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教學(xué)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1.gif)
![《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教學(xué)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2.gif)
![《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教學(xué)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3.gif)
![《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教學(xué)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4.gif)
![《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教學(xué)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068a70e76982ab3d9b9c5bf25993b19b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統(tǒng)編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統(tǒng)編必修(下冊)
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李斯<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來得百里奚於宛(yuān),迎蹇(jián)叔於宋,求丕(pī)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李斯<諫逐客書>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城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zhòng),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ráng)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nà),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ē)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tuó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yuè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魏之女不充后宮;而駿馬駃騠juétí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yuè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jī之珥ěr、阿縞gǎo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cè)也。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bì,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bì,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jī
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chǎn)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於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課文說明】
本篇見于《史記·李斯列傳》。戰(zhàn)國末年,韓國怕秦國出兵來攻,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建議秦國在涇陽縣西北開鑿渠道,引涇水東流洛水,修建一條長300余里的灌溉渠,即后人所稱之“鄭國渠”,想用它來阻礙秦國向韓國的進攻,即所謂“疲秦”。事情被發(fā)覺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的主張,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寫了這封《諫逐客書》,勸諫秦王收回逐客的成命。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課文說明】
本篇見于《史記·李斯列傳》。戰(zhàn)國末年,韓國怕
本文一開始以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闡明了客卿對秦的巨大貢獻?!跋蚴顾木齾s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秦無強大之名也”,反面推論逐客的錯誤。然后從現(xiàn)實角度,將重物與輕人對比,并明確指出“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說明逐客之過。樂珠器玉兼收并蓄,而“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這種做法不僅讓人寒心,而且只能導(dǎo)致衰弱。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音調(diào)鏗鏘,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康有為曾譽之為千古第一奇文。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本文一開始以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闡明了客卿【課文講讀】
【第一段】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1)。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東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jiǎnɡ)叔于宋(5),求丕豹、公孫支于晉(6)。此五人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7)。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9),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10),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11);北收上郡(12);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Yān)郢(Yǐng)(13);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課文講讀】
【第一段】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1)東據(jù)成皋之險(1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通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延續(xù))到今。昭王得范雎(15),廢穰(ránɡ)侯,逐華陽(16),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同納)(17),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東據(jù)成皋之險(1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通縱),使之【注釋】(1)過:錯。
(2)穆公:春秋秦君,姓嬴,名任好,都雍(今陜西鳳翔縣)。在位三十九年。
(3)由余:春秋晉人。入戎,戎王命出使秦國,為秦穆公所用。獻策攻戎,開境千里,使穆公稱霸。
(4)百里奚:春秋楚人,字井伯,為虞大夫。虞亡,走宛,為楚人所執(zhí)。秦穆公聞其名,以五羖(公羊)皮贖他,用為相。
(5)蹇叔:春秋時人,居宋,穆公迎為大夫。穆公出兵襲鄭,蹇叔諫阻,不聽。秦軍為晉軍在殽地擊敗。
(6)丕豹:春秋晉人,父丕鄭為晉惠公所殺,因奔秦,穆公用為大夫。公孫支:秦人,游晉,后歸秦,穆公用為大夫。薦孟明于穆公,為人所稱。
(7)并國二十:指用由余而攻占的西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注釋】(1)過:錯。
(2)穆公:春秋秦君,姓嬴,名任好《諫逐客書》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李斯《諫逐客書》能夠說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
A?排比對偶聯(lián)翩,行文氣勢充沛
B?論據(jù)充分,事實勝于雄辯
C?反復(fù)正反對比,納客逐客利害昭彰
D?論證切中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的心理要害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諫逐客書》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李斯《諫逐客書》能夠2?下列文章中,以駁論為主的是(
)
A?《季氏將伐顓臾》
B?《寡人之于國也》
C.
