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馬諫議書》復習課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答司馬諫議書》復習課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答司馬諫議書》復習課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答司馬諫議書》復習課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答司馬諫議書》復習課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司馬諫議書》復習

復習強基儲能超越文化常識1.諫議大夫:官名。秦代置諫議大夫之官,專掌議論。西漢時沿用秦制,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諫大夫,無定員,掌議論。東漢改稱諫議大夫,魏晉時稱散騎常侍,隋唐仍置諫議大夫,有左、右諫議大夫,各四人,分屬門下省與中書省,另設補闕和拾遺,唐代的諫官有權力駁回明顯不合理的詔書。2.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即書信。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寫給誰,信題多為“報……書”“與……書”“上……書”“答……書”等。3.有司:因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個具體的部門,而是代指負有專責的官吏。4.古代常用謙稱鄙人:本義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來謙稱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見識淺薄。臣:古人對自己的謙稱,表示自謙,多有君臣關系在內(nèi)。仆:舊時男子自稱謙辭。仆即奴仆,下對上、幼對長自稱仆,借以表示對對方的敬重。晚生:舊時對前輩稱己的謙辭。不肖:舊時男子自謙。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樣賢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稱,表示謙恭。不才:舊時男子自謙。不才即沒有才能,故借以自稱,以示謙恭。不敏:古人稱自己不聰明,不敏捷。在下:自稱的謙辭。古時坐席,尊長在上座,所以自稱在下。5.士大夫:是古代中國對于社會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統(tǒng)稱。他們既是國家政治的直接參與者,同時又是社會上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傳承者。政治是絕大多數(shù)“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務;但同時,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也決定了他們是文學、書法、繪畫、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繼承者和創(chuàng)造者。

6.盤庚:商朝中期的一個君主。商朝原來建都在黃河以北的奄(今山東曲阜),常有水災。為了擺脫政治上的困境和自然災害,盤庚即位后,決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西北)。這一決定曾遭到全國上下的怨恨反對。后來,盤庚發(fā)表文告說服了他們,完成了遷都計劃。事見《尚書·盤庚》。

一、通假字

1.不復一一自辨

辨通“辯”,辯解

2.于反復不宜鹵莽鹵通“魯”,粗魯

3.故今具道所以具

通“俱”,詳細

二、古今異義

1.故略上報

古義:寫回信。今義:向上級匯報2.于反復不宜鹵莽古義:書信往來。今義:多次重復

3.則眾同為而不洶洶然古義:大吵大鬧。今義:形容聲勢盛大的樣子,多含貶義。

文言知識梳理

4.故今具道所以

古義:……的原因。今義:連詞,表結果,所以

5.今君實所以見教者

古義:用來……的。今義:連詞,表結果,所以

6.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古義:謙詞,用于自稱。今義:指小或少

7.以致天下怨謗也

古義:因而招致。今義:連詞表結果。以致

三、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1.以膏澤斯民名詞作動詞,施加恩惠2.如日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四、文言句式

1.判斷句

所操之術多異故也(“……也”表判斷)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加粗的“為”譯為“是”表判斷)

胥怨者民也(......者,......也表判斷)

2.狀語后置句

(1)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于朝廷”作狀語后置)

(2)受命于人主(“于人主”作狀語后置)

3.賓語前置句

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何為應為“為何”)

4.定語后置句至于怨誹之多(“多”作定語后置)

五、一詞多義

見:①冀君實或見恕也(第一人稱代詞,我)

②見漁人,乃大驚(動詞,看見)

③于是人朝見威王(動詞,拜見)

④秦王坐章臺見相如(動詞,召見)

⑤眾人皆解面我獨醒,是以見放(介詞,表被動,譯為“被”)

⑥風吹草低見牛羊(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修:①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動詞,修正)

②乃重修岳陽樓(動詞,修建)

③鄒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詞,長)

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韓非子》)(動詞,學習)

⑤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魏公子列傳)(動詞,修養(yǎng))

以:①以致天下怨謗也(連詞,表結果,譯為“因而”)

②以授之于有司(連詞,表目的,譯為“來,以便”)

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介詞,把)

④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介詞,表原因,因為)

⑤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動詞,認為)

為:①不為侵官(判斷動詞,是)

②為天下理財(介詞,替,給)

③同俗自媚于眾為善(動詞,當作)

④未能助上大有為(名詞,作為)

⑤守前所為而已(動詞,做)

⑥邯鄲為郡(動詞,變成)

1.所操之(術)多異故也。3.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譯:(這是因為我們)所持的政治主張大多不同的緣故啊。2.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譯:如果名義和實際的關系已經(jīng)明確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譯:至于(社會上對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誹謗,那是我本來預先就料到它會這樣的。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譯:所以現(xiàn)在詳細地說出我這樣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許能夠?qū)捤∥?。重點句子翻譯5.重念蒙君實視

