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中的極限攀頂:特稿寫作全攻略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1.gif)
![記者中的極限攀頂:特稿寫作全攻略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2.gif)
![記者中的極限攀頂:特稿寫作全攻略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3.gif)
![記者中的極限攀頂:特稿寫作全攻略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4.gif)
![記者中的極限攀頂:特稿寫作全攻略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f5e8d4f8bd7368dec23f23592465838e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林天宏:特稿寫作全攻略一、標桿想成為一個好的特稿記者,入行的時候,心里一定要有一個標桿,要知道這個行業(yè)的優(yōu)秀前輩們留下的最高的標準是什么,然后從模仿文體做起。2004年剛?cè)胄械臅r候,我背過很多經(jīng)典特稿,在家里一個字一個字地朗讀背誦。跟我一塊進《冰點》的一個女記者,部門給她一個任務(wù),很多好的特稿是沒有電子版的,讓她一個個字打出來。打了三四十篇后,她寫的稿子完全不一樣了。對于新人來說,特稿寫作,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但如果非要找一條最容易到達峰頂?shù)穆?,這也許是唯一一條。二、意象意象是什么?從定義上講,是主觀情感在客觀世界中找到的對應(yīng)物?!兜?2條軍規(guī)》——第22條軍規(guī)就是意象?!缎ど昕说木融H》——藏在圣經(jīng)里的那把錘子?!缎恋吕盏拿麊巍贰莻€穿紅大衣的小女孩。從操作性來說,意象就是我們寫作的把手,有了這個把手,我們抓得牢,文本才能呈現(xiàn)出高人一籌的東西。從寫作上,意象就是一條線,不斷地在你寫作中出現(xiàn)。它是文章節(jié)奏的一個掌控器,是你文章的一個聚光點,是升華情感,吸引讀者往下讀的東西。但是意象不是大白菜,它一定是長期思考以后,對新聞事件以及背后的社會運行規(guī)則和人性因素有了深刻的理解,你才能在現(xiàn)實世界找到它的對應(yīng)物?!赌戏街苣?006年年度特稿致敬,是中國青年報“冰點”記者包麗敏的《無聲的世界杯》。這篇稿子就是在特稿中巧妙運用意象的范本。2006年是世界杯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時任冰點周刊主編杜涌濤看到一張新聞?wù)掌?,一群農(nóng)民工撐著傘,在雨中的街邊,看著對面夜總會大屏幕上的世界杯比賽直播,因為沒有聲音,他們只能插著耳機聽電臺里的解說。杜涌濤馬上意識到,這就是“冰點”要尋找的意象——這塊無聲的屏幕,其實也正是農(nóng)民工這個沉默群體的象征。記者在操作中,就能夠用這塊大屏幕,來串起那些原本看上去散漫的細節(jié)和素材。三、記錄從業(yè)頭三年,我是依賴錄音筆的。我現(xiàn)在采訪基本不用錄音筆了,我的采訪本上記關(guān)鍵的故事,給我印象非常深的細節(jié),那些打動我的東西,我會用速記的、用我自己能看得懂的方式,把這個故事記下來。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這個故事,采訪對象說出來,連你本人都打動不了,你又怎么能指望用這個故事去打動讀者呢。除此之外,采訪不僅僅是問問題,采訪的時候要調(diào)動你一切的感官。