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1.gif)
![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2.gif)
![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3.gif)
![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40b4d3ff676deb74c0bd657cb4fb6f35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自然災害與防治答題模版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fā)布日期:一、氣象、水文災害1、洪澇災害(1)我國典型地區(qū):東部季風區(qū)(東北、黃河、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珠江流域等)(2)產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氣候:A降水持續(xù)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導致河流水量大;B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C臺風的影響;D厄爾尼諾現象。地形:地勢低洼,水流不暢(東部平原地區(qū)地勢地平,雨季河流排水不暢,是導致澇災的根本原因)。水系水文:A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匯水集中;B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C河道彎曲(荊江河段);D汛期長,水量大。②人為原因:A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B圍湖造田,使湖泊調洪能力下降;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3)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B退耕還湖;C中上游修建水利工程;D裁彎取直,加固大堤;E開挖入海河道(淮河);F修建分洪蓄洪區(qū);G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tǒng);H非工程措施(洪泛區(qū)土地管理、擬訂撤離預案、實施防洪保險)等。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2、干旱缺水問題(1)我國典型地區(qū):華北地區(qū)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伏旱、南方地區(qū)冬旱我國旱澇災害主要分布于東部季風區(qū),原因是副高強弱不穩(wěn)定,夏季風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我國的旱災與澇災在時間上交替、在空間上交錯出現。(2)華北地區(qū)缺水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氣候:A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籅降水季節(jié)、年際變化大。②人為原因:A人口稠密、工農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B水污染嚴重;C浪費多,利用率低。③治理措施:(開源節(jié)流)A南水北調;B修建水庫;C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D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業(yè)的發(fā)展;F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選擇耐旱作物,采用滴灌、噴灌農業(yè)灌溉技術,提高利用率;G實行水價調節(jié),樹立節(jié)水意識;H海水淡化等。(3)華北春旱的原因:A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較強;B雨季未到,降水少;C春耕需水量大。(4)東北地區(qū)沒有形成春旱的原因:A春季氣溫回升慢,蒸發(fā)較弱;B有春季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補給,但東北地區(qū)在盛夏季節(jié),常有久晴高溫天氣引起的旱災。(5)長江中下游伏旱的原因: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6)廣東冬旱的原因:A冬季盛行大陸風,降水少;B冬季氣溫較高,蒸發(fā)較強;C工農業(yè)發(fā)達,需水量大等。(7)西亞干旱的原因: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受副高或信風帶控制,降水少。(8)中亞干旱的原因:A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受來自海洋的水汽影響??;B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而蒸發(fā)旺盛。3、臺風(1)主要發(fā)生海域為:西北太平洋(最多)、西北大西洋、孟加拉灣(世界:臺風多發(fā)生夏秋季節(jié))(2)我國:夏秋季節(jié),東南沿海各省區(qū)受影響最大。(3)形成原因:熱帶、副熱帶海區(qū)強烈發(fā)展的熱帶氣旋(要和圖聯系),水溫26℃以上。(4)臺風災害:由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造成(臺風眼區(qū)晴朗無風)。(5)臺風對我國的有利方面:A帶來豐沛降水,緩解長江中下游的伏旱;B緩解高溫酷暑天氣。(6)如何減小臺風損失:加強臺風的監(jiān)測和預報(氣象衛(wèi)星跟蹤、沿海雷達監(jiān)測);建設沿海防風林、防波堤等生物和工程措施。4、寒潮(1)時空分布:考慮源地、冬季風強弱、地形地勢的阻擋等因素①我國冬半年常發(fā),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②影響范圍大,青藏高原(海拔高)、臺灣、海南及四川盆地受影響較小,滇南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被認為寒潮影響更小。(2)形成原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和冷鋒(注意圖)聯系(3)災害特點:降溫輻度大、風力強、影響范圍廣、出現大風、降溫、霜凍、暴雪、冰害等災害性天氣①劇烈降溫——使農作物、果木等遭受嚴重的凍害(冬季因為不是農時,影響不大;但尤以春季和秋季對農作物危害較大);②大雪、凍害——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電力、通訊中斷;③大風——在沿海地區(qū)會造成風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4)寒潮的利:A大雪能緩解旱情;B殺死農作物病蟲害。(5)防御途徑:A發(fā)布寒潮消息或警報,及早防護;B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作物覆蓋、煙熏等)。5、沙塵暴現象(1)我國典型地區(qū):西北、華北地區(qū)(2)產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氣候:A氣候干旱,降水少;B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春季大風日數多;植被:地表植被稀少等。②人為原因:A過度放牧、過度樵采、過度開墾,破壞植被;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輪荒);C開礦。治理措施:A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管理;B控制載畜量;C營造“三北防護林;D退耕還林、還牧;E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F禁止采伐發(fā)菜等。