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_第1頁
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_第2頁
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_第3頁
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_第4頁
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引言方氏頭皮針的實踐經絡解剖方氏頭皮針的注意事項方氏頭皮針的特色方氏頭皮針的作用機理方氏頭皮針的穴區(qū)與國際標準方案方氏頭皮針選穴與配穴方氏頭皮針的操作方法方氏頭皮針的定位與主治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一二六五四三七八九十一一二六五四三七八九十引言引言頭皮針是針刺頭皮組織中特定部位和區(qū)域,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近40多年來頭皮針療法廣泛應用于臨床,療效確切,深受歡迎。頭皮針是針刺頭皮組織中特定部位和區(qū)域,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

方氏頭皮針發(fā)明人方云鵬(1909-1990),河南準陽人.1952年進修于中央衛(wèi)生部針灸實驗學習班。曾任西安市中醫(yī)院外科和針灸科主任,西安市政協委員,中國全息生物學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針灸學會副主任委員。1955年他率先將針灸應用于外科小手術鎮(zhèn)痛中。陜西頭皮針從1958年萌芽至1970年成熟,歷經13年。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方氏頭皮針發(fā)明人方云鵬(1909-1990),河南準為了便于頭針的國際交流推廣:1983年在中國針灸學會的主持下,制定了頭針國際標準化方案;1984年6月通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qū)穴名工作會;1989年通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會議;1991年頒布于世界。關于《頭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的制定

為了便于頭針的國際交流推廣:關于《頭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的方氏頭皮針的實踐經絡解剖學基礎方氏頭皮針的實踐方氏頭皮針臨床實踐西醫(yī)解剖學基礎中醫(yī)經絡方氏頭皮針是建立在臨床實踐、中醫(yī)經絡、西醫(yī)解剖學基礎上的一種治療方法。方氏頭皮針臨床實踐西醫(yī)解剖學基礎中醫(yī)經絡方氏頭皮針是建立在臨

1958年,方氏為患者治療感冒針刺承靈穴(足少陽經穴,主治頭痛、眩暈、目痛、鼻塞、鼻衄)時意外的治好了患者的腰痛,受到極大啟示。自此,從無意的發(fā)現到有意,通過對這些意外療效的穴位積累研究,總結出了“伏像”、“伏臟”、“倒像”、“倒臟”

以及其他中樞穴位。一、臨床實踐基礎一、臨床實踐基礎前額:足陽明胃經督脈頭側: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陽蹺脈頭后頂: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足厥陰肝經二、經絡學基礎十二條經脈和奇經八脈共有8條行于頭皮針的治療區(qū),通過經脈循行,聯絡四肢百骸,構成人的整體,在病理和生理上與頭部密切相關。前額:頭側:頭后頂:二、經頭部36個經穴和1個奇穴:督脈10個: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膀胱經8個: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足陽明胃經1個:頭維手少陽三焦經1個:角孫足少陽膽經16個: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經外奇穴1個:四神聰頭部36個經穴和1個奇穴:督脈10個:啞門、風1、頭皮組織三、解剖學基礎皮膚皮下脂肪組織枕額?。河深~腹和枕腹兩個肌腹組成。帽狀腱膜:連接枕額肌的厚纖維被膜腱膜下疏松組織:將帽狀腱膜與顱骨外膜分開。2、顱骨外膜:致密堅韌,與顱骨疏松連接,止于骨縫,緊密固定于骨縫。1、頭皮組織三、解剖學基礎皮膚皮下脂肪組織枕額?。河深~腹和枕肌肉名稱位置起點止點神經支配作用枕額肌枕額肌額腹前額降眉間肌皺眉肌眼輪匝肌帽狀腱膜面神經顳支皺眉提眉枕額肌枕腹頭后乳突上項線帽狀腱膜面神經耳后支拉緊頭皮顳肌顳頂肌太陽穴顳筋膜帽狀腱膜面神經顳支提耳耳前肌耳前方顳筋膜耳輪前部顳支提耳向前上耳上肌耳上方顳筋膜耳上顳支提耳向上耳后肌耳后部乳突耳后方耳后支拉耳向后3、頭皮肌肉:肌肉名稱位置起點止點神經支配作用枕額肌枕額肌前額降眉間肌帽狀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頭皮動靜脈伴行,命名相同頭皮動靜脈伴行,命名相同方氏頭皮針的定位與主治方氏頭皮針的定位與主治一、“伏像”和“伏臟”