除了耳朵之外,視覺、味覺、觸覺、嗅覺,你記錄一切不尋常的環(huán)境細節(jié)。陽光、風、水聲、味道,甚至觸覺,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一部攝像機,一部有人工智能的攝像機,這是我除了關(guān)鍵細節(jié)外,記錄最多的東西。5月2日早晨8時,修路隊的人們吃過早飯,陸陸續(xù)續(xù)來到程家的大門口集合。這兒熱鬧得“像趕集似的”,就連路旁豬圈里的幾頭大肥豬,也興奮得嗷嗷直叫。開工之前,程林祥把自家的飯桌端到門口,搭成一個臨時香案,舉行了一個簡短的“開工儀式”。桌上擺著四碗供品——土雞蛋、豆花、蛋糕,以及一塊切成方塊的肥肉。他點燃了蠟燭和香,燒了一疊紙錢,又磕了三個頭,求山神保佑施工順利。進入4月中旬以來,這里便進入了連綿的雨季,雨陸陸續(xù)續(xù)下了半個多月。但開工這天卻是個大晴天,十幾天都隱沒在云層后面的太陽,此刻從云縫中探出頭來,陽光溫暖地鋪在山路上,香案上的兩個酒杯,反射著柔和的白光?!罢媸莻€好兆頭哩!”有人興奮地叫道。這是南方周末2008年特稿致敬的《回家》中的一部分文字。這些細節(jié),都是我記在采訪本上的。四、地點在什么地點和你的采訪對象見面。這是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現(xiàn)在很多記者就是電話采訪。當然,電話采訪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候它是省時省力,性價比也很高,有的采訪,也確實不需要面對面見面。但是對于特稿寫作的采訪來說,你必須要到采訪對象生活的地方,你要用腳去采訪,你只有走進了那個環(huán)境以后,你才能真實的感覺到采訪對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他每天接觸到什么,他受到什么東西的影響。在《回家》那篇稿子里,有一個反復被讀者提起的細節(jié)。“離墳不遠,就是程家住的救災(zāi)帳篷。通訊中斷后,他們只能通過一臺小收音機,來了解外面的信息。5月19日的全國哀悼日,一家人覺得也應(yīng)該做點什么。村子里找不到旗桿,也沒有國旗,他們便在帳篷邊豎起一根竹竿,在竹竿的中部捆上一塊紅布,就算是下半旗了。每天下午的2時28分,這戶農(nóng)民就在旗桿下站上一會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悼。偶爾有微風吹來,這塊微微抖動的紅布,和天藍色的帳篷布,構(gòu)成了山坡上的一縷亮色?!边@個細節(jié),是我采訪結(jié)束后準備離開時,無意間看到的。起初,我并不清楚這是面自制的半旗,老程告訴我,他聽了電臺里說,國家要下半旗致哀。他們沒有國旗,只能用這個替代。但如果不是去了當?shù)?,只是通過電話采訪,你怎么可能看到這樣的細節(jié)?五、人物與環(huán)境這是經(jīng)常被忽略的關(guān)鍵點,把新聞人物放到所處的環(huán)境里來寫。記得賈樟柯的電影《小武》嗎?一個破敗的小城街頭,一個國營工廠的荒廢澡堂,一個很劣質(zhì)的、很魅惑的粉紅色燈光的KTV,在這些環(huán)境里,故事的主人公存在著。把人物放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頭,你可以看到他的性格和經(jīng)歷的源頭,能讓讀者更深地理解這個人。這是記者經(jīng)常忽略的東西,我們經(jīng)常寫一個人物,就是些他說了什么,我們又跟他說了什么。但是你忽略了這個人所在的環(huán)境,你又怎么能精準地刻畫出這個人物呢?在《路》這篇稿子里,有劉志珍祭拜在地震中死去的兒子的段落。程磊的墳離家很近,走上5分鐘就到了。她蹲下身去,熟練地插上蠟燭和香,用燭火點燃了紙錢。已經(jīng)整整一年了,這座用石頭壘起的小小的墳塋上,爬滿了茂密的野草。墳前還有不少供品,這一年來,陸陸續(xù)續(xù)地有不少來訪者,在這兒祭奠過這個17歲的男孩。