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1.gif)
![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2.gif)
![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3.gif)
![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4.gif)
![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5586263b454987733a20a1bd87d7c61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1、小班主題方臉盤和圓臉蛋教案反思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2.知道圓形和方形都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3.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準備: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各一張。2.故事配圖。過程:1.激發(fā)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出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教師介紹人物。2.完整地欣賞故事。·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ぬ釂枺汗适碌拿纸惺裁?故事里有誰?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都找到了哪些東西?3.理解故事內(nèi)容?!そ處熃Y合掛圖再次講述故事,重點幫助幼兒感知故事中的事物都是圓和方相結合的特點。·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了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建議:該活動還可以采用故事《圓圓和方方》進行。評價:1.對故事內(nèi)容感興趣。2.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方臉蛋和圓臉蛋方臉公公長著方臉盤,圓臉婆婆長著圓臉蛋,方臉公公喜歡方的東西,圓臉婆婆喜歡圓的東西。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決定比一比家里方的東西多還是圓的東西多。唉呀!這還真不好比呢!桌面是方的,可桌腿是圓的;錄音機是方的,可上面的喇叭是圓的;裝果汁的瓶子是方的,可瓶蓋是圓的;門是方的,可門鎖卻是圓都笑了,一齊說:“方的和圓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教學反思: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qū)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2、小班教案《方臉盤和圓臉蛋》含反思教學目標: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2.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5.能簡單復述故事。教學準備:課件。重點難點: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演示法、觀察討論法等。教學過程:一、出示人物圖片,激發(fā)興趣。1.出示長方形與老公公圖片。師:這是什么形狀呀?咦,誰來啦?誰來說說看這個老公公長得什么樣子呀?我們一起來幫他取個名字吧。2.出示圓形與老婆婆圖片。提問:這個老婆婆長了張圓臉蛋,可以叫什么名字呀?二、引發(fā)思考,講述故事。1.觀看圖片。提問:你們覺得方臉公公喜歡什么形狀的物體?圓臉婆婆呢?2.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3.教師放錄音,幼兒欣賞故事。提問:(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2)比著比著,他們都笑了,一起說了一句什么話呀?三、完整講述故事,并對物體進行配對。1.根據(jù)畫面,播放錄音,完整地欣賞故事。提問: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2.出示圖片,進行配對。師:誰能來幫這些物體找到自己好朋友,并用故事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四、活動結束。師: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教學反思: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qū)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3、大班語言方臉和圓臉教案反思活動目標:1.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要尊重別人的喜好。2.知道一家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好就好起來了。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4.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顒訙蕚洌河變河脮斗侥樅蛨A臉》活動過程:一、談話1.教師:每個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師也有家。請你們說說,家是什么?2.教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家里都有誰?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方臉和圓臉》第二、分段欣賞故事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到"就這么定啦,分吧"。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2.教師:老公公和老婆婆各自喜歡什么東西?從畫面里找找,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是圓的?老公公、老婆婆為什么要分家?3.老師繼續(xù)講故事,從"老公公站在小院子里一瞅"到"袖子是圓的"。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4.教師:他們能不能分家?引導幼兒關注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分越分不清楚。5.教師繼續(xù)講故事至結束。6.教師:他們分家了沒有?為什么?7.教師:一有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快就好起來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就好。8.請幼兒在幼兒用書第4頁上添畫故事的結尾。教師提醒幼兒要表現(xiàn)出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臉部特征以及兩人和好的動作和表情。三、交流討論1.教師:在你家里,爸爸媽媽或爺爺有沒有吵過架?后來又怎么樣了?2.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也要知道別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家人不要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吵架。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才好。教學反思: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4、大班主題方臉和圓臉教案反思活動目標:1、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要尊重別人的喜好。2、知道一家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好就好起來了。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方臉和圓臉》活動過程:一、談話1、教師:每個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師也有家。請你們說說,家是什么?2、教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家里都有誰?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方臉和圓臉》二、分段欣賞故事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到"就這么定啦,分吧"。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事2、教師:老公公和老婆婆各自喜歡什么東西?從畫面里找找,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是圓的?老公公、老婆婆為什么要分家?3、老師繼續(xù)講故事,從"老公公站在小院子里一瞅"到"袖子是圓的"。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4、教師:他們能不能分家?引導幼兒關注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分越分不清楚。5、教師繼續(xù)講故事至結束。6、教師:他們分家了沒有?為什么?7、教師:一有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快就好起來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就好。8、請幼兒在幼兒用書第4頁上添畫故事的結尾。教師提醒幼兒要表現(xiàn)出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臉部特征以及兩人和好的動作和表情。三、交流討論1、教師:在你家里,爸爸媽媽或爺爺有沒有吵過架?后來又怎么樣了?2、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也要知道別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家人不要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吵架。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才好?;顒臃此迹盒∨笥阉麄兊乃季S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diào)、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于是,今天我開展了一個語言教學活動《方臉和圓臉》。首先我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掛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家住著誰?老公公和老婆婆長的怎么樣?然后我完整的講述故事第一遍,請小朋友討論: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各喜歡什么東西?