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研復習課件_第1頁
毛概考研復習課件_第2頁
毛概考研復習課件_第3頁
毛概考研復習課件_第4頁
毛概考研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通過本章的學習,主要是為了使學生了解和把握黨的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的脈絡、內容及其意義;實事求是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要走自己的路,不斷行理論創(chuàng)新。教學目的1、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之間的辯證關系2、如何理解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第一節(ji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思想路線(認識路線),指的是人們的認識所遵循的方向、途徑、原則和方法。一個政黨的思想路線,指的是這個政黨確定自己的指導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動的認識路線。哲學上又稱為認識路線,是指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堅持什么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思想路線的概念

思想路線的內容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哲學基礎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徹底唯物主義一元論對實際工作的根本要求;理論聯系實際是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原理的貫徹;實事求是體現了在實踐基礎上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必然和自由的辨證統(tǒng)一;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本身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實事求是的詞源實事求是一詞源于班固作的《漢書·河間獻王傳》,原文是:“修學好古,實事求是?!碧迫祟亷煿抛⒔庹f:“務得實事,每求真是也。”本意是指嚴謹好學、務求真諦的一種治學態(tài)度。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

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務得事實每求真是實事求是漢唐宋宋「實事求是」詞源嚴謹治學學風背景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唯心主義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思想僵化對馬克思主義不科學的認識共產國際神圣化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的歷史過程

毛澤東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最早是在1929年6月寫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線”的概念。◆1930年他在《反對本本主義》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了實事求是的基本思想,初步提出了黨的思想路線。

◆1937年,毛澤東發(fā)表的《實踐論》、《矛盾論》這兩篇文章,奠定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提出過程

◆1938年10月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所作的《論新階段》的報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實事求是”這一概念?!?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并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作了馬克思主義的界定,從而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出過程

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qū)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贝_立

1945年,黨的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同時也在全黨確立了以實事求是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rm“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實事求是碑的來歷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之后,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得到繼續(xù)貫徹和發(fā)展,但也經歷過大的背離。鄧小平總結說:“我們建國三十八年,頭八年是好的,后十年也好,當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擾,情況不太好?!?/p>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60頁(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1、為什么要重新確立?背景背景(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唯心主義形而上學思想僵化把毛澤東神化文化大革命和“兩個凡是”對馬克思主義不科學的認識◆從1957年”反右“擴大化到1958年“大躍進”,再到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逐漸被拋開。“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是在毛澤東逝世后,中國亟待發(fā)展的時刻出現的一股錯誤思潮。華國鋒“兩個凡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這條思想路線,有一段時間被拋開了,給黨的事業(yè)帶來很大的危害,使國家遭到很大的災難,使黨和國家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損害?!?/p>

2、黨的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開啟思想解放的先河。第二階段:堅決支持并有力推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為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奠定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第三階段: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正確思想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第三階段: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正確思想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fā)展1、鄧小平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發(fā)展(1)深刻揭示了實事求是在整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中的地位。(2)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聯系起來,豐富了和深化了黨的思想路線。(3)科學揭示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關系,深刻地指出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內在統(tǒng)一性。(4)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重要條件。鄧小平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豐富發(fā)展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大字。

在鄧小平看來,粉碎“四人幫”以后,不少同志的思想還很不解放,腦筋還沒有開動起來,也可以說,還處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狀態(tài)。(見《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41頁)鄧小平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豐富發(fā)展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大字。

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

鄧小平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豐富發(fā)展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大字。

解放思想內涵第一,解放思想就是從背離實事求是原則的觀念、做法和僵化的模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就是從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式的錯誤理解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鄧小平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豐富發(fā)展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大字。

解放思想內涵第二,解放思想體現了認識的過程性特征。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在實踐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實現的,隨著實踐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化,解放思想也有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它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鄧小平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豐富發(fā)展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大字。

解放思想內涵第三,解放思想體現思想路線的創(chuàng)造性特征。實事求是,重在“求真務實”;而強調解放思想,則突顯了“創(chuàng)新”要求。

2、江澤民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發(fā)展(1)繼續(xù)強調了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2)明確指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3)特別闡述了創(chuàng)新和與時俱進的重要意義(4)明確提出了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1)繼續(xù)強調了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江澤民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黨必須繼續(xù)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繼續(xù)抓住社會主義本質這個根本問題,大膽探索、實踐和創(chuàng)造,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2)明確指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1992年10月,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是保證我們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

1993年8月12日,江澤民在一次講話中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3)特別指出了創(chuàng)新和與時俱進的重要意義

江澤民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黨的十六大報告對黨的思想路線作了新的表述:“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chuàng)造力的決定因素?!?/p>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一些同志往往感到‘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部分干部和黨員對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所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以及黨所采取的新政策、新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等,還缺乏科學的分析和正確的認識,還沉浸在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對馬克思主義也還存在一些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保?)明確提出了貫徹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chuàng)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能否做到這一點,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面對國際國內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chuàng)新。3、胡錦濤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發(fā)展

“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004年1月12日胡錦濤在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2004年1月,胡錦濤強調,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我們黨80多年的歷程充分表明,求真務實是黨的活力之所在,也是黨和人民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關鍵之所在。什么時候求真務實堅持得好,黨的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就充滿朝氣和活力,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就能順利發(fā)展;什么時候求真務實堅持得不好,黨的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就缺乏朝氣和活力,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就受到挫折?!?/p>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指出,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的一大法寶。

第二節(ji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就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的講話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1982年召開的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在總綱中指出:“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一、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fā),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fā),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p>