幾個月前,在清理程磊的遺物時,劉志珍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兒子初三時寫的一篇作文,是兒子寫給她的,題目是《成長的路上,她牽著我的手》。雖然那些用藍色鋼筆墨水寫成的字跡,已經(jīng)略微有些褪色,但每一個字,劉志珍都記在了心里。在作文的結(jié)尾,兒子這樣寫道:“……在我成長的路上,她總是牽著我的手,帶著我越過一道道高坎,翻過一座座大山,她從不放開,也從不厭煩,她,就是我的媽媽。”可現(xiàn)在,這個母親卻不能確定兒子的靈魂是否已經(jīng)回家。程磊死后,劉志珍許多次地夢見兒子,可他幾乎沒有在家里出現(xiàn)過。只有一次例外。2009年的春節(jié),家里大門上的門神畫像舊了,劉志珍把它揭了下來。當天晚上,她就夢到程磊從外頭回來了,坐在堂屋的飯桌前,說自己要吃炒黃瓜??沙酝旰?,他放下飯碗,轉(zhuǎn)身出門,就再也沒有回來?!拔铱倱乃夭涣思摇!被貞浧疬@個夢,她揉揉被紙灰迷住的眼睛,低聲說道:“等路修好了,他來來回回的,也好走多了。”山林里一片寂靜,回應(yīng)她的,是微微抖動的燭火,與紙錢燃盡后冒起的一縷青煙。墳邊有一大片不知名的黃色野花,它們只在春天開放。六、追問采訪的時候不斷地追問細節(jié),要求對方演示,直到在你的腦子里形成畫面感。特稿和其他新聞寫作不同就在于,它不僅僅是和采訪對象聊的東西成稿,而是所有的動作還原成一個場景,成一個畫面,這是特稿記者必須的東西。而怎么來還原,就是通過追問,不斷地追問。2006年,包麗敏曾經(jīng)做過一篇稿子《火車驚魂記》,還原了一列從新疆開往北京的列車,在戈壁灘上遭遇沙塵暴后,乘務(wù)人員與乘客們自救的故事。當時,包麗敏找到在北京的五六名乘客,把他們聚攏到中青報的食堂里,讓這些乘客還原當時的細節(jié)。那列火車的車窗,被沙塵暴卷起的鵝卵石砸了無數(shù)窟窿,包麗敏就不斷地追問乘客們鵝卵石砸到玻璃上到底是什么樣的?玻璃碎了到底是什么樣的?采訪對象中有一位男士,愛喝酒,被包麗敏問急了,激動地說,“你真想看看是什么樣的是不是,我告訴你是什么樣子。”他拿起一個啤酒瓶,咣一下砸到餐廳的玻璃窗上。大家都愣住了,包麗敏也嚇傻了?!翱疵靼讻]有,沒看明白再砸一次?!蹦翘煜挛?,餐廳的玻璃窗戶一共碎了四個洞,還賠了玻璃的錢。這個細節(jié)就被包麗敏寫到了文章的結(jié)尾處,成為點睛之筆。七、框架我個人的寫作習慣,是先整理出所有的素材——采訪錄音、采訪本上的關(guān)鍵故事與細節(jié)、背景與資料,然后思考出一條邏輯線,在此基礎(chǔ)上搭出一個框架,把素材分類往里填。在寫作過程中,再做一些相應(yīng)的微調(diào),但大體上來說是不會變的。八、開頭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一篇稿子來說,好的開頭,就為整篇文章定下了調(diào)子——用什么樣的節(jié)奏、什么樣的語氣、什么樣的筆調(diào)寫,開頭出來以后,心里就有數(shù)了。做特稿記者這些年,最多的一次,一篇稿子我寫了8個開頭,然后從中選擇感覺最好的一個。這種感覺,來自于我對稿子要傳達的東西的最后思考。開頭一定要進入得快,頭三個自然段,你就要讓讀者明白你這篇稿子究竟要寫什么,你要表達什么樣的主題,它的新聞價值與社會價值何在。在這個過程中,要嘗試制造懸念,尋找反差,以及矛盾沖突強烈的場景與情節(jié),吸引讀者往下讀。寫稿前,可以尋找自己的第一讀者。寫完開頭,給他看。第一,能不能知道我在寫什么,第二,想不想往下看。如果他的反饋不太好,那么,趕緊重寫吧。九、細胞語句,乃至字詞,是組成一篇稿子的細胞。請用最簡潔的方式,句子盡量使用主謂賓結(jié)構(gòu),少用或盡量不用被動語態(tài)。不用大詞、熱詞,或者有明顯價值判斷的詞,盡量使用中性詞。舉個簡單的例子,經(jīng)常聽到“解放軍官兵”,其實寫“士兵”足矣。