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1.gif)
![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2.gif)
![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3.gif)
![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4.gif)
![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3593d7b6af5e0eedfe6c91306973f5b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在鄭州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教育局長峰會”上,山西省教育廳張卓玉副廳長做了一個專題報告,其中有不少觀點值得我們深思。下面是他發(fā)言的摘錄。張卓玉:新教學模式發(fā)展張卓玉發(fā)言今天我就新教學模式的發(fā)展談一些思考。首先,我對這種模式的一個基本的判斷: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新模式將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主流模式。新模式體現(xiàn)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就是現(xiàn)在的“以人為本”。哲學上講人文主義,到西方發(fā)達國家所追求的最先進的教育思想,都在這種模式里有體現(xiàn)。同時這種模式順應了我們國家正在發(fā)生的社會轉型。有了這樣一種新模式的建設,保證了學校教育能夠和社會轉型同步進行,否則的話在社會各個領域都在進行轉型的時候,如果課堂教學還維持100年前的這種模式,那么社會就要拋棄教育。我堅信這是一場不可逆轉的社會進步。新模式將引發(fā)一系列的教育變革。它最后肯定要從課堂走到課外,走到學校、甚至走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引發(fā)一系列的教育變革。我這兒講到三種可能:1、重建教育結構;2、重建教育秩序;3、重建教育標準。這是我簡單的對于這一場改革現(xiàn)狀和發(fā)展做這樣一個評價。下面我著重談一下新模式可能引發(fā)的教育變革。首先,由于有了新模式,所以會引發(fā)信息化在教育領域中的有新的擴展方向,基于網(wǎng)絡的自主學習。大家知道新模式的一個核心,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一旦成為學習的起點和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這種模式就會為基于網(wǎng)絡的學習提供了空間同時也提供了需求。第二,超越教室的學習和成長。新模式目前還是在課堂這個領域再做一些改革,新模式帶來了新的理念,將會把學生的學習完全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室這個幾十平米的領域里面超越出來,走向更廣、更大的領域。第三、新模式目前所倡導的、所強調的是自主學習。表現(xiàn)在課堂、課下,自主學習它是一種理念,一旦自主這樣一種思想能夠深入人心,那么從自主學習走向自主管理只是時間問題。第四、由于發(fā)生了以上一些變化,那么重建教育評價體系同樣也是一個時間問題??赡芤l(fā)的教育變革還有很多很多,時間關系我和大家重點談下面這四點。第一、信息技術的革命性影響將成為可能。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大家可能都看到了“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這是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里面非常有分量的一句話,就講到信息技術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案锩浴边@三個字它的份量非常重,革命性就不是改革、改良,很可能就是一個結構的重建、方式的重建。而現(xiàn)在如果停留在今天這個水平的信息化上,我的看法是信息化不會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也就是說信息化要對教育產生革命性影響,這樣一種變革還沒有出現(xiàn)。新模式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可能,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就是建立一種新的自主學習模式,這種模式它有一個技術支持就是信息技術。