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學考試重點2中醫(yī)學考試重點2中醫(yī)學考試重點2xxx公司中醫(yī)學考試重點2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1、心主血脈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答:心主血脈的生理作用有兩方面:其一,運輸血液,使血液流注全身;其二,發(fā)揮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2、心主神志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答:心主神態(tài)的生理作用有兩方面:其一,統(tǒng)帥全身臟腑、經絡、形體、管竅的作用,其二,有主司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心理活動的作用。3、心主血脈的功能是否正常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出來答: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看心主血脈的功能是否正常:=1\*GB3①面色:心主血脈功能正常時,心氣充盛,血脈滿盈,則面色紅潤光澤。心主血脈功能異常時,心氣不足,則面色淡白無華;心脈瘀阻,則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則面色紅赤。=2\*GB3②舌:心主血脈功能正常時,則舌體紅潤、柔軟、味覺靈敏,語言流利。心主血脈功能異常時,心陽氣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心火上炎,則舌質紅赤,甚至舌體糜爛;心血瘀阻,則舌質紫黯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則舌強、失語等;心陰不足,則舌紅降痩癟。=3\*GB3③胸部的感覺:心主血脈功能正常時,胸部正常,無痛覺。心主血脈功能異常時,心血瘀阻,心前區(qū)悶痛或刺痛、心悸。=4\*GB3④脈象:心主血脈功能正常時,脈象和緩有利。心主血脈功能異常時,心氣不足,則脈象細弱無力,血液瘀阻,則脈象澀、結、代等。=5\*GB3⑤情志:即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心主血脈功能正常時,即心的氣血充盈調達,則情志安靜、喜形于色,若心主血脈功能異常時,即心氣渙散,則神不守舍,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亂等癥。4、為什么肺氣虛易產生感冒?
答:因肺合皮毛,肺主氣,行于衛(wèi)外護之肌腠,肺氣足則衛(wèi)氣強,衛(wèi)氣強則腠致密,邪不易襲,若肺氣虛,則守氣不足,致衛(wèi)氣亦虛,衛(wèi)表不固,腠理失密,自然易被外邪侵襲,一旦侵襲,抵抗力又弱,病情雖不重而纏綿不愈,由于平表衛(wèi)表不固,故此患者即使不患感冒,亦多汗畏風。5、肺主一身之氣的生理功能體現(xiàn)在哪幾方面?
答:肺主一身之氣,是指全身之氣都歸屬于肺,為肺所主。一是體現(xiàn)在氣的生成方面,特別是宗氣的生成,主要依靠肺氣吸入的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宗氣積于胸中,走息道促肺呼吸,貫心脈助心行血,故起到主持和調節(jié)一身之氣的作用。二是對全身氣機的調節(jié)作用,肺有節(jié)律的呼吸運動,調節(jié)著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6、試述肺是如何完成行水功能的?答:肺的主要功能有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與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jié);但與水的運輸代謝的功能有主宣發(fā)與肅降及通調水道。肺主宣發(fā)的功能有排出體內濁氣。宣發(fā)衛(wèi)氣與皮膚肌腠,調節(jié)皮毛開合,將代謝產物化成汗排出,肺肅降的功能有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吸入清氣和精液,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并將廢物向下布散化成尿液排出體外,及清潔肺和呼吸道內異物,保持呼吸道干凈。則通調水道是指肺對水液代謝起著疏通和調節(jié)的作用。通過肺的宣發(fā),不但將精液向上,向外布散,并還將輸送至皮毛肌腠的水液在衛(wèi)氣的推動調節(jié)下化為汗液排出體外。通過肺的肅降,可將精液向下,向內布散,而且使臟腑代謝后的水液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水液代謝的正常運行。7、何謂肺主宣發(fā)有何生理作用
答:肺主宣發(fā)是指肺氣的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生理作用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GB3①排出體內的濁氣=2\*GB3②散精于全身,外達皮毛滋養(yǎng)全身。=3\*GB3③宣發(fā)衛(wèi)氣于皮膚肌,調節(jié)皮毛開合,將代謝產物化成汗排出。8、為什么說脾為后天之本?
