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及其防治課件_第1頁
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及其防治課件_第2頁
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及其防治課件_第3頁
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及其防治課件_第4頁
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及其防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

及其防治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類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的局面,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

及其防治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1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1世界水資源全球水資源儲量豐富,但97.47%為咸水,淡水只占很小的部分,非常有限。

有限的淡水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布也極不均勻。用水問題已經成為水資源短缺國家或地區(qū)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1世界水資源2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1世界水儲量類別水儲量/(1012m3)占總儲量/(%)各類淡水占淡水總量(%)咸水淡水咸水淡水海洋水133800096.538地下水12870105300.9290.7630.1土壤水16.50.0010.05冰川與永久雪蓋24064.11.7468.7永凍土底水300.00.0220.86湖泊水85,491,40.0060.0070.26沼澤水11.470.00080.03河網水2.120.00020.006生物水1.120.00010.003大氣水12.90.0010.04總計1350955,435029.6197.472.53100.0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1世界水儲量類別水儲量/(13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2世界各大洲水資源分布名稱面積/(104km2)年降水量年徑流量徑流系數徑流模數/(L/(s·km2))/mm/km3/mm/km3歐洲10507898290300632100,399.7亞洲43470574232240332144100.4510.5非洲30127422235015147500,24,8北美洲24207561830033982000,4510.7南美洲1780160028400660117600,4121.0大洋洲133.527003610156020900,5851.0澳大利亞761.54563470403000,091.3南極洲1398165231016523101,05.2全部陸地14900800119000315468000,3910.0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2世界各大洲水資源分布名稱4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2中國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主要來自降水。我國水資源總儲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低,排110位,為全世界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國家之一。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2中國水資源5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一、水循環(huán)的概念和作用概念:通過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和徑流等過程,分布在地球系統(tǒng)各個層次的水被聯結起來,進行著周而復始的跨越水圈、大氣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的水分循環(huán)。作用:是聯系地球各圈和各種水體的紐帶。起到輸送熱量和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對于地球環(huán)境的形成、演化和人類生存都有著重大的作用和影響。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6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二、水循環(huán)的過程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7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三、水的更替周期靜態(tài)水量:在多年均衡狀態(tài)下,水體的貯存量。動態(tài)水量:水體的補給量。更替周期:水體的貯存量與水體的補給量的比值。開發(fā)利用時,要考慮這個,一般采用更替周期短的水。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8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四、水量平衡概念:地球上任一區(qū)域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的水量與輸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該區(qū)域的蓄水變化量,這一關系稱為水量平衡。中國水量平衡要素組成的重要界線是年均降水量1200mm。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9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4人類對水的需要工業(yè)用水:包括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兩大類,生產用水包括工藝用水、鍋爐用水、冷卻用水;生活用水指廠區(qū)和車間職工的用水;農業(yè)用水城市生活用水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4人類對水的需要10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一、天然水質與水體溶解氣體溶解物質膠體物質懸浮物質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11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一、天然水質與水體水體是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庫、沼澤、冰川、地下水等地表與地下儲水的總稱。環(huán)境學中,水體除了水還包括其中的內容物以及底質。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12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二、水體自凈與水體污染水體自凈:污染物質進入天然水體后,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及生物的共同作用,會使污染物在水中的濃度降低,經過一段時間后,水體往往私服恢復到受污染前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稱為水體的自凈。水體自凈的類型:物理凈化;化學凈化;生物凈化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水體自凈的類型:13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二、水體自凈與水體污染水體污染:由于污染物進入水體,其含量超過了水體的本底含量和自凈能力,致使水體的水質、底質及生物群落組成發(fā)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和使用功能的現象。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14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無機無毒物顆粒狀無機物酸堿及無機鹽植物營養(yǎng)物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5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2.無機有毒物非金屬有害物重金屬有毒物當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時,毒性最強;低濃度時即可產生較大的毒性;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相反有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毒性劇增;能被生物成千上萬倍地富集;它們都可進入人體,與生理高分子作用,導致慢性中毒。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6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3.有機無毒物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OxygenDemand);總有機碳(TOC,TotalOrganicCarbon)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7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4.有機有毒物酚類化合物;有機農藥;多氯聯苯(PCBs,PolyChlorinatedBiphenyls);多環(huán)芳烴類(PAH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8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5.其它污染物放射性物質;生物污染物質;感官性污染物。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9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一、需氧有機物1.需氧有機物的生物降解碳水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脂肪的生物降解蛋白質的生物降解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0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一、需氧有機物2.需氧有機物的降解與溶解氧平衡有機物排入河流,會因微生物的降解而消耗大量水中溶解氧;而大氣中的氧會通過復氧作用進入水中,使溶解氧得到恢復。耗氧與復氧同時存在,河水中的溶解氧與BOD濃度具有相關性,會隨著河水的流動而變化。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1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二、植物營養(yǎng)物1.含氮化合物的轉化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2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二、植物營養(yǎng)物2.含磷化合物的轉化水中的可溶性磷很容易與陽離子生成難溶性沉淀物而沉積于底泥中。而沉積物中的磷可通過湍流擴散再度稀釋到上層水體中。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3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二、植物營養(yǎng)物3.氮磷污染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富營養(yǎng)化是水體的一種狀態(tài),會造成一系列的危害:藻類占據的空間越來越大,使魚類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衰死藻類將沉積水底;藻類種類逐漸減少,以藍藻為主,部分種類有毒;藻類的過度生長,造成水中嚴重缺氧,使魚類死亡。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4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三、石油類污染物質擴展揮發(fā)溶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降解生物吸收沉積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5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四、重金屬1.重金屬在環(huán)境中的行為和主要影響重金屬是構成地殼的元素,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重金屬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重金屬大多數屬于過渡元素,在自然環(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價態(tài)、活性和毒性效應;重金屬對生物體和人體的危害具有鮮明的特點。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6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四、重金屬重金屬危害的特點:具有毒性;生物不能降解,卻能將某些的毒性加強;食物鏈能對它產生生物富集放大作用;能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并蓄積在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中毒。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7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四、重金屬2.重金屬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機械遷移;物理化學遷移;生物遷移。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28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水體污染源:向水體排放污染物和對水體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天然污染源:自然界自行向水體釋放污染物或造成有害影響的場所。