利用計算機來幫助老師傳授知識,不應該是計算機的主要功能,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學生構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我從三個方面講:首先從服務于教走向服務于學的信息技術。過去十多年來,我們在信息技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最早的是校校通,緊接著搞了班班通,每個班都有多媒體,老師用課件來完成教學任務,整個過程信息技術用的很多,但是只是服務于老師教,學生學習的方面基本上不需要用計算機。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是“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計算機”,就像學生今天離不開手機一樣,離開計算機幾乎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這是一個方向。再一個從班班通到組組通、人人通的配置,而組組通只有新學校模式才存在?,F(xiàn)在全班同學就像我們這樣一個模式,老師講課學生聽課,沒有小組學習概念,而這個新的教學模式沒有小組就沒有教學,所以小組已經成為一個基本學習單位,那么小組配備電腦是接下來很快就可能實現(xiàn)的、就可能做的一件事。三是從開發(fā)教學資源到開發(fā)學習程序的技術支持。多年來,信息技術方面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中是在開發(fā)教學資源,這個教學資源實際上是老師教課、老師備課的資源,現(xiàn)在的學習平臺也好,學生的網(wǎng)絡資源也好,用于學生的幾乎沒有。最近我們要做一個課題,對于現(xiàn)有的各種網(wǎng)絡資源做了大量的了解,沒有一種平臺是服務于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也沒有哪種資源庫是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在新模式下,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的實施形式就是學生展示,學生展示用什么?用嘴、有粉筆還是說有必要的話可以用多媒體?多年來我們的多媒體是教師獨有的,只有教師用。組組通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小組學習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這個效果非常好的。第二、學習空間的變化。從教室到一切可能發(fā)生學習的地方。我們多年來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一講到學習馬上聯(lián)想到的就是教室、就是課堂,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學習基本上都發(fā)生在課堂和教室,包括目前使用新模式的學校,學生在做學案的時候或者小組討論的時候,我們所關注的還是在50平米、60平米這個有效的空間發(fā)生的一切學習活動。新的模式將要支持一種新的學習,這種學習使學習的空間從教室到一切可能發(fā)生學習的地方,比如說實驗室、制作室,去一個企業(yè)或者到社會上考察,或者到大自然里面觀察、體驗等等,這是必然的趨勢。只有我們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才真正能夠體現(xiàn)我們的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的培養(yǎng),才能夠和傳統(tǒng)模式進行抗衡。根據(jù)這樣一種理解,課堂學習的功能實際上就是一個研討會,同學們根據(jù)學習內容在不同的地方展開了學習,然后要回到這樣一個集中的場所,大家把自己互相學習的收獲、體會和疑問在課堂上共同討論,帶上學習的東西在這個場合進行交流,將來在課堂上這種功能是越來越多的。如果我們所追求的這樣一種理念成為現(xiàn)實的話,實際上我們還要再做一件事情,拆除橫在學校和社會之間的一堵無形的墻。學校和社會之間有兩堵墻,一堵墻是看得見的一堵墻,我們看的很嚴,任何人進不去,這是安全的。還有更可怕的一堵墻是將學校和社會完全隔離開,這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學生學習就是做作業(yè)、看教材,而把大量的實驗、制作、考察、體驗等等真正的學習排斥了。基于剛才這樣一種理解,這里面還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會有一項全新的工作要做,那就是社會學習資源的開發(fā)。現(xiàn)在校長也好、教育局長也好,我們所理解的教育資源圖書館、實驗室是校園四堵墻里面的東西,那就叫學習資源。