答: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是氣血生化的物質基礎,脾主運化是指具有把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轉輸至全身的功能,脾運化水谷的功能正常,則能將水谷化生為精微物質,同時,精微物質也有賴于脾的轉輸和散精功能,才能布散至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方能得到充分營養(yǎng),借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故有“脾為后天之本”。9、何謂“脾統(tǒng)血”脾虛不能統(tǒng)血所致之出血有何特點
答:脾主統(tǒng)血是指脾有統(tǒng)攝,控制血液在經絡內運行以防止溢出脈外的功能,脾統(tǒng)血的機理有賴于氣的固攝作用,脾氣健運,氣生有源,氣旺則攝血,血液循脈運行不致溢出脈外,若脾氣虛衰,統(tǒng)攝無權,則血失制約而溢出脈外,則臨床稱為“脾不統(tǒng)血”。多見于各種出血的病癥,如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出血的部位在人體下部。10、如何理解脾主運化水濕的功能?
答脾主運化水濕,又稱“運化水液”,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布散作用,脾居中焦,為水液升降輸布之樞紐,脾在運化水谷精微的同時,還把人體所需要的水液吸收并向上轉輸給肺,再由肺的宣降送至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以起到滋潤和營養(yǎng)的作用,同時,又將被機體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時轉輸至腎,通過腎的氣化功能,化為尿液排出體外,由于脾的運化水液功能參與促進和調節(jié)人體的水液代謝平衡因而可防止體內水液潴留為患。若脾運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液停留于體內,可形成水濕等病理產物,這是脾虛生濕發(fā)生的機理,也是“脾為生痰之源”稱為的根據。11、論述肝的疏泄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
答、肝主疏泄有促進脾胃運化功能,肝主疏泄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具有促進作用,首先表現(xiàn)在肝的疏泄能使氣機調暢,有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協(xié)調,為脾胃的運化功能創(chuàng)造條件,其次是肝的疏泄能促使膽汁分泌,膽汁的分泌又有助于飲食物的消化,反之,肝失疏泄,肝木乘脾可見胸脅脹痛,腹脹,腹瀉等癥,犯胃則易出現(xiàn)嘔逆,噯氣,脘腹脹滿等癥,另外,肝失疏泄,可使膽汁郁滯或膽氣上逆,臨床可見脅肋脹痛,口苦納呆,甚則黃疸等癥。12、論述肝的疏泄與藏血之間的關系?
答、肝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主疏泄,是說肝具有疏通,舒暢,條達的生理功能,這種功能可使全身氣機疏通暢達,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jié)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由于肝臟體陰(體,指肝的本體,形體陰柔,內藏陰血,故肝體屬陰)而用陽(用,指肝的功能,肝主疏泄,主升主動,性喜條達,氣常有余,易化火化風,故其用為陽,所以肝內必須要貯藏一定量的血液,既可濡養(yǎng)自身,又有制約肝陽升騰,使之不致過亢,從而維持疏泄功能的沖和條達,貯藏于肝內之血向外輸布,實際上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運行方面的表現(xiàn)。13、簡述肝的生理功能。答、肝有主藏血為體陰,行疏泄而用陽的生理特點,肝有以下生理功能:(1)主疏泄:“泄”,即疏通暢達之義,“泄”即發(fā)泄、升發(fā)之義,肝主疏泄,是說肝具有疏通舒暢,條達的生理功能,這種功能可使全身氣機疏通暢達,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應了肝為剛臟主升、主動的生理特點,肝的疏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1\*GB3①調暢氣機: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運動。=2\*GB3②調節(jié)情志:情志活動是指人的情感,情緒變化,是精神活動的一部分。=3\*GB3③促進脾胃運化功能:肝之疏泄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具有促進作用。=4\*GB3④調節(jié)水液代謝:水液代謝的調節(jié)主要是由肺、脾、腎等臟腑共同完成的。=5\*GB3⑤調理充任:調節(jié)精室,女子行經,男子排精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2)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jié)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3)肝志為怒:怒為肝志,怒為氣憤之謂,是人情緒激動時的一種反應。(4)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筋”即筋膜,附著于骨而聚于關節(jié),是連接關節(jié),肌肉的組織(5)開竅于目:目又稱“精明”,是視覺器官(6)淚為肝液:淚有保護眼睛的作用。14、簡述腎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藏精、主水、主納氣。藏精是指具有攝納、貯存、封藏精氣的生理功能。精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腎對精氣的封藏,主要是不使精氣無故流失,并不斷為其充盈,使其充分發(fā)揮應有的生理效應,以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和生殖能力。腎中精氣為人體生命活動之本,對機體各個方面的生理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機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主水是指腎臟有主持和調節(jié)人體水液代謝的功能。腎主水液的機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升清降濁,二是司膀胱開合,三是推動和調節(jié)整個水液代謝過程。主納氣是指腎具有攝納肺所吸入之清氣而行調節(jié)呼吸的作用。呼吸雖為肺所主,但吸入的氣須腎的攝納才能下歸于腎,從而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正常的呼吸運動是肺腎兩臟功能相互協(xié)調的結果。只是腎攝納正常,才能使肺的氣道通暢,呼吸調勻。15、如何理解“腎主納氣”的生理功能?