“伏像”相當于總運動中樞,“伏臟”相當于總感覺中樞。一、“伏像”和“伏臟”

“伏像”相當于總運動中樞,“伏臟”相1、“伏像”的定位

“伏像”像人體自身縮影,伏在頭部的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之上的形象。冠矢點前為頸、頭部,冠矢點為頸、胸椎交界處,冠狀縫為左右上肢,矢狀縫為軀干,人字縫尖相當于尾骨尖,人字縫為左右下肢。1、“伏像”的定位2、“伏像”的主治作用

“伏像”支配著全身的運動神經,針刺“伏像”的相應部位,可以治療全身疾病,特別對運動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疾病效果顯著。2、“伏像”的主治作用3、“伏臟”的定位從額正中線、沿發(fā)際向兩側至左右額角,各分上、中、下3部分,稱“上焦”、“中焦”、“下焦”,共長6.5cm。其中:上焦3cm,中焦1.5cm,下焦2cm。3、“伏臟”的定位(1)上焦:是指橫膈以上的胸部內臟,還包括上肢及胸部以上的皮膚感覺和大腦思維。上焦前2cm、發(fā)際上1cm、發(fā)際下0.5cm為頭部,頸部重疊于其內;從額正中線旁開2cm、前額發(fā)際上2cm作為1個點,再從發(fā)際上3.5cm、額正中線旁開1cm作為1個點,兩點連線即“伏臟”的上肢,分為上臂、下臂、手部,各占0.5cm;上焦后1cm、發(fā)際上2cm、發(fā)際下0.5cm為胸部。(1)上焦:是指橫膈以上的胸部內臟,還包括上肢及胸部以上的皮(2)中焦:是指臍以上、橫膈以下腹部內臟,還包括軀干皮膚感覺,占1.5cm。(2)中焦:是指臍以上、橫膈以下腹部內臟,還包括軀干皮膚感(3)下焦:是指臍以下的腹部內臟,還包括泌尿、生殖系統(tǒng)和臍以下的腹部及下肢皮膚感覺。在下焦前1.5cm、發(fā)際上1.5cm、發(fā)際下0.5cm為小腹、臀部和髖部;下焦后0.5cm、發(fā)際上2cm、發(fā)際下1cm為膝至踝部;發(fā)際下1.5cm為足部。

(3)下焦:是指臍以下的腹部內臟,還包括泌尿、生殖系統(tǒng)和臍以4、“伏臟”的主治作用“伏臟”是全身感覺神經的集中反映區(qū),主要用于治療內臟疾患。另外,對全身皮膚的痛、觸、冷、熱、酸困、麻癢等不適之感也有顯著的療效。4、“伏臟”的主治作用二、“倒像”和“倒臟”“倒像”和“倒臟”分別是大腦皮層運動中樞和感覺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二、“倒像”和“倒臟”“倒像”和“倒臟”分別是大腦皮層運動1、“倒像”

(運動中樞)

部位:從眉頂枕線的中點向后1.25cm處作為1個點,從眉耳枕線的中點向前1.25cm處再向上畫一直線,在其4cm處取1個點,兩點的連線即相當于中央溝。倒像的部位,是在連線前約0.75cm處,相當于中央前回(運動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而倒臟的部位,則在連線后約0.75cm處,相當于中央后回(感覺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1、“倒像”(運動中樞)主治:對側肢體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把倒像分為3等分,每等份約占3cm。由上而下依次稱為下部、中部和上部。下部主治對側軀干及下肢運動障礙,中部主治對側上肢運動障礙,上部主治對側頭面部運動障礙。主治:對側肢體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把倒像分為3等分,每等份約2、“倒臟”(感覺中樞)