和這個發(fā)展相關的是基于社會為學生提供服務的模式。中國現(xiàn)狀是這樣的,人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全社會包括政府都希望學校就在你四堵墻之內完成學習任務。社會認為學校以外的其他部門基本上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功能,這是我們現(xiàn)在普遍的現(xiàn)象。比如說我們的學生要聯(lián)系去一個展覽館或者博物館考察學習、去上一節(jié)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可能不會接受,他認為這不是他的事。我在歐美國家考察的時候,常常看到學生的某一節(jié)課就上在博物館的某個展點。而這個時候,給學生上課的很可能不是老師,就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這意味著什么呢?就是在發(fā)達國家社會部門,他有責任、有義務給中小學生學習考察提供服務,這是未來我們的教育發(fā)展要走的一個方向。這樣一種超越課堂、超越教室的學習,如果實現(xiàn)的話,學習小組的導師制提上議程,實際上是對于我們使用了100多年的班級授課制的挑戰(zhàn)。班級授課制是學校的產物,過去我們國家沒有班級授課制,西方國家二三百年以前也沒有這個概念,今天我們全國所有的學校都實行班級授課制,班級授課制它有它的好處,與此同時也有它的弊端,它的弊端最大可能就是支持了一個老師講、全班學生聽的模式。現(xiàn)在新的教學模式倡導的是自主學習、倡導的是探究,那么班級40個人、50個人集體學習、集體出去考察幾乎是不同的,小組學習或是學習小組,將成為未來學習的基本模式,它的作用甚至要超過班級的作用。那么小組要配置老師,才能保證小組的學習、才能保證小組的安全等等,小組或者我們叫做學習共同體,將成為最基本的學習單位。這是目前新模式發(fā)展非??赡茏叩囊粭l路。第三、從自主學習到自主管理這一步我堅信能走的通,我堅信這一步邁出去它的意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首先過去我們懷疑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于是就有老師的滿堂灌。新的學習模式、教學模式,實際上是老師思想的一次解放,這個解放體現(xiàn)在我們應該充分的相信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事實上新模式所以成功,也是解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在能力,所有使用這種模式的學校都感覺到沒有想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此高、如此強。當我們在課堂上有了這樣的認識,事實上也有這樣一種模式以后,很快的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更有自主管理的能力。如果自主一旦從學習走向管理,學生社會出現(xiàn)應運而生,而學生社會的出現(xiàn),對于學生的成長、社會的建立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首先是從灌輸性德育到體悟性德育,這是對于在座的各位,局長也好、校長也好我們多年頭疼事情的一個新的理解,德育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講,事實上我們德育的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不止中國,國際社會都是這個問題,包括西方發(fā)達國家也遇到這樣的問題。不是說學生拒絕、排斥有關德育的內容,是我們的方法陳舊,根本的問題是方法陳舊,任何地方你想用灌輸性的辦法完成德育的任務,最后都是失敗的。必須找到新的、完成德育的這樣一個途徑,我們新的模式給了這樣一個可能性,體悟性德育,說的具體一點,在做事過程中形成關愛、禮儀等等品行。我們希望學生有許多有關道德品質良好的素養(yǎng),靠說教是一種非常落后的、失敗的方法,真正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去感悟、去體會,最后形成他自己的品行。自主管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是學生擔當社會責任的時間前移,在擔當中學會擔當。這種理念我估計許多人無法接受,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擔當社會責任、付出回報社會是你學業(yè)完成以后工作了的事情,這是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學生的任務天經地義的就是學習,其他的事情不是你要考慮的。