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腓骨骨折特點、治療及螺釘置入位置_第1頁
高位腓骨骨折特點、治療及螺釘置入位置_第2頁
高位腓骨骨折特點、治療及螺釘置入位置_第3頁
高位腓骨骨折特點、治療及螺釘置入位置_第4頁
高位腓骨骨折特點、治療及螺釘置入位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位腓骨骨折特點、治療及螺釘置入位置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骨折(MFF)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踝關節(jié)骨折,約占踝部損傷的1%-11%。指由外旋暴力導致的腓骨近端骨折,常合并多種結構損傷。此型骨折很不穩(wěn)定,且常合并下脛腓聯(lián)合分離。Maisonneuve骨折有哪些主要特點?1.骨間膜損傷及腓骨近端骨折;2.踝關節(jié)內側結構損傷(內踝骨折或三角韌帶損傷);如果踝關節(jié)內側結構損傷是三角韌帶斷裂,同時下脛腓全部韌帶損傷,而從X線片上僅可見到腓骨中上1/3骨折,甚或腓骨頸骨折或上脛腓分離,此時不應忽略踝關節(jié)損傷與下脛腓分離存在的重要性,我們在臨床中應高度重視此情況的發(fā)生。3.下脛腓前韌帶損傷;4.可合并下脛腓后韌帶損傷或后踝骨折。(1、2和3為旋前外旋Ⅲ度,1、2、3和4為旋前外旋Ⅳ度)Maisonneuve骨折屬于哪種分型AO/OTA分型首先以腓骨骨折線位置與遠端脛腓聯(lián)合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行分類。該分系統(tǒng)強調了外踝在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中的重要性,易于應用,臨床應用較廣泛,對于手術中遠端脛腓聯(lián)合的修復有指導意義。44A腓骨骨折線位于下脛腓聯(lián)合下方,下脛腓關節(jié)穩(wěn)定;44B腓骨骨折線位于下脛腓聯(lián)合平面,下脛腓關節(jié)穩(wěn)定;44C腓骨骨折線位于下脛腓聯(lián)合上方,下脛腓關節(jié)不穩(wěn)定。Maisonneuve骨折屬44C型骨折

Laugue-Hansen分型

Maisonneuve骨折屬旋前外旋型III度以上Maisonneuve骨折的受傷機制(旋前外旋型骨折)內側結構損傷(內踝/三角韌帶)→下脛腓前聯(lián)合損傷→骨間韌帶損傷→腓骨高位骨折→下脛腓后聯(lián)合損傷/踝損傷(有/無)Maisonneuve骨折分期I度:

首先發(fā)生的是三角韌帶的斷裂或者內踝的撕脫骨折。Ⅱ度:

距骨外旋力量繼續(xù)作用于下脛腓關節(jié),下脛腓前韌帶和骨間韌帶或韌帶附著點撕脫骨折。Ⅲ度:

腓骨骨折發(fā)生于脛骨遠端關節(jié)面以上水平,甚至可以位于腓骨近端即Maisonneuve骨折,骨折線從前上方斜向后下方,即與旋后(內翻)外旋骨折相反。Ⅳ度:

最后發(fā)生下脛腓后韌帶斷裂,或其脛骨附著點的撕脫骨折(Volkmann骨折塊)。Maisonneuve骨折診斷1.初次就診時的臨床漏診率為14.28%-44.4%。漏診的原因主要是關注踝關節(jié)疼痛,忽視了小腿近端的疼痛,影像學檢查的時候,不會刻意去關注腓骨近端的影像。當踝關節(jié)X線片未見腓骨骨折,但顯示內側結構損傷、下脛腓聯(lián)合分離或合并后踝骨折,應進行腓骨近端的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2.對于踝關節(jié)損傷的患者應注意對腓骨近端的查體,并行脛腓骨全長X線片。3.小腿擠壓試驗和外旋應力試驗。4.CT可以發(fā)現較小的下脛腓聯(lián)合的分離;MRI可以發(fā)現三角韌帶、骨間膜和下脛腓韌帶的損傷情況。

Maisonneuve骨折治療Maisonneuve骨折采用保守治療是無效的,石膏固定不能保持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建議手術治療。1腓骨骨折的治療(1)對于遠端2/3的腓骨骨折會引起腓骨短縮、外旋或外展畸形,對于此類骨折必須首先復位腓骨,恢復長度,糾正旋轉。(2)大部分文獻指出對于腓骨近端1/3的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除非有腓總神經受傷。2下脛腓聯(lián)合的治療內、外踝均能解剖復位并牢固固定者,一般認為無需進行下脛腓聯(lián)合的固定,但以下幾種情況需要固定:①對于腓骨骨折線在踝關節(jié)水平以上4.5cm伴有三角韌帶斷裂者(內踝骨折),需行下脛腓固定;②術中在固定內、外踝骨折后,向外牽拉腓骨,若外移3-4mm者;③距骨和內踝間隙大于5mm;④陳舊的下脛腓聯(lián)合脫位。關于下脛腓聯(lián)合固定的問題:下脛腓螺釘的數量和直徑Maisonneuve骨折我們通常選用兩枚4.5mm螺釘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下脛腓螺釘的置入位置通常選擇距離關節(jié)面2~4cm范圍置入下脛腓螺釘。距離關節(jié)面更遠則脛骨腓骨之間距離加大且腓骨位置靠后增加固定難度,固定后腓骨易出現畸形;在該范圍內,固定后的下脛腓關節(jié)穩(wěn)定性接近韌帶斷裂前的生理水平。下脛腓螺釘的置入角度下脛腓螺釘應平行于脛距關節(jié)面置入,否則有可能造成腓骨長度的改變;下脛腓螺釘應從后向前25-30°垂直于下脛腓關節(jié),否則有可能造成腓骨前后移位。下脛腓螺釘的置入深度通常采取固定4層皮質,4層皮質穩(wěn)定性更好,待下脛腓螺釘取出后在負重。雖然固定4層皮質斷釘發(fā)生的概率較3層皮質更高,但斷釘發(fā)生后兩側斷端容易取出。下脛腓螺釘的置入技巧下脛腓螺釘并非拉力螺釘而是位置螺釘,如果過度加壓將導致踝穴變窄,導致踝關節(jié)背伸受限;因此按前述位置和方向鉆孔后,應用絲攻將腓骨、脛骨均攻絲;無拉力擰入4.5mm螺釘。內固定時踝關節(jié)的位置推薦在背伸位固定下脛腓。下脛腓螺釘的取出下脛腓螺釘取出時機爭議比較大,我們通常于固定8-12周后拆除下脛腓螺釘。3內側結構損傷的治療(1)對于內踝骨折而三角韌帶完整的只需復位固定內踝骨折即可。(2)三角韌帶是否需要修復?提出三角韌帶修復的手術指征為:①踝穴位X線片示內側間隙較對側≥5mm,距骨向外側脫位或半脫位②踝關節(jié)骨折復位后外翻應力試驗發(fā)現踝關節(jié)內側不穩(wěn)定③關節(jié)復位后固定后,踝關節(jié)內側間隙仍增寬1mm以上者,可能為斷裂的三角韌帶或其他組織嵌入。三角韌帶的修復以及何種方式修補都存在爭議,早期文獻指出,外踝的完整修復足以穩(wěn)定踝關節(jié),三角韌帶可以不用修復。三角韌帶的修復是必要的,有助于恢復內側穩(wěn)定性,達到早期功能鍛煉的目的。Maisonneuve骨折是容易漏診的一種踝關節(jié)骨折,在查看患者時要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