部位:相當于中央后回在頭皮上的投影。

主治:內臟疾病和對側肢體感覺障礙。在臨床上,可將倒臟分為3等分,由上而下依次稱為下部(下焦)、中部(中焦)、上部(上焦)。下部主治下焦病和對側下肢感覺障礙,中部主治中焦病和對側上肢感覺障礙,上部主治中焦病和對側上肢感覺障礙,上部主治上焦病和對側頭面部感覺障礙。2、“倒臟”(感覺中樞)言語區(qū)、書寫區(qū)、記憶區(qū)、信號區(qū)、運平區(qū)、視覺區(qū)、平衡區(qū)、呼循區(qū)、聽覺區(qū)、嗅味區(qū)三、其它中樞穴位言語區(qū)、書寫區(qū)、記憶區(qū)、信號區(qū)、運平區(qū)、視覺區(qū)、平衡區(qū)、呼1、說話(語言中樞)(1)部位:眉中與耳尖連線的中點。(2)主治:運動性失語癥。附注:習慣用右手者取左側穴,反之取右側穴。1、說話(語言中樞)2、書寫(書寫中樞)(1)部位:從冠矢點向左右劃一條與矢狀縫成90°線,距矢狀縫45°,離冠矢點3cm處是穴。(2)主治:震顫性失語、高血壓、低血壓等。2、書寫(書寫中樞)3、記憶(識字中樞)(1)部位:正對頂骨結節(jié),從人字縫尖向左右畫一條與矢狀縫成90°的線,距矢狀縫60°,離人字縫尖約7cm處是穴。

(2)主治:失讀癥、命名性失語、記憶力減退。3、記憶(識字中樞)4、信號(信號中樞)(1)部位:從耳尖至枕骨外粗隆上3cm處畫一連線,連線之中點是穴。(2)主治:感覺性失語癥、癲癇、理解能力減退。4、信號(信號中樞)5、運平(運動平衡中樞)(1)部位:人字縫尖向左右畫一線,與矢狀縫成90°角,在離矢狀縫30°,離人字縫尖5cm處是穴(相當于頂骨結節(jié))。

(2)主治:主治失用癥、共濟失調。5、運平(運動平衡中樞)6、視覺(視覺中樞)(1)部位:在枕骨外粗隆尖上2cm左右旁開1cm處是穴。(2)主治:視覺障礙、眼病。6、視覺(視覺中樞)7、平衡(平衡中樞)(1)部位:枕外粗隆尖下2cm旁開3.5cm處是穴。(2)主治:偏癱、眩暈、共濟失調。7、平衡(平衡中樞)8、呼循(呼吸中樞與循環(huán)中樞)

(1)部位:在枕骨外粗隆尖下5cm,再左右各旁開4cm處。(2)主治:心肺疾患,如咳嗽、哮喘、呼吸困難、心動過速、高血壓等。8、呼循(呼吸中樞與循環(huán)中樞)9、聽覺(聽覺中樞)(1)部位:耳尖上1.5cm處。(2)主治:神經性耳聾、耳鳴、頭暈。9、聽覺(聽覺中樞)10、嗅味(嗅覺中樞和味覺中樞)(1)部位:耳尖前3cm處。(2)主治:嗅覺障礙、味覺障礙、急慢性鼻炎。10、嗅味(嗅覺中樞和味覺中樞)方氏頭皮針的操作方法方氏頭皮針的操作方法一、針具的選擇

選用28~32號0.5~1.5寸毫針,體質強壯、病急者選用粗針;體質虛弱、慢性病選用細針。二、操作1.體位:選擇坐位或臥位。2.進針:可以單針刺、雙針刺或排針刺;長針斜刺手法同毫針刺法;短針多用飛針直刺法。

飛針直刺方法:以穩(wěn)、準、捷為特點,進針疾速,其勢如飛。用拇指、食指、中指緊持針柄,以肩肘帶動手腕用力,針體平直,垂直快速刺入,立即松手。深達骨膜,可聽到沖擊骨膜的響聲。一、針具的選擇3.行針常用捻轉、重壓、震顫等法。捻轉法:用拇指前后捻轉針柄。重壓法:手持針柄,給予適度的壓力至骨膜,使壓力持續(xù)傳遞。振顫法:緊持針柄,手臂振顫傳導至針體至穴位。4.留針留針時間偏長,一般留針30分鐘以上,也可達2~6小時。5.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之間休息2~5天。6.針刺時機若有發(fā)作先兆者,先兆期即行針刺;病情有規(guī)律者,在發(fā)病前針刺。3.行針常用捻轉、重壓、震顫等法。方氏頭皮針的選穴與配穴方氏頭皮針的選穴與配穴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臟上焦(頭胸)額旁1線眉沖、曲差足太陽膀胱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臟中焦(腹部)額旁2線頭臨泣、本神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臟下焦(臍部、下肢)額旁3線頭維足陽明胃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像胸部頂中線百會—前頂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倒像上中下三部頂顳前斜線前頂—懸厘膀胱經、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倒臟上中下三焦頂顳后斜線百會—曲鬢膀胱經、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倒臟像下焦下部頂旁1線承光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頂旁2線正營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嗅覺顳前線頷厭—懸厘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聽覺顳后線率谷—曲鬢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枕上正中線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視覺枕上旁線玉枕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平衡枕下旁線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呼循風池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思維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書寫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信號手少陽三焦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運平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說話太陽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記憶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像軀干、頭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作用機理研究方氏頭皮針作用機理研究