故事熟悉后我逐副出示掛圖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請小朋友說說: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要分家了,她們各自想要什么?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分家了沒有?為什么他們不分了?鼓勵幼兒相互交流閱讀的感受。最后幼兒說說在周圍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有圓也有方?分開會怎么樣?我還看到過什么形狀呢?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qū)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5、小班教案《方臉和圓臉》含反思活動目標:1.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jié)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2.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3.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活動準備:《方臉和圓臉》背景圖,前期家具的熟知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1、老師請來了兩位朋友?(老爺爺、老奶奶)2、給他們?nèi)€名字,(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二、講故事,找出方和圓1、“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到“好,就這么定啦,分吧?!?、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幼兒找好后,請幼兒到前面說說。----思維清楚3、你們真聰明,都幫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們各自的東西。三、引導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請小朋友幫幫他們,你覺得方和圓分得開嗎?桌子和釘子能分開嗎?為什么?-----大膽表述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開嗎?為什么?幼兒討論。---舉牌互動。四、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1、小朋友們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辦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兩口再互相一看,又發(fā)現(xiàn)……到結尾。”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3、原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得才快樂。五、開心的家溫暖的家1、這里還有三個家,你們看看,覺得他們開心嗎?原來是*的家。你們怎么看出來他們很開心?*小朋友你們家開心嗎?那以前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啊?原來只要我們相親相愛就會永遠開心的。2、第三個家你們猜會是開心的家嗎?是哦。那么又會是哪個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們家人是不是相親相愛?或許第三個開心的家就是你的喔!方臉和圓臉反思:小班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diào)、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于是,今天我開展了一個語言教學活動《方臉和圓臉》,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物體有方有園,各有用處;2、樂意觀察,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首先我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掛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家住著誰?老公公和老婆婆長的怎么樣?然后我完整的講述故事第一遍,請小朋友討論: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各喜歡什么東西?故事熟悉后我逐副出示掛圖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請小朋友說說: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要分家了,她們各自想要什么?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分家了沒有?為什么他們不分了?接著我請小朋友閱讀《小朋友的13——16頁“方臉和圓臉”,鼓勵幼兒相互交流閱讀的感受。最后幼兒說說在周圍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有圓也有方?分開會怎么樣?我還看到過什么形狀呢?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qū)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6、大班主題教案《方臉和圓臉》反思一、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才會幸福美滿。2、體驗角色情感,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發(fā)展幼兒的擴散和逆向思維。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二、活動準備:1、大教學掛圖一幅(上畫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圓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圓鏡子)。2、方臉老公公、圓臉老婆婆圖片各一幅。3、故事磁帶、錄音機。三、活動過程:(一)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1、教師以設問的形式導入活動,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的家里都有哪些東西?2、出示大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戶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圓的東西。師: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師:那這么多東西到底是誰的呢?3、出示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圖片,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師:原來是一個老公公和一個老婆婆的。師: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長得什么樣啊?師:老公公高高的個子,挺瘦,長著方臉盤兒。老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蛋兒。4、教師完整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師:方臉老公公喜歡方東西……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師: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5、引導幼兒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該不該分家,說說道理,鼓勵幼兒體驗角色情感。(1)師:兩個人吵架了,說要分家,你們說分好還是不分好?為什么?①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個別指導。②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2)師:如果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吵架了,也像他們一樣要分家,你們會怎么樣?(3)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6、教師講述故事到“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我的!老婆婆說:圓的東西是我的!”,教師設置提問,引導幼兒思考這些有方有圓的東西怎么分,讓幼兒知道這些東西分也分不清楚,圓的東西中有方的,方的東西中也有圓的。師:那現(xiàn)在林老師要問問你們,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說圓的東西是她的,那誰能告訴我這些又有方又有圓的東西怎么分?(幼兒自由討論師:如果硬是分開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那還能不能分啊?師: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還是勸他們不要分了。7、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們不要分!8、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完整欣賞故事,懂得簡單的道理。1、師:故事《方臉和圓臉》……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后,教師提問。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他們到底分了沒有?師:為什么他們不分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老公公的臉盤是方的,可眼珠是圓的。老婆婆的臉蛋兒是圓的,可門牙是方的。你們說這怎么分啊!你們是不是!3、教師引導啟發(fā)幼兒思考: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幼兒自由討論,然后請個別幼兒回答。(2)教師總結:是啊,生活中的物體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處,他們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能分家一樣,缺了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一個家也一樣,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有我們大家都要和和氣氣,生活才會幸福美滿,你們說是嗎?(三)遷移經(jīng)驗,發(fā)展擴散和逆向思維。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東西也是有圓有方的?分開會怎么樣?師:現(xiàn)在我要問問你們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比如說家里或者是幼兒園也可以是大馬路上有哪些東西是又有圓又有方的?師:如果分開了會怎么樣?2、教師帶領幼兒討論:如果世界上的東西都變成方的會怎么樣?