新的模式肯定的講要走向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毫無疑問的要把學生在學習期間,承擔社會責任這樣一個全新的任務提出來。成長既包括獲取,更包括付出,沒有付出的成長就是病態(tài)的成長,只知道獲取的成長是病態(tài)的成長,如果我們認同教育是保障學生成長的話,成長必須包括付出。必須包括承擔責任,沒有承擔責任、沒有付出的成長就是病態(tài)的。同時我更看中的是付出本身是重要的學習形式,學習不等同于就是輸入,輸出也是一種學習,甚至是一種更重要的學習。學生在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真正為社會進步做點事情的時候,他實際上所學到的東西更多??赡鼙仍诮淌依锩鎸W到的還多,或者他的這些活動為他知識的學習提供了許多的幫助。人為的后置付出,延長童年的多重原因,這個不多講了,今天我們是人為的把學生的童年延長了,是我們的責任。他已經能夠為社會做點事,我們不承認,我們認為他還小,不著急,慢慢來。在18世紀、19世紀,美國許許多多后來有成就的人他們真正開始對社會做貢獻就是十七八歲,但是今天我們強迫十七八歲的人只能在教室里面學習,什么也不用干。如果學校整個學生的管理走向了學生自主管理,那么就要出現(xiàn)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學生社會,學生社會的出現(xiàn)首先它是一個學習化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們在要求學習化社會的時候,對應的必須出現(xiàn)一個社會化的學生,學生的學習必須和這個真實的社會建立某種聯(lián)系,不能把學校人為的建成一個和社會隔絕的真空,這是不利于學生了解社會、不利于學生成長。課堂校園應該成為公民社會的搖籃,我們希望未來公民社會是什么樣?在今天的校園、今天的課堂就應該是什么樣。如果我們追求民主,希望每個學生都自主,而在課堂上我們有一個權威、有一個絕對的老師,學生的什么活動都是由學校來安排。只要你認真學習就行了,什么事情學校都為你考慮好了,這個無法培養(yǎng)未來的公民。這樣的人走向社會不可能是公民,只能做臣民,這樣的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只是兩種人,要么是社會高高在上的人,所謂的“管理者”,要么就是“底層的老百姓”,真正的公民傳統(tǒng)的教育是不可能這樣的。那么新的模式,如果說走向了自主管理,它就會培養(yǎng)出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民主、民治、民想”這樣的社會。第四、重建評價體系隨著新模式的進展,全新的評價標準會出現(xiàn)。首先學校評價標準,如何評價學校?在座的各位、教育局長如何評價學校?傳統(tǒng)的標準我們都尊重、都承認。新的模式下,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是未來評價的一個標準。就是教育局看一個學校、看一個校長教育資源的時候不僅僅看圖書館、不僅僅看實驗室,還要看學校所在的社區(qū)周邊有的資源是什么,你利用情況如何?你和社區(qū)的各個單位是否建立起這樣一種社區(qū)學習的關系?再一個就是學生成長的記錄,我去學校很多的,校長愿意讓我看他的實驗室、他的圖書館。現(xiàn)在我給校長講,我說你不要讓我看你的實驗室,我知道你花了一筆錢建了好的實驗室,這是你有錢辦的事;然后校長再給我看他的體育館、運動場,我說這都是政府花錢買來的,學校是培養(yǎng)人的地方,我要看一下你這個學校辦了50年,學生成長的記錄是什么?讓我看一下你這個學校30年也好、50年也好,有什么東西證明這個學校的學生成長。這個我們很少看到,頂多看兩幅學生的書法作品、學生的繪畫作品,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其他的看不到。學校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在這個方面我們幾乎看不到,我所理想的一所學校,進去以后最引人注目就是體現(xiàn)這個學校培養(yǎng)人才成長的形式、人才成長的見證。關于教師評價標準,我舉兩個例子。教師評價的標準,傳統(tǒng)標準很重要,毫無疑問。隨著新的教學模式實施,新的教學模式的推進,對于老師的評價標準會有大的變化,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組織能力。過去我們評價老師,更看重的是老師的講課能力、表達能力和它的知識功底。現(xiàn)在我們非常看中的是你的組織能力,能不能讓學生動起來?我們的老師有多少智慧體現(xiàn)在平臺搭建、機制建立上?要有這樣的老師才能夠保證學生小組學習、課堂展示,否則的話你根本不具備在新模式下成為一位優(yōu)秀老師的基本能力。