方氏頭皮針對血漿環(huán)核苷含量的影響:負性改變1方氏頭皮針痛閾的影響:提高痛閾閾值2方氏頭皮針對兒茶酚胺的影響:使去甲腎素腎素下降3對血流變學的影響:使血粘度下降膽固醇下降4 方氏頭皮針對血漿環(huán)核苷含量的影響:負性改變1方氏頭皮針痛

對甲皺微循環(huán)的影響:由針前的粒狀、泥狀改善為粒線狀或線狀;使腦組織血灌流量增加。567對腦血流圖的影響:腦血流明顯改善;使腦血流量增加;8對腦電圖的影響:使腦電α波指數和電壓升高;改變其不對稱性,調節(jié)腦電波。對肌電、肌力的影響:使針刺后肌電幅度明顯增高,改善肢體肌力,促進功能恢復。 對甲皺微循環(huán)的影響:由針前的粒狀、泥狀改善為粒線狀或線狀;

對血脂的影響:降低血脂、改善循環(huán);主要是膽固醇、β脂蛋白,三酸甘油脂變化不大。910對十二井穴體表溫度、信息失衡的影響:刺運動區(qū),井穴溫度失衡轉化,可能與改善微循環(huán)有關。對心電、心率、心功影響:使心率變慢,外周阻力變小;增加每搏輸出量;改善心肌缺氧。1112對記憶力的影響:增強大腦記憶功能,通過抑制中樞神經內星形膠質細胞凋亡,改善癡呆癥狀,防治考場綜合癥等。 對血脂的影響:降低血脂、改善循環(huán);主要是膽固醇、β脂蛋白,方氏頭皮的注意事項方氏頭皮的注意事項1、易出血:頭皮血供豐富,取針時要及時按壓。2、危險區(qū):出血多局限于頭皮帽狀腱膜下疏松結締組織中,感染后到達表層可致局部膿腫等。針刺前針具、針刺部位要做好消毒工作。3、顱部外傷骨缺損處禁針刺。4、小兒前后囟門未閉合處、孕婦禁刺。5、針刺針的針尖起勾時,不能再使用。注意事項1、易出血:頭皮血供豐富,取針時要及時按壓。注意事項6、彎針:用力角度方向與針體不一致所致,順彎勢輕輕取出。7、暈針:臨床中或因頭皮針刺激較強,或因病人畏懼,或因體虛、饑餓、勞累、緊張、過敏等情況,較易發(fā)生暈針,故應事先做好解釋工作,調節(jié)情緒,消除緊張心理;并注意針刺的強度。一旦有暈針發(fā)生,按毫針刺法暈針處理。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方氏頭皮的特色方氏頭皮的特色方氏頭皮針特色頭皮針特色方氏頭皮針形成時間最早,體系完善方氏頭皮針治療穴區(qū)豐富,以功能命名穴位,易學、易記,便于運用。針刺手法獨到,以飛針直刺為主,以捻轉、重壓、振顫三聯手法行針,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方氏頭皮針特色頭皮針特色方氏頭皮針形成時間最早,體系完善方氏1、高血壓病取穴:伏臟上焦、伏像頭部、書寫、呼循手法:除呼循用慢進斜刺,其余均用飛針直刺法留針:

30~45分鐘。行針:振顫、重壓、捻轉(方云鵬中國針灸1988.4期)臨床應用1、高血壓病臨床應用2.血管性癡呆:取穴:倒臟上焦、思維、記憶手法:飛針直刺法。留針:30-60min行針:捻轉、重壓、振顫2.血管性癡呆:3.失眠:取穴:思維、信號、記憶、伏象頭、伏臟上焦手法:飛針直刺法。留針:30-60min行針:捻轉、重壓、振顫3.失眠:4、神經衰弱

取穴:伏像頭、伏臟上焦思維、信號、記憶手法:飛針直刺至骨膜行針:重壓振顫留針:

30~60分鐘4、神經衰弱5、陽痿取穴:人字縫(伏像相應部位)、伏臟下焦、倒像下部、思維、信號手法:飛針直刺行針:振顫、重壓、捻轉留針:45分鐘5、陽痿6.脫發(fā)取穴:伏像頭、伏臟上、下焦、倒臟上焦、倒上部脫發(fā)處手法:飛針直刺;多針排刺;圍刺(脫發(fā)處)留針:

60分鐘行針:振顫、重壓行針2次6.脫發(fā)7、近視

取穴:視覺、伏像頭眼相應區(qū)、倒像上部、伏臟上焦手法:飛針直刺留針:

45~60分鐘行針:振顫、重壓行針2次7、近視8、耳鳴、耳聾取穴:聽覺、伏像耳相應部位、伏臟上焦、伏臟下焦、倒像上部、倒臟上焦手法:飛針直刺留針:

45分鐘行針:振顫、重壓捻8、耳鳴、耳聾9、眩暈(美尼爾氏綜合癥)取穴:聽覺、平衡、伏像頭耳相應區(qū)、伏臟上焦、倒像上部手法:飛針直刺留針:

45~60分鐘行針:振顫、重壓捻轉9、眩暈(美尼爾氏綜合癥)10、小兒腦癱取穴:伏像頭、四肢、腰、背倒像上中下三部、倒臟上中下三焦、書寫、說話、記憶、信號手法:飛針直刺留針:

60~120分鐘行針:振顫、重壓,行針2次。注意:小兒囟門未閉時應避開勿刺10、小兒腦癱11、中風偏癱取穴:伏像頭部、上肢、下肢相應部位、倒臟上中下三焦、倒像上中下三部說話、記憶、書寫手法:飛針直刺留針:45~120分鐘行針:振顫、重壓捻轉行針2次11、中風偏癱12、癲癇取穴:伏像頭、伏臟頭、思維、聽覺、倒像上部、倒臟上焦手法:飛針直刺留針:

45~120

分鐘行針:振顫、重壓捻轉行針2次12、癲癇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以及科研證實:方氏頭皮針具有綠色、無副作用、方法簡單、安全易行、療效顯著等優(yōu)勢。隨著方氏頭皮針的臨床使用與普及,將為廣大患者提供一種簡、便、驗、廉的適宜治療技術。

總結經過四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以及科研證實:方氏頭皮謝謝!謝謝!一引言方氏頭皮針的實踐經絡解剖方氏頭皮針的注意事項方氏頭皮針的特色方氏頭皮針的作用機理方氏頭皮針的穴區(qū)與國際標準方案方氏頭皮針選穴與配穴方氏頭皮針的操作方法方氏頭皮針的定位與主治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一二六五四三七八九十一一二六五四三七八九十引言引言頭皮針是針刺頭皮組織中特定部位和區(qū)域,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近40多年來頭皮針療法廣泛應用于臨床,療效確切,深受歡迎。頭皮針是針刺頭皮組織中特定部位和區(qū)域,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

方氏頭皮針發(fā)明人方云鵬(1909-1990),河南準陽人.1952年進修于中央衛(wèi)生部針灸實驗學習班。曾任西安市中醫(yī)院外科和針灸科主任,西安市政協委員,中國全息生物學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針灸學會副主任委員。1955年他率先將針灸應用于外科小手術鎮(zhèn)痛中。陜西頭皮針從1958年萌芽至1970年成熟,歷經13年。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方氏頭皮針發(fā)明人方云鵬(1909-1990),河南準為了便于頭針的國際交流推廣:1983年在中國針灸學會的主持下,制定了頭針國際標準化方案;1984年6月通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qū)穴名工作會;1989年通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會議;1991年頒布于世界。關于《頭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的制定

為了便于頭針的國際交流推廣:關于《頭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的方氏頭皮針的實踐經絡解剖學基礎方氏頭皮針的實踐方氏頭皮針臨床實踐西醫(yī)解剖學基礎中醫(yī)經絡方氏頭皮針是建立在臨床實踐、中醫(yī)經絡、西醫(yī)解剖學基礎上的一種治療方法。方氏頭皮針臨床實踐西醫(yī)解剖學基礎中醫(yī)經絡方氏頭皮針是建立在臨

1958年,方氏為患者治療感冒針刺承靈穴(足少陽經穴,主治頭痛、眩暈、目痛、鼻塞、鼻衄)時意外的治好了患者的腰痛,受到極大啟示。自此,從無意的發(fā)現到有意,通過對這些意外療效的穴位積累研究,總結出了“伏像”、“伏臟”、“倒像”、“倒臟”