6、風暴潮(1)我國的風暴潮分布:東南沿海主要為臺風風暴潮,主要發(fā)生在7-10月;溫帶風暴潮主要發(fā)生在春季和秋季(2)多發(fā)生在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與高緯度地帶冷暖空氣交互影響的地區(qū)7、雪災以2008年1月我國南方雪災為例分析雪災原因(1)強烈的“拉尼娜”六強現象導致全球性的大氣環(huán)流異常是這次全球性雪災的首要原因;(2)反復爆發(fā)的強烈冷空氣長驅南下與西南暖濕氣流相遇在南方而形成的冷鋒鋒面長期存在;(3)山脈對冷鋒鋒面的阻擋作用更延長了鋒面的停留時間,加重了雪災(貴州是準靜止鋒影響);(4)長期低溫天氣產生的大量凍雨及積雪融化而導致的冰凍是造成這次嚴重災害的自然原因;(5)防災意識薄弱、抗災自救應變反應遲緩、基礎設施抗災設計標準低下是造成這次嚴重災害的人為原因;(6)大量積雪及凍冰融化可能會誘發(fā)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8、濃霧(1)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時,就稱霧(2)霧災的防護措施:A不要在霧中鍛煉身體,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B注意交通安全,駕駛車輛要減速慢行,渡輪停航。9、冰雹(1)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青藏高原、北方、南方均有多雹區(qū),但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較少(2)冰雹是從發(fā)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并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fā)性災害性天氣過程。(3)發(fā)生季節(jié):南方一般春季多發(fā),北方一般夏季多發(fā);特別是午后。(4)危害:毀壞農作物,擊傷人畜,甚至砸壞建筑物。(5)冰雹的預測和防御:加強監(jiān)測和預報,做好人工防雹(利用火箭或飛機將化學藥劑等撒入云中;或用炮彈轟擊云層,破壞其形成條件)。二、地質地貌災害1、地震(1)我國典型地區(qū):西多東少,主要有青藏、新疆、華北和臺灣四個多發(fā)區(qū),地震帶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動斷裂帶的分布;南北地震帶:東經105附近是我國地質構造的東西分界,正處在地形的轉折地帶,構造活動頻繁,地殼脆弱,地震災害多發(fā)。(2)形成原因: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斷層發(fā)育。(3)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A震級大,破壞性大;B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C經濟發(fā)達;淺源地震;D發(fā)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fā)其他災害等。(4)減輕災害的措施:A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huán)保和減災意識;B建立災害監(jiān)測預報體系;C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D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E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F加強國際合作。2、滑坡、泥石流(1)爆發(fā)的條件:①自然原因:地形:山區(qū)坡陡谷深(坡度大);巖石(物質):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質多(地質條件導致);植被:植被覆蓋率較低(注意關聯性);氣象: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匯聚時,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和礫石的洪流就會沿山谷奔騰而下形成泥石流災害。②人為原因:植被破壞或坡度增大(2)區(qū)別:滑坡多發(fā)生在陡坡,可以是土和水的混合體,也可以是單獨土體運動;泥石流多在山谷,但必須要以水的參與。3、西南地區(qū)地質災害嚴重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地質: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fā)育,巖石破碎;地形:山區(qū)面積廣大,地勢起伏大;氣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關聯性:西南地區(qū)由于多地震、多山、多暴雨,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發(fā)地區(qū);(2)人為原因:植被破壞,工程建設等導致地表坡度增大。三、生物災害:農林病蟲鼠害1、蝗災(1)發(fā)生原因:①自然原因:A旱災與蝗災經常鏈性發(fā)生,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區(qū)域特別適宜雌蝗產卵,使得蝗蟲數量激增;B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產卵,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蟲幼蟲成長,蝗災就會爆發(fā);C干旱還能抵制蝗蟲天敵的繁殖。②人為原因:A過度開墾、過度放牧導致生態(tài)退化;B過度捕殺鳥類,使蝗蟲天敵大量減少。(2)措施:A化學防治——飛機噴藥、地面噴藥和撒放毒鋅;B生物防治——牧雞食蝗、微孢子蟲滅蝗;C搞好生態(tài)建設,保護蝗蟲天敵。2、鼠害(1)危害:A糟蹋糧食;造成農作物減產;B破壞森林和草場;C危及水庫和防洪大堤的安全;D傳播疾病。(2)防治:A物理防治:采用人工器具捕殺害鼠的方法;B化學防治:利用藥物殺死害鼠;C生物防治:利用害鼠的天敵(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七課《生命之間》配套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2章2.1.2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1.2.1《有理數》聽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聽評課記錄1
-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聽課評課記錄1(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口算練習題三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小結練習》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數學二年級
- 小學生營養(yǎng)餐飯?zhí)霉ぷ魅藛T聘用合同范本
- 人員派遣租賃協議書范本
- (正式版)FZ∕T 80014-2024 潔凈室服裝 通 用技術規(guī)范
- 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投放的現狀調查報告(定量論文)8700字】
- 剪映專業(yè)版:PC端短視頻制作(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3章 短視頻剪輯快速入門
-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一模歷史試題
- 帶狀皰疹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HZ與PHN)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風電場事故案例分析
- 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教材教學分析
- EPC項目設計及施工的配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