評價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在展示的過程中,要看老師會不會評價,現(xiàn)在我們的老師學生一展示,他就在那兒指手劃腳,隨時要讓學生記得他的存在,他不能對于學生在展示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給予及時的鼓勵,對展示出來的作品給予恰當好處的評價,他不會這樣做。如果我們對于老師的能力結構、知識結構提出這樣新的要求的話,教師師范教育必須改革。學生評價標準很多,那么這里面最重要的標準兩個:1、高考標準;2、中考標準。這是最最重要的,這兩個標準發(fā)生變化,局長、校長這個層面的各種評價標準都會出現(xiàn),我相信我們的局長和校長有這種智慧,核心就是中考、高考。中考、高考這個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必須發(fā)生變化。關于高考,我們相信教育部會拿出一個適合我們國情的,也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這樣一個評價體系,我聽說這個方案已經在征求了好幾次意見,好象是今年要頒布一個新的高考方案。我想說的是中考,中考是省,我估計在座的來自市教育局長我們能做的事情,在高考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之前,中考應該發(fā)生變化。最近我在學校調研,老師們給我講課堂上鼓勵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有多樣的想法,事實上也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令人驚喜的場面,學生在討論問題有各種想法,可是老師說這樣對考試最不利了。我們到了初三、高三再不敢利用這種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往下走了,怎么辦?這里面肯定的講有中考、高考改革的問題。最近我們在開會,我提出兩個要求:第一是“減”。第二是“加”。對于現(xiàn)在的中考題首先要減兩個方面,知識性的題、技能性的題減少。我不知道最后減多少,盡可能減少純知識性的題和純技術性的題。我讓科研老師做了一個事,把去年中考題收集回來,你們評一下各種中考題里面我們認為出的不科學的題,他們各科找了幾個題,我看了一下,結果是啼笑皆非,就是去年全國各地的中考題,有一定比例的題出的讓你啼笑皆非,似是而非,就是死記硬背。這些題誰能做到呢?只有知道標準答案的命題人才能做到,除了知道標準答案的人任何人都做不了,或者你做出來就是錯的,按照你的理解完全正確,標準答案不是這樣,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中考題。其次要增加,增加什么?探究性的題、應用性的題。當然這個增加和減少肯定要保持穩(wěn)定,今天山西在座的局長很多人,我們是穩(wěn)穩(wěn)的做,絕對不可能一大堆做多少,肯定要有一個導向,不可能步子太大,但是要往這個方向走。我個人的想法是用3—5年的時候,讓我們的中考題完全能夠支持新模式、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一個需求。誰改革,誰占便宜;誰不改革,誰吃虧。往這個方向走,高考難度很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教育者會拿出適合我們國情的有利于推進現(xiàn)在基礎教育改革的這樣一個新的高考模式。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內容,謝謝!李炳亭:對教師角色的認識李炳亭在發(fā)言在“第二屆全國教育局長峰會”上,《中國教師報》總編輯助理、編輯部主任李炳亭先生的發(fā)言也引發(fā)了各方的反響,他的發(fā)言題目是“對教師角色的認識”,發(fā)言的要點如下:我一直以為教育是一個事件,是由師生共同生發(fā)的。那么顯然發(fā)起人是教師,而事件整個過程當中的主角肯定是學生,所以說教師決定著這場事件的性質和方向,乃至于決定著結果。因此我們才說教師的手里托起來了未來,我們才說教師每天走進課堂對世界施加著影響,我們才說教師每天走進課堂首先面對的是學生。但是我很愿意換成我的話說“教師的手里握著一幅撲克牌,如何打將決定著結果”。我認為這副牌打好了叫希望,打不好叫死亡。所以大家看教師那么重要。我今天就想講清一個問題,就是《對教師角色的認識》。在講教師這個角色的認識之前,我先把我的教育主張給大家講清楚,請大家現(xiàn)在開始動一下手,在紙上寫七個字,第一個字是“一”、第二個字是“二”,第三個字是“工”,第四個字是“下”,第五個字是“上”,第六個字是“止”,第七個字是“正”,也就是說我的主張都包含在一個字當中,就是“正”字。今天一系列的改革都是為了追求一種“正”,這個“正”字大家看如何寫,起筆的第一劃是“一”,“一”是“道”,“道”是什么?在教育當中“道”就是學生主體,也就是說離開了對學生作為人的一種尊重,離開了對學生權益的尊重,離開了主體的發(fā)揮,教育是無道的。大家看這個“正”字去掉學生主體之后變成什么字了?