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3、畫方的世界或圓的世界。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些什么東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又有圓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這些東西都變成方的或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然后我們來把我們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圓世界畫出來,好嗎?師:跟著林老師一起出來吧。4、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活動結束。教學反思: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diào)、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7、小班語言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教案反思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物體有方有圓,各有用處;2、樂意觀察,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知道圓形和方形都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3,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jié)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4,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6,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顒訙蕚洌?,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各一張。PPT展示。2,《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故事圖片,熟知部分家具。PPT展示。活動過程:1.激發(fā)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_--談話導入(1)、老師今天要給小朋友們講個好玩的故事,在此之前先看看幾張圖片吧(2)、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出示圖片,鼓勵幼兒給他們?nèi)€名字(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教師介紹人物。2.引導幼兒分辨方和圓,出示PPT圖畫,請幼兒觀察圖畫,激發(fā)幼兒的興趣(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回憶什么是圓和方,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有圓也有方?舉例子。(2)、出示PPT圖片,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3、啟發(fā)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小朋友們覺得能不能把所有的方的和圓的都分來呢?為什么?(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的圓眼睛和圓臉老婆婆的方牙齒一樣,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4、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1)、"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2)、一家人在一起,不吵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開開心心才最重要!(小朋友們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也要懂得互相幫助,包容謙讓,這樣才能每天開心快樂,知道嗎)反思:認識幾何圖形一般都比較單調(diào)、抽象,但如果通過趣味性的故事來學習幾何圖形的話,既能讓幼兒區(qū)分開圓形和方形,又能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了解到了其他的圖形,讓幼兒形成一定的圖形概念。同時,將處事道理融合在故事之中,讓幼兒從中得到感悟。8、中班主題活動方臉和圓臉教案反思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才會幸福美滿。2、體驗角色情感,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發(fā)展幼兒的擴散和逆向思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顒訙蕚洌?、大教學掛圖一幅(上畫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圓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圓鏡子)。2、方臉老公公、圓臉老婆婆圖片各一幅。3、故事磁帶、錄音機。活動過程:(一)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1、教師以設問的形式導入活動,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的家里都有哪些東西?2、出示大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戶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圓的東西。師: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師:那這么多東西到底是誰的呢?3、出示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圖片,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師:原來是一個老公公和一個老婆婆的。師: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長得什么樣啊?師:老公公高高的個子,挺瘦,長著方臉盤兒。老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蛋兒。4、教師完整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師:方臉老公公喜歡方東西……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師: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5、引導幼兒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該不該分家,說說道理,鼓勵幼兒體驗角色情感。(1)師:兩個人吵架了,說要分家,你們說分好還是不分好?為什么?①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個別指導。②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2)師:如果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吵架了,也像他們一樣要分家,你們會怎么樣?(3)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6、教師講述故事到“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我的!老婆婆說:圓的東西是我的!”,教師設置提問,引導幼兒思考這些有方有圓的東西怎么分,讓幼兒知道這些東西分也分不清楚,圓的東西中有方的,方的東西中也有圓的。師:那現(xiàn)在林老師要問問你們,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說圓的東西是她的,那誰能告訴我這些又有方又有圓的東西怎么分?(幼兒自由討論師:如果硬是分開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那還能不能分啊?師: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還是勸他們不要分了。7、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們不要分!8、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完整欣賞故事,懂得簡單的道理。1、師:故事《方臉和圓臉》……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后,教師提問。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他們到底分了沒有?師:為什么他們不分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老公公的臉盤是方的,可眼珠是圓的。老婆婆的臉蛋兒是圓的,可門牙是方的。你們說這怎么分啊!你們是不是!3、教師引導啟發(fā)幼兒思考: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幼兒自由討論,然后請個別幼兒回答。(2)教師總結:是啊,生活中的物體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處,他們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能分家一樣,缺了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一個家也一樣,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有我們大家都要和和氣氣,生活才會幸福美滿,你們說是嗎?(三)遷移經(jīng)驗,發(fā)展擴散和逆向思維。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東西也是有圓有方的?分開會怎么樣?師:現(xiàn)在我要問問你們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比如說家里或者是幼兒園也可以是大馬路上有哪些東西是又有圓又有方的?師:如果分開了會怎么樣?2、教師帶領幼兒討論:如果世界上的東西都變成方的會怎么樣?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3、畫方的世界或圓的世界。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些什么東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又有圓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這些東西都變成方的或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然后我們來把我們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圓世界畫出來,好嗎?師:跟著林老師一起出來吧。