答:腎主納氣是指有攝納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才能保證體內氣體的正常交換。人體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其中呼氣主要依賴肺氣的宣發(fā)作用,吸氣主要依賴肺氣的肅降作用,但要維持清氣一定的吸入深度,必須依賴腎氣的納氣的功能,若腎攝納無權,氣就不能下潛而上浮,從而出現(xiàn)呼吸表淺,呼多吸少,動則氣喘,呼吸困難等癥,臨床稱為“腎不納氣”所以呼吸出入其主在肺,其根在腎。因此腎主納氣對人體呼吸也起著極為重要作用。16、人體內水液代謝與哪些臟腑有關,為什么?
答:人體水液代謝與肺、脾、腎、肝、小腸、三焦、膀胱有關。1、肺有通條水道功能:指肺對水液代謝起著疏通和調節(jié)的作用,通過肺的肅降,可將津液向下、下內布散,而且使臟腑代謝后的水液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體外,從而保持水液代謝的正常運行。2、脾有主運化功能: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運化水液,也稱“運化水濕”,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布散作用,脾在運化水谷精微的同時,還把人體所需要的水液吸收并向上轉輸給肺,再由肺的宣降輸送至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以起到滋潤和營養(yǎng)的作用,故脾的運化水液參與促進和調節(jié)人體的水液代謝平衡。3、腎有主水功能:是指腎臟有主持和調節(jié)人體水液代謝的功能,故稱為“水臟”,腎主水液的機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升清降濁,二是司膀胱開合,三是推動和調節(jié)整個水液代謝過程。4、肝主疏泄體現(xiàn)在調節(jié)水液代謝上,水液代謝的調節(jié)主要由肺、脾、腎等臟腑共同完成的,但與肝有密切關系,因肝主疏泄,能調暢三焦的氣機,促進上、中、下三焦,肺、脾、腎三臟調節(jié)水液代謝的功能。5、小腸有泌別清濁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小腸承受來自胃中的飲食后,進一步消化,將其分別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部分,二是小腸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水液,經氣化后泌入膀胱,由此知,小腸也參與了水液代謝的代謝活動,故有“小腸主液”之說。6、三焦有運行水液的功能:是指三焦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人體水液代謝,雖有賴于諸臟腑的共同作用而完成,但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得以正常運行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則肺、脾、腎等調節(jié)水液代謝的功能難以實現(xiàn),所以三焦對水液代謝平衡起著重要作用。7、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貯尿和排尿:尿液為津液所化,在腎的氣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輸膀胱。17、人體內飲食消化的過程與哪些臟腑有關,為什么?
