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抗菌藥與及抗病毒藥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1.gif)
![合成抗菌藥與及抗病毒藥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2.gif)
![合成抗菌藥與及抗病毒藥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3.gif)
![合成抗菌藥與及抗病毒藥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4.gif)
![合成抗菌藥與及抗病毒藥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a542a6543e15e66ea6b44260e7cae22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合成抗菌藥與及抗病毒藥學習目標1.寫出諾氟沙星、鹽酸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對氨基水楊酸鈉、異煙肼、鹽酸乙胺丁醇;硝酸益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呋喃妥因、甲硝唑;鹽酸金剛烷胺、利巴韋林、齊多夫定及阿昔洛韋等代表藥物的化學結構和化學名。2.識別依諾沙星、洛美沙星、吡嗪酰胺、克霉唑、咪康唑、伊曲康唑、萘替芬、特比萘芬、鹽酸小檗堿、替硝唑、金剛乙胺、拉米夫定、伐昔洛韋、膦甲酸鈉、奈韋拉平、沙奎那韋等常用藥物的化學結構或結構特點。3.認識各類藥物的所屬類別和臨床用途。4.應用藥物的理化性質(zhì),解決該藥物的調(diào)配、制劑、分析檢測、貯存保管等問題。5.知道喹諾酮類藥物、磺胺類藥物及唑類抗真菌藥的構效關系。本章學習內(nèi)容第一節(jié)磺胺類抗菌藥及抗菌增效劑第二節(jié)喹諾酮類抗菌藥第三節(jié)抗結核病藥第四節(jié)抗真菌藥第五節(jié)其他類抗菌藥第六節(jié)抗病毒藥第一節(jié)磺胺類抗菌藥及抗菌增效劑磺胺類藥物概述代表藥物抗菌增效劑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一)發(fā)展簡介定義:磺胺類藥物(sulfonamides)是指對氨基苯磺酰胺(簡稱磺胺,SN)及其衍生物的統(tǒng)稱。常用藥物結構:磺胺,SN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SMZ柳氮磺吡啶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二)基本結構與主要性質(zhì)基本結構:磺酰胺基芳伯氨基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二)基本結構與主要性質(zhì)主要性質(zhì):1.芳伯氨基(ArNH2)的性質(zhì)(1)弱堿性:
堿性較弱?;前奉愃幬锢么诵再|(zhì)雖可溶于鹽酸中,但一般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鹽酸鹽。(2)還原性:
磺胺類藥物遇光易氧化變色,堿性條件和重金屬離子作用可加速其氧化,氧化產(chǎn)物多為偶氮化合物及氧化偶氮化合物。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二)基本結構與主要性質(zhì)主要性質(zhì):1.芳伯氨基(ArNH2)的性質(zhì)(3)重氮化-偶合反應:
磺胺類藥物的芳伯氨基能發(fā)生重氮化--偶合反應生成猩紅色或橙紅色的沉淀。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主要性質(zhì):2.磺酰胺基(SO2NH2)的性質(zhì)
(1)弱酸性:
磺酰胺基顯弱酸性,其酸性小于碳酸,故其鈉鹽溶液易吸收空氣中的CO2而析出沉淀;其注射液與其它酸性注射液也不宜配伍使用。
NH2SO2NNNNaCO2NH2SO2NHNN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主要性質(zhì):2.磺酰胺基(SO2NH2)的性質(zhì)
(2)與金屬離子成鹽反應:
磺酰胺基上的氫原子比較活潑,可被金屬離子(如銀、銅、鈷等)取代,生成有顏色的金屬鹽。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三)作用機制與構效關系作用機制:關于磺胺類藥物的作用機制,現(xiàn)在公認的是Wood-Fields等人提出的代謝拮抗學說。該學說認為磺胺類藥物是通過抑制細菌二氫葉酸合成酶而起到抗菌作用的。一、磺胺類藥物概述(三)作用機制與構效關系構效關系:(1)對氨基苯磺酰胺是抗菌必要結構,即芳伯氨基與磺酰氨基在苯環(huán)上必須處于對位,鄰位及間位異構體均無抗菌作用。(2)苯環(huán)被其它環(huán)代替或在苯環(huán)其它位置上引入基團,均使其抑菌作用降低或完全失去。(3)磺酰氨基氮原子單取代物都可使抑菌作用增強,雙取代物一般均喪失活性。而且取代基一般多為雜環(huán)較好,常見雜環(huán)為嘧啶、噻唑、異噁唑等。(4)芳伯氨基游離時活性好,如被取代,必須是在體內(nèi)能被水解或還原為氨基時才有效,否則無效。二、代表藥物(一)磺胺嘧啶Sulfadiazine1、化學名:4-氨基-N-2-嘧啶基-苯磺酰胺,簡稱SD。
2、酸堿兩性:既溶于氫氧化鈉試液或氨水,又可溶于稀鹽酸試液?;前粪奏?/p>
3、穩(wěn)定性與配伍:本品鈉鹽水溶液易吸收空氣中的CO2而析出磺胺嘧啶沉淀;其鈉鹽注射劑也不能與維生素C等酸性藥物配伍使用。4、鑒別:重氮化--偶合反應;成銅鹽反應;與生物堿沉淀試劑(碘—碘化鉀試液)反應等均可用于鑒別。5、作用特點:抗菌譜較廣,易滲入腦脊液,是防治流腦的首選藥物。
6、衍生物作用:本品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磺胺嘧啶銀,具有抗菌作用和收斂作用,特別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抑制作用,臨床用于治療燒傷、燙傷創(chuàng)面的抗感染。二、代表藥物(二)磺胺甲基異噁唑Sulfamethoxazole1、化學名:N-(5-甲基-3-異噁唑基)-4-氨基苯磺酰胺,又名磺胺甲噁唑、新諾明,簡稱SMZ。2、酸堿兩性:既溶于氫氧化鈉試液或氨水,又可溶于稀鹽酸試液?;前芳讎f唑3、鑒別:重氮化--偶合反應;成銅鹽反應;與生物堿沉淀試劑(碘—碘化鉀試液)反應等均可用于鑒別。
4、作用特點:口服易吸收,半衰期較長(tl/2為6~12
小時),體內(nèi)乙?;瘦^高。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尿路感染,外傷及軟組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5、復方制劑應用:本品常與甲氧芐胺嘧啶按5:1比例配伍合用,稱為復方新諾明,其作用增強數(shù)十倍,是目前應用較廣的磺胺類藥物。三、抗菌增效劑
抗菌增效劑是指與抗菌藥配伍使用后,能增強其抗菌活性的藥物。目前臨床常用的抗菌增效劑按增效機制不同可分為三類:①本身具有抗菌活性,與其它抗菌藥合用使之抗菌活性增強的,如甲氧芐胺嘧啶;②本身抗菌活性較弱,與其它抗菌藥合用使之抗菌活性增強的,如棒酸;③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與其它抗菌藥合用時通過影響其代謝并使之抗菌活性增強的,如丙磺舒。三、抗菌增效劑甲氧芐胺嘧啶Trimethoprim1、化學名:2,4-二氨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嘧啶,又名甲氧芐啶,簡稱TMP。
甲氧芐氨嘧啶2、鑒別:加入80%的乙醇中溫熱溶解后,與稀硫酸、碘—碘化鉀試液反應生成棕褐色沉淀。
3、藥代特點:口服吸收完全迅速,組織分布良好;僅有10%~20%藥物在肝中代謝,大部分以原藥經(jīng)腎排泄。其抗菌譜和磺胺類藥物相似,因易產(chǎn)生耐藥性,很少單獨使用。
