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意境課件_第1頁
詩歌鑒賞·意境課件_第2頁
詩歌鑒賞·意境課件_第3頁
詩歌鑒賞·意境課件_第4頁
詩歌鑒賞·意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意境意象“意”——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興?!跋蟆薄锵蟆⑿蜗?。意象是滲透著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是“意”與“象”的統(tǒng)一。意象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是詩人感情的載體。鑒賞詩歌中的意象與意境意象舉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菊花(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作者筆下的菊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tài)美,顯現(xiàn)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zhàn)斗氣息的動態(tài)美。意象的特點:(1)意象的多樣性。有些物類的意象是比較單一的,比如鷓鴣鳥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艱險及離愁別緒相連,梅總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類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義。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感傷時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離愁,其意象之豐富是極為突出的;這就需要讀者在鑒賞時結(jié)合作品具體分析了。(2)意象的復雜性。一種物類可以表現(xiàn)多種意象,同樣一種意象也可以通過多種物類來表達。古詩詞中用以表現(xiàn)“漂泊”的意象很多,有船、浮萍、孤雁、飛蓬等等。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會用多種意象,通過巧妙的組合,使之欲表現(xiàn)的情感更為豐富多彩,這就需要讀者特別注意,切不可只知其一,不問其他。(3)意象的隱秘性。許多意象的產(chǎn)生往往和古代神話傳說、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關,不了解這些典故,就會影響對意象的準確理解。因而對一般讀者來說,這種隱秘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如“白衣蒼狗”象征世事變化無常。出自唐杜甫《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币庀笈c意境的關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鐵絲網(wǎng)、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這樣簡單的關系式來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圍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戶戶搗衣聲——濃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風、玉關——寒衣送給戍守邊關的親人。意境:境界闊大。秋風乍起,明月高懸,長安城籠在濃濃的月色之中。家家戶戶傳出搗衣之聲,那急促而凄涼的聲音散布出濃郁的秋意,這寒衣是送給戍守邊關的親人,聲聲寒砧都傳遞著對于邊關的思念。請概括以下詩句的意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明麗清新)(雄渾壯闊)(閑適恬淡)(清幽明凈)概括下列詩句的意境:1、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3、孤舟微月對楓林,吩咐鳴箏與客心。4、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1、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壯闊悲涼)那曲調(diào)無論什么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diào)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雄渾蒼茫)詩人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意境,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筑關備胡,漢代在關內(nèi)與胡人發(fā)生一系列戰(zhàn)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lián)系起來。3、孤舟微月對楓林,吩咐鳴箏與客心。(凄清悲涼)首句寫景,并列三個意象——孤舟、微月、楓林,集中秋江晚來三種景物。構(gòu)成了凄清悲涼的意境。4、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悠然閑適)夕陽斜照村落,牛羊徐徐歸村。柴門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著拐杖,正迎候著放牧歸來的小孩,構(gòu)成了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晚歸圖。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參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xiàn)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注:此詩于安史之亂平息不久,作者行經(jīng)宜陽時所作。

提問: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闭垙摹熬啊焙汀扒椤钡慕嵌葋碣p析這首詩?!緟⒖即鸢浮窟@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山有樹,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卻無人欣賞(步驟一)。形成了凄清寂靜之境。(步驟二)。全詩句句寫景,卻句句含情,從中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抒發(fā)了詩人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步驟三)。

例、閱讀曾鞏《西樓》一詩,簡析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參考答案: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nèi)心豪情。

例3、結(jié)合注釋,閱讀下面這首詩,談談你對這首詩意境的理解。聽張立本女吟

高適危冠廣袖楚宮妝①,獨步閑庭逐夜涼。自把玉釵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廣袖”是一種高冠寬袖窄腰的南方的貴族女裝。②砌竹,階沿下的修竹,以釵擊節(jié)是唐宋人歌吟的習慣。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參考答案:這首詩創(chuàng)造了一種清雅幽靜的意境。暗藍色的天幕上一輪秋月高懸,涼爽的閑庭中女詩人依階低吟。清冷的吟詩聲和著玉釵敲竹的節(jié)拍飄蕩在寂靜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個蛾冠廣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結(jié)尾“月如霜”三字,以滿目如霜的月色來烘托四周的沉寂,透露出少女吟罷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聲給聽者帶來的莫名的惆悵,從而留下了無窮的韻味。

例4、閱讀晏殊《蝶戀花》這首詞,體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币痪涞囊饩?。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竹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常水闊知何處?

參考答案:“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寫出景既蕭索,人又孤獨,“望盡天涯路”這里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氣象闊大,境界高遠。這三句是本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1)明確詩人創(chuàng)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觸景生情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這首詩。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

、

“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之靜,并透露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B、寓情于景

清平樂

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此詞寫普通農(nóng)家的生活場景,除“誰家”的發(fā)問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場景的描寫,表面看來,作者沒表示態(tài)度,但在生活場景的描寫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這正是此詞的意境所在。

C、以景托情

從軍行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此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寫“不盡”的“邊愁”,結(jié)句以景托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xiàn)一片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壯闊而悲涼。

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上半部分寫景,畫出了蜀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