答:=1\*GB3①脾:脾有運化水谷之功能,而運化水谷是指脾對飲食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轉輸作用。脾運化的功能正常,則能將水谷化生成精微物質。同時,精微物質也有賴于脾的轉輸和散精功能,才能布散至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方能得到充分營養(yǎng),借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2\*GB3②肝:肝之疏泄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具有促進作用。首先表現(xiàn)在肝的疏泄能使氣機調暢,有助于脾升胃降功能的協(xié)調,為脾胃的運化功能創(chuàng)造了條件,其次是肝的疏泄能促進膽汁的分泌,膽汁的分泌又有助于飲食物得消化。=3\*GB3③膽:由于膽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貯存和排泄膽汁,而膽汁具有促進飲食物消化的作用。=4\*GB3④胃:胃的主受納、腐熟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受納水谷并進行初步消化的作用。胃還具有主通降的生理功能,胃主通降是指胃具有使食糜向下輸送至小腸,糟粕輸于大腸,并促進糟粕排泄等生理功能。這一傳化過程是靠胃氣下行的作用而完成的。=5\*GB3⑤小腸:小腸接受經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飲食物到達小腸后,須有一定時間的停留,以利進一步消化吸收,將水谷化為精微和糟粕兩部分。=6\*GB3⑥大腸:大腸接受小腸下輸?shù)氖澄餁堅?,并在向下傳導的同時,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將糟粕變化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7\*GB3⑦腎陽:腎陽溫煦脾陽,有助于脾的生理功能,從而間接的促進了人體對飲食消化。18、對“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應如何理解?
胃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答:胃的主要生理功能:=1\*GB3①主納氣、腐熱水谷;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納水谷并進行初步消化的作用。=2\*GB3②主通降,以降為和;胃主通降是指胃具有使食糜向下輸送至小腸,糟粕輸入大腸,并促進糟粕排泄等生理功能,這一傳化過程是靠胃氣下行的作用而完成的。胃的生理特性:=1\*GB3①主通降,以降為和,由于飲食必先受納于胃,經胃氣的初步消化后,又必須在胃氣的通降作用下逐漸向小腸和大腸傳遞,形成糞便經魄門排出體外,故說胃主通降,以降為和。=2\*GB3②喜潤惡燥,由于胃為腑,屬陽土,必須充足精液的滋養(yǎng),才能正常發(fā)揮其受納和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因而說胃喜潤惡燥。19、為什么說膽既屬六腑又屬其恒之腑?
答:由于膽在解剖形態(tài)上屬于空腔器官,在生理功能上有助于傳化水谷,且附于肝之短葉間,其經脈與肝之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里關系,所以說膽為六腑之一。但因膽貯藏的膽汁,為清凈之精汁,類似于五臟之藏精;膽又不盛納水谷,無直接傳化飲食物得生理功能,與一般的六腑有所不同,故又屬其恒之腑。20、大腸的傳化糟粕功能與哪些臟腑有關?
答: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與肺、胃、脾、腎關系密切。肺與大腸互為表里,肺氣的清肅下降,能推動和促進大腸內糟粕的下行排泄;胃氣的通降作用,包括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在內,大腸的傳導作用是胃氣通降作用的延伸;脾氣的運化作用,有助于大腸對飲食物殘渣中水液的吸收;腎氣的蒸化和固攝作用,主司二便的排泄。21、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主要依據于什么?
答: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主要依賴于腎的氣化。尿液為精液所化,在腎的氣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輸膀胱。尿液在膀胱內貯存一定時間,經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而排出體外。所謂膀胱氣化,實際上隸屬于腎的氣化。所以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主要依賴于腎的氣化。22、何謂氣氣的生成來源有哪些方面
答:所謂“氣”可概括為兩方面:一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二是指臟腑組織的生理功能,兩者是互相聯(lián)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質基礎和動力,后者是前者的功能的表現(xiàn)。氣的生成來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氣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三者在脾肺腎等臟器的綜合作用下結合而成為一身之氣。23、氣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答:氣的功能可以歸納為:=1\*GB3①推動和調控作用: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能激發(fā)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及各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氣分陰陽、陽氣的推動、興奮、并發(fā)作用,與陰氣的寧靜、抑制、肅降作用相反相成,以維持生命活動的穩(wěn)定有序,既無太過,也無不及。=2\*GB3②溫煦與涼潤作用:溫煦作用,是指氣可以通過氣化產生熱量,使人體溫暖,清除寒冷。涼潤作用,是指陰氣具有寒冷、柔潤、制熱的特性。兩者相反相成。=3\*GB3③防御作用:氣既能護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時也可以驅除侵入人體內的病邪。=4\*GB3④固攝作用:是指氣對于體內血、精液、精等液態(tài)物質的固護、統(tǒng)攝和控制作用,從而防止這些物質無故流失,保證它們在體內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5\*GB3⑤中介作用:人體之氣中的中介作用,是指氣能感應傳導信息以維持機體的整體聯(lián)系。24、人體內血液的正常運行主要有哪些臟腑密切相關?