就是一個止字了,沒有學生就沒有教育。當然教育也不可以離開老師,所以這個“二”字,上邊一道叫學生,下面一道叫教師,大家看這就是天和地。能夠把天地貫通起來的,中間一個豎,這一劃我把它叫做小組,只有小組才是頂天立地,這樣的課堂才是“工”的,你看天地之間有三劃,就是新課改理念反復告訴我們的,那么至于如何解釋上和下,我不在多說了,你仔細回去琢磨,也就是一個正字就說清了我全部的教學主張,但是你仍然不要忘了起筆的第一劃——學生。學生這么重要,教師其實依然重要,如果正字沒有最后一劃,是個什么字?是倒過來的那個“止”字嘛。所以當我講學生主體的時候千萬不要對立的看,不要以為李炳亭說教師不重要,教師很重要,那么教師到底是個什么角色呢?張卓玉副廳長有一個著名的追問:第一個老師是誰教出來的?在沒有老師之前,其實人類也在學習,怎么學的呢?師法自然嘛,于是我們看到一個女人在那兒舞劍就有了“草書”,看到兩個猴子打架就有了“猴拳”,兩個狗在那里打架就有了“狗拳”,也就是說人類一切的知識如果往下追下去的話,他的源頭一定在自然。師法自然,但是有太多的人看不懂。大自然是一個無字的書,我們讀不懂,這個時候就開始了,我們需要一個人輔導一下。當我說“師法自然”的時候,大家知道學習最高的境界是無師自通,不需要老師就可以學會,老師不就解放了嗎?一旦無師沒有辦法通的時候,教師的作用就出來了。教師原來是幫助別人通的,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最初設置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是幫助學習者疏通。后來意化為不是幫助別人疏通,而是灌輸和傳授。不用我分析很多人都知道,疏通和傳授有什么區(qū)別?顯然區(qū)別非常大。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追問:教師是二傳手嗎?我一直以為今天的教學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我們發(fā)生了一場美麗的錯誤,我們把教師定位在二傳手上,我們一直以為所有的知識都要經過老師才可以到達學生。把教師定位為“二傳手”以后,接下來我發(fā)現(xiàn),教師的知識水平決定了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教師的道德高度決定了學生的道德高度。于是我們很多的傳統(tǒng)名校就會挖名師,誰是“二傳手”高手我就把你挖到我學校來,問題是請問在你那個區(qū)域之內有多少合格的二傳手?當教師的知識水平決定學生學業(yè)水平的時候,不用我分析大家都知道教育沒有希望。這樣的教育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教育有沒有希望,是無解的。我想課堂教育改革就是為了解決兩個普通的問題:1、如何讓普通的老師上成不普通的課。2、如何讓一個普通的學生發(fā)展得不普通。剛才我已經分析過老師的作用是疏導,是在學生學不會的時候起輔助作用,因此教師顯然不應該是一個二傳手,也就是說當我們把教師定位在二傳手上的時候,就是一場錯誤,這場錯誤不單純是教師的水平決定學生學習的水平,而是無形當中給教師帶來了太多的無形挑戰(zhàn)。怎么辦呢?大家看,這樣就要開始變化了。把二傳手變成一個放手發(fā)動學習的人,這樣的課堂就是我所暢想的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如果讓學生和知識直接對話,就變成了吃自助餐。傳統(tǒng)的課堂類似喂養(yǎng)式,老師在喂,學生張著嘴接。而我所主張的課堂把喂的環(huán)境改變,變成了吃自助餐,各取所需,讓學生和學習對話,那么老師這個職業(yè)就變“二傳手”為“發(fā)動學習”的人。老師們、局長們,當我要求教師是一個發(fā)動學習的人的時候,接下來就有了三個條件。1、你認識他嗎?我知道在座的有好多局長喜歡釣魚,是吧?凡是釣過魚的局長,都應該有這樣的一種體驗,要想釣到魚就必須了解魚的習性,請問我們今天的教師了解學生的習性嗎?尊重學生從學情出發(fā),研究如何讓學生學好?就像釣魚的人要了解魚是一樣。2、請問你是一個發(fā)動學習的人嗎?你知道什么叫學習嗎?我發(fā)現(xiàn)所有人對學習都會形成一個共識,這個共識就是學習即體驗。我常常講一個故事,老太太打麻將,一個農村70歲不認字的老太太想學會打麻將怎么辦?這個問題交給我們學校,很多校長會說:老太太想學會打麻將得先學認字,我先教你認字,然后還要教數(shù)學,我們校長還要親自上陣說什么叫“自摸”、“一條龍”等,或者我們還從北京請專家給老太太講座,比如麻將技法,一講講了幾年,老太太死了,打麻將的愿望一直沒有實現(xiàn)。而在現(xiàn)實中,讓農村老太太學會打麻將很簡單,用一個下午找三個老頭陪著她打,一下午就會了。老太太打麻將也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老太太想打;第二個條件我們要給老太太創(chuàng)設學習環(huán)境;第三我們必須敢于放手讓老太太自己去經歷。