4、應用:為抗菌藥,又稱磺胺增效劑,也稱廣譜增效劑。不僅與磺胺甲噁唑和磺胺嘧啶合用,也可與多種抗生素如與慶大霉素和四環(huán)素等合用增強其抗菌活性。課堂互動:復方SMZ是由哪兩種藥物配伍組成的?你能解釋兩者合用的作用機制與抗菌效果嗎?答:復方SMZ是由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芐氨嘧啶(TMP)配伍組成的,也稱復方新諾明。復方SMZ中,SMZ是二氫葉酸合成酶抑制劑;TMP是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兩者合用,雙重阻斷,產(chǎn)生協(xié)同抗菌作用,效力可提高數(shù)倍至十倍,從而使磺胺類藥物由抑菌作用變?yōu)榫哂袣⒕饔谩5诙?jié)喹諾酮類抗菌藥概述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代表藥物知識鏈接一、喹諾酮類概述定義:喹諾酮類抗菌藥(q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是指一類具有1,4-二氫-4-氧代喹啉-3-羧酸母核或類似結構的合成抗菌藥的統(tǒng)稱,曾稱吡酮酸類抗菌藥。結構通式:一、喹諾酮類概述發(fā)展概況:大致經(jīng)歷了四代(1)第一代,母核屬于萘啶羧酸類。萘啶酸(2)第二代,母核屬于吡啶并嘧啶羧酸類,結構特點是7位引入哌嗪基。吡哌酸一、喹諾酮類概述(3)第三代,母核大多屬于喹啉羧酸類,結構特點是7位引入哌嗪基,6位引入氟原子,是目前臨床最常用藥物。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洛美沙星一、喹諾酮類概述(4)第四代,母核大多屬于喹啉羧酸類,結構特點是7位引入哌嗪基或其他環(huán),6位引入氟原子,8位有含氧等基團。加替沙星帕珠沙星二、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作用機制:喹諾酮抗菌藥是通過選擇性抑制細菌DNA的旋轉酶和拓撲異構酶IV而起抗菌作用的。研究表明,細菌DNA旋轉酶決定細菌的復制、轉錄等;而拓撲異構酶IV則是在細菌細胞壁的分裂中,對細菌染色體的分裂起關鍵作用。因此,喹諾酮類藥物通過抑制上述兩種酶,協(xié)同阻止細菌的復制,最后致其死亡。二、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構效關系:R1對抗菌活性貢獻很大。常見為乙基、環(huán)丙基等最佳。
3位羧基和4位酮基是其抗菌必需結構。若被取代則活性喪失。R2為氨基或甲基取代時,抗革蘭陰性菌活性增強,但也可能使毒性增加。R3為氟原子,抗菌活性提高5~100倍。
R4為哌嗪環(huán)或取代哌嗪環(huán)時則抗革蘭陽性菌活性明顯增強。
8位引入取代基使其對紫外線穩(wěn)定性增加,光毒性減小。
2位若引入取代基使其活性減弱或消失。
三、代表藥物(一)諾氟沙星Norfloxacin1、化學名:1-乙基-6-氟-1,4-二氫-4-氧代-7-(1-哌嗪基)
-3-喹啉羧酸,又名氟哌酸。諾氟沙星
2、穩(wěn)定性:在室溫、干燥條件下較穩(wěn)定,但光照可致7位哌嗪環(huán)分解,色漸變深。宜密閉遮光保存。3、鑒別:有叔胺結構,與丙二酸-醋酐試劑反應顯紅棕色。4、用途: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道、腸道、婦科、外科和皮膚科等感染性疾病。5、藥代特點: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偏低(35%~45%),幾乎不代謝,絕大部分以原型經(jīng)腎排泄。三、代表藥物(二)鹽酸環(huán)丙沙星CiprofloxacinHydrochloride1、化學名:1-環(huán)丙基-6-氟-1,4-二氫-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鹽酸鹽一水合物,又名環(huán)丙氟哌酸。鹽酸環(huán)丙沙星
2、穩(wěn)定性:遇光色漸變深,強光照射12小時即可分解(產(chǎn)物分別為哌嗪分解物和脫羧產(chǎn)物)。
3、鑒別:有叔胺結構,與丙二酸-醋酐試劑反應顯紅棕色。4、作用特點: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于其他同類藥物及頭孢菌素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臨床應用廣泛。
5、藥代特點:口服生物利用度為38%~60%,血藥濃度低,靜脈滴注后組織分布良好。三、代表藥物(三)氧氟沙星Ofloxacin
1、化學名:(±)-9-氟-2,3-二氫-3-甲基-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又名氟嗪酸。
氧氟沙星