《秋水》
D.《諫逐客書》
3?《諫逐客書》的中心論點是(
)
A?秦國依賴客卿才強大起來
B?重物輕人不是統(tǒng)一天下的正確方略
C?驅(qū)逐客卿必將造成秦國的危亡
D?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2?下列文章中,以駁論為主的是(
)
A?4?《諫逐客書》列舉秦國歷史上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實,來證明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
A?歸納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4?《諫逐客書》列舉秦國歷史上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5?《諫逐客書》鋪陳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
)
A?批評秦王聲色誤國
B?宣揚秦國強大富足
C?美化秦王以增強其接受勸諫的可能性
D?闡發(fā)重物輕人不能統(tǒng)一天下的道理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5?《諫逐客書》鋪陳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
6?在《諫逐客書》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都出產(chǎn)于外國,來證明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A?例證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6?在《諫逐客書》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都出產(chǎn)于外國7?在《諫逐客書》中,李斯先說驅(qū)逐客卿是
“藉寇兵而
赍盜糧",后說驅(qū)逐客卿是
"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這兩者在論證方法上的不同是(
)
A?前者是類比法,后者是歸納法
B?前者是對比法,后者是歸納法
C?前者是類比法,后者是對比法
D?前者是演繹法,后者是對比法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7?在《諫逐客書》中,李斯先說驅(qū)逐客卿是
“藉寇兵而
赍盜二、多項選擇題
1?《諫逐客書》的說服力來之于(
)
A?論點始終緊扣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的心理
B?反復(fù)對比論證利害得失鮮明
C?正言直諫,敢于批評秦王耽于聲色
D,論據(jù)充分,事實勝于雄辯
E?語言鋪陳排比,文章氣勢充沛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二、多項選擇題
1?《諫逐客書》的說服力來之于(
2?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這“四君”指的是(
)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秦惠王
E?秦昭王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2?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這“四3?李斯在《諫逐客書》中,用下列論據(jù)來論證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其中運用類比論證法的有(
)
A?秦國歷史上的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
B?“地廣者粟多”
C?“泰山不讓土壤”
D?逐客是
“藉寇兵而赍盜糧"
E?五帝三王"地無四方,民無異國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3?李斯在《諫逐客書》中,用下列論據(jù)來論證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4?李斯在
《諫逐客書》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边@里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和論證方法有(
)
A?排比
B?對偶
C?比喻
D?類比
E?歸納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4?李斯在
《諫逐客書》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三、簡析題
l?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
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
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
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撥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
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郁、邱,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
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
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三、簡析題
l?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
(1)能體現(xiàn)這段文字中心論點的是哪一句?
(2)概要文中所列舉的論據(jù)。
(3)這段論證的說服力來自哪里?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1)能體現(xiàn)這段文字中心論點的是哪一句?
2?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
"藉寇兵而責盜糧"者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2?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
(1)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運用了對比論證法?
(2)從這里可以體會到本文能夠說服秦王的關(guān)鍵
明確:本文能夠說服秦王的關(guān)鍵:逐客非但不能統(tǒng)一;天下,反而要造成秦國的危亡,這一結(jié)論切中了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欲望的問題。
(3)概括這段文字的主旨。9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1)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運用了對比論證法?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l?D
2?A
3?D
4,A
5?D
6?C
7?C
8?C
二、多項選擇題
l?ABDE
2?ABDE
3?BCD
4?ACD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l?D
思考題一、李斯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他的目的達到了嗎?
因為秦王下了逐客令,而李斯正在被逐之列,所以李斯寫了這個奏章,來分析逐客的錯誤和危害性。正是他的這個奏章,讓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從驪邑追回了回家途中的李斯。
思考題一、李斯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他的目的達到了嗎?
因為秦二、秦國歷史上的國君很多,李斯為何在文章中獨獨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為例來說明用客的重要性?本段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因為穆公等四國君在秦國歷史上政績最大,而且都是因為用客而取得成就的。選取典型的歷史事實來說明四國君任用客卿為秦國所作的巨大貢獻,從而證明逐客是錯誤之舉。
二、秦國歷史上的國君很多,李斯為何在文章中獨獨以穆公、孝公、本文在選材上的特點:
1、針對秦王愛好選材。秦王欲稱霸,敬重英明之主,所以李斯便選了秦國四位英主及歷史上的五帝三王;秦王喜歡聲色寶玩,李斯便廣造天下之寶入文,而將其與客這一最大寶物相比,以使秦王能明是非。
2、注意選哲理性強的材料。如地廣粟多,國大人眾,重物輕人等
本文在選材上的特點:
1、針對秦王愛好選材。秦王欲稱霸,敬
三、李斯為什么要對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等進行鋪張描寫?
一是為了與秦王逐客形成鮮明對比,使秦王明白逐客做法的錯誤。
二是想借這種對照向秦王說明,秦王重物而輕人,玩物喪志,不是稱霸天下的人所為,以警示秦王,切中秦王要害。
三、李斯為什么要對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等進行鋪張四、作者用“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作比喻來說明什么道理?
