性能的保證,主要講述汽車技術狀況變化的影響因素第4章汽車技術管理是進行車輛全過程綜合性管理,即對車輛的使用、管理、維護、修理等內容第5章汽車在特殊情況下的使用即走合期、高低溫條件下、高原山區(qū)等情況下1.汽車使用技術教學內容2.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汽車使用技術1.教學內容2.第6章汽車燃料的使用即了解車用汽油、柴油及其他新能源的使用第7章汽車潤滑劑的合理使用即了解發(fā)動機油、齒輪油及潤滑脂的使用第8章汽車工作液的合理使用即了解發(fā)動機冷卻液、自動變速器油、制動液及汽車空調制冷劑等的使用第9章汽車輪胎的合理使用即學習輪胎的類型特點、影響汽車輪胎壽命的使用因素及延長壽命的有效措施等第10章汽車公害和控制學習汽車污染物產(chǎn)生的原因及危害、控制措施等,還有汽車噪聲的危害與控制等內容————環(huán)保汽車使用技術1.教學內容2.第6章汽車燃料的使用即了1.教學方法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汽車使用性能的應用明確學習目標,側重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加強有關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的貫徹執(zhí)行適應汽車技術發(fā)展,充實課程新內容

新技術、新標準、新能源、新環(huán)保理念等汽車發(fā)展趨勢是:汽車質量輕量化;汽車燃料多樣化;汽車動力電動化;汽車控制電子化、智能化。1.教學方法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強化汽車使用性能的應用汽車發(fā)展1.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4.國外使用技術的發(fā)展:(上網(wǎng)搜索國外發(fā)達國家最近幾年的汽車保有量----可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

定期檢測,視情維修汽車檢測工作制度I/M(檢測/維護)怠速,雙怠速,簡易工況法等汽車檢測技術標準化1.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4.國外使用技術的發(fā)展:閱讀材料美國是全世界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2006年底達到2.42億輛,占全球8.5億輛汽車保有量的28%以上。美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每年進口原油5億多噸。

2008年4月底,日本包括微型車和兩輪摩托車在內的機動車保有量為7914.28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6.97萬輛。

國家信息中心的專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3億輛,

德國是世界第三、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不僅汽車制造業(yè)高度發(fā)達,而且汽車使用極為廣泛,普及程度很高。美國每百人擁有汽車55輛,德國為54輛,平均兩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閱讀材料美國是全世界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2006年據(jù)德國一家汽車市場調研機構預測,全球汽車(包括個人用車和商用車)保有量最遲到2010年就將有10億輛。市場增長潛力最大的是亞洲和東歐。西歐和北美雖然車市場飽和度較高,但在可預見的將來汽車保有量不會出現(xiàn)負增長。

德國《世界報》15日援引設在德國埃森的一家市場調研機構(R.L.PolkMarketingSystems)的最新預測報道說,盡管目前環(huán)保已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但在未來7年內全球汽車保有量仍將繼續(xù)增長近20%。到2015年,全球汽車保有量將從2007年的近9.2億輛增至11.2億輛左右。

根據(jù)這家調研機構的預測,到2015年,亞洲地區(qū)將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汽車,也就是2.8億輛。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潛力巨大。增長最慢的地區(qū)將是北美。該地區(qū)汽車保有量到2015年將比2007年增長8%,達到3.7億輛。同期整個歐洲汽車保有量預計將增長15%,同樣達到3.7億輛。其中東歐地區(qū)增幅將達到33%,西歐的增幅將與北美持平。據(jù)德國一家汽車市場調研機構預測,全球汽車(包括個人用閱讀材料截止200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5977萬輛。其中,汽車5696萬輛,摩托車8709萬輛,掛車86萬輛,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1482萬輛,其他機動車2萬余輛。

與2006年相比,汽車保有量增加7119958輛,增長14.28%,;摩托車保有量增加5782898輛,增長7.11%。

載客汽車增長較快。全國載客汽車保有量為3182萬輛,與2006年相比,增加570萬9940輛,增長21.86%。其中,大型載客汽車932552輛,占載客汽車總量的2.93%;中型載客汽車1404001輛,占4.41%;小型載客汽車26346625輛,占82.78%;微型載客汽車3144177輛,占9.88%。

載貨汽車增長相對緩慢。全國載貨汽車保有量為1046萬輛,與2006年相比,增加72萬輛,增長7.41%。其中,重型載貨汽車182萬輛,占載貨汽車總量的17.46%;中型載貨汽車242萬輛,占23.13%;輕型載貨汽車586萬輛,占56.03%;輕型載貨汽車35萬輛,占3.38%。

閱讀材料截止200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1.597閱讀材料營運機動車穩(wěn)步增長。營運機動車保有量為1471萬輛,與2006年相比,增加152萬輛,增長11.52%。其中,公路客運115萬輛,公交客運36萬輛,出租客運127萬輛,旅游客運6萬余輛,貨車1180萬余輛,租賃59527輛。

私人機動車繼續(xù)保持增長。全國私人機動車保有量為1.21余億輛,占機動車總量的76.09%。與2006年相比,增加1196余萬輛,增長10.92%。其中,私人摩托車8438余萬輛,占摩托車保有量的96.89%;私人汽車3533余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62.03%。