毛澤東1942《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即從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際出發(fā),也不是從“本本”或“原則”出發(fā),這是做到實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我們在每一個時期,處理各種方針政策問題時,一定要從當前的、現實的、已經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實際出發(fā)。鄧小平

把這個思想概括為“一個中心,三個著眼于”堅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fā)展。江澤民◆我國今天最大的實際中國目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魪膶嶋H出發(fā),必須堅決反對:唯心論機械唯物論“左”的錯誤思想“右”的錯誤思想(二)理論聯系實際

在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問題上,黨史上曾有兩種錯誤傾向:

二者的共同特征是:主觀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二)理論聯系實際一方面是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來正確認識中國的客觀實際,并從實際出發(fā)來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在實踐中,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使之馬克思主義化,以中國自己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來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我們要做到:一要吃透理論二要搞清實際三既重視用理論指導實踐,又重視實踐對理論的基礎作用。四明確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尊重實踐與尊重群眾具有內在的統(tǒng)一性。(三)實事求是漢書班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顏師古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改造我們的學習》(三)實事求是實事求是

“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用中國語言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大字。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就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

——《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78頁(三)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思考:

為什么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1、實事求是內在地包含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的內容。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與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驗證條件和目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內容的相互關系圖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2、實事求是還包含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內容。

實事求是,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必須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必須求真務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求真務實的含義及相互關系1、解放思想的含義

“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苯夥潘枷胪ǔS袃煞N情況:(1)、對原先的認識進行再認識,這其中既有對原先認識中那些正確部分的堅持,也有對原先認識中那些錯誤部分的糾正;(2)、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正確認識。要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三個“解放出來”2、與時俱進的含義“與時俱進”一詞,源自《易經》“與時偕行”。

“與時俱進”的思想,包涵兩層意思:其一,承認變化和發(fā)展是事物存在的根本規(guī)律,人們應該順應時勢,順變才能通久。其二,承認變化和發(fā)展有“常則”,守則的應變才能持久?!绑w現時代性”,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鞍盐找?guī)律性”,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更加符合實踐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案挥趧?chuàng)造性”,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更加開拓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

“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求真務實的含義

“求真”,包含著“如實地、真實地反映客觀情況”和“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追求真理”這樣兩層含義;“務實”

,強調了認識的目的是“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求真務實,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努力認和掌握規(guī)律,不斷探求真理,并在此基礎上付諸行動,不斷取得新的成效。4、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辯證關系(1)、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與前提

(2)、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目的和歸宿(3)、它們統(tǒng)一的基礎是社會實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四)理論聯系實際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和目的實踐也是檢驗認識是否真理的標準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一)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fā)展。(二)它是制定并貫徹執(zhí)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三)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第三節(jié)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精髓,就是集中人民最精致最珍貴的思維成果的時代精神精華的哲學思想。它是相對于整個理論體系而言的,是整個理論體系賴以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完善的科學世界觀和根本方法論。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崩斫鈱嵤虑笫鞘邱R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可以有兩個角度看:一個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實事求是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起點,也就是說,有了這個實事求是,才有了這些理論成果的形成和發(fā)展。一個是從理論形成的角度來說,實事求是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邏輯起點,也就是說,實事求是是體現于、貫穿于、滲透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各個方面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活的靈魂。一、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正是由于把握和運用了這個精髓,才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確立和發(fā)展,才有十六大以來的創(chuàng)新;這個精髓有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基本內容的各個方面。二、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在新的發(fā)展階段必須繼續(xù)解放思想。二、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解放思想的含義: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便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通常包含兩種情況:一是對原先的認識進行再認識二是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正確認識。1、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實事求是的前提條件。2、改革開發(fā)以來的實踐證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關系重大。

從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解放思想,實現了思想解放的三次重大推進,產生三大理論成果,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一系列戰(zhàn)略思想。

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推進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突破“兩個凡是”的禁錮,其直接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和鄧小平理論的創(chuàng)立。

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推進是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突破姓“社”姓“資”、姓“公”姓“私”的束縛,其結果是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chuàng)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的三次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的第三次偉大推進是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新世紀、新階段和新特點,突破傳統(tǒng)發(fā)展觀的困擾,其結果是提出“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戰(zhàn)略思想。3、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4、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改革開放以來的三次思想解放三、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江澤民文選》第3卷第537頁制度創(chuàng)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理論創(chuàng)新---是其他一切創(chuàng)新的基礎科技創(chuàng)新---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文化創(chuàng)新---是推動其他創(chuàng)新的重要前提創(chuàng)新,包括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以及各方面的創(chuàng)新?!窭碚搫?chuàng)新---是其他一切創(chuàng)新的基礎

理論創(chuàng)新就是“要使我們黨的基本理論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吸取新的實踐經驗、新的思想而向前發(fā)展”?!安粩嗫偨Y實踐經驗,不斷做出新的理論概括,不斷開拓前進”?!拔覀凕h80年的歷史經驗說明,注重理論創(chuàng)新,是黨的事業(yè)前進的重要保證。什么時候我們緊密結合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黨的事業(yè)就充滿生機與活力。什么時候理論的發(fā)展落后于實踐,黨的事業(yè)就會受到損害,甚至是挫折?!?/p>

要通過理論創(chuàng)新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chuàng)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

——黨的十六大報告在理論創(chuàng)新的問題上,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二是,理論創(chuàng)新必須服務于、落腳于實踐創(chuàng)新。

三是,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四、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適合中國特點的民主革命道路;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之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之路;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之路。四、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體現了矛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