答:血液的正常運行依賴于心主血脈的功能,心、脈、血構成相對獨立的系統(tǒng),心氣能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肺主氣、朝百脈、肺氣宣發(fā)肅降輔助心氣推動血氣。肝主疏泄,有貯藏血液和調節(jié)血量的功能,調暢氣機,保證血行通暢,也可以防止血逸脈外的出血。脾主統(tǒng)血,能控制血液在脈中運行而不逸出脈外。因此,血液正常運行依靠于心氣、肺氣、肝氣的推動促進、又依靠于脾氣、肝氣的固攝控制,它們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和密切配合是血行正常的保證。25、人體精液的排泄是通過什么完成的,其與哪些臟腑關系密切?
答:精液代謝后的廢物排泄主要通過排出尿液和汗液來完成。腎氣的蒸化,升清降濁,將濁者下送膀胱成為尿液,并且腎氣的推動和控攝使尿液貯存一定量后正常排出。肺氣宣發(fā)精液至體表。并通過衛(wèi)氣的控制調節(jié),將汗液排出體表。此外。呼出氣體以及排出糞便時也排出一定水液。因此精液的排泄也與腎、肺、脾的功能密切相關。案例分析:李某身體素盛,三天前氣溫驟高,次日即見咳嗽、發(fā)熱、微惡風寒,今日上癥加劇而來醫(yī)院門診,癥見咳嗽、咳痰黃稠、發(fā)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咽喉紅腫熱痛,口微渴、少汗、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答:主訴:咳嗽、發(fā)熱、微惡風寒三天八綱辨證:表證:咳嗽、發(fā)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涕,苔薄,脈浮熱證:發(fā)熱、口微渴、舌尖紅、苔黃、脈數(shù)實證:感受熱、風邪、發(fā)熱陽證:發(fā)熱、口微渴、舌尖紅、苔薄,脈數(shù)證候分析:邪熱蘊肺,肺失清肅,故咳嗽,熱灼津液,故咳痰黃稠、口渴。熱邪壅肺,氣道不利,則咽痛。若熱邪郁于肌表,肺衛(wèi)失宣,則發(fā)熱、微惡風寒。舌紅、苔黃、脈數(shù),均屬里熱熾盛之象。確定正名為:熱邪壅肺。彭某,男,56歲?;疾∫褍赡暧啵家匝勰樃∧[,繼而全身皆腫,曾住院兩次,水腫仍反復發(fā)作,近半個月來,腰以下水腫明顯,按之凹陷,面白、四肢不息、畏寒神疲、腰膝酸冷、食后腹脹,小便不利,舌質淡胖,苔滑,脈沉弱。答:主訴:水腫兩年余,近半個月明顯八綱辨證:里證:面白、畏寒神疲、舌質淡腫、苔滑、脈細弱寒證:面白、舌質淡胖、苔滑、脈細弱虛證:面白、舌質淡胖、脈細弱、苔滑陰證:畏寒神疲、面色蒼白、舌淡苔白潤、脈細弱證候分析:脾腎陽氣虛衰,不能溫煦形體,故形寒肢冷、面色蒼白。陽虛內寒,經脈凝滯,故腰膝酸冷。陽氣虛衰,水濕不運,故小便不利、面浮肢腫。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弱均是陽虛之象。確定正名為:脾腎陽虛。某患者,三天前因吃火鍋,過食辛辣肥甘之品,次日即發(fā)生腹瀉,白服黃連素,痢特靈等兩藥,治療未效,今日腹瀉加重,來醫(yī)院就診,癥見腹痛泄瀉,瀉下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脘痛,冷惡欲味,煩躁,口喝,肢體困重,肛門灼熱,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答:主訴:腹瀉三天,加劇一天八綱辨證:里證:舌紅欲味、脈濡數(shù)熱證:冷惡欲味、小便短赤、煩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實證:煩熱、小便短赤、苔膩陽證: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shù)證候分析:溫熱內蘊大腸,氣機阻滯,故腹痛,濕熱下注,大腸傳導失職,則暴注下泄、肛門灼熱,熱而傷津,故口渴。苔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均屬濕熱內蘊之象。確定正名為:大腸濕熱。某患者,男71歲,素體形瘦、顴紅,平時常覺頭暈目眩,近半月來,兼有手指發(fā)麻,眩暈益甚,今日上午,因與他人爭吵后,突然跌仆倒地、不省人事,口噤不開,喉中痰鳴,左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呼吸氣相、面色紅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答:主訴:常感頭暈目眩,近半月手指發(fā)麻、眩暈加劇,今日不省人事八綱辨證:里證: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濡而數(shù)熱證:面色紅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濡而數(shù)虛證:形體消瘦、身倦無力、苔黃膩、脈弦濡而數(shù)陽證:面色紅赤、苔黃膩、脈弦濡而數(shù)證候分析:陰虛陽亢,肝陽上擾頭目,故頭暈目眩。肝陰不足,筋脈失養(yǎng),則肢體麻木。肝陽化風生火,火灼津液成痰,風痰上擾,蒙蔽清竅,故猝然昏仆。氣血逆亂,則舌強不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紅、脈弦數(shù)皆為陽亢盛之象。名詞解釋:1、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2、陰陽交感:是陰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亦即相互發(fā)生作用。3、陰陽互根:是相互對立的陰陽兩方面,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系。即陰和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對一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條件。4、陰陽消長:是對立互根的陰陽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的增長和消減的變化之中。5、陰陽自和:是陰陽雙方自動維持和自動恢復其協(xié)調平衡狀態(tài)的能力和趨勢。6、陰陽及陽:是陰虛至一定程度時,因陰虛不能生陽,繼而出現(xiàn)陽虛的現(xiàn)象。