以及其他中樞穴位。一、臨床實踐基礎一、臨床實踐基礎前額:足陽明胃經督脈頭側: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陽蹺脈頭后頂: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足厥陰肝經二、經絡學基礎十二條經脈和奇經八脈共有8條行于頭皮針的治療區(qū),通過經脈循行,聯絡四肢百骸,構成人的整體,在病理和生理上與頭部密切相關。前額:頭側:頭后頂:二、經頭部36個經穴和1個奇穴:督脈10個: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膀胱經8個: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足陽明胃經1個:頭維手少陽三焦經1個:角孫足少陽膽經16個: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經外奇穴1個:四神聰頭部36個經穴和1個奇穴:督脈10個:啞門、風1、頭皮組織三、解剖學基礎皮膚皮下脂肪組織枕額?。河深~腹和枕腹兩個肌腹組成。帽狀腱膜:連接枕額肌的厚纖維被膜腱膜下疏松組織:將帽狀腱膜與顱骨外膜分開。2、顱骨外膜:致密堅韌,與顱骨疏松連接,止于骨縫,緊密固定于骨縫。1、頭皮組織三、解剖學基礎皮膚皮下脂肪組織枕額?。河深~腹和枕肌肉名稱位置起點止點神經支配作用枕額肌枕額肌額腹前額降眉間肌皺眉肌眼輪匝肌帽狀腱膜面神經顳支皺眉提眉枕額肌枕腹頭后乳突上項線帽狀腱膜面神經耳后支拉緊頭皮顳肌顳頂肌太陽穴顳筋膜帽狀腱膜面神經顳支提耳耳前肌耳前方顳筋膜耳輪前部顳支提耳向前上耳上肌耳上方顳筋膜耳上顳支提耳向上耳后肌耳后部乳突耳后方耳后支拉耳向后3、頭皮肌肉:肌肉名稱位置起點止點神經支配作用枕額肌枕額肌前額降眉間肌帽狀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頭皮動靜脈伴行,命名相同頭皮動靜脈伴行,命名相同方氏頭皮針的定位與主治方氏頭皮針的定位與主治一、“伏像”和“伏臟”

“伏像”相當于總運動中樞,“伏臟”相當于總感覺中樞。一、“伏像”和“伏臟”

“伏像”相當于總運動中樞,“伏臟”相1、“伏像”的定位

“伏像”像人體自身縮影,伏在頭部的冠狀縫、矢狀縫、人字縫之上的形象。冠矢點前為頸、頭部,冠矢點為頸、胸椎交界處,冠狀縫為左右上肢,矢狀縫為軀干,人字縫尖相當于尾骨尖,人字縫為左右下肢。1、“伏像”的定位2、“伏像”的主治作用

“伏像”支配著全身的運動神經,針刺“伏像”的相應部位,可以治療全身疾病,特別對運動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疾病效果顯著。2、“伏像”的主治作用3、“伏臟”的定位從額正中線、沿發(fā)際向兩側至左右額角,各分上、中、下3部分,稱“上焦”、“中焦”、“下焦”,共長6.5cm。其中:上焦3cm,中焦1.5cm,下焦2cm。3、“伏臟”的定位(1)上焦:是指橫膈以上的胸部內臟,還包括上肢及胸部以上的皮膚感覺和大腦思維。上焦前2cm、發(fā)際上1cm、發(fā)際下0.5cm為頭部,頸部重疊于其內;從額正中線旁開2cm、前額發(fā)際上2cm作為1個點,再從發(fā)際上3.5cm、額正中線旁開1cm作為1個點,兩點連線即“伏臟”的上肢,分為上臂、下臂、手部,各占0.5cm;上焦后1cm、發(fā)際上2cm、發(fā)際下0.5cm為胸部。(1)上焦:是指橫膈以上的胸部內臟,還包括上肢及胸部以上的皮(2)中焦:是指臍以上、橫膈以下腹部內臟,還包括軀干皮膚感覺,占1.5cm。(2)中焦:是指臍以上、橫膈以下腹部內臟,還包括軀干皮膚感(3)下焦:是指臍以下的腹部內臟,還包括泌尿、生殖系統(tǒng)和臍以下的腹部及下肢皮膚感覺。在下焦前1.5cm、發(fā)際上1.5cm、發(fā)際下0.5cm為小腹、臀部和髖部;下焦后0.5cm、發(fā)際上2cm、發(fā)際下1cm為膝至踝部;發(fā)際下1.5cm為足部。