4、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活動結束?;顒臃此迹骸斗侥樅蛨A臉》這個故事是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它根據(jù)老爺爺和老奶奶喜歡方形和圓形的奇怪習慣來感受故事的幽默,讓幼兒知道物體有方有圓,各有用處,并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在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第一次發(fā)現(xiàn)老爺爺、老奶奶的臉和旁邊物體的相同之處。雖然是第一次,但是有幾個孩子還是很快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之后,教師對于他們提出來的疑惑來進行故事的第一次講述。通過第一次講述,教師讓幼兒自己想想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性格變化和事情的發(fā)展,他們之間產(chǎn)生矛盾之后,所處理的方法等。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比較富有趣味,所以幼兒對它的興趣比較的大,但是我反思,很多的幼兒只關注了這個故事的有趣性,很少幾個關注到了圓形和方形各自的好處。請幼兒說說在周圍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小朋友表現(xiàn)出很大的積極性,爭著舉手發(fā)言,而且竟然每個小朋友都說對了,基本上沒有重復的事物。我不禁感慨,小朋友的觀察真是細致入微。9、中班教案《方臉和圓臉》含反思活動準備:《方臉和圓臉》背景圖,前期家具的熟知活動目標:1.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jié)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2.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顒舆^程:一、談話導入1、老師請來了兩位朋友?(老爺爺、老奶奶)2、給他們?nèi)€名字,(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二、講故事,找出方和圓1、“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到“好,就這么定啦,分吧?!?、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幼兒找好后,請幼兒到前面說說。----思維清楚3、你們真聰明,都幫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們各自的東西。三、引導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請小朋友幫幫他們,你覺得方和圓分得開嗎?桌子和釘子能分開嗎?為什么?-----大膽表述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開嗎?為什么?幼兒討論。---舉牌互動。四、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1、小朋友們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辦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老兩口再互相一看,又發(fā)現(xiàn)……到結尾?!?、“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3、原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得才快樂。五、開心的家溫暖的家1、這里還有三個家,你們看看,覺得他們開心嗎?原來是*的家。你們怎么看出來他們很開心?*小朋友你們家開心嗎?那以前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啊?原來只要我們相親相愛就會永遠開心的。2、第三個家你們猜會是開心的家嗎?是哦。那么又會是哪個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們家人是不是相親相愛?或許第三個開心的家就是你的喔!方臉和圓臉課后反思: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diào)、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10、大班語言教案《方臉和圓臉》含反思活動目標:1、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要尊重別人的喜好。2、知道一家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好就好起來了。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方臉和圓臉》活動過程:一、談話1、教師:每個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師也有家。請你們說說,家是什么?2、教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家里都有誰?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方臉和圓臉》二、分段欣賞故事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到"就這么定啦,分吧"。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事2、教師:老公公和老婆婆各自喜歡什么東西?從畫面里找找,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是圓的?老公公、老婆婆為什么要分家?3、老師繼續(xù)講故事,從"老公公站在小院子里一瞅"到"袖子是圓的"。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聽故事。4、教師:他們能不能分家?引導幼兒關注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分越分不清楚。5、教師繼續(xù)講故事至結束。6、教師:他們分家了沒有?為什么?7、教師:一有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快就好起來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就好。8、請幼兒在幼兒用書第4頁上添畫故事的結尾。教師提醒幼兒要表現(xiàn)出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臉部特征以及兩人和好的動作和表情。三、交流討論1、教師:在你家里,爸爸媽媽或爺爺有沒有吵過架?后來又怎么樣了?2、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也要知道別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家人不要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吵架。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才好?;顒臃此迹盒∨笥阉麄兊乃季S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diào)、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于是,今天我開展了一個語言教學活動《方臉和圓臉》。首先我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掛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家住著誰?老公公和老婆婆長的怎么樣?然后我完整的講述故事第一遍,請小朋友討論: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各喜歡什么東西?故事熟悉后我逐副出示掛圖再次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請小朋友說說: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要分家了,她們各自想要什么?老公公和老婆婆到底分家了沒有?為什么他們不分了?鼓勵幼兒相互交流閱讀的感受。最后幼兒說說在周圍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有圓也有方?分開會怎么樣?我還看到過什么形狀呢?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qū)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11、小班語言活動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教案反思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2.知道圓形和方形都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顒訙蕚洌?.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各一張。2.故事配圖。活動過程:1.激發(fā)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出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教師介紹人物。2.完整地欣賞故事。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都找到了哪些東西?3.理解故事內(nèi)容。教師結合掛圖再次講述故事,重點幫助幼兒感知故事中的事物都是圓和方相結合的特點。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了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顒咏ㄗh:該活動還可以采用故事《圓圓和方方》進行。活動評價:1.對故事內(nèi)容感興趣。2.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附)故事方臉蛋和圓臉蛋方臉公公長著方臉盤,圓臉婆婆長著圓臉蛋,方臉公公喜歡方的東西,圓臉婆婆喜歡圓的東西。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決定比一比家里方的東西多還是圓的東西多。唉呀!這還真不好比呢!桌面是方的,可桌腿是圓的;錄音機是方的,可上面的喇叭是圓的;裝果汁的瓶子是方的,可瓶蓋是圓的;門是方的,可門鎖卻是圓的。比著比著,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都笑了,一齊說:“方的和圓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活動反思: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12、中班社會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教案反思活動目標:1、運用已有的圖形經(jīng)驗,區(qū)分方形和圓形。2、知道在同一物體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圓兩種形狀。3、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活動準備:1、圓形的物體(如圓鏡子、碗、臉盆、筆筒、轉盤等)和方形的物體(如毛巾、拎包、書、小方凳等)若干。