7、陽病治陰:是滋陰藥物治療陰虛不能制陽所致虛熱證的方法。8、寒者熱之:是用濕熱的藥物治療陰偏盛所致寒實證的方法。9、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衍化為歸納宇宙萬物并闡釋氣相互關系的五種基本屬性。10、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11、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克制、制約的關系。12、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維持平衡協(xié)調,推動事物間穩(wěn)定有序的變化與發(fā)展。13、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制約和克制。14、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制約和克制。15、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累及其子行,導致母子兩行皆異常。16、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異常,影響到其母行,終致子母兩行皆異常。17、藏象:藏象又寫作“臟象”,是指藏于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xiàn)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xiàn)象。18、藏象學說: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內涵,各臟器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精氣血精液神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臟腑之間、臟腑與形態(tài)官竅及自然社會環(huán)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說。19、臟腑:包括形態(tài)、生理、病理學在內的一個綜合的功能單位。20、奇恒之腑:奇者,異也;恒者,常也;奇恒是指這一類臟器既不同于五臟,又不同于六腑。雖然在形態(tài)上中空而與腑相類似,卻不于水谷直接接觸,而是一個相對密閉的器官,而且還具有類似于臟的貯藏精氣的作用。另外,還因為這一類腑沒有表里關系。奇恒之府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21、心主血脈:是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fā)揮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22、心藏神:是指心有統(tǒng)帥全身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和主司精神、意識、情志等心理活動的功能。23、神: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xiàn);狹義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情感活動及性格傾向等。24、肺為華蓋:肺位于胸腔,覆蓋五臟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華蓋”之稱。25、肺主行水:是指肺氣的宣發(fā)肅降作用推動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26、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流經于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氣的交換,然后再通過肺氣宣降作用,將富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到全身。27、肺主治節(jié):是指肺氣具有調節(jié)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氣、血、水的作用。28、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飲食水谷化為水谷精微和精液,并把水谷精微和精液吸收、轉輸?shù)饺砀髋K腑的生理功能。29、脾主統(tǒng)血:是指脾氣有統(tǒng)攝、控制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而不逸出脈外的功能。30、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動的繼續(xù)和精氣血精液的化生和充實,均賴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故稱脾胃為“后天之本”。31、肝主疏泄:是指肝氣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進而促進精血精液的運行輸布、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暢等作用。32、腎藏精:是指腎具有貯存、封藏精氣的生理功能。33、腎主水:是指腎氣具有主司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34、腎主納氣:是指腎氣有攝納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35、腎精:是腎中所藏之精,以先天之精為主,賴后天之精充養(yǎng),是人體生命之源。36、腎氣:為腎精所化,也是一身之氣分布到腎的部位。由于腎所藏的精主要是先天之精,故其所化之氣也主要是先天之氣,與元氣的概念基本相同。37、腎陰:是腎氣中的具有涼潤、寧靜、抑制等作用的部分,為一身陰氣之源,能滋養(yǎng)五臟六腑之陰。38、腎陽:是腎氣中的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的部分,為一身陽氣之本,能鼓動五臟六腑之陽。