“新中國成立”,不如寫“新政權(quán)成立”。十、骨架邏輯,是一篇特稿的骨架。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果……這是一種最簡單的,以時間順序為邏輯的敘事方式。但一篇特稿,有時候長達七八千字,如果只用時間邏輯,很難吸引讀者。這個時候,需要寫作者在寫作邏輯上動點腦筋。我們可以動用所有的結(jié)構(gòu)方式,倒敘、插敘、蒙太奇,兩條線索,一條暗線一條明線交織來寫……擁有高度自信心的寫作者,甚至可以用主觀的情感邏輯,來串起所有的素材。這是值得特稿寫作者下大功夫的地方。當然,如果是一個剛剛上手的特稿記者,先在通曉簡潔明白上下功夫,文章的邏輯和結(jié)構(gòu),編輯會幫你改。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十一、節(jié)奏一篇稿子通常由四種類型的素材構(gòu)成:敘述、描寫、背景資料、直接引語。從可讀性的角度來說,一篇好稿子是有節(jié)奏的,它是通過敘述、描寫、直接引語、背景資料這四者有機的結(jié)合,不斷地來回轉(zhuǎn)換,把故事寫得跌宕起伏。十二、背景在社會與歷史大背景下發(fā)生的典型個案,在操作時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怎么把具體的故事和很多枯燥的背景完美地結(jié)合,這是考驗記者講故事能力的重要標準。好的記者,一定是一個非常棒的裁縫,他能把個案和背景很完美地融合,不露痕跡,拙劣的裁縫,痕跡很明顯。十三、過渡過渡段是考驗記者能力的重要標志,怎么遞進、怎么過渡。一個好的記者,一定是高明的縫紉師,能把所有的素材織得天衣無縫,讓你挑不出破綻來。十四、遞進所有的特稿寫作者都會碰到這個問題,尤其是篇幅比較長的稿子,它一定是在不斷地發(fā)展,你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推動它的發(fā)展?第一個是制造懸念,第二個是制造沖突。矛盾、沖突、戲劇性,這是一個故事必要的元素。我們在寫作中,一定要有意識地凸顯它們的存在。十五、比喻特稿能不能用比喻句,這是很多年一直在爭論的問題。傳統(tǒng)學院派的人會說,新聞怎么能用比喻句呢,這太不客觀了。因為,比喻是完全主觀的東西。但是,在我看來,特稿完全可以使用比喻句,在分寸上適當?shù)匕盐?。一個精練的比喻甚至是一個畫龍點睛的地方,因為特稿具有高度的文學性和作者的原創(chuàng)性,那么比喻句就是考驗這個東西的重要指標,好的比喻句就是點睛之筆。十六、細節(jié)與選擇細節(jié)特稿需要有畫面感,而細節(jié)是為畫面感服務(wù)的。其實,故事的走向,記者本人的情感取向,乃至于這篇稿子所要傳達的一切……也隱藏在所選擇的細節(jié)中。是不是所有的細節(jié)我們都要用?細節(jié)分兩種,一種是有效細節(jié),一種是無效細節(jié)甚至是有害細節(jié)。每篇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所有的細節(jié)都是為主題服務(wù)的。無效的細節(jié),會沖淡主題。對于新聞的客觀性來說,不同記者進入同一個新聞現(xiàn)場的時候,他的觀察力、對細節(jié)的把握、直覺,有高下之分。這個場景里的細節(jié)都是客觀存在的,有的記者能發(fā)現(xiàn),有的記者就是發(fā)現(xiàn)不了或者發(fā)現(xiàn)了也不當回事。從這個角度來說,客觀的細節(jié),其實也隱藏在主觀的尋找中。而我們?yōu)槭裁匆鲞@個選題,我們本身對這個選題有判斷、有立場才會做它。所以,我認為客觀是一種技術(shù)性的手段,我們需要用客觀的細節(jié),來表達主觀的立場。當然,記者本身的立場,應(yīng)該是中立的。這是另外一個問題。