2、同時具有圓形和方形的物體若干,如電話、鐘(外框方形和鐘面圓形的)、餅干箱、紙巾盒等。活動過程:一、引出故事:1、介紹故事名稱——方臉和圓臉,猜猜故事里可能會講些什么?2、介紹主人公——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并認識他們的外貌特征(方和二、理解故事1、講述故事開始至“吵著要分家”?!侥樄蛨A臉婆婆怎么了?——介紹方臉公公的東西和圓臉婆婆的東西,發(fā)現(xiàn)分類的依據(jù)。2、初次嘗試根據(jù)形狀分類。——出示需要分類的物品,說說有些什么?!獢[弄物品進行分類?!^察分類的情況,判斷:方臉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圓臉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圓的?3、繼續(xù)講述故事,引出再思考的問題。——哪些是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爭著都說屬于自己的東西?——為什么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再吵架了?三、遷移經(jīng)驗回憶生活中的物品、玩具等,看看有沒有同一件東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圓形兩種形狀特征?;顒友由欤?、請孩子繼續(xù)觀察收集生活中既有方又有圓的物品,將圖片和相關資料帶到幼兒園,布置在一起,相互交流。2、改編故事《方臉和圓臉》,試著編畫《紅臉和白臉》、《三角爺爺和梯形奶奶》等故事書?;顒臃此迹赫麄€活動與以往不同,是以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主線逐漸展開,對于習慣計算課的我來說,有了一定難度。如何讓豐富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變得不是那么重要,將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故事中蘊含的數(shù)學中——重點突出感知圓與方形的交集的這一元素。所以把握好本次活動的主旨,讓故事為數(shù)學所用,體現(xiàn)出故事本身蘊涵的數(shù)學思想十分重要。1、前期經(jīng)驗的準備充足:我在開展活動前請家長配合本次活動帶領自己的孩子一起找找家中的圓和方形的物品。所以在活動中,當問及幼兒這方面的問題時,孩子們的回答還是很積極,答案也是很豐富的。2、提問的語句需要精心組織:既然本次活動不是簡單的故事講述,那教師的提問重點就應該放在圖形感知上。教師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介紹主人公時(幼兒園學習網(wǎng)),應重點讓孩子觀察公公婆婆的不同臉型(方和圓),忽視掉其他無關元素。環(huán)節(jié)中有一處的提問我放棄了回應幼兒的提問,幼兒說分家就是離婚時,我沒想到幼兒會說出離婚這個詞,于是我就用了“哦”簡單帶過。其實可以正面回答幼兒,告訴他“嗯,這是你的理解,離婚也是分家的一種”來予以回應。并解釋分家的真正含義——將家里的東西一分二,一些給公公,另一些給婆婆?!澳銈儾虏拢推牌哦紩米呤裁葱螤畹臇|西啊?”這樣成功地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數(shù)學方面,不再糾結于分家的這個問題。3、故事內(nèi)容不夠貼近生活,可否自己適當?shù)馗木帲豪缭谥v到故事中又有方又有圓的小桌子,幼兒普遍不能理解。“哪里有圓的東西啊,老師?”這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他們對于圓形的釘子認知較少。釘子作為家具的內(nèi)墊物,幼兒不易觀察,這也就造成他們很難理解這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是否可以在保證目標的前提下對故事中的物品進行適當?shù)卣{(diào)整,將小桌子換成便于幼兒能夠看見的微波爐,燃氣灶等。這些物品體積大,自己的圓形和方形也更為明顯,易于孩子們識別。13、大班優(yōu)秀主題教案《方臉和圓臉》含反思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才會幸福美滿。2、體驗角色情感,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發(fā)展幼兒的擴散和逆向思維。3、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顒訙蕚洌?、大教學掛圖一幅(上畫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圓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圓鏡子)。2、方臉老公公、圓臉老婆婆圖片各一幅。3、故事磁帶、錄音機。活動過程:(一)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1、教師以設問的形式導入活動,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的家里都有哪些東西?2、出示大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戶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圓的東西。師: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師:那這么多東西到底是誰的呢?3、出示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圖片,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師:原來是一個老公公和一個老婆婆的。師: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長得什么樣啊?師:老公公高高的個子,挺瘦,長著方臉盤兒。老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蛋兒。4、教師完整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師:方臉老公公喜歡方東西……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師: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5、引導幼兒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該不該分家,說說道理,鼓勵幼兒體驗角色情感。(1)師:兩個人吵架了,說要分家,你們說分好還是不分好?為什么?①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個別指導。②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2)師:如果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吵架了,也像他們一樣要分家,你們會怎么樣?(3)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6、教師講述故事到“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我的!老婆婆說:圓的東西是我的!”,教師設置提問,引導幼兒思考這些有方有圓的東西怎么分,讓幼兒知道這些東西分也分不清楚,圓的東西中有方的,方的東西中也有圓的。師:那現(xiàn)在林老師要問問你們,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說圓的東西是她的,那誰能告訴我這些又有方又有圓的東西怎么分?(幼兒自由討論師:如果硬是分開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那還能不能分啊?師: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還是勸他們不要分了。7、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們不要分!8、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完整欣賞故事,懂得簡單的道理。1、師:故事《方臉和圓臉》……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后,教師提問。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他們到底分了沒有?師:為什么他們不分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老公公的臉盤是方的,可眼珠是圓的。老婆婆的臉蛋兒是圓的,可門牙是方的。你們說這怎么分啊!你們是不是!3、教師引導啟發(fā)幼兒思考: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幼兒自由討論,然后請個別幼兒回答。(2)教師總結:是啊,生活中的物體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處,他們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能分家一樣,缺了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一個家也一樣,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有我們大家都要和和氣氣,生活才會幸福美滿,你們說是嗎?(三)遷移經(jīng)驗,發(fā)展擴散和逆向思維。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東西也是有圓有方的?分開會怎么樣?師:現(xiàn)在我要問問你們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比如說家里或者是幼兒園也可以是大馬路上有哪些東西是又有圓又有方的?師:如果分開了會怎么樣?2、教師帶領幼兒討論:如果世界上的東西都變成方的會怎么樣?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3、畫方的世界或圓的世界。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些什么東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又有圓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這些東西都變成方的或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然后我們來把我們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圓世界畫出來,好嗎?師:跟著林老師一起出來吧。4、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活動結束。教學反思:小朋友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容易形成定勢。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diào)、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不僅使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14、中班主題教案《方臉和圓臉》含反思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才會幸福美滿。