如果旁邊站著一個人對老太太說“來,聽我的,我告訴你”,老太太是學不會的,因為你沒有真正放手,老太太正是在打的過程中,有了體驗、有了感悟才能學會。3、你用什么方式確信他已經學會了?你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其實,我一直認為中國的教育一直在圍繞“教”去研究,我們研究了太多“教”的體系,而對于“學”的研究是一項空白。當你研究學習的時候,你就必須先從學生出發(fā),從認識學生出發(fā),并且要知道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是什么?學習的規(guī)律就是一個人認知的規(guī)律,他對一件事通過經歷之后產生了什么認知,并且形成經驗。學習規(guī)律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帶入。第二步是把他帶進來體驗。第三步是放大他的體驗,讓學生展示。這就是課堂,為什么一定要讓學生展示?請大家記住,展示是解決學習內驅力的金鑰匙,要想讓某個人做好某件事,最好的方法讓他展示?;谖疫@種分析,我們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下一個結論?教師這個職業(yè)至少應該是一個服務于學習的人。當我說服務于學習的時候,接下來我想問體育老師怎么上跨欄課?我們一般的老師就會這樣做,首先自己示范,說“來,同學們,我們要上跨欄課了,我先給你示范一下”,然后會讓學生去練習,這個時候教師對學生在跨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即便是這樣的課,我們都可以看出來,這樣的課一直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進行的。那有沒有這樣的一種體育老師?“同學們,現(xiàn)在上跨欄課,大家看好了,我開跨”,從第一分鐘跨到第四十五分鐘,這樣的課堂就叫“滿堂灌”,遺憾的是這個老師在下課時問學生:“同學們,我跨了一節(jié)課了,你們會跨了沒有?”語文老師常犯這種錯誤,講了一節(jié)課,結果下課之前問學生“你們會了嗎?”那我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會跨欄。那我們圍繞讓學生會跨欄開始分析,大家回答我,要想會跨欄,是不是就必須需要學生跨呢?請問在你的語文課上,你讓學生跨了嗎?有沒有說如果老師不示范,學生就不會跨。請問在一節(jié)跨欄課上,果真50個學生就沒有會跨的嗎?即便是都不會跨,請問如果這個人看電視,看見了劉翔跨欄,并且劉翔是他的偶像,他是否對跨欄有一定的認識呢?好了,這就是我們的主張,大家看,無論聽張廳長的還是聽其他人的,我們這些人共同一個主張就開始出現(xiàn)了,那就是我們是否把孩子當成了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來加以開發(fā)和利用?這就是傳統(tǒng)課堂和高效課堂最大的區(qū)別。在傳統(tǒng)課堂上我們以為只有一個資源是老師,還有一個資源是課本。那么高效課堂呢?我們主張學生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那實際上對于老師來講,他的全部教學藝術,應該體現(xiàn)在如何巧用、妙用學生資源。要盡可能的把學習還給學生,讓學生去體驗。要盡可能的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那接下來就非常容易,能不能在我的主張之下,我們構建課堂的框架呢?大家來看最簡單的一種課堂框架出現(xiàn)了,什么課堂框架?叫25+20課堂,就是讓學生先學25分鐘,然后讓老師圍繞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講20分鐘,合起來就叫25+20模式,簡單吧?第一個建議是以后讓老師少講,讓學生多學,這就叫少講多學。第二個建議先學后教,先讓他學,然后你再教。第三個建議往下走再深入一點,先學后“教”,教師連教也不教了。我現(xiàn)在依然要講我原來的同事曲老師的故事。我在教書的時候,我們學校有一個曲老師教物理,他教的班級物理成績最好。為什么?因為曲老師啥都不會,不會他就不講,當然曲老師的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每次上課曲老師從來不是一個健步走到講堂上講,而是走到學生之間,遇到女生拍拍肩,遇到男生摸摸頭,一圈下來30分鐘,我說曲老師教學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摸學生。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曲老師會這樣說“同學們,今天照例不講”,因為他不會講,曲老師說讓學生抄一下。然后曲老師說小天才們在哪里,舉手,臺下真的有很多學生舉手,然后他讓這位學生上臺講,告訴臺下的學生說聽好了,一旦臺上的同學講錯了,就馬上指出來。