比如說,在《回家》這篇稿子里,在碰到程家父親背著兒子的尸體回去時,孩子在廢墟里已經(jīng)捂了兩天了,那幾天大太陽,天氣炎熱,已經(jīng)可以明顯地聞到遺體的異味。在寫稿子時候,我考慮了很久,還是把這個細節(jié)去掉了。十七、筆調(diào)特稿的敘述,你的筆調(diào)必須是冷靜的、客觀的,而你要表達的情感、立場、價值觀,其實都是隱藏在你所選擇的細節(jié)里面。你要用這些細節(jié),來表達你的情感,讀者是很聰明的,他們是可以讀出來的,千萬不要急著自己跳出來去表達。稿子最高的境界,是悲憫。你的文筆是克制的,你的感情是隱藏在里面的,但是你的心是熱的,有憤怒、有悲傷、有喜悅、有同情?!痘丶摇愤@篇稿子,是我從業(yè)至今寫得最痛苦的稿子。因為這個故事直接沖撞的,是親情,是每個人心里最柔弱最沒有防御能力的地方。痛苦不在于遣詞造句,而在于一種對悲傷情緒的克制與抵抗。雖然故事如此悲傷,但對一個特稿寫作者來說,你不能讓讀者看到直接的情緒表露,必須用冷靜克制的筆調(diào),用你采訪到的細節(jié)和故事呈現(xiàn),所以一邊寫,一邊把那些情緒往回摁。但總有摁不回去的時候,有幾次是崩潰的。房間外面的服務(wù)員總走來走去,我不敢哭出聲,只能躲在被子里面,用枕頭蒙著頭哭,難過得全身發(fā)抖,直到情緒被我控制下來摁回去了,我才起身繼續(xù)寫。這是一個天人交戰(zhàn)的過程,但也是對特稿記者的專業(yè)性的要求所在。你不是不能表達私人情感,但這些東西,都應(yīng)該通過你選擇的細節(jié)和故事,通過冷靜克制的敘述來表達,這就是所謂的“冷眼熱腸”。以上這些,這只是一些特稿的基本技巧。真正寫出好的特稿,技巧固然重要,但作品最終的呈現(xiàn)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寫作者的閱歷、態(tài)度、敏感性、以及有一顆怎樣看待事物與世界的心。經(jīng)典特稿:血煤上的青苔袁凌王多權(quán)家的窗戶閉著,窗外幾乎看不出雪米子的飄落,正和17年來這間屋子里的時間流逝一樣。從西安出發(fā),穿過亞洲第二長的秦嶺隧道,從安康上游的漢江水庫入口,順嵐河上行200多公里,一直往深處走,到達八仙鎮(zhèn)。如果你以為走到了世界的盡頭,錯了,到王多權(quán)的家還得往里再走一段。他家在豹溪溝頂頭自生橋的院子,在院子里是走到頭的一家。別的礦工也和他一樣深藏著。他們都是人生還沒來得及展開就被命運的床單收斂起來的人。熬是第一項,就像制糖17年前,王多權(quán)在山西礦洞里遭遇了一個人的礦難,胸部以下的脊椎神經(jīng)被逾噸重的煤塊切斷。離開現(xiàn)場之后,他的人生被固定在了這間土屋的床鋪上。這是一個被消音的過程。沒有鏡頭的聚焦,沒有不惜一切代價搶險的場面,沒有怒斥和追責,甚至沒有溫床一樣的腐敗,自然,也沒有總理嚴令之下統(tǒng)一標準的賠償。王多權(quán)在表哥的黑口子(方言,指非法小煤窯)上干活,尚在賠本的表哥給了2萬塊錢,到家已經(jīng)不剩下什么了。那是一個人命行情和現(xiàn)在完全不同的年代,死亡的代價不高,因此也容易使人想到死亡。何況,對一個廢殘的礦工來說,活著的成本是他看不到頭的一個天文數(shù)字。他讓母親買安眠藥,說是失眠。母親到鎮(zhèn)上的藥店,醫(yī)生問了情形,告訴她兒子要的不是一時的睡眠。母親開始提防,不讓房子里出現(xiàn)帶刃的東西,墻上老化的電線使她憂心忡忡。王多權(quán)對母親說,防,你防不住。死,有千條路。即使只是用這條床單,即使只是用自己的牙齒,也能夠自殺,這是王多權(quán)想好的。但是活下來卻沒有這么多條路。王多權(quán)想到了家里的一樣土產(chǎn)——麻糖。糖是熬出來的,就和癱瘓在床上的后半生一樣。前半生只有20年,王多權(quán)上了初中,燒了兩年木炭,談了對象,雖苦猶甜;后半生只是受苦,要熬上多少年,才能嘗到一絲苦中的甜味?家里年年要熬麻糖。王多權(quán)也就一年年熬了下來。對于在礦難中“不幸”存活下來的礦工們來說,所有生存要訣里,熬是第一項。