2、體驗角色情感,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發(fā)展幼兒的擴散和逆向思活動準備:1、大教學掛圖一幅(上畫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圓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圓鏡子)。2、方臉老公公、圓臉老婆婆圖片各一幅。3、故事磁帶、錄音機。活動過程:(一)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1、教師以設問的形式導入活動,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的家里都有哪些東西?2、出示大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戶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圓的東西。師: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師:那這么多東西到底是誰的呢?3、出示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圖片,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師:原來是一個老公公和一個老婆婆的。師: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長得什么樣啊?師:老公公高高的個子,挺瘦,長著方臉盤兒。老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蛋兒。4、教師完整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師:方臉老公公喜歡方東西……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師: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5、引導幼兒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該不該分家,說說道理,鼓勵幼兒體驗角色情感。(1)師:兩個人吵架了,說要分家,你們說分好還是不分好?為什么?①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個別指導。②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2)師:如果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吵架了,也像他們一樣要分家,你們會怎么樣?(3)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6、教師講述故事到“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我的!老婆婆說:圓的東西是我的!”,教師設置提問,引導幼兒思考這些有方有圓的東西怎么分,讓幼兒知道這些東西分也分不清楚,圓的東西中有方的,方的東西中也有圓的。師:那現(xiàn)在林老師要問問你們,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說圓的東西是她的,那誰能告訴我這些又有方又有圓的東西怎么分?(幼兒自由討論師:如果硬是分開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那還能不能分啊?師: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還是勸他們不要分了。7、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們不要分!8、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完整欣賞故事,懂得簡單的道理。1、師:故事《方臉和圓臉》……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后,教師提問。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他們到底分了沒有?師:為什么他們不分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老公公的臉盤是方的,可眼珠是圓的。老婆婆的臉蛋兒是圓的,可門牙是方的。你們說這怎么分啊!你們是不是!3、教師引導啟發(fā)幼兒思考: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幼兒自由討論,然后請個別幼兒回答。(2)教師總結:是啊,生活中的物體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處,他們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能分家一樣,缺了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一個家也一樣,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有我們大家都要和和氣氣,生活才會幸福美滿,你們說是嗎?(三)遷移經(jīng)驗,發(fā)展擴散和逆向思維。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東西也是有圓有方的?;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分開會怎么樣?師:現(xiàn)在我要問問你們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比如說家里或者是幼兒園也可以是大馬路上有哪些東西是又有圓又有方的?師:如果分開了會怎么樣?2、教師帶領幼兒討論:如果世界上的東西都變成方的會怎么樣?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3、畫方的世界或圓的世界。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些什么東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又有圓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這些東西都變成方的或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然后我們來把我們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圓世界畫出來,好嗎?師:跟著林老師一起出來吧。4、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活動結束?;顒臃此迹骸斗侥樅蛨A臉》這個故事是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它根據(jù)老爺爺和老奶奶喜歡方形和圓形的奇怪習慣來感受故事的幽默,讓幼兒知道物體有方有圓,各有用處,并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在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第一次發(fā)現(xiàn)老爺爺、老奶奶的臉和旁邊物體的相同之處。雖然是第一次,但是有幾個孩子還是很快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之后,教師對于他們提出來的疑惑來進行故事的第一次講述。通過第一次講述,教師讓幼兒自己想想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性格變化和事情的發(fā)展,他們之間產(chǎn)生矛盾之后,所處理的方法等。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比較富有趣味,所以幼兒對它的興趣比較的大,但是我反思,很多的幼兒只關注了這個故事的有趣性,很少幾個關注到了圓形和方形各自的好處。請幼兒說說在周圍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小朋友表現(xiàn)出很大的積極性,爭著舉手發(fā)言,而且竟然每個小朋友都說對了,基本上沒有重復的事物。我不禁感慨,小朋友的觀察真是細致入微。15、中班主題教案《方臉和圓臉》教學反思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物體有方有圓,輕易分開就不能使用,知道人與人要和和氣氣才會幸福美滿。2、體驗角色情感,激發(fā)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發(fā)展幼兒的擴散和逆向思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6、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顒訙蕚洌?、大教學掛圖一幅(上畫有房子、方杯子、方凳子、圓桌子、方被子、刀、南瓜、衣服、圓鏡子)。2、方臉老公公、圓臉老婆婆圖片各一幅。3、故事磁帶、錄音機?;顒舆^程:(一)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1、教師以設問的形式導入活動,吸引幼兒注意,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戶人的家里都有哪些東西?2、出示大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戶人家都有哪些方的和圓的東西。師: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師:那這么多東西到底是誰的呢?3、出示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圖片,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外貌特征。師:原來是一個老公公和一個老婆婆的。師: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長得什么樣啊?師:老公公高高的個子,挺瘦,長著方臉盤兒。老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蛋兒。4、教師完整講述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喜好。師:方臉老公公喜歡方東西……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師:有一天,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了,要分家。5、引導幼兒思考老公公老婆婆該不該分家,說說道理,鼓勵幼兒體驗角色情感。(1)師:兩個人吵架了,說要分家,你們說分好還是不分好?為什么?①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回個別指導。②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2)師:如果是你們的爸爸媽媽吵架了,也像他們一樣要分家,你們會怎么樣?(3)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6、教師講述故事到“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我的!老婆婆說:圓的東西是我的!”,教師設置提問,引導幼兒思考這些有方有圓的東西怎么分,讓幼兒知道這些東西分也分不清楚,圓的東西中有方的,方的東西中也有圓的。師:那現(xiàn)在林老師要問問你們,老公公說方的東西是他的,老婆婆又說圓的東西是她的,那誰能告訴我這些又有方又有圓的東西怎么分?(幼兒自由討論師:如果硬是分開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那還能不能分啊?