請問在曲老師的課堂上有開小差的嗎?有打磕睡的嗎?你學校的老師講的怪好,講倒了一大片,但是講倒一大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這個老師還在講,他試圖把沒有講倒的人也講倒。學習參與度高的課堂才會有效率,這是最樸素的一種理解,在曲老師的課堂上就沒有開小差、打瞌睡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曲老師會這樣說“來來來,今天沒講,我看你們會了沒有”我要測評一下,如何測評?他不會測評,他說有請剛才舉手的小先生們深入到每個小組里面去,一個人負責測三個人,測的過程中如果你發(fā)現(xiàn)他不會,你要想辦法把他搞會。完了,這堂課結束了。你可以把曲老師這一個案例理解為“個案”,但是我們來分析一下曲老師這節(jié)課,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是不是好課?首先曲老師這節(jié)課是少講多學的課。第二,這節(jié)課他讓每個孩子參與學,并且利用了學生這個資源去幫助別人。第三,這節(jié)課的達標率很高,已經保證學會了。更何況曲老師這節(jié)課帶來了很多傳統(tǒng)課堂沒有帶來的東西,是什么?學習的生命狀態(tài)。在曲老師這個課堂上是枯燥無味的嗎?是無聊的嗎?是盼著教學樓倒塌的嗎?不是,孩子們是那么的開心。所以我說課堂是學習的超市、生命的狂歡,你必須關注生命,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理由帶給別人痛苦,一個讓學生痛苦的教師就意味著是生命的殺手,你在犯罪。我們看現(xiàn)在當媽的養(yǎng)孩子,她每天都在關注著孩子的生命狀態(tài),那為什么到了課堂就開始漠視生命呢?我不說曲老師是一個好老師,其實曲老師不是一個好老師,曲老師只是能夠保證讓學生學會而已,至于我們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的那個生命的成長、精神的發(fā)育在哪里呢?我認為中國最好的一本教育學論著是《西游記》,它就是一個最經典的教學案例。大家看,唐僧是個老師,現(xiàn)在圍繞唐僧我們來做分析。首先我認為唐僧是一個好老師,因為唐僧敢于把斬妖除魔的事全部交給學生。我們再分析唐僧是什么專業(yè)?孫猴子會72變,唐僧會幾變?一變也不變,我說看見美女都不變,那還是男人嗎?因此唐僧不是一個男人,是什么啊?是和尚。西游記就是假設唐僧作為一個和尚存在,傳遞的信息是教師必須是懷有教育宗教的人。唐僧就是有一個教育信仰的人。孫猴子有72變,甚至連那個白龍馬在武功上、在知識專業(yè)水平上都比唐僧高的多,那為什么我們還說唐僧是個好老師呢?大家看教師除了知識之外,還要帶給學生精神、生命的一種東西,唐僧就是這樣一個人?,F(xiàn)在有人說了,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物聯(lián)網(wǎng)市場合作協(xié)議書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新版)初級消防設施操作員《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完整版
- 2025年書面離婚合同協(xié)議(4篇)
- 2025年五年級班主任管理工作心得體會(6篇)
- 2025年中班幼兒園教師個人年終工作總結模版(二篇)
- 2025年中草藥植物購銷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產品委托代理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木材買賣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車輛租賃協(xié)議(五篇)
- 2025年春季學期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安排表(完整版)
- 五年級口算題卡每天100題帶答案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期末高分試卷
- 工程造價績效考核KPI指標庫
- GB/T 4662-2012滾動軸承額定靜載荷
- 法律專題(本)(52876)-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學習網(wǎng)形考作業(yè)題目答案
- 人工智能技術介紹完整版人工智能概述、圍棋課件
- 加油站項目開辦申報表
- 單個軍人隊列動作教學法教案全(新條令)
- 《德育與班級管理》課程大綱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第七章有機化合物(267張)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