2、穩(wěn)定性:遇光色漸變深,具有類似諾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的分解產(chǎn)物。3、鑒別:有叔胺結構,與丙二酸-醋酐試劑反應顯紅棕色。4、作用特點: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臨床上主要用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統(tǒng)感染、泌尿系統(tǒng)感染、生殖系統(tǒng)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及腸道感染等。5、旋光與藥用關系:本品為外消旋體。其左旋體為左氧氟沙星,理化性質(zhì)相似,作用是其2倍,抗銅綠假單胞菌是喹諾酮類中最強者。四、知識鏈接喹諾酮類理化性質(zhì)引起的不良反應及其用藥注意事項(1)喹諾酮類抗菌藥含有羧基顯酸性,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口服時應飯后服用較好。(2)喹諾酮類抗菌藥3位羧基和4位酮羰基極易和金屬離子如鈣、鎂、鋁等形成配合物,不僅降低抗菌活性,且易造成體內(nèi)金屬離子流失,尤其對婦女、老人和兒童引起缺鈣、缺鋅和貧血等不良反應,甚至可影響承重關節(jié)及骨骼發(fā)育。故該類藥物不宜和牛奶等含鈣、鐵的食物或藥品同服;不宜常規(guī)用于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及18歲以下青少年不宜大劑量使用。(3)喹諾酮類抗菌藥光照后易降解并有光毒性,故靜脈滴注時最好用黑色紙或其他避光材料包裹輸液瓶,以免影響藥效。患者應用環(huán)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等也應避免日照。課堂互動:兒童菌痢能否使用喹諾酮類藥物?為什么?答:兒童菌痢不宜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因為喹諾酮類抗菌藥3位羧基和4位酮羰基極易和金屬離子如鈣、鎂、鋁等形成配合物,不僅降低抗菌活性,且易造成體內(nèi)金屬離子流失,尤其對兒童易引起缺鈣、缺鋅和貧血等不良反應,甚至可影響承重關節(jié)及骨骼發(fā)育。故18歲以下青少年該類藥物不宜使用。第三節(jié)抗結核病藥合成抗結核病藥抗生素類抗結核病藥一、合成抗結核病藥(一)概述自1944年發(fā)展至今,合成抗結核病藥臨床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對氨基水楊酸鈉異煙肼鹽酸乙胺丁醇異煙腙吡嗪酰胺一、合成抗結核病藥對氨基水楊酸鈉
SodiumAminosalicylate1、化學名:4-氨基-2-羥基苯甲酸鈉鹽二水合物,又名PAS-Na。
(二)代表藥物(一)對氨基水楊酸鈉2、穩(wěn)定性:在中性、堿性條件下相對較穩(wěn)定;但在酸性條件下,遇光或受熱易發(fā)生脫羧反應生成間氨酚,繼而被氧化變色,可顯淡黃、黃或紅棕色。
3、鑒別:重氮化偶合反應;與三氯化鐵試液反應。
4、應用:二氫葉酸合成酶抑制劑,可用于治療多種結核病。但易產(chǎn)生耐藥性,現(xiàn)多與鏈霉素、異煙肼合用降低耐藥性以增加療效。
一、合成抗結核病藥異煙肼
Isoniazid1、化學名:4-吡啶甲酰肼,又名雷米封(rimifon)。
(二)代表藥物(二)異煙肼
2、穩(wěn)定性:(1)水解性:含酰肼基,其水溶液遇酸遇堿均可水解為異煙酸和和游離肼(毒性大),光照、重金屬離子、溫度等因素均可加速其水解。故其注射液要制成粉針劑。(2)易氧化性:肼基具有強還原性,光照遇熱易氧化變色,可顯黃或紅棕色。必須避光保存。(3)與金屬離子絡合:酰肼基可與銅、鐵、鋅等多種金屬離子發(fā)生配位反應,形成有色配合物。故配制其注射劑時,應避免與金屬器皿接觸。課堂互動:根據(jù)異煙肼的有關性質(zhì),配制其制劑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答:異煙肼含酰肼基易水解,一般應做成粉針劑。因其還具有易氧化、能與金屬離子絡合等性質(zhì)。故配制其制劑時應注意做到:1、控制穩(wěn)定pH值;2、添加抗氧劑;3、加金屬絡合劑;4、忌與金屬器皿接觸;5、密閉避光保存等。異煙肼3、鑒別:與硝酸銀試劑反應產(chǎn)生銀鏡現(xiàn)象
可發(fā)生生物堿沉淀試劑反應(吡啶環(huán))