39、先天之本:由于腎藏先天之精,主生殖,為人體生命本源,故稱腎為“先天之本”。40、天葵:是腎精及腎氣充盈到一定程度而產生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促進人體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成熟和維持人體生殖機能的作用。41、七沖門:飲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過程中通過消化道的七道門戶稱為七沖門。即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上口為噴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42、中精之府:是指膽。由于膽內藏精汁,即膽汁,故稱中精之府。43、水谷之海:飲食入口,經過食管、容納于胃,故稱胃為“水谷之?!薄?4、三焦氣化:三焦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運行的通道,其對水液代謝的協(xié)調平衡作用,稱為三焦氣化。45、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與水谷精微相互化生,故稱“肝腎同源”。46、心腎相交:是指心與腎之間的協(xié)調互濟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1、水火既濟:心火下降于腎,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濟于心,使心火不亢;2、精神互用:腎藏精,心藏神,精生神,神御精,相互為用。47、氣:是人體內活動很強、運行不息的及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48、氣機:氣的運動稱作氣機,在人體內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種基本運動形式。49、氣化: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在人體內主要是指精氣血精液各自的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亦即體內物質與能量的新陳代謝過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50、元氣:是人體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氣,由腎精化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51、宗氣: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俗氣上輸于肺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聚于胸中的氣,有推動血行和促進呼吸等作用。52、營氣: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行于脈中而具有營養(yǎng)作用的氣。53、衛(wèi)氣: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行于脈外而具有保衛(wèi)作用的氣。54、血:是循行于脈外中富有營養(yǎng)的紅色液態(tài)物質,是構成人體的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55、精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包括精和液兩個部分。56、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lián)絡臟腑形體的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tǒng),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57、正治:是逆其證候表現(xiàn)而治的一種常用治療方法,又稱“逆治”。58、反治:是指的病證的臨床表現(xiàn)與本質相反的情況下,順從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從治”。59、惡寒:凡患者感覺怕冷,而加衣被,近火取暖,仍覺寒冷稱惡寒。60、畏寒:雖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緩解的稱為畏寒。61、痰飲:痰和飲都是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填空:1、《皇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這四部書相繼產生,標志著中醫(y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且神農本草經為中藥的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2、“金元四大家”劉完素治療上主張用藥多取寒涼,故后世稱為“寒涼派”,張從正主張以祛邪為主,臨證善用汗、吐、下三法,故稱“攻下派”,李東垣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治療用藥以補脾胃為主,被譽為“補土派”,朱震亨倡導“相對論”有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醫(yī)學觀點治療以養(yǎng)陰清熱為主,后世稱之為“滋陰派”。3、中醫(yī)理論體系的最基本的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4、陰陽屬性劃分以水火為依據的,中醫(yī)學以水火為陰陽的征象來反映陰陽的基本特征。5、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交感、陰陽對立制約、陰陽互根互用、陰陽消長平衡、陰陽相互轉化。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用于疾病的診斷、用于疾病的治療。6、臟腑分陰陽,則五臟屬陰,六腑屬陽。