人為污染源人類活動形成的污染源。人為污染源的有多種分類方法。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29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按人類活動方式分:工業(yè)污染源;農業(yè)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按污染源的排放情況分;點源;面源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30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一、物理法篩濾法金屬網、金屬板、金屬柵;帆布、尼龍布、針刺氈;石英砂、無煙煤、磁鐵礦。重力法離心法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31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二、化學法中和法化學沉淀法氧化還原法電解法混凝法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32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三、物理化學法氣浮法吸附離子交換法萃取膜分離法:電滲析擴散滲析反滲透超濾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33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四、生物法好氧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法自然生物處理法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34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五、污水處理流程影響流程選擇的因素污水的水質、水量及所需處理程度;工程造價與運行費用;當地的地形、氣候條件。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35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五、污水處理流程一般流程一級處理:去除漂浮物及調節(jié)pH值;二級處理:去除污水中呈膠體態(tài)和溶解態(tài)的有機物,按效果分為不完全二級處理和完全二級處理兩類;三級處理:去除前二級處理殘留的污染物、營養(yǎng)物質、微生物以及其他溶解物質;深度處理:效果基本同三級處理,但流程未必相同。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368.3水體污染防治8.3.2水體污染綜合防治1.控制廢水排放改革工藝,盡量減少廢水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改革生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盡量不用或少用易產生污染的原料及工藝;經過一定處理的廢水不排入水體,優(yōu)先考慮農田灌溉、養(yǎng)殖魚類和藻類等。8.3水體污染防治8.3.2水體污染綜合防治378.3水體污染防治8.3.2水體污染綜合防治2.建立自然凈化系統(tǒng)利用水體的自凈作用;利用土壤的自凈作用。8.3水體污染防治8.3.2水體污染綜合防治388.3水體污染防治8.3.2水體污染綜合防治3.統(tǒng)一規(guī)劃處理系統(tǒng)建立綜合性污水處理廠;調整工業(yè)布局;修建調節(jié)水庫和曝氣設施;在一定范圍內組織閉路水系統(tǒng)。8.3水體污染防治8.3.2水體污染綜合防治39下一章預習提要土壤環(huán)境容量的概念、作用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的影響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防治措施防止土壤農藥污染的措施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下一章預習提要土壤環(huán)境容量的概念、作用40碳水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碳水化合物的生物降解41脂肪的生物降解脂肪的生物降解42蛋白質的生物降解蛋白質的生物降解43物理化學遷移沉淀作用吸附作用絡合作用氧化還原作用物理化學遷移沉淀作用44化學沉淀法氫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鋇鹽沉淀法化學沉淀法氫氧化物沉淀法45氣浮法加壓溶氣氣浮法;葉輪攪拌氣浮法;射流法氣浮法加壓溶氣氣浮法;46吸附設備固定床移動床流化床吸附設備固定床47活性污泥法的運行方式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生物吸附法完全混合法延時曝氣法深井曝氣法氧化溝法二段曝氣法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的運行方式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48生物膜法的各種處理構筑物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生物流化床生物膜法的各種處理構筑物生物濾池49厭氧生物法的三個階段水解發(fā)酵階段;產氫產乙酸階段,也稱酸化階段;產甲烷階段。厭氧生物法的三個階段水解發(fā)酵階段;50自然生物處理法的具體形式水體自凈穩(wěn)定塘技術兼性塘曝氣塘好氧塘厭氧塘水生植物塘廢水土地處理自然生物處理法的具體形式水體自凈51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52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