說明: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
五、本文有很強的說服力,它主要來自哪里?
一是論據(jù)充分有力,幾乎全是擺事實講道理,不空發(fā)議論
二是大量運用排比,鋪陳,比喻、對偶等手法,氣勢貫通,咄咄逼人。
四、作者用“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作比喻來說明什么
六、解釋各句中加橫線的字:
1.
今乃(副詞)棄黔首以資敵國,卻(推辭不受)賓客以業(yè)(活用為動詞)諸侯。
2.
來(動詞,使……來)丕豹、公孫支于晉。
3.
蠶食(象蠶一樣吞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
4.
非秦者去,為客者逐(趕走)。
5.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以……為寶)者多。
六、解釋各句中加橫線的字:
1.
今乃(副詞)棄黔同學(xué)們,再見!同學(xué)們,再見!高中語文統(tǒng)編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統(tǒng)編必修(下冊)
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李斯<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來得百里奚於宛(yuān),迎蹇(jián)叔於宋,求丕(pī)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李斯<諫逐客書>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城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zhòng),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ráng)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nà),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ē)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tuó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yuè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魏之女不充后宮;而駿馬駃騠juétí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yuè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jī之珥ěr、阿縞gǎo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cè)也。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bì,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bì,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jī
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chǎn)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於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課文說明】
本篇見于《史記·李斯列傳》。戰(zhàn)國末年,韓國怕秦國出兵來攻,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建議秦國在涇陽縣西北開鑿渠道,引涇水東流洛水,修建一條長300余里的灌溉渠,即后人所稱之“鄭國渠”,想用它來阻礙秦國向韓國的進攻,即所謂“疲秦”。事情被發(fā)覺后,秦宗室大臣提出逐客的主張,李斯也在被逐之中,他因此寫了這封《諫逐客書》,勸諫秦王收回逐客的成命。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課文說明】
本篇見于《史記·李斯列傳》。戰(zhàn)國末年,韓國怕
本文一開始以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闡明了客卿對秦的巨大貢獻?!跋蚴顾木齾s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秦無強大之名也”,反面推論逐客的錯誤。然后從現(xiàn)實角度,將重物與輕人對比,并明確指出“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說明逐客之過。樂珠器玉兼收并蓄,而“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這種做法不僅讓人寒心,而且只能導(dǎo)致衰弱。文章說理透徹,氣勢磅礴,音調(diào)鏗鏘,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涤袨樵u之為千古第一奇文。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本文一開始以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闡明了客卿【課文講讀】
【第一段】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1)。昔穆公求士(2),西取由余于戎(3),東得百里奚于宛(4),迎蹇(jiǎnɡ)叔于宋(5),求丕豹、公孫支于晉(6)。此五人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7)。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9),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10),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11);北收上郡(12);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Yān)郢(Yǐng)(13);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課文講讀】
【第一段】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1)東據(jù)成皋之險(1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通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yì,延續(xù))到今。昭王得范雎(15),廢穰(ránɡ)侯,逐華陽(16),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同納)(17),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東據(jù)成皋之險(1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通縱),使之【注釋】(1)過:錯。
(2)穆公:春秋秦君,姓嬴,名任好,都雍(今陜西鳳翔縣)。在位三十九年。
(3)由余:春秋晉人。入戎,戎王命出使秦國,為秦穆公所用。獻策攻戎,開境千里,使穆公稱霸。
(4)百里奚:春秋楚人,字井伯,為虞大夫。虞亡,走宛,為楚人所執(zhí)。秦穆公聞其名,以五羖(公羊)皮贖他,用為相。
(5)蹇叔:春秋時人,居宋,穆公迎為大夫。穆公出兵襲鄭,蹇叔諫阻,不聽。秦軍為晉軍在殽地擊敗。
(6)丕豹:春秋晉人,父丕鄭為晉惠公所殺,因奔秦,穆公用為大夫。公孫支:秦人,游晉,后歸秦,穆公用為大夫。薦孟明于穆公,為人所稱。
(7)并國二十:指用由余而攻占的西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注釋】(1)過:錯。
(2)穆公:春秋秦君,姓嬴,名任好《諫逐客書》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李斯《諫逐客書》能夠說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
A?排比對偶聯(lián)翩,行文氣勢充沛
B?論據(jù)充分,事實勝于雄辯
C?反復(fù)正反對比,納客逐客利害昭彰
D?論證切中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的心理要害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諫逐客書》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李斯《諫逐客書》能夠2?下列文章中,以駁論為主的是(
)
A?《季氏將伐顓臾》
B?《寡人之于國也》
C.