師:那既然分也分不清楚,還是勸他們不要分了。7、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老公公老婆婆,你們不要分!8、師:那到底他們有沒有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二)完整欣賞故事,懂得簡單的道理。1、師:故事《方臉和圓臉》……2、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后,教師提問。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他們到底分了沒有?師:為什么他們不分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師:老公公的臉盤是方的,可眼珠是圓的。老婆婆的臉蛋兒是圓的,可門牙是方的。你們說這怎么分啊!你們是不是!3、教師引導啟發(fā)幼兒思考: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幼兒自由討論,然后請個別幼兒回答。(2)教師總結:是啊,生活中的物體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用處,他們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偎的,就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能分家一樣,缺了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一個家也一樣,爸爸、媽媽和孩子,還有我們大家都要和和氣氣,生活才會幸福美滿,你們說是嗎?(三)遷移經(jīng)驗,發(fā)展擴散和逆向思維。1、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教室和生活中有些什么東西也是有圓有方的?分開會怎么樣?師:現(xiàn)在我要問問你們了,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比如說家里或者是幼兒園也可以是大馬路上有哪些東西是又有圓又有方的?師:如果分開了會怎么樣?2、教師帶領幼兒討論:如果世界上的東西都變成方的會怎么樣?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3、畫方的世界或圓的世界。師:那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里都有些什么東西,看看哪些是方的,哪些是圓的,哪些是又有圓又有方的,想想如果把這些東西都變成方的或都變成圓的會怎么樣,然后我們來把我們想象中的方世界或圓世界畫出來,好嗎?師:跟著林老師一起出來吧。4、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活動結束。活動反思:《方臉和圓臉》這個故事是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它根據(jù)老爺爺和老奶奶喜歡方形和圓形的奇怪習慣來感受故事的幽默,讓幼兒知道物體有方有圓,各有用處,并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在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第一次發(fā)現(xiàn)老爺爺、老奶奶的臉和旁邊物體的相同之處。雖然是第一次,但是有幾個孩子還是很快的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之后,教師對于他們提出來的疑惑來進行故事的第一次講述。通過第一次講述,教師讓幼兒自己想想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性格變化和事情的發(fā)展,他們之間產(chǎn)生矛盾之后,所處理的方法等。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比較富有趣味,所以幼兒對它的興趣比較的大,但是我反思,很多的幼兒只關注了這個故事的有趣性,很少幾個關注到了圓形和方形各自的好處。請幼兒說說在周圍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物體是方的、圓的,小朋友表現(xiàn)出很大的積極性,爭著舉手發(fā)言,而且竟然每個小朋友都說對了,基本上沒有重復的事物。我不禁感慨,小朋友的觀察真是細致入微。16、大班社會語言說課稿《方臉和圓臉》反思大班語言活動《方臉和圓臉》是一篇短小精悍,富有趣味的故事。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jīng)驗上來看,大班幼兒已經(jīng)對方和圓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故事中方形和圓形的物體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如:釘子、被子、南瓜……是符合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從活動材料上及自己設計上展開我的說課:《方臉和圓臉》從材料價值的挖掘上來看有認知方面、情感態(tài)度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知識。在最先考慮活動設計上在,自己不夠理性自己不夠理性,想在一個活動中把《方臉和圓臉》這個活動材料所有對幼兒學習有價值的東西都體現(xiàn)出來。想在活動中體現(xiàn)幼兒的認知能力,讓幼兒掌握更多的關于物體形狀的知識和經(jīng)驗,又想在情感能力上使幼兒理解一家人在一起要開開心心的。這樣面面俱到,反而使整個活動看上去很亂,給人一種不清晰地,活動重點不突出。于是通過和老師交流,重新審視了材料,最后決定把重點放在了情感態(tài)度方面,希望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也要尊重別人的喜好。"知道一家人有時會吵架,但是,常常很快就又好起來了。"希望通過這一活動推動幼兒愛家的情感。為了很好的讓幼兒理解這一情感,教師主要在活動中用引導性的提問和對話,讓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內(nèi)容,然后用比較完整地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感受到這一情感"愛家"。教學反思: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17、小班語言領域優(yōu)秀教案《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反思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2.知道圓形和方形都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6.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7.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顒訙蕚洌?.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各一張。2.故事配圖?;顒舆^程:1.激發(fā)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出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教師介紹人物。2.完整地欣賞故事。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誰?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都找到了哪些東西?3.理解故事內(nèi)容。教師結合掛圖再次講述故事,重點幫助幼兒感知故事中的事物都是圓和方相結合的特點。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了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活動建議:該活動還可以采用故事《圓圓和方方》進行?;顒釉u價:1.對故事內(nèi)容感興趣。2.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附)故事方臉蛋和圓臉蛋方臉公公長著方臉盤,圓臉婆婆長著圓臉蛋,方臉公公喜歡方的東西,圓臉婆婆喜歡圓的東西。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決定比一比家里方的東西多還是圓的東西多。唉呀!這還真不好比呢!桌面是方的,可桌腿是圓的;錄音機是方的,可上面的喇叭是圓的;裝果汁的瓶子是方的,可瓶蓋是圓的;門是方的,可門鎖卻是圓的。比著比著,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都笑了,一齊說:“方的和圓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活動反思: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18、中班社會教案《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含反思活動目標:1、運用已有的圖形經(jīng)驗,區(qū)分方形和圓形。2、知道在同一物體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圓兩種形狀。3、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顒訙蕚洌?、圓形的物體(如圓鏡子、碗、臉盆、筆筒、轉盤等)和方形的物體(如毛巾、拎包、書、小方凳等)若干。2、同時具有圓形和方形的物體若干,如電話、鐘(外框方形和鐘面圓形的)、餅干箱、紙巾盒等?;顒舆^程:一、引出故事:1、介紹故事名稱——方臉和圓臉,猜猜故事里可能會講些什么?2、介紹主人公——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并認識他們的外貌特征(方和二、理解故事1、講述故事開始至“吵著要分家”?!侥樄蛨A臉婆婆怎么了?——介紹方臉公公的東西和圓臉婆婆的東西,發(fā)現(xiàn)分類的依據(jù)。2、初次嘗試根據(jù)形狀分類?!鍪拘枰诸惖奈锲?,說說有些什么?!獢[弄物品進行分類?!^察分類的情況,判斷:方臉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圓臉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圓的?3、繼續(xù)講述故事,引出再思考的問題?!男┦欠侥樄蛨A臉婆婆爭著都說屬于自己的東西?——為什么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不再吵架了?三、遷移經(jīng)驗回憶生活中的物品、玩具等,看看有沒有同一件東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圓形兩種形狀特征?;顒友由欤?、請孩子繼續(xù)觀察收集生活中既有方又有圓的物品,將圖片和相關資料帶到幼兒園,布置在一起,相互交流。2、改編故事《方臉和圓臉》,試著編畫《紅臉和白臉》、《三角爺爺和梯形奶奶》等故事書?;顒臃此迹赫麄€活動與以往不同,是以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主線逐漸展開,對于習慣計算課的我來說,有了一定難度。如何讓豐富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變得不是那么重要,將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故事中蘊含的數(shù)學中——重點突出感知圓與方形的交集的這一元素。