一場啞炮爆炸事故后,竹園溝的鄒樹禮在山西醫(yī)院的病床上,熬過了最初的黑暗時期。完全的黑暗,連常人蒙上眼睛在黑暗里能看到的光的斑點也沒有,像是從下井時的罐籠中不慎摔落,墜入一個永遠也墜不到底的礦洞。最初一個月,他總想摸索著下床,越過病房里另外一張床鋪,攀上窗臺然后略微用力一跳,也就把黑暗一起墜毀了,像用力扔下一只熱水瓶。時間,只有時間,把黑暗熬煉得可以接受一些。讓別的感覺生長出來。熬制的過程太長,不是每個人都能熬過來。在八仙鎮(zhèn)街一間不起眼的卷閘門里,楊波已經(jīng)在一張病床上躺了七年。七年時間,并沒有讓世事好轉(zhuǎn)一些。小時候因為一場腦膜炎啞巴的楊波,無法對侍候的母親表達他的焦躁,只能使勁抽煙和喝水。“心里火上來了,一夜要喝一電壺?!蹦赣H秦萬美說。楊波的腰眼上長了四個兩寸寬、四寸長的褥瘡。雙腿變成了非洲難民照片上常??吹降膬筛穷^,和王多權(quán)或其他伙伴的一樣?;蛟S,正是因為對下身毫無感覺,使他們敢于把這樣的痛苦承擔下來。虼蚤河的黃國林掀起被子,讓我們看他大腿上的瘡口,已經(jīng)深到骨頭,塞著一坨衛(wèi)生紙?!澳闩虏慌??”掀起被子之前他問。我更多是被那股惡臭震住了?!案亻T爛完了?!彼f。王多權(quán)曾說,17年來,有千百次想到死?!暗F(xiàn)在已經(jīng)熬了這么久,死的心情也淡了?!眲偦丶业臅r候,因為胃壞了倒苦水反酸,水米不能進,家里給王多權(quán)買好了棺材,“沖一沖”。棺材進門之后,王多權(quán)的胃竟意外地好了起來,似乎在死亡門檻前打了個激靈,把邁過去的一條腿生生收了回來,不管以后還能走多遠。不是所有人都這么想。在竹園溝緊靠山坡一間老屋的床上,如今只有失去了雙腿的劉光友一個人躺著,表兄三年前在這張床上上吊。表兄在冒頂中壓斷了尿管,身上沒有干的時候。他雖然有雙腿,卻羨慕劉光友能坐在輪胎底子上,跟別的單身漢玩牌。擺脫不了的尿騷味,使他失去了熬下去的勇氣。針腳編織時間,大路邊留著濕潤。高章平在雙河口大路邊過了八年,之前是在山上的十年。他有一所小房子,是用補償款的最后1000元蓋的。那時臥床的高章平感到了真正的危機,母親已經(jīng)衰老得不能繼續(xù)弄來柴水養(yǎng)活他,他會像一條擱淺的船,在山頂上遇難,還捎上母親。之前在舅公的提示下,高章平學習康復,拉伸上身已經(jīng)萎縮的筋脈,直到能夠坐輪椅。這是一個疼痛被極度拉長了的過程,高章平一個人完成了。但是坐著輪椅在山上干不了什么。高章平向村委申請批一塊地基,自己住到大路邊上,做點小學生的生意,也能指望小朋友照顧。村里批給他一分河岸地。但搬下來之后,小學校撤并了。高章平只能靠五保生活。由最初的一天一塊,漲到后來的一年1000元、1400元、2400元,到去年的每月250元。一條河能養(yǎng)活一河人,一滴水能養(yǎng)活一朵苔蘚。高章平用兩張鈔票安排一年四季的用度,自己腌酸菜,燒天然氣省煤塊,用便宜五分錢的價格買米面,還出煙錢請人種了一個小菜園,拔菜時請過路人幫忙。坐在輪椅上,高章平打理著一個正常人都可能不會完全自理的一切:切菜煮飯,用大盆架在磚頭上洗衣服,在籬笆上晾干,生爐子燒水,上下床,上廁所。廁所是大路邊最干凈的,便槽用一塊石板蓋住。大小便永遠是最困難的事情。多年來高章平學會了掌握大便的時間,像所有長期臥床或坐輪椅的人一樣,他五六天才大便一次。小便終究不怎么能控制,只能記著少喝水,另外在衣服下面帶著一個導尿管,外人看不到這個導尿管。小屋里有洗衣服的芬芳,雖然只是廉價洗衣粉的香味。晾在籬笆上的衣物也曬出了好聞的味兒。春天來時,這間河岸上的小屋氣息會更加清新,有一些蒲公英在菜園里和路旁開起來,小屋看上去像最大的一朵。王多權(quán)不能像高章平坐輪椅上廁所,但他把握住體內(nèi)一種特殊的感覺,得知大便的時間,能夠自己收拾。自從小學撤并,母親帶著小侄女去鎮(zhèn)上陪讀,父親在地里奔命,他必須學會自理。他用雙手把自己萎縮的下肢翻過來,像少年時在山上炭窯里翻弄燒成的木炭。大小便自理是一切尊嚴的門檻,那些絕望了的難友正是倒在了門檻外面。