(3)下焦:是指臍以下的腹部內臟,還包括泌尿、生殖系統(tǒng)和臍以4、“伏臟”的主治作用“伏臟”是全身感覺神經的集中反映區(qū),主要用于治療內臟疾患。另外,對全身皮膚的痛、觸、冷、熱、酸困、麻癢等不適之感也有顯著的療效。4、“伏臟”的主治作用二、“倒像”和“倒臟”“倒像”和“倒臟”分別是大腦皮層運動中樞和感覺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二、“倒像”和“倒臟”“倒像”和“倒臟”分別是大腦皮層運動1、“倒像”

(運動中樞)

部位:從眉頂枕線的中點向后1.25cm處作為1個點,從眉耳枕線的中點向前1.25cm處再向上畫一直線,在其4cm處取1個點,兩點的連線即相當于中央溝。倒像的部位,是在連線前約0.75cm處,相當于中央前回(運動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而倒臟的部位,則在連線后約0.75cm處,相當于中央后回(感覺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1、“倒像”(運動中樞)主治:對側肢體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把倒像分為3等分,每等份約占3cm。由上而下依次稱為下部、中部和上部。下部主治對側軀干及下肢運動障礙,中部主治對側上肢運動障礙,上部主治對側頭面部運動障礙。主治:對側肢體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把倒像分為3等分,每等份約2、“倒臟”(感覺中樞)

部位:相當于中央后回在頭皮上的投影。

主治:內臟疾病和對側肢體感覺障礙。在臨床上,可將倒臟分為3等分,由上而下依次稱為下部(下焦)、中部(中焦)、上部(上焦)。下部主治下焦病和對側下肢感覺障礙,中部主治中焦病和對側上肢感覺障礙,上部主治中焦病和對側上肢感覺障礙,上部主治上焦病和對側頭面部感覺障礙。2、“倒臟”(感覺中樞)言語區(qū)、書寫區(qū)、記憶區(qū)、信號區(qū)、運平區(qū)、視覺區(qū)、平衡區(qū)、呼循區(qū)、聽覺區(qū)、嗅味區(qū)三、其它中樞穴位言語區(qū)、書寫區(qū)、記憶區(qū)、信號區(qū)、運平區(qū)、視覺區(qū)、平衡區(qū)、呼1、說話(語言中樞)(1)部位:眉中與耳尖連線的中點。(2)主治:運動性失語癥。附注:習慣用右手者取左側穴,反之取右側穴。1、說話(語言中樞)2、書寫(書寫中樞)(1)部位:從冠矢點向左右劃一條與矢狀縫成90°線,距矢狀縫45°,離冠矢點3cm處是穴。(2)主治:震顫性失語、高血壓、低血壓等。2、書寫(書寫中樞)3、記憶(識字中樞)(1)部位:正對頂骨結節(jié),從人字縫尖向左右畫一條與矢狀縫成90°的線,距矢狀縫60°,離人字縫尖約7cm處是穴。

(2)主治:失讀癥、命名性失語、記憶力減退。3、記憶(識字中樞)4、信號(信號中樞)(1)部位:從耳尖至枕骨外粗隆上3cm處畫一連線,連線之中點是穴。(2)主治:感覺性失語癥、癲癇、理解能力減退。4、信號(信號中樞)5、運平(運動平衡中樞)(1)部位:人字縫尖向左右畫一線,與矢狀縫成90°角,在離矢狀縫30°,離人字縫尖5cm處是穴(相當于頂骨結節(jié))。

(2)主治:主治失用癥、共濟失調。5、運平(運動平衡中樞)6、視覺(視覺中樞)(1)部位:在枕骨外粗隆尖上2cm左右旁開1cm處是穴。(2)主治:視覺障礙、眼病。6、視覺(視覺中樞)7、平衡(平衡中樞)(1)部位:枕外粗隆尖下2cm旁開3.5cm處是穴。(2)主治:偏癱、眩暈、共濟失調。7、平衡(平衡中樞)8、呼循(呼吸中樞與循環(huán)中樞)