私人轎車保有量為1521余萬輛,占轎車總量的77.73%。與2006年相比,增加3729800輛,增長32.47%。

進口汽車保有量繼續(xù)增長。全國進口機動車保有量為282余萬輛。其中,進口汽車199余萬輛,占總量的70.76%。與2006年相比,增加175885輛,增長9.66%;進口摩托車82余萬輛,占總量的29.12%。與2006年相比,減少57余萬輛。

機動車駕駛人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全國機動車駕駛人數(shù)量達到1.6余億人,與2006年相比,增加1376余萬人,增長9.17%。其中,汽車駕駛人數(shù)量為1.07余億人,與2006年相比,增加1223余萬人,增長12.9%。閱讀材料年代20002002200420052006產(chǎn)量/萬輛206.9328.68507.05570.77727.97銷量/萬輛208.6327.15507.1575.8721.62.我國汽車使用技術的發(fā)展1956年7月15日,第一批解放CA10型載貨汽車出廠,當年汽車產(chǎn)量1654輛,1992年我國汽車產(chǎn)量超過100萬輛。近幾年來的汽車產(chǎn)銷量公路運輸客運量1949~200013.2%~91.1%公路運輸貨運量1949~200049.5%~76.5%年代20002002200420052006產(chǎn)量/萬輛206(1)汽車管理制度的演變汽車排放控制措施的演變對汽油車先實行“怠速1法”和“雙怠速法”控制,再實施“強制裝置法”,即對曲軸箱排放和燃油蒸發(fā)進行控制,最后實行工況法控制;對柴油車則是先實行“自由加速法”及“全負荷法”控制煙度。第二步是再實施工況法,第二步再考慮制定柴油車顆粒物排放控制問題。(2)汽車檢測技術的發(fā)展(3)汽車使用標準化建設加強

(1)汽車管理制度的演變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汽車污染排放標準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階段)GB18352.3-20052005-04-15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fā)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式(中國III、IV、V階段)GB17691-20052005-05-30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II)GB18352.2-20012001-04-16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GB18285-20052005-05-30車用點燃式發(fā)動機及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4762-20022002-11-27車用壓燃式發(fā)動機和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3847-20052005-05-30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重型汽車曲軸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1340-20052005-04-15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重型汽車燃油蒸發(f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收集法)GB14763-20052005-04-15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GB1495-20022002-01-04汽車定置噪聲限值GB16170-19961996-03-07聲學機動車輛定置噪聲測量方法GB/T14365-931993-03-17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汽車污染排放標準輕型汽車污染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摩托車排放標準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定置噪聲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4569-20052005-04-15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加速行駛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GB16169-20052005-04-15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9758-20052005-05-30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怠速法)GB14621-20022002-11-27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GB14622-20022002-11-27輕便摩托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工況法)GB18176-20022002-11-27農用車排放標準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GB19756-20052005-05-30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GB19757-20052005-05-30農用運輸車自由加速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GB18322-20022002-01-04標準類別執(zhí)行標準標準編號發(fā)布日期摩托車排放標準摩托車和輕便摩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學習目標掌握運輸量統(tǒng)計指標了解車輛利用單項指標體系掌握車輛行程利用指標掌握車輛裝載能力利用指標了解車輛動力利用指標掌握車輛運用效率指標了解汽車運輸成本和運行消耗掌握車輛管理主要技術經(jīng)濟定額與指標共涉及到24個概念第1章車輛利用和管理評價定額及指標學習目標掌握運輸量統(tǒng)計運輸量統(tǒng)計指標{運量:客運量(人);貨運量(噸/t)周轉量:旅客周轉量(人×km);貨物周轉量(t×km)1換算t×km=1t×km=10人×km運輸量/產(chǎn)量:包括以上兩個指標運輸量{運量:客運量(人);貨運量(噸/t)周轉量:旅客周轉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完成旅客運輸110.47億人次,累計同比增長11.4%;旅客周轉量合計為10601.7億人公里,累計同比增長11.3%。在貨運方面,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104.48億噸,同比增長12%。

上半年,公路客運量累計完成101.9467億人次,同比增長11.8%,累計完成的客運量占全部客運量的92.28%。在貨運方面,公路占全社會累計完成貨運量的73.28%,累計完成貨運量76.5631億噸,同比增長12.1%。公路仍是全國客運、貨運最主要運輸方式。從平均運距來看,上半年全國公路客運平均運距為55.76公里,比去年同期稍有上升。

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完成旅客運輸110.47億人車輛利用單項指標體系時間利用指標速度利用指標行程利用指標裝載能力利用指標動力利用指標完好率工作率總車時利用率工作車時利用率技術速度營運速度運送速度平均車日行程行程利用率載質(客)量利用率實載率拖運率1.1.2車輛利用單項指標體系車輛利用時間利用指標速度利用指標行程利用指標裝載能力利用指標行程利用率=車輛載質(客)行程總行程×100%載質(客)量利用率=載質(客)行程×實際載質(客)量載質(客)行程×額定載質(客)量×100%實際載質(客)量額定載質(客)量×100%=行程利用率=車輛載質(客)行程總行程×100%載質(客)量利實載率=實際完成周轉量總行程額定周轉量×100%=車輛載質(客)行程總行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