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譯:又想到您對待我一向優(yōu)厚,在書信往來上不應粗疏草率,所以現(xiàn)在詳細地說出我這樣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許會寬恕我。6.辟

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譯:批駁不正確的言論,責難巧言諂媚的佞人,這不算是拒絕他人的意見。

7.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譯:盤庚遷都的時候,滿懷怨恨的是老百姓啊。8.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譯: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而改變他的計劃。1.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拒諫”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點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5.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論證的立足點,分別對保守派謬論進行駁斥,表明自己堅持變法的立場。

1.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2.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3.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4.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5.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情境默寫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新法從決策、制定到推行的全過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順、合理合法的基礎上,“侵官”之說便不攻自破。7.作者對“怨誹”的來歷作了一針見血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舉了盤庚遷都的歷史事例,面對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盤庚是如何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則,也是歷史上一切改革家剛決精神的一種概括。10.最后作者卻欲擒故縱,先讓開一步,說如果對方是責備自己在位日久,沒有能幫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這雖非本篇正意,卻是由衷之言。緊接著又反轉過去,正面表明態(tài)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的口吻中蘊含著銳利的鋒芒,一語點破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實質(zhì),直刺要害,使其無言以對。6.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7.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8、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9.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10.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適用話題:“直面批評”“雙贏的智慧”“個人與國家”“諷諫的智慧”王安石是個位極人臣的政治家,勇敢地走上了變法改革之路,因此賡續(xù)了王朝的命脈?!稗窒喙蓖醢彩^于理想主義,他的變法不切實際,加之他性格執(zhí)拗,變法終以失敗收場,但他也因廉潔自律而讓人敬畏。素材適用于個人命運、勇于改革、自律廉潔、理想與現(xiàn)實等話題。運用示例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勸諫唐太宗說:“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唐太宗虛心納諫,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終成就“貞觀之治”之偉業(yè)?!白x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溫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我們會深刻感受到: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不可以沒有憂患意識。一個人如果沒有憂患意識,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過只是遲早的事;而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憂患意識,不能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國家也就難以長盛不衰。素材積累運用示例2:古往今來,每當國家陷入統(tǒng)治危機的時候,改革者們便站到了時代的最前沿。他們以壯士斷腕的莫大勇氣,掀起了一股股彪炳千古的改革狂潮。肩負歷史使命的王安石,迫切希望革故鼎新。王安石能夠登上歷史舞臺大展拳腳,主要是因為神宗的支持。但由于他過于理想化,加之為人過于執(zhí)拗,缺乏靈活的政治手腕,沒能爭取到各個階級的支持,所以一旦失去神宗的庇護,便只能政息人亡?!奥杉鹤阋苑?,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就個人而言,位極人臣的王安石卻始終能夠公而忘私、廉潔自律。盡管他的變法連遭非議,但其為人卻為世人所景仰。文本一蘇軾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jīng)史,嘉佑二年,試禮部。以《春秋》對義居第一。后以書見歐陽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彬?qū)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雨日夜不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呂)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庇衷唬骸俺鲈诎彩?,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軾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①,雖殺人亦為之。”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鄙褡谟葠燮湮?,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選自《宋史·蘇軾列傳》)文本二長短句雖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與真情衰矣。東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選自王灼《碧雞漫志》)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雨日夜不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B.雨日夜不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C.雨日夜不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D.雨日夜不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句意:雨日夜不停地下,蘇軾住在城墻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最終保全了徐州城。“軾廬于其上”中“軾”作“廬于其上”的主語,要在“軾”前面斷開,排除BD;“使”的賓語是“官吏”,中間不可斷開,排除C。故選A。2.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要結發(fā)戴冠,表示成人,但體猶未壯,稱為“弱冠”。B.禮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掌管五禮之儀制及學校貢舉之法,最高管理者是禮部尚書。C.金陵,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稱,辛棄疾曾為此地寫下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長短句,詞的別稱,詞的句式參差不齊,但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詞也稱為曲子詞、詩余。C.“金陵……辛棄疾曾為此地寫下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錯誤,“京口”指的是現(xiàn)在的江蘇鎮(zhèn)江。故選C。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從小深得母親教誨,博聞強記,曾以東漢范滂為榜樣,母親贊許他的志向,并激勵他成為范滂那樣的人。B.蘇軾當政徐州,遇到水災,他阻止富人棄城而逃,并身先士卒,率領禁軍一起修筑城墻,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C.路過金陵,蘇軾勸王安石面對國家危險的政治局勢要勇于向皇上進言,兩人針砭官場,言辭激烈,不歡而別。D.蘇軾知政有方,文章寫得好,雖不是心醉于歌曲旋律的人,但詞學成就被王灼褒獎,可惜他最終沒有得到重用。C.“不歡而別”錯誤。原文說的是“軾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