(1)部位:在枕骨外粗隆尖下5cm,再左右各旁開4cm處。(2)主治:心肺疾患,如咳嗽、哮喘、呼吸困難、心動過速、高血壓等。8、呼循(呼吸中樞與循環(huán)中樞)9、聽覺(聽覺中樞)(1)部位:耳尖上1.5cm處。(2)主治:神經性耳聾、耳鳴、頭暈。9、聽覺(聽覺中樞)10、嗅味(嗅覺中樞和味覺中樞)(1)部位:耳尖前3cm處。(2)主治:嗅覺障礙、味覺障礙、急慢性鼻炎。10、嗅味(嗅覺中樞和味覺中樞)方氏頭皮針的操作方法方氏頭皮針的操作方法一、針具的選擇

選用28~32號0.5~1.5寸毫針,體質強壯、病急者選用粗針;體質虛弱、慢性病選用細針。二、操作1.體位:選擇坐位或臥位。2.進針:可以單針刺、雙針刺或排針刺;長針斜刺手法同毫針刺法;短針多用飛針直刺法。

飛針直刺方法:以穩(wěn)、準、捷為特點,進針疾速,其勢如飛。用拇指、食指、中指緊持針柄,以肩肘帶動手腕用力,針體平直,垂直快速刺入,立即松手。深達骨膜,可聽到沖擊骨膜的響聲。一、針具的選擇3.行針常用捻轉、重壓、震顫等法。捻轉法:用拇指前后捻轉針柄。重壓法:手持針柄,給予適度的壓力至骨膜,使壓力持續(xù)傳遞。振顫法:緊持針柄,手臂振顫傳導至針體至穴位。4.留針留針時間偏長,一般留針30分鐘以上,也可達2~6小時。5.療程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之間休息2~5天。6.針刺時機若有發(fā)作先兆者,先兆期即行針刺;病情有規(guī)律者,在發(fā)病前針刺。3.行針常用捻轉、重壓、震顫等法。方氏頭皮針的選穴與配穴方氏頭皮針的選穴與配穴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方氏頭皮針的臨床應用概況課件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臟上焦(頭胸)額旁1線眉沖、曲差足太陽膀胱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臟中焦(腹部)額旁2線頭臨泣、本神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臟下焦(臍部、下肢)額旁3線頭維足陽明胃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像胸部頂中線百會—前頂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倒像上中下三部頂顳前斜線前頂—懸厘膀胱經、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倒臟上中下三焦頂顳后斜線百會—曲鬢膀胱經、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倒臟像下焦下部頂旁1線承光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頂旁2線正營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嗅覺顳前線頷厭—懸厘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聽覺顳后線率谷—曲鬢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枕上正中線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視覺枕上旁線玉枕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平衡枕下旁線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呼循風池足少陽膽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思維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書寫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信號手少陽三焦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運平足太陽膀胱經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說話太陽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記憶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區(qū)國際方案經穴經絡伏像軀干、頭督脈方氏頭皮針穴區(qū)與國際標準化方案經絡穴位的關聯對照方氏頭皮針穴方氏頭皮針作用機理研究方氏頭皮針作用機理研究

方氏頭皮針對血漿環(huán)核苷含量的影響:負性改變1方氏頭皮針痛閾的影響:提高痛閾閾值2方氏頭皮針對兒茶酚胺的影響:使去甲腎素腎素下降3對血流變學的影響:使血粘度下降膽固醇下降4 方氏頭皮針對血漿環(huán)核苷含量的影響:負性改變1方氏頭皮針痛

對甲皺微循環(huán)的影響:由針前的粒狀、泥狀改善為粒線狀或線狀;使腦組織血灌流量增加。567對腦血流圖的影響:腦血流明顯改善;使腦血流量增加;8對腦電圖的影響:使腦電α波指數和電壓升高;改變其不對稱性,調節(jié)腦電波。對肌電、肌力的影響:使針刺后肌電幅度明顯增高,改善肢體肌力,促進功能恢復。 對甲皺微循環(huán)的影響:由針前的粒狀、泥狀改善為粒線狀或線狀;

對血脂的影響:降低血脂、改善循環(huán);主要是膽固醇、β脂蛋白,三酸甘油脂變化不大。910對十二井穴體表溫度、信息失衡的影響:刺運動區(qū),井穴溫度失衡轉化,可能與改善微循環(huán)有關。對心電、心率、心功影響:使心率變慢,外周阻力變??;增加每搏輸出量;改善心肌缺氧。1112對記憶力的影響:增強大腦記憶功能,通過抑制中樞神經內星形膠質細胞凋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