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變化_第1頁
2015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變化_第2頁
2015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變化_第3頁
2015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變化_第4頁
2015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的變化囪囹2010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住建部于2010年11月3日發(fā)布,2011年10月1日,最近剛剛買到了新規(guī)范,馬上就要實施了,正在抓緊對比研究??戳藘商?,有一點小收獲,與同行們分享。1適用范圍的修改舊規(guī)范的適用范圍是新建筑物,新規(guī)范增加了擴建和改建建筑。擴大了范圍。另外,新規(guī)范刪除了舊規(guī)范中關于不適應范圍的內容,這并不代表新規(guī)范適用這些范圍,而是因為不適用范圍不好列,列不全,因此沒列。這些特殊建(構)筑物的防雷設計本規(guī)范還是沒有完全涵蓋,還需執(zhí)行相關規(guī)范。2術語按照規(guī)范的編制規(guī)定,新規(guī)范增加了術語一章,共定義了50個術語,有一些術語還是首次出現,需認真閱讀。3第一類防雷建筑物新規(guī)范對防雷建筑物還是分為三類,但具體內容作了不少修改,總體來說,建筑物的防雷要求提高了。下面將對各類建筑分別說明。對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劃分主要有以下幾點修改:首先,增加了“在可能發(fā)生對地閃擊的地區(qū)”這樣一個限制條件,使規(guī)范更嚴謹。該限制條件同樣用于了第二、三類防雷建筑物。其次,引入了兩個新名詞,火炸藥和爆轟?;鹫ㄋ帲喊ɑ鹚帲êl(fā)射藥和推進劑)、炸藥、彈藥、引信、和火工品等。轟炸:爆炸物中一小部分受到引發(fā)或激勵后爆炸物整體瞬時爆炸。第三,對粉塵環(huán)境,10區(qū)該為了20區(qū)。采用了新的粉塵環(huán)境劃分方法。與10區(qū)比較,20區(qū)增加了可燃性粉塵云頻繁短時存在的情況。第四,增加了粉塵21區(qū),電火花會引起爆炸的場所。21區(qū)相當于舊標準的11區(qū),偶然會出現粉塵的場所??傮w來說,第一類防雷建筑物范圍擴大了。該條文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3.0.2在可能發(fā)生對地閃擊的地區(qū),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貯存火炸藥及其制品的危險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轟,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具有0區(qū)或20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具有1區(qū)或21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第二類防雷建筑物涉及種類很多,但修改并并不大,范圍略有擴大。首先,重要建筑增加了大型飛機場,國家特級和甲級體育館。飛機場不含露天場所和跑道。其次,粉塵環(huán)境,增加了電火花不易引爆的21區(qū)。還有22區(qū)替換了原11區(qū)。22區(qū)指不太可能出現粉塵的場所,如果存在也是短暫的。第三,雷擊次數0.06改為了0.05,場所增加了火災危險場所;雷擊次數0.3改為了0.25,場所增加了一般性工業(yè)建筑物。該條文也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0.2在可能發(fā)生對地閃擊的地區(qū),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筑物。國家級的會堂、辦公建筑物、大型展覽和博覽建筑物、大型火車站和飛機場、國賓館、國家級檔案館、大型城市的重要給水水泵房等特別重要的建筑物。國家級計算中心、國際通訊樞紐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的建筑物。國家特級和甲級體育館。制造、使用或貯存火炸藥及其制品的危險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具有1區(qū)或21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具有2區(qū)或22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建筑物。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05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筑物和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災危險場所。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25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業(yè)建筑物。5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第三類防雷建筑的范圍修改較小。首先,對預計雷擊次數的數值進行了調整,0.012?0.06調整為0.01?0.05;0.06?0.3調整為0.05?0.25。其次,把部分一般工業(yè)建筑和火災危險場所根據預計雷擊次數,把一部分調整到了第二類防雷建筑。該條文也被確定為了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3.0.3在可能發(fā)生對地閃擊的地區(qū),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筑物及省級檔案館。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災危險場所。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業(yè)建筑。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區(qū),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區(qū),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筑物。6防雷建筑物的基本規(guī)定防雷建筑物的基本要求變化不大,只是敘述上有一些修改,采用了一些名詞,并把等電位連接細化。新增了一條條文,是防雷擊電磁脈沖的。出現的新名詞有內部防雷裝置、外部防雷裝置、閃電電涌、閃電感應、雷擊電磁脈沖。此部分有3條條文,其中兩條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各類防雷建筑物應設防直擊雷的外部防雷裝置,并應采取防閃電電涌侵人的措施。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本規(guī)范第各類防雷建筑物應設內部防雷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層處,下列物體應與防雷裝置做防雷等電位連接:)建筑物金屬體。)金屬裝置。)建筑物內系統。)進出建筑物的金屬管線。除本條第一款的措施外,外部防雷裝置與建筑物金屬體、金屬裝置、建筑物內系統之間尚應滿足間隔距離的要求。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措施防直擊雷的措施基本沒有變動,只是幾個名詞稱謂做了修改,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改為了接閃桿、接閃線、接閃網。