與酸性碘化鉍鉀生成紅棕色沉淀4、作用特點:口服吸收好,較易通過血腦屏障,可用于治療結核性腦膜炎及其他各種結核病。單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常與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鈉等合用。口服時能被食物和各種耐酸藥物(尤其是含鋁耐酸藥物如氫氧化鋁凝膠)干擾或延誤吸收,應空腹使用。知識鏈接異煙肼的代謝特點異煙肼主要代謝物為N-乙酰異煙肼,約占服用量的50%~90%,并經(jīng)尿液排泄,但N-乙酰異煙肼的抗結核作用僅為異煙肼的1%。而且異煙肼在體內(nèi)的乙?;x由遺傳決定可分為快型與慢型,黃種人多為乙酰代謝快型;而白種人多為乙?;x慢型。這種乙酰化代謝速度的差異,決定了對不同代謝類型的病人需要調(diào)節(jié)用藥劑量。一、合成抗結核病藥鹽酸乙胺丁醇
EthambutolHydrochloride1、化學名:[2R,2[S-(R*,R*)]-R]-(+)2,2′-(1,2-乙二基二亞氨基)-雙-1-丁醇二鹽酸鹽。(二)代表藥物(三)鹽酸乙胺丁醇2、旋光性:含兩個手性碳原子,有三個旋光異構體,分別是左旋體、右旋體和內(nèi)消旋體,藥用品為右旋體。3、鑒別:其水溶液加入硫酸銅試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充分搖勻后顯深藍色,4、作用特點:主要用于對異煙肼、鏈霉素有耐藥性的結核桿菌引起的各型肺結核及肺外結核,可單用,但多與異煙肼、鏈霉素合用,以增加療效并減少耐藥性。二、抗生素類抗結核病藥硫酸鏈霉素
StreptomycinSulfate1、化學名:O-2-甲氨基-2-脫氧-α-L-葡吡喃糖基(1→2)-O-5-脫氧-3-C-甲?;?α-L-來蘇喃糖基-(1→4)-N1,N2-二脒基-D-鏈酶胺硫酸鹽。硫酸鏈霉素2、穩(wěn)定性:(1)水解性:含苷鍵,遇酸遇堿易水解失效。
(2)氧化還原性:含醛基,兼有還原性和氧化性。既易被氧化成鏈霉素酸而失效,也可被還原性藥物如維生素C等還原失效。3、鑒別:麥芽酚反應;坂口氏反應。4、作用特點:主要用于抗結核,對尿道感染、腸道感染、敗血癥等也有效,與青霉素聯(lián)合應用有協(xié)同作用。缺點是易產(chǎn)生耐藥性,對第八對腦神經(jīng)有損害,可引起永久性耳聾。二、抗生素類抗結核病藥利福平
Rifampicin1、化學名:3-[[(4-甲基-1-哌嗪基)亞胺基]甲基]利福霉素,又名甲哌利福霉素。利福霉素2、穩(wěn)定性:(1)水解性:具有醛縮氨基哌嗪結構,其C=N鍵在強酸性條件下易分解為3-甲酰利福霉素SV和1-氨基-4-甲基哌嗪。
(2)還原性:含1,4-萘二酚結構,其水溶液遇光遇堿易氧化變質(zhì)。3、鑒別:在酸性條件下與亞硝酸鈉試液反應,氧化成醌類化合物,顏色由橙色變?yōu)榘导t色。4、作用特點:為廣譜抗生素,臨床上主要用于耐藥的結核桿菌的感染,也可用于麻風病或厭氧菌感染。其代謝物具有色素基團,故尿液、糞便、唾液、淚液、痰液及汗液常顯桔紅色。知識鏈接利福霉素的來源與發(fā)展
利福霉素是由鏈絲菌發(fā)酵產(chǎn)生的一類抗生素,其化學結構為27個碳原子的大環(huán)內(nèi)酰胺。將天然利福霉素B經(jīng)氧化、水解、還原得到利福霉素SV,對SV進行結構修飾可得到半合成衍生物利福平、利福定和利福噴丁。其中利福平抗菌活性比利福霉素SV強32倍;利福定和利福噴丁抗菌譜與利福平相似,抑菌作用比利福平強3~10倍以上。第四節(jié)抗真菌藥抗生素類抗真菌藥唑類抗真菌藥其他抗真菌藥一、抗生素類抗真菌藥非多烯類:包括灰黃霉素和西可寧等,主要用于淺表真菌感染。多烯類:主要對深部真菌感染有效。包括有兩性霉素B和制菌霉素A1等,它們分子內(nèi)都含有12~14個碳的親脂性大環(huán)內(nèi)酯結構,并連有4~7個共軛雙鍵及氨基糖。此類藥物具有酸堿兩性;遇光、熱及空氣中的氧可迅速被破壞。兩性霉素二、唑類抗真菌藥(一)概述咪唑類: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噻康唑酮康唑二、唑類抗真菌藥(一)概述三氮唑類:特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二、唑類抗真菌藥(二)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作用機制:唑類抗真菌藥能使真菌細胞的原生質(zhì)膜缺損,質(zhì)膜功能遭到顯著破壞,質(zhì)膜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從而抑制真菌的生長或致其死亡。