及其防治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類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的局面,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第8章水資源與水污染

及其防治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53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1世界水資源全球水資源儲量豐富,但97.47%為咸水,淡水只占很小的部分,非常有限。

有限的淡水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布也極不均勻。用水問題已經成為水資源短缺國家或地區(qū)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1世界水資源54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1世界水儲量類別水儲量/(1012m3)占總儲量/(%)各類淡水占淡水總量(%)咸水淡水咸水淡水海洋水133800096.538地下水12870105300.9290.7630.1土壤水16.50.0010.05冰川與永久雪蓋24064.11.7468.7永凍土底水300.00.0220.86湖泊水85,491,40.0060.0070.26沼澤水11.470.00080.03河網水2.120.00020.006生物水1.120.00010.003大氣水12.90.0010.04總計1350955,435029.6197.472.53100.0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1世界水儲量類別水儲量/(155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2世界各大洲水資源分布名稱面積/(104km2)年降水量年徑流量徑流系數徑流模數/(L/(s·km2))/mm/km3/mm/km3歐洲10507898290300632100,399.7亞洲43470574232240332144100.4510.5非洲30127422235015147500,24,8北美洲24207561830033982000,4510.7南美洲1780160028400660117600,4121.0大洋洲133.527003610156020900,5851.0澳大利亞761.54563470403000,091.3南極洲1398165231016523101,05.2全部陸地14900800119000315468000,3910.0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表8-2世界各大洲水資源分布名稱56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2中國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主要來自降水。我國水資源總儲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低,排110位,為全世界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國家之一。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2中國水資源57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一、水循環(huán)的概念和作用概念:通過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和徑流等過程,分布在地球系統(tǒng)各個層次的水被聯結起來,進行著周而復始的跨越水圈、大氣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的水分循環(huán)。作用:是聯系地球各圈和各種水體的紐帶。起到輸送熱量和調節(jié)氣候的作用,對于地球環(huán)境的形成、演化和人類生存都有著重大的作用和影響。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58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二、水循環(huán)的過程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59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三、水的更替周期靜態(tài)水量:在多年均衡狀態(tài)下,水體的貯存量。動態(tài)水量:水體的補給量。更替周期:水體的貯存量與水體的補給量的比值。開發(fā)利用時,要考慮這個,一般采用更替周期短的水。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60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四、水量平衡概念:地球上任一區(qū)域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的水量與輸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該區(qū)域的蓄水變化量,這一關系稱為水量平衡。中國水量平衡要素組成的重要界線是年均降水量1200mm。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3自然界水循環(huán)61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4人類對水的需要工業(yè)用水:包括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兩大類,生產用水包括工藝用水、鍋爐用水、冷卻用水;生活用水指廠區(qū)和車間職工的用水;農業(yè)用水城市生活用水8.1水資源與水循環(huán)8.1.4人類對水的需要62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一、天然水質與水體溶解氣體溶解物質膠體物質懸浮物質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63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一、天然水質與水體水體是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庫、沼澤、冰川、地下水等地表與地下儲水的總稱。環(huán)境學中,水體除了水還包括其中的內容物以及底質。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64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二、水體自凈與水體污染水體自凈:污染物質進入天然水體后,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及生物的共同作用,會使污染物在水中的濃度降低,經過一段時間后,水體往往私服恢復到受污染前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稱為水體的自凈。水體自凈的類型:物理凈化;化學凈化;生物凈化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水體自凈的類型:65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二、水體自凈與水體污染水體污染:由于污染物進入水體,其含量超過了水體的本底含量和自凈能力,致使水體的水質、底質及生物群落組成發(fā)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和使用功能的現象。8.2水體污染8.2.1水體污染的含義66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1.無機無毒物顆粒狀無機物酸堿及無機鹽植物營養(yǎng)物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67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2.