但過了檻,并不意味著成功。躺倒之后被無限拉長的歲月,僅憑熬,終究是熬不到頭的。床頭電視機或者收音機的所有節(jié)目接起來,也不能填充一生的長度。如果一個殘疾礦工多少還有類似正常人的生活,那他一定有些另辟蹊徑,遵循了一種持之以恒的靈感。最初幾年,母親常陪在王多權(quán)床邊納鞋底,臥床三年之后,王多權(quán)開始學針線。起頭是給賴在床頭陪伴自己消磨寂寞的小侄女做一雙小鞋墊,然后是鞋子,再一步開始贈送親戚。王多權(quán)在上學時納過鋪蓋,縫過扣眼,他的針線活兒很快拿得出手。那些纏枝花卉,隨著在這張床上的歲月層疊,在他的想象中和針腳下變得越來越繁復,超出了母親和普通針線活計的程度。王的鞋墊開始有人買,從做工簡單的幾塊錢一雙,逐漸上升到幾十塊,直至賣出100塊錢一雙的“天價”。從去年開始,鞋墊的面積又容納不下王多權(quán)的心思了。他想到了面積更大,繡功更加復雜的十字繡。眼下王多權(quán)的床頭上方懸著一幅未完工的十字繡,內(nèi)容是“家和萬事興”,床里還收著一幅成品,上面是大朵簇擁的富態(tài)花朵,大約是花開富貴。開始十字繡之后,王多權(quán)很快入了迷?!巴砩掀甙它c開始,做七八個小時。白天12點做到下午5點?!彼]有給自己規(guī)定工時,但總是在一針一腳中織出又同時忘掉了時間。和墻上與小侄女合畫的水彩相似,這些刺繡依照的針腳圖案與市面上沒什么兩樣,但放在這間小屋里,就似乎有了別樣氣質(zhì)。就像陰坡的竹園溝,向陽的土地曬化了的日子,溝里還積著有些變成藍色的雪,溝里多數(shù)的年輕人是單身漢,似乎在堅持著什么。沒有人確切知道,鄒樹禮堅持的是什么?;氐街駡@溝以后,鄒樹禮用19年時間,一點一點學會了從家務(wù)到坡上的農(nóng)活,直到完全恢復失明以前的勞力。他的上坡時間是晚上11點鐘,這大約是睡得最晚的人家熄燈的時間。夜晚不會增加他眼前的黑暗,寂靜使他摸到草木露水的感覺更真實。他在坡上一直干到凌晨四五點,當露珠渾圓成型、最勤快的鄰居起床的時候,他回家休息,到中午12點再出坡,做到下午5點鐘。貝克特說,世界是一條用七天時間趕制的蹩腳褲子。竹園溝的地形,正像是一條溪溝岔開的兩條褲腿。在長達16年的黑夜里,鄒樹禮終于把這條褲子完全摸到了頭,有些地方比睜著眼時更明白。他種著四畝地和菜園,前幾年還喂著兩頭豬。養(yǎng)活自己之外,還補貼在鎮(zhèn)上開食堂的兒子。在竹園溝的山坡上,不少搬遷的人家土地已經(jīng)荒廢,鄒樹禮種植的玉米和魔芋,像是破舊褲子上新鮮的補丁。愛要加上罪,父親獻出了鮮血秦萬美知道,兒子沒有希望了,就像打了鋼板的脊背爛出的洞,怎樣也填不起來。但是她要把自己全填進去,“還精繃一天,就照顧他一天”。以后的年月,則希望他的后人接得上。后人是眼下在上學前班的小孫子。秦萬美讓媳婦承擔白天的照顧,把繁重的晚上留給自己。架子床頭連著兒子的床腳,床頭上安了一個小燈,方便一夜三次起床為兒子翻身。在心里,她并不只是在為眼下這個癱在床上的兒子翻動身體,還為著從前那個人見人愛的老三?!皶鼍W(wǎng)釣魚,會打槍。晚上拿大手電上山,金雞都躲在樹扒里,被他拿手電一照,就不動了,一槍一個?!弊鳛槟铮裏o法把這兩個兒子區(qū)分開,像鎮(zhèn)上有些年輕媳婦,一看人送回來不是好手好腳的了,就不認了,三兩年拖死,拿著補償款改嫁。秦萬美覺得,同樣是啞巴的兒媳婦還沒跑的原因,是楊家當街的樓房,日常不斷線的零錢,和自己的百般維持。父母與殘廢兒子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并不只是愛,倒像是加上了罪。去年一年,秦萬美在街上兩家小吃店義務(wù)刮土豆,得到土豆皮喂老屋里的豬。在醫(yī)院工作的大兒子覺得她沒事找事,秦萬美卻覺得這樣心里暢快。今年秦萬美的腿里長了骨刺,她也沒覺得有多難受,倒像是更能體會到兒子脊背里的感覺。獅坪村二道溝口的劉云付,大兒子死于塌方,二兒子得了塵肺,劉云付侍候了他十年,去世時肺里只剩下一把“黑心棉”。幺兒子又在打工中出了車禍,落下腦震蕩。