所以把握好本次活動的主旨,讓故事為數(shù)學所用,體現(xiàn)出故事本身蘊涵的數(shù)學思想十分重要。1、前期經(jīng)驗的準備充足:我在開展活動前請家長配合本次活動帶領自己的孩子一起找找家中的圓和方形的物品。所以在活動中,當問及幼兒這方面的問題時,孩子們的回答還是很積極,答案也是很豐富的。2、提問的語句需要精心組織:既然本次活動不是簡單的故事講述,那教師的提問重點就應該放在圖形感知上。教師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介紹主人公時,應重點讓孩子觀察公公婆婆的不同臉型(方和圓),忽視掉其他無關元素。環(huán)節(jié)中有一處的提問我放棄了回應幼兒的提問,幼兒說分家就是離婚時,我沒想到幼兒會說出離婚這個詞,于是我就用了“哦”簡單帶過。其實可以正面回答幼兒,告訴他“嗯,這是你的理解,離婚也是分家的一種”來予以回應。并解釋分家的真正含義——將家里的東西一分二,一些給公公,另一些給婆婆?!澳銈儾虏?,公公和婆婆都會拿走什么形狀的東西啊?”這樣成功地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數(shù)學方面,不再糾結于分家的這個問題。3、故事內(nèi)容不夠貼近生活,可否自己適當?shù)馗木帲豪缭谥v到故事中又有方又有圓的小桌子,幼兒普遍不能理解?!澳睦镉袌A的東西啊,老師?”這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他們對于圓形的釘子認知較少。釘子作為家具的內(nèi)墊物,幼兒不易觀察,這也就造成他們很難理解這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是否可以在保證目標的前提下對故事中的物品進行適當?shù)卣{(diào)整,將小桌子換成便于幼兒能夠看見的微波爐,燃氣灶等。這些物品體積大,自己的圓形和方形也更為明顯,易于孩子們識別。教學反思: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19、小班公開課語言教案《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含反思【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物體有方有圓,各有用處。2、樂意觀察,大膽表述對周圍物體形狀的認識,知道圓形和方形都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3、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jié)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4、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5、閱讀故事,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净顒訙蕚洹?、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各一張。PPT展示。2、《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故事圖片,熟知部分家具。PPT展示?!净顒舆^程】1.激發(fā)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_--談話導入(1)老師今天要給小朋友們講個好玩的故事,在此之前先看看幾張圖片吧!(2)啟發(fā)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出示圖片,鼓勵幼兒給他們?nèi)€名字(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教師介紹人物。2、引導幼兒分辨方和圓,出示PPT圖畫,請幼兒觀察圖畫,激發(fā)幼兒的興趣(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回憶什么是圓和方,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有圓也有方?舉例子。(2)出示PPT圖片,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3、啟發(fā)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小朋友們覺得能不能把所有的方的和圓的都分來呢?為什么?(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的圓眼睛和圓臉老婆婆的方牙齒一樣,缺了哪一樣,就發(fā)揮不出它的作用。)4、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1)"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2)一家人在一起,不吵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開開心心才最重要!(小朋友們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也要懂得互相幫助,包容謙讓,這樣才能每天開心快樂,知道嗎)反思:認識幾何圖形一般都比較單調(diào)、抽象,但如果通過趣味性的故事來學習幾何圖形的話,既能讓幼兒區(qū)分開圓形和方形,又能在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了解到了其他的圖形,讓幼兒形成一定的圖形概念。同時,將處事道理融合在故事之中,讓幼兒從中得到感悟。20、小班教案《糖和盤》活動目標:1、在情景中感知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初步學習念兒歌。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顒訙蕚洌杭t、綠、黃的糖和盤、圓形、方形的糖和盤活動過程:一、看一看——引起幼兒的興趣,回憶新年的快樂時光1、提問:過新年的時候,你吃過糖果嗎?怎么樣的糖果?2、小結:糖果有不同的味道,還有軟糖、硬糖,可好吃了。二、念一念——熟悉理解兒歌內(nèi)容1、老師今天也帶來了糖(出示許多糖)有什么顏色的?我還帶來了兩個盤,是什么顏色的?2、老師邊展示邊念兒歌媽媽拿來兩個盤:紅的盤、綠的盤。媽媽拿來許多糖:紅的糖、綠的糖。紅的糖裝進紅的盤,綠的糖裝進綠的盤。大家看了笑瞇瞇,都夸寶寶“了不起”。3、兒歌里說什么?媽媽拿來幾個盤?寶寶是怎么裝糖的?(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用兒歌里的話小結)4、請個別幼兒邊裝糖邊念兒歌5、幼兒學念兒歌三、編一編——嘗試根據(jù)不同特征仿編兒歌1、出示黃色的糖和盤,請幼兒一起編兒歌(可增加操作)2、師出示園糖和方糖,這下該怎么裝呢?3、小結:我們可以根據(jù)顏色,還可以根據(jù)形狀來裝糖。21、大班教案《青花瓷盤》1.欣賞青花瓷盤的花紋和圖案,了解其紋樣裝飾特點,感受其獨特的色調(diào)美和紋樣美。2.嘗試運用烘托主題的方法裝飾青花瓷盤,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準備:1.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青花瓷盤實物或圖片、畫冊等相關宣傳資料,從中感受青花瓷盤的色調(diào)美和紋樣美,初步了解一些中國傳統(tǒng)裝飾紋樣的知識。2.《青花瓷盤》課件一套,《青花瓷》MP3純伴奏音樂,一次性紙圓盤、藍色勾線筆人手一份。過程:一、欣賞青花瓷盤照片,發(fā)現(xiàn)青花瓷盤的裝飾紋樣特點1.出示兩張青花瓷盤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盤的裝飾紋樣特點。師:請仔細看一看這兩只青花瓷盤,你覺得青花瓷盤上的裝飾花紋有什么特點?(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的色調(diào)美和紋樣美。)師:這兩只青花瓷盤上的裝飾花紋、色彩怎樣?師(小結):這兩只瓷盤上的花紋是用同一種青藍顏色繪制出來的。這些白底藍花的圖案稱為青花,繪制在白瓷上就被稱為青花瓷。青花瓷產(chǎn)生于唐代,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瓷器。青花瓷只有青、白兩種顏色,上面的裝飾花紋干凈、簡潔,非常美麗。師:這些美麗的花紋都裝飾在盤子的什么部位?(盤心、盤邊。)師:在盤心一般都是各種漂亮的大圖案,也稱主題花紋。而盤邊人們往往會裝飾上花邊,我們稱為盤邊花紋,裝飾盤邊花紋的目的就是為了烘托盤心的主題花紋,讓這只青花瓷盤看起來更美麗。古代的人們很聰明,把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花草、動物、人物等各種美好的東西都畫在了瓷盤上。所以,這些瓷盤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具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2.出示兩幅“魚盤”青花瓷盤圖片,對比裝飾紋樣疏密不同的效果。師:這兩只青花瓷盤選擇的是同一個題材,是什么呢?(魚。)師:同樣的“魚盤”裝飾花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疏密不同。)師: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集成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園林景觀工程零星合同標準
- 衢州浙江衢州江山市交投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勞務派遣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葫蘆島2024年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教育局赴高等院校招聘教師9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秦皇島2025年天津市腫瘤醫(yī)院秦皇島醫(yī)院招聘人事代理人員1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甘肅2025年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九隊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珠海廣東珠海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服務中心招聘4名合同制職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南2025年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棗莊2025年山東棗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杭州浙江杭州市明遠未來幼兒園編外教師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人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無損檢測超聲波探傷檢測方案
- 浙江省溫州市地圖矢量PPT模板(圖文)
- DB32∕T 2948-2016 水利工程卷揚式啟閉機檢修技術規(guī)程
- 建筑施工圖設計教程
- 高中化學必修一復習提綱
- 工程款支付報審表
- 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專項練習題有答案
- 常用抗凝藥物的應用及護理PPT課件
- 淺談壓力容器產(chǎn)品監(jiān)督檢驗工作要點
- 食品分析實驗講義(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