《秋水》
D.《諫逐客書》
3?《諫逐客書》的中心論點是(
)
A?秦國依賴客卿才強大起來
B?重物輕人不是統(tǒng)一天下的正確方略
C?驅(qū)逐客卿必將造成秦國的危亡
D?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2?下列文章中,以駁論為主的是(
)
A?4?《諫逐客書》列舉秦國歷史上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實,來證明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
A?歸納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4?《諫逐客書》列舉秦國歷史上四位君王重用客卿而取得巨大成就5?《諫逐客書》鋪陳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
)
A?批評秦王聲色誤國
B?宣揚秦國強大富足
C?美化秦王以增強其接受勸諫的可能性
D?闡發(fā)重物輕人不能統(tǒng)一天下的道理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5?《諫逐客書》鋪陳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音樂,是為了(
6?在《諫逐客書》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都出產(chǎn)于外國,來證明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這種論證方法是()
A?例證法
B?演繹法
C?對比法
D?類比法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6?在《諫逐客書》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寶美色都出產(chǎn)于外國7?在《諫逐客書》中,李斯先說驅(qū)逐客卿是
“藉寇兵而
赍盜糧",后說驅(qū)逐客卿是
"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這兩者在論證方法上的不同是(
)
A?前者是類比法,后者是歸納法
B?前者是對比法,后者是歸納法
C?前者是類比法,后者是對比法
D?前者是演繹法,后者是對比法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7?在《諫逐客書》中,李斯先說驅(qū)逐客卿是
“藉寇兵而
赍盜二、多項選擇題
1?《諫逐客書》的說服力來之于(
)
A?論點始終緊扣秦王急于統(tǒng)一天下的心理
B?反復(fù)對比論證利害得失鮮明
C?正言直諫,敢于批評秦王耽于聲色
D,論據(jù)充分,事實勝于雄辯
E?語言鋪陳排比,文章氣勢充沛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二、多項選擇題
1?《諫逐客書》的說服力來之于(
2?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這“四君”指的是(
)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秦惠王
E?秦昭王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2?李斯在《諫逐客書》中說:“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這“四3?李斯在《諫逐客書》中,用下列論據(jù)來論證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其中運用類比論證法的有(
)
A?秦國歷史上的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
B?“地廣者粟多”
C?“泰山不讓土壤”
D?逐客是
“藉寇兵而赍盜糧"
E?五帝三王"地無四方,民無異國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3?李斯在《諫逐客書》中,用下列論據(jù)來論證驅(qū)逐客卿是錯誤的,4?李斯在
《諫逐客書》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這里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和論證方法有(
)
A?排比
B?對偶
C?比喻
D?類比
E?歸納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4?李斯在
《諫逐客書》中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三、簡析題
l?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
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
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
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撥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
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郁、邱,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
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
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三、簡析題
l?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
(1)能體現(xiàn)這段文字中心論點的是哪一句?
(2)概要文中所列舉的論據(jù)。
(3)這段論證的說服力來自哪里?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1)能體現(xiàn)這段文字中心論點的是哪一句?
2?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
"藉寇兵而責盜糧"者也。
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1《諫逐客書》——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課件
2?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寒手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山東省某酒店建設(shè)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度會展中心物業(yè)管理服務(wù)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京東平臺品牌代運營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匯編
- 2025年度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配套刮膩子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能源項目合同擔保與保全操作手冊
- 2025年度商業(yè)街區(qū)開荒保潔與日常清潔合同
- 2025年度工地施工安全防護用品供應(yīng)合同
- 法語專四四級詞匯
- 動物檢疫技術(shù)-動物檢疫的對象(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shù))
- 中考記敘文閱讀
- 《計算機應(yīng)用基礎(chǔ)》-Excel-考試復(fù)習題庫(含答案)
- 產(chǎn)科溝通模板
- 2023-2024學(xué)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學(xué)數(shù)學(xué)一年級下冊期末提升試題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力的測定改進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聯(lián)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21709.13-2013針灸技術(shù)操作規(guī)范第13部分:芒針
- 2022年青島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單招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急診科進修匯報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