二、唑類抗真菌藥(二)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構效關系:(1)分子中至少有一個唑環(huán)(咪唑或三氮唑)。(2)唑環(huán)1位N原子直接或通過次甲基與中心碳原子相連,再與鹵代苯相連。(3)鹵代苯一般為鄰位一鹵代或鄰、對位二鹵代,鹵原子可以是Cl或F。(4)多數(shù)藥物唑環(huán)與鹵代苯相連的中心碳為手性碳原子,有光學異構體,藥用品一般為外消旋體。(5)中心碳原子上其它取代基對其抗真菌活性有較大影響。二、唑類抗真菌藥硝酸益康唑
EconazoleNitrate1、化學名:1-[2,4-二氯-β-(4-氯芐氧基)苯乙基咪唑硝酸鹽。
(三)代表藥物(一)硝酸益康唑2、溶解性:易溶于甲醇,微溶于氯仿,極微溶于水。3、鑒別:加硫酸后與二苯胺反應顯深藍色。
4、應用:主要用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陰道炎和皮膚廯。二、唑類抗真菌藥酮康唑
Ketoconazole1、化學名:順-1-乙酰基-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環(huán)-4-基甲氧基]苯基]哌嗪。(三)代表藥物(二)酮康唑2、溶解性:易溶于氯仿,溶于甲醇,幾乎不溶于乙醇和水。3、鑒別:加硫酸溶解后顯橙黃色,經(jīng)水稀釋后顏色消失,再加硫酸復顯橙黃色。4、作用特點:第一個可以口服的咪唑類廣譜抗真菌藥,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體內(nèi)代謝穩(wěn)定。臨床用于治療皮膚、指甲廯、陰道白色念珠菌病和胃腸道真菌感染,以及由念珠菌、類球孢子菌和組織漿胞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因其肝毒性較大,現(xiàn)多做成乳膏劑外用。二、唑類抗真菌藥氟康唑Fluconazole1、化學名:2-(2,4-二氟苯基)-1,3-雙(1H-1,2,4-三唑-1-基)-2-丙醇。(三)代表藥物(三)酮康唑2、溶解性:易溶于甲醇,溶于乙醇,微溶于二氯甲烷、水和乙酸,不溶于乙醚。3、鑒別:有機氟鑒別反應。4、作用特點:口服吸收好,亦可靜脈注射給藥。代謝穩(wěn)定,大部分以原型從尿中排泄。對新型隱球菌、白色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黃曲菌、煙曲菌、皮炎芽生菌等都有抗菌作用,臨床首選用于治療深部真菌感染,也可治療淺表性真菌感染。課堂互動:請在益康唑、酮康唑和氟康唑中選擇一種最適宜的靜脈注射藥物,并利用它們的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zhì)加以解釋你理由。答:以上三個藥物中最適合做成注射劑的是氟康唑。因為綜合三個藥物結構特點,氟康唑具有羥基,有一定極性,且在水中溶解度較大。
三、其他抗真菌藥烯丙胺類: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三、其他抗真菌藥硫代氨基甲酯類:托萘酯利拉萘酯三、其他抗真菌藥硫代氨基甲酯類:三、其他抗真菌藥其他類:阿羅莫芬環(huán)吡酮胺第五節(jié)其他抗菌藥異喹啉類抗菌藥硝基呋喃類抗菌藥抗厭氧菌藥知識鏈接----抗艾滋病藥一、異喹啉類抗菌藥鹽酸小檗堿BerberineHydrochloride1、化學名:氯化5,6-二氫-9,10-二甲氧苯并[g]-1,3-苯并二噁茂[5,6-a]喹嗪鎓二水合物,又名氯化小檗堿、鹽酸黃連素。鹽酸小檗堿2、穩(wěn)定性:加熱至220℃左右可分解為小檗紅堿。
3、鑒別:可被高錳酸鉀氧化生成小檗酸、小檗醛和去氫小檗堿;可與多種生物堿沉淀試劑反應。
4、作用特點:臨床主要用于由痢疾桿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所致的菌痢及胃腸炎;也可外用于治療眼結膜炎、化膿性中耳炎等。近來還發(fā)現(xiàn)本品有阻斷β受體和抗心律失常作用。二、硝基呋喃類抗菌藥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1、化學名:1-{[(5-硝基-2-呋喃)亞甲基]氨基}-2,4-咪唑烷二酮,又名呋喃坦啶。呋喃妥因2、穩(wěn)定性:光照色漸變深。
3、鑒別:加水及氨試液溶解后,再加硝酸銀試液生成黃色銀鹽沉淀。4、作用特點:口服吸收迅速,消除速度快,但在尿中有積累,使其達到治療尿道感染的濃度。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腎盂腎炎和尿道炎等。三、抗厭氧菌藥