五臟分陰陽,則肺為陽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7、事物的陰陽屬性發(fā)生轉化的內在因素是陰陽互藏。8、陽偏盛可導致實熱證,還可出現(xiàn)陰虛。9、陽損及陰時,治療當補陽為主,兼以補陰。10、事物和現(xiàn)象五行歸類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類和推演絡繹兩種。11、五行相生關系又稱母子關系;相克關系又稱所勝和所不勝。12、五行生克關系中,先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13、五行的制化規(guī)律,可概括為生中有克和克中有生。14、導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一行太過和一行不及兩種情況。15、木火刑金屬于太過,所致的相侮;土虛水侮屬于不及所致的相侮。16、根據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治則是虛則補母和實則瀉子。17、補母適用于母子關系的虛證;瀉子適用于母子關系的實證。18、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性和五臟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19、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化生和貯藏精氣。20、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21、六腑是人體內臟的總稱,分為五臟、六腑、奇恒之腑三類。22、心為君主之官,肺為相傅之官,肝為將軍之官。23、中醫(yī)學將精神活動分屬于五臟,其中脾藏意,在志為思;腎藏志,在志為恐。24、肺為水之上源,腎為水之下源。25、孤臟是指脾;孤腑是指三焦。剛臟是指肝26、后天之本是指脾,先天之本是指腎。27、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28、肺氣的基本運動形式是宣發(fā)和肅降。29、肝的生理特性是肝為剛臟和肝主升發(fā)。30、“血府”是指脈;“玄府”是指汗水,又稱氣門?!八韬!笔侵改X,“氣?!笔侵缸跉庠谛刂蟹e聚之處31、心的生理特性是:為陽臟而主通明。32、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33、膽有“中精之腑”、“清凈之腑”、“中清之腑”之稱。34、既為六腑之一,又為有奇恒之腑的是膽。35、胃有“太倉”、“水谷之海”之稱。36、胃的生理特性是喜潤惡濕和主通降。37、小腸主液,大腸主津。38、膽的生理功能有貯藏膽汁、排泄膽汁。39、大腸有“傳導之官”之稱?!爸荻贾佟笔侵赴螂?。40、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瀉。41、腦為元神之府。42、女子細胞的主要功能是主持月經和孕育胎兒。43、腦的生理功能有主宰生命活動、主精神意識、主感覺運動。44、奇恒之腑除膽外,其余都與五臟沒有表里配合。45、心與脾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血液的生成和血液的運行兩個方面。46、心腎相交在理論上認為心火必須下降于腎,腎水必須上濟于心。47、參與機體水液代謝的主要臟腑有脾、肺、腎。48、肺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呼吸運動、水液代謝和陰陽互資三方面。49、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全依賴于腎的氣化功能。50、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51、氣道通暢,呼吸勻調是肺和腎兩臟共同作用的結果。52、在呼吸運動中,肺主一身之氣,腎主納氣。53、脾為生氣之源,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54、精是人體生命的本源物質。55、人體之精分藏于五臟,但主要藏于腎中。56、精是神化生的物質基礎。57、精的主要功能包括:濡養(yǎng)、化血、化氣、化神和繁衍生命。58、氣的運動稱作氣機。59、人體之氣的運動形式,簡單的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60、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班級自我管理提升計劃
- 急診安全文化建設實踐計劃
- 實驗室安全規(guī)范與培訓計劃
- 學校教學活動安排計劃
- 秘書在團隊溝通中的角色計劃
- 小班三維課程與教育理念實踐計劃
- 2025年美司那項目建議書
- 2025年中國異構計算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2025年多通道腦電圖機項目建議書
- 淮安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高一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DB32-T 3129-2016適合機械化作業(yè)的單體鋼架塑料大棚 技術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花婆婆》兒童繪本故事
- DB44∕T 2149-2018 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技術規(guī)程
- 數(shù)據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10 Hashing
- 藍色卡通風學生班干部競選介紹PPT模板課件
- 人教新目標英語九年級上冊單詞中文Units
- 機動車牌證申請表格模板(完整版)
- 《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反事故措施(試行)》實施細則
- 鋼絲網架珍珠巖夾心板安裝方法
- 工藝管廊架施工方案
- 六宮格數(shù)獨解題技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