另外對于接地電阻,增加了“但3000Qm以下地區(qū),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Q?!辈贿^本條中,有2款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1.3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下列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1)當有管帽時應按表2)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3)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本款第1項或第2項所規(guī)定的空間之外。3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當其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度、長期點火燃燒、一排放就點火燃燒,以及發(fā)生事故時排放物才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安全閥,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可僅保護到管帽,無管帽時可僅保護到管口。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感應措施對于防閃電感應的措施,新規(guī)范基本沒有變化,只有兩處小的調整:第一,在共用接地裝置部分,增加了電子系統,將“電氣設備”改為了“電氣和電子系統”;第二,對于接地電阻的要求放松,將“其工頻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Q”改為“其工頻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Q”。(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電涌浸入措施新規(guī)范對防閃電電涌浸入的措施做了大量修改,增加了很多內容。第一,對低壓線路入戶要求全線電纜直埋引入,“宜”改為“應”。并確定為強制性條款。(第二,對于沒有條件全線電纜直埋引入時,要求距建筑物最少15m改為直埋,而且在終端桿處增加電涌保護器,并對保護器提出了詳細參數要求。但接地電阻值放松了,10Q改為了30Q。該條文也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款(第三,總配電箱是否設置電涌保護器尚應按第6章要求確定。(第四,增加了電子系統線路進入建筑物的要求。(第五,增加了架空通訊線路進入建筑物的要求。(第六,對于金屬管道進入建筑物的要求,基本沒變,只是把接地電阻20Q改為了30Q0條文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款部分的原文如下:4.1.4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閃電電涌侵人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室外低壓配電線路應全線采用電纜直接埋地敷設,在入戶處應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接到等電位連接帶或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當全線采用電纜有困難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桿和鐵橫擔的架空線,并應使用一段金屬鎧裝電纜或護套電纜穿鋼管直接埋地引人,架空線與建筑物的距離不應小于15m。在電纜與架空線連接處,尚應裝設戶外型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QO所裝設的電涌保護器應選用I級試驗試驗產品,其電壓保護水平應小于或等于2.5kV,其每一保護模式應選沖擊電流等于或大于10kA;若無戶外型電涌保護器,應選用戶內型電涌保護器,其使用溫度應滿足安裝處的環(huán)境溫度,并應安裝在防護等級IP54的箱內。當電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為本規(guī)范表,接在中性線和PE線間電涌保護器的沖擊電流,當為三相系統時不應小于40kA,當為單線系統時不應小于20kA。10第一類防雷不能設獨立的外部防雷裝置時的處理辦法變化新規(guī)范對該條修改較大,增加了較多內容。第一,對采取措施的嚴格程度用詞做了修改,“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改為“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第二,引下線的設置增加,除建筑物四周外,增加了內庭院四周。但對12m間距的要求放寬,將“不應大于12N改為“不宜大于12M。(第三,增加了電子系統與防雷接地、電氣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第四,對過電壓保護,舊規(guī)范只有籠統的一句話,新規(guī)范做了細化,增加了7各條款,將各種情況下的過電壓保護的做法,電涌保護器的選型,接線形式都做了詳細規(guī)定,設計時應認真對待。其中一個條款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8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箱處應裝設I級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值應小于或等于2.5kV。每一保護模式的沖擊電流值,當無法確定時,應取沖擊電流等于或大于12.5kA。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的外部防雷措施修改很小,只增加了45m以上建筑物接閃帶敷設的要求。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的引下線關于引下線,新規(guī)范做了如下修改。第一,強調這里的引下線是指專用引下線,區(qū)別與利用建筑物的金屬體做的引下線。并刪除了舊規(guī)范條文中關于利用建筑物金屬體部分內容。第二,引下線的布置除建筑物四周外,增加了內庭院四周。

第三,對大跨距建筑距離要求有所放寬。該條文被確定為強制性條文,原文如下:4.3.3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應大于18m。當建筑物的跨度較大,無法在跨距中間設引下線,應在跨距兩端設引下線并減小其他引下線的間距,專設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大于18m。13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的接地裝置對接地裝置的要求,新規(guī)范做了很大修改。第一,強調共用接地,把宜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改為了應采用共用接地裝置。而且共用接地的范圍把電子系統也納入了。而本規(guī)范對電子系統的術語定義是由敏感電子組合部件構成的系統。這個定義應該包含了所有弱電系統。第二,條文中刪除了不共用接地裝置時的地中距離要求。這個修改可由于對消除雷電流的危由于對消除雷電流的危所有本條中直接刪除了沖擊接地電阻可以不用第三,淡化了接地裝置沖擊接地電阻的數值。害,接地裝置的布置和尺寸比接地裝置的特定值更重要,沖擊接地電阻的要求。在本規(guī)范第,只要滿足一定條件,考慮。(13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的鋼筋做防雷裝置第一,對利用屋頂鋼筋網作接閃器,增加了“當其女兒墻以內的屋頂鋼筋網以上的防水層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的限制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