抗厭氧菌藥常用的藥物主要有甲硝唑和替硝唑等,它們還都具有抗陰道滴蟲和抗阿米巴原蟲的作用。其中甲硝唑最為常用,替硝唑是甲硝唑的乙磺酰基衍生物,是繼甲硝唑后療效更高、耐受性更好的抗厭氧菌、抗滴蟲及阿米巴原蟲藥物。甲硝唑替硝唑三、抗厭氧菌藥甲硝唑
Metronidazole1、化學名:2-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又名滅滴靈。
甲硝唑2、鑒別:加氫氧化鈉試液溫熱后顯紫色,滴加稀鹽酸后變?yōu)辄S色,再滴加過量的氫氧化鈉試液則變成橙紅色,此為芳香性硝基化合物的一般反應,可用于鑒別。3、應用:主要用于抗厭氧菌感染,適用于厭氧菌引起的口腔、盆腔或其他部位的感染或敗血癥的治療;臨床也用于陰道滴蟲病和腸道內(nèi)、外阿米巴病等的治療。
第六節(jié)抗病毒藥三環(huán)胺類抗病毒藥核苷類抗病毒藥其他類抗病毒藥一、三環(huán)胺類抗病毒藥
三環(huán)胺類為對稱的飽和三環(huán)癸烷,形成剛性籠狀結構。目前主要用于流感防治的是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兩者均是治療A型流感病毒的首選藥。金剛烷胺金剛乙胺一、三環(huán)胺類抗病毒藥鹽酸金剛烷胺
AmantadineHydrochloride1、化學名:三環(huán)[3.3.1.13,7]癸烷-1-1胺鹽酸鹽。
鹽酸金剛烷胺2、鑒別:具生物堿性質(zhì),在酸性條件下能與硅鎢酸試液生成白色沉淀。
3、作用機制:抑制病毒顆粒穿入宿主細胞,亦可抑制病毒早期復制和阻斷病毒的脫殼核酸宿主細胞的侵入。4、作用特點:口服吸收好,能通過血腦屏障,可分泌于唾液、鼻腔分泌物和乳汁中,約90%以原型尿中排泄。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A型流感毒株(特別是亞洲A2型流感毒株)引起的流感。也可用于抗震顫麻痹。二、核苷類抗病毒藥
核苷由堿基和核糖兩部分組成。通過化學修飾改變天然核苷中的堿基或糖基部分結構得到的核苷稱為合成核苷,它有可能對天然核苷形成拮抗作用,干擾病毒的DNA或RNA的合成與復制,從而抑制或殺滅病毒。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中,核苷類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該類藥物依據(jù)糖基開環(huán)與否,可以分為開環(huán)核苷類和非開環(huán)核苷類。二、核苷類抗病毒藥非開環(huán)類核苷:碘苷阿糖腺苷利巴韋林齊多夫定拉米夫定司他夫定二、核苷類抗病毒藥開環(huán)類核苷: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噴昔洛韋法昔洛韋二、核苷類抗病毒藥利巴韋林
Ribavirin1、化學名: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城市更新項目物業(yè)與中介合作開發(fā)合同
- 電力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市場分析
- 醫(yī)療報銷申請書
- 殘疾人申請輪椅申請書
- 日本國旅游簽證申請書
- 清潔能源未來太陽能技術在辦公空間的應用
- 子女就業(yè)申請書
- 電子游戲產(chǎn)品在線銷售平臺的發(fā)展趨勢研究
- 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先進診斷方法研究
- 2025年度航空航天產(chǎn)業(yè)投資入股合同
- 《現(xiàn)代食品檢測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 政府機關法律服務投標方案
- 員工能力評價表(全套)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材解讀
- 《自相矛盾》說課課件
- 自然保護區(qū)規(guī)劃研究課件
- 《學會積極歸因》教學設計
- 半導體溫度計設計與制作
- 八年級英語閱讀理解每日一練
- Q2起重機司機模擬考試100題(精選)
- 動火作業(yè)安全管理要求及控制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