劉云付是文化人,當過并村前的會計,但他逐漸認定自己屬狗,就得按照一條狗的命運生活,失去所有的后人。這樣想通了,劉云付覺得心安。相比之下,單純的夫妻男女情分,就像同林的鳥,在大難面前顯得單薄了些。自生橋的王禮敬40歲那年因為卷揚機事故雙大腿肢,在家里過了六年,像個孩子一樣,時常由妻子背進背出。當著外人,妻子流淚說他“生不如死,死了還好些”,王禮敬沉默不語。二道溝口院子的伙伴張成友和冉秀富在同一場冒頂中遇難,冉秀富的媳婦李小梅帶著兩個上小學的兒女和一筆欠賬,改嫁給張成友的小弟弟張成義?!昂⒆佑辛诵掳职?,也就不提往事了,再提就有影響。”冉的遺像也燒掉了,留在李小梅記憶中的,是在山西火葬場里冉秀富修整過的遺容,“紅潤潤的,就像有喜色?!边^年的時候,兩個孩子由繼父帶著去給生父上墳,李小梅不便在場。王多權(quán)那年去山西是為了掙錢結(jié)婚,出事之后,未婚妻嫁給了王多權(quán)的弟弟。但因為家里負擔太大,終究還是改嫁他人,留下了小侄女。弟弟和王多權(quán)一樣人材出眾,不乏女孩子喜歡,但她們卻難以面對家里一張床鋪的現(xiàn)實。在她們之先,世界對這張床扭過了頭去。王多權(quán)臥床之后,多年里沒有辦到殘疾證,鎮(zhèn)民政科的人說,這個證沒有意義。汶川地震的時候,王多權(quán)給民政局寫信,要求捐獻鞋墊和反映低保的事,民政局領(lǐng)導上來了一趟,送給王多權(quán)一輛輪椅。但王多權(quán)仍舊沒有拿到低保。低保金被移為工齡補助,由往年的村干部領(lǐng)取。一個鎮(zhèn)上的能人說,低保也是看能力。石水溝夏秉強的兩個兒子先后在山西井下死去,一個兒子得病死亡,86歲的她自稱“所有親人都死干凈了”。她也沒有低保。村上認為她大兒子六年前的事故趕上了好政策,賠的多。大兒媳婦劉厚碧說,那筆賠償都被兒子用來起房子了,婆婆和她自己的口糧,都只能靠她一個人在地里奔。鄉(xiāng)人說,八仙鎮(zhèn)山高苦寒,土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麻辣滾燙觀后感400字
- 2025年度股權(quán)激勵方案設(shè)計合同
- 2025年度建材行業(yè)市場拓展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合同管理員項目進度與成本管理責任承諾
- 2025年度跨區(qū)域掛靠經(jīng)營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家居設(shè)備采購合同
- 2025年度汽車金融分期付款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教育機構(gòu)學生貸款延期支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水電工程臨時用電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履約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
- 2025年上半年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安全閥拆除與回裝方案
- 文獻檢索教案
- 八年級上冊英語閱讀還原50題-含答案
- 網(wǎng)優(yōu)案例匯總
- 倉庫每日檢查記錄表倉庫每日檢查內(nèi)容及每日巡查事項
- 早產(chǎn)兒視網(wǎng)膜病變
- 矮小癥診治指南
- GB 10665-1997碳化鈣(電石)
- 《克雷洛夫寓言》專項測試題附答案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重點內(nèi)容學習PPT課件(帶內(nèi)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