無機有毒物非金屬有害物重金屬有毒物當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時,毒性最強;低濃度時即可產生較大的毒性;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相反有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毒性劇增;能被生物成千上萬倍地富集;它們都可進入人體,與生理高分子作用,導致慢性中毒。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68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3.有機無毒物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OxygenDemand);總有機碳(TOC,TotalOrganicCarbon)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69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4.有機有毒物酚類化合物;有機農藥;多氯聯苯(PCBs,PolyChlorinatedBiphenyls);多環(huán)芳烴類(PAHs,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70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5.其它污染物放射性物質;生物污染物質;感官性污染物。8.2水體污染8.2.2水體污染物71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一、需氧有機物1.需氧有機物的生物降解碳水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脂肪的生物降解蛋白質的生物降解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2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一、需氧有機物2.需氧有機物的降解與溶解氧平衡有機物排入河流,會因微生物的降解而消耗大量水中溶解氧;而大氣中的氧會通過復氧作用進入水中,使溶解氧得到恢復。耗氧與復氧同時存在,河水中的溶解氧與BOD濃度具有相關性,會隨著河水的流動而變化。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3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二、植物營養(yǎng)物1.含氮化合物的轉化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4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二、植物營養(yǎng)物2.含磷化合物的轉化水中的可溶性磷很容易與陽離子生成難溶性沉淀物而沉積于底泥中。而沉積物中的磷可通過湍流擴散再度稀釋到上層水體中。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5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二、植物營養(yǎng)物3.氮磷污染與水體富營養(yǎng)化富營養(yǎng)化是水體的一種狀態(tài),會造成一系列的危害:藻類占據的空間越來越大,使魚類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衰死藻類將沉積水底;藻類種類逐漸減少,以藍藻為主,部分種類有毒;藻類的過度生長,造成水中嚴重缺氧,使魚類死亡。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6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三、石油類污染物質擴展揮發(fā)溶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降解生物吸收沉積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7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四、重金屬1.重金屬在環(huán)境中的行為和主要影響重金屬是構成地殼的元素,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重金屬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重金屬大多數屬于過渡元素,在自然環(huán)境中具有不同的價態(tài)、活性和毒性效應;重金屬對生物體和人體的危害具有鮮明的特點。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8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四、重金屬重金屬危害的特點:具有毒性;生物不能降解,卻能將某些的毒性加強;食物鏈能對它產生生物富集放大作用;能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并蓄積在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中毒。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79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四、重金屬2.重金屬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機械遷移;物理化學遷移;生物遷移。8.2水體污染8.2.3主要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80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水體污染源:向水體排放污染物和對水體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天然污染源:自然界自行向水體釋放污染物或造成有害影響的場所。

人為污染源人類活動形成的污染源。人為污染源的有多種分類方法。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81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按人類活動方式分:工業(yè)污染源;農業(yè)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按污染源的排放情況分;點源;面源8.2水體污染8.2.4水體污染源82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一、物理法篩濾法金屬網、金屬板、金屬柵;帆布、尼龍布、針刺氈;石英砂、無煙煤、磁鐵礦。重力法離心法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83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二、化學法中和法化學沉淀法氧化還原法電解法混凝法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84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三、物理化學法氣浮法吸附離子交換法萃取膜分離法:電滲析擴散滲析反滲透超濾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85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四、生物法好氧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法自然生物處理法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868.3水體污染防治8.3.1污水處理技術五、污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